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发生过地震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我国古代有发生过地震吗?,第1张

发生过。帝舜时大约在公元前23世纪,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这是我国有文字可考最早的地震记录。

根据《竹书纪年》之书记载,五帝时期,曾经发生过大地震。“帝发七年,泰山震”。这里的帝发指的是舜帝,意思说:舜在位的时候,泰山发生了地震。

同样的事件,在《竹书纪年》记载,夏朝时,也发生了地震。“帝癸十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地震,伊洛竭”。

这里的帝癸指的是暴君桀,意思说当时天文很壮观,不仅有地震,行星的运行也错乱了,流星雨出现,连洛阳的伊河和洛河都非常奇怪地干枯了。

先秦时期,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基于原始传说、自然崇拜,掺杂着自然与超自然等种种因素。“震”的本意指霹雳,源于雷电。春天河蚌开口之时称为“辰”,在“辰”字的上半部再增加“雨”字,就组成“震”。如《周易·说卦传》所说,“震为雷,为龙。”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并有延续4000多年的地震记载历史。自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69年,除资料不确切外,共发生震级5级及以上地震2097次(部分数据为史料推断)。有记载以来的8级及以上地震共有18次。

扩展资料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这5个地区是:

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2、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3、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

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5、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

-地震

人民网-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 距今4000多年

,包括22个有关古地震问题,22个题目是独立但又有联系的;内容包括古地震的识别、古地震形成机制的解释,不同岩性中、不同地质时期地震记录的特点;应用古地震记录解释一个地区构造及动力作用史;进行一个古地震带内岩石地层的等时对比;古地震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现代地震与古地震的继承性等。

古地震是地质调查中必须研究的课题,是认识一个地区历史大地构造的重要记录。遗憾的是在国内尚未重视。本书是响应2006年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贯彻“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程度”而撰写的,以弥补地质调查中的薄弱环节。

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载于《竹书纪年》之中,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发儿子桀)十年(约公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地震,伊洛(河南省的伊水和洛水)竭。”《竹书纪年》,据说是晋太康二年,在魏襄王墓中取出的,是用隶书刻于竹简上的的编年史,上自黄帝,下迄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9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原书早已遗失。明代以来流行的《竹书纪年》被认为后人补作的伪书,称为今本。后来王国维等搜集各种古书上遗传下来的内容,复元古本成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虽然现在有古本、今本的真伪之争,有人怀疑所记地震未必可信,但书中所载地震已有时间和地点,以古人对地震的神秘迷信,不能是伪造的,必有事实根据,才会保留记载。此外,所谓伪书,是指已不是原作,并非指书中所记是伪事。因此,夏“帝发七年,泰山震” 应是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地光闪闪,地声隆隆,霎时间山崩地裂,河水沸腾,高岸变成了低谷,深沟变成了丘陵。这是《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篇中对周幽王二年(公无前780年)发生在陕西的一次地震的描述。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许多古籍都留下了有关地震的记载和论述:如《吕氏春秋》、《国语》、《晏子春秋》等书中有关记载并不只是限于著书年代发生地震,而且还记有较远历史时期发生的地震。到秦汉以后,地震记录史不绝书。自《汉书》开始,就把地震作为灾异列入五行志中。

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首创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二月初三,安放在洛阳城里的地动仪,突然发出一声清脆的"当啷声",仪器西侧龙口所含的铜球,落到了面对着龙头的铜蟾蜍口里。根据这一迹象推断在洛阳西面某地发生了一次地震。消息传出,轰动朝廷内外。然而当时的洛阳却安若泰山,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毫无地动感觉,于是有人便乘机攻击张衡。正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信使骑着驿马赶来京城报告:远离洛阳1400多里的陇西一带(今甘肃兰州、临洮),于初三那天发生了地震,证实了地动仪的测报准确无误。

唐宋以后,方志大盛,对地震的记录,遍及全国,且大多比较详细。许多笔记、小说的诗文集中也常有对地震的描述。

“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有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人立地上,如覆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阁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如此惊心动魄的景象出现在300多年前的山东郯城,这是康熙《郯城县志》对郯城大地震——— 这场既是山东也是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有史以来最大地震的记载。

郯城大地震,发生于清朝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波及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的410多个县及中国东部海域和朝鲜半岛,破坏区域纵长千余公里,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有感半径800多公里。郯城地震高达85级,这是我国东部唯一一次85级地震,也是中国3次85级地震之一(另两次为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及1950年11月18日西藏察隅85级地震)。因为郯城隶属临沂,又称临沂大地震,因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受灾最重,又称郯城—临沂大地震,郯城—莒县大地震,郯城—麦坡地震。

因为地震发生在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古时的人们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而,这是一个人们正在准备睡觉或者已经入睡的时间,很多人是在睡梦中被顷刻坍塌的房屋砸死砸伤的,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也特别严重。地震中的人口死亡在5万人以上,康熙时期山东鲁南地区仍是地广人稀,多层建筑物少,这样的数字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同时,由于消息流通缓慢闭塞,震后无法组织积极有效的救灾活动,适逢夏季又连降暴雨,导致了灾区瘟疫流行:“区内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疏散。”虽然清政府在地震发生后便命令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发免山东沂州等40州、县、卫年租多寡不等,并遣官赈济,但还是导致灾民流离失所,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震后,我国约500余种县志、方志,碑文、诗文等对这次地震作了详尽的记载,其中有破坏的记载达150余县,堪称是我国历史上史料记载最为翔实丰富的特大地震。这场突兀而至的大地震对建筑物的损毁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据当时县志记载,莒县内“官民房屋、寺庙、牌坊、城垣俱倒,周围百余里无一存屋”;郯城内“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临沂则是“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同时聊城始建于宋代的庙学在地震中“栋宇倾圮,门庑颓废益甚”;宁阳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的大成殿毁于一旦;而滕县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城池“周五里许,高三丈五尺,阔一丈五尺,门楼四,角楼四,堡二十四,池深一丈五尺,广一丈五尺。地震城崩,砖石尽倾。”……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始建于唐、宋、元、明的学庙、牌坊等古建筑在这次大地震中几乎全体遭受重创,虽然震后有所修葺补救,但毕竟已不再是“古”时遗存,对山东地区的古文化保存流传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人文环境遭受空前重创,自然环境则在地震中几乎重塑,地震中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将之评述为“山川易景”毫不为过。在郯城大地震的史料中,有二三十余州县记载了山崩地裂或滑坡等有关自然面貌破坏现象。由于地表大面积升降,平地大面积被溢出来的地下水淹没,如江苏北部的赣榆县海滩隆起,黄海海水退舍30里。

除了县志之外,当时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地震记忆,最为著名的当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地震》一文中的描述,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细腻的笔调,客观地记录了康熙七年郯城地震发生时邹平县的情景,读来如身临其境。地震发生时,蒲松龄正在长山县(即今邹平县)表兄家做客,两人秉烛对饮,突然听到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传来,向西北方而去。接着,“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他与表兄“相顾失色”,在短暂的惊慌茫然之后,才意识到发生了地震,赶紧跑出房间。室外呈现的景象让人目瞪口呆:“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开始安定了一些。再看街上,男人和女人裸着身体聚在一起,惶恐不安地谈论着刚刚发生的地震,竟然忘记了自己没有穿衣服。蒲松龄后来听人传说,有的地方“井倾仄,不可汲”,有的人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河塌陷出一个大的洞穴,有好几亩宽。蒲松龄于是在文章后面感叹地说:“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郯城地震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自然奇观。300多年来无数人都曾到过有历史记载的地方去寻查郯城地震留下的山崩滑坡等自然遗迹,2000年春天在枣庄市山亭区发现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算是不枉现代学者的苦苦搜寻,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史料佐证的特大地震山体崩裂遗迹,就是这次大地震“山川易景”的极好见证。另一处保存比较好的大地震遗址是2006年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的“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该地质奇观也是全世界仅存两处、国内唯一的第四纪活断层的地貌景观。大地震过后的地质地貌保留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对环境的塑造,但是随着岁月流逝,农田开发,人类住所、水利工程以及工矿设施建设等,郯城85级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滑坡、喷沙冒水等令人敬畏而又奇特的自然景观逐渐消失,而且再也不可复生。

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载于《竹书纪年》之中,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发儿子桀)十年(约公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 ,地震,伊洛(河南省的伊水和洛水)竭。

"《竹书纪年》,据说是晋太康二年,在魏襄王墓中取出的,是用隶书刻于竹简上的的编年史,上自黄帝,下迄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9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原书早已遗失。 "明代以来流行的《竹书纪年》被认为后人补作的伪书,称为今本。后来王国维等搜集各种古书上遗传下来的内容,复元古本成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虽然现在有古本、今本的真伪之争,有人怀疑所记地震未必可信,但书中所载地震已有时间和地点,以古人对地震的神秘迷信,不能是伪造的,必有事实根据,才会保留记载。此外,所谓伪书,是指已不是原作,并非指书中所记是伪事。因此,夏"帝发七年,泰山震" 应是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地光闪闪,地声隆隆,霎时间山崩地裂,河水沸腾,高岸变成了低谷,深沟变成了丘陵。这是《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篇中对周幽王二年(公无前780年)发生在陕西的一次地震的描述。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许多古籍都留下了有关地震的记载和论述:如《吕氏春秋》、《国语》、《晏子春秋》等书中有关记载并不只是限于著书年代发生地震,而且还记有较远历史时期发生的地震。到秦汉以后,地震记录史不绝书。自《汉书》开始,就把地震作为灾异列入五行志中。

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首创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二月初三,安放在洛阳城里的地动仪,突然发出一声清脆的"当啷声",仪器西侧龙口所含的铜球,落到了面对着龙头的铜蟾蜍口里。根据这一迹象推断在洛阳西面某地发生了一次地震。消息传出,轰动朝廷内外。然而当时的洛阳却安若泰山,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毫无地动感觉,于是有人便乘机攻击张衡。正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信使骑着驿马赶来京城报告:远离洛阳1400多里的陇西一带(今甘肃兰州、临洮),于初三那天发生了地震,证实了地动仪的测报准确无误。

唐宋以后,方志大盛,对地震的记录,遍及全国,且大多比较详细。许多笔记、小说的诗文集中也常有对地震的描述。

发震时刻:1303年9月17日

震中位置:中国山西省洪洞、霍县之间的赵城附近(3633°N,1117°E)

震 级:8级

震源深度:约17公里

山西省汾河流域是一个多地震的区域,是华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汾河流域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经济发达地区,一些重大的地震当地各城乡都有详略不一的文字记录。1303年9月17日北京时间傍晚8点左右(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晋南广大城乡忽然大风骤起,声如巨雷,山摇地动,山崩滑坡,地裂渠陷,村堡移徙,城陷屋记,这就是历史上记载较为详细的洪洞赵城附近的8级大地震。破坏区北到太原、忻定,南达运城及河南、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山西、陕西、河南三省有51个府州县的志书记载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破坏面积沿汾河流域分布,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极震区烈度达11度。

这次地震的破坏和伤亡极为惨重。霍县、赵城、洪洞一带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18公里的范围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官署民舍、庙宇塔楼无一幸免者。赵城县郇堡发生大规模地滑,地滑范围从东北的郇堡桥、韩家庄至西南的营田、北郇堡一线,地滑体长约1600米,宽1400米,滑体上的村落随滑体迁徙好几公里,滑动体并摧毁许多村堡、水渠、道路。地滑体附近及其以南的马头村一带还同时发生泥石流和河岸坍陷。灾难席卷赵城以北的霍县、灵石、介休、孝义、平遥、汾阳、祁县、徐沟和南部的临汾、浮山、襄汾、曲沃等地,官民房舍均荡然无存,地裂城陷到处可见。在其外围,北至忻县、定襄,南到河南沁阳,东至长治、左权,西到大宁、陕西朝邑,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整个震区几无完屋,既便是墙厚地基好、柱粗梁多、抗震性能好的寺观、庙宇、官署、儒学等大型古建筑亦被毁1400多座。但位于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峨眉台地上的万荣、稷山、临猗三县却遭破坏轻微,特别是建筑在峨眉台地顶端的"风伯雨师庙"完好无损,除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外,还与台地的地基性质良好密不可分。该台地构造不太发育,其上覆盖着几十米至百米以上的第四系黄土,潜水面深达百米以下,地震时不出现砂土液化、地基失效等现象,使建筑物免遭震动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灾情相对轻微。

关于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吉县《大帝庙碑》所记"河东地震,压伤者二十余万人,屋之存者什之三、四"。万历《临汾县志》记"于时死者二十余万人,祸甚惨毒"。《元史·地理志》记载,当时太原路辖二十余府州县,包括今太原市、晋中、忻州和吕梁地区的大部,人口为155321人,平阳路辖五十余府州县,包括今临汾、运城、晋东南地区的大部和晋中地区部分,人口为270121人。两路合计共有人口 425441 人,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50%, 极震区各县高达70%。孝义县贾家庄元墓砖壁上的题记称"倒尽房屋,土平,人民均死无人埋葬"。由于灾情惨重,元成宗铁穆耳发钞九万六千五百锭,遣使赈济,伊免差税,开放山场河泊,听民采捕,以渡灾年。大震后余震数年不止,加之连续三年天旱无收,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这次地震灾情如此严重,除因地震震级很大之外,地震发生在晚8时左右,人们多在室内,房屋倒塌必然形成巨灾;极震区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基软弱的大原、临汾两个盆地内,地基失效加重了建筑物的震害,该区域建筑质量(特别是土墙房和士窑洞)很差,极不抗震,加上震前无有感地震,人们毫无警觉和提防,震后各家都失去自救能力,当时又无救灾力量赴现场,遇难者难以得救,因而形成了奇异的灾害。

明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的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史称嘉靖大地震。

现代科学家根据当时历史记录,推断当时的地震强度为8至83级,烈度为11度。重灾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地震波震撼了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余震在半年内每个月都有三至五次。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陕西省华县。由于地震于午夜(子时)发生,多数人还在熟睡之中,加之震中区人口稠密,房屋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方圆800公里(明代《嘉靖实录》中所谓“二千里”)范围内人口有六成死亡。至于隆冬地震,灾民冻饿而死和次年瘟疫及其它次生灾害而死者,尚未在统计之中。

在西安,地震造成本来高15层的小雁塔塔顶被震毁,只余下13层。

据清顺治《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志》载,地震当夜,邓县、内乡“闻风雨声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轰如雷。”

甘肃庆阳所属各县“山崖崩覆,穴居之民死伤者众以万计”。甘肃平凉“城中死者十余人,而山居穴处死者数干人”。山西永和县“穴居者多死”。

潼关(旧城)附近,地震时“山多崩断,潼关道壅,(黄)河逆流”,由于山体滑坡堵塞黄河河道,从而使河水逆流,倒灌渭河。地震还导致渭河河道北移五公里多。

渭南县城中人和街北,“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

包括华县、华阴、大荔、潼关等县在内的2000平方公里,各类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华县“堵无尺”。

大荔县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可观的湖沼,“经地震平芜”,湖水干涸。

有记载的最早地震:公元前23世纪中国尧舜时代发生在蒲州(今山西省)的地震也许是世界历史上有文字记录的最早一次地震。

《黑子》和《太平御览》都记载了这次地震,可互为佐证。

震级最大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莱布的85级地震,是有历史记录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

这次地震,在短短的30多小时内,至少发生了5次7级以上的强震,其中有3次达8级以上。

震中区的几十万幢房屋大多坍塌,有的地方在几分钟内地面陷落2米多。

地震还给整个太平洋地区带来严重的海啸,破坏了夏威夷地区海岸的建筑物;而在日本的大船渡城,海啸把大渔船抛到超出海平面24米的码头上,并推进陆地46米,最后使渔船跌落在房屋的断垣残墙之间。

伤亡最大的地震:通常认为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中国西华县的8级地震,造成的伤亡最为惨重。

据《世宗实录》记载,被压死的官吏军民人数,奏报有名者83万有余,不知名未经奏报者无法计数。

地面破坏最大的地震:1964年3月28日的阿拉斯加84级地震,使震中区地壳破裂,水平位移达20米,震源的断层拉移达30米,是当今地面破坏、地壳变动最大的地震。

引起最大火灾的地震:1923年9月1日的日本关东82级大地震,使东京烧毁房屋366万户;死亡和下落不明者108万人;横须贺市烧毁房屋35万户;横滨市烧毁房屋58万户。

引起最大水灾的地震:1786年6月1日发生在中国康定南的75级地震,因山崩使大渡河决口,发生了特大洪水,造成了几十万人死亡。

引起最大泥石流的地震:1970年5月31日秘鲁安卡休州近海发生了76级地震,附近的法斯卡兰山峰因地震发生岩崩,形成了巨大的泥石流,其时速达250~400千米,体积估计有1亿立方米,被泥石流冲埋的人数至少有5万人,连同因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而死亡的人数,共达7万人。

世界上震灾最严重的国家:据统计,有史以来死亡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地震约有1000次,其中中国占了227次,伊朗139次,土耳其114次,意大利85次,日本78次,前苏联49次,希腊42次,以下为印尼、秘鲁、菲律宾等。

死亡1000人以上的地震,中国发生了60次;死亡万人以上的中国有19次。

由此可见,中国是世界上蒙受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

一、地声

地声是非常重要的临震前兆现象,我国史书对很多地震都有震前地声情况的记述。例如南北朝宋废帝元徽二年(西元474年),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见魏书灵征志),这是世界有关地声的最早记载。唐代也有‘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西元734年)二月十八日,秦州地震。先是秦州百姓闻州西北地下殷殷有声,俄而地震’(见旧唐书五行志)之记载。

此外,如明宪宗成化四年(西元1468年)四月四日,广东琼州府‘夜四更地震,未震之先,有声从西南起,遂大震,既而复震,良久乃止’(见成化实录卷五十五)。清圣祖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九月二日,河北三河‘巳时有声自西北起,殷殷如雷,其声渐近,直达窗棂,顷之,屋宇摇动,墙壁欹侧,有倾圯之势,巳时,余公事毕,退而假寐,……,正惝恍间,忽然地底如鸣大炮,继之以千百石炮,……,有声,俨数十万军马飘沓而至,余知为地震,蹶然起’(见干隆三河县志)。民国二十六年八月一日,山东荷泽地震前数分钟,有久久雷声,直到发震。都是震前先出现地声的例子。

二、地光

有些强烈地震在发生之前,震区上空常出现灼亮闪光,这种发光现象,叫做地光,也是重要的临震前兆。史书中关于这类的记载也不少,例如,普惠帝元康三年(西元293年)二月四日,‘成都一夜,有火光,地乃震’(华阳国志卷八)。明武宗正德四年(西元1509年)五月二十六日夜,湖北‘武昌府见碧光闪烁如电者六、七次,隐隐有声如雷鼓,已而地震’(万历实录,卷五十五)。明武宗正德八年(西元1513年)十二月三十日,四川越隽县‘有火轮见空中,声如雷,次日戊戌地震’(见正德实录卷一○ 七)。这两个是震前先现地光,同时有地声一齐出现的例子。明思宗崇祯十年(西元1637年)四月三日,湖北沅江‘子时天响有光,移时地震一刻,屋瓦皆动’(康熙沅江县志)。清世祖顺治九年(西元1652年)三月二十四日,安徽颖上‘红光遍邑,人畜皆惊,屋宇摇动,河内船只颠覆无数’(顺治颖上县志)。

三、前震

大震之前,往往有一系列的微震和小震,称为前震,中国历史上有不少震例记载有前震现象。例如,明世宗嘉靖元年(西元1512 年)五月,云南地连震十三日,八月云南大震(二申野录)。又如清圣祖康熙七年(西元1668年)七月二十五日,江苏镇江府、丹阳‘戌时地震,先数日微震一次,是日震甚,山动摇,江河之水皆为鼓荡,停泊之舟多覆溺,城内外震裂墙屋无算’(见康熙时代镇江府志及干隆时代丹阳县志)。

这两例说明大震前数月或数日有前震现象,则可用来预报大震。

清仁宗嘉庆十四年(西元1809年)八月十一日,贵州正安‘小溪里,罗干溪忽山动石坠,居民即将器具牛羊移居对山,迁毕,地摇,房屋倒塌,田土尽翻,山泉凝而为潭,深不可测’(道光时遵义府志及光绪时正安州志)。

此说明震前在小溪里、罗干溪存在前震现象,当地百姓观察到以后,即刻采取措施,将人畜财物转移到安全地带,这是利用前震现象预防大地震之良好措施。

四、地下水异常

强烈地震发生之前,地下水往往发生异常变化,例如清圣祖康熙七年(西元1668年),山东郯城发生85级大震,好几个地方出现了河水突然干涸的记载:

山东寿光‘未震之前一日,耳中闻河水汹髌之声,遣子探试,亦无所见,或云先一日弥丹诸河水忽涸’(民国‘寿光县志’引‘青社遗闻’)。

江苏赣榆‘先是苦雨几一月,是日城南渠一晷一夕间,暴涨忽涸,见者异之’(康熙‘海州志’引倪长犀‘地震记’ )。

除了这种水量显着变化的观察记载外,在一些古籍中,对震前地下水成分、色味之改变还留有记载。例如宋哲宗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二月,淳熙新安志有之:水变赤如流丹,顷之,地势倾动,波沸涌声如雷,层合皆震。另外还有‘井水忽浑浊’、‘井水变味,甘咸相反’等之记载。

五、气象异常

关于震前出现气象异常情况,如高温酷热、雷雨骤烈、飓风大作、阴霾昏晦、干旱水涝、奇异云状等,在史书中都有屡见不鲜的记载,由下面所举的例子中即可见一斑。

清圣祖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三河、平谷八级大地震前,出现了特大炎暑,热伤人畜甚重的热异常。

清高宗干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五月二十五日,云南剑川烦热而气昏惨无风(滇南新语)。

清高宗干隆三十六年(西元1771年)八月十三日,江苏靖江‘大风雨,江潮骤涨,淹没田禾,是夕地震’(咸丰靖江县志)。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一月二十三日,陕西华县‘天昏惨,及夜半,月色无光’(隆庆华州志)。

清世祖顺治十二年(西元1655年)三月十八日,渭南‘夜子丑间,云气弥天,忽大震如雷’(顺治渭南县志)。

清圣祖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九月九日,云南楚雄‘自西北起,黑云漫天,声若巨雷,震惊百里’(康熙楚雄府志)。

清高完干隆二年(西元1737年)八月二日,云南东川‘其震前一日,云气山光昏暗如暮,疑其将雨,不知地震也’(雍正东川府志)。

清高宗干隆五十年(西元1785年)四月十八日,甘肃永昌‘初八日(即四月十六日)大风霾拔木,越二日地震’(宣统新通志)。

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五月十九日(西元1819年七月十日),四川嘉庆‘五月霪雨十日,至十九日夜大雨如注,是夜地震,泛水涨数丈’(射洪县志)。

清宣宗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六月十二日,河北临漳‘日方中,色晕热甚’(光绪临漳县志)。

清文宗咸丰六年(西元1856年)六月十日,四川黔江‘先数日,日光暗淡,地气蒸郁异常,是日弥甚’(光绪黔江县志)。

其他如‘日色昏黄,亭午风霾晦冥,晚不见月’等震例也很多,兹不赘述。至于奇异云状方面,则有民国二十四年,宁夏隆德县志所载:‘天晴日暖,碧空晴净,忽见黑云如缕,宛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没有好久,果然发生地震。今人已证实辐射状云、条带状云、稻草状云、肋骨状云、干涉条纹状云都是地震之前兆,所以叫它们为‘地震云’。

六、动物异常

鱼类、鸟类、蛇类、猫、老鼠、狗、牛等对声波和震波之剌激,反应非常灵敏,故地震前,它们常出现异常反应。对这些动物显现震前异常反应,中国历史上从唐代开始便有记载,例如开元占经地镜篇中有曰:‘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地方屠裂。’

说明在地震地裂之前,出现了老鼠成群鸣叫的现象。

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一月二十三日夜,河南郑县内乡‘分闻风雨声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轰如雷’(顺治郑州志)。

清仁宗嘉庆二十年(西元1815年),山西平陆强烈地震后,还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虞乡县志中曾经明确地指出:‘牛马仰首,鸡犬声乱,即震验也。’

在对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的长期而大量的观察后,一些震区的中国先民还得到了震前‘水陆间生物顿有异象’的认识。例如民国六年三月三十一日,‘云南大关地震,震前一个月间,大关鱼类均浮水面,迨地震前数日,河水大涨,河鱼千万自跃上岸’(云南地震从考)。

由以上所述,可见我国历史上关于地震前兆异象的记载,的确非常丰富;而且中国先民还能根据前兆异象,成功地预报、预防了一些地震。例如清文宗成丰五年(西元1855年),辽宁金县地区的中国先民,曾根据地声预报了一次破坏性地震,故宫档案有记载说:

‘未震之时,先闻有声如雷,故该处居民早已预防,俱各走避出屋,是以未经压毙多人,只伤男妇子女共七名。’

又前面曾经说过的,清仁宗嘉庆十四年(西元1809年)八月十一日,贵州正安发生强震之前,存在明显的前震活动,在‘小溪里、罗干溪忽山动石坠’,当地居民即根据这种前震活动,迅速采取预防措施,把器具牛羊转移到安全地带,‘迁毕地摇,房屋倒塌,田土尽翻’(道光遵义府志)。另外,在清仁宗嘉庆二十年(西元1815年),山西平陆发生强烈地震,震前中国先民即曾根据天气异常作了预报。虞乡县志有载:‘八月六日阴雨连绵四旬,盆倾檐注,过重阳微晴,十三日大霁,乡老有识者调霪雨后天大热,宜防地震。’

后来,果然‘屋舍倾塌’,发生了一次强震。

中国先民预测地震,不仅限于个别的地震前兆;他们还以综合性的观点,对预测地震的所有前兆现象都加以考虑。例如,清高宗干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所写的银川小志,即曾记载清初一位在官府做饭的炊事员,和几位老乡共同综合了预报地震的前兆,书中说:

‘宁夏地震,大约春冬二季居多,如井水忽浑浊,炮声散长,群犬围吠,即防此患。’

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中国先民除了认为宁夏地震发生的时间有春冬二季居多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井水变化、地声和动物异常跟地震的关系,已经有了综合多种前兆现象来预报地震的思想。这种综合性观点是很合乎科学精神的,因为地震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要对它的发生做出准确预报,就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各种手段,从各个不同角度,将各种观测方法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而不能仅仅根据某种异常现象,就轻易做地震预报。

中国古代的防震和抗震措施

为了减少和避免地震造成的伤亡和破坏,采取防震和抗震措施也是很重要的。中国先民在这一方面也曾经累积了不少的经验,找出一些可行办法和措施。

在房屋抗震方面,中国先民曾经得到很多的切身经验。台湾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一省,古代台湾的中国先民在兴建城市时,即已注意到‘台地(指台湾地区)罕有终年不震’这个特点,而采取一定的抗震措施。例如在淡水,有的城墙便是用竹子和木头等材料建成。用竹木建城,不但就地取材,经济方便,更重要的是竹木性质柔韧、质轻、耐震性能高,是很好的抗震建筑材料。其他震区的中国先民也有这种经验,例如云南经常发生地震的地方,常采用荆条、木筋草等材料编墙,也是根据这个道理加以选择的。

中国先民在动土兴工,建造房屋、桥梁、高塔、寺庙时,为了要经久耐用和安全可靠,一般很注意地基牢固、建筑物结实,整体性好。特别在多震地区,他们更注意到地震之威胁,慎重考虑这些问题。由中国古代建筑物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先民在这一方面的杰出智慧,他们对抗震设计和施工有很丰富的知识。例如,建于宋代的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高达60多公尺的木塔,和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横跨洨水的赵州桥,距今都有一千年左右的历史了。它们都位于地震较多的华北地震区,经过多次不同程度的地震震撼,到现在还巍然屹立,不仅可证明中国先民在建筑技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也可供作今人研究建筑物抗震性能之用。

大震之后,房屋有的倒塌,有的遭遇到破坏,而且余震不停,生命财产继续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形之下,怎样防震抗震呢?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古书上也记载了不少中国先民的办法,大致是:多以木板、席、茅草等物搭棚造屋或趋避空旷地方,以减免伤亡和损失。这方面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宋代之后史不绝书,例如:‘居者惧覆压,编茅为屋’、‘于场圃中,戴星架木,铺草为寝所’、‘于居旁隙地,架木为棚,结草为芦’等等。这些办法在防震抗灾中,确曾发挥了有效作用。在史书上也有明确的记载,例如清宣宗道光十年(西元1830年)四月二十二日,河北磁县发生75级大震,震后余震不止,到五月初七日又发生了一次强余震,‘所剩房屋全行倒塌,幸居民先期露处或搭席棚栖(栖)身,是以并未伤毙人口(故宫档案)。由于这些防震抗震的措施,简易安全,行之有效,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中国先民不但有很多震前震后的防震、抗震知识,而且在强震发生来不及跑出屋外的危急时刻,怎样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伤亡,也有很宝贵的经验。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西元1556年)一月二十三日,陕西华县发生8级大震,这一次大震的生还者秦可大,根据他亲身经验和耳闻目睹的事实,写了一本重要的着作——‘地震记’,提出了大震应变措施。他说:

‘……因计居民之家,当勉置合厢楼板,内竖壮木床榻,萃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力不办者,预择空隙之处,当趋避可也。’

在地震预报技术还不理想的今天,地震突然发生,来不及跑出屋外,就躲在坚实的家俱下,以免砸伤压毙,这在今日防震抗震中,仍然是一件重要的措施。可见四百多年前,秦可大所提出的这个办法很有价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