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的中心和诗意
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表达了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以及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意思: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长江,黄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长江黄河在我面前流动!”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出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书版本: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扩展资料:
解析: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
“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相关典籍: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
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之阴,逢暴雨,二人止步于岩下。伯牙心情郁闷,于是弹奏了一会琴。琴曲起初表现的是雨落山涧的情景,接着模拟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
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说的穷极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的了我的音声呢?”
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并无伯牙因钟子期离世而从此不再鼓琴的内容。《吕氏春秋》虽非信史,但有《列子》记述在前,其内容也并非毫无根据。
于是伯牙不复鼓琴一说被当作佳话流传下来。伯牙在当时应该很知名,荀况在《劝学》篇里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虽然语近夸张,但大音乐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无疑问的。《列子》和《吕氏春秋》之后,西汉的《韩诗外传》、《淮南子》、《说苑》。
东汉的《风俗通义》、《琴操》、《乐府解题》等等众多古籍纷纷援引。这些作品里,有关伯牙的描述,在内容上更为丰富。
例如东汉蔡邕的《琴操》中还记载了伯牙向音乐家成连拜师学习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开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在这篇小说中伯牙成了乐官俞伯牙,钟子期却成了汉阳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来字的典故此时完全变成了人物、地点、情节样样俱全的话本小说。
-伯牙绝弦
《易经》是如何一部书?如今已是众说纷纭,且不管如今如是说,但是对一个想要学习《易经》的人,首先应该明确一点:《易经》是占卜之书。
自孔子之后,南宋大学者朱子(熹)应该为易学研究集大成者,为此,文韬武略的康熙帝曾誉之为:“易之本义,朱子独得”。朱子曾为《易经》定义:“易乃卜筮之书”。为此清朝初期在统编《御纂周易折中》一书时,康熙也御笔亲批:“易学之广大悉备,秦汉而后无复得其精微矣!至有宋以来,周邵程张阐发其奥,唯朱子兼象数天理违众而定之,五百余年无复同异,宋元明至于我朝,因先儒已开之微旨。或有议论已见,渐至启后人之疑”。上述简言之,康熙大帝之意为:本朝有关《易经》之论,均以朱子之意为准。由此可见《易经》为占卜之书,已是自古的定义,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近些年来,一些研究《易经》的学者有意无意间在回避这一问题,似乎一提《易经》占卜,总有大逆不道,怕染封建迷信之嫌。为此,当代易学大师刘大均也曾有言:“当今国内易学研究,言理者多,言象数者少,言占者更少”。
国学浩繁,号称“十三经”,但不是每部经都具备占卜功能。唯有《易经》,除能以通天达地的意志内涵和精义入神的思维境界,以及修齐治平的人文思想,稳居群经之首外,又能以其特有的占卜功能,深受上至帝王,下至庶民的崇拜和喜爱,以至历经几千年苍桑仍经久不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的文化特性,而在于它的趋吉避凶,度人教化的占卜功能。《易经》之所以避过秦始皇焚书之火,就因为他是一部占卜之书,故古籍《隋书》云:“秦焚书,周易独以卜筮得存”。
其实,就人类生存意义而言,所谓文化并不重要。远古之人,没有今人的文化,但他们的生存历史远远比今人长久得多,他们尚道德,重吉凶,在意自身的一切,能否遵天守地而不至灾害。于是《易经》产生了,他们力求以占卜的方式与天地沟通,以达到自身的生存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到,那时人们的心灵是如何的纯净。那种原生态的生活是多么的悠然自得。
在这之后的古人,他们自认为比以往的古人进步了,有文化了,同时也变得有些贪婪了,灾难也随之增长,但他们也仍然视《易经》为法宝,将占卜行为运用到更广泛的行动中。他们从《易经》占卜中获得巨大智慧。成就了令后人引为骄傲的千秋大业,以此同时,他们也将《易经》研究推向更广泛的文化境地。
如今,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易经》的发展到了新的时代,易经社会学、易经哲学、易经天文学、易经地质学、易经系统学等等不断出现,科学以其特有的优势,在证明着易经的博大和精深。但这一切多是对《易经》本体的研究,并不会改变《易经》的占卜性和《易经》的占卜的运用,相反更能证明《易经》占卜是建立在《易经》本体的科学性之上。
人类生活无论处在任何时期,都无法离开精神的需求,人类的一切生存行为中都必须面对吉凶的选择。灾难、死亡和罪恶,将始终是人类生活所要面对的现实,而现代化的生活,将加剧人类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为此,我们重提《易经》的占卜性是一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易经》的占卜性应为当今喜爱《易经》、学习《易经》之人的第一要义。这是华夏远古神灵留给我们的生存法宝,是“圣人”的功德所在,是天地造物者对苦难人类的一种恩泽。试想,如果《易经》失去它的占卜功能,失去趋吉避凶的意义,而只是一种似有非有的文化,《易经》存世还有多大意义!
(本文为易经占卜自学堂教材)
汴河,古称汳水。《水经》载“汳水出阴沟于浚仪县(今开封城西北)北”。郦道元《水经注》说“阴沟即蒗荡渠也”。汴河大致从今河南省开封城西北,向东南流经陈留、杞县东、宁陵县北、商丘、虞城县西南、安徽省砀山县、萧县,至今徐州市区东北汇入泗河。王国维《水经注校》提到留获渠和获水,实际与汴(汳)河是一条河流。因为,汴水经考城县称留获渠。
汴、泗合流,穿过徐州市区继续东南有沂、沭两河在其北侧相继汇入。沂河发源于今山东省沂源鲁山一带山区,大体南流,经今江苏省邳州市,至睢宁县古邳镇汇入泗河。沭河发源于今山东省沂水县北部山区,与沂河平行南流,至江苏省宿迁市西北处汇入泗河。泗河继续东南,在下相县故城东(今宿迁市城西南约七华里)接纳濉河至淮阴县汇入淮河。
隋统一中国,结束了东汉以来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隋炀帝将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开挖了通济渠和永济渠,西通关中,南至江淮。
通济渠,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为了避开徐州、吕梁二洪之险,采取走宿州直接入淮的线路,即在今杞县以西与汴河分出一支折向东南,经商丘、永城、宿县、灵壁,至盱眙北入淮河。这支撇开徐州间的汴、泗运河径直入淮的河道,就是唐、宋时期的新汴河,亦称南汴河。但在此时成为汴河故道的汴、泗运河并未完全中断,因为,鲁、徐、淮、海一带,“水陆肥沃”,是漕粮主要筹集地。仍有舟楫通行要求。唐高宗武德七年(624年),即令尉迟敬德导汶、泗至任城(济宁)分水,建会源闸,治徐州、吕梁二洪,以通饷道。韩愈:“汴泗交流郡城角”和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就是对当时汴、泗两河在徐州汇流的真实写照。
五代后晋时,迁都汴京,曾“开济州金乡来水,西受汴水,北抵济河,南通徐沛”。周世宗时,形势大体稳定。显德二年(959年),以汴渠日久湮废,“命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发民夫,因汴水故堤疏导之,东至泗上”。六年二月,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浚汴水”。至此,江、淮、河、汴舟楫复通。同治《徐州府志》载:“由淮入泗,由泗入汴者,此五代末之运道也”。
《淮系年表》记载了北宋仁宗庆历中(公元1045年前后),“浚任城、金乡之大义河,徐、沛之清河(泗水)以通漕”。又同治《徐州府志》载:“自宿、邳西溯泗流,经彭城又西接萧砀入归德(商丘)界,此宋至道前及熙宁间(公元1068至1077年间)之运道也”。北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对泗河航道上的徐州洪和吕梁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即开月河、修筑石堤,上下两端置闸,设管理机构,按时启闭通船。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高宗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韦太后自金归,仍可“自东平舟行由清河(泗水)至楚州(淮安)”。这证明,虽然,从隋、唐、宋时期有了新汴河,但是,在徐州境内的汴河故道和泗河,做为运河的航道中断时间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
汴河成为通济渠的代称。按《宋史·河渠志》载:“汴河,自隋大业(605—618年)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淮,至唐改名广济。宋都大梁,以孟州河阴县南为汴首,受黄河之口属于淮泗,每岁自春至冬,常于河口均调水势,止深六尺以通重载为准,岁漕江淮湖浙米数百万,及东南之产,百物众宝,不可胜计。又下西山之薪炭,以输京师之粟,以振河北之急,内外仰给焉。故于诸水,莫此为重。” 汴河从汴京外城西水门入城,再入内城水门,横穿宫城前州桥、相国寺桥,出内城水门,然后向东南而出外城东水门。淳化二年(990年)六月,汴河在近城浚仪县的一段河堤缺了口,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去视察,步辇行走在泥淖中,宰相、枢密院使等大臣连忙劝阻回驾,宋太宗说:“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于是下令调步卒数千来堵塞,直至看到缺口被塞住,水势稳定后,他才回宫。由此可见,汴河不但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而且还是国家安全的系带,可以说是赵家王朝的生命线。
以下是举世瞩目的名画《清明上河图》相关描述文章中描写汴河喧闹、繁华的细节:
进入汴河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艘重载的大船已经靠岸,正在往码头上卸货。从船身还吃水很深来看,被卸下的货物只是很小一部分。货物是用麻袋装的,老板正坐在麻袋上指挥工人们码放。扛袋的工人很吃劲,需要两个人帮他卸下,看来装的是粮食。北宋时代,属于国家的粮食储备仓库,大都集中在东南城沿汴河一带。《东京梦华录》“外诸司”记载:“诸米麦等,自州东虹桥元丰仓、顺城仓,东水门里广济、里河折中、外河折中、富国、广盈、万盈、永丰、济远等仓。”这些仓库的粮食,都是通过汴河从“江淮湖浙”运来的。粮食是一个物质需要,汴河又担负着运输粮食的重要任务,在图中我们第一眼就看到运粮船,这是毫不奇怪的。也可能是画家特意的安排,因为别的船只都遮盖着,只有在卸货过程中看它的包装形式才能了解是什么货物。
这个船码头正对着一条街道口。这是入城的第一条街,是沿着河岸走向的,可以叫“沿河街”或“沿河大道”,主要店铺是餐馆,以小吃为多。这很符合逻辑,因为它靠近码头,主要服务对象是刚入城的客人和一些苦力。如对街有一家小店,门前笼屉里摆着馒头,店主手持一个正在向挑夫兜揽生意。与之右邻的是一家小酒店。再过去的一家,铺面比较宽广,店前当路堆着纸盒类货物,路口竖着一块招牌,上书“王家纸马”。这是家专营纸人、纸马、纸扎楼阁和冥钱的铺子。按《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清明节……诸门纸马铺,皆于当街用纸衮成楼阁之状。”画家在这个出城的路口画上纸马铺,除了与前面扫墓的队伍遥相呼应之外,同时又再一次点醒题目是“清明节”。
接下是一个大码头,街道宽阔平整,两边店铺也较为讲究,经营的主要是餐饮业,店铺里已经坐了不少客人。码头边一连停靠了五艘大航船。有一艘还在卸货,从伙计们爬在船篷上聊天来看,货物已卸得差不多了。有的船主卸完货以后,则邀客人到沿河酒店去喝上二两。沿河酒店的雅座,都向着河面敞开窗户,客人一边喝酒,一边可欣赏风景。在这一组航船中有一艘装潢特别华丽,清一色的花格窗子,前后有两个门楼,船舷也比较宽。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舱内有餐桌之类的家具,知道这是一艘大客船,不但有舒适的客舱,而且还可以在船上用餐。船主可能上岸去了,留下四个伙计在忙活着收拾,等待着客人们到来。
在这一组船只外面,是一艘正在行进的大船。有五个人在岸上拉纤,船上可以看到有十一个人物。这是一艘客货混装的大船,因为它的船窗板中间与两头是不同的。前后舱的窗门是向里支开的,中间舱则向外支开。看来其货物除了装在底舱之外,中间的上层舱也堆放货物,所以这艘船载重量也很大。正由于货多船重,又行进在船舶密集的河道上,所以船主和船工们都很紧张。右舷上的三个船工,正轮流用篙将船往外推移,以免与停泊的船只碰撞,站在左舷和船头上的两个船工,手中紧握篙杆,准备随时使用,而船老大则在船头指挥,似在大声叫喊,提醒前面船上人注意。另外有三个是搭船的客人,第一个站在蓬顶的前部,在身后有一张小桌,放着杯盘之属,可能是他正喝着酒,看到前面有些紧张,便站起身来帮着叫喊;第二个在船尾敞棚里,背着双手,踱着方步,心情像是很急迫,也许他还嫌船走得慢哩;第三个在尾舱内露出大半个身子,快要到岸了,他是想出来看看。在船的前舱内,一个妇女带着小孩趴在窗口往外看,应当是船主的家眷,全船最没事的就是他们俩了。十一个人,各不重复,松紧张驰,各尽其态。画家对生活的熟悉和观察入微,我们不能不佩服。
这条船是在逆水而上,使我们知道是在汴河的西南岸。近岸边有一只小艇,船夫正在往外掏水。一艘大船刚从它身边驶过,大橹拨动的漩涡,一个一个向它袭来,使小艇的船身仿佛在晃动。大船是一艘有着双橹的载重船,船尾八个船工在使劲地摇着大橹。船头也有八个船工,只是被一棵大柳树把他们和船身遮挡住了,别以为画家在这里偷懒,省去画船上的各种细节的工夫,他是要让我们的眼睛稍事休息一下,因为后面还有更热闹的场面等着呢!
杜牧的古诗《紫薇花》诗意:桃花李花开得鲜艳靓丽,引得人人们纷纷前来观赏,以致树下踩出了小路杜牧在这首中用此典故,却一反其念,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和开花时间之长,极有新意。
诗人虽写紫薇但在此诗中一字不提紫薇,使读者在惊奇之中,享受到紫薇的美丽的质感。充分感觉到紫薇不与群花争春,淡雅高洁的风骨和一枝独秀的品格。所谓“反常”必须以“合道”为前题,方能构成奇趣。这首被人们誉为咏紫薇诗中的佳作,由于设想入奇,扩大了诗的张力和戏剧效果,使人玩味不已,杜牧便得到了“杜紫薇”的雅称。
原文: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翻译:一支初绽的紫薇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无言的桃花、李花现在不知道在何处,只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的秋风,笑对那些争着在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了。
作者杜牧介绍
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大和进士。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以及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
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
年轻时即好读兵书,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又著《罪言》《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文论当代兵事。会昌三年(843年),昭义军乱,上书李德裕论用兵之法,为德裕采纳。著有《樊川文集》。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樊川诗集注》《樊川文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汉语-紫薇花
想要感受宋代的鼎盛,不妨看看经典的《清明上河图》,虽然,平面的图画没有给人多么宏伟的感觉,但是,繁荣市井生活常态却让人很是心神向往。有人说,盛唐为当时的民众编制了一个华美的梦,其实,最超然的梦境一定是宋代用山水与诗意借由建筑为世人呈现的桃源梦境,哪怕放在历史中只是昙花一现的存在,穿越古今,一切依旧是那样的让人留恋与向往。
在宋代,人们的生活来到了封建时期最富足的状态,又在理学思想的诞生下,更多的人哪怕身处仕途依旧渴望淡泊名利、诗情画意的生活。这一切都分毫不差地体现在了宋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当然,建筑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虽然,现今的宋代古迹已然不多,但是,无论从宋代山水画或是古籍描述中,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曾经宋代建筑为载体给了很多宋人对于盛世梦的憧憬。
一、宋代建筑风格的形成背景
我国封建时期的特色建筑风格形成于隋唐时期,又在宋代达到生活,来到清明两代,则又在这样的基础上得以升华,所以,想要探寻宋代建筑风格的形成背景,一定要把宋代建筑放在古建筑史之中才能有更好的理解。
在六七千年前,位于浙江的姚河姆渡干阑木结构就是后人能够探知到的我国最早采用榫卯结构的建筑,在这其中,留存至今的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板等等,在这些构件上都有榫卯的结构存在。所以,从那时开始,古人就开始了木结构建筑的探索,更是封建时期建筑成熟期的开端。
隋朝统一中国之后,为了给一统局面奠定基础,在建筑上更是选择大兴土木,尤其是兴建都城这一方面,出现了大兴城和洛阳城以及其他的宫殿和苑囿,包括南北运河以及长城。尤其是大兴城和洛阳城,开创了我国古代宏伟、严格的方格网道路系统,为后人提供了城市规划范例,而这两座城市在唐朝建立之时也得到了沿用与政治重用。除此之外,大兴城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来到唐朝时期,更是我国封建建筑发展的高潮时期,唐朝建筑的特点代表了我国封建建筑的很多特点。首先,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上也加强了建筑对于整个布局的相容性;其次,独创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在不同建筑群之间的处理技术更加成熟,更加注重了各个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组合;第三,成熟的设计在大型建筑上既做到了省时还保证了质量与稳定;最后,木结构建筑结合着砖石建筑,达到了力与美之间的完美结合。
而紧随其后的宋代正是吸取了前朝的各种建筑特点,配合着宋代的物质实力雄厚,以及人们在理学思想下的新理念,也就开始创造了既不只追求奢华又很是富有诗意的宋代风格建筑。
二、宋代建筑展现盛世梦的基本特点
宋代的建筑风格主要与当时的社会氛围有关,虽然,宋代的军事实力不强,但是,在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等领域,宋代都比前朝有着很大的发展,单从活字印刷以及火器的发明就能略知一二。所以,宋代建筑的风格很多都是为了促进国内的各个领域而建造。
虽然当时的国人对于王权依旧是很看重的状态,但是,宏伟的建筑并不适应于当时的国情,以当时的宋代都城汴京为例,商业化的城市虽没有唐代都城的恢弘气势,却有着属于自己的宁静、小巧风格。当时的全国各地不再大兴土木,而是在每一个建筑主体上更加细化,加深空间层次、衬托主体建筑,在色彩上也更加的看重。
(一)、布局层面上的加深层次,旨在突出主体
单从宋代留存至今的经典建筑体——河北古城正定的隆兴寺,就能看出这一时期的建筑尤为凸显的特色。殿平面呈十字形,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设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建筑主体富于变化,主次分明。而且,与宋代诗人们描绘的意境十分相像,有一种苍劲之感,更突出了立体布局给人带来的玄妙感
而在主体建筑两旁的慈氏阁与转轮藏阁,更加的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玄妙,而且,在这两个分支建筑中,也将“减柱法”做到了极致,对于力学原理的掌握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二)、建筑装饰手法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细微之处的装饰处理上,更加凸显的是宋代人对于清明盛世的向往,而且,相对于唐代建筑的不同之处在于,唐代建筑在规模上凸显盛世,而宋代建筑则在建筑的细微之处低调地展现属于自己的美好,这一点同样有迹可循。
目前,位于广东潮州的开元镇国寺内主殿——天王殿,后人考证为宋代建筑遗迹,其中,殿阁均为木石材料,凭木榫紧密衔接,用龙头斗拱迭起支撑,层层向上散开,最多达十一层,承受殿顶的巨大压力。殿顶为四重檐、双滴水,有鸱尾和双龙夺宝装饰,琉瓦彩甍丹墙,蔚为壮观。给人的感觉,宋代建筑如同动若脱兔,在细微之处展现自己的玄幻,将建筑的柔和绚丽充分展现。
当时的宋代人,还能通过石柱浮雕牡丹、夏莲、秋葵等缠枝花卉婴戏纹饰,不难想象,宋代建筑在当时的工匠看来,早已超出建筑本身存在,更像是一座座呕心沥血的艺术品,饱含了人们的盛世梦想。
三、宋代建筑为何是中国古代建筑史最鼎盛所在
从实用性来看,宋代建筑之所以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史最鼎盛所在,更是因为相对比历代建筑设计的意图中,宋代建筑更加做深做细,并且,宋代建筑充分结合了工农业发展、商业贸易频繁、城市变为经济发展据点各个需要来进一步发展。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宋代建筑更是超越了历代的建筑风格并在此之上做出了巨大的变革,尤其对于现今和平年代的城市规划更是有着可以借鉴的很多方面。
在当时,政治性的城市都发展为经济中心,而大城市旁也出现了很多小型的经济性城市,相对于过往的里坊制对于居民及整个城市的束缚,不再只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城市结构变化开始沿着城市自身发展需要的轨道前进。由此,宋代建筑真正体现了当时的宋代人共同的盛世梦想,既不追求绝对的奢靡,又在无形中寄托浩渺的盛世梦想。
从建筑学角度来看,宋代首次提出了建筑行业标准化,在当时的世界上都处于领先水平,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套建筑技术标准与建筑工料定额标准。
而在很多人看来,大型的建筑虽能展现恢弘,但是,完美的建筑一定是从细节处着手,给人一种滴水不漏之感,本身,建筑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恢弘气质,如果能将细腻、柔美融入其中,这样的建筑风格才是最好的,恰恰,宋代建筑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在宋代画苑中,花鸟画派兴起,直接影响建筑艺术风格,着力于建筑细部的刻画、推敲,让整个建筑走向了精致。
四、带你走近一个由山水、诗意打造的建筑梦境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宋代建筑想为后人呈现的独特美感,“‘可居”的山水一定是最好的写照,因为,在这其中,饱含了人们对于“诗意”栖居的审美追求,哪怕身居闹市,宋代建筑依旧为每一个有着如此梦想的人们打造着不同的现实梦境。
物质生活的提高,使得宋代人对于居住环境追求的是物质享受以及生动通俗的审美趣味,造型空间和装饰都要精致,因地制宜的创造出富于诗意的居住空间。《清明上河图》为人们呈现了宋代人喜欢的城市景观,宋代的扇面风水也呈现了人们向往的住宅与自然景观结合的渴望,这些都是宋代建筑最经典的写照。
所以,可爱的宋代人,他们细腻深婉、生动内省的心在建筑世界中凸显的淋漓尽致,让太多现代人都很是向往,其中充满了太多的美好。
结语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单单评论宋代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一颗璀璨明珠真的不足以形容这一份难得的美好,因为,宋代人在这其中注入的心血太多太多,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与想象,我们姑且认为,这一切的存在都是为了看到心心念念的盛世梦想,一个可以超脱于世俗、权势存在的理想世界。
所以,感受宋人视角下的建筑世界,真的是一个用山水、诗意搭建的盛世梦。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表达的是诗人闲适的心情,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王安石 〔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 一作:一手)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桑树枝叶稀疏,楝花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恍恍惚惚,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中。
赏析
此二诗前一首于着力处见功夫,后一首却于平淡处见火候。 第一首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把主人对自然景物的爱和自然景物对主人的爱融和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主人爱美的情趣。
第二首的佳处,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都被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能诉诸视觉、写嗅觉而兼及触觉、在写听觉时兼涉愈觉,足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
参考资料
高克勤.王安石及其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霍松林 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文2023-08-06 23:34:0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