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越南有怎样的历史关系?
清代学者永、纪昀(yún)所编《四库全书总目》中,有《越史略》(三卷)提要,对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历史关系做了高度概括:“安南自汉迄(qì,到)唐,并为州郡……安南自宋以后,世其职(职:赋税、贡品)贡。”通常,史学家称越南独立前为“郡县时期”(亦称“北属”或“内属”时期),称其独立后为“独立时期”(或称“自主时期”、“宋元明清时期”)。这说明,越南独立之前和独立之后,中越两国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不同的。
许多中国古籍,比如《史记》、《尚书》、《礼记》、《淮南子》、《吕氏春秋》、《论衡》以及《楚辞》中,都有有关“交趾”的传说与记载。在遥远的古代,由于“道路悠远,山川阻深”,交南一直是人们想像中的“炎荒”、“徼(jiào,边界)外”之地。后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如舜南巡狩”,其实就是为了开辟通道),人们才对那里的情况,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传说与记载告诉人们,早在西周之前,中原地区已经和南方的交趾有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全面实行郡县制。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在那里设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其中的象郡,即包括今越南中部、北部和广西南部一部分地方。从此,象郡正式列人中国版,交趾也便由“域外”变成了,“域内”。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原为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任南海尉的赵佗兼并三郡,割据自立,于公元前207年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人出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用以笼络赵佗。赵佗治越有方,使那里的人民安居乐业,为历史学家所称道。
汉元鼎(汉武帝刘彻年号)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遣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以楼船(水兵)10万,分四路进攻南越,并于第二年在南越地设儋耳(daněr)、珠崖。南海、合浦、苍梧、郁林、交趾、九真、日南九郡。其中的交趾郡在今越南河内一带,下辖10个县;九真郡在今清化、河静和义安一带,下辖7个县;日南郡在最南,下辖5个县。县大约相当于原雒(luò)越人的一个部落,仍然由部落领袖管理。此三郡所辖地域大抵相当于今越南北部及中部地区。为了加强统治,汉朝廷还在九郡之上设交趾部,委派刺史统辖。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的行政格局和经济、文化发展趋向,都为后来越南国家疆域的形成、王朝的建立和社会的发展做了准备。其时,凭借便利的水陆交通,三郡便与今天的两广地区和内地有着频繁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同时,三郡也是汉朝与东南亚、西亚各国海上交通的要冲,特别是日南郡,更是汉朝对外贸易的一个窗口。
三国时期,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归属交州;唐代,交州建制屡有变动,先设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公元679年,又置安南都护府并派都护镇守,始名安南。其下分设若干州,由刺史统管。此后,唐还曾在安南设置节度使、经略使,以实行对那一地区的统治。
公元9世纪后半叶,黄巢大起义给了腐朽的唐王朝以致命打击。历时10年的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唐王朝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名存实亡。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在越南的统治自然也难保持。公元906年,越南封建主曲承裕掌握了政权,唐王朝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委任他为节度使。曲承裕之子曲颢(hào)继任节度使后,重新规定地租额,免除农民劳役,并组建了自己的军队。这就意味着,由越南本民族自主的政权从这时起已经建立。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封建统治力量进一步削弱。公元939年,越南封建主阶级的代表吴权以爱州(今清化省)为根据地,自立为王。新政权在开始时是不稳定的。从12世纪中叶到11世纪初,又先后经历了“十二使君之乱”(公元944年至968年,有12个大封建主各霸一方,相互混战,历史上称为“十二使君之乱”)和丁氏、黎氏两个王朝(公元968年,最强大的使君丁部零锄平其他使君,统一安南,建大瞿越国;公元981年,丁朝部将黎桓篡位自立,取代丁氏建前黎朝)。1009年,李公蕴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即李朝,其政权才趋于巩固。
公元975年,北宋朝廷封当时的越南王为交趾郡王;公元997年,宋封黎桓为南平王;1164年,宋“特赐(越南)安南国名”,封当时的越南王为安南国王。史家认为,安南立国,标志着越南结束了“内属”(或“北属”)时期,中越两国间国与国的关系才正式开始。而实际上,直到188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的几百年间,越南历代封建王朝一直同中国保持着藩属与宗主的关系。
1802年(清嘉庆七年、阮朝嘉隆元年),南越国国长阮福映按照惯例向清廷遣使请封,“且请改国号为南越”,清廷最后降旨,同意定国号为“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国名由此时起沿用至今。
越南这个国家是中国的南方友邦,历史上越南历代都需要接受中原王朝册封,属于中国封建王朝时代的藩属国,就连越南这个国家的名字都属于清朝赐予,而越南这个国号则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诸侯国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就是汉朝的南越国。 历史上的南越国和越南历史 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时期,秦朝派出五十万大军灭岭南诸越,在岭南设置桂林(大约为今天的广西)、南海(大约为今天的广东)、象郡(涵盖今天越南北部),秦亡,当时岭南的秦军赵佗趁乱拥有三郡,建立南越国,南越国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4-111年,都城在番禺(今广州),所辖地域就是上述秦三郡和越南所谓的安阳王统治区,即秦朝时期现在越南北部属于南越国。赵佗相传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帝王,寿命上百岁,南越国也异常强盛,在面对吕后刁难时,赵佗甚至自称皇帝,为南越武帝。 南越君主称帝的证明,南越王墓出土的文帝行玺 中国古籍《汉书》对此这样描述: 以兵威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南越国在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就开始成为汉朝诸侯国,虽然吕后时期赵佗称帝,但南越国最始还是自觉力量不够,在汉文帝之后重新成为汉朝一个藩属国。汉武帝时期南越逐渐衰落,历经五世被汉武帝在公元前111年消灭,汉武帝在南越国设立九郡,两汉时期属于交州刺史部,其中汉九郡中的交趾、日南、九真三郡是现在越南北部,也是宋朝时期越南自立的本部。南越灭亡后,越南从此内属中国统治千年,汉唐时期郡王中原王朝的郡县。 越南人眼中的赵佗:千年前视为越南开国皇帝,现代被认为是侵略者 位于中国广州的南越王墓 南越灭亡之后,其历史影响并未消失,在交州时常有用南越为名造反的人士,企图恢复所谓帝业,尤其是南北朝时期南梁交州土豪李贲造反时就自称南越帝,越南现存最早是史书详细记载《越史略》: 初州人李贲反,据龙编城,自称南越帝,置百官,改元天德,国号万春。 五代时安南都护府脱幅而去,越南土豪丁部领建立历史第一个王朝丁朝,在建国之初丁部领自称大胜明皇帝,建国号大瞿越,改元太平,册皇太子为南越王。当时丁朝担心北宋灭南汉后恢复安南这块汉唐故地,于是以皇太子南越王丁琏名义派遣使臣前往朝贡,当时宋朝承认丁朝为安南的藩镇,册封丁琏为交趾郡王。丁朝二世而亡,越南土豪黎恒模仿宋太祖黄袍加身建立前黎朝,当时宋越交战,宋朝承认黎恒交趾藩属郡王地位,并在黎恒死后追封其为南越王。之后宋朝册封越南前黎和李朝君主均先册封为交趾郡王静海军节度使,在宋朝新皇帝即位后晋封为南平王,在越南君主死后追赠为南越王。宋朝《文献通考》卷三百三十四裔考七对此有载: (宋)仁宗即位,入贡,加检校太师。天圣六年,卒,子德政遣使告哀。诏命使吊祭,赠公蕴侍中、南越王,授德政袭爵。····故事,其王初立,即封交趾郡王,久之,进南平王,死则赠侍中、南越王。 「 ”南越王”成为宋代中央 追赠安南国君的赐号。 越南宋朝脱幅建国后以南越国为正统 越南自丁朝之后脱幅而去,历经丁朝和前黎短暂统治,在宋真宗时期正是进入稳定的李朝时代,越南从此着手建立越人的国家历史体系,李朝时期越南君主受中国学风影响崇佛尚儒,李圣宗修建文庙及立下规定祭祀孔子、周公等,之后李朝模仿宋朝开科取士,朝廷设国子监和翰林院,这是越南文化正规化的开始。 李朝时期的文化发展奠定越南成为文献之邦,李朝时期也曾下令编撰史书,以明正统。不过由于历史原因,李朝史书并没有留存下来,只有李朝之后陈朝时期编撰的《越史略》成为留存至今最早的越南史书。《越史略》是越南陈朝官修史书,是陈朝明正统是体现,此书有《赵纪》一篇,以赵佗建立的南越国为越南国统和国史始端。 陈朝皇城 陈朝史家黎文休将赵佗列为越南开国皇帝是越南开创万世不拔之基抵抗北方的越南伟人,越南《大越史记全书》曾记载黎文休关于南越国之于大越陈朝的关系进行论述。 则知善为国者,不限地之广狭,人之华夷,惟德是视···········赵武帝能开拓我越,自帝其国,与汉抗衡,书称老夫,为我越倡始帝王之基业,其功可谓大矣。后之帝越者,能法赵武,固守封圻,设立军国,交邻有道,守位以仁,则长保境土,北人不得复恣睢也。 所以从此之后南越在越南被称为赵朝,反映了他们认为赵朝兴亡,与越南的「 ”国统”是息息相关。后黎朝末年的时候,吴时仕第一次对赵朝的正统性提出了质疑,认为赵佗是来自中国的侵略者,而不是越南的贤明帝王。
假!
这是中越边境上“经典传统”的制假沉香手串。以手串、佛珠、念珠、吊坠等形式出现,已将近有10年了。制假配方越来越先进,具有迷惑性:由多种中药材采用特别的工艺制成。气味:药味,
用白酒擦一下,可见白色木底子。内地市场也很长见。价几十----上千。
看一下我撰写的《沉香》一文对你会有些帮助。
沉香
原创:周阳2007/9/21
沉香不完全是一种木材,沉香也不等于是沉香树。
沉香是由世界上8个沉香属树种:印度沉香、美洲沉香、马来沉香、野沉香、厚沉香、马来考沉香、土沉香(白木香)的树木“结”出的。
沉香的形成是这些树在自然界中被虫咬、风吹断枝、雷击等原因树干损伤后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侵蚀朽化使木材的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形成香脂,最后经多年乃至千年的沉积形成了有香脂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这就是古籍书中有记载的;木材经虫咬病变产生的分泌液,经过近千年的腐蚀,所剩下没有腐烂的带香味的木段。《本草纲目》:“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沉香。
其中形成沉香的3个要素:
1、必须是沉香属树种木材。
2、受沉香真菌的侵蚀。
3、历经岁月致使木材属性发生改变或部分改变
第一要素决定,沉香属树种树龄越长,香脂沉积越久,沉香品质就越好。
第二要素沉香的品质和香味的高贵与否,决定与沉香真菌的菌种菌源的优劣,不同的沉香树种,在不同的产地、地理环境、土壤、水源、沼泽、自然界的巧合、岁月的长久。千万种不同的成因。所产生沉香的香味会有微妙的不同,香味各异,让人捉摸不透。
第三要素影响沉香的实际价值,极大多数沉香只是局部或成点状、丝状、放射状等形式侵蚀木材,形成含沉香油脂状渗透在木质中的与残存的木纤维交织的结构体。这就是广义上的——沉香。通常视其木材内部结构有没有得以全部转化或分解,形成沉香结香的脂状物的比例香味的尊贵是决定沉香价值的首重。自然界也有发现的沉香味道不香反臭的。这也说明沉香成因品质、香味的差异。与价值的关系了。
沉香的分类及名称的命名及其复杂,古今中外,难以统一,但我们归纳起来,可以从二个重要的方面切入看这些无序的名称内含的实际意义和沉香的种类:
1、产地
沉香的产地是相当关键的,我们知道天然野生的沉香在我国已经绝迹,目前世界上70%以上的天然野生的沉香出产在印尼,印尼90%野生的沉香产自印尼的伊利安省的三个地区。业界所称的伊利安沉香就是想证明一点是天然形成的沉香。
2、熟称
所谓熟称“伊利安沉香”就表明它是天然形成的,虽然它有优劣等级之分,但冠以“伊利安沉香”这样的称谓也有它的价格定位了。
沉香的香味各有不同,自然天成。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它是少数仍无法以人工方法合成进行复制的自然香。它的珍贵和神秘也可见一般。
古人有对不同类型等级的沉香,被命以不同的名字。如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将海南土沉香分为蓬莱香、鹧鸪斑香、笺香等。如明代李时珍按药性将沉香分为:沉香、笺香、黄熟三等。还有文说,晚清时,人们按沉香品质和用法将沉香分为黄沉、生结沉等 15种之多。
沉香树种有产自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一带以及我国两广、云南及海南岛。近代的沉香又按其形成原因不同把它分为:熟结、生结、脱落、虫漏等几大类。一块沉香,其香脂是在完全自然中因腐朽凝结聚集而成,称为熟结;因沉香树被刀斧砍伐受伤,流出膏脂凝结而成的称为生结;因木头自己腐朽后而凝结成的沉香称为脱落;因虫蛀食,其膏脂凝结而成的称为虫漏。
台湾沉香的业者,按沉香结香情况不同,将沉香分6种:沉香木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经风吹雨淋后,剩余不朽之材,为“倒架”;沉香木倒后埋进土中,受微生物分解腐朽,剩余未朽部份,为“土沉”;倒伏后陷埋于沼泽,经生物分解,再从沼泽区捞起者,为“水沉”;为活体树经人工砍伐,置地后经白蚁蛀食,所剩余部份,为“蚁沉”;活树砍伐直接取得沉香者,为“活沉”;树龄十年以下,已稍具香气者,为“白木”。以上6种沉香香味各有不同,土沉味厚醇,倒架味清醇,水沉味温醇,蚁沉清扬,活沉高亢,白木味清香。
沉香是一味贵重中药材;性质辛、微温无毒有行气止痛、降逆调中,调中平肝、温肾纳气等作用。《本草纲目》载有沉香可治风水毒肿,疗霍乱,清人神,补五脏,暖腰膝等功效。沉香能提神醒脑、开窍生慧,古人对香材使用价值的认识起初是作为药品应用于治病。传统中医学将这类主要产于热带的瑞香科树木的分泌物称为“沉香”,经加工后入药,主治寒滞呕吐、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等症。杜宝《大业录》云:“隋有寿禅师妙医术,作五香饮济人。沉香饮、檀香饮、丁香饮、泽兰饮、甘松饮,皆以香为主,更加别药,有味而止渴,兼补益人也。”《本草纲目》
1000多年来,随着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教会的兴盛,人们对沉香也予以了更多的神秘,皇宫贵族文人雅士的宅第燃点沉香熏烧,除用来熏香、祈福祭礼、除秽避邪,也能改善心情宁心安神给人带来愉悦。也显示其富有。后又有用来雕刻加工制成佛像、念珠、手珠、把玩件等辟邪物随身佩带。
因天然沉香极其罕见事实上在世界上多数产地已经绝迹。现在多用人工栽培沉香树。常在成熟香树的树干上切出一些“伤口”,再接种真菌,几年之后就会在伤口附近结出沉香,年头越长,香的质量越好。但即便是人工栽培,一般也要10年以上的香树才能用来结香。好的人工沉香需要30年以上的沉香树且人工结香的产量也有限,价格仍然昂贵。
国内沉香木市场越来越大,鱼目混杂,下手务必谨慎。
本文2023-08-06 23:51: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7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