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黄芩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活人书》卷二十:麻黄黄芩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麻黄黄芩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洁古家珍》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麻黄黄芩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麻黄黄芩汤 1 拼音
má huáng huáng qín tāng
2 《活人书》卷二十:麻黄黄芩汤21 处方
麻黄(去节)1两,黄芩半两,赤芍半两,甘草(炙)1分,桂枝(去皮)1分。
22 制法上为细末。
23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头痛,身壮热无汗,鼻塞目涩,小便清。
24 麻黄黄芩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暖水调服,每日3次。
25 摘录《活人书》卷二十
3 《洁古家珍》 31 方名
麻黄黄芩汤
32 组成麻黄(去节与根)半两,黄芩(去心)半两,炙甘草半两,桂2钱半。
33 主治太阳经疟,夜发昼愈。
34 麻黄黄芩汤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以水3盏煎服。
古籍中的麻黄黄芩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见形证治服。〔活〕治痘出不快,烦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黄黄芩汤、升麻黄芩汤主之。(海藏云∶莫若定其气血,用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痘出不快〔《活》〕治痘出不快,烦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黄黄芩汤、升麻黄芩汤主之。(海藏云∶莫若定其气血,用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见形证治服。〔活〕治痘出不快,烦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黄黄芩汤、升麻黄芩汤主之。(海藏云∶莫若定其气血,用
《幼幼新书》:[卷第十四]伤寒第八方见伤寒口内生疮门中,十物升麻汤。)无汗者,麻黄黄芩汤;有汗者,升麻黄芩汤,皆要药也。(二方并见本
《专治麻痧初编》:[卷二]朱氏翼中《类证活人书》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五淋散 31 方一 311 处方 312 炮制 313 功能主治 314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 32 方二 321 组成 322 制法 32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 324 功能主治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五淋散 41 组成 42 主治 4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45 各家论述 5 《血证论》卷八方之五淋散 51 组成 52 功效主治 6 《脉因证治》卷二方之五淋散 61 组成 62 主治 63 加减 7 《普济方》卷三八八方之五淋散 71 组成 72 主治 7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 8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五淋散 81 组成 82 主治 8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良朋汇集》卷二方之五淋散 91 组成 92 主治 9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六方之五淋散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丹台玉案》卷五方之五淋散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 1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淋散 1 拼音
wǔ lín sǎn
2 概述五淋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首。
3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五淋散 31 方一 311 处方赤茯苓六两,当归、生甘草各五两,赤芍药、栀子仁各二十两[1]。
赤茯苓180克 当归(去芦)甘草<生用)各150克 赤芍药(去芦,锉)山栀子仁各600克
312 炮制上药为细末[1]。
313 功能主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五淋散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脐腹急痛,发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淋沥如膏,或热淋尿血[1]。
314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煎,空腹服[1]。
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服。
32 方二 321 组成木通、滑石、炙甘草各六两,炒栀子仁十四两,赤芍药、茯苓(去皮)各半斤,淡竹叶四两,茵陈二两[1]。
322 制法上药为细末[1]
32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煎,空腹服[1]。
324 功能主治《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方之五淋散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脐腹急痛,发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淋沥如膏,或热淋尿血[1]。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五淋散 41 组成木通(去节)6两,滑石6两,甘草(炙)6两,山栀仁(炒)14两,赤芍药半斤,茯苓(去皮)半斤,淡竹叶4两,山茵陈(去根,晒干)2两。
42 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五淋散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多,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
4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8分,空心服。
44 制备方法上为末。
45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热结膀胱,气化有伤而溺窍不利,故茎痛溺赤,淋沥不止焉。茵陈清湿热以治淋,滑石通窍门以利溲,生草泻火缓茎中之痛,木通降火利小肠之水,山栀清三焦之热,赤芍利膀胱之血,赤苓渗血分之湿以清水府,竹叶清膈上之热以快水道也。为散,灯心汤下,使热结顿开,则膀胱无不化之气,而水府无不清之液,何患淋沥不快,涩痛不痊哉。此通利之剂,为淋沥涩痛之专方。
5 《血证论》卷八方之五淋散 51 组成山栀子3钱,车前子3钱,当归尾3钱,甘草1钱。
52 功效主治《血证论》卷八方之五淋散功在清心平肝利水。主治心遗热于小肠,结而为淋。
6 《脉因证治》卷二方之五淋散 61 组成牛膝根、葵子、滑石、瞿麦。
62 主治《脉因证治》卷二方之五淋散主治五淋。
63 加减冷淋,加附子;热淋,加黄芩;血淋,加栀子;膏淋,加秋石、石韦;气淋,小腹满闭,加沉香、木香。
7 《普济方》卷三八八方之五淋散 71 组成赤茯苓、赤芍药、山栀子、生甘草、当归、黄芩、车前子、淡竹叶、灯心、木通、滑石、葵子、葶苈(炒)各等分。
72 主治《普济方》卷三八八方之五淋散主治五淋。
7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上为末,灯心、葱白煎,或入生车前草,擂水调五苓散服,或调消石末服。血淋,白茅根、灯心煎;气淋,小肠胀满,尿后有余沥,木通煎服;热淋,便赤而淋沥,脐下痛,新水调下,或黄芩汤下;石淋,茎内痛,尿涩有沙石,令人闷绝,消石(隔纸炒焦,研末),用葵子煎汤下。
8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五淋散 81 组成赤茯苓6钱,赤芍药2钱,当归(去芦)2钱,甘草(生用)2钱。
82 主治《奇效良方》卷六十四方之五淋散主治小儿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出,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便血。
8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6分,空心服。
84 制备方法上锉碎。
9 《良朋汇集》卷二方之五淋散 91 组成赤茯苓6钱,当归5钱,生地1钱,泽泻1钱,条苓1钱,生甘草5钱,木通5钱,赤芍药1两,车前子1两,滑石1两,山栀1两。
92 主治《良朋汇集》卷二方之五淋散主治肺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出,或尿如豆汁,或如砂石,或冷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9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心服。滓再煎服。
94 制备方法上锉散,作5剂。
10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六方之五淋散 101 组成赤茯苓3分,赤芍药3分,山栀仁3分,生甘草3分,当归2分,黄芩2分。
102 主治《仁斋直指方论》卷十六方之五淋散主治诸淋,孕妇热结膀胱,小便淋沥。
10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水1盏,煎至8分,空腹服,或以五苓散和之,用竹园麦门冬草、葱头、灯心煎汤调下。
10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11 《丹台玉案》卷五方之五淋散 111 组成当归2钱,小蓟2钱,赤芍2钱,山栀仁(炒黑)2钱,赤茯苓2钱,甘草8分,灯心30茎。
112 主治《丹台玉案》卷五方之五淋散主治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断,或尿如豆汁,或出砂石,或下膏糊,或便鲜血。
113 五淋散的用法用量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黄连黄芩汤的用法用量 5 备注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黄连黄芩汤 1 拼音
huáng lián huáng qín tāng
2 处方黄连6克 黄芩6克 郁金45克 香豆豉6克
3 功能主治清热化浊。治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
4 黄连黄芩汤的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
5 备注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挟秽,扰乱中宫而然,故以黄连、黄芩彻其热,以郁金、香豆豉宣化其秽。
6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古籍中的黄连黄芩汤 《西塘感症》:感症变病
五苓散。经以喘而汗出脉促者。(邪气内攻)葛根黄连黄芩汤利之。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外邪壅盛)麻黄杏仁
《伤寒心法要诀》:[卷三]汇方白头翁汤,即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也。葛根黄连黄芩汤干姜黄连黄芩汤黄连汤黄连阿胶汤葛根连芩汤甘草
《医宗金鉴》:[卷四医宗金鉴三十八卷]汇方白头翁汤,即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也葛根黄连黄芩汤 干姜黄连黄芩汤 黄连汤 黄连阿胶汤29葛
《医宗己任编》:[卷七西塘感症(中)]感症变病五苓散。经以喘而汗出脉促者。(邪气内攻)葛根黄连黄芩汤利之。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外邪壅盛)麻黄杏仁
《伤寒附翼》:[卷上]太阳方总论《伤寒论》:黄芩汤别名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处方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备注方中黄芩苦寒,清热止利;芍药味酸,敛阴和营止痛;甘草、大枣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之功。摘录《伤寒论》《伤寒总病论》卷三:黄芩汤别名黄芩一物汤(《仁斋直指》卷十六)。处方黄芩12克制法哎咀。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鼻衄,吐血,下血,妇人漏下血不止。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次温饮150毫升。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3分,大黄(锉,炒)3分,芒消(研)3分,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土瓜根半两,赤茯芩(去黑皮)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烦热,大便不利,心腹胀满。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圣济总录》卷十四: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白茯苓(去黑心)2两,淡竹茹3分,羚羊角(镑)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石膏(碎,研)3两。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风邪,心热,神不安。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半,去滓,下朴消1钱匕,食后分3服,如人行45里1服。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普济方》卷二十七引《护命》: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3分,羌活(去芦)3分,人参3分,升麻3分,桔梗(炒)3分,黄连(去须)半分,蛤蚧(酥炙)半两。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上焦壅热,久患肺与喘急,喉中作声,不能起动。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5沸,去滓,先宜吃解上焦散子,
详见百科词条:黄芩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9:30:07 共1158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浮萍黄芩汤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浮萍黄芩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浮萍黄芩汤 1 拼音
fú píng huáng qín tāng
2 浮萍黄芩汤的别名浮萍黄芩煎
3 处方浮萍3钱,黄芩1钱,杏仁2钱(泡,去皮尖),甘草2钱(炙),生姜3钱,大枣2枚。
4 功能主治温疫身痛脉紧,烦躁无汗。
5 浮萍黄芩汤的用法用量浮萍黄芩煎(《松峰说疫》卷二)。
6 摘录
《治疫全书》卷五
古籍中的浮萍黄芩汤 《松峰说疫》:[卷之二·论治瘟疫六经治法]太阳经
。与伤寒同治,宜以浮萍黄芩,清散经络之热也。浮萍黄芩汤浮萍(三钱)黄芩(一钱)杏仁(二钱,泡去皮、
《普济方》:[卷八十四眼目门]斑豆疮入眼干为末。每服好茶清调下一钱即安。须待疹疮安后服。浮萍方(出危氏方)治斑疮入眼。大人小儿皆可用之。以浮
《普济方》:[卷二百六十二乳石门]乳石发口舌生疮(附论)锉炒各三两)豉(二合)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黄芩汤(出圣惠方)治乳发。食饮失度。口中发疮。黄芩(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三乳石发动门]乳石发口舌疮烂用药半钱匕,贴疮上,日三。治乳石发动,口舌生疮。浮萍丸方干浮萍草升麻黄药铅丹(炒研各半两)上四味,捣
《儿科醒》:治疹论第十二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一五一八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一五九三年)。他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名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那些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怎么也学不进去。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九年,三次到武昌考举人,都落第了。于是,他放弃了科举作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求父亲说:“我今年二十三岁了,老是考不上,您还是让我学医吧!”并且表示了这样的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 很有名望的医生。大约到了三十八岁,就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只任职一年,李便辞职回乡。
在这十几年中,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明外史本传》)。特别是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三十一岁那年,他就开始酝酿,为了“穷搜博采”,读了大量参考书。家藏的书读完了,就利用行医的机会,向本乡豪门大户借。后来,进了武昌楚王府和北京太医院,读的书就更多,简直成了“书迷”。他自述“长耽嗜典籍,若啖蔗饴”(《本草纲目》原序)。顾景星在《李时珍传》里,也赞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确实如此,他不但读了八百余种上万卷医书,而且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敦煌的经史巨作,他遍读了;几个古代伟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他还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这些诗句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医药学知识,帮助他纠正了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如古代医书中,常常出现“鹜与凫”。它们指的是什么?是否有区别?历代药物学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李时珍摘引屈原《离骚》中的“将与鸡鹜争食乎”,“将泛乎若水中之凫乎”两句,指出诗人把“鹜”与“凫”对举并称,就是它们不是同一种禽鸟的明证。他又根据诗中对它们不同生活环境的描绘,证明“鹜”是家鸭,“凫”是野鸭子,药性不同。屈原的诗赋,竟成了李时珍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混杂,往往弄不清药物的形状生长的情况。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例如药物远志,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说它是小草,象麻黄,但颜色青,开白花,宋代马志却认为它象大青,并责备陶弘景根本不认识远志。又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象萆薢,有的说它象拔葜,有的又说它象贯众,说法很不一致。类似此情况很多,李时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搁下笔来。这些难题该怎样解决呢?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
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盛产药材的江西庐山和南京的摄山、茅山、牛首山,估计也有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求。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
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注解出来了。
在四处采访中,或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蕲蛇喜欢吃石南藤的花叶,所以生活在这一带。李时珍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由于这样深入实际调查过,后来他在《本草纲目》写到白花蛇时,就得心应手,说得简明准确。说蕲蛇的形态是:“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长一二分,肠形如连珠”;说蕲蛇的捕捉和制作过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土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 刀破腹去肠物,则反尾洗涤其腹,盖护创尔,乃以竹支定,屈曲盘起,扎缚炕干。”同时,也搞清了蕲蛇与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
当时,太和山五龙宫产的“榔梅”,被道士们说成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果”。他们每年采摘回来,进贡皇帝。官府严禁其他人采摘。李时珍不信道士们的鬼话,要亲自采来试试,看看它究竟有什么攻效。于是,他不顾道士们的反对,竟冒险采了一个。经研究,发现它的功效跟普通的桃子、杏子一样,能生津止渴而已,是一种变了形的榆树的果实,并没有什么特殊攻效。
鲮鲤,即今天说的穿山甲,是常用的中药。陶弘景说它能水陆两栖,白天爬上岩来,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开甲让蚂蚁浮出,再吞食。为了了解陶弘景的说法是否对头,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并在樵夫、猎人的帮助下,捉到了一只穿山甲。从它的胃里剖出了一升左右的蚂蚁,证实穿山甲动物这点,陶弘景是说对了。不过,从观察中,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搔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李时珍肯定了陶弘景对的一面,纠正了其错误之处。
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一五七八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目录 1 拼音 2 《本草纲目》卷十三引李杲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一味黄芩汤的用法用量 25 一味黄芩汤的临床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一味黄芩汤 1 拼音
yī wèi huáng qín tāng
2 《本草纲目》卷十三引李杲方 21 方名一味黄芩汤
22 组成片芩1两。
23 主治骨蒸发热,肤如火燎,咳嗽吐痰,烦渴,脉浮洪。风劳肤如火燎,重按不热,日西更甚,喘嗽,洒淅寒热,目赤心烦。
24 一味黄芩汤的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顿服。
25 一味黄芩汤的临床应用
骨蒸发热:予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微洪,遍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燥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二钟,煎一钟,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
古籍中的一味黄芩汤 《本草从新》:[卷一草部]黄芩、东垣治肺热、身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黄芩一两、煎服、本事方、
《本草述钩元》:[卷七山草部]黄芩洪。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此气分热也。宜泻肺。用一味黄芩汤。片芩一两。水二钟。煎一钟。顿服愈。(濒湖)
《杂病广要》:[内因类]骨蒸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甚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二钟
《校注医醇剩义》:[卷二火]肺火本畏火,东垣治肺热如火,烦燥引饮而昼甚者,用一味黄芩汤,以泻肺金气分之火。先生因之,再加栝蒌、桑皮
《医学衷中参西录》:[二、药物]42.黄芩解李时珍20岁的那年,身患“骨蒸病”(肺结核),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几乎把命送掉,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他开始学医时,白天跟父亲和兄长到 “玄妙观”去看病,晚上在油灯下熟读《内经》《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医学古籍,其读书精神是令人钦佩,“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由于他刻苦学习,掌握了治病方法。他曾用“延胡索”治愈了荆穆王妃胡氏的胃痛病,又用杀虫药治愈了富顺王之孙的嗜食灯花病,后来又以附子和气汤治愈富顾王之子的病症,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掌管良医所,被荐为太医院判。
本文2023-08-06 23:29: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