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老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老虎 21 黑老虎的别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黑老虎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黑老虎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黑老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黑老虎 1 拼音
hēi lǎo hǔ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老虎21 黑老虎的别名
冷饭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鉆、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鉆骨风、大叶南五味
22 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绯红南五味Kadsura coccinea (Lem) A C Smith,以根或藤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23 性味辛、微苦,温。
24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祛风活络,散瘀消肿。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痛经,产后瘀血腹痛。
25 黑老虎的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研粉内服3~5分。
26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黑老虎的方剂 金鸡虎补片
291598处方:狗脊521g牛大力83g黑老虎417g骨碎补83g大枣63g鸡血藤312g金
壮腰健肾片S3B251397处方:狗脊5559g黑老虎333g千斤拔1339g桑寄生(蒸)167
舒筋健腰丸0g金樱子192g鸡血藤360g千斤拔144g黑老虎360g牛大力240g女贞子(蒸)30g桑寄生
金鸡虎补丸09689处方:狗脊1278g牛大力204g黑老虎根1022骨碎补205g大枣153g鸡血藤76
克痛酊,除樟脑、薄荷脑外,栀子、黄芩粉碎成粗粉;其余黑老虎等十六味粉碎成粗粉,加80%的乙醇3000ml,
更多用到中药黑老虎的方剂用到中药黑老虎的中成药 金鸡虎补片
291598处方:狗脊521g牛大力83g黑老虎417g骨碎补83g大枣63g鸡血藤312g金
壮腰健肾片S3B251397处方:狗脊5559g黑老虎333g千斤拔1339g桑寄生(蒸)167
壮腰健肾丸3891处方:狗脊(制)205g金樱子60g黑老虎根115g桑寄生(蒸)58g鸡血藤115g千斤
舒筋健腰丸0g金樱子192g鸡血藤360g千斤拔144g黑老虎360g牛大力240g女贞子(蒸)30g桑寄生
金鸡虎补丸09689处方:狗脊1278g牛大力204g黑老虎根1022骨碎补205g大枣153g鸡血藤76
更多用到中药黑老虎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黑老虎 《本草纲目拾遗》:[卷二火部]烟草火
至今极盛。在内地则福建漳州有石马烟,色黑,又名黑老虎。系油炒而成,性最猛烈,多食则令人吐黄水。浙常
《本草纲目别名录》:[本草纲目释名]草部(上)根名黄大戟赤芫毒鱼败华蜀桑)羊踯躅(黄踯躅闹羊花老虎花玉枝黄杜鹃惊羊花羊不食草)凤仙(急性子金凤花夹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七]老老余编(下)目录 1 拼音 2 老鸦嘴的别名 3 来源 4 性味 5 功能主治 6 老鸦嘴的用法用量 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老鸦嘴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老鸦嘴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老鸦嘴 1 拼音
lǎo yā zuǐ
2 老鸦嘴的别名大青[广东]、大花老鸦嘴、老鸦杓
3 来源爵床科山牵牛属植物大花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 ex Rottl) Roxb,以根皮、茎、叶入药。夏秋采根,刮去表皮,去掉木心,鲜用或晒干;同时收集剩下的茎叶,晒干。
4 性味甘,平。
5 功能主治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止痛。根皮: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茎、叶:蛇咬伤,疮疖。叶:治胃痛。
6 老鸦嘴的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老鸦嘴的方剂 桂龙药酒
g玉郎伞10g土生地10g三爪龙60g白芷2g老鸦嘴13g千斤拔20g砂仁2g黄精5g牛大力80g
桂龙药膏g玉郎伞10g土生地10g三爪龙60g砂仁2g老鸦嘴13g千斤拔20g白芷2g黄精2g牛大力80g
鸦鹐散ānsǎn《普济方》卷三八一:方名:鸦鹐散组成:老鸦头1枚(烧灰,研),轻粉1分,黄丹1分,枯矾1分
鸦啖散nsǎn《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方名:鸦啖散组成:老鸦毛(烧灰)1钱,大红绒(灰)1钱,珍珠5分,冰片
三汁丹n《脉因证治》卷上:方名:三汁丹组成:水杨树脑、老鸦饭草、赤脚马兰。主治:小便出血。用法用量:各取自
更多用到中药老鸦嘴的方剂用到中药老鸦嘴的中成药 桂龙药酒
g玉郎伞10g土生地10g三爪龙60g白芷2g老鸦嘴13g千斤拔20g砂仁2g黄精5g牛大力80g
桂龙药膏g玉郎伞10g土生地10g三爪龙60g砂仁2g老鸦嘴13g千斤拔20g白芷2g黄精2g牛大力80g
湛江蛇药拼音:zhànjiāngshéyào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ZhanjiangSheyao标准编号:W
更多用到中药老鸦嘴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老鸦嘴 《本经逢原》:[卷二隰草部]龙葵
即老鸦眼睛草苦微甘滑寒,无毒。发明龙葵性滑如葵,言苗叶也,消热散血。压丹石毒,去妇人败血。老鸦眼睛言
《串雅内外编》:[串雅外编卷一]起死门大叫一声就死者,名老鸦惊。以散麻缠作胁下及手心足心,灯火捻之。用老鸦蒜晒干,车前子等分为末,水调贴手
《滇南本草》:[第三卷]黑老鸦血黑老鸦血,味辛,性微温。血味咸。治一切年深日久吼喘,喉中如扯锯声,每遇伤
《本草纲目拾遗》:[卷四草部中]老鸦蒜痰核,白火丹,肺痈,煎酒服。对口初起∶家宝方∶用老鸦蒜捣烂,隔纸贴之,干则频换,其毒自消。双单蛾∶神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龙葵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走马胎 21 拼音名 22 走马胎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走马胎的用法用量 27 摘录 3 《中华本草》:走马胎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走马胎的别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性状 38 性味 39 功能主治 310 走马胎的用法用量 311 各家论述 3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走马胎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走马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走马胎 1 拼音
zǒu mǎ tāi
2 《全国中草药汇编》:走马胎21 拼音名
Zǒu Mǎ Tāi
22 走马胎的别名血枫、山鼠、山猪药、走马风
23 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大叶紫金牛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以根叶或全株入药。秋季采挖根、全株,洗净切片晒干。夏季采叶,晒干。
24 性味
苦、微辛,温。
25 功能主治祛风呼吸,消肿止痛。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肿痛;叶:外用治扭伤,痈疖肿毒,慢性溃疡。
26 走马胎的用法用量根03~1两;根、叶外用适量,捣烂外敷,或用干叶研粉撒敷患处。
27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走马胎31 出处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本草纲目拾遗》:走马胎,出粤东龙门县南周山中,山大数百里,多低槽、深峻巖穴,皆藏虎豹,药产虎穴,形如柴根,干者内白,嗅之清香,研之腻细如粉,喷座幽香,颇甜静袭人。
32 拼音名Zǒu Mǎ Tāi
33 走马胎的别名大发药、走马风、山鼠、血枫、九丝马、马路、山猪药
34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走马胎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gigantifolia Stapf[A.Pseu-doverticillata Mer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35 原形态大灌木,高约13m。具粗厚的匍匐根茎;茎粗壮,通常无分枝,幼嫩部分被微柔毛。叶通常簇生于茎顶端;叶柄长24cm,具波状狭翅;叶片膜质,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2548cm,宽917cm,先端钝急尖或近渐监,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边缘具密啮蚀状细齿,齿具小尖头,背面叶脉上被细微柔毛,具疏眼点,以近边缘较多,不成边缘脉。由多个亚伞形花序组成的大型金字塔状或总状圆锥花序,长2035cm,宽约10cm或更宽,每亚伞形花序有花915朵;花梗长115cm;萼片狭三角状卵形或披外形,长152mm,被疏微柔毛,具腺点,缘毛不明显;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卵形,长45mm,具疏腺点;雄蕊为花瓣长的2/3,花药卵形;雌蕊与花瓣几等长,子房被微柔毛。果球形,直径约6mm,红色,具纵胁,多少具腺点。花期46月,有时23月,果期1112月,有时26月。
36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m以下的山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7 性状性状鉴别 根呈不规则圆柱形,略呈串珠状膨大,长短不一,直径154cm。表面灰褐色或带暗紫色,具纵沟纹,习称“蛤蟆皮皱纹”,皮部易剥落,厚约2mm。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淡红色,有紫红色小点,木部黄白色,可见细密放射状“菊花纹”。商品常切成斜片,厚约2mm。气微,味淡,略辛。
相以质干硬、色红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由数列栓细胞组成。皮层宽广,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内皮层细胞凯氏带明显。韧皮部狭窄,初生木质部6原型。
38 性味苦;微辛;性温
39 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化毒生肌。主风湿痹痛;产后血瘀;痈疽溃疡;跌打肿痛
310 走马胎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311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祛风痰,除酒病。治走马风。
2《本草纲目拾遗》:研粉敷痈疽,长肌化毒,收口。
3《本草求原》:壮筋骨,已劳倦。
4《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止痛,治四肢疼痛,俱水煎服。
5《陆川本草》:祛风湿。治风湿骨痛,风瘫鹤膝。
6《广西中药志》:活血行血。治产后血瘀。
312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走马胎的方剂 蓝袍散
碎,炒黑,研末)2钱。功能主治:一切口疳口碎,走马胎疳,痧痘后疳,口糜口腐。摘录:《杂病源流犀烛》
半枫荷药酒3B191895处方:半枫荷17648g走马胎2942g五加皮2942g威灵仙2942g川芎
驱风蛇酒蛇肉1500g当归10g宽筋藤13g秦艽13g走马胎13g黄芪(炙)10g川芎10g白芍13g白芷
马鬃蛇药酒g牛大力(蜜炙)40g山苍子40g半枫荷20g走马胎20g狗脊80g金樱子20g制法:以上十三味,
活络止痛丸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马胎10g威灵仙20g连钱草10g千斤拔10g独活
更多用到中药走马胎的方剂用到中药走马胎的中成药 半枫荷药酒
3B191895处方:半枫荷17648g走马胎2942g五加皮2942g威灵仙2942g川芎
驱风蛇酒蛇肉1500g当归10g宽筋藤13g秦艽13g走马胎13g黄芪(炙)10g川芎10g白芍13g白芷
马鬃蛇药酒g牛大力(蜜炙)40g山苍子40g半枫荷20g走马胎20g狗脊80g金樱子20g制法:以上十三味,
活络止痛丸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马胎10g威灵仙20g连钱草10g千斤拔10g独活
珍珠散分,麝香3分,牛黄3分,南枣(煅灰)6分。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吹于患处。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更多用到中药走马胎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走马胎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丹入腹
方寸匕,日三服。一方,加大黄半分。《刘氏家传》治走马胎赤肿,走入心腹则不救方生槐叶(一握)生栝蒌(去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五]赤游肿第三十五,煎竹叶汤调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刘氏家传》治走马胎赤肿,走入心腹则不救方。生槐叶(一握)生栝蒌(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丹入腹方寸匕,日三服。一方,加大黄半分。《刘氏家传》治走马胎赤肿,走入心腹则不救方生槐叶(一握)生栝蒌(去
《尤氏喉科秘书》:[口牙舌颈面腮门]走马牙疳,不治。其色如干酱,一 一分,二 一寸,故名走马,以喻速也。有齿者落尽而死,上左边门牙为牙之主,
《疡医大全》:[卷十六龈齿部]走马牙疳门主论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豆豉姜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豆豉姜的别名 24 来源 25 生境分布 26 性状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豆豉姜的用法用量 210 附方 211 备注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豆豉姜 1 拼音
dòu chǐ jiāng
2 《辞典》:豆豉姜21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22 拼音名Dòu Chǐ Jiānɡ
23 豆豉姜的别名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蔃(《广东中药》)。
24 来源
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及根茎。9~10月间挖取,洗净、晒干。
25 生境分布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26 性状根呈圆锥形,表面棕色,有纵皱及颗粒状突起,横切面导管明显,质轻泡,易折断,断面淡黑色。气香,味辛辣。
27 性味辛,温。
①《分类草药性》:"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辣,无毒。"
28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
①《分类草药性》:"治周身筋骨疼痛,发表,散风寒疹子,去膨胀,理气。"
②《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止痛,祛风湿,理筋骨。治胃冷痛,孕妇水肿,跌打宽筋。"
③《广西中药志》:"治感冒。"
④《广东中药》:"祛风散寒,息肝风,消肿。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产后脚软,痰湿脚气。"
29 豆豉姜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05~2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210 附方①治感冒头痛,风湿骨痛:木姜子根、茎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冷气痛,胸口痛:木姜子根、茴香虫(阴阳瓦上炕干),研末,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211 备注本品在四川地区与同属植物木姜子及清香木姜子的根,通称"木姜子根",同等使用。参见"木姜子"及"木椒根"条。
212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珍珠胃安丸
nWan处方:珍珠层粉450g、甘草350g、豆豉姜50g、陈皮100g、徐长卿50g制法:以上五
活络止痛丸首乌20g过岗龙20g牛大力20g莶草20g豆豉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
补血调经片樱子300g五指毛桃150g香附(制)300g豆豉姜300g高良姜210g苍术72g千斤拔300g
克痛酊方:黑老虎根195g香附117g广藿香117g豆豉姜117g香加皮80g花椒78g九里香78g鸡骨
正骨水成药,主要成分为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
更多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珍珠胃安丸
nWan处方:珍珠层粉450g、甘草350g、豆豉姜50g、陈皮100g、徐长卿50g制法:以上五
活络止痛丸首乌20g过岗龙20g牛大力20g莶草20g豆豉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
克痛酊方:黑老虎根195g香附117g广藿香117g豆豉姜117g香加皮80g花椒78g九里香78g鸡骨
补血调经片樱子300g五指毛桃150g香附(制)300g豆豉姜300g高良姜210g苍术72g千斤拔300g
正骨水成药,主要成分为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
更多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豆豉姜 《外治寿世方》:[卷四儿科]腹鸣如蛙
淡豆豉生姜(各二钱切碎)葱(五茎)食盐(一两)同炒热。置脐上熨之。效姜煎浓汤。洗肚腹。另用葱姜捣烂。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杂治]曲腰啼哭此受寒腹痛也。淡豆豉、生姜、葱白(细切)、盐共炒热,以手巾包熨肚上,立止。《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
《儒门事亲》:[卷十二汗剂]双解散通圣散与益元散相合中停,水一钟,生姜、豆豉、葱白同煎。《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验方新编》:[卷三脾胃]脾胃虚冷不思饮食鲫鱼和豆豉、胡椒、老姜、陈皮烹煮,空心食。《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奇效简便良方》:[卷三小儿]小儿大小便不通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大风艾的别名 4 来源 5 原形态 6 鉴别 7 性味 8 功能主治 9 大风艾的用法用量 10 备注 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大风艾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大风艾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大风艾 1 拼音
dà fēng ài
2 拼音名Dà Fēnɡ ài
3 大风艾的别名艾纳香、冰片艾
4 来源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Blumea balsamifera DC,以根、嫩枝、叶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阴干。
5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大草本或灌木,有时呈乔木状,全株密被黄白色绒毛,高达3米,具香气。茎直立,木质化,多分枝,青白色。单叶互生,短柄或无柄。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上面绿色有短柔毛,下面密被银白色绒毛。4~5月开花,头状花序较小,径约1厘米,排列成伞房状。瘦果有10棱,被绒毛,顶端有淡白色冠毛1轮。
6 鉴别
h
7 性味辛、微苦,微温。
8 功能主治祛风消肿,活血散瘀。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产后风痛,痛经;外用治跌打损伤,疮疖痈肿,湿疹,皮炎。
9 大风艾的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茎叶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
10 备注(1)本品为提制艾片(天然左旋龙脑,即冰片)的原料。
11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大风艾的方剂 痛肿灵
牛大力5g九里香25g竹叶花椒10g防己10g大风艾15g骨碎补10g小风艾15g木香15g白芷1
华佗风痛宝片39698处方:红鱼眼九层风三叶青藤山风(或大风艾)两面针三七茎叶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
青藤风湿酒FengshiJiu处方:三叶青藤九层风红鱼眼大风艾红杜仲两面针制法:以上六味,置容器内,加白酒4
跌打扭伤灵酊破天莱吹风散五味藤桂枝两面针生草乌了哥王九龙川大风艾薄荷油冰片樟脑制法:以上十二味,除冰片、樟脑、
伤科万花油耳环侧柏叶海风藤马齿苋大皂角过塘蛇两面针羊耳菊大风艾小罗伞柳枝星色草丁香没药紫草茸大风子马钱子(制
更多用到中药大风艾的方剂用到中药大风艾的中成药 痛肿灵
牛大力5g九里香25g竹叶花椒10g防己10g大风艾15g骨碎补10g小风艾15g木香15g白芷1
华佗风痛宝片39698处方:红鱼眼九层风三叶青藤山风(或大风艾)两面针三七茎叶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
青藤风湿酒FengshiJiu处方:三叶青藤九层风红鱼眼大风艾红杜仲两面针制法:以上六味,置容器内,加白酒4
跌打扭伤灵酊破天莱吹风散五味藤桂枝两面针生草乌了哥王九龙川大风艾薄荷油冰片樟脑制法:以上十二味,除冰片、樟脑、
伤科万花油耳环侧柏叶海风藤马齿苋大皂角过塘蛇两面针羊耳菊大风艾小罗伞柳枝星色草丁香没药紫草茸大风子马钱子(制
更多用到中药大风艾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大风艾 《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四]治大风癞诸方
每服暖治大风癞。身体面目有疮。白艾蒿酿酒方。用白艾蒿十束。每束如斗。粗锉。以水一硕。煮取汁五斗。以
《普济方》:[卷一百十一诸风门]大风出虫(附论)晡腹空痛涩。熟艾方(出圣惠方)治大风癞。熏出虫。艾叶(别揉令熟)砒霜(研)水银(与雄黄同研)腻粉(
《普济方·针灸》:[卷三针灸门]甲乙经灸禁穴乃更动其病。令人短寿。大风灸者。所谓复时不可加火艾。大寒灸者。所谓盛冬凌晨也。大雨灸者。但雨日即下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九]不宜灸禁穴及老少加减法更动其病,令人短寿,大风者,所谓一复时,不可加火艾。大寒者,所谓盛冬凌辰也,大凡人初患卒得,终是难
《普济方》:[卷一百十诸风门]大风癞病本文2023-08-07 00:28: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7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