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诗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戴望舒的诗有哪些?,第1张

1、《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2、《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3、《雨巷》

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4、《致萤火》

萤火,萤火,你来照我。

照我,照这沾露的草,照这泥土,照到你老。

我躺在这里,让一颗芽穿过我的躯体,我的心。

长成树,开花,让一片青色的藓苔

那么轻,那么轻把我全身遮盖。

像一双小手纤纤,当往日我在昼眠。

把一条薄被在我身上轻披。

我躺在这里咀嚼着太阳的香味。

在什么别的天地,云雀在青空中高飞。

萤火,萤火,给一缕细细的光线

够担得起记忆,够把沉哀来吞咽!

5、《寻梦者》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艳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省杭州市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建议你看看《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在北宋刊行的最现实的意义是严格的工料限定。该书是王安石执政期间制订的各种财政、经济的有关条例之一,以杜绝腐败的贪污现象。因此书中以大量篇幅叙述工限和料例。例如对计算劳动定额,首先按四季日的长短分中工(春、秋)、长工(夏)和短工(冬)。工值以中工为准,长短工各减和增10%,军工和雇工亦有不同定额。其次,对每一工种的构件,按照等级、大小和质量要求——如运输远近距离,水流的顺流或逆流,加工的木材的软硬等,都规定了工值的计算方法。料例部分对于各种材料的消耗都有详尽而具体的定额。这些规定为编造预算和施工组织订出严格的标准,既便于生产,也便于检查,有效地杜绝了土木工程中贪污盗窃之现象。 《营造法式》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北宋统治者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所使用的方法,使我们能在实物遗存较少的情况下,对当时的建筑有非常详细的了解,添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书中的记述,我们还知道现存建筑所不曾保留的、今已不使用的一些建筑设备和装饰,如檐下铺竹网防鸟雀,室内地面铺编织的花纹竹席,椽头用雕刻纹样的圆盘,梁栿用雕刻花纹的木板包裹等。 《营造法式》的崇宁二年刊行本已失传,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曾重刊,但亦未传世。南宋后期平江府曾重刊,但仅留残本且经元代修补,现在常用的版本有1919年朱启钤先生在南京江南图书馆(今南京图书馆)发现的丁氏抄本《营造法式》(后称"丁本"),完整无缺,据以缩小影印,是为石印小本,次年由商务印书馆按原大本影印,是为石印大本。 1925年陶湘以丁本与《四库全书》文渊、文溯、文津各本校勘后,按宋残叶版式和大小刻版印行,是为陶本。后由商务印书馆据陶本缩小影印成《万有文库》本,1954年重印为普及本。

《营造法式》《营造法式》编于熙宁年间(1068-1077),成书于元符三年(1100),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的《木经》的基础上编成的。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营造法式》是宋将作监奉敕编修的。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铺张,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哲宗元佑六年(1091年),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佑法式》。 因该书缺乏用材制度,工料太宽,不能防止工程中的各种弊端,所以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又诏李诫重新编修。李诫以他个人10余年来修建工程之丰富经验为基础,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终于编成流传至今的这本《营造法式》,于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全国。

编辑本段《营造法式》的内容

《营造法式》主要分为5个主要部分,即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共34卷,前面还有"看样"和目录各1卷。 第1、2卷是《总释》和《总例》,考证了每一个建筑术语在古代文献中的不同名称和当时的通用名称以及书中所用正式名称。总例是全书通用的定例,并包括测定方向、水平、垂直的法则,求方、圆及各种正多边形的实用数据,广、厚、长等常用词的涵义,有关计算工料的原则等。 第3至15卷是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瓦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作等13个工种的制度,详述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设计规范,各种构件的权衡、比例的标准数据、施工方法和工序,用料的规格和配合成分,砖、瓦、琉璃的烧制方法。 第16至25卷按照各种制度的内容,规定了各工种的构件劳动定额和计算方法,各工种所需辅助工数量,以及舟、车、人力等运输所需装卸、架放、牵拽等工额。最可贵的是记录下了当时测定各种材料的容重。 第26至28卷规定各工种的用料定额,是为"料例",其中或以材料为准,如例举当时木料规格,注明适用于何种构件;或以工程项目为准,如粉刷墙面(红色),每一方丈干后厚1.3公分,需用石灰、赤土、土朱各若干公斤。卷28之末附有"诸作等第"一篇,将各项工程按其性质要求,制作难易,各分上、中、下三等,以便施工调配适合工匠。 第29至34卷是图样,包括当时的测量工具、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木作和彩画作的平面图、断面图、构件详图及各种雕饰与彩画图案。 “看详”的内容是各工种制度中若干规定的理论和历史传统根据的阐释,如屋顶坡度曲线的画法,计算材料所用各种几何形的比例,定垂直和水平的方法,按不同季节定劳动日的标准等等的依据。

纵观《营造法式》,其内容有几大特点,第一,制定和采用模数制。书中详细说明了"材份制","材"的高度分为15"分",而以10"分"为其厚。斗拱的两层拱之间的高度定为6"分",为"栔",大木做的一切构件均以"材"、"分"、"栔"来确定。这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模数制的文字记载。第二,设计的灵活性。各种制度虽都有严格规定,但未规定组群建筑的布局和单体建筑的平面尺寸,各种制度的条文下亦往往附有"随宜加减"的小注,因此设计人可按具体条件,在总原则下,对构件的比例尺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第三,总结了大量技术经验。如根据传统的木构架结构,规定凡立柱都有"侧角"及柱"升起",这样使整个构架向内倾斜,增加构架的稳定性;在横梁与立柱交接处,用斗拱承托以减少梁端的剪力;叙述了砖、瓦、琉璃的配料和烧制方法以及各种彩画颜料的配色方法。第四,装饰与结构的统一。该书对石作、砖作、小木作、彩画作等都有详细的条文和图样,柱、梁、斗拱等构件在规定它们在结构上所需要的大小、构造方法的同时,也规定了它们的艺术加工方法。如梁、柱、斗拱、椽头等构件的轮廓和曲线,就是用"卷杀"的方法制作的。该手法充分利用结构构件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发挥其装饰作用,成为中国古典建筑的特征之一。

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中国人对莲蓬的喜爱自古至今,观音盘坐的莲花座,就是荷花的花心——一只硕大的莲蓬。莲蓬里多含莲子,而莲子是“连子”的谐音,古人寓意为“多子多孙,子孙满堂”。因莲蓬翠绿娇小,点缀在绿叶红花之间,煞是惹人怜爱,于是诗人笔下莲蓬也是极其的可爱,憨态可掬的。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通:无)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宋代: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生查子

宋代:洪适

六月到盘洲,水阁盟鸥鹭。面面纳清风,不受人间暑。

彩舫下垂杨,深入荷花去。浅笑擘莲蓬,去却中心苦。

临江仙

宋代:彭元逊

自结床头尘尾,角巾坐枕孤松。片云承日过山东。起听荷叶雨,行受芷花风。

无客同羹莼菜,有人为剥莲蓬。东墙年少未从容。何因知我意,吹笛月明中。

虞美人(张宰祈雨有感)

宋代:陈克

踏车不用青裙女。日夜歌声苦。风流墨绶强跻攀。唤起潜蛟飞舞、破天悭。

公庭休更重门掩。细听催诗点。一尊已咏北窗风。卧看雪儿纤手、剥莲蓬。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忍冬藤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性味归经 10 功效与主治 11 化学成分 12 忍冬藤的药理作用 13 忍冬藤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检查 1351 水分 1352 总灰分 136 浸出物 137 含量测定 1371 绿原酸 1372 马钱苷 138 忍冬藤饮片 1381 炮制 1382 含量测定 1383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1384 性味与归经 1385 功能与主治 1386 用法与用量 1387 贮藏 139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忍冬藤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忍冬藤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忍冬藤 忍冬藤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rěn dōng téng

2 英文参考

caulis lonicerae [朗道汉英字典]

caulis lonicer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oneysuckle ste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onicerae,caul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Japanese honeysuckle ste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ulis Lonicerae(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oneysuckle stem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忍冬藤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是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茎枝[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Caulis Lonicer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honeysuckle stem(《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忍冬藤的别名

银花藤、金银藤、鹭鸶藤、忍寒草、右旋藤、二花秧[2]。

7 来源

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茎叶[2]。

忍冬藤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茎枝[1]。

8 产地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2]。

9 性味归经

忍冬藤味甘,性寒;入心、肺经[2]。

10 功效与主治

忍冬藤具有清热,解毒,通络的功效:治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煎服,10~30g[2]。

11 化学成分

忍冬藤叶含忍冬素(Loniceraflavone)、忍冬苷(Lonicerin),木犀草素,番木鳖苷等。茎含鞣质、生物堿[2]。

12 药理作用

忍冬藤所含木犀草素对离体兔肠平滑肌有解痉作用,并有抗炎作用,在体外能抑制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亦具抗癌作用[2]。

13 忍冬藤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忍冬藤

Rendongteng

LONICERAE JAPONICAE CAULIS

132 来源

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茎枝。秋、冬二季采割,晒干。

133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常缠绕成束,直径15~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剥落。枝上多节,节间长6~9cm,有残叶和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134 鉴别

(1)本品粉末浅棕**至黄棕色。非腺毛较多,单细胞,多断碎,壁厚,表面有疣状突起。表皮细胞棕**至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常有非腺毛脱落后的痕迹,石细胞状。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常排列成行,也有的单个散在,棱角较钝,直径5~15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忍冬藤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马钱苷对照品,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甲醇水(65:3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35 检查 1351 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H第一法)。

1352 总灰分

不得过40%(附录ⅨK)。

13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50%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40%。

137 含量测定 1371 绿原酸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包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10%。

1372 马钱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苯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理论板数按马钱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马钱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2~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马钱苷(C17H26O10)不得少于010%。

138 忍冬藤饮片 138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段,干燥。

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表面棕红色(嫩枝),有的灰绿色,光滑或被茸毛;外皮易脱落。切面黄白色,中空。偶有残叶,暗绿色,略有茸毛。气微,老枝味微苦,嫩枝味淡。

1382 含量测定

同药材,含绿原酸(C16H18O9)木得少于0070%。

1383 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马钱苷) 同药材。

1384 性味与归经

甘,寒。归肺、胃经。

1385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

1386 用法与用量

9~30g。

1387 贮藏

置干燥处。

139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4

  《冷斋夜话》10卷,惠洪著。主要论诗,间杂传闻琐事。论诗多引苏、黄等人论点,引黄庭坚语尤多;记事杂有假托伪造之迹。陈善《扪虱新话》卷八有“《冷斋夜话》诞妄”条驳之,《彦周诗话》等也屡议其非。然而此书亦屡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用。

  释惠洪(1071-1128),宋诗人、画家、评论家。又名德洪,自称洪觉范,又称觉范道人。筠州新昌(今江西宜丰)人,俗姓喻(一作彭)。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靓禅师为童子。哲宗元佑四年(1089)试经于天王寺,得度。后依真净禅师于庐山,复从徙于洪州石门,赐号圆明禅师。政和中刺配崖州,后又坐狱百余日。善画梅竹。其生平遭际坎坷而处之泰然,时作绮语。着有《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林间录》等传世。因《冷斋夜话》卷十记蔡卞死事,蔡卒于政和末年(1118),故此书当成完其后。(以上按《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并参张伯伟《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前言)

  详见 [中国古籍全录] http://gujiartxcn/Article/20807html

  卷一

  江神嗜黄鲁直书韦诗

  王荣老尝官于观州,欲渡观江,七日风作,不得济。父老曰:「公箧中必蓄宝物,此江神极灵,当献之得济。」荣老顾无所有,惟玉尘尾,即以献之,风如故。又以端砚献之,风愈作。又以宣包虎帐献之,皆不验。夜卧念曰:「有鲁直草书扇头,题韦应物诗曰:『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即取视,傥恍之际,曰:「我犹不识,鬼宁识之乎?」持以献之,香火未收,天水相照,如两镜展对,南风徐来,帆一饷而济。予谓:观江神必元佑迁客之鬼;不然,何嗜之深也

  秦少游作坡笔语题壁

  中国古籍全录

  东坡初未识秦少游,少游知其将复过维扬,作坡笔语题壁于一山中寺。东坡果不能辨,大惊。及见孙莘老,出少游诗词数百篇,读之,乃叹曰:「向书壁者岂此郎也?」

  罗汉第五尊失队

  予往临川景德寺,与谢无逸辈升阁,得禅月所画十八应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轴。予口占嘲之曰:「十八声闻解埵根,少丛林汉乱山门。不知何处逻斋去,不见云堂第五尊。」明日有女子来拜,叙曰:「儿南营兵妻也,寡而食素,夜梦一僧来,言曰:『我本景德僧,因行失队,烦相引归寺,可乎?』既觉,而邻家要饭,入其门,壁间有画僧,形状了然,梦所见也。」时朱世英守临州,异之,使迎还,为阁藏之。予方少年时,罗汉且畏予嘲,及其老也,如梵吉者亦见悔,可怪也。

  东坡梦铭红靴

  东坡倅钱塘日,梦神宗召入禁,宫女环侍,一红衣女捧红靴一双,命轼铭之。觉而忘,其中一联云:「寒女之丝,铢积寸累。步武所及,云蒸雷起。」既毕,进御。上极叹其敏,诏使宫女送出。睇视裙带间有六言诗一首曰:「百叠依依水绉,六铢縰縰云轻。植立含风殿广,微闻环佩摇声。」

  诗本出处

  东坡作《海棠》诗曰:「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银烛照红妆。」事见《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沈香亭,诏太真妃子。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作《尼童》诗曰:「应将白练作仙衣,不许红膏污天质。」事见则天长寿二年诏书,曰:「应天下尼,当用细白练为衣。」作《橄榄》诗曰:「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崖蜜事见《鬼谷子》,曰:「照夜青,萤也;百花醴,蜜也;崖蜜,樱桃也。」作《赠举子》诗曰:「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事见梁僧史,曰:「世祖宴东府,王公毕集,诏跋陀罗至。跋陀罗皤然清癯,世祖

  卷二

  韩欧范苏嗜诗

  韩魏公罢政判北京,作《园中行》诗:「风定晓枝蝴蝶舞,雨匀春圃桔槹闲。」又尝以谓意趣所至,多见于嗜好。欧阳文忠喜士为天下第一,尝好诵孔北海「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范文正公清严,而喜论兵,常好诵韦苏州诗「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东坡友爱子由,而味着清境,每诵「何时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山谷寄傲士林,而意趣不忘江湖,其作诗曰:「九陌黄尘乌帽底,五湖春水白鸥前。」又曰:「九衢尘土乌靴底,想见沧州白鸟双。」又曰:「梦作白鸥去,江湖水贴天。」又作《演雅》诗曰:「江南野水碧于天,中有白鸥闲似我。」

  陈无己挽诗

  予问山谷:「今之诗人,谁为冠?」曰:「无出陈师道无己。」问:「其佳句如何?」曰:「吾见其作温公挽词一联,便知其才不可敌。曰:『政虽随日化,身已要人扶。』」

  洪驹父评诗之误

  洪驹父曰:「柳子厚诗曰:『{上唉下乃}霭一声山水绿。』{上唉下乃}音奥,而世俗乃分{上唉下乃}为二字,误矣。如老杜诗曰:『雨脚泥滑滑。』世俗易为『两脚泥滑滑。』王元之诗曰:『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亲酒盏疏。』世以为『睡起茶多酒盏疏』。多此类。」

  留食戏语大笑喷饭

  予与李德修、游公义过一新贵人,贵人留食。予三人者皆以左手举箸,贵人曰:「公等皆左转也。」予遂应声曰:「我辈自应须左转,知君岂是背匙人。」一座大笑,喷饭满案。

  欧阳夷陵黄牛庙东坡钱塘西湖诗

  欧阳公《黄牛庙》诗曰:「石马系祠门。」东坡《钱塘》诗曰:「我识南屏金鲗鱼。」二句皆似童稚语,然皆记一时之事。欧阳尝梦至一神祠,祠前有石马缺左耳,及谪夷陵,过黄牛庙,所见如梦。西湖南屏山兴教寺,池有鲗十余尾,皆金色,道人斋余,争倚槛投饼饵为戏,东坡习西湖久,故寓于诗词耳。

  古乐府前辈多用其句

  予尝馆州南客邸,见所谓常卖者,破箧中有诗编写本,字多漫灭,皆晋简文帝时名公卿,而诗语工甚。有古意乐府曰「绣幕围香风,耳节朱丝桐。不知理何事,浅立经营中。护惜如穷袴,堤防托守宫。今日牛羊上丘垄,当时近前面发红」云云。前辈多全用其句,老杜曰:「意象惨澹经营中。」李长吉曰:「罗帏绣幕围香风。」山谷曰:「今日牛羊上丘垄,当时近前左右瞋。」予见鲁直,未得此书。穷袴,汉时语也,今裆袴是也。

  雷轰荐福碑

  范文正公镇鄱阳,有书生献诗甚工,文公礼之。书生自言:「天下之至寒饿者,无在某右。」时

  卷三至卷十略,详见http://gujiartxcn/Article/20807html

长亭怨慢,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长亭怨”。以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七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周密《长亭怨慢·记千竹》等。

词牌沿革

“长亭怨慢”,姜夔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注:“中吕宫”(即“夹钟宫”),张炎词作“长亭怨”,无“慢”字。姜夔词其小序云:“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调名取东晋大司马桓温江陵北行途中,见到昔年自己亲手种下的柳树都已衰老而感叹岁月流逝的典故,以寄惜时惜别之怨情。调名本意即以慢曲的形式来歌咏长亭惜别之怨情。[1][2]

姜夔此曲今已译出,甚为纡徐而感慨凄凉。张炎于宋亡后重过故居,十分悲感而赋,即用此调。宋遗民王沂孙《重过中庵故园》亦甚感慨,其词云:“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梅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苒苒斜阳,扶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姜夔作此曲时,深有古今沧桑之感,诸家词作亦如此。[3]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以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为代表。此调创自姜夔,应以此词为正体,周密、王沂孙俱照此填。若周词别首之句法小异,张词之添字、减字,皆变格也。 按王词前段起三句“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巷”,“过”字、“日”字俱仄声。张词“笑海上、白鸥盟冷,飞过前滩,又顾秋影”,“海”字、“顾”字俱仄声。张词后起三句“归去。问当初鸥鹭,几度西湖霜露”,“鸥”字、“西”字俱平声。 前段第五句句法微拗,“向”字必须仄声,各家皆然。

变体一,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以周密《长亭怨慢·记千竹》为代表。此与姜词同,惟前段第六句多押一韵,后段第六句不作上三下四句法异。

变体二,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七仄韵。以张炎《长亭怨慢·记横笛》为代表。此词前段第七句较姜词添一字,第八句较姜词减一字,前段第六句、后段第二句、第四句皆押韵,较姜词多三韵。按张词别首“跨匹马、东瀛烟树”词正与此同

变体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以张炎《长亭怨·旧居有感》为代表。此与“横笛玉关”词同,惟前段起句不押韵,又前段第六句、后段第二句、第四句俱不押韵异。[4]

格律对照

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

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中,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平仄。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处。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曾得、青青如许。

中仄。仄平平中仄,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仄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中中、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只有并刀,难翦离愁千缕。

变体一

格律对照例词:《长亭怨慢·记千竹》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记千竹万荷深处。绿净池台,翠凉庭宇。醉墨题香,闲箫横玉尽吟趣。胜流星聚。知几诵、燕台句。零落碧云空,叹转眼、岁华如许。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凝伫。望潇潇一水,梦到隔花窗户。十年旧事,尽消得、庾郎愁赋。燕楼鹤表半漂零,算惟有、盟鸥堪语。漫倚遍河桥,一片凉云吹雨。

变体二

格律对照例词:《长亭怨·记横笛》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记横笛、玉关高处。万里沙寒,雪深无路。破却貂裘,远游归后与谁语。故人何许,浑忘了、江南旧雨。不拟重逢,应笑我、飘零如羽。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同去。钓珊瑚海树,底事又成行旅。烟篷断浦,更几点、恋人飞絮。如今又、京洛寻春,定应被、薇花留住。且莫把孤愁,说与当时歌舞。变体三

格律对照例词:《长亭怨·旧居有感》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十年前事,愁千折、心情顿别。露粉风香,谁为主、都成消歇。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凄咽。小窗分袂处,同把带鸳亲结。江空岁晚,便忘了、尊前曾说。恨西风、不庇寒蝉,使扫尽、一林残叶。谢杨柳多情,还有绿阴时节。[4]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南宋·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

南宋·张炎《长亭怨·旧居有感》

南宋·周密《长亭怨慢·记千竹》

宋末元初·王沂孙《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明末清初·屈大均《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清·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参考资料

[1]  潘天宁.词调名称集释.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6

[2]  杨文生编著.词谱简编(第2版).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172

[3]  谢桃坊.唐宋词谱粹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129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