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五倍子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洁古家珍》方之五倍子散 31 组成 32 制备方法 33 功能主治 34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4 《伤寒总病论》卷三方之五倍子散 41 组成 42 主治 4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5 《圣惠》卷六十五方之五倍子散 51 组成 52 主治 5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圣惠》卷八十七方之五倍子散 61 组成 62 主治 6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7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方之五倍子散 71 组成 72 主治 7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方之五倍子散 81 组成 82 功效主治 8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五倍子散 91 组成 92 主治 9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10 《卫生总微》卷十方之五倍子散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御药院方》卷九方之五倍子散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普济方》卷三○一方之五倍子散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3 《普济方》卷三九八方之五倍子散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方之五倍子散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外科正宗》卷三方之五倍子散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6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五倍子散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7 《普济方》卷三三○方之五倍子散 171 组成 172 主治 17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174 制备方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倍子散 五倍子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ǔ bèi zǐ sǎn

2 概述

五倍子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五首。

3 《洁古家珍》方之五倍子散 31 组成

五倍子、地榆各等分[1]。

32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1]。

33 功能主治

《洁古家珍》方之五倍子散主治小儿脱肛[1]。

34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分至一钱,空腹米饮送下[1]。

4 《伤寒总病论》卷三方之五倍子散 41 组成

五倍子(炒)。

42 主治

《伤寒总病论》卷三方之五倍子散主治天行口疮。

4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敷之。涎出吐去,以愈为度。

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5 《圣惠》卷六十五方之五倍子散 51 组成

五倍子1两(烧令烟尽),黄柏1分(锉),当归1分(锉,微炒),腻粉1分,白矾1分(烧灰),漏芦1分。

52 主治

《圣惠》卷六十五方之五倍子散主治癣久不愈。

5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先用盐浆水洗,拭干,以散敷之。

5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6 《圣惠》卷八十七方之五倍子散 61 组成

五倍子3分(末),黄丹1分(微炒)。

62 主治

《圣惠》卷八十七方之五倍子散主治小儿口齿疳。

6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以绵裹,贴于齿上,涂之亦得,1日45次。

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方之五倍子散 71 组成

五倍子、羌活(去芦头)、防风(去叉)各等分。

7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方之五倍子散主治中焦热结,唇口生疮。

7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后蜜汤调下。

74 制备方法

上并生用为散。

8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方之五倍子散 81 组成

五倍子1分,地龙(去土)1分,黄连(去须)1分,乳香(研)1分,木香半钱,密陀僧1钱,槟榔(锉)1钱。

82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方之五倍子散功在止痛,生肌肉。主治发背。

8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干贴疮上。

8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五倍子散 91 组成

五倍子(去心中虫)、槐花(择)各等分。

9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一八方之五倍子散主治口唇生疮。

9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蜜调敷唇上。如疮口干,以葱涎调涂之。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0 《卫生总微》卷十方之五倍子散 101 组成

五倍子2个(1生1熟),甘草1寸(用湿纸裹煨)。

102 主治

《卫生总微》卷十方之五倍子散主治小儿吐逆不定。

10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米泔调下。

10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1 《御药院方》卷九方之五倍子散 111 组成

川五倍子半两,干川地龙(去土)半两(微炒)。

112 主治

《御药院方》卷九方之五倍子散主治牙齿摇及外物所伤,诸药不效。欲落者。

11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先用生姜揩牙根,后以药末敷之。5日内不得咬硬物,如齿初折落时,热粘齿槽中,贴药齿上,即牢如故。

11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2 《普济方》卷三○一方之五倍子散 121 组成

孩儿茶(为末)、五倍子(烧灰存性)、龙骨。

122 主治

《普济方》卷三○一方之五倍子散主治下疳疮。

12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外敷。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3 《普济方》卷三九八方之五倍子散 131 组成

五倍子、地榆、诃子各等分。

132 主治

《普济方》卷三九八方之五倍子散主治小儿脱肛。

13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1钱,米饮调下。

13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4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方之五倍子散 141 组成

五倍子1两,大黄1两,黄柏1两(锉)。

14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方之五倍子散主治一切热肿毒。

14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新汲水调如糊,涂敷患处,1日35次。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5 《外科正宗》卷三方之五倍子散 151 组成

五倍子、癞虾蟆草、轻粉、冰片。

152 主治

《外科正宗》卷三方之五倍子散主治诸痔举发,坚硬疼痛难忍。或脏毒, 泛出,肿硬不收。

15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用洗痔枳壳汤洗后,用此干搽痔上,即睡勿动,其肿痛即除。

154 制备方法

五倍子大者,敲一小孔,用阴干癞虾蟆草揉碎填塞五倍子内,用纸塞孔,湿纸包煨,片时许取出,待冷去纸,碾为细末,每1钱加轻粉3钱、冰片5厘,共研极细。

16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五倍子散 161 组成

五倍子15g,生甘草15g,乌梅15g,黄柏15g,枯矾15g。

162 主治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五倍子散主治女阴溃疡。

16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外用。

1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7 《普济方》卷三三○方之五倍子散 171 组成

大艾1两(醋煮),五倍子2两(炒末),乌梅半两(去核),川芎半两。

172 主治

《普济方》卷三三○方之五倍子散主治血崩,带下。

173 五倍子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米饮送下。2服止。

174 制备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简明医彀》卷五:绛雪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绛雪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玉钥》卷上:绛雪 31 绛雪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绛雪的用法用量 36 摘录 4 《医统》卷十四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绛雪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绛雪 1 拼音

jiàng xuě

2 《简明医彀》卷五:绛雪

21 处方

软石膏(煅,飞)2钱,玄明粉2钱,朱砂(飞)1钱,硼砂1钱,冰片2分。

22 制法

上研细匀。

23 功能主治

舌疮,口疮,咽喉肿痛。

24 绛雪的用法用量

频掺患处,咽下不妨;喉痛,芦管吹入。

25 摘录

《简明医彀》卷五

3 《玉钥》卷上:绛雪

31 绛雪的别名

绛雪丹

32 处方

寒水石2钱,蓬砂1钱,辰砂3钱,大梅片3分,孩儿茶2钱。

33 制法

上为极细末。

34 功能主治

咽喉肿痛,咽物妨碍,及喉癣,口舌生疮。

35 绛雪的用法用量

绛雪丹(《急救经验良方》)。

36 摘录

《玉钥》卷上

4 《医统》卷十四 41 方名

绛雪

42 组成

龙脑1钱2厘半,硼砂1钱,珍珠3钱。

43 主治

唇口生疮,声哑。

44 绛雪的用法用量

每服1字,掺干舌上,津咽之。

45 制备方法

上研匀。

古籍中的绛雪 《张氏医通》:[卷八七窍门上]外障

雪膏、蕤仁膏专祛风热暴翳。如去老翳。则以石燕丹、绛雪膏、熊胆膏选用。若宿翳冰凝者。当以照水丹。蝎附散

《医心方》:[卷第十九]服红雪方第十七

《服石论》云∶八仙云∶绛雪疗诸百病,八公所授淮南王绛雪方者即此是也。公曰∶子得此方,当不夭不暴,神妙

《王氏医案绎注》:附录

。所谓内闭外脱也。欲其不外脱。必开其内闭。如紫雪绛雪行军散。皆开闭透伏之良方也。而飞龙夺命丹即合行军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下医案篇第三]梦影

全无,吐者极苦,舌黄甚赤。新凉外束,伏暑内发也。绛雪、玉枢丹灌之皆不受。泻至四五次,始觉渐热,而口大

《回春录》:[一、内科]霍乱

《中医大辞典》·水苏水苏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鸡苏、香苏、望江青、天芝麻。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水苏StachysjaponicaMiq的全草。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及华东地区。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胃、肺经。功能主治疏风下气,止血消炎。1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痿,头风目眩,扁桃体炎,咽喉炎,痢疾,吐血,衄血,血崩,血淋。煎服:9~15g。2治带状疱疹,鲜根捣敷。《辞典》·水苏出处《本经》拼音名ShuǐSū别名芥蒩(《本经》),鸡苏(《吴普本草》),香苏、龙脑薄荷(《补缺肘后方》),芥苴、劳蒩(《别录》),野紫苏、山升麻、乌雷公、朋头草、陈痧草(《湖南药物志》),水鸡苏(江西《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茎直立,方形,通常不分枝,四棱粗糙。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心脏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锯齿,上面皱缩,脉具刺毛。花数层轮生,多数集成轮伞花序,顶端密集成头状;萼钟形,5齿裂,裂片先端锐尖刺;花冠淡紫红色,简状唇形,上唇圆形,全缘,下唇向下平展,3裂,具红点;雄蕊4,2强;花柱着生子房底,顶端2裂。小坚果倒卵圆形,黑色,光滑。花期夏季。本植物的根茎(水苏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生境分布生于田边、水沟边等潮湿地。我国南方各地均有野生。性味辛,微温。①《本经》:"味辛,微温。"②《别录》:"无毒。"③江西《草药手册》:"酸涩,微温,有小毒。"归经①《本草求真》:"入肠、胃。"②《本草再新》:"入肺经。"功能主治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

详见百科词条:水苏 [ 最后修订于2015/12/5 14:40:33 共135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合谷穴,出自 《灵枢·本输》,别名虎口、 合骨 ,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太平圣惠方》有言:“手大指两骨罅间宛宛中。”其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拇指和食指相交的虎口,和两山之间相合处的山谷相似,因此得名。 有一句话特别契合,合谷穴、,合谷,开则如谷,合则如山也。

《针灸甲乙经》言:合谷在于大指次指间。而《备急千金要方》有言:在手大指虎口两骨间陷者中是。《千金翼方》则言:在虎门后纵纹头,立指取之宛宛中。总而言之,其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又有简易取穴法, 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合谷穴,又被人称为“万能穴”,其主治 病症非常之多,从小儿疾病到老年相关疾病多有涉及。古籍 《针灸大成》言: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疟,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白翳,下齿龋耳聋,面肿,唇口不收,瘖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儿单乳蛾,合谷主之。《 普济方 》则言: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引《全婴方》云:卒中风毒,如口眼歪斜,语言不得,合谷主之。老一辈传下来的,腹痛按压合谷也确有疗效,自小,腹痛的时候 ,自行按压双侧合谷穴,一般腹痛2-3分钟可自行缓解,牙痛也同样有效。还有一种说法,合谷还是一个急救穴,常配合人中穴一起使用,如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合谷及人中穴,持续2~3分钟,晕厥一般可缓解。不信者,可自行尝试。现代研究表明,合谷穴,对 头痛、身体发热、头晕、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耳聋、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皮肤瘙痒、疔疮、丹毒、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肩膀手臂疼痛等相关病症均有不错的疗效。 《四总穴歌》也有言: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可以说合谷治疗头面部疾病是很有效果的。 曾几何时,合谷穴还是针刺麻醉的要穴,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下针刺麻醉。

本穴保健方法:

第一、 针刺法

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肩、面部;或深刺20~30寸,透劳宫或后溪时,出现手掌酸麻并向指端放散。切记, 孕妇禁针 。如《 医学入门 》所言:妇人通经下胎。

第二、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艾柱灸可选用回旋灸, 艾灸至局部皮肤发红,有温热感,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第三、按摩法

按法、点法、揉法、按揉法、点揉法、点按法、掐法均可。一般可用大拇指向穴位 方向用力揉按,一般可顺时针揉按。同样切记,孕妇禁按揉此穴。

1 茶经全文翻译的,谢谢

茶经全文陆羽(733--804),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一名疾,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自幼好学,性淡泊,闭门著书,不愿为官。安史之乱后,尽心于茶的研究。撰成《茶经》一书,对促进我国茶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后人为了纪念陆羽在茶业上的功绩,祀他为“茶圣”。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分上、中、下三卷,包括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十章,内容丰富、详实。其中第七章“茶之事”,辑录了自上古神农氏到唐代中叶数千年间有关茶事的记录,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古代茶的发展演变,尤具史料价值。

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木并]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木并]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木贾],三曰[上艹下设],四曰茗,五曰[下艹下舛]。[原注:周公云:[木贾],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上艹下设]。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上艹下舛]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上艹下尼]使六疾不[冫廖]。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注释:

1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诗经周南》:伐其条枚。掇,拾拣。

2[木并]榈:棕树。《说文》:“[木并]榈,棕也”。[木并]读音bing。

3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兆,裂开,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

4开元文字音义:字书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编辑的字书。早佚。

5[木贾]:读音jia。

6[上艹下设]读音she,本为香草名。《玉篇》:“[上艹下设],香草也”。

7[上艹下舛]:读音chuan。

8杨执戟:即杨雄。西汉人。著有《方言》等书。

9郭弘农:即郭璞。晋时人。注释过《方言》、《尔雅》等字书。

10艺而不实,艺,同“艺”,指种植技术。

11叶卷上,叶舒次:叶片成卷状者质量好,舒展平直者质量差。

12性凝滞,结瘕疾:凝滞,凝结不散。瘕,腹中肿块。《正字通》:“腹中肿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13醍醐、甘露:皆为古人心中最美妙的饮品。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甘露,即露水,古人说它是“天之津液”。

14卉莽:野草。

15上党:唐时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长子、潞城一带。

16百济、新罗: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小国,百济在半岛西南部,新罗在半岛东南部。

17高丽:唐时周边小国之一,即今朝鲜。

18泽州、易州、幽州、澶州:皆为唐时州名。治所分别在今山西晋城、河北易县、北京市区北,北京市怀柔县一带。

19荠[上艹下尼]一种形似人参的野果。[上艹下尼],读音ni。

20六疾不[冫廖]:六疾,指人遇阴、阳、风、雨、晦、明得的多种疾病。[冫廖],痊愈。

2 茶经全文有多少字

《茶经》全文有7000余字。

《茶经》是唐代陆羽(公元733-804年)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茶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分三卷十章、共7000多字,涉及了茶的起源、制茶工具、制茶过程、品茶器具、煮茶方法、品茗鉴赏等多方面内容,对后世茶艺影响巨大。《茶经》存世版本甚多。

自宋代至民国,历来相传的《茶经》刊本共有60多种。但现存的哪种版本《茶经》刊印年代最早,以往学界涉猎较少,没有定论。

沈冬梅1994年就开始了对《茶经》的研究。她先后对国内外现存的50多种《茶经》版本进行了认真对照,确认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部的一部宋刻百川本《茶经》,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茶经》,它刻印于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距今已有731年。

扩展资料如果说唐代以前中国人喝茶的历史还是比较模糊的,到了唐代因着陆羽所撰写的《茶经》,中国人的饮茶进入了有完整的理论与体例的时代。陆羽是个孤儿,自幼生长在寺院之中,长大成人之后,他谢绝了入朝为宦的邀请,行遍半个中国,采茶制茶,品茶觅水,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完成了7000余字的《茶经》。

这部书第一次全面记载、论述了与茶相关的多种问题,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与总结,亦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故宋人梅尧臣有言:“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人民网--茶经古籍:现存最早《茶经》版本人民网--道不尽的茶事(美在生活)。

3 请帮忙解释《茶经》四之器中的一句话

这是《茶经·四之器》一章中,作者谈到茶碗的选择时,补充说明的一段话,还是对越州瓷的赞赏之言。不过这位朋友在点标点时有个小问题,所以话就不好理解了,再者,对这句话的翻译,最好把它前面那句也加上: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拣陶,出处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

现在来简单解释一下:杜毓是晋代文人,写过一篇《荈赋》,里面到择茶用具时,有“器择拣陶,出自东瓯”这样一句,就是说如果选瓷制的茶具(古人把瓷说成是陶的一种),最讲究的便是“瓯”了,而这个瓯,从地理上说,正是唐代的越州,所以《茶经》里讲“瓯,越也”。但是瓯这个字,还有一个意思是茶盏,这是第二个瓯——“瓯,越州上”,就是说瓷制茶具,真的是以越州所产的为最好,而这最好的越瓯是什么样儿的呢?唇口不加厚,即不卷,而底圈加厚,但不做成高脚形,就是这个形状。容量“半升已下”,是“已下”不是“以下”,两个词有区别,“已下”是说达不到半升但也差不了多少,而“以下”那只要少于半升,差距多少都无所谓了。

现在我倒想反问这位朋友一句,为什么对《茶经》这样感兴趣呢?你能这样提问说明你读此书读得很细,是想写点关于《茶经》的东西?还是对唐代的茶事感兴趣呢?我本人在顾渚,因为爱好在做茶,有计划想复制唐代的制茶、饮茶法,主要依据就是《茶经》,愿意与你多多交流。

4 文言文翻译《新唐书·陆羽传》天中宝,

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

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

召见他(时),见他衣衫褴褛,带着品茶的器具走了进来》。。季卿不在意他的失礼???

新唐书钱徽传的翻译!不对不给分!

新唐书杜甫传翻译>的翻译

召入拜授礼部侍郎。宰相段文昌为与自己关系好的杨浑之、翰林学士李绅以及周汉宾来找钱徽说情让他们考中进士科。杨浑之是杨凭的儿子,给段文昌送了许多古代的法帖字画,都是世上的珍宝。钱徽没有使二人如愿以偿,自行选取杨殷士、苏巢。苏巢是李宗闵的女婿,杨殷士是杨汝士的弟弟,都和钱徽关系密切。段文昌很生气,正要前往剑南西川任节帅,入朝辞行,就上奏说钱徽通过私情来选拔士人。皇帝询问李绅和元稹,当时元稹与李宗闵有矛盾,因此一同排挤钱徽说他徇私。皇帝下诏命王起、白居易复试,结果落选的超过一半,于是贬钱徽为江州刺史。杨汝士等人劝钱徽拿出段文昌、李绅的私人书信为自己辩白,钱徽说:“如果心中无愧,哪里用得上辩解证明呢?”命令子弟烧掉了那些书信。

当初,江州有强盗抢劫进贡的船只,负责捕捉的官吏抓住江边的二百名恶少拘禁审讯,钱徽查知他们冤枉,全部释放。几天后,在舒州抓住了真正的强盗。州里有牛田钱一百万,刺史拿来作宴饮赠送之用,钱徽说:“这是农耕的备用资金,能够挪作他用吗?”命令作为贫民的租税上缴。钱徽与薛正仑、魏弘简关系好,此二人先死,钱徽抚养他们的遗孤直到长大成人谈婚论嫁。任庶子时,韩公武行贿结交公卿,赠送钱徽二十万贯钱,钱徽没有接受。有人说他不是当权的人可不必谦让,钱徽说:“收取与否取决与道义而不是官职。”当时人称赞他有宰相的声望。文宗即位,召入朝廷拜授尚书左丞。一次正好碰到皇帝直接宣读诏书,群臣都在朝堂上,当时特别寒冷,群臣三三两两退去避寒,钱徽一向恭敬谨慎,没有离开自己的位置,时间一长跌倒在地。因此上疏请求退休,没有批准。太和初年,再次担任华州刺史。不久以吏部尚书退休。去世时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

这个:

钱徽,字蔚章。徽中进士第,居谷城。谷城令王郢善接侨士游客,以财贷馈,坐是得罪。观察使樊泽视其簿,独徽无有,乃表署掌书记。蔡贼方炽,泽多募武士于军。泽卒,士颇希赏,周澈主留事,重擅发军廥,不敢给。时大雨雪,士寒冻,徽先冬颁衣絮,士乃大悦。又辟宣歙崔衍府。王师讨蔡,檄遣采石兵会战,戍还,颇骄蹇。会衍病亟,徽请召池州刺史李逊署副使,逊至而衍死,一军赖以安。梁守谦为院使,见徽批监军表语简约,叹曰:“一字不可益邪!”衔之。以论淮西事忤旨,罢职,徙太子右庶子,出虢州刺史。入拜礼部侍郎。宰相段文昌以所善杨浑之、学士李绅以周汉宾并诿徽求致第籍。浑之者凭子也,多纳古帖秘画于文昌,皆世所宝。徽不能如二人请,自取杨殷士、苏巢。巢者李宗闵婿,殷士者汝士之弟,皆与徽厚。文昌怒,方帅剑南西川,入辞,即奏徽取士以私。访绅及元稹,时稹与宗闵有隙,因是共挤其非。有诏王起、白居易覆试,而黜者过半,遂贬江州刺史。汝士等劝徽出文昌、绅私书自直,徽曰:“苟无愧于心,安事辨证邪?”敕子弟焚书。初,州有盗劫贡船,捕吏取滨江恶少年二百人系讯,徽按其枉,悉纵去。数日,舒州得真盗。州有牛田钱百万,刺史以给宴饮赠饷者,徽曰:“此农耕之备,可他用哉!”命代贫民租入。徽与薛正伦、魏弘简善,二人前死,徽抚其孤至婚嫁成立。任庶子时,韩公武以赂结公卿,遗徽钱二十万,不纳。或言非当路可无让,徽曰:“取之在义不在官。”时称有公望。文宗立,召拜尚书左丞。会宣墨麻,群臣在廷,方大寒,稍稍引避,徽素恭谨,不去位,久而仆。因上疏告老,不许。太和初,复为华州。俄以吏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

5 古文翻译

唐代宗时期,湖州刺史李季卿到维扬(就是今天的扬州)与陆羽相逢。李季卿一向倾慕陆羽,很高兴,便于陆羽说"陆君善于品茶,天下闻名,这里的扬子江南零水又特别好,二妙相遇,千载难逢"。因而命令军士执瓶操舟,到江中去取南零水。

陆羽趁军士取水的时间,把各种品茶器具一一放置停顿。不一会,水送到了。陆羽用杓在水面一扬说"这水倒是扬子江水,但不是南零段的,好象是临岸之水"。军士说"我乘舟深入南零,有许多人看见,不敢虚报"。

陆羽一言不发,端起水瓶,倒去一半水,又用水杓一看,说:"这才是南零水"。军士大惊,急忙认罪说:"我自南零取水回来,到岸边时由于船身晃荡,把水晃出了半瓶,害怕不够用,便用岸边之水加满,不想处士之鉴如此神明。"

李季卿与来宾数十人都十分惊奇陆羽鉴水之技,便向陆羽讨教各种水的优劣,并用笔一一记了下来。

相貌有异,富贵不同。

量肌肉之轻重,揣骨格之宽隆。

行似龙腾,此有超群胆志。

坐如虎踞,其人出众英雄。

原夫唧唧哝哝者,地阁尖瘦。

气气势势者,天庭饱满。

鼻梁耸直者,谷食丰厚。

山根不折者,功名俊美。

学馆清高,凌云折桂。

泪堂深陷,克子刑妻。

若更持行立正,端的忠良。

更兼鸡眼虎睛,决明词理。

是以鼻如鹰嘴,喫人心髓。

齿如石榴,为国封侯。

脑门敦厚者,常清贵。

颧骨尖高者,不自由。

悬壁无露,燕腮莫浮。

金门一字四横,偏多贪啖。

铁锁深关罕用,却被拘留。

八封也须壮大,欲象盖盘。

坤若宽停,必须朝口。

坎若清兮足才学。

离若垂兮贪花柳。

震若宽上者,无定止。

兑若离开者,常游走。

步重一声如奔马,行穿两脚聊充口。

巽起三停于外越,便使愚痴。

根若齐贯而端直,聪明富有。

夫何重分次第,目下异端。

有形伤者太阳陷。

无破败者面门宽。

夭寿者则辨其唇掀。

穷险者则知其骨寒。

金匮满者主有厚禄。

小得大者,必有高官。

妖人邪视,偷人低观。

凤眉象眼,营生正易。

鸭背鹅胸,饿死何难。

人中既现,不必须长。

轮廓虽小,且有有气。

眼虽薄兮清奇稳。

鼻若仰兮窍不详。

眉长者唇掀无害。

面大者结喉不良。

任是猴相之形真,终有财粮之富足。

若见形端正直,须知高贵多福。

蛇奔雀步,乞丐之辈。

狗坐蛟腾,毒害之徒。

官杀现以为殃。

兰台肿以为奴。

柳叶眉齐而有艺。

丁字眉反而定孤。

却知鼻头如悬胆。

耳白缀珠,女眉垂兮在宦族。

男额宽兮达帝都,豆不识御苑公卿。

田面本来无异,边城将相。

龙头必竟无殊,莫怪泄尽天机。

统言道遍,二样皆能相合,四象相揖则无光。

是则富贵,否则贫贱。

更有一百二十部星辰,排于一面。

周易算命,卦象预测,婚姻情感,事业财运,命理咨询!xdlz688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