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书页用刀子割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过去的书页用刀子割开?,第1张

  你说的是毛边本的书籍

  毛边本指不将书边切齐而装订起来的书刊 从

  其发展轨迹来看 应是平装本的衍生物 具有原生

  型的装帧风味 它的款式主要有三种 常见的是 三

  边毛 即 天头 上切口 地脚 下切口 翻口

  外切口 都是毛边 也有 两边毛 的 只裁 天头

  的 叫 天齐地毛 仅切 地脚 的 曰 地齐天毛

  有资料显示 毛边本并非我国 祖传 而是一

  种舶来品 早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 在欧洲和

  日本就流行过毛边本 专供馈赠之需 且内容并不

  限于文艺作品 因为毛边本是书的原生态 边裁边

  读 别有一番读书的快感和情趣 因此深得绅士 淑

  女们的喜爱 视其为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

  阅读文化而风行欧洲 并迅速流传到其它国家

  鲁迅于上世纪 20 年代初将毛边本从日本介绍

  到我国 究其原因 除了他个人对书籍的装帧设计

  情有独钟外 还与他早年负笈东瀛 较早接触毛边

  本有关 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则是 五四 运动初期新文学勃兴的需要 鲁迅作为

  中国新文学的伟大旗手 是极力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的。而传播新文学的书籍,其内容的更新,必

  然导致装帧形式的改变而有别于古籍, 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

  将毛边本从日本移植到我国,并自称为“毛边党”。

  因为鲁迅先生的大力提倡,到 20 年代中期,毛边本就大行其道 不仅鲁迅著作都有毛边本 其他新文

  学名家中 周作人 郁达夫 郭沫若 林语堂 冰心

  叶灵凤 施蛰存 许钦文等大家都有毛边本问世 当

  年几家以出版新文学为主的书店 如北新 光华 大

  江等 都发行了大量的毛边书籍 以致新文学作品

  的毛边本成为了 20-30 年代文化景观中一个突出

  的亮点 甚至成为了新文学的代名词 在社会上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个时期的毛边本 至今仍被研

  究新文学的学者和收藏者所珍爱-------毛边本略谈 邓 彦

  略说毛边书

  时间:2010年01月13日 00:34:51 来源:临海新闻网

  所谓毛边书,也叫毛边本,就是印刷的书装订后,“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鲁迅语)。看书时,需耐心将书页一一裁开,页边毛茸粗糙,曰故毛边。

  毛边本始于欧洲(感觉中,总觉得这古老的文化应该是我们老祖宗的,其实不然,原来的感觉是错觉),是西方书籍文化的一种体现。后传至日本、中国。中国毛边本的“始祖”据说是周氏兄弟的《域外小说集》,鲁迅对毛边本情有独钟:“书籍不切边,我也是作俑者之一。”“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和尚或尼姑。”他早年的著、编、译,无一不是毛边本,后来连编的杂志《莽原》、《奔流》、《语丝》等都采用毛边的装订形式,其毛边书因不合大众阅读习惯在书店难以销售,他也不同意对书籍进行裁切,足见鲁迅对毛边本的痴迷和钟情程度。——沈文冲编著的《毛边书情调》中《中国百年毛边书刊知见录》辑录了百年中国出版印制的毛边书,共分三辑,所录书刊主要包括书名或刊名、著作者或编译者、图书类别、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序跋、开本和书刊的封面设计、题签等项,其中专门有一辑为“鲁迅编”,收录鲁迅著、编、译书籍60种。——由于周氏兄弟的鼓吹和实践,自上个世纪20年代中叶起,毛边本大行其道,我国新文学的许多大家名家的作品都出过毛边本。

  真正的毛边本的规格是,只裁地脚(下切口),不裁天头(上切口)和翻口(外切口)。裁了下切口即地脚,书容易立在书架上。不裁天头和翻口的毛边书的特点、用意,笔者看了一些相关介绍,不外乎有以下这些:

  一是把赠书对方当知音看待,相信一定会裁开看;

  二是图书经过精心切割之后,往往丧失了原有的趣味,而阅读时用裁书刀自己动手裁书,边看边裁,让读者有一种短暂等待的喜悦,使读书人在读书的同时又多了一份乐趣和雅致;

  三是有说是书店不让读者蹭书,要看书吗?就买吧,所说有过分的,甚至连目录也会做入毛边,不让读者浏览;

  四是表示是新书,“不肯裁切,所以表其为新书也。”

  五是读书需静心,裁一页看一页,也不失为静心之一法;

  六是书看久了,书会污损,页边尤甚;倘是毛边,裁去其“毛”仍然不损内容,不失其新,使书旧貌换新颜,常读常新;

  七是毛边本尺寸稍大,裁开后版面留白较多,宽松、有阅读呼吸的空间,更可在空白处作读书笔记;

  八是最重要的一点,从美学的角度来讲,书经由手工裁开,翻口由原来未裁时的光边变为毛边,质感发生了变化,毛边书表现的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落落大方又参差、错综的残缺之美,是阔大、粗犷和浑厚之美。唐弢先生说:“我觉得看蓬头的艺术家总比看油头的小白脸来得舒服。”“朴素,自然,像天真未凿的少年,憨厚中带些稚气,有点本色的美。至于参差不齐的毛边,望去如一堆乌云,青丝覆顶,黑发满头,正巧代表着一个人的青春。”又称是“拙的美”。张阿泉:“毛边本是一种不事切割的审美情致……淡淡妆,天然样,方兼备读与藏的双重价值。”而“现代文化,触外皆是精美的浮躁”。

  很有意思的是,喜爱毛边书的一族被泛称为“毛边党”,喜爱毛边书的人常自称为“毛边党员”或“毛边党徒”或“毛边党人”,积极提倡并痴迷毛边书的鲁迅被称为毛边党“党魁”,唐弢、周煦良、钟叔河、黄俊东被称为毛边党“四大金刚”,之外,又排出了八个“护法使者”:钱伯城、林辰、姜德明、龚明德、董桥、陈子善、余章瑞、谢其章。——说得上是文坛的佳话和趣话了。

  在大众阅读时代,毛边本当然影响正常的阅读,据说当年《域外小说集》在市场上就遭到冷落。在当代,毛边书多为文人墨客少量制作、有的还限量题签钤印编号用以赠送友人,为爱书人的把玩,在图书市场公开发行少之又少,由此,毛边书,特别是早年的版本现今成了收藏界的热门之一。

  毛边书,是少数爱书、读书、藏书、著书的文人学士的一种雅好,追求的是悠闲的心境,雅致的情怀。秋禾说:“所谓毛边书,其实是连劲风也翻阅不动的那种书。它是与世人叫嚷的‘信息时代的阅读’背道而驰的东西,贵在把玩,讲究沉潜,融入的是人的情意,鉴赏的是书的韵味。那是一种真正书与人、物与我、情与意交融,甚至于可以‘两忘’的阅读境界。”

  http://lhnewszjolcomcn/lhnews/system/2010/01/13/011748361shtml

  作者:□游子吟

别称,汉语词汇,指与常用名称同为官方正式名称的其他名称。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书的别称,希望能帮到大家!

书的别称

百城:《北史·李孝伯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称藏书富者为拥“百城”。

书田:以耕田喻读书,所以书也称“书田”。典故出自《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种播。”

经笥:经,经书,泛指最重要的有指导性的著作;笥,装书的箱子。《后汉书·文苑传·边韵》:“腹便便,五经笥。但欲眠,思经事。”又《徐陵·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学则经笥,文为世珍。”后人用“经笥”代好书多,用“腹笥”喻博学。

万卷: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喻博学,后人用以代指数量惊人的书。

灾梨枣:喻不好的文章、坏的书。古用梨木、枣木刻书,专刻质量差的文章,意思是让梨枣木受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使铅字倒霉。

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宋真宗《劝学文》:“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封建时代常用来代指书籍。

五车:用五辆车载书,喻书多,语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汗牛充栋: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后人用“汗牛”、“充栋”或“汗牛充栋”来借代极为丰富的藏书。

丹铅:丹砂与铅粉,古代点校书籍时所用。明代杨慎集其考证诸书异同的著作即名《丹铅录》。后人亦用来借代经过点校或考证的书籍。

古代图书的两个别称

一、牙签

1、唐韩愈诗《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

2、南唐后主李煜诗《题金楼子后》:“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3、清代鲍廷博诗《挽顾抱冲茂才》:“整整牙签万轴陈,林间早乞著书身。”

以上诗中“牙签”均指图书。

图书为何在古代又称之为牙签呢这是因为古代图书早期形态多为卷轴,卷轴上悬挂的标签牌多用象牙或兽骨制作,以区别甲乙,利用检索,后遂指代图书。后来“牙签”的名让图书占有了。而古代的牙签则称之为“剔齿”、“剔齿签”、“剔牙杖”、“牙杖”、“挑牙”、“柳杖”等。

二、梨枣

1、清代袁枚《秋夜杂诗》之九:“吾少也贫贱,所志在梨枣”。

2、明代谈迁《北游录·上吴骏公太史书》:“饥梨渴枣,遂市阅户录,尝重研百里之外,苦不堪述。”

以上“梨枣”均指图书。

图书在古代称之为“梨枣”,源自中国的印刷术。梨树和枣树是最为理想的刻印材料,不仅品质符合刻板要求,而且取材容易。因而“梨枣”便成了图书的另一称呼。

书籍的别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书籍,人类文明将失去重要载体。本文要说说书籍本身的部件和成书过程中有关的别称。

一部书,就像人体一样,各个部位都有自己的名称。书的正面首页,称为“封面”,又叫“书面”、“封一”、“封皮”、“书皮”、“书衣”。封面的背面称为“封里”,又叫“封二”。书的后表层,称为“封底”,又叫“封四”,它们背面称为“封底里”,又叫“封三”。书籍被装订住的一边叫“书背”,又叫“书脊”。新式装订的书籍,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名称等。与书背相对的一边叫“书口”、“翻口”,线装书通常在这地方标注书名、卷数、页数等。在封面的后面有“衬页”,又叫“补页”,分为“双衬”和“单衬”。在封面或衬页的后面有“扉页”,古代称之为“护页”或“副页”。扉页的正面往往刊有书名、作者名、出版机构的名称;扉页的背面刊有图书版本记录等事项。扉页过后,才开始进入书的主体部分,书页上印有文字和图画的部分称为“版心”,不包括四周的白边。版心到书顶的一段空白称为“天头”,亦称“书眉”,通常在阅读时作眉批之用。版心到书根的一段空白称为“地脚”,与天头合称为“天地头”;版心到书背的一段空白称为“订口”。

书籍最重要的部分当然是“版心”。

正文的前面往往有“出版说明”、“编者的话”等。其后往往有“凡例”,又称“例言”、“发凡”,是说明著作内容、编纂体例的文字。“凡例”语出杜预的《春秋左传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国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凡例之后,一般是“目录”,又称“事目”、“总目”或“序目”,古代称之为“最凡”、“最目”,今天仍有沿用,是用来总括书的内容、提要和目次的。《周易·天官·司会》中曰:“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汉朝的刘玄作注说:“书,谓簿书契,其要凡也。”注释曰:“最凡,为计要之多少,以为契要。”孙治让的《周礼正义》上又说:“最凡与最目义同。”

目录之前或后是“序”,序也叫“叙”或“绪”,又称“序言”、“序文”、“序论”、“绪论”、“绪言”、“叙言”、“前言”、“前记”、“弁言”或“书首”。也就是发端之言,说在前面的话。《庄子·渔父》:“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释文曰:“绪言,犹先言也。”弁,是古代的一种帽子,所以人们就用弁言喻称序言。唐以后称简短的序为“引”。宋苏询父名叫“序”,询文因讳“序”而称“引”,后人沿用。因此序、引遂指同一文体。引亦称“引言”或“引文”。

书的正文又称为“本文”。其中不附加注解评点的正文称为“白文”,《朱子全书·易》说:“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文。”

很多书都有注解,特别是重要的古籍。这种对先秦经典作注释的工作始于汉代,这些注释称为“传”、“笺”。如《诗经》就是毛亨传,郑玄笺。开始“传”与“笺”都有它们的特定含义。传(zhuan音撰),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和订正传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不仅解释正文,而且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或“正义”。

注解还称为“解”、“训”或“诂”。“解”、“训”都有解释之意,同时也是对古代典籍的注解。“诂”指用现代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也指古代语言文字的词的本义。“诂”常常与“训”连在一起,称为“训诂”或“诂训”。“故”通诂,所以也称“故训”、“训故”,都是对古言古义的解释。

注释还称为“章句”,即剖章析句的意思,后泛指书籍的注解。

注解除了有注、传、笺、疏、训、故、诂、解等称呼,后世又增添了许多双音词,其义也基本相同,如:“注文”、“诂语”、“注说”、“注述”、“注训”、“注脚”、“注疏”、“注解”、“注释”、“训注”、“训传”、“训解”、“训释”、“疏注”、“笺注”、“笺训”、“传记”、“传笺”等等。

正文的后面,大多有后记,亦称为“跋”、“书后”。它和序一样,是一种文体,由作者或他人撰写。往往由作者抒发写作过程中的甘苦或请后学或同仁作一评价。倘若这些跋是由编辑写的,这些跋称“编写”或“编后记”。一些书的后记后面还有“索引”,又称“备检”、“通检”、“引得”。它是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容摘记下来,注明出处,按次序排列,以作备检。

我国远在纸张发明之前就已有了著述。那时书写的材料为“简”与“帛”。简是竹片或木片,称“札”或“牍”,后统称为简。把若干简编在一起的称“策”或“册”。帛是古代丝织物的统称,素是白色生绢,都是书写材料。《后汉书·宦者传·蔡伦》:“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嫌帛者谓之为纸。”清代俞樾《茶香室续钞·宋人书贴犹用竹简》说:“南宋初,士大夫书翰犹用竹简。”可见蔡伦造纸之后很长时间,还没完全淘汰竹简。因此,古时就用这些书写材料代指书籍。如:“竹帛”、“竹简”、“竹素”、“竹书”、“书策”、“简素”、“简策”、“简册”、“简牍”、“简编”、“编简”、“简籍”。如柳宗元《读书》诗:“竞夕与谁言,但与竹素俱。”杜甫《秋野》诗:“掉头纱帽侧,曝背竹书光。”清代陈梦宵《作书友人投笔志恨》诗:“我志原何许,逢人却乞怜。是非留竹简,方寸付苍天。”

简素还有个来历。汉代应劭《风俗通》说:“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今东观书,付素也。”后来就以“简素”称书籍。

简册、简策相同,既指书籍,又指史籍。如宋代曾巩《寄赵官保》诗:“素书谠言留简册,高情清兴入林泉。”谠言,正直的言论。

简编、简籍、编简亦指书籍。如韩愈《符读书城南》诗:“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唐代陈元光《太母魏氏半径题石》诗:“清贞蜚简籍,规范肃门楣。”

书写用的竹简也叫“青简”、“汗简”。古时用竹简写书之前,先以火炙简使其出汗,使竹青易写,也不为虫蠹,名为杀青。所以称“青简”、“汗青”或“汗简”,也代指书籍、史册。如文天样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严复《和荆公<适意>》:“橙火年年作近邻,韦编汗简苦阵阵。”

前诗中的“韦编”一词出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指皮绳,古时用皮绳把写好的简编缀成册叫“韦编”。后来就称《易经》为韦编,进而又泛指一切古籍。“韦编三绝”即皮绳数断,可见翻阅之勤。

与韦编近似的还有“青编”,青编即“青丝简编”。这就是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借指史籍,亦泛指书籍。

残旧的竹简称“枯竹”,亦代指古旧典籍。如汉代桓宽《盐铁论·利议》:“诸生无能出奇计,远图匈奴安边境之策,抱枯竹,守空言,不知趋舍之宜,时世之变,议论无所依。”

古时用帛写书,必先裁割成块,称为裂帛,后“裂帛”也成为书籍的代称。

帛有多种,白色的称素,浅**的称缣或绷素,常用以书写,因而也以“缃帖”、“ 缃素”、“ 缃缣”、“ 缃牒”、“ 缣素”、“ 缣缃”、“ 缣蒲”、“ 缣简”代称书籍。如明代高启《临顿里》诗有“旧史堆缃素”之句。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诗:“当时备巡游,今不存缃缣。”骆宾王《上充兖州刺史启》:“颇游简素,少阅缣缃。”

缥(青色丝织品)和缃素,常作书套、书衣,称为“书帙”、“ 缥帙”、“缃帙”、“缃缥”、“缥缃”、“缥书”、“ 缥囊”、“简帙”、“青缃”,这些也都成为书籍的别称。如苏拭《南窗》诗:“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月升。”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缥缃雄丽藻,韦布富经纶。”萧统《(文选)序》:“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飞文染翰,则卷盈于缃帙。”蔡有守《晦间嘱题蒹葭图》诗:“此间谁识凄凄意,写入青纲只是秋。”南朝梁简文帝《登城》诗:“小堂倦缥书,华池厌修竹。”

“瑶帙”是书套的美称,也代指书。如明代郑真《题长淮送别图赠吴兴阮文肃》诗:“归取家藏瑶帙看;吾翁亦有赠行诗。”

古时还有玉制的书籍封套称“瑶检”,亦代指珍贵书籍;如唐李峤《为何舍人贺御书杂文表》:“跪发珍藏,肃承瑶检。”

珍贵的书籍亦称“玉版”和“玉简”。它们的本意是指古代用以刻字的玉片,后作为珍贵典籍的代称。

古代用帛或纸写成的书,为了便于保存,常把它们装核起来,用木棒(也用金、玉、瓷、象牙)等物作轴,卷成束,称为一卷。所以书称为“卷”或“卷轴”。篇幅长的书分为数卷,所以卷亦指书籍的'一部分,如上卷、第一卷等。以前说手不释卷,卷即书。有时也称书为“书卷”。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说:“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末触。”三万轴即三万卷。牙签即牙骨制成的签牌,系在书卷旁作为标识。因而“牙签”、“签轴”都成为书籍的代称。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中有“整整牙签饱蠹鱼”之句。古时还常常把数卷书卷成一束,用布帛或袋子装起来,叫做帙或函,即书套。所以“卷帙”、“签帙”、“签函”也代称书籍。如陆游《送猷讲主赴李明府姜山之招》诗:“贯花签帙压车辕,惟子穷探到本源。”

书籍怕虫蠹,恰有一种香草叫芸香,花叶皆有强烈的气味,放人书中可以避蠹驱虫,因而称书籍为“芸帙”、“ 芸编”或“芸签”。如明代高明《琵琶记·副末开场》:“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在这个戏里还有两句词:“黄卷看来消白日,朱弦动处引清风。”其中黄卷亦指书。杨明照在对《抱朴子》的校笺中说:“古人写书用纸,以黄蘖汁染之以防蠹,故称书为黄卷。”

在用简牍书写时,官方还规定,法律和经书长二尺四寸,非经律者一尺二寸,通常取整数,说“尺书”,亦指书籍。如汉王充《论衡·书解》:“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燔fan音烦,焚烧。)

古代书于木版书都是方形,把简联起来称册或策。所以“方册”、“方策”也指书籍。如《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这些古书究竟是什么著作,众说不一,皆无实据。可视为重要古籍。因而由它们派生出许多古籍的别称。如“坟丘”(三坟、九丘的并称)、“坟索”(三坟、八索的并称)、“坟典”、“典坟”(三坟、五典的并称),这些都泛指古代典籍。另外如“坟籍”、“坟策”、“坟素”、“坟史”也指古代典籍。其中坟史指典籍、史书。《抱朴子·逸民》:“穷览坟索,著述粲然,可谓之言矣。”晋代潘岳《扬荆州诔》:“游目典坟,纵心儒术。”

另外“典文”、“典书”、“典雅”、“典籍”、“典艺”、“典经”、“经典”、“典传”、“经籍”、“经帙”、“书典”均代称古代书籍。现代常用“经典”、“典籍”指权威性著作。

以前,《诗经》和《尚书》是两部重要的古籍,所以后人常以“诗书”泛指书籍。如云“熟读诗书”。

通常还称书为“书本”、“书文”、“书册”等。古人还以耕田比喻读书,称书为“书田”,如宋代王迈《送族侄千里归漳浦》诗:“愿子继自今,书田勤耕播。”

除了书籍本身的名称和别称,成书过程中一些相关的事宜也有不少别称。

一部书从写稿到出版,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精于选材,巧于布局,还要注意语言的润色。书稿写成后还要再三推敲,反复修改。在改稿过程中,有时还需要请师长、友人批评指正一番。请人修改指正自然要态度诚恳,语言谦虚,这时就要用“斧正”、“郢正(政)”、“削正”、“笔削”、“涂乙”等一类谦词。关子“斧正”与“郢正”,《庄子·徐无鬼》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郢地有个人鼻尖上有一点像蝇子翅膀一样大小的泥土。他让一位石匠与他削一削,石匠抡起斧头,运斤生风,银光闪闪,但见那人鼻尖尖的丑处尽除,鼻子却端端正正,丝毫未受伤害。从此,人们就用“郢正”、“斧正”作为请人修改文章的谦词,意为巧匠运斤能使原稿生色。鲁迅的《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与……祈大加斧正。”魏际瑞的《与子弟论文十三》中曾就此详细介绍:“人以文字就质于人,称曰正之。忽念政者正也,改称曰政。又念正者必须删削,乃曰削政。又念斧斤所以削也,转曰斧正。又念善斧斤者莫如郢人,易曰郢政,且或单称曰郢。”苏曼殊《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古代无纸,一般以竹简或木板为书,碰到错误之处,就用刀削去,并用笔改正。后来人们就把修改文字叫“笔削”或“削政”。《史记。孔子世家》中说:“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涂即抹去,乙就是勾画。因此,“涂乙”也用来指删改文章。“雅”的本意为正确,所以古人在请人修改文章时也用“雅正”一词。今天多用“指正”或“教正”二词。“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想要文质半取,风骚两挟,就需要润色。“润色”又称“润饰”、“文饰”、“藻饰”,都是修饰使之有文采的意思。宋王安石《西垣当直》诗:“讨论润色今为美,学问文章卷更醇。”朱烹也说过:“润色,加以文采也。”《宋史·蔡肇传》中对蔡肇文笔大加赞赏:“肇援笔立就,不加润饰。”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中曾引庄周言曰:“辨雕万物,谓藻饰也。”

修改文章往往比写文章还重要,需要字斟句酌,精雕细刻,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代诗人贾岛一日于驴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在驴上俏声吟哦不前,时时作推敲的手势。不知不觉走了半条街,旁观者惊诧莫名,贾岛却视而不见,直至撞上了韩愈的车驾,韩愈正要责问贾岛,贾岛释曰:偶得一联,吟安一字未定,冒犯上官,敬恕非礼。韩愈立马思索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比较好。”后来人们就把斟字酌句、反复考虑称为“推敲”。

古代炼丹术称丹炼成之后可点铁石成金,后来人们就用“点铁(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宋黄庭坚《答洪驹文书》有这样一段话:“古人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人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石成金也。”画家点笔染翰,挥毫作画,称为点染,后来也比喻修饰文字,文章经过润色、修饰,才能够文采四溢,流传长久。

一篇文章或一部书定稿前一步步地组织、修改、删削、增添过程就是编辑过程。编辑又叫“缀辑(集)”或“编削”。任昉的《王文宪集序》中说:“是用缀辑遗文,永贻世范。”李贤注《说文解字》时说:“编,次也。即依次编排,削则如前所述,是对竹简而言。”

文章或书稿在付印之前需要校勘,“校勘”又称“校对”、“校订”、“校改”。即对照可靠的资料,改正书稿中的错误。有的书有几种版本,当以一种版本作底本,需要参考其他版本加以校订,称之为“参校”。古代的书籍今天出版前校对时,需要加标点,因此称之为“校点”。古代校勘文字时,用丹砂和铅粉,故人们就把此举称作“丹铅”、“梓”,意为刻木板,古代书籍先刻木板,然后才能印刷,称为“付梓”,现在人们仍然沿用。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工作,一部书终于出版了,就像母亲经过十月怀胎,孩子终于出生一样,因此人们就用“问世”来拟称书籍的出版。

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

欧阳修借阅典籍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就这样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答案:A

版心是一般书刊成品版面中的图文印刷区域,或者说,版心一般就是是指版面上容纳主体图文的部位。版心的组成要素包括文字、符号、图表、线条、底纹和间空。周空是指版面边沿的四块狭长矩形空白,分别习称“天头”、“地脚”、“订口”和“翻口”。

金边书闲话

元 尚

金边书,对于一位喜欢旧书的人来说,也自有一番魅力,自有不能向外人道者。相对于毛边书而言,金边书似乎少有文字涉及。一部书做成毛边,好像是从近代以来,很有市场,也很有一些喜欢书的人收集之。金边书的命运,和金首饰的命运,则大相径庭。也许因为毛边书,你一眼就能认出来,而金边书则需要摆弄一番。毛边书很外向,金边书则很内向。一部近百年的金边书,对于一个爱书人来说,那简直就是一次不亚于情场上的艳遇。我没事的时候,总是要打开窗帘,在阳光的沐浴下,把玩那册1913年上海群益书社出版的全金边《新译英汉辞典》,在今天,这简直就是一种极近奢侈的享受了。

书之毛边,与书之金边,对于书来说,都是一种书籍的装帧式样,前者展现的是一种朴素的美,后者显示的是一种金碧辉煌的美,这种美具有一种庄严感和神秘感,不是什么书都可使用金边的。在西方它主要用于《圣经》和一些重要的图书。至于像今天,有些书动不动也用金边做装饰,不管内容是猫是狗,那就是一种恶俗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金边书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条,这和毛边书似乎有些不同。毛边书,只要你喜欢,不论什么书,都可以做成毛边。

《新译英汉辞典》在上个世纪初,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工具书,此后这类工具书普及很广,群益书社后来出版的英汉辞典之类的书,就没有再用金边这种装帧形式的了。重要不重要,要有自知,否则就是无知。

金边书,顾名思义,就是在书籍的切口上烫金的一种装帧形式。切口指的是书籍除订口之外的三个边,这三个边,相对于毛边来说,是要加工切齐的,上边的切口,叫做“上切口”,也叫“天头”。下边的切口,叫做“下切口”,也叫“书根”“地脚”。和书脊相对的切口,叫“翻口”。

在书籍切口上烫金,通常要把书籍裁好切口,然后再在切口上面进行烫金作业。“金”的材料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纯金,一种是金的代用品金粉。最初使用这种装饰的目的,主要在于装饰和防潮。因此金边书一开始,就具有审美诉求。

根据切口上烫金位置的不同,对于金边书来说,又有几种不同的装帧类型。三面切口都烫金,叫做“切口金”“三面金”,或“全金边”。仅在天头烫金的叫“天头金”,这种装帧形式,主要用于书籍立放时的防尘。目前还没有见着仅在地脚处烫金的,也许是因为,这里既没有装饰意义,又没有防尘的必要。

金边书,尤其是旧版金边书,可遇不可求,我的几本金边书,都是在无意之中淘换来的。全金边的《新译英汉辞典》如此,天头金的《简明牛津词典》如此,百年前的瑞典文《圣经词典》也如此,有的时候,我总想专门去找这些书,结果却总是一无所获。可遇不可求,这也许是金边书的一个最迷人之处吧。

首发于:《中华读书报》

一些常见的书籍尺寸如下:

1、16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60X185mm;版心尺寸: 215X138mm;订口对订口:46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60mm。

2、16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60X185mm;版心尺寸: 215X138mm;订口对订口:50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60mm。

3、大16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97X210mm;版心尺寸: 245X165mm;订口对订口:48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54mm

4、大16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97X210mm;版心尺寸: 245X165mm;订口对订口:50mm;地脚对地脚:40mm;翻口对翻口:52mm

5、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84X130mm;版心尺寸: 153X100mm;订口对订口:32mm;翻口对翻口:36mm;地脚对地脚:30mm;天头对天头:48mm

6、32K平装书:

成品尺寸: 184X130mm;版心尺寸: 158X100mm;订口对订口:36mm;翻口对翻口:36mm;地脚对地脚:30mm;天头对天头:48mm

7、大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04X140mm;版心尺寸: 165X107mm;订口对订口:34mm;翻口对翻口:42mm;地脚对地脚:38mm;天头对天头:52mm

8、大32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04X140mm;版心尺寸: 159X103mm;订口对订口:42mm;翻口对翻口:32mm;地脚对地脚:34mm;天头对天头:54mm

9、64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30X92mm;版心尺寸: 103X70mm;订口对订口:24mm;翻口对翻口:28mm;地脚对地脚:26mm;天头对天头:40mm

10、64K平装书:

成品尺寸: 130X92mm;版心尺寸: 103X70mm;订口对订口:27mm;翻口对翻口:27mm;地脚对地脚:26mm;天头对天头:40mm

参考资料:

-书籍尺寸

封面文化: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历史演进(2)

http://book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9:51 新浪读书

  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装帧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东汉纸的发明,确定了书籍的材质,隋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成了书籍的成型,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现代。印刷术替代了繁重的手工抄写方式,缩短了书籍的成书周期,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品质和数量,从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几经演进。先后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装和精装等形式。

  (一)卷轴装

  欧阳修《归田录》中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可见在唐代以前,纸本书的最初形式仍是沿袭帛书的卷轴装。轴通常是一根有漆的细木棒,也有的采用珍贵的材料,如象牙、紫檀、玉、珊瑚等。卷的左端卷入轴内,右端在卷外,前面装裱有一段纸或丝绸,叫做镖。镖头再系上丝带,用来缚扎。卷轴装的纸本书从东汉一直沿用到宋初。卷轴装书籍形式的应用,使文字与版式更加规范化,行列有序。与简策相比,卷轴装舒展自如,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少随时裁取,更加方便,一纸写完可以加纸续写,也可把几张纸粘在一起,称为一卷。后来人们把一篇完整的文稿就称作一卷。隋唐以后中西方正是盛行宗教的时期,卷轴装除了记载传统经典史记等内容以外,就是众多的宗教经文,中国多是以佛经为主,西方也有卷轴装的形式,多是以圣经为主。卷轴装书籍形式发展到今天已不被采用,而在书画装裱中仍还在应用。设计在线中国

  (二)经折装

  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形式上改造而来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阅读书籍的需求增多,卷轴装的许多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如果看阅卷轴装书籍的中后部分时也要从头打开,看完后还要再卷起,十分麻烦。经折装的出现大大方便了阅读,也便于取放。具体做法是:将一幅长卷沿着文字版面的间隔中间,一反一正的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在首末两页上分别粘贴硬纸板或木板。它的装帧形式与卷轴装已经有很大的区别,形状和今天的书籍非常相似。在书画、碑帖等装裱方面一直沿用到今天。有时在旧物市场上会偶见它的样子。

  (三)旋风装

  旋风装也是在经折装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虽然经折装的出现改善了卷轴装的不利因素,但是由于长期翻阅会把折口断开,使书籍难以长久保存和使用。所以人们想出把写好的纸页,按照先后顺序,依次相错地粘贴在整张纸上,类似房顶贴瓦片的样子。这样翻阅每一页都很方便。但是它的外部形式跟卷轴装还是区别不大,仍需要卷起来存放。

  (四)蝴蝶装

  唐、五代时期,雕版印刷已经趋于盛行,而且印刷的数量相当大,以往的书装形式已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印刷业。经过反复研究,人们发明了蝴蝶装的形式。蝴蝶装就是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蝴蝶装的书籍翻阅起来就像蝴蝶飞舞的翅膀,故称“蝴蝶装”。蝴蝶装只用糨糊粘贴,不用线,却很牢固。可见古人对书籍装订的选材和方法上善于学习前人经验,积极探索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我们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思考未来书籍装帧的发展,学习前人的经验,改善和创造现代的形式。

  (五)包背装

  社会是发展的,事物是进步的,书籍装帧势必要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改革创新才行。虽然蝴蝶装有很多方便之处,但也很不完善。因为文字面朝内,每翻阅两页的同时必须翻动两页空白页。张铿夫在《中国书装源流》中说:“盖以蝴蝶装式虽美,而缀页如线,若翻动太多终有脱落之虞。包背装则贯穿成册,牢固多矣。”因此,到了元代,包背装取代了蝴蝶装。包背装与蝴蝶装的主要区别是对折页的文字面朝外,背向相对。两页版心的折口在书口处,所有折好的书页,叠在一起,戳齐折扣,版心内侧余幅处用纸捻穿起来。用一张稍大于书页的纸贴书背,从封面包到书脊和封底,然后裁齐余边,这样一册书就装订好了。包背装的书籍除了文字页是单面印刷,且又每两页书口处是相连的以外,其它特征均与今天的书籍相似。设计在线中国

  (六)线装

  线装是古代书籍装帧的最后一种形式。它与包背装相比,书籍内页的装帧方法一样,区别之处在护封,是两张纸分别贴在封面和封底上,书脊、锁线外露。锁线分为四、六、八针订法。有的珍善本需特别保护,就在书籍的书脊两角处包上绫锦,称为“包角”。线装是中国印本书籍的基本形式,也是古代书籍装帧技术发展最富代表性的阶段。线装书籍起源于唐末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流传至今的古籍善本颇多。

  (七)简装

  简装,也称“平装”,是铅字印刷以后近现代书籍普遍采用的一种装帧形式。简装书内页纸张双面印,大纸折页后把每个印张于书脊处戳齐,骑马锁线,装上护封后,除书籍以外三边裁齐便可成书。这种方法称为“锁线钉”。由于锁线比较烦琐,成本较高,但牢固,适合较厚或重点书籍,比如词典。现在大多采用先裁齐书脊然后上胶,不锁线的方法,这种方法叫“无线胶钉”。它经济快捷,却不很牢固,适合较薄或普通书籍。在二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前后,很多书籍都是用铁丝双钉的形式。另外,一些更薄的册子,内页和封面折在一起直接在书脊折口穿铁丝,称为“骑马订”。但是,铁丝容易生锈,故不宜长久保存。

  (八)精装

  精装书籍在清代已经出现,是西方的舶来方法。后来西方的许多像《圣经》、《法典》等书籍,多为精装。清光绪二十年美华书局出版的《新约全书》就是精装书。封面镶金字,非常华丽。精装书最大的优点是护封坚固,起保护内页的作用,使书经久耐用。精装书的内页与平装一样,多为锁线钉,书脊处还要粘贴一条布条,以便更牢固的连接和保护。护封用材厚重而坚硬,封面和封底分别与书籍首尾页相粘,护封书脊与书页书脊多不相粘,以便翻阅时不致总是牵动内页,比较灵活。书脊有平脊和圆脊之分,平脊多采用硬纸版做护封的里衬,形状平整。圆脊多用牛皮纸、革等较韧性的材质做书脊的里衬,以便起弧。封面与书脊间还要压槽、起脊,以便打开封面。精装书印制精美,不易折损,便于长久使用和保存,设计要求特别,选材和工艺技术也较复杂,所以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另外还有流行于唐、五代时期的梵夹装(仿印度贝叶经的装帧形式,今天藏文佛经书仍用)和宋明以后的毛装(草装,粗糙、随便装订),因不具独特的装帧形式,故不再作细说。

  中国书籍装帧的起源和演进过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古朴、简洁、典雅、实用的东方特有的形式,在世界书籍装帧设计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仅仅几千字难述全貌,细细研究颇感趣味浓厚,获益匪浅。在当今这个现代化潮流涌动的时代,每个出版人及书籍装帧设计师都面临着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及冲突的问题,故步自封绝不可取,但丢弃泱泱五千年中华文明亦不可取。所以,研究书籍装帧设计历史的演变,总结前人经验,在此基础上摄入现代气息,是时不我待的事。

  参考文献:

  ①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古籍善本卷》,北京出版社,2002。

  ②孙彤辉《书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③蔺德生、赵萍《古今图书收藏指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④芦影《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⑤《印刷之光--光明来自东方》,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一、16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二、16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60X185mm

版心尺寸: 215X138mm

三、大16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四、大16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97X210mm

版心尺寸: 245X165mm

五、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84X130mm

版心尺寸: 153X100mm

七、大32K精装书

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65X107mm

八、大32K平装书

成品尺寸: 204X140mm

版心尺寸: 159X103mm

九、64K精装书

成品尺寸: 130X92mm

版心尺寸: 103X70mm

十、64K平装书

成品尺寸: 130X92mm

版心尺寸: 103X70mm

扩展资料:

一、书籍尺寸(开本)

1、开本是指一本书幅面的大小。是以整张纸裁开的张数作标准来表明书的幅面大小的。

2、由于整张原纸的规格有不同规格,所以,切成的小页大小也不同。

把 850 毫米× 1168 毫米的纸张切成的 16 张小页叫大 16 开。

把 787 毫米× 1092 毫米的纸张切成的 16 张小页叫小 16 开,或 16 开。

二、开本类型

1、高等学校教材一般采用大开本,过去多用 16 开,显得太大了,现在多改为大 32 开。

2、文学书籍常为方便读者而使用 32 开。诗集、散文集开本更小,如 42 开、 36 开等。

3、工具书中的百科全书、词海等厚重渊博,一般用大开本,如 16 开。小字典、手册之类可用较小开本,如 64 开。

4、印刷画册的排印要将大小横竖不同的作品安排得当,又要充分利用纸张,故常用近似正方形的开本,如 6 开、 12 开、 20 开、 24 开等,如果是中国画,还要考虑其独特的狭长幅面而采用长方形开本。

参考资料:

词条--书籍尺寸

天头地脚应该指的是上下页边距。

1、天头:天头,是指书页上端的空白处。

2、地脚:地脚指书刊中最下面一行字脚到书刊下面纸边之间的部分。

设置方法:

1、首先使用Word打开需要设置天头的文档,点击进入上方的”页面布局“选项卡。

2、接着在该选项卡中,点击”页面设置“右下角的三角按钮,跳转到页面设置窗口。

3、然后在页面设置窗口中,将”页边距“的”上“调整为”37 厘米“,点击确定按钮。

4、确定后返回编辑页面,即可在Word中完成”天头“的设置。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