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子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杏子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杏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杏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化学成份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注意 2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杏子 1 拼音

xìng zǐ

2 《辞典》:杏子

21 出处

《本草图经》

22 拼音名

Xìnɡ Zi

23 杏子的别名

杏实(《别录》)。

24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果实。果熟时采收。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杏仁"条。

26 化学成份

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β胡萝卜素、少量γ胡萝卜素和西红柿烃;果实的挥发油成分有月桂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异松油烯、反2己烯醇、α松曲醇、牻牛儿醛、牻牛儿醇、2甲基丁酸、乙酸、芳棒醇、环氧二氢芳樟醇的顺反异构体、γ辛酸内酯、γ癸酸内酯、橙花醛、柠檬醛。未熟果实含绿原酸类、焦性儿茶酚类、赭朴鞣质、黄酮类等成分。

27 性味

酸甘,温。

①《千金·食治》:"味极酸。"

②崔禹锡《食经》:"味酸,大热。"

③《日华子本草》:"热,有毒。"

④《本草图经》:"杏之类梅者味酢,类桃者味甘。"

28 功能主治

润肺定喘,生津止渴。

①《千金·食治》:"其中核犹未鞕者,采之 食之,甚止渴,去冷热毒。"

②《滇南本草》:"治心中冷热,止渴定喘,解瘟疫。"

③《随息居饮食谱》:"润肺生津。"

29 注意

①崔禹锡《食经》:"不可多食,生痈疖,伤筋骨。"

②《本草衍义》:"小儿尤不可食,多致疮痈及上膈热。"

210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 杏子汤

饮停积,悉皆治疗。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杏仁去皮尖,五枚,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白龙膏

,乳香2两(另研),定粉(另研)8两,黄蜡8两,杏子油1斤(如无,用脂麻油)。制法:上7味锉,油内揉

麻黄杏子汤

六《症因肺治》卷一:方名:麻黄杏子汤组成:麻黄、杏子、米仁、桑白皮、桔梗、甘草。主治:外感腋痛。风寒

顺逆丸

厚朴4分(炙),干地黄4分,桂心4分,滑石4分,杏子2分,黄连4分,麦门冬4分(去心)。主治:久寒积

杏子膏

ìngzǐgāo《圣济总录》卷一○九:组成:初生杏子71升,古五铢钱7文。主治:眼中赤脉痒痛,时见黑

更多用到中药杏子的方剂

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 五仁丸

法:先将五仁研为膏,入陈皮末研匀,炼蜜为丸,梧桐子大上共将五仁别研为膏,合橘皮末同研匀,炼蜜为丸如

安贞汤

苓3钱,白术1钱,厚朴1钱,砂仁1钱,桑皮2钱,杏仁3钱,苏子1钱5分,陈香橼皮6分。功能主治脾痹

艾烟丸

上药再同研匀,入粟米粥和,以艾烟熏之,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赤目。用法用量每用1丸,以绵裹井花水

宁嗽丸

大。《饲鹤亭集方》:组成:南沙参2两,桑叶2两,杏仁2两,茯苓2两,川贝2两,姜夏2两,前胡2两,

鸬鹚涎丸

燥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方名:鸬鹚涎丸组成:光杏仁2两,栀子(炒黑)2两,石膏2两,蛤粉2两,天

更多用到中药杏子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杏子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甘草。治上气不得息。喉中如水鸡声。凡局方温肺汤。杏子汤之类。从此方增损者颇多。御药院方。细辛五味子汤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论七首、脉证五条、方九首

。)〔沈〕脉浮者。邪居气分而属肺。详杏子汤。必以杏子为君。而杏乃专泻肺气。使肺气通调。邪去而肿自退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编

寒,是邪独在太阴肺经,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发散肺邪,而汗、喘自止矣。麻黄杏仁甘

《普济方》:[卷一百三十七伤寒门]伤寒烦喘(附论)

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子主之。是欲发散水寒也。经曰。喘而汗出者。与葛根黄

《金匮玉函经二注》:[卷十四]水气病脉证第十四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鲈鱼的别名 4 《辞典》:鲈鱼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鲈鱼的别名 44 来源 45 原形态 46 生境分布 47 化学成份 48 性味 49 功能主治 410 各家论述 411 摘录 5 鲈鱼使用提示 6 鲈鱼的营养价值 7 鲈鱼的加工 8 鲈鱼适合的人群 9 鲈鱼的食疗功效 10 与鲈鱼相克的食物 11 鲈鱼的食用建议 附: 1 用到中药鲈鱼的方剂 2 古籍中的鲈鱼 1 拼音

lú yú

2 概述

鲈鱼(Perch)品种很多,如黄鲈、湖鲈、白鲈等。鲈鱼体侧偏,成鱼长30~60cm,嘴大,背厚,鳞小,栖于近海,冬季回游到淡水中,性凶猛,以小鱼虾等为食。鲈鱼肉呈白色,刺少,肉质细嫩、爽滑,鲜味突出。鲈鱼在全世界温带沿海地区均有出产,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产量最高。

我国的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之一。主产于辽宁大东沟、旅大、营口,河北秦皇岛,天津北塘,山东羊角沟、烟台、石岛、青岛,但以北塘产的品质最好,产期在3~8月间,立秋前后产的品质最好。

3 鲈鱼的别名

鲈花、鲈板、鲈子鱼、寨花、四腮鱼、鲁鱼、花糜

4 《辞典》:鲈鱼

41 出处

《食疗本草》

42 拼音名

Lú Yú

43 鲈鱼的别名

花鲈、鲈板、花寨、鲈子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

44 来源

为鮨科动物鲈鱼的肉。

45 原形态

体长,侧扁,背腹面皆钝圆,背部在第1背鳍起点处隆起。体长约40厘米左右,头略尖,中等大。吻尖,口大,稍倾斜,下颌长于上颌。上下颌、锄骨、口盖骨上都有细齿,舌平滑无齿。前鳃盖骨后缘有锯齿,后角下缘有3个大棘,鳃盖后缘具1棘。鳃孔大,两边的鳃膜和鳃峡相连处的距离很近,鳞小,呈栉形;侧线鳞70~78,背鳍、臀鳍基部鳞片小。背鳍显著分为2个,第1背鳍Ⅻ,为梗棘,以第5及第6棘最长;第2背鳍13,为分枝鳍条;背鳍起点在鳃盖棘后。腹鳍16,胸位。胸鳍短。臀鳍Ⅲ7~8,起点在背鳍第6鳍条下方,其棘以第2个最为强大。体色背部灰白,两侧及腹部银白,体侧上半部及背鳍上有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呈灰色,有黑色边缘,背鳍中部有黑色条纹。

性凶猛,以鲚、银鱼、鲻鱼等为主要食物。

46 生境分布

分布沿海一带及河口和江河中。

47 化学成份

食部100克含水分78克,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物04克,灰分1克;钙56毫克,磷131毫克,铁12毫克,核黄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台湾产者含水分7610%,粗蛋白1939%,粗脂肪116%,灰分116%。关于维生素,尚有下述数字:100克中有维生素A180国际单位,B1_130,B2_110微克,尼克酸24毫克。

鲈血中含铜量与鲈的性成熟度无大关系,有色肌中较无色肌中为多。

48 性味

甘,平。

①崔禹锡《食经》:"味咸,大温,无毒。"

②《食疗本草》:"平。"

③《日用本草》:"味甘,平。"

49 功能主治

益脾胃,补肝肾。治水气,风痹,并能安胎。

①崔禹锡《食经》:"主风痹瘀疰,面疱。补中,安五脏。可为臛脍。"

②《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鲙尤佳。"

③《嘉佑本草》:"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

④《本草衍义》:"益肝肾。"

410 各家论述

《本草经疏》:"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而积渐流于虚弱,脾弱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矣。"

411 摘录

《辞典》

5 鲈鱼使用提示

每次约100克。

6 鲈鱼的营养价值

1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 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3 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7 鲈鱼的加工

切鱼方法:

1、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2、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8 鲈鱼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2 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

9 鲈鱼的食疗功效

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

具有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

10 与鲈鱼相克的食物

鲈鱼忌与牛羊油、奶酷和中药荆芥同食。

11 鲈鱼的食用建议

1 鲈鱼肉质 、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

2 为了保证鲈鱼的肉质洁白,宰杀时应把鲈鱼的鳃夹骨斩断,倒吊放血,待血污流尽后,放在砧板上,从鱼尾部跟着脊骨逆刀上,剖断胸骨,将鲈鱼分成软、硬两边,取出内脏,洗净血污即可(起鲈鱼球用);

3 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用到中药鲈鱼的方剂 生鲈泥

shēnglúní《中国接骨图说》卷四:组成:生鲈鱼、砂糖。主治:打扑伤。用法用量:敷痛处。制备方法

更多用到中药鲈鱼的方剂

古籍中的鲈鱼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七虫鱼部]诸鱼

腥腻,不惟少热中之患,更有消食理脾实肠胃之功也。鲈鱼秋月方美,得水中之清气者乎,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

《医心方》:[卷第二十九]治食鲈肝中毒方第三十三

《病源论》云∶鲈鱼此由肝有毒,人食之中其毒者,即面皮剥落,虽尔不致(至)于死也。《短剧方》云∶食鱼中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二诸毒门]解食牛马猪羊犬鸡鸭鱼蟹中毒

瘥。一方、大黄汁亦解。治食鱼中毒。面肿烦乱。以及鲈鱼中毒欲死者。并食鱼中毒。锉芦根。吞取汁。多作汤浴

《普济方》:[卷一百八十三诸气门]上气喘急

)主下气。用赤小豆和通草煮食之。下气(出本草)用鲈鱼作羹食之。下气温中消谷。(出本草)用蒜齑著酱捣食

《饮食须知》:[卷六]鱼类

易牙,春秋时代有一位著名厨师,他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的厨师。他擅长于调味,加上善于逢迎,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

后世人撰写食经之类的作品,托名易牙也是常见的。例如:明代人韩奕,曾经以造、脯、蔬菜、笼造、炉造、糕饼、斋食、诸汤和诸药八类内容编成一书,书名就托称为《易牙遗意》。另外,明代人周履靖著《续易牙遗意》,也是托名的仿古食经之作。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石首鱼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石首鱼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化学成份 27 性味 28 归经 29 功能主治 210 注意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石首鱼 1 拼音

shí shǒu yú

2 《辞典》:石首鱼

21 出处

《食性本草》

22 拼音名

Shí Shǒu Yú

23 石首鱼的别名

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24 来源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

25 原形态

①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

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稍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而小,后鼻孔长形,较大,接近于眼。口前位,宽阔而斜。上、下颌相等,唇薄;上颌骨能伸缩。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较长。鳞片栉状,侧浅鳞57;侧线下鳞较侧线上鳞为大。背鳍及臀鳍的鳍条部2/3以上均蒙小圆鳞。侧线前部较弯曲,后部较直。背鳍Ⅷ~Ⅹ31,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臀鳍Ⅱ9,起点约与背鳍鳍条的中部相对,胸鳍15,起点在鳃盖后。腹鳍小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下侧金**;背鳍及尾鳍灰**,胸鳍、腹鳍及臀鳍为**。

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

②小黄鱼,又名:小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

形状和大黄鱼相近而小。体长约20厘米。侧线鳞60~63。背鳍Ⅸ34~36,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臀鳍Ⅱ9,起点稍后于背鳍鳍条的中部。胸鳍19,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侧为**,背鳍边缘灰褐色。

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黄海、渤海。

以上两种动物的干制品(石首鱼鲞),头骨中的耳石(鱼脑石)、鳔(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6 化学成份

每100克大、小黄鱼分别含:水分81,79克;蛋白质176,167克;脂肪08,35克;灰分09,09克;钙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铁09,1。2毫克;硫胺素O01,O01毫克;核黄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O9毫克。每1公斤鲜石首鱼含碘120微克。

27 性味

甘,平。

①崔禹锡《食经》:"味甘,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28 归经

《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

29 功能主治

①崔禹锡《食经》:"主下利,明目,安心神。"

②《开宝本草》:"和莼菜作羹,开胃益气。"

③《随息居饮食谱》:"填精。"

210 注意

①《本草汇言》:"动风发气,起痰助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助热。"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 石首鱼脑汤

1钱,荆芥5分,细辛5分,人参5分,桔梗2钱,石首鱼脑骨5钱(煅存性,为末)。主治:肺气虚寒,鼻流

聤耳散

ngěrsǎn《疡科遗编》卷下:聤耳散:处方:石首鱼枕骨2两(炙),胭脂1钱(炙),冰片3钱。制法

珠珀救苦散

sǎn《天花精言》卷六:方名:珠珀救苦散组成:石首鱼枕骨1钱(未经盐渍,鲜黄花鱼脑内白石2块,置水

通淋琥珀丸

组成:琥珀3钱,鳖甲5钱,滑石8钱,黄连8钱,石首鱼脑骨3对(煅),牛膝8两(熬膏)。主治:砂石淋

温肺止流丹

hǐliúdān处方:诃子3克甘草3克桔梗9克石首鱼脑骨15克(煅过存性,为末)荆芥15克细辛1

更多用到中药石首鱼的方剂

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 胃太平胶囊

次。规格:每粒装04g贮藏:密封。注:鱼鳔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

更多用到中药石首鱼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石首鱼 《疡医大全》:[卷十二颧脸部]鼻渊门主论

辛各五分,诃子、甘草各一钱,桔梗三钱,水煎,调石首鱼脑骨五钱,末服,一剂即止。(此方气味温和,自能

《慈幼新书》:[卷二杂症]鼻

草(各一钱)荆芥细辛人参(各五分)桔梗(二钱)石首鱼脑骨(五钱,存性)为末,将上件煎好,去渣,入末

《普济方》:[卷二百十四小便淋秘门]总论

毛。烧取半钱。水服。瘥。一方用尾烧灰服。又方取石首鱼脑中枕骨。烧为末。饮下。水服亦可。治小便不利。

《外台秘要》:[卷第二十七]诸淋方三十五首

一两炙)贝子(五合烧)通草(二两)茅根(三斤)石首鱼头石(四两)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

《普济方》:[卷二百十五小便淋秘门]沙石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