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淮扬菜,谁知道菜名和做法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美味淮扬菜,谁知道菜名和做法的,第1张

折叠清炖蟹粉狮子头

原料:猪肋条肉800克,青菜心12棵,蟹粉100克,绍酒10克,精盐20克,味精15克,葱姜汁15克,干淀粉50克。

做法:一、猪肉刮净、出骨、去皮。将肥肉和瘦肉先分别细切粗斩成细粒,用酒、盐、葱姜汁、干淀粉、蟹粉75克拌匀,做成6个大肉圆,将剩余蟹粉分别粘在肉圆上,放在汤里,上笼蒸50分钟,使肉圆中的油脂溢出。二、将切好的青菜心用热油锅煸至呈翠绿色取出。取沙锅一只,锅底安放一块熟肉皮(皮朝上),将煸好的青菜心倒入,再放入蒸好的狮子头和蒸出的汤汁,上面用青菜叶子盖好,盖上锅盖,上火烧滚后,移小火上炖20分钟即成。食用时将青菜叶去掉,放味精,连沙锅上桌。

特点:肉圆肥而不腻,青菜酥烂清口,蟹粉鲜香,肥嫩异常。

折叠文思豆腐

原料:豆腐(450克), 冬笋(10克),鸡胸脯肉(50克),火腿(25克),香菇(鲜)(25克),生菜(15克),盐(4克),味精(3克)

做法:

一 、将豆腐削去老皮,切成细丝,用沸水焯去黄水和豆腥味;

二、把香菇去蒂,洗净,切成细丝;

三、冬笋去皮,洗净,煮熟,切成细丝;

四、鸡脯肉用清水冲洗干净,煮熟,切成细丝;

五、熟火腿切成细丝;

六、生菜叶择洗干净,用水焯熟,切成细丝;

七、香菇丝放入碗内,加鸡清汤[1]50毫升,上笼蒸熟;

八、将锅置火上,舀入鸡清汤200毫升烧沸,投入香菇丝、冬笋丝、火腿丝、鸡丝、青菜叶丝,加入精盐烧沸,盛汤碗内加味精;

九、另取锅置火上,舀入鸡清汤500毫升,沸后投入豆腐丝,待豆腐丝浮上汤面,即用漏勺捞起盛入汤碗内上桌。

口味:咸鲜味特点:刀工精细,软嫩清醇,入口即化,是对厨师刀工的考校。

折叠扒烧整猪头

典故 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法海寺的一位莲法师,擅长烹调,烧的猪头肥嫩香甜,常以他亲手烧制的扒烧猪头款待施主,食之美不可言,誉为味压江南。 儿童们因为和尚会烧猪头,还编了一首歌谣传唱。其实释门创教,弟子沿门 托钵,并无专门吃素的习惯。后来释加弟子提婆达多单立门户,提出不吃乳 蛋鱼肉荤物。梁武帝时,大立佛教,开始了佛教徒不吃荤吃素的斋戒制度。 后来莲法师把这手绝艺,传给庙里的一个厨师。厨师学会此法,在外面 开了饭馆,专门烹制扒烧整猪头。制成后先把头肉和舌头放入盘中,再将腮 肉、猪耳、眼睛按原位装上,成一整猪头形,然后浇上原汤汁,保持了法海寺莲法师的手法和风味流传下来。

关于这一传说,虽无明文记载,但却可以在古籍中找到旁证。清代的《扬州风土词萃》中收有白沙惺庵居士的《望江南》词。其中有一首写道:“扬州好,法海寺闲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这就可以看出,扬州法海寺的“扒烧整猪头”的确是很有名的。

特点:

1 扒烧整猪头,是扬州菜中素享盛名的“三头”之一。“三头”即“拆烩鲢鱼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其中尤以“扒烧整猪头”历史较为悠久,声誉最高。

2 此菜成品要保持”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色泽红亮、肥嫩香甜,软糯醇口,油而不腻,香气浓郁,甜中带咸,风味不凡。

原料:猪头(6500克),酱油(250克 ) ,冰糖(500克) ,姜(50克), 八角(15克), 香菜(10克) ,料酒(1000克),香醋(200克),小葱(100克),桂皮(25克),茴香籽[小茴香籽](10克)。

制作过程:

1 姜洗净,切片;

2 葱洗净,打成结;

3 香菜择洗干净,消毒,备用;

4 将猪头镊净毛,放入清水中刮洗干净;

5 猪面朝下放在砧板上,从后脑中间劈开,剔去骨头和猪脑,放入清水中浸泡约两小时,漂净血污;

6 入沸水锅中煮约20 分钟,捞出,放入清水中刮洗,用刀刮净猪睫毛,挖出眼珠,割下猪耳,切下两腮肉,再切去猪嘴,剔除淋巴肉,刮去舌膜;

7再将眼、耳、腮、舌和头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满清水,用旺火煮两次,每次煮约20 分钟,至七成熟取出;

8 把桂皮、大料、茴香籽放入纱布袋中扎好口,成香料袋;

9 锅中用竹箅垫底,铺上姜片、葱结,将猪眼、耳、舌、腮、头肉按顺序放入锅内,再加冰糖、酱油、料酒、香醋、香料袋、清水,清水以浸过猪头为度,盖上锅盖,用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焖约2 小时,直至汤稠肉烂;

10将猪舌头放在大圆盘中间,头肉面部朝上盖住舌头,再将腮肉、猪耳、眼球按猪头的原来部位装好,成整猪头形,浇上原汁,缀上香菜叶即成。

6、天麻烧牛尾 〔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条,母鸡、肘子、干贝、调料各适量。

〔制法〕

(1)将母鸡、肘子下锅煮汤,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后切片,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清水、葱、姜、白酒煮开,去其异味。

(2)锅内放入 煮好的 母鸡、肘子及汤,再放入牛尾、火腿、干贝,调好色味,用文火煨2小时左右,待熟后将牛尾捞出去,骨留肉 整齐地码入盘中,再将 天麻片镶上,把原汁内的母鸡、肘子等料挑出,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浇入盘中即可。

〔功效〕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应用〕治头晕、头痛、风湿痛

7、天麻炖乳鸽

药材:天麻(10克)、桂圆肉(5克)、无花果(2个)

材料:老母鸽肉(100克)、瘦猪肉片(50克)、老姜片(少许)

制作:1、将老母鸽肉、瘦肉片煮熟; 2、将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文火炖制2-3小时。

天麻具有止头痛的功效,且效果极佳。

滋补程度:中等

菜名 天麻鱼头

所属菜系 浙江菜

特点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原料

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00克) 酱油料酒,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生姜,水豆粉各适量。

制作过程

1 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 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将鱼仍置盆内,然后加入葱、生姜和 适量清水,上笼蒸约30分钟。

3 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料 酒、酱油、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用法佐餐食,每日2次。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点评

1、本方是为风痰眩晕而设。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导致眩晕,不宜服用。

2、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的患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的患者,加钩藤、代赭石潜阳熄风。

3、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属风痰而有上述证候的患者,均可随证加减服用本方。

总之,本方主要治疗由于水饮痰湿所致的头目眩晕证,并且收效较好,可谓良方。

另外,本方也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的白术,平肝熄风的天麻,而组成化痰熄风方剂。 上一页 0 /4 下一页

最有钱的宋朝人,患上了“富贵病”?士大夫最鄙视“东坡肉”!

在世界各个民族当中,能吃会吃讲究吃的非中国人莫属,一切飞禽走兽,以及海鲜蔬果,就没有中国人不吃的。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中国人在饮食方面的口味虽然因地域而异,但毫无疑问的是,所有人在饮食方面都非常讲究。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老夫子的名言,他老人家对于吃饭这件事情相当看重,"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古代的圣人当中还从未有如此这般挑食的人。以致于令人心生怀疑,孔夫子周游列国穷困潦倒之时,是怎么解决自己的饮食问题的?

有钱人大鱼大肉,各种海鲜奇珍纷纷端上餐桌,而没钱的人吃吃野菜蔬果,偶尔有点荤腥打打牙祭,这大概就是不同阶层饮食的概貌。

但近年来在中国出现了一种"富贵病":富人们突然吃糠咽菜,对肉类和细粮产生了深深的鄙视。

因此在这个年代,似乎一切都反过来了,富人们反而吃起野菜来了。这大概是与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有关,这帮人有钱有闲,又不用从事体力劳动,吃得清淡一点也没什么影响。

而整天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是万万做不到这样的,肉类永远是最好的蛋白质来源,也是补充体力的必需品。

在中国的所有朝代中,宋朝人无疑是最有钱的,然而宋朝人在饮食方面似乎太清淡了些,或者说宋朝人也患上了"富贵病"。

中国的古籍中关于饮食的记述是不少的,历史不少的文化名人都是厨子出身的,比如商朝时期著名的大臣伊尹,他就是靠做得一手好羹汤得到重用,伊尹在劝说成汤王的时候还说了一大堆的美食:"猩猩的唇、熊獾的掌、燕尾的肉、述荡的蹄、旄象的腰、凤鸟的蛋、鳆鱼的背、朱鳖的脚"等等,这简直就是一个饮食指南。而《周礼·天官记》更是列举了"珍用八物",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八珍。

中国的四大菜系"鲁、苏、粤、川",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有了基本的雏形,南方的楚国人更是凭借着"鱼米之乡"的地理优势,过上了"春有刀夏有鲥,秋有肥鸭冬有蔬"的幸福生活。

汉朝时期,随着汉武帝对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人的饮食更是随着西域与中原的交流产生了剧烈变化,很多西域水果和蔬菜如胡麻、胡萝卜、胡瓜、葡萄等传入了中原,极大地丰富了华夏民族的味蕾。

西域的民族不仅将蔬果传入了中原,还教会了中原人烧烤的另类吃法,到了魏晋时期,胡羹、烤肉、涮肉这种吃法更是风靡中原。

唐代的"烧尾宴"是唐朝的"满汉全席,南北大菜",韦巨源在景龙二年官拜尚书,他举办的那次宴席是最为著名的。

这次宴席仅仅遗留下来的菜名就多达58种,此外还有大量的蔬果、酒水、主食等没有记录在案,可见唐朝饮食的奢靡。

"仙人脔"(乳鸡)、"箸头春"(炙烤鹌鹑)、"醋葱鸡"、"八仙盘"(鹅肉做八副)、"白龙"(鳜鱼肉)等都是席上有名的名菜,而各种加了馅料的点心更是五花八门。但到了宋朝,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饮食文化的变迁,那就是上层贵族逐渐以奢靡油腻的肉食为耻,将清淡和本味放在了首位。

比如著名的"东坡肉",在当时是受到士大夫的鄙视的,所以苏轼才会发出"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感叹,因此北宋的士大夫是看不上猪肉的。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北宋贵族的宴席,和前面许多朝代对比的话是相当寒酸的,《梦华录》第九卷记录了皇帝宴请群臣的一场宴会,场面描写得相当热闹,一群人吹吹打打礼仪庄严,然而端上来的菜却令人大跌眼镜。

"索粉、干饭、水饭、肚羹、仙花饼、莲花肉饼、独下馒头、群仙炙、炙金肠、爆肉"等等,总的加起来还不到30样菜,其中有六七样属于主食,实在是过于清淡寒酸了。

《水浒传》中描述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都是粗人,这些人是被士大夫贵族看不起的底层平民,就连李逵和宋江在一起吃饭,宋江还要点一份鱼汤表示自己的优越感。

其实宋江算得了什么呢?他不过是郓城县一个上不了席面的小吏罢了!那么宋朝人尤其是北宋士大夫,为什么在饮食方面如此反常呢?

《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酒肆勾栏相当发达,为何这些民间饮食始终入不了士大夫的法眼?中国的饮食文化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进步,而宋朝的士大夫集体逆潮流而行,背后是有深刻的原因的,这与宋朝士大夫崇拜的偶像有关。

"一箪食一瓢饮"是孔子对他的弟子颜回的总结,"贤哉,回也!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之乐"是北宋士大夫阶层的一个重要命题,它的倡导者是理学的创始人"二程",以及《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成为了士大夫集体追求的境界,因此在饮食上这些士大夫就集体表现出了清淡的特点。

"甘餐不必食肉"是北宋士大夫在饮食方面的口号,就连苏轼这样的大吃货,也和他的弟子黄庭坚提出了"美物必甚恶,厚味生五兵"的说法,苏轼本人更是做了一篇《食时五观》来劝诫世人,而佛教的斋堂正是叫作"五观堂"

北宋士大夫在饮食方面的表现出来的"富贵病",与他们内心深处的反思有着极大的关系,在经历了五代的乱象之后,这些人逐渐对唐朝时期流行的"杀伐"进行了反思。

更为重要的是,宋朝奠定基调的"重文轻武"和发展完善的科举制,使得越来越多的士大夫出身寒门,比如名臣范仲淹、王安石等。

这些寒门出身的子弟虽然混迹官场,但北宋新旧士大夫的对抗一直很激烈,这就是使得寒门出身的新型士大夫在道德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北宋时期士大夫对粗茶淡饭的向往,是他们精神世界的直接反映,这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启示。

每日五更时分,也就是凌晨3点-5点,开封府的人们就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早市开始叫卖。来的早的人们坐在城门口等待开门,有唱曲儿的,说闲话的,做小买卖的。卖酒水的店大都点着灯卖酒,每份二十文,还有粥饭点心,洗面水,茶药等等。到了天明,卖肉的店便开了门,杀猪羊作坊几近百数家……这样一幅场景,便出现在《东京梦华录》的卷三"天晓诸人入市"一篇中。 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 这样类似的描写在《东京梦华录》中还出现了许多。《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的著作。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王公贵族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与《清明上河图》常共同作为研究北宋都市的历史文献。 图为《东京梦华录》封面书影 根据中华经典古籍库中所收录的《东京梦华录笺注》一书,我们能够更好的还原当时的细节场景。比如上文中的卷三"天晓诸人入市"一篇中,就可以看出许多古人的生活细节来。"诸门桥市井已开,如瓠羹店门首坐一小儿,叫'饶骨头',间有灌肺及炒肺。"这里的"饶骨头",意思就是 这里有提到一种食物——"灌肺",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甚至还写出了其详细的做法。"玉灌肺"的做法便是将真粉、油饼、芝麻、核桃、去皮,加莳萝少许,白糖、红曲少许为末,拌合入甑蒸熟,切作肺的样子,用辣汁供便可。另外还记载了"甜食玉灌肺"的做法,"肉灌肠红丝品灌肺"的两种做法,看得人忍不住想试试亲手制作。 在"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毎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这句中,粥、饭、点心,也分别有着详细的解释:这里的粥有:仙人粥、乳粥、菊苗粥、薏苡粥,梅粥,山药粥等。也分别写了详细的做法,比如梅粥,就是收落梅花瓣,用雪水煮粥候熟,下梅瓣一滚即起,吃了之后能清神思。而"饭"则有"玉井饭"等,还介绍了《梦粱录》一书中的"面食店",这个店专卖家常的饭食,比如"骨头羹"、"鱼辣羹"等,还有"冻肉"等下饭。说到"点心"那可就多了,完全可以来一场"报菜名",炸烤蒸煮,样样齐全。 图为家常山药粥 在"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道至天明。"一句中我们能发现,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这款名为"洗面水"的神奇产品。《东京梦华录笺注》为其作注,宋代市面上卖的的洗面水,都是掺了药的,因而也称作"洗面药",御药院记载有"皂角洗面药""冬瓜洗面药"等等。 《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从都城范围到皇宫建筑,从官署到街坊,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曲艺到婚丧习俗,几乎无所不包,十分丰富。辅以中华经典古籍库所藏的《东京梦华录笺注》阅读学习,走进北宋东京的世界。 截图来自中华经典古籍库pc端

天麻治头痛配方摘抄

1、天麻川芎丸

①成份:天麻15克,川芎60克。

②用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服9克,食后细嚼,茶酒任下。

③主治:偏正头痛,眩晕欲倒。

——摘自《元·御药院方》

2、川芎天麻茶

①成份:川芎500克,天麻200克,茶叶适量。

②用法: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日嚼一丸,清茶下。

③主治:具有熄风止痛功效。主治偏正头痛及首风眩晕。

——摘自《本草纲目》

3、天麻川芎茶

①成份:天麻3克,川芎10克,白芷3克,春茶3克。

②用法:用白酒一碗,将上四味药置酒中,煎至半碗,取渣再用酒一碗,煎至半碗。合并煎汁,睡前以茶饮之。

③主治:满头作痛。

——摘自《元·御药医方》

4、天麻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香白芷6克,防风45克,葛根45克,金银花6克,生石膏9克,川椒3克,乳香3克。

②用法:水煎,洗之。

③主治:前额头痛。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5、天麻祛风清上洗药方

①成份:天麻3克,防风9克,川芎6克,白芷6克,薄荷3克,桑叶6克,甘菊45克。

②用法:用水熬透,洗之。

③主治:偏正头痛,头目昏重等。

——摘自《清·光绪皇帝医方》

天麻食疗菜谱

1、天麻炖鸡

〔原料〕鸡1只(500)克,天麻10克,调料适量。

〔制法〕

(1)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

(2)天麻洗净、切片。

(3)天麻置鸡腹内,鸡入锅加水清炖至熟烂,加调料入味后食用。

〔功效〕熄风、行气、活血。

〔应用〕治疗身体虚弱、产后血虚头昏。

2、天麻炖猪脑一

〔原料〕天麻15克,猪脑1具。

〔制法〕

(1)天麻洗净、切片。

(2)猪脑洗净。

(3)猪脑、天麻片放搪瓷盆内隔水炖熟。

〔功效〕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补。

〔应用〕肝虚 型高血压、动脉 硬化、美尼尔氏综合症、神衰、头晕眼花及脑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

天麻炖猪脑二

天麻炖猪脑,是民间常用的滋补食品。

[功效] 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养。

[适应症] 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脑血管意外后遗半身不遂及语言障碍等。

[分量和用法] 每次用天麻10克,猪脑一个(洗净),水适量,放入瓦盅内隔水炖熟服食。

[注意事项] 本方四季可用。猪脑必须新鲜,用时可每天或隔天一次,3-4次显效。

天麻蒸猪脑三

配方:天麻10克 猪脑2只 姜5克 大蒜10克 葱5克 盐5克 绍酒5克 鸡汤200毫升

制作:1.把天麻打成细粉9猪脑去红腺及膜洗净,姜、蒜洗净,切片,葱切花。

2.把猪脑放在蒸盆内,加入天麻粉、盐、姜、葱、蒜和鸡汤。

3.把盛有猪脑的蒸盆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猪脑1只。

功效:平肝熄风,降低血压。高血压风痰上逆型患者食用。

3、天麻鲤鱼

〔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尾(15千克),酱油、料酒、食盐、味 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适量。

〔制法〕

(1)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然后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后,上笼蒸约30分钟。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

〔应用〕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4、天麻烧牛尾

〔原料〕天麻10克,牛尾2条,母鸡、肘子、干贝、调料各适量。

〔制法〕

(1)将母鸡、肘子下锅煮汤,天麻洗净,放入罐内加清水上笼蒸透后切片,将牛尾按骨节缝剁开,放入锅内加清水、葱、姜、白酒煮开,去其异味。

(2)锅内放入 煮好的 母鸡、肘子及汤,再放入牛尾、火腿、干贝,调好色味,用文火煨2小时左右,待熟后将牛尾捞出去,骨留肉 整齐地码入盘中,再将 天麻片镶上,把原汁内的母鸡、肘子等料挑出,用淀粉勾芡,淋香油,浇入盘中即可。

〔功效〕祛风湿,止痛,行气活血。

〔应用〕治头晕、头痛、风湿痛

5、天麻炖乳鸽

药材:天麻(10克)、桂圆肉(5克)、无花果(2个)

材料:老母鸽肉(100克)、瘦猪肉片(50克)、老姜片(少许)

制作:1、将老母鸽肉、瘦肉片煮熟; 2、将所有材料放在一起文火炖制2-3小时。

天麻具有止头痛的功效,且效果极佳。

滋补程度:中等

菜名 天麻鱼头

所属菜系 浙江菜

特点 功效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适用于虚火头痛、眼黑肢 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原料

天麻25克 川芎10克 茯苓10克 鲜鲤鱼1尾(1500克) 酱油料酒 食盐 味精 白糖 胡椒粉 香油 葱 生姜 水豆粉各适量

制作过程

1 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 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 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 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将鱼仍置盆内,然后加入葱、生姜和 适量清水,上笼蒸约30分钟。 3 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料 酒、酱油、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用法佐餐食,每日2次。

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熄风。

主治痰饮上逆,痰多心悸,眩晕头痛等证。

古籍论本方是治疗内生风痰之剂。若痰因湿生,主要用白术燥湿化痰。晕由于风,辅以天麻平熄内风。脾为生痰之源,所以兼用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补脾益气,化湿和中。并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点评

1、本方是为风痰眩晕而设。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导致眩晕,不宜服用。

2、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的患者,加泽泻、桂枝利湿化饮;若肝阳偏亢的患者,加钩藤、代赭石潜阳熄风。

3、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属风痰而有上述证候的患者,均可随证加减服用本方。

总之,本方主要治疗由于水饮痰湿所致的头目眩晕证,并且收效较好,可谓良方。

另外,本方也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在原方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的白术,平肝熄风的天麻,而组成化痰熄风方剂。

  年百科内容来自于: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就叫做年。也是数学学科时间计算的一种数学名称。如年、月、日等。

  年

  中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 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单字解释年

  nian

  1a year

  2a person's age

  3a periodinone's life or in history

  ①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年初;今年;年终;三年五载。

  ②岁数:年纪;年龄;年轻;益寿延年。

  ③人一生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中年;老年。

  ④新一年开始的那天和其后的几天;过年用品:新年;过年;年货;年饭。

  ⑤时期;时代:年代;早年;初年。

  ⑥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

  ⑦每年的:年会;年报;年产量。

  ⑧姓。如年羹尧、傻子瓜子年广久等。

  年代:niándài时代;把一个世纪分为10个单位,1个单位10年,每10年叫做1个年代。

  〖例句〗为了判断出文物确切的历史年代,考古学家运用最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

  年富力强:niánfùlìqiáng年轻而精力旺盛。

  〖例句〗青年人应该趁年富力强,努力学习,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年轮:niánlún木本植物的主干,因季节变化而生长速度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上显出环形纹理。年轮的总数与植物的年龄大致相当。

  〖例句〗从年轮看,这棵大树有五十年树龄了。

  年迈:niánmài年纪老。

  〖例句〗在公共汽车上,小强把坐位让给了一位年迈的老者。

  年轻:niánqīng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

  〖例句〗这家公司的职员大都是年轻有为的大学毕业生。

  年深日久:niánshēnrìjiǔ经过多年,日子已久。形容经历的时间久远。

  〖例句〗这块石碑历经风吹日晒,年深日久,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年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生于禾,非禾生于年。故《说文》曰:“年,谷孰也。”《尚书正义》引孙炎亦曰:“年,取禾谷一熟也。”(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又指一年的收成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又

  凶年不免于死亡。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

  年(秊)nián

  ⒈时间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因为有余数,所以公历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三百六十六天。一年有12个月。

  ⒉岁数:~龄。~纪。也指按年龄划分的阶段:青~。壮~。老~。

  ⒊时期:乾隆~间。清朝末~。

  ⒋年节,有关年节的:过~。新~。~画。~糕。

  ⒌庄稼收成情况:~景。~成。丰~。

  ①一年:一晃就是两个~头儿。

  ②时代:旧社会那~头儿,穷人够苦呀。

  ③年景:这个~头儿好,大丰收。

  "年"兽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中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几种说法:

  "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熬年的传说

  年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另一种说法是: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年的天文官传说定阳山原是远古羲和族人的地盘,传说很久以前在定阳山下,住着一个叫万年的小伙子。他家境贫寒,终日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候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拿不准种田的节气,常误了时令。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他决心把节令定准。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时,看到树影的移动,受到了启发。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来计算一天的长短。可是,遇上雨、雪阴天,就无法计算了。他又琢磨做一个记时器具,以弥补日晷的不足。一天,他进深山挖药,看到山上泉水有节奏的“滴哒、滴哒”地响着,他开了窍。回家后,反复试验,最后做成了能固定水面高度均匀滴水的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观漏水,天天如此,从不间断。终于发现每隔360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次,最长的一天在夏至,最短的一天在冬至。

  当时的天子“祖己”也为节令失常之事着急,就召集百官议论此事。朝廷节令官阿衡既不懂日月运行规律,又不潜心钻研,见天子问起事故,就说是因为百姓做事不慎,得罪了上天,只有祈祷上天宽恕才行。祖乙听信了,斋素沐浴,率领百官去祭天,并传谕全国各地设台祭天。

  这下可苦了各地百姓。为修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劳民伤财,怨声载道。祭来祭去,毫无成效,时令照乱。万年实在忍不住了,就带上他的日晷和漏壶去拜见天子。

  天子传见万年,听万年讲述了日月运行周期,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日晷台,造漏壶亭。又派12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6个童子守日晷,6个童子守漏壶,准确记录,按时禀报。

  万年登日月阁后,日夜操劳,一晃三载。一天,天子派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禀报:“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听罢,深感有理。但他是个腹内空空又心底狭窄之人。他想:如果万年把历制定准,天子必然定会重用万年,到那时就不会重用我了。于是决定,除掉对方。

  阿衡找了一名刺客,让他行刺万年。刺客在一个夜深人静时候去行刺。但见阁楼周围有卫士严加把守,不能靠近。于是他躲在远处的树影下,拉弓搭箭,向正在阁楼上观星象的万年射去。一箭射在万年的胳膊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捉贼,卫士们立即出动,当场将刺客捉获,送交天子。

  天子问明实情,立即传令将阿衡捉拿收监,接着登日阁看望万年。万年见天子亲自来看望自己,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尽,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天子略加思忖,说道:“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从此,万年在日月阁中更加细心观察草木麦寂荣枯,精心推算时辰,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润了进去,并制定出历法--太阳历。那年五月,天子到天坛祭天,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鲜桃赐予万年。万年献上太阳历。天子望着终年操劳的万年眉发胡须一片雪白,深为感动。下旨将太阳历定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从此,人们也把春节称做“年”。逢过年之时,家家挂寿星图,象徵着新岁添寿。同时也表达了对万年的敬仰之情。

  计时单位

  年

  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谓之一年;

  "年"既然是计时单位,自然与历法有关,而历法的形成又是天体运行和万物生长规律的产物。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知识的提高而发展的。

  中国的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在二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每年的第一月称正月,为岁首。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历法不一,故岁首也不相同。夏历的正月是现在我们所用的阴(农)历一月,即所谓"建寅孟春之月";商代以现在的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丑季冬之月;"周历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即所谓"建子仲冬之月";秦代用颛顼历,以现在的阴历十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亥孟冬之月";汉代初期仍以秦历为准。直到汉武帝时,才组织专门班子,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这就是我们现在仍把阴(农)历称为夏历的原因。

  "年"字的出现始于周代。在此以前,尧舜时称"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之意,夏代称"岁",含人长一岁,新春将临之意;商代称"祀",表示四时已过,该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了。虽然在唐肃宗时曾一度将"年"改为"载",但为期很短,又复称为年。年为计时单位,一直沿用到现在。春夏秋冬一个周期,称为一年,在书面语言中,亦不时出现"载"字,显然那是受古时称谓的影响。

  收成状况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即年景之好坏;

  "年"的再一个含意是收成的意思。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收、藏循环规律而逐渐认识的。因而在古籍记载中,对"年"的说明是"谷熟也"。收获五谷称"有年",丰收称"大有年",亦称"丰年"。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处曰"祈年殿"。在戏文中,对帝王歌功颂德时,有"君乐臣乐民安乐,五谷丰登大有年"之唱词。

  "年"字原是"稔"字初文,即庄稼成熟丰稔之意。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节日名称

  年

  "百节年为首",是欢乐庆祝的愉快时光,谓之过年。

  "年"的另一含意为节日名称。是供大家欢庆的日子。收藏之后,结束了田间农活,首先想到的应是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庇荫。用新米做饭、酿酒、祭祀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但是祭祀活动在哪一天举行,古时并无确定,只是局限在新旧二年交替的这段日子之中。

  "年"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百姓们经过了春秋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苦不堪言。秦虽统一中国,但徭役赋税极为苛刻,民不聊生。直到汉代,才出现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的局面,百姓们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为岁终的庆祝和新岁的祈福创造了条件。

  哪一天称过"年"自然是岁首第一日。但是由于历法的不同和帝王的封建意识,岁首第一日最初很难确定。我国的封建帝王自称为天子,为显示其"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宗旨,随着改朝换代,多次改动了月份的次序。正月不固定,初一自然也不固定。自从汉武帝改"颛顼历"做《太初历》之后,虽然王莽、魏明帝、武则天、唐肃宗都曾一度又改用周历,但为时都很短,因此,民间一直以夏历为准,正月初一即为新年。

  新年的名称有不少变化。古时曾称过"上日"、"元日"、"朔旦"、"元正"、"正日"、"正旦"、"正朝"、"三元"(岁、月、日之元)、"三朝"(岁、月、日之朝)。后世逐渐称元旦。民国之后,中国在使用阴历的同时,亦采用阳历,阳历的1月1日亦是元旦。我国民俗不太注重阳历,虽然机关、学校阳历元旦照例放假,但是民间并不以此日为节。尽管如此,一国之内也不能有二个"年",于是把阴历的元旦称为"春节"。

  过年的习俗上海

  腊月二十四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腊月二十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腊月二十五为诸神下界之日。

  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二十六至二十九,家家户户开始磨粉、包汤圆、制年糕,准备新衣,买春联、年画和“门神”。除夕之夜,各家长幼齐集户内,在灯火下团坐一起同吃年夜饭,故名“合家欢”。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然后少幼齐向家长拜年,家长向小孩散给年前已准备好的压岁钱。

  台湾

  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橘、甜米果(年糕)、“春饭(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压岁钱”等。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香港

  除夕,家家户户在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的多数菜名都含有吉利的意思。

  吃过团年饭后,人们通常会到年宵市场去逛花市。大年初一,人们开始正式庆祝新年,贴春联、年画,舞龙,舞狮等,还会走亲友拜年。

  澳门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

  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过年从腊月二十八开始。除夕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开富贵,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大年初一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以示吉利。“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要吃“开年”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另一个关于年的传说

  相传野三坡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收岁风俗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