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之间的异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之间的异同,第1张

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之间的异同:

“海上画派”的艺术文脉与内在实质:清末民初,长江以南的大量职业和非职业书画家云集上海,张熊、任熊、赵之谦、胡公寿、虚谷、任薰、任伯年、蒲作英、钱慧安、吴昌硕等名家为“海上画派”的形成,提供了雄厚的人才资源。他们深感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探求新的发展就必需锐意求进、大胆革新,自然知晓中国自宋元以来的传统书画理论与表现技法,在共同开创直面市场的书画艺术新观念、新理论和新样式的过程中旨趣相投,受益于画派组合的群体效应和社会认同的市场效益,虽然师承各异和技艺有别,但在更高层面上具有相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海上画派”关注艺术内在的理念与气质,重视兼容、多元、创新与效益。前“海上画派”领袖人物赵之谦(1829-1884),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在篆刻、书画方面造诣颇深。篆刻上上溯秦汉,下开风气,“绘画上继承徐渭、陈淳、石涛、八大及扬州画家华嵒、李鱓、罗聘等人的传统,并融入自己的治印和书写之法,尤其写意花卉最为人称道。”(《中国书画》修订本,杨仁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正如赵之谦自己所言:“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对“海上画派”最大的贡献是他的一生在诗、书、画、印、意上进行了兼容与创新,成为全能的一代大师,提炼了“海纳百川、以我为主”的“海上画派”的核心艺术精神。

“岭南画派”的发展可以分为“前上海”的起源期和“后上海”的发展期。“前上海”的起源期的代表人物有“二苏”和“二居”等。“前上海”的发端期,代表人物为“岭南三杰”。“后上海”的发展期的代表人物有赵少昂、关山月和黎雄才等。“岭南三杰”自称画派为“折衷派”。《史记-孔子世家》曰:“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折中,就是折衷,有“改邪归正”之意。1912年出版的《真相画报》11期里,编者高奇峰的一幅“麻雀图”则标明“折衷派”。稍后,又有“新派”或“新国画派”的称呼。1915年出版的“二高一陈”作品合集,就命名《新画选》。1929年出版的《良友画报》38期中,高奇峰的作品被称为“新派国画”。“岭南画派”的称呼大约出现在20世纪中期。再者,广州自鸦片战争后与上海一样成为通商口岸,广东还是中国近代革命的发祥地。虽然“岭南画派”成长在上海,后期的活动中心依然是广州。可见,“岭南画派”的绵延发展并不取决于名称的改变或活动地域的变迁,而取决于这批来自南方地区的画家内在的艺术审美观念,更取决与他们内在的政治志向和人文情怀。

        黄家泽(1911—1985 )又名黄裕钦,出生于潮州金城巷,曾用号石潭、皤叟、岚烟、瀛州人、金山老人、古稀老人。1927年考入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翌年转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艺术大师刘海粟、名画家王个簃等,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年因热爱家乡,恭敬桑梓,返回潮州执教于金山中学、韩山师范学院。1936校长刘海粟和昌明艺专校长、著名书画家王一亭,为黄家泽编印出版了《黄家泽画集 ·第一辑》,刘海粟亲自为画集题写了书名。1938年又编印了《黄家泽画集 ·第二辑》,画集风行全国,轰动一时,刘海粟、王个簃、谢公展、吴东迈、诸乐三、王曼伯、王震(王一亭)等名师均有题跋或诗词奖饰。同年与潮州艺术教育界王显诏、吴维科等多方集资,创办潮州艺术学校,并任校长。1939年潮州沦陷,艺校被迫解散。1946年春,又自筹资金复办潮州艺术学校,1947年学校扩大并改名为潮州义安初级中学,1951年将学校移交给潮安县人民政府,之后在韩山师范学院和潮安六中等校任教。1972年创办“金山画苑”。1980年被聘为汕头画院画师。”

——记黄家泽先生创办的潮州首家私立艺术学校

      黄家泽先生创办的潮州首家私立艺术学校,有一套全新的办学模式和理念,有正规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学生一律穿校服,佩校章,以及奖惩等。学校培养学生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以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艺术素养。

 □ 舒小梅

 在潮州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至今,仍有不少人对画家黄家泽先生为潮州兴学育才,弘扬潮艺留下印记,虽逐渐模糊,但并没有将他忘记。

 当年,黄家泽先生小小年纪,只身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在校期间,他如鱼得水,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那么新鲜。他不但学到新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加之当时学校有很多留学生回国任教,带来新型的办学理念,他们将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代替了旧中国落后的教育制度,让他眼界大开。

 由于他成绩优异,一毕业就留校任教,但他心系家乡。他觉得大上海人才济济,而在边远的家乡潮州,更需要他这样的知识分子。留校一年,黄家泽先生义无反顾返回家乡。他希望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家乡的振兴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回到家乡,他开始在金山中学和韩山师范任教……

 在苦难深重的年代,黄家泽先生面对民族内忧外患,更激起他的爱国爱乡热情。他明白办学才能兴邦济世,育才能富国裕民的道理。当时潮州的生产力非常低下,产业不发达,科学文化事业也相对比较落后,这无疑制约就业范围。经过反复酝酿,他萌发了创办艺术学校的想法。但他家里毕竟也不富裕,用己之力创办一所艺术学校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发动了潮州艺术界知名老师王显诏、吴维科、卓景锐、黄家瑞等集资兴办潮州首家私立艺术学校。经过多方努力,一所初具规模的潮州艺术学校终于在1938年9月正式开学了,校址在古城中山路“湘园”(即今“瀛园”)。

 “湘园”原是20年代军阀洪兆麟的住宅,里面是园林式建筑,中间有一座二层楼房,入门和后座还有两幢平房,地方相当宽敞,是办艺术学校的理想之地。

 这所新型的艺术学校一经创办,起点比较高。这里设有2间普通教室,1间西洋画教室,还有办公室、厨房、餐厅等。黄家泽先生兼任校长并亲自授课,指导国画创作,为中国画在潮州的普及、提高,尤其是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希望学生能学到一技之长,掌握谋生的本领。因此开设课程很有针对性。艺校设一班三年制初级艺术班,相当于初中,旨在培养初级艺术人才;还设一班一年制艺术师资班,相当于速成的师范,旨在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因为当时刚好培养美术师资的韩山师范“四科理”停办,故报考艺校的学生相当踊跃。为了让那些喜欢画画的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学校还对贫困学生减免学费。

 黄家泽先生将在上海学到的办学模式以及办学理念应用到这所艺校。艺校有一套正规和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规定学生一律穿校服,佩校章,考勤、考核、升留级、奖惩等。学校培养学生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以及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艺术素养。

 正值抗日战争初期,学校老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绘制抗战漫画张贴于街头,还曾在英聚巷扶轮堂大厅举办抗战画展。此外,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话剧及潮剧,先后到光华戏院及厦寺、埔头尾、东津等处演出。这些活动既宣传了抗日,又让学生得到了锻炼……

 1939年6月,潮州沦陷了,民不聊生,学校也办不下去了。抗战期间,黄家泽先生在兴宁的潮州同乡会举办个人画展,为复办艺校筹措办学经费。画展展出时,盛况空前,参展作品均被订购一空。此后同乡会还陆续叠订,使黄家泽先生很受鼓舞。直到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天,艺校复办了。原来的校址已经夷为平地,艺校不得不重新选址,最后选在中山路李厝祠。为了能容纳更多学生,学校扩大并改名为:“潮安义安初级中学”。仍设艺术班,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艺术爱好者以及一部分进步学生,学生近百人。

 由于战乱刚刚结束,学校经费不足,校舍残破,急需经费。黄家泽先生毅然将岳父在新加坡多年经商积累要给他购置房产的巨款挪作学校经费。为提高教学质量,黄家泽先生举办画展,将所展的作品都出售,为学校再次筹得了经费,购置了大批图书、物理、化学仪器和动物标本。学校实行奖学金制度,对贫困学生给予半费或免费学习,获得社会各阶层人士普遍称誉……

 日前,我专程采访了工艺美术师杨坚平先生,他是黄家泽先生的学生。他告诉我,他一直很佩服黄家泽老师创办艺校的义举。杨坚平先生说,他很小就喜欢画画,16岁那年,他品学兼优,本来可以免费直接到普通学校入读,由于当时有艺校,他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到“潮安义安初级中学”。他回忆说,那时学校的师资齐全,教学水平很高。当时黄老师负责教授国画和素描。他感慨地说,在那动荡的年代,黄家泽老师为了办学可真费尽苦心,如果没有黄老师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要维持一所学校正常运作是何等艰难,但黄老师做了别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为了筹措资金,通过举办画展,将展品出售,过去不像现在举办画展可以拉赞助。就是裱画布展等都得亲力亲为。他高度评价黄家泽先生为弘扬潮艺上所做出的贡献。杨坚平先生说,艺校的学习,对他后期的影响很大,他由衷感谢黄家泽老师。他更佩服黄老师,在新中国成立后,还一直为潮州的教育和艺术事业贡献聪明才智。

 曾经采写过黄家泽先生的画家郑振强说,黄老师不应该被遗忘,今天宣传老师很有意义。

注:本文摘自(2021年8月16日潮州日报06版《人们并没有将他忘记——记黄家泽先生创办的潮州首家私立艺术学校》记者舒小梅)

顾  问:王璜生  洪文香

主  编:黄孝民

副主编:黄孝平 罗  佳  陈友群 黄文霏

摄  影:陈友群

编委会(排名不分先后):

王璜生  洪文香  黄孝淳  黄孝平  黄孝民  黄金智  谢振权  罗  佳  陈友群  邱玉辉  黄友哲  黄文霏 林怀疆 李  庆 陈志铿

2021年10月

备注:以上文章和作品均摘自《黄家泽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2021年12月)

吴岳秋,字“声宇”, 号“万荷堂” ,1956年出生于广东揭阳,职业画家,岭南画派刘春草弟子;

1992年毕业于天津神州书画学院;广东省青年美协,揭阳市美协理事;政协揭东县第二、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协揭阳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2011年出版《吴岳秋画集》;

2011年11月作品与恩师刘春草在北京政协礼堂联展;

2012年由岭南出版社出版《刘春草、吴岳秋画集》;

2013年1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深受艺术界,学者,专家的赞赏;

2013年6月在广州天天健康馆由广东电视台主办,广东万里马集团协办“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并出版师生画集;

2013年9月国画作品《木棉》、《荷花》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中国梦民族魂”《荣誉奖》;

2013年12月国画作品《木棉》、《荷花》由中国邮政出版明信片全国发行;

2013年国画作品《出淤泥而不染》荣获澳门首届国际荷花展二等奖;

2014年参加中澳投资重庆临空旅游文化商贸合作论坛,国画作品《松青峻岭通云气》代表中方赠与澳方;

2015年国画作品《木棉花》由第68届联合国联大主席约翰•威廉•阿什收藏;

2015年4月出版《吴岳秋画集》;

2015年5月意大利米兰国际艺术中心隆重举办个人画展,并受到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李晰女士的大力支持;国画作品《孔雀图》由圣马力诺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收藏;国画作品《鱼鹰图》由意中基金会总理事Luini AIcide收藏;

2015年12月参加海峡两岸视点“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国画作品《同舟共济》由主办方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收藏。

在艺术活动中,情感与思想认知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说教不是艺术,没有思想的情感也不能产生艺术。真正的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2015年12月8日岭南吴岳秋应邀请为“中华文化发展方略——两岸四地文化沙龙”以海峡两岸为主题,创作大写意国画作品《同舟共济》,表达海峡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兄弟,是一家人,同舟共济,让两岸同胞过着和平、安静、美好的生活。

广州美院画展现场《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展》开幕式2013116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先生题

吴东霞,圣马力诺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吴碎满收藏家

意大利米兰“奉华文化”有限公司董祖火会长与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吴碎满先生会见了意中基金会理事长 Luini Aicide ,理事长Luini Aicide收藏吴岳秋先生《鱼鹰图》并友好交流合影。

岭南画家吴岳秋先生与联合国旅游联盟主任王岩先生、亚太旅游组织卡梅隆先生、澳大利亚Rising star 集团董事长托尼先生一起分享吴岳秋先生的(松青峻岭通云气),同时作品被澳大利亚政府收藏。

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题,岭南画家吴岳秋画

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题,岭南画家吴岳秋画

圣马力诺总统泰伦齐题,岭南画家吴岳秋画

圣马力诺总统府,受总统姜弗朗哥泰伦齐之邀所作

领南画家吴岳秋先生画,原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先生题词

    吴岳秋花鸟画的突出特点是:写意的酣畅淋漓与写实的笔墨相结合,造成一种激情洋溢和欢乐愉悦的审美气息,以表现现实自然景物的诗意美感和蓬勃生机。

     多年来,吴岳秋把自己艺术置于现在生活中,宁静,踏实又诚挚地看书,画画与写生。他的作品毫无矫情造作之态,让人感受着生动,热烈,亲切 ,温暖的心灵愉悦。

      就水墨,色彩技法而言,吴岳秋明显地继承了高奇峰,陈树人,以及刘春草恩师的笔墨用色技法,又溶入了当代小写意技法,以点缀交代画眼,让人欣赏起来情景舒畅又有明确主题寻味。 其实岭南画派传统就注重写生和色彩,而吴岳秋花鸟画更是色彩丰富。画家表现色彩是大学问,许多画家宁愿追求简单水墨而不轻易用多色重色,因为色彩稍重稍偏,易入艳俗景况。吴岳秋花鸟画敢于多色重色,似乎每个景物色泽信手拈来,却总层次丰润,欣心悦目又恰到好处。

       生活和自然景物始终是艺术创作的资源和宝藏,蕴含着无限丰满的创作题材和诗意形式。岭南画派先贤们勇于向生活与自然中求索技法与表达方式,这是画随时代变的真正主旨,衷心期待吴岳秋先生从生活中来,立足美好审美情感,取得更丰硕成果。 

岭南画派宗师刘春草先生题,其弟子吴岳秋先生画

      吴岳秋舆我相识於祖国襌城,他是潮汕揭阳人,说起来我萍居海外数十年,以推掦中华艺术为已任,所到处,有水的地方,便有华人,有华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华文化,举凡教育慈善基构,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壶茶,一杯酒,两句潮音歌曲,诗词书畵,多是来自韩江流域。

     吴岳秋便是生长于韩江流域了。东方的艺术舆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气於心间,雅隽的笔墨表现在纸素里,文以载道,吴岳秋的作品了无俗气,山谷畵师说:“俗气不可医,稍落名利则终身不能到艺术的彼岸。”我喜其诚,复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启艺匙。他擅畵荷花静直香远,出污泥而不染,正是从事艺术的人格观,喫而不舍的原则,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课勤习可以卓然大观了。

     吴岳秋拟东南亚旅游,故撰数言以壮其行,读书行路,是畵人应循的道径,愿勉之。                                                                                               ——岭南宗师刘春草先生书

1995年 国画作品《荷塘淸趣》获“金刚杯”全国书画大赛最隹创作奖。2000年国画作品《朝阳》入选广东省美协主办群艺馆书画大赛。2001年《清气图》获广东省监察纪检书画大赛优秀奖。2003年《生命的韵律》入选广东省美协主办群艺馆书画大赛。作品发表于广东电视周报,揭阳日报,汕头日报,中国书画报和艺术报等。入编书籍《中国书画家作品大观》,《清风墨韵》,《中国书画家名鉴》,《中国青年书画家》,《中国当代书画家》。

吴岳秋:画笔下锦绣画卷源于祖国在我心中  吴岳秋,岭南画派第三代画家,其恩师刘春草是岭南画派开派宗师陈树人的唯一弟子。  刘春草教授旅居海外50载难忘中国心;  2014年2月7日,马年春节后,岭南画派第二代著名画家刘春草仙逝,享年90岁。一支画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传播中华文化于四海,是刘春草教授一生的真实写照。有网友在微博中悼念刘春草教授时如此感慨:”上帝喜欢看刘老先生作画,所以,刘老先生就去了。“刘春草教授一生用笔墨挥洒渲染着祖国的秀丽河山,内心的故乡情结是任何人都不能体会的。  刘春草,原名刘颂耀,号竹园,1925年3月29日出生,祖籍广东顺德,是岭南画派创始人陈树人的唯一弟子,与关山月、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同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他创作的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月是故乡明》、《天下第一峰》两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幼年时,刘春草在顺德容山书院读小学。中学时,刘春草跟随父亲刘镛伯到广州求学,清末太史桂南屏将刘春草收为入室弟子,后又将春草推荐到岭南画派宗师陈树人门下为徒。弱冠之年的刘春草,书画艺术得到名师指点进步很快,抗战胜利后,广州经济萧条,当时刘春草作品在广州展出,所卖作品的款项能买到一套民房。解放前夕,刘春草应香港中文学院邀请,赴港任教。后在一次书画展中,马来西亚教育官员欣赏刘春草的作品和才华,聘请他到北婆罗洲(今沙巴)从事教育工作;在马来西亚的岁月里,刘春草担任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

刘春草先后在东南亚、欧美、澳大利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画展。晚年的刘春草还在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举办画展,观众如潮,人们纷纷被中国画的魅力感染。刘春草是一位全才的中国画大家,他笔下的花鸟、山水、人物,各具其美,栩栩如生。时至今日,在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艺术馆、博物馆、文化机构都珍藏有刘春草的作品。  早在1941年,刘春草就在广州文献馆举办第一次个人书画展。1999年南韩亚细亚艺术展上,刘春草获得最高奖项——亚细亚大奖,同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向他颁发政府元首BSK勋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春草旅居海外50余载,游历大半个世界,其创作手法也在岭南画派的基础上兼收并续,融合了西画素描、透视的手法,吸收海派、京派等特点,创立了“我之为我,只有我在”的独特艺术风格。

  虽然,在国外无限风光,刘春草却不改拳拳赤子心。月是故乡明,树高千丈,落叶归根。2003年,刘春草决定从马来西亚回国定居。他在家乡佛山市郊外修建“竹园”作为画室,生活起居都在那里。每日静心作画,将画作所得款项都用于慈善事业。2008年,他获得佛山市政府颁发的“外国专家证”,这也是佛山市书画艺术家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09年佛山市政府为他颁发“佛山友谊奖”。今日,你若到广东佛山,刘春草先生的大名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  恩师陈树人“未妨低处是前程”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刘春草。做人淡泊名利,两袖清风。刘春草把毕生呕心沥血创作所得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教育、慈善事业。“希望为佛山岭南文化名城建设,为岭南画派的发扬传承,为故乡为祖国作出更多贡献。”老人这样说。回国后,年逾古稀的老人更加尽心力,深夜常常伏案创作。他赴清华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给学生上课讲解中国画。

  “我想在有生之年多努力一点,也许能帮助更多的人。”刘春草在世时告诉身边的朋友。他多次举办画展义卖作品资助社会。  2007年,他将义卖作品所得310万元悉数捐赠给澳门的劳工学校。生前,他在澳门医院检查身体,一报上自己的姓名,一群看护小姑娘就把老人围绕起来,感谢老人资助她们完成学业,有今天这份工作。2009年,他在贵州黔西南州兴义中学设立春晖班资助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就读,这一资助就是五年直至老人去世。2011年3月,他向佛山市荣山中学捐资20万元,设立“刘春草扶贫助学金”,帮助在读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资助有困难的毕业生升读大学。 2006年,刘春草饱含深情地创作长16丈,宽12丈的国画巨作《天下第一峰》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在刘春草的画作里,祖国的秀丽山川是他画笔绘不完的美景。  如今,刘春草老人已驾鹤西去,你若到访竹园会看到大量被资助的学生写给老人的感谢信,这中间有小学生,也有在校大专生、本科生。老人的音容笑貌仿佛展现你眼前。

2013年10月30日,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刘春草在广东佛山竹园以传统拜师仪式收下弟子吴岳秋。今天是他岭南画派陈树人这一支脉传承人确立的重要历史时刻。在釆访中吴岳秋告诉记者,他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给恩师刘春草奉茶时老师对他说的话。后来,吴岳秋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那天,我就像一个孩子在过新年时分得了一块糖,而这块糖足以让我甜一辈子不忘,我感到非常欣喜和荣幸。

这十年间,吴岳秋每周要去竹园多次,向刘春草学习书法绘画,二人情如父子,亲如家人。回忆起和恩师刘春草相处的日子,吴岳秋不禁潸然泪下。他说老人爱吃海鲜,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期间,因为不能说话,老人用画板在白纸上画出螃蟹和虾,告诉吴岳秋自己想吃海鲜了。老师常说“老吴,你办事,我很放心!”如今,这句话不时在耳边响起。谈及和老师的师生缘分,  《吴岳秋画集》出版,刘春草欣然题字作序。老人这样回忆两人的交往:吴岳秋与我相识于祖国襌城,他是潮汕揭阳人,说起来我萍居海外数十年,以推扬中华艺术为已任,所到处,有水的地方,便有华人,有华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华文化,举凡教育慈善机构,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壶茶,一杯酒,两句潮音歌曲,诗词书画,多是来自韩江流域。  吴岳秋便是生长于韩江流域了。东方的艺术与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气于心间,雅隽的笔墨表现在纸素里,文以载道,吴岳秋的作品了无俗气,山谷画师说:“俗气不可医,稍落名利,则终身不能到艺术的彼岸。”我喜其诚,复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启艺匙。他擅画荷花静直香远,出污泥而不染,正是从事艺术的人格观,锲而不舍的原则,移动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课勤习可以卓然大观了。

  书画评论家伊诺在《路正根深的岭南派画家》评论中写到:水清出芙蓉,禅心凝荷魂。一字一画,一言一行,返归自我,缘起这种感觉的人,这便是,“万荷堂”主人吴岳秋。  早年的吴岳秋云游四海,寻师学画,博众家之长,走进自然感悟的天地。得到恩师刘春草真传后,绘画上再度飞跃;谦虚诚实的他不负恩师所望,通宵达旦,日夜苦练,潜心感悟,在画坛独领风骚!吴岳秋的勤奋是记者在采访中不曾多见的,作画间隙休息时他会泡上一壶好茶,听听音乐,和多多说说话。多多是恩师刘春草的爱犬,如今,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在吴岳秋的作品中荷花、木棉、牡丹、山川、松树常常是其最擅长的。吴岳秋喜欢荷花、欣赏荷花、画荷花,画得如痴如醉。他说画家要有洁净的灵魂,慈悲的心,这样才能出好的作品。书画同源,画品如人品,通过作品可以看得艺术家的修为。

  2011年出版《吴岳秋画集》,同年10月18日作品参加刘春草北京政协礼堂画展。2012年岭南出版社出版《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集》,同年,吴岳秋国画作品由中国民航在全国机场贵宾厅发送;这一年,他的荷花作品《荷花图》、木棉作品《花冠群香》两幅作品入选中国邮政明信片全国发行。2013年6月出版第四册《刘春草吴岳秋师生画集》。  2013年1月16日,“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刘春草、吴岳秋师生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办。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为画展题词,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为画展题词并作序。广东省广东画院党委书记致辞,此次展览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展览共展出70多幅刘春草、吴岳秋的新作。专家评价作为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的刘春草教授虽然年近九十,作品依然大气雄浑,意趣高妙,形成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鲜明精神风骨;其徒弟吴岳秋的作品也让广大观众惊喜,他的木棉、荷花系列作品色彩绚丽,笔墨老辣,画风洒脱飘逸,传承了刘春草教授的艺术特点并形成了新时代风格。在场的收藏家无不认为,近年来岭南画派画家作品收藏前景喜人,吴岳秋的作品将成为收藏家的新宠。

  2013年10月吴岳秋的荷花作品《出污泥而不染》荣获首届澳门国际荷花展二等奖,后该作品被澳门“赏心堂”收藏。2014年春节吴岳秋作为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通过广东卫视向全国人民贺岁拜年。2014年4月,吴岳秋应邀参加“中澳投资2014重庆临空旅游文化商贸合作论坛”,他的作品《松青峻岭通云气》作为国礼赠送澳大利亚代表团,为澳方商务部收藏。如今,吴岳秋为联合国创作的《南国木棉图》正在创作中。  墨韵生辉,大家气象,品高淡雅,隐者之风。这是记者对吴岳秋的评价。吴岳秋说,作为岭南画派的传承人,岭南画派传统的撞水撞粉重渲染的技法将随着发展而创新;自己画笔下的锦绣画卷,源于祖国在我心中。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