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经方本草--笔记6(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杏仁厚朴汤)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jt叔叔经方本草--笔记6(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杏仁厚朴汤),第1张

杂话

吃了西药,两周内,伤寒论的方子很难有效。很多中西药的药性是相反的。

介绍书目

李时珍《本草纲目》——从中国古老时代一直认识到最后的本草论典。

李梓《医学入门》——介绍一味药一定附禁忌。

邹澍《本经疏证》——详细对比这个方有这种药,那个方没有这种药。

周岩——接着邹澍的讲。

清代本草:张志聪《本草起源》、徐大椿、黄元御、张山雷、张锡纯,岭南本草古籍。

傅青主医学:内科结构看《黄帝外经》,用药方式《本草新编》。

吴仪洛《本草从新》、凌奂《本草厉害》、唐容川《本草问答》

出个题 (练习做程式)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紫竹汤,同样让肠胃消化,为何这个汤用厚朴,那个用紫竹;为什么这个汤用怀竹,那个不用?(据jt说,这可是本草程式高阶题目哦~)

一个人纯粹受寒而非感冒,这个寒会在身体内同气相求,所以肾会受到影响。

寒邪遇到肾会骨头痛、下体功能失调(肚子胀、腰痛、大便难),整个人直线式不舒服,就要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各三两,与伤寒的桂枝加葛根汤不同)。桂枝汤通太阳经时可以把一条脊骨的寒邪逼出,再加葛根就会把寒气抽出来。

“喘家”:气喘病病史,或者一感冒就会咳嗽的人。感冒一定会咳嗽的话,再桂枝汤加点厚朴杏仁就不易引发咳嗽。

经方世界里,杏仁和咳时没有直接关系的。

“ 咳逆上气 ”:杏仁是黄的,切开越中间越白——杏仁会把气拉下来。

其他各种仁:桃子中间白的,越接近桃仁越红——桃仁会把里面的血拉下来。

                     冬瓜仁——把小腹的脓拉下来。

                     花生仁——连皮每天吃,润肠,对便秘有好处。

“ 雷鸣,喉痹 ”:雷鸣jt还没有定论。喉痹指扁桃腺发炎肿大,经方中的麻杏石甘汤、时方中的银翘散都可以有降气消炎的效果。 

“ 产乳 ”:肺气能肃降才能把血液从心脏这边转化成奶水,变成月经等,杏仁有降肺力量。奔豚也可用杏仁。

注意:

1 阴虚咳嗽不用杏仁。杏仁有小毒,因为里面的氰化物。阴虚之人吃了杏仁,血往外逼,更干。(eg 炙甘草汤没有杏仁)

2 肺里有虚热或热痰,不用杏仁。杏仁不够用来化痰。

如果病人有“喘”,那就可以用杏仁,喘的优先次序大于禁忌。(eg 小青龙汤遇到喘就可以加杏仁)

杏仁在仲景方里对应证就是喘,仲景方里只有四个方不治喘而用杏仁:(因为杏仁用来当麻黄的反佐药,麻黄把肺里气掀出来,杏仁可以让他不用掀得那么剧烈)

    1)麻黄加术汤——治风湿;

    2)麻黄杏仁苡仁甘草汤——治风湿

    3)文蛤汤

    4)厚朴麻黄汤

甜杏仁喝了会更咳嗽,肺为娇脏,所以治疗肺部的药的药性都很轻,药性的重叠性都非常高,加减功夫很细。

厚朴的树性是水平角度横开的,所以和气分关系比较大。吃下厚朴,肺部的气会横向撑开,肠道也会比较开,当大便不通或者治痔疮是就会用厚朴来宽肠。

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调大肠的药也可以调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里,杏仁降气,厚朴把气排开,一个直降、一个横开,肺就增加空间,不容易喘咳。

栀子厚朴汤,把内外牵拖的不干净邪气用厚朴把它扫出去。

“ 惊悸 ”:人容易受惊、心悸,通常是心脏底下有一团冷的痰饮,厚朴可以开肺,把痰饮扫掉。

“ 气血痹、死肌 ”:用药物止血消炎就放厚朴,王不留行散。有了厚朴,邪气也不容易进去,可防破伤风。

“ 去三虫 ”:寄生虫喜欢湿粘阴冷的地方,厚朴能让肠道变得温暖通畅,虫子就不好活。

半夏厚朴汤(治梅核气)在时方称为“四物治七情”(四七汤),人有七情六欲,心情不好就会淤积,淤积在喉咙会形成有形的痰,这四味药(生姜、厚朴、半夏、紫苏叶)中,厚朴可以开喉咙。

厚朴是横开的,主要在气分,少用可以通阳气,多用会散元气。

枳实是很喜欢落地的果实,所以就是往下掉,用到血分。承气汤中,厚朴和枳实搭配起来像炮管,大黄就是子弹,三者加起来,大黄才能飞出去。

一、中国古代典籍分类有:

1、《七略》的六分法,把天下图书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文学在诗赋略。

2、《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文学在集部。

二、《汉书·艺文志》沿用了《七略》的六分法,具体为:

(一)六艺略,著录易、诗、书、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类图书,这些都是儒家经典或与儒家经典有关的著作,它们被安排在最突出的位置,单独为一略,体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儒家经典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指导作用;

(二)诸子略,著录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著作,西汉去古未远,诸子书保存颇多,而西汉后期虽尊儒学,但对诸家学说基本上还是兼收并蓄的,不象后世那样极端,所以诸子列第二大类;

(三)诗赋略,著录了屈原赋之属、陆贾赋之属、孙卿赋之属、杂赋、歌诗五类文学作品;

(四)兵书略,著录了兵权谋、兵形势、阴阳、兵技巧四类军事文献,包括了战略思想、战术技巧各个方面;

(五)术数略,著录了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类图书。

(六)方技略,著录了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著作,大体上是医学、科学及方士、巫术两方面的杂拌。

以上六略三十八类,共著录了当时可以看到的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卷图书。

扩展资料:

《七略》分成六类的原因:

一、 学术有所不同。《六艺略》的主要部分是王官之学。《诸子略》所收为个人及他那个学派的书,是私门之学。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则因为各有专门,必加分列。

二、校书有分职。刘歆是这次校书工作的主持人,他负责校理经传、诸子、诗赋,而他不熟悉的兵书则由步兵校慰任宏分校,数术由太史令尹咸分校,方技由侍医李柱国分校。

三、卷篇有多寡。群经、诸子,性质不同,当然应当分开,至于后世史书出于《春秋》,诗赋出于三百篇,然而《七略》却将史书附在《春秋》之后,而诗赋却自成一略。

源流虽然相同而处理各异的原因就在于篇卷多寡不同。史家之书,自《世本》以下,仅八家四百十一篇,不足成略;而诗赋自屈赋以下,达百六家千三百十七篇,非单独自成一略不可。

——七略

——四库全书

目录(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

《秘授古脉法抄本》

中医-急救仙方

中医三补 养生

中医与汉方医腹诊

中医专家谈糖尿病饮食调养(高清版)

中医主治医师考试资料

中医之钥

中医五字经

中医人沙龙民间中医绝学专号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娄绍

中医体表疗法妙治百病(王启才)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学2008

中医入门

中医入门·秦伯未

中医入门一学就通-林政宏

中医入门必读歌诀

中医入门歌诀

中医入门谈

中医入门(高清版)

中医六方治百病(张子明)

中医典籍PDF电子书《经穴秘密》

中医内科学笔记图解

中医减肥秘传

中医十大名方+归脾汤

中医十大名方--小青龙汤-谭庆刚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谭宗艾等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逍遥散-温平康主编

中医十大名方-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六味地黄丸

中医十大名方-小柴胡汤

中医十大名方-温胆汤

中医十大名方

中医十大名方_五苓散

中医十大名方妙用:血府逐瘀汤

中医升降学(寇华胜)

中医单方应用大全(黄国健)

中医原来这么有趣—胡献国编着

中医古籍医论荟萃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128遵生八笺校注-[明]高濂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35名医别录(辑校本)-[梁]陶弘景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黄帝内经素问校注(郭霭春主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89随息居饮食谱清王士雄扫描版()

中医古籍珍本提要(余瀛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一见能医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丁甘仁先生家传珍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临症经应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儒医心镜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医通祖方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吴氏医方汇编1-5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孕育玄机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医验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惊搐门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幼科折衷秘传真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济世珍宝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温病辩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王应震要诀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考证病源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脉理集要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薛氏济阴万金书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诊验医方歌括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诚求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资生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01脉学类编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1原幼心法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18贯唯集

中医古籍珍稀抄本精选20慎五堂治验录

中医各家学说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中医临床思辨录(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一)—医家明镜(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结合探讨脏象(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中西医证病对照问答(高清版)

中医名家学术经验集(二)—肾病诊疗(高清版)

中医名言大辞典

中医名言录(邓铁涛)

中医名词术语精华辞典

中医四大基础讲稿合订本

中医四大方证治要气血痰郁(刘山雁编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指导

中医四部经典之温病条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7版

中医基础理论名言名句诵读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

中医基础理论的哲学思考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孙广仁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版)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

中医外治法简编(理论骈文)

中医外治法集要

中医外用药治腰痛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大词典-PDF电子书下载-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太美《字里藏医》徐文兵

中医奇异治法

中医奇方妙治真传(张俊庭)

中医如何辨证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学习交流(第二讲小林谈阴阳)

中医学和藏医学基础理论特征的比较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稿(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中医学基本理论通俗讲话(高清版)

中医学基础(上、下册)

中医学概论--陈文慧2008(2)

中医学派

中医学熟读精选(2)

中医学谚语一百条

中医学辨证概要(精华版)(1)

中医学问答·上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下册_杨医亚等_

中医学问答(上册)

中医学问答(下册)

中医学(第7版)

中医实践经验录(魏长春)

中医对几种急性传染病的辨证论治(高清版)

中医师承十元丛书—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好东西)

中医微创入路解剖彩色图谱

中医手心疗法大全

中医执业医师全科精华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考点解析(上下)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护理学—第三章经络

中医护理学—第五章诊法

中医教你:如何调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

中医教程新编

中医敲打术经络拳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文献学马继兴

中医方法全书

中医时间医学(繁)

中医望眼辨证图解(0303;郑德良;彩色)

中医望眼辩证图解(郑德良)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彩图版

中医望诊彩色图谱(0809;本书编委会;彩色)

中医望诊测 健康

中医望诊相法--仿佛居士(1)

中医望诊相法-1991年版清晰版

中医望诊识病图谱(0606;陈家旭;彩色)

中医术语-证治要览

中医止咳糖浆功效各异

中医正骨学(岑泽波)

中医气机圆运动机理本源探讨

中医治愈奇病集成

中医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丛书—高血压病的中医预防保健(高清

中医治未病解读王琦扫描版

中医治法精华(邢玉瑞)

中医治疗学

中医治疗法则概论

中医流派

中医湿病证治学

中医熏洗疗法大全高树中冯学功

中医熟读背诵精选

中医理论辩(瞿岳云)

中医生理入门

中医病因病机学

中医病机论

中医病理(赖畴)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症治精华录

中医症证病三联诊疗

中医眼科学

中医神志病学

中医筋伤学(韦贵康)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五脏病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儿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内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外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妇科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学基础

中医精华丛书-中医诊断学

中医精华丛书-中药学

中医精髓图解汤泰元1997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标幽赋(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温病条辨-04下焦篇78秋燥(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八十一难经(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01(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2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1(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35(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0(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2(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4(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8(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4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59(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6(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6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灵枢73(繁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3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7(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4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黄帝内经素问58(简体)

中医经典大字拼音诵读本合并版

中医经典必背(高清)

中医经典必背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内经_全156页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钢笔字帖_内经

中医经穴秘密(中医典籍电子丛书)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

中医脉法解

中医脐疗大全

中医脐疗大全·高树中

中医脾胃论白话解

中医自学百日通1

中医舌像与胃镜像对照图谱

中医芳疗

中医薪传

中医要籍重言研究:阅读中医古籍必懂的词汇

中医论证处方入门(龙野一雄)

中医证病名大辞典

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中医运气学解秘

中医面诊(高清版)

中医顽症金方—妇产科顽症金方

中医顽症金方—精神神经科顽症金方

中医食疗学_倪世美_11930348P

中药外治及外用配方实用专利精选CHM

中西医汇通派

丹溪学派(滋阴派)

人体核周天医学 王英秋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x

众方大成

医理大概约说 刘止唐

古今名医验方

古今名医验方秘方

吉林省中医验方秘方汇编 (第三辑)

周宁中医锦方第一辑

周易与中医学

周易大传今注

唐容川

孙一奎

宗筋疗法讲义

寒凉学派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一辑)

山东省中医验方汇编(第二辑)

攻邪学派

易水学派

智能医药学(郭志辰)

最全中医自学笔记

杏林集叶

温病学派

温补学派

祖传中医手抄本[失红方]

祖传九代老中医的神奇脉法

祝味菊医学五书评按_邢斌黄力注解

竹棠医镜(钱远铭)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经络三焦九道脉诊学(台湾 张胜利)

脾胃派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1阴阳五行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2病因病机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3脏腑经络学说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4诊法概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5八纲与八法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6六经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7卫气营血辨证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8脏腑病证常用方药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09心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0肝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1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2肺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3肾病辨治

自学中医之路丛书14中医病案分析

著名中医张锡纯著作

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册

诸病源候论校释·下册

诸症歌诀

走廊医生事件再次升级:兰越峰被“拟解聘”-爱爱医医周精选第23期

走近中医_唐云着

走近中医_唐云著

走近中医大家周仲瑛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

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朱良春口述曹东义整理

走进中医

跌打秘方

重剂起沉疴古今医家大剂量用药经验集萃

重楼玉钥

重订十万金方(1958)

针灸快针治疗法则(周左宇)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目录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各家论述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桂枝橘皮汤 1 拼音

guì zhī jú pí tāng

2 处方

桂枝尖1钱(蜜炙),生白芍1钱半,鲜生姜1钱,广陈皮1钱半(炒),清炙草6分,大红枣2枚(去核)。

3 功能主治

温调营卫。主行痹,肩背麻木,手腕硬痛,头重鼻塞,恶风微汗,一身痛无定处。

4 各家论述

桂枝汤本为太阳经中风而设,臣以广皮和中,以疏草、枣之甘滞;而白芍分量,又重于桂枝,故为脾受寒湿,调和营卫之良方。

5 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

古籍中的桂枝橘皮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七章·伤寒本证]第四节·伏气伤寒

与加味金匮肾气汤。浓煎冷服。俟阳虚证退。继以桂枝橘皮汤。温调营卫以和表。朱南阳但用半夏桂甘汤。固属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七节·风湿伤寒

防风(各钱半)。行痹疏风为君。佐以散寒燥湿。桂枝橘皮汤加制川乌(五分)、制苍术(一钱)。痛痹散寒为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一节·伤寒兼风

太阴经也。治自汗而咳者。先调营卫以治咳。桂枝橘皮汤加杏仁(去皮勿研三钱)、前胡(二钱)、无汗而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七章·伤寒本证]第二节·大伤寒

而迟。此仲景所谓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先以桂枝橘皮汤解其表。表解。即以香砂二陈汤温其里。里温。则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药]第四节·温热剂

“多囊”是指卵巢里多了几个没有正常发育的卵泡。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都在卵巢中进行,一旦女性内分泌发生紊乱,卵巢内卵泡的正常发育就受到抑制,无法选出一个发育成熟的优势卵泡,也就无法正常排卵。不能正常发育的卵泡残留在卵巢内,使卵巢变硬、变大,这直接影响到女性的月经,生育,而且身体随之发生各种变化,医学上称之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属中医的“闭经”、“月经不调”、“不孕”范畴。多囊卵巢综合征从中医看来,其发病与肾虚、痰凝、血瘀密切相关,治疗应以补肾、化痰、祛痰为主。中药育宫培麟丸是李小平医生在中医古籍经方四物汤与左归丸的基础上加减且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总结摸索出来的具有显著疗效的验方。本方具有益气补血、补肾健脾、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之功效,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多囊卵巢的症状,恢复体内激素的平衡,从整体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平时注意稳定情绪,学会自我调整,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可有助于早日康复。

  子宫发育不良常伴有月经迟潮、月经稀发、痛经、月经周期不规律等症状。对其原因分析,目前认为子宫发育不良是因为女性内分泌失调,特别是卵巢功能障碍造成雌、孕激素分泌障碍,阻碍了子宫的正常的发育,造成子宫发育不良。此外,在青春期营养严重不足与子宫器质性疾病都有可能造成子宫发育不良。

  子宫发育不良中医来看,其发病或因先天肾气不足、或因后天营养缺乏、或因旧病精血损耗造成的肾虚、肝郁、气血两虚,子宫失于温煦和滋养而发育不良。

  中药育宫培麟丸是李小平中医在中医古籍经方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总结摸索出来的具有显著疗效的经验方。其具有温肾健脾、养血调经、补肾、疏肝、益气生血之功效。对治疗子宫发育不良以补肾、疏肝、益气生血为主要治疗原则,其效果明显。

  子宫发育不良的患者平时可适当增加肉食类饮食,可有助于早日康复。

 卵巢健康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得了卵巢早衰患者会有很多的症状,严重者导致卵巢早衰患者出现恶果,生活中卵巢早衰患者也要注意一些事项,女性卵巢早衰有什么表现下面是我整理的,欢迎阅读。

卵巢早衰的表现

 1、外表:30岁后,卵巢功能自然衰退,出现皮肤衰老、乳房松弛下垂、身材臃肿等一系列问题。

 2、体质:出现卵巢早衰后,身体各个功能由旺转衰、迅速老化。气血虚亏、新陈代谢紊乱、免疫力低下等。

 3、生理:卵巢早衰还会使性腺功能减退,表现为盗汗,便秘脱发,阴道干燥,性交痛、性欲下降等。

 4、心理:女性卵巢早衰,心理或精神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焦虑、敏感、多疑、忧郁注意力分散等。

卵巢早衰的早期症状表现有哪些

 1、闭经:分为原发闭经和继发闭经,继发闭经发生在40岁之前。通过对大样本的POF患者的调查发现闭经之前并没有特征性的月经异常的先兆。有的人是在规律的月经后突然闭经,有的是停避孕药或分娩以后闭经,有的则在闭经之前表现为月经周期及经期的紊乱。

 2、不孕:部分患者因不孕就诊而发现卵巢早衰。不孕是卵巢早衰患者就诊和苦恼的主要原因。有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所以建议有卵巢早衰家族史者应尽早计划怀孕。

 3、低雌激素症状:原发闭经者低雌激素症状(潮热和/或性交困难等)少见(222%),如果有也大多与既往用过雌激素替代治疗有关,继发闭经者低雌激素症状常见(856%)。这与低雌激素症状是由雌激素撤退引起的理论相一致。

 卵巢早衰患者可以服用中药进行调理,纯中药育宫培麟丸就是不错的选择,育宫培麟丸是武汉李小平中医在古籍经方的基础上经过长临床实践观察,总结摸索出来的的专利药。具有温肾健脾、养血调经、益气生血、疏肝化痰之功效。对女性卵巢早衰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女性卵巢早衰有什么表现

 一、月经失调:患者在40岁以前就出现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甚至闭经。

 二、不孕:由于卵巢早衰,卵巢不能正常生成卵子和排卵,故导致女性不孕。

 三、更年期症状:卵巢功能的衰退,让更年期的症状提前出现,表现为面部潮红、出汗、容易激动、多虑多疑、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性功能障碍、失眠、甚至生殖器官萎缩。

 四、B超检查:可见子宫和卵巢萎缩,卵巢没有卵泡存在。

 五、血清学激素检查: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激素等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而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

 卵巢早衰患者不要担心,可以服用中药进行调理,纯中药育宫培麟丸就是不错的选择,其具有温肾健脾、养血调经、益气生血、疏肝化痰之功效。对女性卵巢早衰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卵巢早衰的表现形式

 卵巢是女性永葆青春的重要法宝,卵巢机能一旦下降,也就预示着女人步入衰老,进入晚年。最容易出现在脸部,皮肤暗黄有皱纹,色斑日益明显,这些都是卵巢早衰的体现,女人要健康就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卵巢,御农御妃茶调经、养巢,为你解密女人卵巢的秘密。

 女性卵巢在12岁后开始运作,直到40岁才开始慢慢衰退,有些人可能更晚。但是在此期间卵巢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女性提前绝经,就会造成卵巢早衰。那么,卵巢早衰具体表现为哪些方面呢

 1经量减少。女人每月月经大概在20-60ML,经期经量的多少和雌性激素分泌是密切相关的,卵巢早衰的女性,雌性激素分泌必然减少,所以经量也会相应减少。

 2经期提前。连续两个月经期都提前7天,预示着卵巢储备能力下降。从月经来时算起,比如10月17号来的月经,11月10号又来了月经,12月8号再次来月经的话,就预示着卵巢功能下降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