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曰巨即温风,小暑节气古诗六首,解读小暑物候温风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南风曰巨即温风,小暑节气古诗六首,解读小暑物候温风至,第1张

小暑节气一候温风古诗六首: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时当小暑节气,小暑节气,是农历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是天地高温高湿最热的阶段开始。从小暑,到大暑,再到处暑,中间有长达30到40天的三伏,还有秋老虎。这是一年中从盛夏走向秋天的时段,烈日炎炎,暑热袭人。

在先秦周朝《礼记月令》中,谈到此时的物候,第一个就是“温风始至”,现代的人往往解读成是温暖的风来了的意思。但是实际不然。

因为温暖的风,四季都有,从冬天就盼着春天的暖风,按道理,温风是指的春风啊,夏天只有炎热的风,怎么是这么绵软?

实际这个温风至,重点在于”至“上,至在先秦时代,表达的是极端,顶点,高峰的含义,比如夏至,是指的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是古代一年中,太阳角度最高的时段。

所以,这里的消暑温风始至,是说温暖的南风,风之温暖达到极致,也就是,连风也是高温。

”惟林钟之季月 ,重阳积而上升。

熹润土之溽暑,扇温风而至兴。” 汉 王粲 《大暑赋》 节录

汉朝就已经有了确定的官方记录的二十四节气,

农历六月,有小暑大暑节气,而汉朝王粲歌咏夏天天气的炎热,写的《大暑赋》中,是这样说的。

那对应着林种音律的农历六月,夏天季夏,阳光温度积累重叠而上升。

阳光照射在湿润的土地上形成溽热的暑气吗,天地间扇动温暖的风,而这暖风达到顶点旺盛。

他的诗是承接先秦礼记月令和物候。

小暑节气,是温风开始到达高段位,而到了大暑则温风到达顶点。

可以得知这个温风,是专门形容小暑大暑节气,夏天高热的暖风,以小暑为高平台,到大暑节气,风的温度到达顶点。都是高位运行的一种特殊的暑风。

这种夏天的温风,可不温情脉脉,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铄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垆。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 中唐 · 张籍《夏日可畏》

夏天可怕,夏天的太阳更可怕,尤其是农历六月。

强盛巨大的温暖的风在天地间流动,炎热的太阳和夏日来临。

那太阳火一样是威力,流荡在宽阔的原野上,那炎热的原野上,仿佛能融化金属,道路遥远生烟。

太阳就像火鸟一样燃烧天空,天地如同烘炉。

地面如同无数蜡烛燃烧的热度,而天上一轮太阳傲慢运行。

就是那黄昏的太阳都可怕,因为席子上根本不能坐人,那火红的夕阳防毒燃烧着梧桐。

可怜我,在这样的炎热的夏天里,领略热烈的风和阳光,站在半路。

这简直是要命的夏天的苦境,也许是一种现实,再热的夏天,也有路上的行人,肩负生存生活,烈日前行。

更也许折射一种心境。人生半路,环境恶劣的滞留郁闷。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 中唐 · 元稹《咏廿四气诗 小暑六月节》

唐朝元稹的二十四节气诗,引用旧典。

这可不是让人舒适的春天的暖风,是蓦然温度高热的风,不但不凉快,反而让人汗流浃背。

这样的风来了,不用说小暑节气就到了。

这样的风里,有雨也是暑雨,是夏天狂暴的雷雨,摇曳竹林,而登高望远,最容易看到山林边上乌云涌起,远山有雷,东边日出西边雨。

这是六月的炎风暑雨,虽然庭院长满绿树,但是不解郁热,倒是树下的青苔勃然生长。这是夏天雨季的植被,青草林下,可簇生无数的蘑菇。

古人认为,先有风,吹动云彩,才会有雨。

所以小暑节气,首先躲不开的是暴雨前的暖湿风来。

然后雨来,而雏鹰已经长就了羽翼,开始在风雨中翱翔。

不几天,就可以听到到处是蟋蟀的叫声。因为这样的暖湿,孕育了虫草的生命。

“温风扇炎节,高壤见新稻。

苍**犹杂,镰担力已到。

时当艰食久,不暇论赢耗。

奔奔竭顷亩,翕翕资釜灶。

老翁操匕箸,一食九嗟懊。

岂凶存后忧,饱饫偶今暴。

骄阳有炕暵,积雨或淹涝。

未是安眠人,儿童但嬉噪。” 北宋 · 吕南公《早获 》节录

这是一首悯农诗。

农历六月,太阳下热风吹过,高处的土壤看见了早熟的稻子。

那稻子青黄相杂,还没有成熟透,就已经被镰刀和箩筐收获。

这是因为青黄不接的苦日子太久,无法忍耐饥馑,而提前收割。

到处是人奔向田野,将收获的稻子,煮饭。

老农拿着筷子勺子,边吃边懊悔。

他岂不知道这样的收获,是存在着问题的,因为明显提前收割,不利于产量,但是这已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来饥饿,二来是小暑节气还有几天的晴热暖风,之后可能会是暴雨。

农家的每一步都是靠天吃饭,他们不敢赌,因为不提前收割,万一大雨形成涝灾,那是颗粒无收。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好先收获,饱了一时口腹。

这样阴晴多变,旱涝不定的农村,没有安稳的人,只有不醒事的孩子,争着要吃新米新饭。

“南风曰巨即温风,至极至来训不同。

季也定非来以始,夏哉应是极而终。

登台拂拂面犹扑,挥扇炎炎汗更融。

却忆良农方炙背,三耘努力卤田中。 '清 · 弘历《月令七十二候诗 六月小暑节三候 其三十一 温风至 》

清朝乾隆皇帝,也爱研究月令和古籍。他研究温风的含义,是”至亦训极亦训来,季夏暑气之至极。故曰温风至。非谓其初来也“

说季夏是暑气最旺盛的季节,是暑气暖风的极致,所以温风至,不是说季夏暖风到来,而是暖风到了热的极致。

那从南方吹来的盛夏之风,巨量溽热,所以叫”温风“。

定在季夏,是表明,夏天到了极致也快终结。

这样的”温风“,就算站在高台,拿着扇子,都只会更炎热,挥汗如雨。

我只是心疼辛勤的农民,低头背晒在这样的阳光热风里,在水田里,反复耕耘。

中国历史上,除了少数皇帝,不懂民艰,其实大多数皇帝,是知道自己的地位,建立在农业的丰收,农民的辛苦上的。

也算他有心,知道夏天农民的辛苦。

”凉生绿竹温风软,暑涤清流夜气寒。

香坠荔枝红簇簇,影欺荷盖翠团团。“ 明 · 韩殷 《夏 》

夏天的温风,不仅有温度,且强悍。但是有无克服远离它的方法呢?

当然有,竹林和荷塘是天然的空调,可以转化高温气流,形成凉风。

哪怕普通人家,在窗户前种植几丛竹子,也能有效化解高温高湿,形成阴凉的小环境。

所以对于最热的风,当然是多种荷花多种竹,还有荔枝红簇簇。

在竹林荷花边,吃着荔枝,享受被过滤成清风的温风,夏天再漫长炎热,也化解成一种夏美。

连强悍的温风,都变得柔软起来。

今天六首古诗,是解读小暑温风的含义。

小暑温风至,是炎热的风吹来了,也是暖风极致的时段。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 小暑 ”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小暑节气的禁忌有哪些,欢迎阅读!

小暑节气的禁忌有哪些

小暑最忌吹南风

“小暑南风, 大暑 旱”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

在江南,故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风车、轧车、油车都不动了。

小暑忌讳坐木头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小暑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年男性中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成原因不明的发热。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小暑忌空腹 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老年人不宜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 总结 出来的 经验 。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但对老年人来说,一味强调“夏练三伏”,则就不太适宜了。

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少15%左右,因此抗热能力较差,在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发生中暑。此外,老年人在炎热天气下锻炼后,还容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症。所以,老年人是不宜在三伏天进行锻炼的。

当夏季气温在30℃~33℃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最好选择早晨进行锻炼,时间以半小时以内为宜。当最高气温高于35℃时,老年人应停止一切活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常规的防暑药品,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小暑吃什么食物好

1、黄瓜+煮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2、吃三宝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3、食新(食辛)

小暑食新,是客家人的一种民俗活动。客家人,即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客家人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4、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5、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7、吃莲藕

每逢小节气,暑民间有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

小暑节气有多热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我国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民间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意思是说,小暑时,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古人认为,小暑就是小热的意思,到了农历六月中旬的大暑节气,天气才会大热。不过,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如此。

其实小暑大暑都是制造高温的高手,关于小暑的天气炎热程度,民间有句 顺口溜 特别契合——“小暑,小暑,小心中暑;天热,天热,天天都热。”

所以说小暑不是“小热”,而是“很热”,而且“天天都很热”,高温来得迅猛,炎热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小暑节气的禁忌有哪些一览相关 文章 :

★ 小暑节气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 2021小暑节气的习俗与禁忌

★ 小暑节气的传统习俗介绍大全

★ 小暑节气的禁忌及民间传说

★ 小暑节气的简介及风俗

★ 小暑的养生知识及禁忌

★ 小暑节气养生六大禁忌

★ 小暑时节的注意事项介绍

★ 关于小暑节气民间农谚大全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于每年公历7月6-8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小暑有哪些传统习俗?有哪些与小暑有关的诗作?

1、小暑有哪些传统习俗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2、有哪些与小暑有关的诗作?

 就比如,《小暑六月节》著作于唐·元稹,忽然之间阵阵热浪排山倒海般袭来,原来是循着小暑的节气而来。竹子的喧哗声已经表明大雨即将来临,山色灰暗仿佛已经听到了隆隆的雷声。这一场场降雨,门窗上已有潮湿的青霭,院落里里长满了小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短短几句,就把小暑的气节和潮湿表现了出来。

3、民间小暑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后记:天气热了,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远离一切生冷寒凉食品,以热茶代替冷饮!夏天消暑常备的绿豆汤、凉茶未必适合所有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尽量还是少喝!以姜茶替代为佳!

小暑饮食有“三宝”

煎藕饼

从明天起,小暑开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民间有俗语说“小暑温暾大暑热”“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在饮食上,节奏也随节令而变。小暑饮食有“三宝”,黄鳝、莲藕、绿豆芽。

黄鳝

虽然黄鳝一年四季都能吃上,但小暑前后是最为肥美时节。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夏天湿气较重,对于湿气重的人而言,黄鳝有“冬病夏治”的效果。

黄鳝饭

在广州,黄鳝最为经典的烹调方法就是黄鳝饭。以肥美的黄鳝和大米作为原材料,用传统的瓦煲来煲,最后佐以葱花与姜丝铺面,十分美味。而焖、啫、炒,甚至做汤,都是黄鳝在餐厅里常见的烹调方法。在湖南菜馆里,厨师会用菜籽油来炒鳝鱼,火要够大、手脚要够快,让土鳝鱼保留Q弹的口感,吃饱了油的鳝鱼美味得很,用以配饭是一流的。曾有一家以黄鳝为主题的餐厅,推出了一道“十八涌膏蟹沙白焖鳝”,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焖鱼。用五六两重的膏蟹配以沙白、黄鳝生焖,加入凉瓜,这般做法,在家也能效仿之。

花胶鳝王汤

莲藕

“小暑吃藕”,这已成为民间习俗。莲藕能清热凉血散血,是解内热的“利器”之一。据《本草纲目·果部·莲藕》记载:“六七月采嫩者,生食脆美。”六七月份,正是鲜藕上市时节。如今,各地莲藕的当造时节较古时候有所变化。餐饮人江滔告诉记者,中山横门水乡产七孔莲藕,通常是每年4月到9月最为当造,莲藕块头大,肥短、带点咖啡色泽,口感爽脆。记者获悉,南方种植的莲藕多数在夏季六七月收成,而北方莲藕则要推迟到秋冬季。

莲藕汤

莲藕煲汤或者煮水后加一点冰糖,十分清润,这种吃法更多的是品其汤水。如果冲着吃莲藕,那么蜜汁藕、菊花炒莲藕等菜式都值得一试。水乡之人,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当凉菜吃;用同样清心的菊花来炒莲藕,赋予了莲藕花香。如若时间允许,可以用莲藕来做一道小吃,蜂蜜百花莲藕饼,在莲藕之间酿百花馅,在脆浆里走一遭,下锅煎炸,最后淋上一层薄薄的蜂蜜,也是一道佐餐小吃。

绿豆芽

绿豆芽的好处,瘦身人士深知。由于它的水分与纤维素含量高,能促进肠道蠕动,加上它热量低,是夏季瘦身的好食品。《本草纲目》称其能解酒毒热毒,利三焦。绿豆芽是再平常不过的食物了,平日里它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配角。但到了小暑前后,“配角”变成“主角”,将它做成一道凉菜或者小炒菜肴,能为夏日餐桌增添一抹清爽,为身体减少负担。

豆芽凉菜

不过,别看它平凡无奇,要炒得好却实属不易,也是非得痛下一番苦功才行。因为豆芽含水量多,只要手速慢,很快便出水了;时间与速度掌握不当,豆芽又要夹生。炒得好的豆芽,须全熟,入口饱满,汁水充盈。有粤菜师傅指点,不要直接下锅炒。洗干净豆芽后,炒之前可用凉水过一次豆芽,时间控制在2分钟;豆芽一定要炒熟,可在油温大约六成熟时再下锅,大火快速而均匀地翻炒,经过多次的练习,便熟能生巧。

营养师饮食建议:

多喝水与益气生津茶饮 少食辛辣刺激油腻

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林淑娴说,小暑的天气开始炎热,此时就需要注意补充水分,预防中暑。除了日常多喝水以外,还有一些益气生津的茶饮可以喝。因为,天热出汗的过程其实也是耗气伤津的过程。比较常用的消暑饮品是黄芪麦冬石斛茶,用黄芪、麦冬、石斛各10克煮水就可以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医师曾婷告诉记者,天气炎热,每日要补充足够的水,最少1500ml~1700ml,出汗多则多喝。也可以增加汤水,如各种蔬菜汤、绿豆汤;其次,多吃水分多的食物,如蔬菜瓜果、各种叶菜、豆芽、冬瓜、青瓜、丝瓜、西瓜和梨等;由于人体夏季消化功能减弱,饮食方面要注意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荤素应合理搭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