忍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2收藏

忍者????,第1张

  忍者的雏形是中国的类似于情报部门的间谍,专门窃取情报同时兼有暗杀职能,多于夜间出没,均穿黑衣。唐朝时被引入日本,其职能基本没变,但日本人口相对较少,因此对于大名来说,这部分人员具有更高的价值。尽管如此,其最主要的作用仍然是情报的窃取和军力的体现。忍者的地位起初很低,随着时间推移才渐渐有了类似于等级的职位并受到上层的重视。

  忍者这个称谓正式使用是在日本江户时代,但忍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年代。据说在日本首次派遣“忍者”完成任务的是圣德太子。在当时,忍者普遍被称为“忍”(shinobi),同时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对忍者也有其特有的称谓:如飞鸟时代称为“志能便(shinobi)”,奈良时代称为“斥候”,战国时代叫法很多,其中流传最广是“乱波”,由武田信玄命名,而江户时代使用的就是和今天一样的“忍者”。

  江户时代是忍者这一名称正式确立的时期,同时也是日本在德川家族统治下和平时期的开始,这导致忍者失去了活动的舞台,作用越来越小,终至于淡出人们的视野。许多忍术也因而失传。关于忍者活动的最后记载,是1637年的“岛原之乱”,忍者作为幕府的部下参与了这场战斗。

  忍者的工作,主要是为主君进行秘策、破坏、暗杀、收集敌方前线情报、搅乱敌方后援基地等种种谍报活动。忍者在世时必须隐姓埋名,与黑暗为伍,也不能留下只言片语,以免日后东窗事发。因此,关于忍者的历史记录寥寥无几,目前只发现忍术秘本中记录了圣德太子身边的一位忍者,忍者的起源也成为一个历史难题。

  目前,日本各地虽有无以计数的忍术流派,但追根究底,忍术的源头都要上溯到伊贺(三重县西北部)、甲贺(滋贺县南部)两地。两者祖出同缘,多有亲戚关系。但若彼此的雇主(主君)处于敌对关系,他们便不得不同室操戈,甚至兄弟阋墙。

  另一方面,为了使忍术世代相传,他们之间也不得不频繁通婚,因此两者可以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这也不难理解,生长在该地的男女男女,为了守住家族的秘密,是不可能同异乡人结婚生子的。而且男忍者的妻子通常也是忍者。她们自幼便对忍者耳濡目染,忍者身上发生的一切她们已习以为常。试想丈夫哪天突然不辞而别,普通女人是难以忍受的。

  忍者级别

  15世纪到16世纪末的战国时代,而战国时代也可以说是忍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忍者又分为上忍、中忍、下忍。『上忍』,又称『智囊忍』,专门策划整体的作战步骤。『中忍』,是实际作战的指挥头子,当然,忍术也得超然出众才行。『下忍』,又称『体忍』,相当于现在的特战部队,是在最前线作战的实际忍者。三者之间有等级关系的泾渭分明,“下忍”对『中忍』唯命是从,『中忍』对『上忍』俯首帖耳。

  忍术的流派和教科书

  在战国时代,忍术开始有长足的进步,因为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忍术,武术和兵法。但是和兵法,武术不同的是,忍术有他的独特性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忍术的流派也就是用以下的地名当作流派的名称:

  武藏,甲斐,越后,信浓,等四州

  伊贺,甲贺,纪伊,等叁州

  其中后叁州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

  伊贺与甲贺离京都很近,地势都属于重山险阻围绕的封闭小盆地。虽然贫瘠,但是在战略上的位置却是十分的重要:因为它们靠近日本的中央近畿地带。在战国时代在伊贺与甲贺的弹丸之地上先后崛起了六十多家土豪(每家的最大兵力不超过50个人,按中国的算法他们充其量就是小股的土匪武装而已)。地盘虽小,这里的竞争却是是超乎外人想像的激烈。土豪们彼此虚情假意的结盟,暗中互相刺探一旦抓住机会就予以对手无情的打击。这两块充满了残忍、狡诈的血腥山地逐渐演化成忍术发展的大本营。伊贺跟甲贺对忍者事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对忍术的理论基础和技能作出了系统化,编出了一本忍者的修炼宝典——《万川集海》。虽然流派不同,忍者们修练的经典都是《万川集海》这本书,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教导忍者如何施行忍术的一切理论基础与技能指导。

  在德川家族第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时代的延宝4年(1676年),甲贺的隐士藤林保武结合中国和日本历代名将的思想与武学精华,参照《六韬》和《孙子兵法》的内容写成了集忍道、忍术、忍器于一体的忍者究极修行指南。并参照中国古籍《文选·左思·吴都赋》中的"百川派别,归海而汇"思想,将书命名为《万川集海》。正如书名所示《万川集海》就是海纳百川取各流派精髓的意思。

  《万川集海》由正心、将知、阴忍、阳忍、天时、忍器六部分组成。此书成为了后来忍者修行的必读教材。《六韬》和《孙子兵法》是对《万川集海》及忍术整体发展影响较深的两部古代著作,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中国古代的军事武学思想为以后日本忍术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忍术最早的确源于中国的明证,可以说《万川集海》是日本人学习中国古代军事精华和密术玄学修炼之道后的概括总结。

  著名忍者

  百地三太夫,又名百地丹波。是一个以伊贺上野为驻点的土豪、乃伊贺上忍三大家之一。在鬼瘤砦击退了织田信雄的伊贺平定军。终身与织田家抗战到底的传奇式忍者。

  石川五右卫门,伊贺忍者。作为百地三太夫的部下,曾经潜入大坂城想刺杀丰臣秀吉。可惜由于不慎触动宝物“千鸟的香炉”而被发现,后被丰臣秀吉处死。

  铃木佐大夫,杂贺众的头领。杂贺众是一个以铁炮(火枪)作为主要武器的佣兵集团。由于当时铁炮珍贵,所以杂贺众的战力自然不容忽视。与本愿寺勾结抗击织田信长。后来在与丰臣秀吉的战斗中被杀。

  出浦盛清 1546~1623 对马守和横谷左近幸重入仕真田昌幸·信之的忍者部队首领,被并称为真田忍者双璧原是信浓村上氏的支族,出生于信浓埴科郡坂城町最初侍奉武田信玄,任透波头子武田灭亡后,在海津入仕了森长可,后来改投昌幸,被任命为吾妻奉行,作为真田家臣一员,统率属下的吾妻忍表现活跃

  鹈饲孙六 生殁年不详 甲贺忍者甲贺五十三家的鹈饲源八郎一族有在松平元康(德川家康)从今川方独立的三河上郷城攻时,接受戸田三郎四郎邀请率甲贺忍者二百名潜入城中,在城内制造混乱最终使城池陷落的记录

  円珍 生殁年不详 接受了被追出京都的足利义澄请求,袭击了当时的将军义稙是个在宗门有僧籍设置,拥有「夜讨ち上手」之异名的家伙数次的偷袭,却只让义稙受了少许轻伤,可以说是完全的失败其后在没有他的消息

  果心 生殁年不详被称为果心居士的幻术大师级人物最初在大和兴福寺设置有僧籍的异能力修验者因为修炼幻术而后被兴福寺除名在江户初期兴福寺僧侣所留传下的《外道逆风集》中,也有一段有关果心居士的记述:「果心,二十四,废佛法归外道」所谓「外道」,在此处指的正是婆罗门教有邪教之意据传天正十二年六月因为在秀吉面前使用幻术而被杀死,但真实情况不明

  加藤段蔵 生殁年不详俗称「飞(鸢)加藤」战国时期最为出名的异能力忍者之一先入仕越后之龙上杉谦信,由于过于恐怖的能力而遭到谦信所忌逃离;改投了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麾下军师山本勘助当勘助将他推荐给信玄时,被信玄认为乃魑魅魍魉一类,命土屋昌次杀之,最后在马场信房的屋敷被射死1869年刊行的《名将言行录》中,记载着信玄当时为何下令斩掉加藤的理由:「那种异乎寻常的功夫,将来很可能成为葬送武田家的武器,现在除掉比较安全」(加藤段藏在有了前车之鉴后反被第二次同样的原因害死,故疑为加藤是上杉谦信派往武田信玄处的特殊奸细)

  唐泽玄蕃 生殁年不详 原来是信浓沢渡的野武士,服侍真田昌幸·信之的伊那忍者其名记载于真田昌幸上州攻略时的阵立家臣名单内天正初期与割田新兵卫一起潜入信浓尻高城,火攻成功长筱战役时也有他的名字出现,并穿越危地平安归国

  神戸ノ小南 生殁年不详 战国时期伊贺国神户乡的下忍据说他的忍术在各国的忍者间有很高的评价,认为是令人恐惧的忍者同

  样见于忍术书『万川集海』十一位伊贺流忍术名家(也称伊贺十一达人),也是南伊贺忍者入选的唯一人 城戸

  弥左卫门 生殁年不详 俗称「音羽的城户」伊贺十一达人之一战国时期伊贺国音羽乡的中忍以一手精准的铁炮技术令众人畏惧天正九年(1581)信长平定伊贺时曾遭到他的狙击,可惜未中刺杀失败后被信长所通缉,其后不知所踪

  高山ノ太郎次郎 生殁年不详 伊贺十一达人之一本名不明出现于「甲山」一书,战国时期的伊贺国上野乡的下忍因为拥有很高的忍术而被众忍所惧他的屋敷迹到现在依旧存在,作为上野公园内的「伊贺忍者屋敷」现存着

  筱山理兵卫 ~1600 名景春甲贺五十三家之一的大原氏一族,筱山监物的弟弟原为羽柴秀吉属下小牧长久手一战被信雄认为通敌而被放逐成为浪人庆长元年成为德川家臣;四年,任伊贺郡代德川家康上杉讨伐回国时,丰臣家五奉行的长束正家在其居城近江水口(冈山)城谋划暗杀家康,并景春看破通知,家康得以逃脱关原之战时守伏见城,讨死

  佐田彦四郎 生殁年不详 毛利元就家臣杉原播磨守盛重的属下忍者三人兄弟之长兄(次弟甚五郎,末弟小鼠)善于伪装之术,有「狐狸的变化」之称号历史上有在秀吉围攻上月城熟,率领麾下忍军参战的记载

  下柘植ノ木猿·小猿 生殁年不详 战国时期伊贺国下柘植乡的下忍,伊贺十一达人之一有驱使猿猴的特殊技能及树木隐身法而为众人称道木猿本名为上月佐助,所以也有人说真田十勇士之一的猿飞佐助其实指的是他

  新堂ノ小太郎 生殁年不详 伊贺十一达人之一有名「金藤」的说法战国时期伊贺国新堂乡的下忍其身拥有高超的忍术技能而为众忍所畏惧

  杉谷善住坊 ~1573 甲贺五十三家之一的杉谷家当主与藤次之子,有「可射落飞鸟」称号的铁炮高手1570年,受六角义贤指示,在铃鹿山系千草山中的椋木峠狙击织田信长在离信长12~3间之距开火,结果子弹穿透了信长小袖的下摆,刺杀失败为信长通缉而逃到近江高岛郡隐居3年后被矶野员昌逮捕,送交信长最后被活埋处死

  高羽左兵卫 生殁年不详 伊贺十一达人之一,通称「上野ノ左」,左四郎伊贺国上野乡的下忍以擅长変装术而闻名就算在忍者间,也是个令其他同行感到恐惧的家伙

  柘植清広 1542~1631 俗称三之丞有「威风流 (柘植流)」之称的铁炮术高手,伊贺下忍有说法是德川家康的「伊贺穿越 (甲贺的资料及甲贺越过存在)」带路的并不是服部半藏,而是这个柘植三之丞清广

  奈佐日本之助 ~1581 山阴地方的海贼头目曾与山中鹿介幸盛一起为尼子家复兴而配合同毛利军战斗不过,战败后归降了吉川元春后来被秀吉不满其海盗行为而被捕,在丸山城自杀

  祢津信政 生殁年不详 俗称神平是侍奉真田幸隆·昌幸的忍者集体首领原出生于有驯鹰者之家称号的祢津家,其妹为幸隆之妻甲阳流忍术之家元后代女忍者集团「祢津流」的创立者其术为幕末的松代藩继承

  野村ノ大炊孙太夫 生殁年不详 战国时期伊贺国野村乡的下忍伊贺十一达人之一以高超的忍术为各国忍者所畏惧

  服部半蔵 1542~1596 德川十六将之一本名石见守正成,俗称「大半藏」伊贺上忍本能寺之变时,协助家康实现了「伊贺穿越」回到三河后成为德川家忍者头目他配下的多数忍者在资料收集,谍报活动方面表现得非常活跃而半藏本人,与其说是忍者,还不如说是位擅长枪法的德川家康麾下能干的战斗指挥官现在东京的「半藏门」,就是因为那里曾是他的屋敷而被命名

  服部保长 生殁年不详 半藏正成的父亲居住于伊贺国服部乡的服部家本宗当主,也是上忍三家里最具势力的人原来以「千贺地」的姓氏侍奉足利义晴,致仕的时候改姓服部其后侍奉松平清康·广忠·家康三代其他详细情况不明

  伴长信 生殁年不详 通称太郎左卫门甲贺五十三家最有势力的上忍伴家当主前后受命于六角义贤和织田信长,指挥着麾下的甲贺忍者作战本能寺之变时,作为信长侧翼牵制明智军兵败讨死

  风魔小太郎 生殁年不详以箱根山为根据地的相州乱波忍者军团首领相传风魔流是小田原北条氏的忍军,拥有忍者二百余其首领小太郎生于相模足利下郡,本名风间,是个身长七尺二寸 (约216Cm)的巨人在与甲州武田氏的战斗中,曾亲自潜入武田本阵放火搅乱武田也发出对风魔的通缉令,只是未果后,北条衰败江户时代的风魔,依旧与之夙敌德川家进行不屈的斗争庆长八年(1603),由于有人告密,小太郎被捕,后以火刑处死,风魔灭亡除此之外,小太郎还是日本漫画中相当有名的角色

  藤林长门守 生殁年不详伊贺上忍三家之一的同国北部与甲贺境相接的居住于汤舟乡藤林家当主名保丰以武勇及谋略而闻名有受今川义元雇佣之际传授山本勘助忍术的记载(「藤林家由绪书」)同时也是忍者圣典「万川集海」编者藤林保武的先祖有说原先是服部家的支流,逐渐开始独立,最后形成藤林家;也有人认为他和百地丹波是同一人

  望月出云守 生殁年不详甲贺五十三家最有势力的上忍之一居住于近江国甲贺郡龙法师乡的望月家当主也是信浓国名族滋野三家之一的望月支流,由擅长烟火术的「甲贺三郎」建立在伊贺甲贺两地曾有「伊贺是服部,甲贺乃望月」的盛名望月氏的屋敷迹现在更是作为「甲贺流忍术屋敷」而残存

  百地丹波守生殁年不详名正西,也有说是世袭之称号,不能确定伊贺竜口的伊贺上忍三家之一百地家当主服部保长上京后成为掌握了伊贺实权天正七年(1579)九月,织田势第一次攻伊贺,百地丹波指挥众忍迎战此役,敌大将柘植三郎左卫门戦死,织田势败退九年九月,伊贺之乱中担当军师,与国人众一齐迎战织田信雄四万四千大军,英勇战死有说是传授大盗贼石川五右卫门忍术的忍术达人百地三太夫弟子,也有说其实就是百地三太夫

  山田ノ八右卫门 生殁年不详 战国时期伊贺国山田乡下忍,伊贺十一达人之一善于双忍术中高难度的变装术及阴阳术普段伊贺之一宫敢国神社的世话人

  山中俊房 1559~ 俗称大和守甲贺五十三家最有势力的上忍之一山中家当主最初录属六角义贤,六角灭亡后入仕织田信长,善于谍报活动

  横谷幸重 生殁年不详 俗称左近原来是以上田与沼田的中间地点要害雁ヶ沢城为据点的土豪侍奉过真田昌幸·信之两代为真田谱代之臣与出浦对马一起成为真田忍者集体首领而并称双璧在昌幸参加的大多数战役中都有他的名字

  鹫冢佐太夫 生殁年不详 真田昌幸属下所谓的「真田忍者」之一有说佐太夫之子既是猿飞佐助其他详细情况不明

  割田重胜 ~1618 下总守真田昌幸家臣中被列为「吾妻七骑」之一,也被认为是忍术高手有在北条氏围昌幸沼田城之时,从敌将松田宪秀那儿夺取名马的记录大坂之役后成为盗贼,最后死在真田信之家臣出浦盛清手下

  猿飞佐助(幸吉)架空人物真田十勇士之一因相助真田左卫门佐幸村而被赐名「佐助」在江户后期(1825年)的「大阪夏之阵分配阵容图」里出现猿飞佐助的名字而「立川文库」中猿飞佐助乃信州鸟居峠的郷士鹫尾(鹫冢)佐太夫之子,在甲贺流忍术之戸泽白云斋门下修行,后成为幸村家臣

  雾隐才藏 架空人物在『真田三代记』中,有幸村部下忍者雾隐鹿右卫门这个人物登场这个鹿右卫门后改名才藏也有说,这个雾隐才藏其实是江北大名浅井家的侍大将雾隐弹正左卫门的遗孤浅井灭亡后逃到伊贺的名张,师从百地三太夫,习得忍术极意后来成为姬路附近山中的山贼一日偶遇佐助与甲贺流的猿飞佐助比试忍术后在其推荐下入仕幸村在大坂夏之阵中表现活跃,数次骚扰德川本阵,是令家康头疼的人物大坂落城后,按幸村遗命,与幸村之子大助协力,成功带着丰臣秀頼脱出重围

  真田幸村 1567~1615 被誉为日本第一强兵的名将大坂夏之阵中带领处于劣势的丰臣家拼死抵抗德川家康麾下真田十勇士多为忍者,本身也擅长将忍术用于战阵在最后面对十部于己的德川家大军,毅然率领旗本赤备队发起突击,使用忍武者突击战法三次逼退德川家康本阵,杀得德川家康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终因兵力耗尽,力竭阵亡。

  《北欧女神》武器列表 http://wwwlinkgamecn/news/hot/bwns/page/2006-12-01/11649605641361html 希望对你胃口

  日本古代武器

  一、防具:日本所发现的上古时代之防具,称为挂甲,形制简单朴素。大化改新以后,铠式向中国学习,但因为岛国资源不足,故多用竹制,防护能力有限,从平安后期开始,华丽的大铠开始出现。进入幕府时代,武器日益精良、战争日益频繁,华而不实的大铠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要了,轻便的腹卷和胴丸遂逐渐从足轻装备上升为各阶层防具的主流。室町和战国后期,南蛮(欧式)武具的传入,使胴丸进一步坚固化、严密化,也更华丽化,产生了能够凸显大将威仪的各式具胴。安土、桃山时代以后,具胴又演化为当世具足,再度因为火器的输入和使用,而落后于真正的战斗需要。当世具足

  二、盔式:日本古代的头盔,模仿中国,称之为胄或兜,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胄的主体、眉庇(额前象帽舌的部件)、吹返(类似护耳的部件)、しころ(日造汉字,左革右每,即护项)、面当或颊当(遮蔽面部或面颊的部件)、喉轮(保护咽喉的部件),以及其它装饰性附件。多样的胄式(星胄、头形胄、桃形胄、唐冠胄、一之谷胄、乌帽子形兜、日根野兜……等,不下数百款)和千变万化的饰物,使日本古代的盔式非常华丽美观,富威吓性和观赏性。最早出现在胄前的装饰物称为锹形(大铠时代),后来胄的各个位置都可附加装饰物,在前者称为前立(如半月前立、三日月前立)、在左右者称为肋立(如天冲肋立、鹿角肋立)、在上者称为顶立、在后者称为后立,还可以整个头盔均覆盖牦牛尾,称为熊蓑。

  三、武器:日本古代的主战武器,主要分为刀、枪、剃刀、弓箭和炮五种。日本刀的锋利是世所罕见的,一般武士均腰配双刀,即长的太刀和短的腰刀(肋差),此外,还有一种长短介乎两者之间、形制更接近太刀的打刀。枪又名鑓,形制多样,如菊地枪、十文字枪、毗沙门枪、素鑓、泽泻枪……等等,是合战的主兵器。剃刀多为僧侣使用,有点类似于我国的长柄大刀,但刀身很窄。日本人长时间使用长臂弓,射击的精度低、距离近,而且并未推广用弩;箭主要分为征矢和镝矢(响箭)两类。炮应写作铁炮,即古老的火绳铳,从战国后期开始传入日本。

  四、标识物:日本古代战斗时的标识物,除各国普遍存在的军旗外,还有指物和马印。军旗最早出现于源平合战,源氏白旗、平氏赤旗,用以标识敌我双方。后世多把家徽作为军旗,但也有例外,如武田信玄的“孙子四如真言之旗”和上杉谦信的“毗字旗”等。指物是指武将背上的靠旗,一般为单面,呈方形、1:2或1:4长方形,书写姓名或绘制家徽;另外,也有部分特殊编列的武士会佩戴特殊的指物(有可能两面或多面),如武田信玄的使番(传令兵)所背负的红底白蜈蚣靠旗。马印是大将位置的标记,最有名的,就是丰臣秀吉的千升瓢箪(葫芦)马印和德川家康的折扇形马印。

  五、道具:首先是钟鼓之类的战斗信号。日本古代作冲锋号使用的,是法螺贝(所谓大吹法螺是也),另外钟的形制类似于锣,鼓全称是“背负太鼓”,一人背负,一人敲响。军配和采配恐怕是日本独有的道具了。军配全名为“军配团扇”,是用皮或薄铁制成的团扇,最早上画带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梵文的圆阵、十二天支地支、二十八星宿等图像,是军师用来推算吉凶方位的工具,后来演变为大将所持,而且似乎除了扇凉别无特殊用途。采配是木柄,柄头密缀纸条或布条,挥动时可互相摩擦发出响声,一般物头以上才可使用指挥战斗。

  六、枪:镰仓和室町时代,日本的主战武器是刀和弓箭,而到了战国时代,则转变为枪、弓箭和铁炮。弓箭和铁炮作为远程攻击武器,当然只是起辅助作用,长枪在战争用武器中居于首要位置,这是不争的事实。原因何在呢?随着制铠技术的提高和铠甲的轻量化,大量下级家臣也可以穿戴铠甲,对此,刀的杀伤力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了,而一点突刺、洞穿敌铠的长枪,其优势大大强化。枪又名鑓,一般作战时,均把长枪队列排在阵前,作为防范敌军突袭的重要措施;而手挺长枪对战马突刺,使得足轻也能够与起码骑马武士一较短长了。枪的种类很多,如笹穗、菊地、沢泻、千鸟形、十文字等等。

  七、仪式:古人相信,战争的成败系乎天运,因此在出阵前要举行一系列仪式,以向上天祈祷成功。最重要的,是“三献的仪式”,即大将上阵前食用打鲍、胜栗、昆布三种食物,在进食的时候,让儿童歌唱此三品的名字,取其谐音,为:“打って,胜って,喜ぶ”。此外,在大将出馆的时候,要在馆门前的地上放置包丁(一种菜刀),大将踏过包丁,以示“将踏刃而前”。最后,在出阵前,家臣们还会开连歌会祈祷胜利。

  八、军师:军师,又称为军者、军监、军配者,其主要作用不是出谋划策,而是从精神或宗教的侧面来辅助战争的进程。战胜祈愿、加持、祈祷、易卜、占筮术,等等,都是军师份内的工作。在此以外,军师才需要熟读《六韬》、《三略》、《易经》等书,以备大将参考。军师有时候还参与军评定,并就出阵的仪式、凯旋的仪式、检视首级的仪式等接受咨询。

  九、铁炮:铁炮于天文十二年传入日本以后,很快就在战争中普及开来。当时的铁炮,又称为火绳铳,发射手续非常繁复。首先,从铳口灌入少量火药(当时盛装火药的药瓶,其瓶盖大小是有固定标准的,一盖火药,正好足够一次发射的量),放置一枚子弹,然后用さく杖(さく写作左木右朔)舂实。打开铳身上火皿的火盖,倒入少量火药引火用,然后关上火盖,吹燃火绳,插在火ばさみ上,接近火皿。最后利用枪管正上方的目あて,用三点一线原理瞄准敌人,勾动引き金(扳机),即可发射子弹,杀伤敌方。一发过后,必须清理枪管,除去残余火药。包括清筒、装药、填弹、装火药入火皿等一连串手续,据说经过训练的士兵在二十五秒内便可完成。

经“应仁之乱”,日本进入了内战频繁的“战国时代”。这一时代的社会特征是“下克上”,即旧有秩序和旧的权威阶层的倾覆。各地百姓和国人(地方的地主)纷纷展开反抗领主,争取自由的斗争。

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485年底在山城(今京都府东南部)爆发的“国人一揆”和1488年爆发的持续了百余年之久的“一向一揆”(佛教一向宗信徒起义)。 在封建领主阶级内部,旧有的等级秩序破坏殆尽。大名不把将军放在眼里;家臣又背叛大名,攻杀主家;同族相残,子弑父,弟杀兄,到处是刀光剑影。在争夺领地的生死搏斗中,一些和中央幕府权力无关的地方领主和武士们,依靠实力逐渐成长起来,各自控制一方,取代了幕府任命的旧的守护大名。他们被称为“战国大名”。

北条早云是“战国大名”的先驱。其势力范围在关东南部(今神奈川县、静冈县)一带。 北条早云,原名伊势长氏,一族中的通称为新九郎,桓武平氏伊势流十一代当主备中国高越山城城主伊势贞藤之子。成为兴国寺城城主时改名盛时。于京都参禅时取名宗瑞,自号为早云庵主。后世统称北条早云庵宗瑞,简称北条早云。

北条早云生于永享四年(1432),卒于永正十八年(1521),享年八十八岁。一生都使用伊势这个姓氏,改伊势为北条是其子氏纲时代的事,后人为了尊重起见仍然称早云为北条早云而不称伊势早云。

第一代将军的弓马师傅小笠原贞宗根据临济宗禅僧清拙正澄的《大鉴清规》制定了宫廷礼仪。三代将军时,再度由小笠原氏、今川氏、伊势氏三家合力重整节文,奠定了现代日本人的行仪规矩和庆祝仪式,其中伊势家专门负责宫廷礼节规范。备中伊势家和京都伊势家是远亲。

早云二十馀岁时获伊势氏同族的举荐,上京担任将军足利义视的专用引见人(各大名拜见征夷大将军前必须有引见人的同意核准),自身仍然继承备中高越山城三千石的俸领。

应仁之乱起,早云随义视避居伊势国(三重县),后义视回京时早云不愿同去,便放弃领地与引见人身分隐居于伊势山中,成为浪人。此时与荒木兵库、山中才四郎、多目权兵卫、荒川又次郎、大导寺太郎与在竹兵卫等六人结义,扬言:“现在正是立身扬名的好机会。关八州古来便是群雄割据之地,只要掌控此处,定能夺、夺取天下。大家同心协力一起开创新天地吧!”“关八州”是关东八州简称,八州是相模(神奈川县)、武藏(东京都、埼玉县、神奈川县东部)、安房(千叶县南部)、上总(千叶县中部)、下总(千叶县北部与茨城县西部)、常陆(茨城县)、上野(群马县)、下野(栃木县)八国。

七人于前往骏河国(今静冈县东部)途中特地到伊势神宫参拜,喝了神水,并在神前立誓:“无论发生何事,七人绝不能反目不和。彼此摩旗相助,努力建立军功,砥行立名。如果有人幸运当上大名,其他六人必俯首称臣,协助该人治理国家。” 应仁二年(1468)七人循东海道东进,到达骏河国今川馆城(后之骏府城)投靠骏河守护今川义忠。早云原先于京都担任引见人时,曾把胞妹(北川殿)许配给上京拜见将军的义忠为侍妾,北川殿深得义忠的宠爱,为他生下了独子龙王丸(后来的今川氏亲,即今川义元之父)。

北条早云为首的七武士早期一直是客卿身份,只是偶尔参加小战役,没有什么作为。直至1476年,北条早云44岁时才再度登上历史舞台。

文明八年(1476)义忠受幕府之命,向属于斯波氏的领地远江国扩展势力,讨伐在骏河靠远江边境一向一揆获胜回今川馆城时,遭到尾随而来的残馀一揆众袭击当场战死,馀众大溃而回。

今川义忠正室无后代,只有北川殿生有1个年仅6岁的庶子龙王丸。今川氏众臣大为惊慌,在忙乱中分立成两派,互相支持以义忠独子龙王丸或义忠之弟小鹿新五郎范满为新主。今川氏的家臣们也都想乘机控制领国的统治权,于是纷纷介入今川氏同族之争。骏河是室町幕府通向关东地区的要害之地。因此,今川氏的内讧也引起幕府方面的关注。今川家祖宗是足利幕府之祖足利尊氏的三子,权势相当于副将军,而且是直系子孙,如果京都将军无后,今川家资格继承将军地位。

今川家为了后继问题而闹得天翻地覆时,北条早云身边的六武士也惶惶不可终日,轮流向北条早云建议,要他出面解决问题。但北条早云却从容自在地答道:“时期尚早。”、“别慌。目前的今川家等于是刚长出一个肿包,要让这个肿包完全化脓后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我现在出面调解,恐怕效果不彰,且会弄巧成拙。反龙王丸派的一定会认为我偏袒自己人,要我别多管闲事。记住,我们现在只是客卿身份,没资格插嘴。”六武士听后,只得作罢。

两派最后爆发严重冲突险些以刀兵相见,最后掘越公方足利政知联合山内上杉宪政出兵三百、扇谷上杉定正派遣家老太田道灌领兵五百同时前往骏河观察动乱,都想预备趁乱并吞骏河今川氏。

早云此时先行提出一个折衷案来调解两派众臣之冲突,在获的两派众臣的承认此案与允许之下前往两军的阵地呈报。早云所提出的折衷案为:“龙王丸是今川家的继承者,但是目前先由范满充任龙王丸的监护人。范满可以在龙王丸尚未元服之前先暂时代理今川家的政事”。在太田道灌的同意与帮助下,堀越公方与山内上杉联合军也同意了这个折衷案,两军同时退回其领内。

成功归来的早云并没有以此功劳而自居,反而在文明十一年(1479)离开了骏河回到残破不堪的京都,再次的担任幕府的“申次众”一职。这段时间里,早云除了必要的公务会出门外,其他的时间大多待在他居住的禅寺内修心养性。在他待在京都的这段时间,先后住在建仁寺与大德寺。时至今日,两寺所珍藏的文献纪录仍查得到早云那时在寺里的证据。时间飞快的过去,到了长享元年(1487)时,又是因为今川家的继承权的争斗,使得早云不得不向幕府辞职前往骏河。

当初年幼的龙王丸在长享元年时已经十七岁了,并且准备要进行元服式好来正式继承今川家家督。可是,原先以监护人代行家督的小鹿范满与其党羽不肯交出家督权,并提出许多无理的要求来延后龙王丸的元服时间。北川殿见情况不对便立即写密函派遣使者快马前往京都通知早云。当早云接到北川殿的密函以后,应该就已经了解此去将有可能丧命于骏河,或是终生无法再回到京都的可能了。

早云与荒木等六人在接到密函时连夜离开京都前往骏河,当他们秘密抵达骏河时,正好是两派人马在争吵到最激烈的时候。长享元年十一月九日抵达了骏河的早云就立即与支持龙王丸的今川家臣联络并且秘密的聚集了众人到北川殿的住所石脇城。当众人到达了石脇城后,早云立刻提出他的看法与意见:“以龙王丸为家督来继承今川家是当初两方都同意的事,范满殿在龙王丸尚未元服以前代行家督政务也是约定之一;但是现在范满殿一党诸人很明显是想要违约!此事要是传出去,邻近的两公方两管领一定又会藉机来生事。我认为现在应该先下手为强,立即除去范满殿一党。事后我们都不需要担心会受到外界任何的非议与责难,因为当初的条约是公开的,且有两公方两管领的人做证,是对方先违约,我们则是守护年幼的主君。所以我们这边有着绝对的大义名份可以讨伐叛徒。”

诸人立即同意了早云的提议。早云就在密会当晚组织突击军由他亲自领队前往小鹿一党所盘据的今川馆城进行袭击。经过一场激战后,小鹿范满以下的家臣都全员战死,而范满本人也被当场诛杀。 范满一死,骏河国内的反龙王丸势力不久就完全瓦解了。而早云责继续帮助龙王丸四处奔走,最后终于取得了两公方的正式承认使侄儿龙王丸成为今川家之正统家督。同年龙王丸就元服改名为氏亲。

因累积以上数功,氏亲便与其母北川殿还有诸重臣商议要对早云进行赏赐。商议的结果是让早云自行选择骏河国内最富庶的一个郡作为酬谢。但是早云此时却向氏亲提出了以今川馆城东方骏河与伊豆交界的兴国寺城与周边十二个乡为赏赐。此一要求让氏亲与所有人大吃一惊。因为兴国寺城与周边的十二乡是骏河国内最贫瘠荒凉的土地,不是沼泽,就是湿地,整体收入顶多可养二百至二百五十个手下。那里靠近箱根山脉的南端,兴国寺城则建筑在箱根古道的出口爱鹰山南面的根古屋上面。这边是最荒凉贫瘠的山野乡下,也是今川家一样不甚重视的一个地区。兴国寺城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一个临时性的山寨还比较适合。换句话说,北条早云56岁才当上城主。

早云就在这个小小的兴国寺城开始发展,除了处理自己领地的政务外还兼任辅佐氏亲的工作。早云为兴国寺城主时体切被当地贫瘠地形所苦的农民,实施一连串的利民政策,不断的开发新田重整水利,常亲自带头进行各种军事或民政的建筑工事。为了真正能让贫苦的农民得以休生养息,早云改变租税。将领地内的税制改为大幅降低领民负担的四公六民制。

为了增强力量,早云不断的招抚路经东海道的浪人,将他们给收编成军。如此一来,他就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出一支人数虽少但精悍的部队。除此之外,他还开始接触相模西境箱根山群中有后来“战国三大忍众”之称的风魔忍众。大幅度的强化了他的情报收集来源,得以了解许多关东地区的情势。据说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早云有了想要立足称霸关东的愿望。 堀越公方讨伐战

延德三年(1491),堀越公方足利政知病死。因政知后妻圆满院所谗言陷害关入监牢的前妻长子足利茶茶丸趁乱逃出,他一举杀了政知后妻圆满院与异母弟润童子,自行继位为二代堀越公方。次弟足利义澄这时已入法门,侥幸逃过一难。义澄正是室町幕府日后的第十一代将军。此次事件史称为「豆州骚乱」。

茶茶丸性格乖僻,且用非常手段继位,家臣当然无法心服,内讧频繁,继位后,常以小事为由杀戮家臣,致使多数家臣对其产生反感与排斥。众家臣以政知的老臣外山丰前守与邱山藏人为首脑与茶茶丸对立,而伊豆各豪族也因此纷纷表示不承认新的堀越公方的统治权。至此,伊豆一国陷入了混乱状态。

在距离堀越御所不远的兴国寺城的早云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为了实地的探勘进军路线与当地形势和民心向背,早云假扮成僧侣数次孤身前往伊豆旅行。最常逗留的地点就是堀越御所附近的善修寺,暴政。几经考虑后,他决定利用此机会扩大自己的势力。明应二年(1493),下定决心的早云煽动了扇谷上杉定正,让定正兴兵突击山内上杉显定,造成了两上杉又一次的冲突。这一来使得茶茶丸派遣大部分的部队前去支援显定,让堀越御所的驻守兵力大减。同时间他考虑到兴国寺城仅仅只有两百名的军势,为求计划周全而遣使向骏河的侄子氏亲调借了三百名的兵力使用。

早云一切都准备妥当后亲自指挥这五百名的部队从骏河清水港出发,越过骏河湾抵达伊豆半岛。为了要掩人耳目进行袭击,早云的部队化整为零的分批出发,登陆伊豆后再行集合。这样一来,竟然连当地的土豪也没发觉早云的行动。

突击行动顺利的早云军很快就杀至堀越御所。据“北条五代记”一书所载,早云军仅两个时辰就顺利的攻下了堀越御所,并且当场斩杀了足利茶茶丸。而「鎌仓九代记」中则是说茶茶丸趁乱脱逃,走海路到达了相模三崎城接受三浦义同的保护。直到三浦一族被早云消灭时才死。另传一说茶茶丸逃向甲斐接受武田氏保护,现日本史家已证实此为错误之说法。

伊豆平定战

攻下堀越御所后,早云将茶茶丸的首级悬挂示众,并且四处竖立告示牌宣告茶茶丸的暴虐罪行。当时堀越一带正好热病肆虐,早云立刻命人从骏河购买大量治疗热病所用之药品施舍给患病的领民。除此之外,他还将兴国寺城的大部分积粮运来散发给贫农。没过几天,不但当地的领民效忠于他,连附近的一些土豪(梅原氏、佐藤氏、上村氏)也纷纷前来投靠。不过,还是有许多的堀越公方遗臣与土豪对早云反感而进行反抗。 伊豆中央地带的狩野城城主狩野道一与伊豆东海岸的伊东城城主伊东伊贺入道首先对早云进行反抗。为了征服狩野与伊东这两支土豪,早云在堀越御所南方兴建了柏久保城作为桥头堡。很快的,早云就降服了这伊豆田方郡的两大土豪。伊豆南面贺茂郡深根城城主关户播磨守吉信是足利茶茶丸的旧臣。面对早云的柔性劝降丝毫不为所动,还将领民与士兵共一千人集合入城内,向早云发下了通战书。此时的早云一反之前宽大为怀的作风,领军两千猛攻深根城。四日激战后,顺利攻下深根城。关户吉信一家全被被俘斩首示众,城内残兵与领民也全数遭到屠杀。据记载,城内领民只有女人、小孩、僧侣各一人被饶恕不杀。其他被杀的人不论军民一律斩首,与吉信一家的首级一起在深根城外大道旁一字排开的插着。

早云的这种严酷与怀柔互用的手法很快的就让伊豆其馀未降服的土豪(村田氏、高桥氏、山本氏、荫山氏)前来降服,伊豆一国于焉落入早云手中。

早在攻下了堀越御所的时候,早云就在御所旁的天岳山(天狗岳)上开始兴建了韭山城,作为他统治伊豆的根据城。伊豆平定后不久,韭山城也兴建完成。早云就此韭山城为最大的据点,开始进行对西相模的侵攻作战。

小田原夺取战

顺利取得伊豆统治权的早云并未以此结果而满足。相反的,他一方面加强在伊豆的统治权,一方面暗自谋画着对于相模的入侵作战计划。当时相模一国是瓜分成东西两部分。山内上杉统有西相模,扇谷上杉则是有冈崎城以东的东相模。在早云的计划之内,扇谷上杉是当前的暂时盟友,所以矛头当然对准了山内上杉下手。而且,之前的堀越公方与伊豆一国都是受到山内上杉的控制。既然已经杀了堀越公方又夺取伊豆,山内上杉绝对不会这样简单就罢休。 要进攻西相模,首要的目标就是西相模的中心点-小田原城。小田原城当时是山内上杉显定的重臣大森氏赖的居城。氏赖为人谨慎小心,在早云夺取了伊豆之后就更加的强化武装防备。为了减低氏赖的防备心,早云多次派人带上亲笔信欲求通好,不过都遭到氏赖严厉的拒绝。「北条五代记」记载,氏赖曾向其子藤赖与家臣训诫说:“伊势新九郎者乃国之盗也。此贼专一盗他人之国,汝等不可不防”。早云见氏赖毫无破绽,只得静待新的时机到来 。

氏赖不久后就患病死去,其子藤赖顺利继位。早云藉此机会又向藤赖示好,命人送上大量的伊豆山林野味与从京内购来的珍玩。此举果然获得藤赖的好感,藤赖并且多次邀请早云前来小田原拜访作客。眼见藤赖对其完全没有戒心,早云就开始了计划中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明应四年(1495)九月,早云遣使向藤赖表示:“伊豆的山林内野鹿繁殖过多已经影响了农民的粮食种植,所以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围捕狩猎。在狩猎时若是有不慎越过国境误入相模箱根山中,请勿罪责。猎后当奉送所获之物作为补偿。”信任早云的藤赖当然不以为意,竟然派人回覆说:“任听方便”。

收到回信的早云立刻组织士兵五百名伪装成要狩猎的样子,前往箱根山内的芦湖扎营等待了三天。另一方面,早云命令手下的忍者驱赶着预先准备好的一千头牛到小田原附近的石垣山内埋伏。第三天夜晚时,早云命人在牛角上绑着火把、牛尾洒上燃油悄悄朝小田原城接近。他与五百人的部队则尾随于牛群后。当这一千头牛接近小田原城时,牛角的火把与牛尾都引火点燃。被火灼烧的牛群发狂的朝小田原城猛冲,而赶来支援的风魔忍者则再小田原城四周与附近村落放火。整个小田原城与周边地区都陷入了一片火海,早云与五百兵士也进行突击杀入城中。正在睡梦中的藤赖根本无法抵抗,只有在少数的家臣保护下逃离。只以少数部队所发动的突击,就成功的夺下了小田原城的早云,时年六十八岁。

相模中部侵攻战

夺下小田原城的早云并未直接将居城迁入小田原,反而撤回了伊豆韭山。小田原成则交给了亲弟弥次郎驻守。明应五年(1496)山内上杉显定率大军反扑攻入西相模,小田原城的弥次郎率军出战当场战死。早云急忙来援才勉强将显定给击退。此后早云了解了山内上杉仍旧拥有一定的实力,若非之前与扇谷上杉互相斗争使得其势力出现空隙,他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取得伊豆与西相模。专心的巩固西相模的防御措施与强化统治权才是当前唯一的办法。而且要击败两上杉,还是得要从两上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下手才可。 此时扇谷上杉定正早已死去,继位者是他的养子朝良。早云与朝良保持一定的友好关系,全部精力都放在领土与盟国关系的维持上。同时期,应仁之乱虽已大致结束,但东西两军之旧部势力仍于京都与其周边争战不休,且战火更扩大到西国与九州。永正元年(1504)早云应朝良的要求出兵援助,与上杉显定、越后守护上杉房能(显定之弟)联军大战于武藏的立河原。之后趁着两上杉暂时和谈之际,早云又在永正三年(1506)与永正五年(1508)先后应侄儿氏亲的请求援助出兵三河。据今川家文书所记载,永正五年早云协同今川家出兵以后氏亲对于早云的称呼就开始改称“屋形样”(对大名守护的同等尊称)。这就表示今川家承认了早云不再是今川的一员客将而是个独立的大名。永正七年(1510)六月,早云成功的策反了上杉朝良的家臣上田正盛,取得了武藏权现山城的控制。之前一直与早云友好的朝良大怒,立即联合了山内上杉显定的养子上杉宪房。两上杉联军猛攻权现山城,早云也率兵前去救援。激战后早云大败而还。同年九月,上杉朝良又率大军袭击早云在西相模的防御据点鸭泽。此战以后,早云完全的了解了如果以两上杉同时为对手是绝对不可能有获胜的机会。故而在永正八年(1511)年与上杉朝良进行和谈,和谈成功后又为早云争取到一些时间。此时的早云知道和谈只是一时的,而情势早晚会有变动,要抢在局势变动以前先行下手取下相模全境才是上策。

几经分析后,早云将目标定在相模中部与东部最大的豪族三浦氏。三浦氏的据点是相模中部的冈崎城,当时的城主是上杉朝良的重臣三浦义同。如果可以顺利的消灭三浦一族,那么扇谷上杉在相模的势力就会完全瓦解。相模对武藏的几个重要通道也能完全的落入早云手中,彻底的巩固相模与伊豆的控制权。除去三浦,就等于拔去扇古上杉唯一的獠牙。

永正九年(1512)八月九日,在毫无预警之下早云发动军势突击冈崎城。此次突击让号称猛将的三浦义同也抵挡不了,很快的就败退弃城而走,逃去了支城住吉城。当早云还没前来追赶时,义同又撤往相模东部的新井城防守。义同一走,整个相模中部各城全数落入早云之手。此时的他顺利的进驻古都鎌仓。早云进入这前北条氏的根据地-鎌仓时,曾留有一首和歌来纪念:

「枯るる树にまた花の木を植ゑそへて

もとの都になしてこそみめ」

鎌仓在关东的政治地位之重要性是不必再赘言。室町中期鎌仓府之关东公方被灭以后,后来的关东公方也都未能顺利进驻鎌仓而分裂为古河与堀越两公方。这座名城古都已经落入早云之手,许多家臣都藉此机会向早云进言,要求快速出兵一举歼灭仍旧顽固盘据在三浦半岛上新井城的义同与义意父子。

早云短暂的考虑之后立刻兴建了玉绳城作为鎌仓之护城与进军三浦半岛的基地,并且顺利的遏止了扇谷上杉的反扑。永正十年(1513)一整年都在与三浦的军势作战。四月中,顺利攻下了三浦半岛南端的三崎城。九月二十九日,三浦的名将太田资康战死,三浦的势力更加的消退。 永正十二年(1515)早云的长子氏纲生下了长子伊豆千代丸,早云高兴的将自己以前的名字“新九郎”给了这个新生的小孙子。这个伊豆千代丸,就是日后击灭两上杉,并且使得“越后之龙”上杉谦信与“甲斐之虎”武田信玄都无可奈何的名将,也是领国治理上的内政奇才-“相模狮子”北条氏康。永正十三年(1516)七月,早云发动旗下最精锐的部队,分别从海、陆两条不同路线同时间向新井城进攻。永正十年攻下三崎城时,就已经将新井城的粮运补给给狠狠切断。经过将近四年的包围,新井城此时已经是最后极限。然而新井城并非如此就能攻下的。新井城的北、西、南三方向都是海,沿岸都设有重重的围栅来抵挡从海路前来的进攻。而唯一连结陆地的东边则是更加的设下严密的防御工事。若非三崎城陷落三浦水军被消灭殆尽,新井城绝对是更加的难以攻击。永正十三年六月底三浦义同派人向扇谷上杉朝良求援。朝良派遣精锐朝玉绳城进发,想以围攻玉绳城来解救新井城之危。早云收到情报立即识破朝粮的意图。早云果决的将新井城的包围军势撤去五千馀人,仅留两千余人与长子氏纲坐镇,自己则率领这五千之众急行军前往玉绳城北方截堵扇谷上杉军。由于早云的快速应变使得突击玉绳城的扇谷上杉军陷入慌乱,三日内立即被击溃,余众逃往武藏江户城。

击退来犯的扇谷上杉军之后,早云突然下令全军转头前往新井城展开了总攻势。此举让还心存希望的三浦义同、义意父子陷入完全的绝望。七月十日当天早云指挥全军开始强行攻城,经过一日的激战于十一日凌晨三点左右终于全军攻下了新井城,三浦义同、义意父子自杀殉城。关东的豪族名门三浦一族完全灭亡,早云也完全的平定了相模全境。 经过了二十余年的奋斗,不断的运用自身优秀智谋来对抗势力庞大的两上杉的早云,终于取下了伊豆与相模两国,奠定了后北条一族称霸关东百馀年的基础。拥有了两国领土的早云功成身退,怀抱着“自己的责任一切都已经完成了”的心情于永正十五年(1518)将家督之位传给其子氏纲,自己则回到伊豆韭山城隐居。就在同年,一直被早云的计谋所玩弄的上杉朝良死去。朝良一死,扇谷上杉氏更加的衰败没落。早云隐居在韭山城时每日埋首于各种古籍与佛典中,他对学问孜孜不倦的态度丝毫不输后来统一天下的德川家康。终于,在永正十六年(1519)八月十五日当天安然而逝。早云死前神智不衰,还能一一的向诸子与众家臣指示遗言,这在战国时期是绝无仅有的。死后氏纲依其遗言以佛教方式火化遗体,安葬于箱根山汤本之地的早云寺,法号早云寺殿天岳宗瑞大禅定门,享年八十八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