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香的历史知识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6浏览:1收藏

关于沉香的历史知识有哪些?,第1张

1沉香历史记载有哪些

沉香(药材)

沉香木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白木香或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等树木的干燥木质

结油部分,是一种木材、香料和中药。沉香木植物树心部位当受到外伤或真红油菌感染刺激后,会

大量分泌树脂帮助愈合,过程中产生浓郁香气的组织物。这些部分因为密度很大,能沉入水下,又

被称为“沉香”。

《本草纲目》中记载:沉香木具有强烈的抗菌效能、香气入脾、清神理气、补五脏、止咳化痰、暖

胃温脾、通气定痛、能入药,是上等药材极品。沉香木种类很多,按其油脂含量分为“沉水”(这

是沉香中实质或较中间的部份,膏脂凝结较紧密、结实的部份,投水即沉)、“筏”(半浮半沉)

和“黄熟香”(不沉于水)三种

2沉香古籍记载

外观看比较接近星洲系印度尼西亚产鹰木沉香,中上品质。要判定是否是真正的沉香还需要用刀刮

取些许粉屑。放在金属膜片上用火烤一下温度(170-190度),是沉香则满屋生香。即便只有一点点

的粉屑。熏烧是沉香最好的判定方法。沉香是香料中的香中之王,沉香一香压百香,沉香并非是所

有人都会喜欢或爱好的馨香。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能掩盖其他的气味即所谓的一香压百香。以下是我

早年发表的《沉香》一文。供参考。《沉香》沉香不完全是一种木材,沉香也不等于是沉香树。沉

香是由世界上8个沉香属树种:印度沉香、美洲沉香、马来沉香、野沉香、厚沉香、马来考沉香、土

沉香(白木香)的树木“结”出的。沉香的形成是这些树在自然界中被虫咬、风吹断枝、雷击等原

因树干损伤后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侵蚀朽化使木材的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

生一系列变化,形成香脂,最后经多年乃至千年的沉积形成了有香脂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这

就是古籍书中有记载的;木材经虫咬病变产生的分泌液,经过近千年的腐蚀,所剩下没有腐烂的带

香味的木段。《本草纲目》:“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

沉香也”。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一一沉香。其中形成沉香的3个要素:1、必须是沉

香属树种木材。2、受沉香真菌的侵蚀。3、历经岁月致使木材属性发生改变或部分改变第一要素决

定,沉香属树种树龄越长,香脂沉积越久,沉香品质就越好。第二要素沉香的品质和香味的高贵与

否,决定与沉香真菌的菌种菌源的优劣,不同的沉香树种,在不同的产地、地理环境、土壤、水

源、沼泽、自然界的巧合、岁月的长久。千万种不同的成因。所产生沉香的香味会有微妙的不同,

香味各异,让人捉摸不透。第三要素影响沉香的实际价值,极大多数沉香只是局部或成点状、丝

状、放射状等形式侵蚀木材,形成含沉香油脂状渗透在木质中的与残存的木纤维交织的结构体。这

就是广义上的-一沉香。通常视其木材内部结构有没有得以全部转化或分解,形成沉香结香的脂状

物的比例香味的尊贵是决定沉香价值的首重。自然界也有发现的沉香味道不香反臭的。这也说明沉

香成因品质、香味的差异。与价值的关系了。沉香的分类及名称的命名及其复杂,古今中外,难以

统一,但我们归纳起来,可以从二个重要的方面切入看这些无序的名称内含的实际意义和沉香的种

类:1、产地沉香的产地是相当关键的,我们知道天然野生的沉香在我国已经绝迹,目前世界上70%

以上的天然野生的沉香出产在印尼,印尼90%野生的沉香产自印尼的伊利安省的三个地区。业界所称

的伊利安沉香就是想证明一点是天然形成的沉香。2、熟称所谓熟称“伊利安沉香”就表明它是天然

形成的,虽然它有优劣等级之分,但冠以“伊利安沉香”这样的称谓也有它的价格定位了。

长亭怨

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明]屈大均

记烧烛雁门高处。积雪封城,冻云迷路。添尽香煤,紫貂相拥夜深语。苦寒如许。难和尔,凄凉句。一片望乡愁,饮不醉、垆头驼乳。 无处。问长城旧主。但见武灵遗墓。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关南,更重作、并州门户。且莫吊沙场,收拾秦弓归去。

关于“添尽香煤”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上册注曰:“[香煤]古代妇女画眉用品。词句借用做煤炭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5页)

按:这里的“香煤”,既非“借用”,又非普通“煤炭”。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二曰:“茄根并枝 ,烧作灰,为香煤甚奇,能养火延夕。”陈敬《陈氏香谱》卷三《凝和诸香》曰:“香煤:干竹筒,干柳枝,烧黑灰各二两。铅粉三钱,黄丹三两,焰硝二钱。右同为末,每用匕许,以灯爇,于上焚香。”又曰:“香煤:茄叶不计多少,烧灰存性,取面四两。定粉三十,黄丹二十,海金沙二十。右同末拌匀,置炉灰上,纸点,可终日。”又曰:“香煤:竹夫炭、柳木炭各四两,黄丹粉各二钱,海金沙一钱,研。右同为末,拌匀,捻作饼,入炉,以灯点着烧香。”又曰:“香煤:枯茄树烧成炭,于瓶内冷为末,每一两入铅粉二钱、黄丹二钱半,拌和装灰中。”又曰:“香煤:焰硝、黄丹、杉木炭,各等分为末,糁炉中,以纸捻点。”又曰:“日禅师香煤:杉木夫炭四两,竹夫炭、鞕羊胫炭各二两,黄丹、海金沙各半两。右同为末,拌匀,每用二钱,置炉中,纸灯点烧,透红以冷灰薄覆。”又曰:“阎资钦香煤:柏叶多采之,摘去枝梗,浄洗,日中曝干,锉碎。不用坟墓间者。入净罐内,以盐泥固济,炭火煅之存性。细研。每用一二钱,置香炉灰上,以纸灯点。候匀编(按,疑当作‘遍’),焚香,时时添之,可以终日。或烧柏子存性,作火尤妙。”邹浩《仲弓见访同过叔原》诗曰:“幕天云不动,庭竹晩生寒。好事倏假盖,拥炉聊整冠。香煤围薄雾,松麈落惊湍。”明刘炳《除夕柬丁继善》诗曰:“篝痕凝翠香煤暖,窗影摇红蜡炬寒。”王世贞《有怀莫云卿时得所寄辞翰》诗曰:“香煤欲冷篆如丝,病起拈毫润小词。”可知“香煤”宋已有之,明代仍在使用。乃焚香所用之辅料。其状如灰末,置于香炉中,作用是使香料不至于燃烧得过旺过快。香炉的作用有二,一是熏香,二是取暖。屈大均此词写“冬夜”,故“添尽香煤”的主要目的自是取暖。

附及,“香煤”的另一义项是名贵的墨。宋蔡襄《御笔赐字诗》曰:“皇华使者临清晨,手开宝轴香煤新。”郭祥正《奉和运判吴翼道留题石室》诗曰:“欧阳《古录》遗此碑,我渍香煤传以纸。”刘子翚有诗题曰:“兼道携古墨来,墨面龙纹,墨背识云:‘保大九年,奉敕造长春殿供御龙印香煤。’”元洪希文《谢林教授良佐寄油烟墨》诗曰:“香煤几夜灯花落,翠色一池云影舒。”明陶安《送人赴浙东》诗曰:“香煤浮砚沼,短烛照书帘。”均是其证。墨可供女子用来画眉,故金元好问《眉》诗二首其二曰:“石绿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楚梅酸。”

关于“饮不醉、垆头驼乳”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上册说曰:“这首词上片写与李天生宿雁门,灯前夜话,饮乳和词的情况。”(同上,第305页)

按:“驼乳”既以“饮不醉”、“垆头”为言,就不应是“乳”,而应是“酒”。元马臻《开平即事》诗曰:“土风浑似古,民物自熙熙。酿酒收驼乳,裁裘聚鼠皮。”足见骆驼奶可以酿酒。这种奶酒度数不高,故曰“饮不醉”。

“垆”,本字作“卢”。《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曰:“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唐颜师古《注》曰:“卖酒之处,累土为卢,以居酒瓮。四边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锻卢,故名卢耳。”

关于“沙飞似箭,乱穿向、草中狐兔”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上册说曰:“‘沙飞’几句,是表示作者对敌极端仇视的心情。”(第305页)

按:此二句承上“但见武灵遗墓”而来,显然是写赵武灵王墓很久没有人去维修与祭扫,以致荒凉破败。古代诗文中写墓地之芜秽荒寒,常以“狐兔”为言。如晋张载《七哀》诗二首其一曰:“北邙何垒垒,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狐兔窟其中,芜秽不复扫。”南朝梁任昉《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曰:“遂使碑表芜灭,丘树荒毁。狐兔成穴,童牧哀歌。”唐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曰:“川广不可泝,墓久狐兔邻。”长孙佐辅《山行书事》诗曰:“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宋陈师道《思亭记》曰:“今夫升高而望松梓,下丘垄而行墟墓之间,棘荆莽然,狐兔之迹交道,其有不思其亲者乎。”郭祥正《再游花山》诗曰:“白头迤逦谢轮蹄,青冢绵联老狐兔。”金王若虚《王氏先茔之碑》曰:“而坟垄萧然,没没于蓬藜榛棘之间,狐兔杂居,殆不忍视。”明周忱《徐州过桓山宋司马桓魋之墓》诗曰:“日中狐兔集,夜半鸱鸮鸣。”刘天民《漳河》诗曰:“坐食三千人,化为万年墓。哀哉丘中墟,遗踪遍狐兔。”于慎行《驱车上东门行》诗曰:“郁郁五陵间,累累多墟墓。长夜号鼪鼬,秋风走狐兔。”皆是其例。要之,屈大均此词中的“狐兔”,是写实而非比喻。注者以为喻指敌人(即清侵略者),未免求之过深。

玉楼春

白 莲

[明]王夫之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关于“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上册说曰:“末尾二句是说在此水碧天空一片凄清之境中,有谁来问归魂?比喻当时君国沦亡飘泊无依之感,是很深刻的。”(第349页)

按:此二句有无寓意,寓意为何,难以遽定,兹不具论。仅就字面而言,注者此说似不甚熨帖。其致命伤在忽略了“他时”二字。“他时”者,非当下,而系将来某时日。莲花盛开于夏,而王夫之此篇所设定的季节,则是秋天。秋天虽也有莲花,但很快就会凋零。末二句即悬想白莲谢后光景:那时她芳魂已杳,欲问无从,惟水自碧净,天自空旷,夜自清永而已。看他由有花写至无花,以凄清阔大之境收束全篇,余韵悠长,令人含咀不尽,的是名家手笔!

惜余春慢

本 意

[明]王夫之

似惜花娇,如怜柳懒,前月峭寒深护。从今追数,雨雨风风,总是被他轻误。便与挥手东风,闲愁抛向,绿阴深处。也应念、曲岸数枝杨柳,不禁飞絮。 争遣不、烧烛留欢,暗邀花住。坐待啼莺催曙。怕燕子归来,定巢栖稳,不解商量细语。未拟攀留长久,乍雨乍晴,由来无据。待荷珠露满,梅丸黄熟,任伊归去。

关于“争遣不、烧烛留欢”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上册注曰:“[留欢]留住心中欢爱的人。”(第351页)

按:“本意”,即咏词牌“惜余春”之意。李白有《惜余春赋》,曰“惜余春之将阑,每为恨兮不浅”。春天即将结束,故当格外珍惜。此词通篇抒发惜春之情,并无“欢爱”的内容,故“烧烛留欢”之“欢”,自是“欢娱”之义,而非“欢爱的人”。

古代诗文词中,“留欢”一语,使用频率甚高。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曰:“怅徙跸之留欢,眷回銮之余舞。”唐陈子昂《冬夜宴临卭李录事宅序》曰:“下官游京国久矣,接轩裳众矣。池台钟鼓,虽有会于终朝;琴酒管弦,未穷欢于永夕。……李录事,吾土贤豪,义多于游侠。高轩置酒,甲第迎宾。……于是乘兴,自此而游。安得不放意留欢,遗老忘死。”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曰:“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宋宋祁《答燕龙图对雪宴百花见寄》诗曰:“舞袂回风人斗丽,醉山颓玉客留欢。”曾觌《鹧鸪天·奉和伯可郎中席上见赠》词曰:“留欢且莫匆匆去,怅望春归何处寻。”方千里《红林檎近》(晓起山光惨)词曰:“把酒同唤醉,促膝小留欢。”元揭傒斯《题陈掾菊径》诗曰:“结意常恐非,留欢辄忘暮。”张翥《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曰:“卜昼宁辞醉,留欢正未央。”明李梦阳《滕阁访屠子感赠》诗曰:“章门屡出缘寻子,滕阁留欢晩不回。”顾璘《和鲁南元夜雪》诗曰:“火树银花交映地,留欢休问五更初。”皆谓逗留以尽欢娱。王夫之词之所谓“留欢”,似亦是此意。

满江红

[明]吴 昜

斗大江山,经几度、兴亡事业。瞥眼处,英雄成败,底须重说。香水锦帆歌舞罢,虎丘鹤市精灵歇。尚翻来、吴越旧春秋,伤心切。 伍胥耻,荆城雪。申胥恨,秦庭咽。羞比肩种蠡,一时人杰。花月烟横西子黛,鱼龙沫喷鸱夷血。到而今、薪胆向谁论,冲冠发。

关于“香水锦帆歌舞罢”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上册注曰:“[香水锦帆]《大业拾遗记》:‘隋炀帝幸江都,至汴。帝御龙舟,萧妃乘凤舸,每舟选妙丽女子执雕版,镂金楫,号曰殿脚女。锦帆过处,香闻十里。’”(第362页)

按:《大业拾遗记》,旧题唐颜师古撰。此《选》所引,有三处可商。其一,经与《说郛》本《大业拾遗记》比对,此《选》所引乃节录,故不应加引号作直接引语处理。其二,“锦帆过处,香闻十里”云云,见佚名《开河记》,而非《大业拾遗记》。其三,“每舟选妙丽女子执雕版,镂金楫”云云,语句不通。当作“执雕版镂金楫”,“雕版镂金”乃“楫”之定语。疑此段引文系从类书转引,致有此种种失误。

这还只是小疵,更严重者,吴昜此词通篇围绕“吴越旧春秋”发抒感慨,若此句果如注者所云是用隋炀帝事,岂非枝蔓游离?且仔细玩味注者所引,“香水”二字也没有着落。窃以为,“香水”“锦帆”二事,仍属春秋吴国。宋范成大《吴郡志》卷八《古迹》曰:“香水溪,在吴故宫中。俗云西施浴处,人呼为‘脂粉塘’。吴王宫人濯妆于此,溪上源至今馨香。古诗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尘。’”又卷一八《川》曰:“锦帆泾,即城里沿城濠也。相传吴王锦帆以游。今濠故在,亦通大舟。间为民间所侵,有不通处。”

临江仙

纪 游

[明]姜实节

梦断罗帏春睡浅,小楼风竹频敲。溪流一曲抹山腰。雨香初拂柳,日气渐烘桃。 笑解金龟同买醉,故人雅集今宵。阄诗量酒兴还饶。晓钟齐女墓,残月大姑桥。

关于“笑解金龟同买醉”

夏承焘先生等《金元明清词选》上册注曰:“[金龟]唐初,朝官皆佩金鱼袋。天授(武则天年号)二年改佩鱼为龟。三品以上,袋饰以金。李商隐《为有》诗:‘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第364页)

按:此条所注、所引均非。实则姜实节此词系用贺知章、李白故事。李白《对酒忆贺监》诗二首序曰:“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诗其一曰:“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清王琦注曰:“金龟盖是所佩杂玩之类,非武后朝内外官所佩之金龟也。杨升庵因杜诗有‘金鱼换酒’之句,偶尔相似,遂谓白弱冠遇贺知章,在中宗朝,未改武后之制云云。考武后天授元年九月,改内外官所佩鱼为龟。中宗神龙元年二月,诏文武官五品以上,依旧式佩鱼袋。当是时,太白年未满十龄,何能与知章相遇于长安?又知章自开元以前,官不过太常博士,品居从七,于例亦未得佩鱼。杨氏之说,殆未之考也。”又,唐孟棨《本事诗·高逸》曰:“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后世诗词,屡用此典。如宋朱服《渔家傲·东阳郡斋作》词曰:“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秦观《望海潮》(秦峰苍翠)词曰:“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洲。”晁以道《和资道读贺知章传》诗曰:“谪仙见长安,狂言随意至。换酒解金龟,安知天王赐。”邓肃《再韵明复和来》诗曰:“谁解金龟与换酒,能言嗟我闭雕笼。”刘望之《水调歌头》(劝子一杯酒)词曰:“谪仙人,解金龟,换美酒。”王炎《贺监宅》诗曰:“轻解金龟呼酒徒,却问君王求鉴湖。”章甫《赠李君玉》诗二首其一曰:“坐中无贺监,谁与解金龟。”元张宪《与宁子廉马敬常饮酒得移字》诗曰:“我爱中州双国士,尊前为我解金龟。”明晏铎《酒肆》诗曰:“半幅青帘柳外斜,瓮头春色泛桃花。遥思昔换金龟处,知是长安第几家?”史鉴《秦淮歌》诗曰:“明年我亦泛秦淮,手解金龟就君饮。”皆是其例,可以参看。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 书 架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第二辑)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古籍出版专项资助项目。主编周振鹤先生是著名学者,具体整理者主要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专业研究院校。第二辑共收书二十三种,涵盖了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两方面内容。首先,整理者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如《御制律吕正义续编》的整理是由音乐史专家完成的,《泰西水法》是由科技史专家完成的,因此这些整理成果不但在一般的古籍整理方面是过硬的,而且整理者在有关学科方面的知识也是超群的。其次,就第二辑的具体内容说来,如《坤舆格致》为近年来新发现的汤若望重要译著,此为首次公开。此外《超性学要》《御制律吕正义续编》等大多数文献均为首次整理。第三,少数如《泰西水法》等文献以前整理过的,此次则搜罗多个版本进行汇校整理。第四,本次整理中对版本精心选择。很多底本为以前学界少人知晓或难以窥见的,如《远镜说》一书,已往所见多以清代《西洋新法历书》本所收为主,此次则以新见韩国奎章阁藏明刻本参校。每种著述前面都有具体的版本介绍与内容提要。方便学者了解相关文献的具体情况。相信该书的出版将推进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发展。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汉籍丛刊》(全八册),2017年6月出版,精装32开,定价880元。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100本书

△01、《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0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著,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03、《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著,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04、《修辞学发凡》陈望道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05、《汉语方言概要》袁家骅等著,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06、《马氏文通》马建忠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07、《汉语音韵》王力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

△08、《训诂简论》陆宗达著,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09、《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中国文字学》唐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中国历代语言学论文选注》吴文祺、张世禄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

△13、《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4、《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胡明扬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编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6、《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陆梅林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7、《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著,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8、《邓小平论文艺》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0、《文心雕龙选译》刘勰著,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21、《诗学》亚里斯多德著,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2、《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4、《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25、《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26、《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著,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7、《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8、《楚辞选》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9、《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31、《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乐府诗选》余冠英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3、《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4、《陶渊明集》逮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35、《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36、《杜甫诗选》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37、《李商隐选集》周振甫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8、《唐宋八家文选》牛宝彤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9、《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0、《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1、《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2、《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3、《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4、《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5、《辛弃疾词选》朱德才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46、《西厢记》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1978年版

△47、《三国演义》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8、《水浒传》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

△49、《西游记》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50、《今古奇观》抱瓮老人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1、《牡丹亭》汤显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2、《聊斋志异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53、《儒林外史》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54、《红楼梦》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5、《长生殿》洪升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6、《桃花扇》孔尚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7、《老残游记》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58、《鲁迅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59、《野》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0、《女神》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版

△61、《郁达夫小说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2、《新月诗选》陈梦家编,上海书店复印1985年

△63、《子夜》茅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64、《家》巴金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65、《沈从文小说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66、《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68、《艾青诗选》艾青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69、《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70、《赵树理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71、《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72、《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版

△73、《茶馆》老舍著,收《<茶馆><龙须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74、《王蒙代表作》张学正编,黄河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5、《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76、《余光中精品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7、《台湾小说选》,《台湾小说选》编辑委员会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8、《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王庆生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楚图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80、《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81、《神曲》(意)但丁著,王维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82、《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悲剧四》)卞之琳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3、《伪君子》(法)莫里哀著,李健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84、《浮士德》(德)歌德著,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85、《悲惨世界》(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983年版

△86、《红与黑》(法)司汤达著,郝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87、《高老头》(法)巴尔扎克著,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88、《双城记》(英)狄更斯著,石永礼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89、《德伯家的苔丝》(英)哈代著,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90、《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著,耿济之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1、《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周扬、谢索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92、《母亲》(俄)高尔基著,瞿秋白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93、《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94、《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著,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95、《等待戈多》(法)萨缪埃尔·贝克特著,收《荒诞派戏剧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96、《沙恭达罗》(印)迦梨陀娑著,季羡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7、《泰戈尔诗选》(印)冰心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8、《雪国》(日)川端康成著,高慧勤译,漓江出版社1985初版

△99、《一千零一夜》(阿拉伯)纳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0、《外国文学作品选》(两卷本)郑克鲁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我认为后面的比较有意思,最好是图书馆大点,喜欢什么就去翻。我在大学就看了N多好书。

人类祖先早有漱口、刷牙的习惯,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人乌尔城邦的国王墓穴中就曾发现过清理口腔用的最早工具——牙棒。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人们用动物骨灰做牙粉,清理口腔,现在还有些原始部落用木炭、盐水、细砂、树枝来清理牙齿。阿拉伯人现在还从一种叫Arak的树上取下树枝,将一端捣碎,做成刷状,用来清理牙缝及刷牙,称之为Miswak,是一种天然牙刷,据科学家分析,这种树枝含氟及皂素,可预防蛀牙,并有止痛作用。 

中国最早的牙齿洁具是杨柳枝,在晚唐时期,那时都把杨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时候,用牙齿咬开杨柳枝,里面的杨柳纤维就会支出来,好像细小的木梳齿,很方便的牙刷。古语“晨嚼齿木”就是这个来源。

宋代,已有了类似牙膏的替代物,古人以茯苓等药材煮成“古牙膏”,早起用来漱口。如果怕清洗不干净,便用手指代替现在的牙刷,在不然,就是先前说的杨柳枝,沾上古牙膏清理牙齿。

从古书记载来看,到了南宋,城里已经有专门制作、销售牙刷的店铺。那时的牙刷是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在头部钻毛孔两行,上植马尾。和现代的牙刷已经很接近了。

扩展资料

刷牙的作用是清洁口腔,按摩齿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

每日早晚各刷一次,晚上睡前刷牙比早晨刷牙更为重要。每天人要吃三顿饭或是两顿饭(简单的说就是不吃饭)口腔中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12小时候就会形成菌斑或是更短时间,菌斑会造成龋坏(就是蛀牙)一天24小时计算应该刷2次牙。

如果刷牙方法不适当,不但达不到刷牙的目的,反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不适当的方法引起的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是牙龈组织的萎缩,引起牙体硬组织的损伤多为磨损及颈部楔状缺损(如图3箭头所示),并由此而引起的牙颈部敏感。

因此在刷牙的过程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注意:

①牙刷的选择:建议选用软毛牙刷;

②牙膏的选择:慎选摩擦剂粗糙的牙膏;

③刷牙方法的选择:除采取前面所述的适宜的刷牙方法以外,使用轻柔的力量刷牙也尤为重要。应知道牙齿的清洁时通过轻柔的力量进行循环往复动作来实现,通过相同动作的重复使滞留在牙齿表面大块的食物残渣由大变小,由有到无,达到清洁的目的,而不是通过蛮力来实现。

-刷牙

人民网-中国古人如何刷牙? 受印度影响,宋朝已有牙膏

香的拼音:xiāng。

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上半部像禾黍成熟后散落的许多籽粒,下半部像盛粮食的器皿,合起来表示农作物成熟后散发出香味。香的本义指谷类散发的气味,泛指芳香。

再引申作名词,指带有香味的东西。旧时也多指与女子有关的事物。芳香令人舒服,所以香引申为舒服或有滋味。香味为人所喜爱,所以香也引申指为人喜爱、受人欢迎。香字是以谷物香甜可口为造字对象,且喷香的食品又大多是美味的食品,故香字便有美味的意思。

古籍释义:

《广韵》许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虚良切,并音乡。《玉篇》:芳也。《正韵》:气芬芳。《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诗周颂》:有飶其香。《礼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又草木之香,如沉香,栈香,蜜香,檀香,具载洪刍《香谱》及叶延珪《香隶》诸书。又兽亦有香。《谈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投巖举爪,剔裂其香。

又风香。庾信诗:结客少年塲,春风满路香。又含香。《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

又酒香。王绩诗:稍觉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诗:浩荡风尘外,谁知酒熟香。又花名。《庐山记》:一比丘昼寝盤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觉,求得之,因名睡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