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古时的香炉和用的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介绍一下古时的香炉和用的香,第1张

分类: 文化/艺术 >> 民俗传统

解析:

佛教的香器

香器是指焚香用的器皿及用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薰球、香囊、香盘,及在香粉的香篆、盛香的香盆,都是属于香器的范畴。

这些丰富的香器种类,主要是为了配合各种不同型态的香焚烧或蒸薰的方式而产生。除了实际上的用途之外,基于美观及装饰的考量,香炉的型制、炉身的造型、色彩,更是琳琅满目,配合袅袅香烟,及美好的香味,让用香的情境达到极致。

焚香的器具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

1、香炉:是指可燃点盘香、沈香木块、丸香及香粉的圆形香炉。

2、卧香炉:专门焚烧横式线香,即卧香所用之香炉。

3、香筒:长筒式香薰,为直式线香所用。

4、立香香炉:是指专门焚烧有竹枝为柱脚的立香所用的香炉,大多以金属或石材为炉身材质,用于祭礼时上香之用,避免香炉身温度过高。

5、手炉:即一般所说的柄香炉,以焚烧香丸、沈香木块为主,方便上堂时以手持之。

6、薰球:为镂空圆球,内放香品焚烧,无论球如何转动,球内香品皆能保持水平不会倾倒。

7、香囊:指将各种香料、香品置入囊中,放在身上散发香气的香具。

不同的香料,以不同的方式来散发香气,也会造成特别的效果。一般而言大致可以分为燃烧、薰炙及自然散发等三种方式,而有不同的香器来配合使用。如,香草、沈香木及作成香丸。线香、盘香和香粉的合香,就必须以燃烧的方式,而龙脑之类的树脂性香品,则必须用薰炙的方式;也就是将香品放在炙热的炭块上薰烤。而调和成香油的香品,就用自然挥发的方式来散发香气。此外,各式各样香气浓郁的香草、香花,也被装入花薰、香囊之内,让其自然散发香气。混合数种香的香粉,也常用薄纸包裹,装入香囊。

随着香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香器的样式也不断出奇翻新,从香器开始出现到现今,香器的演变,几乎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让人们无论是在用香或是供香时,在嗅觉及视觉的心灵意境上,都达到了美好的升华。

中国历代香器简介

在佛教传入中国用香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同时大量引进各种重要的香料,及用香的观念和方法,于是,香从生活中的附属用品,一跃而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场景。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有在室内薰香的习俗,焚烧的香料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其实薰香源自古人薰烟以趋灭蚊虫,并消除秽气。

在《周礼》中记载:“剪氏掌除蚕物,以攻攻之,以莽草薰之,凡庶虫之事。”古人燃香也可以说是清净环境,中国在尚未产生专用的香器之前,先使用一般的铜炭炉来薰香。

中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就已开始了,但是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

中国香炉的形制始于战国时期铜炉,以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材质有陶器、瓷器、铜器、鎏金银器、掐丝瑵珐琅、画珐琅、竹木器及玉石等,种类丰富。

在春秋时期,已出现专供室内取暖的铜炭的“王子婴次炉”。而这类铜炭炉后世仍然沿用。

汉代开始,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香炉——博山炉。博山,相传是东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炉盖上雕镂的山峦之形,山上有人物、动物等图案。当香炉中飘出袅袅香烟,就宛如神山盘绕终年的云雾。博山炉盛行于神仙之说流行的两汉及魏晋时期。

在汉代,专为焚香而设计的香薰已经出现,大理的薰香器从各地的汉墓出土,可以知道当时薰香习俗已经很普遍。汉代薰香的风气,南方比北方更为盛行。广州地区四百余座汉墓中,共出薰炉一一二件。

在汉代蔡质所著的《汉官仪》中,就有关于香的文献记载:“女侍史絜被服,执香炉烧熏。”

在广州、长沙等地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已经出土了不少豆形薰炉,而中原地区出现得稍晚。从这种出土不少专为薰香而作的香薰看来,薰香的风气是自南向北逐步推广的,而许多高级香料也是从南海输入中国。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西汉时龙脑香在广州已非罕见之物。

汉通西域后,还从陆路自西方输入苏合香。《班固与弟超书》:“窦侍中令载杂采七OO匹,白素三OO匹,欲以市月氏马、苏合香。”这是汉代以杂丝、白素等布料,要买月氏马及苏合香。《后汉书》“西传传”说大秦国“会合诸香,煎其汁以为苏合。”

汉朝时乐府诗中也说:“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氍毹、(外毛内答)(外毛内登)、五木香、迷迭、艾蒳及都梁。”其中都梁香为古代著名的香草。

汉代的香品中,有干燥的草木植物、树脂类的龙脑香、苏合香。草本植物的茅香干燥之后就是可燃物,为了能充分燃烧,通常在炉身的底下会有通气孔。有的设计炉身较浅,炉盖隆起,而且在炉盖上备有数层镂孔。这类炉具的容积也较大。同时为了容纳自进气孔落下的灰烬,通常也设有承盘。

龙脑及苏合香等树脂类香品,必须放在其他燃料上薰烧,因此这类炉身较深,以便置烧红的炭块,有时加银箔或云母片,再放上树脂之类的香品,使其徐徐薰烧。出土的汉代香薰中就曾留有炭料、香料。

两晋南朝的香具

东晋南朝士大夫中,以香沐浴,以香薰衣的风俗开始盛行。薰衣的风俗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在河北满城中靖王刘胜墓中,发掘的“铜薰炉”和“提笼”就是用来薰衣的器具,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为了薰香衣、被特制的薰笼。

三国的荀□好薰香,文献中记载:“荀令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气不竭。”由于荀或经常让自己的衣服薰上浓郁的香味,所以当他到别人家中之后,他坐过之处往往留下香气,经过三日还没有散去。在东晋时文人也以白旃檀的芬芳来比喻学养的渊博。

在两晋南朝流行的香薰式样之中,从三国吴到南朝晚期圆罐式及豆式有承盘的香炉式样大略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孙吴中期至西晋末年(公元二五四——三一六年)

第一期的香薰,造型简单,整体为罐形,侈口鼓腹、圈足,上腹镂刻三排圆形镂孔,没有承柱和底盘。

第二期:东晋前期“东晋立国至穆帝升平以前”(公元三一七——三五七年)第二期的香薰,薰体为短直口圆腹罐形,腹部有大三角形镂孔,承柱亦为上下小大的圆柱体,承盘则为平底钵形器。

第三期:东晋后期至南朝刘宋时期(公元三五七——四七九年)第三期的香薰,酱油,罐形薰体,小口鼓腹,腹部满布密集的长三角形镂孔,圆柱形承柱,粗短而直,承座则为宽沿盘形。

第四期:相当于南朝中晚期“齐、梁、陈”(公元四八O——五 )第四期并未发现见香薰等器具。

隋唐的香具

自东汉明帝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焚香礼忏在奉神明或祀天地祖的仪式中,几乎经常可见。甚至,有在行道上以香铺地,使香的需求量更大。在《文昌杂录》卷三中记载:“唐宫中每有行幸,即以龙脑、郁金布地。”

唐代的香具,也开始有新兴的式样。如:多足香薰、薰球、及长柄手炉,质地多为金属器或鎏金银器。唐代流行有提炼的金属香球、香薰。唐代的多足带盖铜香薰十分独特,也有附提炼者。

唐代帝室曾多次迎送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再送回法门寺。法门寺的文物中鎏金银香薰、鎏金银香球,是为皇室迎送舍利真身所专门制造的。

宋元明清的香器

宋人焚香,常同时使用香炉及香盒。这点从宋代绘画取香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来。添香者以食指、大拇指拈出香丸,放入堆满白灰的炉具内。宋代也流行将香料压成“香篆”,将粉末状的香料模子压出固定的形状,然后点燃。

宋代曾大量进口香料,北宋时香药是市舶司收入中最大宗的物品之一。真腊、渤泥、蒲端、安南等地其地盛产乳香、龙脑及栈香,朝贡品中也以香药为主。部分的香品如乳香等列入禁榷物品,由 专卖,民间不得私自交易。

宋代香药输入量虽大,但仍供不应求。宋人普遍用香,焚香用量大。祭祀庆典、官府的宴会、文武官考试及第后的同年宴、祝寿等场合,无不用香。

宋人还有所谓的“试香”,于幽室外焚香,有时在庭园内的“诗禅堂”试着燃点新制的合香,品评香的气味、香雾的形状和焚烟的久暂,是宋朝人生活情趣中重要的节目之一。

宋人对于合香的薰烧法特别讲究,香品点燃之后,并不投入火中,香炉内铺厚厚的有保温作用的炉灰,拣一小块烧红的炭块埋于正中央,再薄薄地盖一层,灰只露出一点。用薄银片隔火,香品放在薄银片上薰烤,于是香气自然舒发,没有烟燥气。讲究一点的,炭块就不只是用普通的木炭,而是精制的炭团。

此外,宋人也使用香篆。南宋杭州城的住宅区内的各种服务业中,就有专门为人“供香印盘”的服务业,他们包下固定的“铺席人家”,每天去压印香篆,按月收取香钱。

在宋代的香炉中,有许多特殊的造型,如现藏于芝加哥艺术馆,宋影青鸟形香炉(十一——十二世纪),炉盖有一只似鸳鸯的水鸟蹲伏著,炉身贴了两层莲瓣纹,也有承盘。盘底有如意云头花式足。香炉就从鸟嘴逸出,炉身挖有小气孔,而使香烟从上面的鸟嘴飘出。宋代另外流行一种豆形香炉,形如高足杯。

到了元、明、清代,则流行成套的香具,例如元代流行“一炉两瓶”的成套香具。明代十六世纪的绘画中就已出现“炉、瓶、盒”。这种组合式香具乃是为了方便作为储放香箸、香铲之用。

明朝嘉靖官窑也有所谓的“五供”,五供是一炉、两烛台、两花瓶的成套供器,使用于祭祀及太庙、寺观等正式场合。明代盛行铜制香炉,这与宣德时期大量精制宣德铜炉有关。宣德年间,曾使用泰国进贡的数万斤铜料,铸制三千三百余件的“宣德炉”。明晚期民间大量制作铜香炉,设计精良。铜香炉的盛行与当时盛行燃烧各种品级的沈香木块有关。

香品的类型

香炉

香炉是最常见的燃香薰物器皿,其主要目的不只使香燃后的灰烬能有固定收集的场所,也为供养与祭祀的过程增添了无限灵性美感。

在香炉制作的原料上,大约有陶磁、石头、金属等类。

陶瓷制的香炉,一般而言,由于土的塑性极强,所以造形特多变化,多以圆形为主;或雕镂花纹,或塑莲花衬为底座等,适于使用立香、盘香、香粉。也有陶瓷制卧香炉,造形与色泽变化较少。

此外也有石制香炉,在制作上比陶瓷制的香炉费功夫,由于其雕刻必须一体成形,否则一处刻坏之后,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而在石材的选择上,则有大理石、玛瑙石等。

香炉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称为三具足之一,其材质多为金属、鍮石、磁、陶、紫檀等,形状多样化,大约而言可以分为四类:

1、置于桌上的置香炉,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香印盘形等。

2、持于手上的炳香炉,如莲华形、狮子镇形、鹊尾形等。

3、坐禅时所用的钓香炉。

4、灌顶时,受者跨越而以净身之象炉。

古时,于佛前行礼拜供养之时,手擎香炉;后世的柄香炉,就是承袭此遗风而来。在新疆地方所发现的佛教遗迹,其中壁画,可推定为唐朝佛画,图中也有手持香炉,长跪礼拜者。而此香炉下部,附有稍高之台座。

此外,火舍也是香炉之一种,为密教用具之一,后世并列为佛前四具足之一。

焚香的材料和方式原与炉具的设计息息相关。自明朝晚期到清代,流行使用铜香炉,炉壁厚实不惧热焰,而且造型变化多端,有竹节、松干、古铜器及狮象等造型。所使用的香品为沈香木块。木块直接在烛火上引燃,然后插在炉内的炉灰中。炉灰的成分是烧过的香,灰其作用为保温和透气。

其他材质的香炉,也有炉底放置隔热砂如石英砂之类,作用是防热,以免炉壁过热而炸裂。而铜香炉,尤其是厚胎的铜香炉,则较少过热炸裂的顾虑,可以不断地添插点燃的沈香木块。现今所见的铜香炉,大多用来点直立的线香,在众人祈福祝祷,香火鼎盛的场面,铜香炉是较为安全的,而一般居家与书斋所用多为小香炉,一般的铜制香炉,大多作为大型祭祀之用。

博山炉

汉代由于受到神仙方士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博山炉,晋代出现了青瓷薰炉,是室内薰香除秽的器具。博山炉的炉盖装饰着神山、异兽、珍禽和仙人,代表汉代流行神仙思想。

这类博山炉炉顶多半站立了一只凤凰。博山炉中有的设计奇特,例如有设计成一骑异兽的胡人,手托着博山炉炉身,人与兽成为基座,炉身的盖面为仙山、四灵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和其他异兽及仙人等。炉中的香炉就从镂空的孔洞飘逸出来。博出炉的盖面上,一般都有山峰禽兽和神仙故事。

像这种在炉盖上装饰连绵的山峦,异兽与仙人点缀其中的博山炉,逐渐设计成熟、定型,炉盖饰以仙山、飞鸟等,具有浓厚的神仙思想。

隋唐时代的博山炉,和晋代又有不同。

例如云岗第二洞的楼阁式浮图,七、八、九、十洞的龛楣,飞檐、博山炉,做为装饰花纹的蟠龙、饕餮、朱雀、白虎等等。在第十洞有北魏时期所雕的飞天,四天飞天捧一博山炉,炉式为有山峦起伏的盖子、高足豆式的器身,器身两侧有S形耳。

手炉

手炉是行者以手持之长柄香炉,用以供佛的香炉。

在《法苑珠林》中,有记载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蹭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此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仿法焉。”

在湖南长沙赤峰山二号唐墓曾出土一件铜香炉,底座作覆莲形,中有小柱与香斗通,柱柄柄头有一鎏金小兽。出土时香炉中满储香料余烬,为供佛之用。

同墓葬品中还有一件铜香薰,球形炉身,炉盖呈圆锥状,底座为喇叭形。出土时已残破。同样式的手炉在各处唐墓也曾出现,这说明了手炉在唐代相当流行。虽然唐代的焚香器中还有博山炉、香球及香薰,但是在佛窟壁画中所出现的焚香器以手炉和博山炉为主。

敦煌莫高窟画中,常可见到供养人像手持手炉的景象。例如大英博物馆的收藏中,就有敦煌之唐代设色绢本引路菩萨图,图中菩萨即手持铜手炉。

在古画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的罗汉画及礼佛图之中手持手炉方式。我们可以看出长柄的手炉与香盒搭配使用,而且所用的香品呈颗粒状或小丸状。也就是常被称为香丸的丸状的合香或是呈小块的龙脑。

在《清嘉录》卷八有“烧斗香”条中说:“香肆,以线香作斗,纳香作斗,纳香屑于中,僧俗咸买之,焚于月下,谓之烧斗香。”

尤崧镇斗诗香诗:拈将香线匀兼细,长短编成斗样同;只合灵檀和木屑,岂宜旨酒荐琼宫,佳人撤帐腰频折,处士占星柄自空,吴俗中秋传韵事,满庭馥杜桂正临风。

薰球

香器中有另一种造型特殊的薰球,非常特别。薰球的出现,始于唐代武则天到玄宗时期(公元六八四——七五五),大致流行于陕西西安地区。这种薰球多呈圆球状,有长链,球体镂空,并分成上下两半,上下两半球体以铆接的叶片状卡榫连接。球体内有小杯,以承轴悬挂于中央,小杯可随时保持水平。因此无论薰球如何转动,小杯始终保持水平,而杯内正在焚烧的香品则能随时保持平衡,不致于倾倒。

薰球又名香毬,可以放在被中薰香,而香烟不会熄灭,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二“香毬”条中说:“今镀金香毬,如浑天仪然,其中三层关,轻重适均,圆转不已,置之被中,而火不复灭,其外花卉玲珑,而篆烟四出。”正仓院所藏唐代薰球即是被中香炉。

宋代的皇家仪队就有执香球者。根据文献记载,淳熙十三年,太上皇八十大寿,孝宗至德寿宫问安,文武百官服朝服随行,除了法驾五百三十四人之外,另有大乐四十八人,架乐正乐工一百八十八人,还有仪仗鼓吹,仪仗有二人各执一香球。香云自香球中逸出。而宋代妇女乘车出行时,也有丫鬟手持香球,贵妇袖中自持小香球,于是车过驾经之处香烟如云,尘土皆香。

甚至南宋杭城人迎亲的队伍也有用至香毬,即薰球。首先由男家选定时辰,令“行郎”各持花瓶、香球、花烛,沙罗洗漱、妆合、照台、裙箱、衣匣、百结、清凉伞、交椅及花轿(花檐子)、鼓吹等,前往女家迎娶。

香囊

将各种香料、香品置入囊中,可以放在身上,随身携带,散发香气的香具。佩带用的香囊在宋代记载中处处可见。南宋于端午佳节,后妃诸合、大璫近侍获赐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涎佩带,及紫练、白葛、红蕉之类。道宫法院多送佩带符篆。一般市民在家门口“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袋,排飣果粽。虽至贫者亦然。”六月六日显应观崔府君诞辰,热闹的庙会也有“关扑”,即掷钱赌胜而赢得奖品或彩金奖品有香囊、画扇、珠佩等。

香筒

香筒是一种燃点直式线香的香具,又称为“香笼”,以便与插香的小筒有所分别。明清两代所流行的香筒,其造型为长直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饰镂空花样。通常在筒内有一枚小插管,这样就很容易插稳线香。这种线香是不含竹木签心的。

明清时代的香筒,其质材有竹、玉及象牙。故宫展出的明清香筒有明雕竹人物香筒、明白玉龙凤镂空香筒、清象牙雕梅雀香筒及作为插香用的清青花小香筒。在江西南城明益定王朱由木墓中也曾发现一件镂空蟋螭玉香筒。明益定王墓中的玉香筒,质地为白,玉圆筒外壁镂空梅花、螭纹,盖面镂刻盘螭。

香篆

一般的香粉,为了便于香粉燃点,合香粉末可以用模子压印成固定字型或花样,然后点然,循序燃尽,这种方式称之为“香篆”。印香篆的模子称为“香篆模”,多以木头制成。《百川学海》“香谱”条中说:“镂木之为范,香为篆文。”这是说香篆模子是用木头雕成,香粉被压印成有形有款的花纹。

古时禅寺中常烧香篆以测知时间。也有烧香篆以修密法者,在《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薰真如法》,并有将香印作成种子字、纥利字之香印,并将香炉观想为法界,纥利字妙香印代表大悲拔苦,当香印依次焚烧时,则显现真实之理,当烧尽时,则代表万法归空之理。以此观法修持者,能获观世安称、无有障碍之福报,如同微妙莲花一般众人爱敬。

香篆又称香印,在焚香用香炉内铺上一层砂,将干燥的香粉压印成篆文形状,字形或图形绵延不断,一端点燃后循线燃尽。由于取用的香是呈松散的粉状,点燃之前才以模造成绵延不断的图形,而且移动模子时很容易碰坏图形,因此使用时并不方便。

在宋人的笔记中有印香的记载。“印香”很可能就是压印香篆。《萝梁录》卷十三,“诸色杂货”条云:“且如供香印盘者,各管定铺席人家,每日印香而去,遇月支请香钱而已。”可见北宋末有雇请专人印香焚香的习俗。

为了使香粉的使用更为顺利,宋人又制香饼,有作成心字形的“心字香”香饼、环形及指形的“冰环玉指”香饼。宋人李居仁“天香词”中有“几度试拈心字”的句子,说明心字香饼是可用手指拈起的,类似现代使用的盘香。

香盒

香盒是指盛香之容器。又作香筥、香合、香函、香箱。通常为木制加漆,亦有陶制与金属制。常见的形状为扁平圆形。香筥有大香筥、小香筥之别。原来是供佛的法器之一,后世则用于茶席等之用,其造形也和以往不同。

除了香盒之外,还有香盘也经常可见。香盘是指焚香之盘,又作香台、常香盘。以木或金属作成之方形台,盘中盛香作梵字形,常点火焚之。

此外,元、明、清时,流行成套的香具,大多为“炉、瓶、盒”的组合,即香炉配上香盒,而瓶则是为了放置在香粉的香铲及持香的香箸用的。

香囊,在先秦就有明确的记载,古时候也叫香缨,可以辟邪免灾,有益健康。那么,香囊怎样制作呢?下面来一起来看看吧!

1、 在花布上画好喜欢的图案,并用剪刀剪下。

2、 用针线将布的四周缝合起来,上方留一点空隙。

3、 将准备好的香料装进去。

4、 拿出准备好的绳子,在一端打一个结。

5、 把有结的一端装进香囊留的缝隙里,然后用针线缝合。

6、 这样一个香囊就制作好了。

以上就是关于香囊怎样制作的全部内容。

香囊,也称香包,香袋,在古代大多人都是随身佩带,系在腰带之上或挂于床前。香囊的佩戴历史由来已久,在书面的记载当中,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屈原跟宋玉,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忧国忧民的代表作《离骚》就有这样的词句;纫秋兰以为配,也就是说将柔韧的兰草作为带子把香袋系到衣服上,随身佩带。到封建社会后期,经过许多年的发展,佩戴香囊也逐渐演化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气质的代表,一种爱情的传递方式。

在许多的历史剧当中,名门望族的公子都会在腰间佩戴玉环或者香囊,香囊已经成了谦谦君子的一个代表,蕙质兰心,这一词更加突出香囊所起到的象征作用。明朝大学士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曾写到自己以前向大户人家结束,风霜雨雪不能阻止,下大雪,手脚都冻僵仍然坚持学习,后来被人用热水施救,缓过劲来,看到同学当中家庭条件比较好的都是身穿华服,腰间左边佩剑,右边就挂着香囊,由此足以见得香囊是一种大户人家身份和有文化有道德的象征,也成为了一种信仰。

从香囊的制作工艺来看,香囊的外边都是绣的有图案,而内部则是填充物,一般都是放的香料或者艾草之类的中药。古人的衣服大多都是非常宽大,这样就会造成清洗的不方便,而佩戴一个填充有香料的香包则可以散发出清香的气味,可以提神安眠也可以除去一些其他的气味。而填充艾草之类中药的则是为了驱虫杀菌,强身健体,在古代,中医是比较发达的,好多人习惯用中药滋补身体,在香囊中放入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中药,长期的话会对身体上的一些暗疾会起到医治作用。在夏季,蚊虫比较多的时候,在香袋中放入艾草或者雄黄可以有效地驱除蚊虫,减少一些蚊虫的叮咬。在明清时期,香囊已经作为情人之间的信物来表达有情人之间的爱慕之意了,香囊有时候也会做为小纸条的容具。

你见过城市凌晨4点的样子吗?那个时间点,有人还在睡梦中,有人已经早早起来开始新一天的生活,还有人才刚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而大部分生活不像**那般传奇,剧情多姿反转,也不像小说那般咬文嚼字,情节起伏。很多时候,平凡,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如若要用一种感官来描绘爱人,你会选择视觉、听觉、嗅觉,还是什么?

有人说,爱到深处,仿佛都能嗅到对方灵魂的香气,在彼此之间隐隐地飘散着,听起来好不浪漫。

提到香气,最先映入脑海的可能是香水、香膏之类。但若是思绪沿着历史脉络再往久远的方向飘一飘,香囊就自然是不容错过了。

现代人对于香囊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佩戴于腰间的绣制荷包、香袋上。但实际上,古代有一种做工讲究的金属质地香囊,通常由金、银、玉、石锻造而成,极尽精致。似一精巧坠饰般的镂空小盒,除却本身用作装饰,还可在其中盛上香丸用以散香、调神。

更为浪漫的是,古代的年轻男女们,还以互赠香囊来委婉地传情达意,“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孙光宪《遐方怨》)

在这明媚春日里,我们特别推出「为你读诗」系列金银玉石香囊。就让这一小巧物件,代你传达思切,为你守护所念之人。

或是,赠予自己,时时刻刻为暗香萦绕,愉悦心情。自古以来,香囊便具有丰富的文化涵义和浓厚的东方古韵,佩戴香囊是古人的习俗,其历史更是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

相比绣制的香袋,以金、银、玉、石制成的金属香囊,具有更强的装饰性和保存性,而且更为珍贵。因其呈圆球形,所以过去又被称为“香球”;因其具有熏香功能,也被称作“熏球”或“熏炉”。

而男女之间,将其用作“定情信物”遥寄情思,更是多了几分传承与永恒的意味。相传,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便是得一香囊见证和传颂千古。

据《旧唐书》卷五一记载,安禄山反叛,唐玄宗等逃离长安,途中赐死杨贵妃葬于马嵬坡,后自蜀重返京都时密令改葬。但贵妃尸体已腐,身上佩戴的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却完好无损,是为“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古时,教徒称颂佛祖佛法无边、样貌极好,世间的颂词都不足以形容,只能说“宝相庄严”,分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而“宝相”,起源于佛教,被用以尊称庄严的佛像。

南齐王简栖的《头陁寺碑文》中写道,“金姿宝相,永藉闲安;息心了义,于焉游集。”其意思大致便是,佛陀金身可以在此永久安身,僧侣香客也可在此聚集修行。

《青毡帐》 白居易

“铁檠移灯背, 银囊带火悬 。

深藏晓兰焰,暗贮宿香烟。”

在众多香器中,精巧的香薰球最招人喜爱。华丽丽的镂空雕刻,足以让人爱不释手,而巧夺天工的内部结构,不论怎么转动都能保持平衡不会倾倒,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叹古代的能工巧匠技艺之精湛。

“香囊者,烧香器物也,以铜铁金银(目令)眬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 ”    ——《香识》

《西京杂记》中记载, 长安巧工丁缓者。为常蒲灯。七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之奇。又作卧褥香罏。一名被中香罏。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罏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熏球不仅可以放在被褥中,挂在帷帐上,还可以随身携带,不用担心香灰洒出。

精巧的平衡结构

“香熏球”,又叫“被中香炉”,是古代用来熏香衣被的奇巧器具。因装置的两个环形活轴的小盂,重心在下,利用同心圆环形活轴起着机械平衡的作用,故无论熏球如何转动,只是两个环形活轴随之转动,而小盂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小盂中盛放点燃的香料,不致燃烧衣被。共结构之科学,与近代飞机上用以保持仪表平衡的陀罗仪原理相似。在唐代贵族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地使用银熏球。

杨贵妃的香囊

被中香炉的最早记载为西汉司马相如的《美人赋》,里面有“金鉔熏香,黼帐低垂”的句子,但是唐代以前的熏球实物目前还没有发现。在历代歌咏唐代华清宫的诗句中,有“至今犹似怨香囊”,“怀得香囊作悲哽”等字句,典故出于《旧唐书·杨贵妃传》。

唐代安史之乱,玄宗逃出长安,途经马嵬坡,将士因怨愤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面对兵乱的威逼,玄宗不得不处死宠妃杨玉环,并葬于此地。而后玄宗自蜀地重返京都,思念旧情,秘密派人改葬贵妃,但挖开旧冢时发现:“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

几乎是唐代贵族女性必备之物,壁画、石刻人物上可见到悬挂在腰间,大概是丝织品制成。然而,丝织物易于腐烂,特别是与尸体在一起更难保存,何以杨贵妃”埋葬后“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可以推断这里所说的香囊指的是熏球。

1987年4月,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又出土两件,同时发现了地宫中记载着各种藏品的来源和名字的物账碑,上面在记述银器时提到“香囊两枚”,与出土器物对照,就是这种圆形的熏香器物。其实,关于它的名称和用途,《一切经音义》卷七载:“案香囊者,烧香圆器也。以铜、铁、金、银玲珑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参照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物账碑及实物,可见唐人是把这种圆形球状的熏香用具称之为“香囊”。

《金瓶梅》中的银香球

《金瓶梅》第二十一回中,写到潘金莲与孟玉楼到李瓶儿房中,李瓶儿犹未起床,潘金莲伸手到她被下,便在“被窝里摸到薰被的银香球”。这样的银香球,是京城里的大官的贵妇才有的,不要说卖炊饼的潘金莲没见过,穷官儿家出来的吴月娘没见过,连西门大官人也没见过。在这本古今第一奇书中,银香球扮演着没有台词的小角色,它在锦被中鼓动着男女的情欲。

如今,随着香文化飞复兴,熏球这种尤物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咱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用得起这种金贵的香器,香友们可以在某宝上买到。

1有什么关于香囊的诗句

子夜歌三首

作者:郑旦

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

新曲古意

作者:杨慎

凌波洛浦遇陈王,惣步邯郸缀舞行。

鸾尾凤头争嬿婉,麝脐龙脑斗芬芳。

巫阳台上春先到,汉月楼中夜未央。

结网嬉蛛垂藻井,营巢睇燕宿梅梁。

金仙素掌晞金露,玉女青腰褭玉霜。

翠织屏风交屈戍,红罗斗帐挂香囊。

腻鬟斜坠乌云滑,脂体横陈白雪光。

词赋楚王怜宋玉,画图天老教轩皇。

生憎露鹤催宵急,死恨星鸡促曙忙。

肯信王嫱嫔绝国,红颜清泪泣玄羌

无题和袁子英

作者:郭翼

紫殿长杨满路尘,骊山荒草没麒麟。

伶玄作传追飞燕,李白歌辞忤太真。

舞袖夜虚金掌月,香囊魂坠紫丝茵。

可怜倾国倾城曲,一度秋风一怆神。

2关于香囊的诗句有哪些

1,《满庭芳·山抹微云》 宋代 秦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译文: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

2,《定情诗》 魏晋 繁钦

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

译文:用什么表达我的真诚呢?戴在我耳上的一对明珠。用什么表达我的挚诚呢?系在我肘后的香囊。

3,《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宋代 张孝祥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译文: 回忆历史上的那年,正是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小谢,年轻力壮谱写春秋。小乔刚刚出嫁,紫罗香囊犹未焚解,不朽的功业已经建立,的确从容优游。

4,《蕙香囊》 宋代 欧阳修

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

译文:全身心弹奏着琵琶,调试着琵琶的全部音准,佳人自然地用心去弹奏。

5,《木兰花慢 感香囊悼双文》 元代 白朴

览香囊无语,谩流泪、湿红纱。记恋恋成欢,匆匆解佩,不忍忘他。

译文:看着腰间的香囊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默默流泪湿透了衣纱。想起相恋时的愉快时光,匆忙的把香囊解下来,不忍心看它,以免睹物思人。

3关于“香囊”的诗句有哪些

1、满庭芳·山抹微云宋代: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万点 一作:数点)销魂。

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

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

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

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

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2、《定情诗》 魏晋 繁钦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译文:用什么表达我的真诚呢?戴在我耳上的一对明珠。

用什么表达我的挚诚呢?系在我肘后的香囊。3、《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宋代 张孝祥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

译文: 回忆历史上的那年,正是三国的周瑜和东晋的小谢,年轻力壮谱写春秋。小乔刚刚出嫁,紫罗香囊犹未焚解,不朽的功业已经建立,的确从容优游。

4、《蕙香囊》 宋代 欧阳修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译文:全身心弹奏着琵琶,调试着琵琶的全部音准,佳人自然地用心去弹奏。

5、《木兰花慢 感香囊悼双文》 元代 白朴览香囊无语,谩流泪、湿红纱。记恋恋成欢,匆匆解佩,不忍忘他。

译文:看着腰间的香囊不知道说什么,只能默默流泪湿透了衣纱。想起相恋时的愉快时光,匆忙的把香囊解下来,不忍心看它,以免睹物思人。

4有什么关于香囊的诗句

子夜歌三首作者:郑旦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

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新曲古意作者:杨慎凌波洛浦遇陈王,惣步邯郸缀舞行。

鸾尾凤头争嬿婉,麝脐龙脑斗芬芳。巫阳台上春先到,汉月楼中夜未央。

结网嬉蛛垂藻井,营巢睇燕宿梅梁。金仙素掌晞金露,玉女青腰褭玉霜。

翠织屏风交屈戍,红罗斗帐挂香囊。腻鬟斜坠乌云滑,脂体横陈白雪光。

词赋楚王怜宋玉,画图天老教轩皇。生憎露鹤催宵急,死恨星鸡促曙忙。

肯信王嫱嫔绝国,红颜清泪泣玄羌无题和袁子英作者:郭翼紫殿长杨满路尘,骊山荒草没麒麟。伶玄作传追飞燕,李白歌辞忤太真。

舞袖夜虚金掌月,香囊魂坠紫丝茵。可怜倾国倾城曲,一度秋风一怆神。

5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9、《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6有关端午节的习俗和诗句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艾叶、菖蒲、榕枝: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榕枝,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

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

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

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赛龙舟:当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唯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传说是为了避免很重的大鱼吞噬大夫屈原的身体。

饮雄黄酒: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

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

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

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7吊坠的唯美诗句有哪些

1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2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3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7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8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9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唐代对外贸易空前繁荣,大批西域香料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抵中国。香囊成为唐代贵族妇女流行饰物。这个香囊是用钣金形成,外部为一银角,通体镂空刻缠枝葡萄,忍冬花纹,银球由上下两个半球组成、以铰链相连;另一侧有钩环,起控制香囊开合的作用,顶部有一银链,可供悬挂。香囊内部为一焚香金盂和内外两个平衡环,两环之间以及外形与银球,内环与金盂之间分别以活轴相连,轴与轴均互成直角交叉,无论香囊如何滚动,金盂都会因自身重力作用而保持水平,使香火不致外漏,所盛香料不会倾覆。香囊外层镂刻缠枝花鸟纹。不仅具有极佳的装饰性,而且便于香烟飘散,审美与实用为一体,不失为古代工艺美术之中的典范之作。

据文献记载,这种结构的焚香用具,西汉末年之前可能就已出现,唐代已盛行。中国古代水质香料不发达,多使用固体香料,须经燃烧方能产生香气,因此香炉等焚香器成为必备之物,但从造型小巧,设计巧妙,使用方便等方面来说,香囊可称个中翘楚。

这件1000多年前的香囊装置原理与近代航海、航空的陀螺仪原理相同,其设计之科学巧妙,体现了古代中国发达科技与工艺水平,令人叹绝。

 七年级六班:尹雨豪

香囊

将各种香料、香品置入囊中,可以放在身上,随身携带,散发香气的香具。佩带用的香囊在宋代记载中处处可见。南宋于端午佳节,后妃诸閤、大璫近侍获赐翠叶、五色葵榴、金丝翠扇、真珠百索、钗符、经筒、香囊、软香龙涎佩带,及紫练、白葛、红蕉之类。道宫法院多送佩带符篆。一般市民在家门口“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袋,排飣果粽。虽至贫者亦然。”六月六日显应观崔府君诞辰,热闹的庙会也有“关扑”,即掷钱赌胜而赢得奖品或彩金奖品有香囊、画扇、珠佩等。

香筒

香筒是一种燃点直式线香的香具,又称为“香笼”,以便与插香的小筒有所分别。明清两代所流行的香筒,其造型为长直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饰镂空花样。通常在筒内有一枚小插管,这样就很容易插稳线香。这种线香是不含竹木签心的。

明清时代的香筒,其质材有竹、玉及象牙。故宫展出的明清香筒有明雕竹人物香筒、明白玉龙凤镂空香筒、清象牙雕梅雀香筒及作为插香用的清青花小香筒。在江西南城明益定王朱由木墓中也曾发现一件镂空蟋螭玉香筒。明益定王墓中的玉香筒,质地为白,玉圆筒外壁镂空梅花、螭纹,盖面镂刻盘螭。

香盒

香盒是指盛香之容器。又作香筥、香合、香函、香箱。通常为木制加漆,亦有陶制与金属制。常见的形状为扁平圆形。香筥有大香筥、小香筥之别。原来是供佛的法器之一,后世则用于茶席等之用,其造形也和以往不同。

除了香盒之外,还有香盘也经常可见。香盘是指焚香之盘,又作香台、常香盘。以木或金属作成之方形台,盘中盛香作梵字形,常点火焚之。说些题外话,想买沉香或者香具的话特别推荐香至尊这个牌子,不是托儿哦,和身边的朋友都真心觉得这个牌子不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