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评论明代宗“天予弗取,反受其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为什么有人评论明代宗“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1张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这句出自《史记》典故非常的适合送给景泰帝朱祁钰,说的是如果上天赐予你的,你拒绝,那么上天就不再眷顾你;如果时机到了,你还不行动,最后反而会遭殃,受到伤害。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率军亲征瓦剌,二十多万大军被瓦剌几乎全歼,皇帝也被俘虏,瓦剌大军一路向南,兵锋直指北京,大明危急。

朝中的很多精英大臣大部分都在土木堡死的死,俘的俘,北京城一片混乱,此时的兵部侍郎于谦站出来,与孙太后商议,决定立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兄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稳定朝局。

朱祁钰在几次推让后被拥立登基,史称景泰帝,南明时期被尊称明代宗。朱祁钰当上皇帝后,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启用贤臣,重用于谦,组织军队,保卫北京城。

帝都北京城得以保全,大明能够平稳度过建朝以来最大的危机,朱祁钰的作用非常的关键,皇帝权威得到了加强,朱祁钰的皇帝位置算是稳当了。

朱祁钰当了皇帝,而明英宗朱祁镇并没有死,还在漠北草原喝风呢,关键是他还被瓦剌给送了回来了。满朝大臣都很尴尬,朱祁镇的至亲也很尴尬,亲生母亲孙太后当然高兴,亲兄弟皇帝朱祁钰却高兴不起来。

一个王朝两个皇帝算怎么回事儿。

朱祁钰对待回来的朱祁镇很仁慈,不但没有杀他,也没有虐待他,甚至给了他一座破落的宫殿居住,还被尊为“太上皇”,而更多的人却称他为“南宫”。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眼看不行了,却没人继承皇位,他的亲生儿子夭折了,原来的太子朱见深又被他给废了,朱祁钰死了,谁来当皇帝是个大问题。当时的选择有三种:1、复立废太子朱见深为太子继位;2、太上皇朱祁镇复位;3、异地藩王如今继位登基。

当朝重臣及孙太后还在犹豫期间,一帮政治投机者们看到了机会,在咨会了孙太后以后,前往南宫接出了太上皇明英宗朱祁镇,连夜破宫门而入,抢先复位登基了,史称“夺门之变”。

朱祁镇再次登基的时候,景泰帝朱祁钰都还没死呢,史上最为奇葩的一个王朝两个合法皇帝的局面出现了,奄奄一息的朱祁钰还活了一个多月,估计这一个多月对他来说感慨良多。

上天赐予朱祁钰当皇帝的机会,朱祁钰把握得很好,承担了皇帝的责任,他当政的那八年时间非常有建树,是个合格的大明皇帝,甚至比两登帝位的哥哥朱祁镇更适合做大明的天子。

当朱祁镇回来后,朱祁钰却没有对他下狠手,就算不杀了他,也不应该留在京城;就算留在京城,更不应该留在皇宫呢,这太危险,自己给自己留下了祸根。

如果是一个考虑成熟,政治嗅觉很敏感的皇帝,要么会找个借口杀了朱祁镇,要么会流放到外地当个异地藩王就好。就算朱祁钰无后,他至少可以从容的选择继承者,大概率会是选择废太子朱见深继位,总比好过让朱祁镇用这样的方式强行复辟,给朱祁钰名誉上带来很大的污名。朱祁钰死后连个正规的皇陵都没有。

明代宗朱祁钰是个非常贤明的皇帝,但是在处理与前任皇帝朱祁镇的事情上,缺乏足够的敏感性,最后导致发生生前夺权篡位的事情。真应了那句:“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1 沈德潜何时写的古诗源

《古诗源》是唐之前古诗最重要的选本,由清人沈德潜选编,具体的编著时间没有记载。

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前清诗人,诗论家。

乾隆四年(即1739)中进士,后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在朝期间,其诗受到乾隆帝的赏识,常出入禁苑,与乾隆帝唱和、论诗,从而使他的诗论和作品风靡一时,影响很大。除本书外,还编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

由此可见,《古诗源》编纂时间应该在公元1739至1769年之间。

2 《古诗源》选编了哪些朝代的代表诗作

《古诗源》选录了中国先秦至隋代的七百余首诗歌。

清代沈德潜选编, 全书共十四卷。沈德潜主要着眼于诗歌的发展演变,宗旨在于探寻诗歌之源, 他认为“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 即古诗是唐诗的源头,故取名《古诗源》。

书中所录,皆为唐以前除《诗经》、《楚 辞》而外的历代代表性作品,诗后评语也不乏精当或具有启发性的见解。 沈德潜( 1673-1769 ),字碡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潜心诗 学,很有造诣,为康乾以来拟古主义诗派的代表。

沈德潜是一位有眼光的选家。 他在《古诗源》中选录了大量古代歌谣和乐府叙事诗,并于建安诗人中特别推 崇曹操、曹植,于两晋诗人中特别推崇左思、陶渊明,于刘宋诗人中特别推崇 谢灵运、谢跳的和鲍照,于北朝诗人中特别推崇庾信,体现了他反对绮靡而注 重诗歌社会内容的宗旨。

《古诗源》因篇幅适当,笺释简明,成为近代流行的古 诗读本。 。

3 清代诗的清中沈德潜

(公元1673—1769年)是乾隆年间影响较大的诗人。他字确士,号归愚,苏州人。他主张写古诗要以汉魏为准,写近体诗要以唐诗为准。他倡导“格调说”,即诗的内容要“温柔敦厚”,作诗要讲求格律、声调。按他的标准,他曾编选过《古诗源》、《唐诗别裁》等几部书,直到今天仍在印行。他在朝做官时和乾隆皇帝关系密切,是诗友。退休后,乾隆路过苏州时还召见过他。沈德潜有些小诗写得很新巧,如《过许州》:

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yǎn掩〕平畴。

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许州即今河南许昌。这样的夏景常见:池塘里流着清水(决决,流水声),垂柳罨覆着平野。到处一片翠绿,满眼都是生机,使人觉得仿佛胡须眉毛都被染绿了,一路蝉声伴你走过许州。这下联想象新奇,不落陈套,令人觉得新鲜而又贴切。他的五绝《晚晴》也颇有新意:

云开逗夕阳,水落穿浅土。

时见叱牛翁,一犁带残雨。

乌云拉开空隙透出夕阳,仍有稀稀落落的雨点落在地上,可见是一场小雨。老农仍在喝牛耕田,犁铧上仍带着残留的雨滴。这一首也是下联写得形象。沈德潜影响大的是他的诗说和他编的历代诗别裁集,自己没有特别有名的诗传世。

4 《诗经》《古诗源》

想要通俗易懂,最好是程俊英的《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注释,有白话翻译,有收藏价值。程俊英先生对自己《诗经译注》并不很满意,因为诗是不可译的,翻译诗歌意思容易传达,韵味却会丧失殆尽。

想要深入研究,最好是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中华书局。有非常详细的注释,没有白话翻译。这个版本被收入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很有价值。

比较常见的版本还有周振甫的《诗经译注》,中华书局。个人认为比较而言,程俊英的版本更好。

另外还有高亨的《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本书的意识形态性较强,建议算了。《古诗源》,清代沈德潜编古诗选集,共十四卷,依据明代冯惟讷《古诗纪》等旧籍,收录了先秦至隋代诗歌共七百余首。编者宗旨在于探寻诗歌之源,故取名《古诗源》。他认为“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而“古诗又唐人之发源也”。于是,他“溯陈、隋而上,极乎黄轩,凡三百篇、楚骚而外,自郊庙乐章讫童谣里谚,无不备采”,“于古逸存其概,于汉京得其详,于魏晋猎其华,而亦不废夫宋、齐后之作者。既以编诗,亦以论世。使览者穷本知变,以渐窥风雅之遗意”。(《自序》)

当然有,我们都知道统治者通常都会将不同于自己政见的书籍、舆论封杀,其实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很正常的情况。统治者都希望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秦始皇的焚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永乐大典就像上面网友说的那样子曾经封杀过很多书籍。最明显的要数《四库全书》了。中学课本上都写了,乾隆派遣大臣编修《四库全书》曾经寻找过《永乐大典》希望成为其借鉴,可是在最后却找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于是他们便到民间去寻访借书抄录,与此同时文字狱不是大兴么?然后就可以找借口将不符合清朝人的口味的书封杀,将以明代年号纪年的书封杀。后来《四库全书》成为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但是它的弊端就是毁了很多书,改了很多书,就致使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书或者现代的书失真,失去了本来的样子。

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是高鹗写的,这我们都知道,但是《红》原始稿是手抄本,有人从藏书的人那里借走原稿,有的进行抄录,有的就直接不还了,在抄录的过程中又发生错误,众所周知的通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这就产生了书籍的错误和损毁。

由此中国古代著作在明朝,清朝遭到过损毁,以致现在的著作有些不是当时的真品,这个现象是很正常的,不仅是藏书者的照顾不周,也是阅书者保护书籍的意识薄弱所造成的。

《明通鉴》,(清)夏燮,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季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版;

《明季南略》,(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版;

《明史》,(清)张廷玉等,中华书局1974年版;

《明会要》,(清)龙文彬,中华书局1956年版;

《明季稗史初编》,(清)留云居士,上海书店1988年版;

《明史纪事本末》,(清)谷应泰,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朝前纪》,孟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清史论著集刊》,孟森,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史考证》,黄云眉,中华书局1986年版;

《清初农民起义史料辑录》,谢国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明实录》;

《明季党社考》,[日]小野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明代社会生活史》,陈宝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玉光剑气集》,(清)张怡,中华书局2006年版;

《嘉靖以来首辅传》,(明)王世贞;

《酌中志》,(明)刘若愚;

《愿学集》,(明)邹元标;

《赐闲堂集》,(明)申时行;

《戚继光评传》,范中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明文海》,(明)黄宗羲;

《召对录》,(明)申时行;

《万历三大征考》,(明)茅瑞征;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中华书局1959年版;

《明会典》,(明)申时行,中华书局1989年版;

《国榷》,(明)谈迁,中华书局2006年版;

《明史简述》,吴晗,中华书局2005年版;

《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

《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上、下)》,南炳文、汤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晚明史:1573-1644年》,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剑桥中国明代史》,牟复礼(Frederick W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著;

《南明史》,司徒琳(Lynn HStruve);

《国史大纲》,钱穆,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明清战争史略》,孙文良、李志亭,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冯梦龙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天下郡国利病书》,(明)顾炎武;《万历起居注》;

《张太岳先生诗文集》,(明)张居正;

《中国经济通史》第七卷,吴量恺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崇祯长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卷,谭其骧主编;

《张居正大传》,朱东润;

《陈子龙及其时代》,朱东润;

《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圣祖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二十五史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明亡清兴六十年》,阎崇年,中华书局2006年版;

《袁崇焕传》,阎崇年,中华书局2005年版;

《杨大洪先生文集》,(明)杨涟;

《三垣笔记》,(明)李清;

《杨文弱先生集》,(明)杨嗣昌。

现在的化学元素表和明朝时期的很多皇子名称重复,就先随便的说几个吧,朱同铌,朱成钴,朱成铬……他们的名字当中都有着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有的人说这重复率不高,是由于化学元素表采用了朱家的发明。这些都是由于朱元璋,给自己的每个儿子都定下了20个字的家庭辈分,来进行排序。他这样应该也是为了确定嫡庶关系,以此来维护朱允炆的统治。

可是谁也没想到,后来是由于自己的儿子朱隶做了皇上,从此以后,皇帝的辈分也发生了变化。朱元璋是有名的工作狂,他在位时,不仅做自己的事,并且还为他的子孙后代,都规划好了。他想他的子孙起名要按照,木火土金水的偏旁来进行排序。所以他给他的 26 个儿子起名都带木字旁,然后孙子辈儿的采用火字旁来取名,曾孙辈的起名就用土字旁,再往下就是金字旁和水字旁了,然后循环后接着再进行循环。不得不佩服他的高瞻远瞩,但是他没想到一个问题,汉字是有限的,而后代子孙的是无限的。

当他的子子孙孙们,数量到达几十万时,汉字是不够用的。刚开始,子孙们还可以对名字进行挑剔,到了后来字都被用完了。况且取名也要忌讳祖先,不能使用重名。这也就造成了后面越来越难取名的问题。最后被逼得没办法,由于祖先的规矩不能被破坏。所以,朱家的子子孙孙,就开始随便起名,只要能对的五行的就可以来当做名字,还有的自己造字,这也就是朱家的子孙名字中占据了元素周期表的原因。

后来当元素周期表传入中国的时候,我国的科学家希望把它翻译成中文,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字来进行翻译代替。况且,翻译也不能那么马虎草率。由于见到了朱家族谱,里面有很多都是采用金属类的偏旁部首,所以,就进行改造。而大部分的元素周期表,就采用了朱家人的名字。不得不说啊,现在来看,朱元璋真的是非常有智慧。即便是自己的子子孙孙都去世了,但是,名字依然在流传。有人说相信如果朱元璋活着的话,那么也会放声大笑吧。不得不说,这家人的起名真的是非常的有规矩的,能一直延续也不容易。

1、《明朝那些事儿》 当年明月著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明朝的一些故事 。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运用小说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最吸引人之处是在史学基础上,辅之适可而止的评论,说主观也客观,说客观也主观。对于入门的你来说,这是一本最好读的明史。但是这仍然是本小说,只可大致了解明代历史,不可全信。

2、《朱元璋传》 吴晗著。想要研究明史,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的一生那是一定要了解的。本书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杰作。但吴晗的《朱元璋传》却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显然没有贯彻唯物史观的阶级观点。

3、《正说明朝十六帝》 许文继 陈时龙著。本书凸现了可贵的平民视角,以明朝十六帝为经、以历史事件为纬、以“正说”历史为号召、以解说疑案为重点。《正说明朝十六帝》是阎崇年先生著《正说清朝十二帝》的姊妹篇,细致描绘了明朝十六个皇帝的一生,对他们的性情、事功都有所发明。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宣宗的隐忧,英宗的仁慈,景帝的功绩,武宗的多情,万历的有为欲了解明朝各个特性不同的皇帝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正说明朝十六帝》非读不可。

4、《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作者经历跨时代、跨国家的冲突动荡,阅世经验丰富,对明史研究虽然半路出家,但自成体系,书人两得,造就这一难得的神品。这本书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明代的历史。

5、《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著。这本书很难懂,很多人读不进去,但如果读进去了,绝对收获非凡。这本书是黄仁宇大历史观的奠基石,从税收角度解释中国王朝统治的特色。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