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历史,可以读什么史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了解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历史,可以读什么史书?,第1张

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1,068万。 满族历史早期文明。

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上溯到距今约6000-7000年前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和茶文化。

公元前22世纪肃慎文明的中心在喜都(今吉林省长春市),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我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3],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

出土了许多石器和陶器,其中有陶猪、陶狗、陶熊。猪的饲养,说明古时民族部落已经过着相对稳定的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兼渔猎的原始生活。陶猪、陶狗、陶熊是作为陪葬品埋入坟墓的,是对死者灵魂崇拜的一种有力的证明。”

满族的先民肃慎自公元前22世纪的舜禹时便见诸史籍。《山海经》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即肃慎)来朝,贡弓矢。”禹定九州时,周武王、成王时,肃慎均派使来贡,最著名的贡品为“楛矢石砮”。周人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公元前夏商周时的肃慎王国、汉至两晋时的挹娄、北魏时的勿吉、隋唐时的靺鞨、北宋至明时的女真。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上的全部领土,大致上西迄贝加尔湖、叶尼赛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临太平洋,北抵北冰洋沿岸,囊括整个亚洲东北部海岸线,包括楚克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千岛群岛的广阔地区是满族先民(肃慎族系)的发祥地。 史书上关于满族的祖先和中原往来最早的记载见于周代,周武王时,肃慎人贡献过“楷矢石奢”。成王时,肃慎又派使来贡。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

我们国家在历史上逐渐的形成了以现在56个民族为基础的中华民族,文化各式各样,成为了我国非常具有文化意义的民族瑰宝。对于我国历史上的民族文化来说,我们非常的有必要去了解,特别是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来说,必须传承我们民族的文化。所以今天的话小编就来大家看一看满族的文化特色。

满族的文字,满族的文字其实叫做满文

满族的文字,满族的文字其实叫做满文,满族是曾经建立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民族,他们不仅仅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满文。并且在当时还作为了清朝的法定文学,进行了推广和使用,并且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对其中包括各种各样的图书档案等等。在我们中国的民族古籍文献之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满人的数量属于最多的一种。并且在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里遇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非常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在满语中被称为“答拉赤”这种东西其实是旗头

在满语中被称为“答拉赤”这种东西其实是旗头,这是满族的妇女在一般的礼仪或者是婚礼场合佩戴的一种头饰,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的话,那么在还珠格格中他们所带的头饰就是这个。他们在佩戴的时候直接固定在发辫上就可以了,并且在上面经常绣一些图案镶珠宝,或者是插上各种各样的花朵,在这上面装饰的种类很多。但是一般只有上层的妇女才会使用这种东西。一般平民家女子结婚或者在节日还有祭祀祖先的时候,才会用来当做饰品。

其实对于满族的习俗来说,满足人们非常的孝敬长辈,注意礼节

其实对于满族的习俗来说,满足人们非常的孝敬长辈,注意礼节。在路上如果遇上了自己的长辈的话,一定要侧身微躬,并且还要垂首致敬。当然除了在礼仪上要非常的注意以外,还有就是不能对狗有任何的侮辱现象。并且满族人把西墙当作是神圣的部位,一般是用来供奉祖先所用,在西墙上不能做犹如祖先的事项。当然除此之外的话,满足还有非常多的礼仪在这里面,小编在这里的话就不多说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

除此之外,满族当然还有很多的文化习俗,其实对于满足的话,小编非常喜欢他们的礼仪,因为他们非常的重视礼仪这一方面。如果想要到满族的地方去游玩的话,就一定要注意他们这一些风俗千万不要因为风俗习惯而让他们厌恶你们。

1、邹润安

邹润安(1790—1845年),名澍,子润安,江苏武进人,清代医药学家。有孝行,家贫绩学,隐於医。道光初,诏举山林隐逸,乡人议以澍名上,固辞。

澍通知天文推步、地理形势沿革,诗古文亦卓然成家,不自表襮。所著书,医家言为多。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理摘要、医经书目,并不传。

所刊行者,本经疏证、续疏证、本经序疏要。谓明潜江刘氏本草述,贯串金、元诸家说,反多牵掣,故所注悉本伤寒、金匮,疏通证明。

而以千金、外台副之。深究仲景制方精意,成一家之言。一生勤苦自励,所著甚丰。其学识渊博,文理淹通,为世通儒。

2、叶天士

叶天士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一作子蕃),名时,医德高尚,又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叶阳生,名朝采,医术更精,读书也多,且喜欢饮酒赋诗和收藏古文物,但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

当时叶天士才十四岁。叶天士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就走江湖,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同时拜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继续学习。

他聪颖过人,“闻言即解”、一点就通,加上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见解往往超过教他的朱先生。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

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

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3、徐大椿

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七七一年)。他出生在书香之家。

曾祖父好古博学,积书甚富。祖父举博学宏儒,官翰林院检诗,纂修明史,是位饶有隐逸风格的词章之士,平生工于诗古文辞,在文苑中很有声名。

父亲徐养浩,考授州司马不成功,也是位读书人。徐大椿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长辈们寄以读书做官、承继祖业、克振家声的希望,那是自然的事。

然而,徐大椿却淡功名利禄,不屑八股文;相反,对经学和医学却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就自选了一条学医济世的道路。

徐大椿十四岁已对学时文感到厌烦。他老师启发说:“时文有止境,只有经学才是无止境的。”,于是他就一心扑在经学上,其中用心最多的是《易经》,旁及诸子百家。

专心致志地探求各种实用的学问,终于在诗、文、书、画、天文、历算,音律、击刺、算法、水利,尤其是医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徐大椿家人多病,三弟患痞病,父亲遍请名医诊治,徐灵胎亲自制药,医理稍通。然而四弟、五弟相继不治而亡。父亲因此悲伤得病,终年医药不绝。

他深深感到医学的重要,也气愤于当时庸医之医术低下,于是愤而学医。他把家藏几十种医书拿来读,朝夕披览,日久通其义。

4、黄元御

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况其一生。

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5、赵学敏

赵学敏(约1719-1805), 字依吉,号恕轩,浙江 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乾隆间(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

学敏与弟赵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学敏年轻时,无意功名,弃文学医,对药物特别感兴趣,广泛采集,并将某些草药作栽培、观察、试验。

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药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钞成帙,积稿数千卷。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济堂”,是诊病疗疾之所。

兄弟寝食其间,治疗多效。族人赵柏云为走方医,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学敏又合平生所录奇方,著成《串雅内编》、《串雅外编》(1759撰)各四卷,其一千众条方或法。

乾隆三十(1765年),又成《本草纲目拾遗》10卷,全书按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分类,辑录《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药物共716种。

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为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还在书首列“正误”一篇。又从民间收集很多秘方,与自己累积的验方汇编成《串雅内篇》、《串雅外篇》。

(一)满族的起源,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

1、肃慎人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居民之一,他们生活在长白山以北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以狩猎游牧为主业,擅骑射,性勇猛。

西周初(公元前11世纪初),肃慎部曾向周朝进献“楛矢石砮”。

《左传》记载:“肃慎、燕、亳”为周代的“北土”。

2、战国后,肃慎人改称挹娄,种五谷并长于养猪,能织麻布,会造小船。

南北朝、隋、唐时期,肃慎、挹娄的后裔相继以勿吉、靺鞨的名称出现,人口发展多达数十个部落。

靺鞨后来发展为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等七部。

3、唐代,大祚荣(粟末靺鞨首领)以粟末靺鞨为主体,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北麓一带,建立地方政权“振国”。

唐开元元年(713年),大祚荣被唐朝册封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便以渤海为号。

渤海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均按唐制建立,文字采用汉字。

4、辽亡渤海后,南迁渤海部民,而黑水靺鞨取代渤海兴起,称为“女真”,一直沿用到明代末年。

辽代女真人可分为三部分:居住在辽东的被称为 真或系辽籍女真;居住在松花江以北的被称为生女真;居住在两者之间的被称为回霸(一作回纥)女真。

生女真中的完颜部,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领导下建立金朝,先与北宋联合灭辽,不久又南下,与南宋并立。

5、明代女真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明称野人女真),已经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清人福格在《听雨丛谈》中说:“满洲有稼穑,有城堡世居之民”“数十巨族,则各踞城寨,小族亦自主屯堡,互相雄长,各臣其民,均有城廓。

土著习射猎,知稼穑”。

(二)八旗军队是清政权基石

1、明中叶以后,女真各部互争雄长,长期征战。

具有卓越政治军事才能的努尔哈赤(清太祖),用30多年将女真各部统一起来。

期间,他对狩猎组织牛录进行创造性改造,建立了著名的八旗制度。

满族兵丁参加了有清一代几乎所有战事,为战争付出巨大的牺牲。

八旗制度作为一种社会与政治合一、兵民合一的组织,对清统一全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

2、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建立大金国,自称“英明汗”,史称后金。

清太宗皇太极继位改元“天聪”,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陆续组建完成。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

3、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八旗兵丁由过去关外时期的旗地制,转变为入关后的旗饷制。

满、汉统治阶级逐步结合,社会经济也渐次恢复并走向繁荣。

4、康乾时期,中国版图东起库页岛,南及曾母暗沙,西达葱岭,西北至巴尔喀什湖,东北连外兴安岭,疆土约1250多万平方公里。

5、在军事政治上,八旗军队是清政权存在的基石;从民政方面看,八旗制度是清代旗、民分治的有效手段。

八旗制度将八旗人口与汉族分离,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清初较为尖锐的民族矛盾。

清中叶以后,又防止了八旗人口消融于汉族汪洋大海中。

但一个民族全民皆兵,不准从事农、工、商各业谋生,最终成为束缚发展的枷锁。

1911年辛亥革命,清廷覆亡,旗营解散,八旗制度彻底垮台,满族从赖饷而食转向自谋生计。

(三)满汉全席·萨其玛·萨满

1、满族是个善于博收外来文化并融汇创新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

2、历史记载,满族姓氏有600多个,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

满族称姓氏为哈拉(hala)。

最初,一个哈拉就是一个穆昆(家族),后来随着人口繁衍、家族分支与随任驻防调往别处分化出数个新穆昆。

宋元后深受蒙古族的影响,女真人称名而不称姓。

3、清入关后,很多满洲旗人受汉族文化习俗的影响,用汉字为姓氏,如瓜尔佳氏以音译改称为关姓,钮钴禄氏以意译改称郎(狼),伊尔根觉罗又称民觉罗,改汉称为赵。

也有将满姓汉语音译的第一个字作为姓氏的,如佟佳氏简称佟,马佳氏简称马,还有图、德、大、暴、呼、阿、肇、西、布等姓氏,大多数是将原来的满姓用汉字来进行简称。

对此,清统治者十分不满,多次严令禁止,但没多大效果。

辛亥革命后,绝大多数的满族人普遍用汉字姓,或捏改汉姓,使他人不知其为满族,以至于今天很多满族人已经不知道自己的老姓。

4、满族先民长期居住在山林地区,崇尚骑射。

婴儿初生时,悬弓箭于门前,象征他未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射手。

男孩六七岁时,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稍长,就骑马佩箭驰骋山林。

女人执鞭不亚于男子,姑娘出嫁,弓、箭、鹿皮服是必备品,结婚时的天地桌上要插上弓和箭。

轿车进门,新郎要射三支箭。

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后改称兴京,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境内)。

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朝鲜、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八旗之下,满族的雏形形成。

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各个族群纳入八旗之下,现代满族雏形自此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被编入八旗的还有当时相当数量的辽东 、蒙古人,少部分朝鲜人,甚至一些俄罗斯人,在八旗内部长期融合的过程中,他们已彻底融入了满族。

建州女真人被称为“佛满洲”(旧满洲),其他人则被称为“依彻满洲”(新满洲)。

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 “清”,同时也改元“崇德”。

1644年入关灭李自成,明朝覆灭,建立了覆盖明朝东北、关内领土及西北的清朝。

扩展资料

满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文化教育的民族

清代以来,满族教育的普及面及办学种类创历史纪录。

有隶属于国子监的八旗官学,有隶于宗人府的宗学和觉罗学。

京畿地区外,在八旗驻防地方和发祥地东北广设官学。

普通旗人10岁以上入隶属于各旗参领的八旗义学,学习满语满文及骑射,成绩归档。

后期学习内容多转向汉族传统文化。

清初即特设八旗考试,并设满文翻译考试。

起初,科举方面还是旗、汉分考,后渐一体考试。

清代举国家之力,编纂了一大批类书,如康熙时的《古今图书集成》、乾隆时的《四库全书》等,给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满族自身也有相当数量的著作传世。

康熙主持编修的《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满族的外科医学接骨(八旗称“揣搬”),在西医的石膏、绷带流行之前,在北京一直占主导地位。

早期满文著作,如《满文老档》《太祖实录》和图理琛所著《异域录》等,都是众所周知的著作。

汉文名著大多译成满文,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等,均有满文译本。

我们所熟知的文学艺术家还有著名满族京剧艺术家程砚秋,满族作家老舍,满族语言学家罗常培,相声艺术家侯宝林等。

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学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诚然,古已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毒七十,令民知所避就。至今,医学已经发展了上千年,现代医学的高度发达,离不开在历史的奔腾长河中为医学奉献出一己之力的奠基者们。

从周代开始就有了周官医师,而后逐步演变为秦汉太医丞令到后来的太医,御医。“医师,太医,大夫,御医”这些词的出现都意味着上至天子,下到百姓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医学,医生,尽自己所能为人类的生命护航。其中“御医”这个既要担负起保障皇家人员生命安全的责任,又需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既得埋头苦学医术,刻苦钻研,又需学习官场,朝廷中的圆滑与左右逢源,可说是医学发展以来最难任职的位置。

中国的最后一名御医名叫爱新觉罗·鹦烈·鹏,家族祖上为清太祖第六子爱新觉罗·塔拜,算起来也是属于正儿八百的皇族分支出来的远支宗亲了。塔拜早年立下战功,获辅国将军爵位,后子孙则逐渐降至奉恩将军(为清代爵名,属宗室封爵第十二级,为最低等,武官正四品)由于属于远支,故塔拜的后人并无过多涉足政治领域。

不少后裔转而行医,悬壶济世,后来逐渐发展成世袭御医家族,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医学古籍资料与清代宫廷秘方。爱新觉罗·鹦烈·鹏,生于公元1916年(民国五年)其自幼聪颖过人,仅在十一岁的年纪便考入了沈阳满族维城中学,甚至在同年由族人举荐,利用读书空挡跟其父学习中医医术。

二十岁考入哈尔滨中医学院,四年学习毕业后,于二十五岁应召进入伪满洲国但任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御医,然而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这位“最后的御医”的命运也变得曲折了。

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和爱新觉罗·溥仪有关的人员全都被要求接受调查,当时的鹦烈·鹏因为,为伪满做事而被判入狱身陷囹圄,当时的他已三十五岁,时间一晃只觉如白驹过隙,一九七九年被特赦的鹦烈·鹏才被从狱中放出恢复了自由之身。

二十八年的年华已过,此时的鹏已迈入了花甲之年,人一生最美好的壮年时期在狱中度过了。但令人值得敬佩和推崇的是,鹦烈·鹏心中并无对国家的怨恨,并无对社会的不满,他以让人吃惊的速度恢复过来,迅速的,仍执着的,怀抱着炽热的心投身于医学。

鹦烈·鹏开始以看病为生,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医术和手中所掌握的一些清代宫廷秘方,为许多百姓医治好了各种病症,同时,他还开始着手整理系统的各式特效药方,全身心的扎进了医学之中。在当地各部门的支持下,鹦烈·鹏开始在自己的家乡开起了一个个的诊所,远近各类病患皆闻风而至,络绎不绝

在沈阳,一位中国医大的教授的女儿,长年患有青紫脸,多年寻医问药仍不见治愈,父女在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了鹦烈·鹏。鹏让此病患服用了自己的中药方剂,兼外敷特制的中草药,不久之后,这位病患的病症就得以彻底清除。不仅如此,在几年时间内,鹦烈·鹏治好了许多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银屑病,和各类肿瘤等疑难杂症,甚至,许多生活困难的病患,他都分文不取,免费为其诊治,短短几年里,收到患者感谢的锦旗不下几百面。

几年前,台湾中医院院长,曾专程拜访这位老人,希望以一百万的高价,买走鹦烈·鹏手中治愈了无数病症的‘御用苍龙丹’,老人拒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秘方是祖国的,我哪能卖钱呢。’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新一代青年学习。

至今为止,鹦烈·鹏本着为百姓谋福祉的想法,曾多次为省内外的中药厂修改药方剂分文不取,将各代御医心血的清代宫廷秘方交于国家有关部门。九七年元月二十四日,他又将治疗风湿,类风湿病的特效药剂“追风液”无偿奉献与抚顺市汇融药业有限公司,同年又再次奉献强身秘方与同一公司。

当时的厂家提出要给这位老人一笔数目可观的报酬,被他婉言谢绝了,鹦烈·鹏说道,在他有生之年里,会继续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百姓的健康继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今,鹏仍置身与医学事业中担任各个医学研究学会的医药顾问。爱新觉罗·鹦烈·鹏的一生可说是为中国中医药事业做贡献的一生,不由让人肃然起敬。医者仁心,爱新觉罗·鹦烈·鹏,当之无愧。

古往今来,无数的医者先驱成就了中国医学,医者,高尚而无畏,他们身着一袭白衣来往于疾病之间,生死之间,手执一把柳叶刀于病魔相抗衡,在手术台上于时间赛跑。

在医院林立的现在,我们好似逐渐淡化了医生的重要与伟大,总觉自己病与不病医生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我们越来越看不见医生背后的酸楚,艰辛,甚至于治愈后的病人,对着主治医师连一句谢谢也无,变得越来越理所当然化了,不应该是这样的。

曾看完了一部医学纪录片《无影灯下》,看完方知医学之路的艰辛,医生用着自己的良心和尊严行使着自己的职业,病人的健康是医生所最先考虑的。医生尊重病人所交付的秘密,极尽所能保持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可贵的传统。医生对人的生命,从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即便在威胁之下,也决不将医学知识用于违反人道主义规范的事情,医生,不止是一个名称,头衔;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正义,一种温暖,一种仁心的象征!!

在此,我对爱新觉罗·鹦烈·鹏,以及无数治病救人的医务工作者,医学家,和为医疗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最真诚的敬意。

目前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做是中医四大经典。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2,《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南阳人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3,金匮要略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

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金匮要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4,《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撰者不详,“神农”为托名,《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着,是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着作。

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证结果,有说成书于秦汉时期,也有说成书于战国时期,但原书早佚,所能看到的本书是后世辑录的结果。

扩展资料:

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在中医界的社会、科技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科学、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中医现代化的核心是中医“人性的解放”和“生产力(效率)的解放”,因从欧美等西方社会开始,有时也被称为“西方化”,但不专属于西方社会,或西医。

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四个亚过程:

技术的发展。 理论的革新、思想的变革,学科的进步

然而,战后年代很快表明,就连“西方化”这个扩大了涵义的字眼也无法充分表达战后世界的交流方式,为了适应这种实际情况的需要,“现代化”这个新词便应运而生。因为它可以简明地表达所有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的相似愿望而不论其地域和传统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

---中医四大经典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