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砂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蚕砂的别名 4 来源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蚕砂的用法用量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蚕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蚕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蚕砂 1 拼音
cán shā
2 拼音名Cán Shā
3 蚕砂的别名蚕屎、晚蚕砂、原蚕砂、蚕粪
4 来源本品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innaeus的干燥粪便。搜集家蚕粪便,晒干,筛净杂质即得。
5 性味甘、辛,温。
6 功能主治
祛风湿,止痛。用于腰膝关节疼痛,月经过多,腹痛,皮肤风疹。
7 蚕砂的用法用量3~8钱,包煎;外用装布袋蒸热熨患处。
8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蚕砂的方剂 生发二号丸
60g,女贞子60g,桑椹子60g,神曲30g,蚕砂30g。功效:滋肝益肾,凉血消风。主治:斑秃。制
三节汤,杉木节3两,松木节3两,茵芋3两,蒴藿3两,原蚕砂3两,麻黄根3两,蓖麻叶3两,柳蛀粪3两,煮絮桶
蚕砂黄柏汤音:cánshāhuángbǎitāng处方:生蚕砂30克,生黄柏30克。功能主治:清利下焦湿热。主
蜚龙分师丸:白僵蚕1两,白花蛇1两,穿山甲1两,香蛇1两,蚕砂1两,全蝎1两,鹿角(炒)1两,蜈蚣5钱,蝉蜕2
疏风清脑饮蒿本1钱,苏荷叶1钱半,丹皮1钱半,玄参2钱,晚蚕砂5钱,钩藤5钱,鲜银花藤7钱,葱白(连须)7支。
更多用到中药蚕砂的方剂用到中药蚕砂的中成药 清降片
ian标准编号:WS3B368098处方:蚕砂大黄青黛玄参皂角子赤芍板蓝根麦冬连翘牡丹皮地黄甘
胃福颗粒准编号:WS3B346098处方:白及黄芪蚕砂延胡索(制)沉香威灵仙地榆没药陈皮马兜铃木香马齿
养血愈风酒子12g秦艽6g当归6g白术(炒)6g川牛膝6g蚕砂6g苍耳子6g鳖甲(炙)g绵草6g红花3g茄根
风湿宁药酒0g红花25g乌梢蛇50g五加皮25g桂枝50g蚕砂25g白鲜皮50g石菖莆25g苦参50g细辛25
清宫寿桃丸肾鹿肾狗肾枸杞子人参天冬麦冬地黄当归益智(盐制)蚕砂酸枣仁(炒)分心木(炒焦)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小
更多用到中药蚕砂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蚕砂 《本草纲目》:[虫部第三十九卷虫之一]原蚕
)、石苇等分,为末。干贴取瘥。(《圣济总录》)原蚕砂颂曰∶蚕砂、蚕蛾,皆用晚出者良。时珍曰∶蚕砂用晒
《吴鞠通医案》:[卷四]痹(三钱)飞滑石(六钱)苡仁(三钱)木通(二钱)晚蚕砂(三钱)服至小便畅为度。二十四日脉洪数,小便反黄
《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痹茯苓朱(三二)肢痹痛频发。羚羊角木防己川桂枝尖晚蚕砂川萆白通草生苡仁茯苓汪冬月温暖。真气未得潜藏。邪
《王氏医案绎注》:附录烦躁。黄芩(酒炒)焦栀子香豉(炒,各一钱五分)原蚕砂(三钱)制半夏橘红(盐水炒,各一钱)蒲公英(四钱
《张聿青医案》:[卷十五]目疾1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蚕的经济价值在于蚕丝。蚕丝是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中国是最早利用蚕丝的国家。古史上有伏牺“化蚕”,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又说黄帝元妃西陵氏为“先蚕”,即最早养蚕的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表明,公元前2750年以前,今浙江吴兴钱山漾地区的先民已利用蚕丝织成绢片、丝带和丝线。公元前十三世纪,桑、蚕、丝、帛等名称已见于甲骨卜辞。蚕丝和大麻、苎麻,以及后来的棉花一道,为中国人主要的衣着原料,蚕桑也就成为中国农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数千年的实践中,中国人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这个经验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对于蚕病的防治方面。商周时期,蚕已在室内饲养。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养蚕已有专用蚕室,蚕病的防治受到重视,并采用了浴蚕种技术,公元三世纪后期,出现了小蚕恒温饲养,说明当时对于蚕的生长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但直到元代《士农必用》中才对蚕的生长的各阶段所需温度有详细说明。晋代对于蚕的微粒子病和软化病已有所认识,时称“黑瘦”和“伪蚕”。公元六世纪三十年代,据《齐民要术》记载,人们还从种茧的选择和盐腌贮藏来防治蚕病。宋元时期,对于蚕病的防治更进一步,贮茧方法除盐渍之外,复又出现日晒和笼蒸。与此同时,做为防治蚕病的主要手段的浴蚕方法也得以改进,早期浴蚕主要在川中进行,宋代出现了朱砂温水浴法,元代出现了天浴,利用低温选优汰劣。《陈旉农书》中探讨了蚕生僵病与湿热风冷的关系,《农桑辑要》则总结了蚕病与叶质的关系。明代(1368-1664)出现了天露、石灰水、盐水浴种等方法。并采用了杂交方法培育嘉种,以提高蚕的防病能力,还出现淘汰病蚕防止蔓延的方法。中国的养蚕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对世界蚕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公元前十一世纪,养蚕技术随箕子传入朝鲜,随后复又传到了日本。秦汉以后,中国的养蚕技术通过举世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到中亚、南亚及西亚地区,六世纪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国王通过印度僧侣从中国私运蚕种至该国,是为西方有蚕业之始。
2 一、养蚕是中国人发明的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在浙江省吴兴的郊外,发现五千年人人类遗留的东西,其中有古代的丝织品,证明很早以前我国就会养蚕,传说黄帝的妃子螺,教人民种桑树、养蚕、抽丝、织布,让大家有好的衣服穿。
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制造的丝织品传到欧洲,当时欧洲人还不会养蚕抽丝,不知道这麼美丽的布料是怎麼做出来的,由於欧洲人很喜欢买丝织品,商人要运送很多丝织品到欧洲,於是开辟一条运送丝织品到欧洲的路,这条路称作「丝路」。
三、蚕的一生
1卵
刚产下的卵为淡**,呈扁平椭圆形,厚度约05~06mm,直径约1~12mm,卵的颜色会逐渐变深,若未受精的卵则不会变色。
2蚁蚕(一龄蚕)
蚕卵刚孵化出来身上有毛,呈黑色,称蚁蚕或毛蚕,约3mm,第二天之后体色逐渐转白约经四天蜕皮成为二龄蚕。
3二至五龄蚕
蚁蚕蜕皮之后,成为二龄蚕,体色转为白色,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一龄,在幼虫阿蜕四次后进入五龄蚕,每蜕一次皮身体的成长就加大许,尤其四、五龄时期的成长更明显。
4蚕蛹
蚕进入五龄之后,约七天开始吐丝结茧,约2~3日内蚕会在茧中再蜕一次,然后化为蚕蛹,身体变短、胖,呈茶褐色,约经十日蚕蛾便可羽化。
5蚕蛾
蚕蛾是家蚕的成虫,身体由头、胸、腹部构成,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一对翅膀,但由於发育不完,故无法飞行。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原蚕蛾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原蚕蛾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化学成份 28 炮制 29 性味 210 归经 211 功能主治 212 原蚕蛾的用法用量 213 注意 214 附方 2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原蚕蛾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原蚕蛾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原蚕蛾 1 拼音
yuán cán é
2 《辞典》:原蚕蛾21 出处
《别录》
22 拼音名Yuán Cán é
23 原蚕蛾的别名晚蚕蛾(《日华子本草》)。
24 来源
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于夏季,取雄性蚕蛾,以沸水烫死,晒干。
25 原形态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厘米。翅展39~43厘米。头部较小。复眼1对,黑色,呈半圆形。口器退化,下唇须细小。触角1对,羽毛状,基部粗,末端渐细,雌蛾的触角灰色,较短;雄者黑色,较雌者长。前胸节和中胸节吻合,翅2对,均被有白色鳞片;前翅位于中胸部,呈三角形,较大,有3条淡暗色的横纹;后翅生于后胸,较小,略呈圆形,有2条较深色的平行线。足3对。跗节5节,具1对黑褐色的爪,有绵状毛。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者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家蚕。圆筒形,灰白色,有暗色斑纹,全体疏生黄褐色短毛,除头部外,由13个环节组成。头小而坚硬,有单眼,触角,唇、颚及吐丝管。前3节为胸部,后10节为腹部;前胸节甚小,两侧有椭圆形的气门,中、后胸节膨大,外表有皱襞;胸足3对,腹足4对,尾足1对。第8腹节背面中央有尾角1枚。体内有丝腺,能分泌丝质,吐丝作茧。
幼虫以嫩桑叶为食,经5龄而作茧;渐次化蛹,成蛾。蚕的发生次数,每年有一次及二次、四次等,故有一化蚕、二化蚕、四化蚕等名称,因发生时间不同,又有春蚕、夏蚕、秋蚕等分别。
本昆虫的病死幼虫(白僵蚕)、幼虫的蜕皮(蚕蜕)、蛹(蚕蛹)、卵子(原蚕子)、卵壳(蚕退纸)、茧壳(蚕茧)、幼虫的粪便(原蚕沙)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6 生境分布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
27 化学成份蚕蛾含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后者约有20种之多,但无α氨基异丁酸、脯氨酸及胱氨酸,又只有雌蛾有鸟氨酸。又含脂肪油。有报道,雄蛾的脂肪油,性质极与蚕蛹油相似。从蛾翅曾分离三种萤光物质,其中主要者为青萤光物质,它是一种喋呤,定名萤光青,据称与鱼类组织中的萤光青是同一物质。蛾又含细胞色素C,它与脊椎动物、酵母等中的细胞色素C相同,初出蚕蛾一公斤,可分离出细胞色素C结晶70毫克。蚕蛾(及蚕蛹)含变态激素α脱皮松及β脱皮松,其中主要的是α脱皮松。
雌蛾有性诱腺,含引诱雄蛾的物质,它们曾被称为性诱色素,都是萤光性色素,见光则分解。蚕蛾含维生素B12,每1000个蛾曾分离维生素B12_17毫克(蛹含36毫克,蚕含75毫克)。又含菸酸。初出的蛾,每天排泄的尿中含菸酸72微克。
28 炮制《药对》:"入药炒,去翅、足用。"
29 性味咸,温。
①《别录》:"热,有小毒。"
②《药对》:"热,无毒。"
③《千金·食治》:"味咸,温,有小毒。"
210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肾。"
②《玉楸药解》:"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③《本草求真》:"入命门。"
211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壮阳涩精。治阳痿,遗精,白浊,尿血,创伤,溃疡及烫伤。
①《别录》:"主益精气,强 ,止精。"
②《日华子本草》:"壮阳事,止泄精,尿血,暖水藏。治暴风,金疮,冻疮,汤火疮,并灭疮瘢。"
212 原蚕蛾的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
213 注意《本草经疏》:"阴虚有火者忌之。"
214 附方①治阳痿:原蚕蛾(未连者)一升,阴干,去头,足、毛羽。末之,白蜜丸如梧子。夜卧服一丸。(《千金方》)
②治遗精、白浊:晚蚕蛾焙干,去翅、足。为末,饭丸,绿豆大。每服四十丸,淡盐汤下。(《纲目》)
③治血淋,脐腹及 涩痛;晚蚕蛾,研为末。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④治刀斧伤及一切金疮,止血生肌:晚蚕蛾为末,掺匀,绢裹之。(《胜金方》天蛾散)
⑤止血定痛生肌:晚蚕蛾、白芷、当归头、陈石灰各等分。共研细末,敷。(《救伤秘旨》蚕蛾散)
⑥治玉枕疮,生枕骨上如痈,破后如箸头:石韦、原蚕蛾(炒)。上二味等分,捣罗为散,干贴。(《圣济总录》石韦散)
215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原蚕蛾的方剂 小肉苁蓉散
1两,天雄1两,石斛3分,远志半两,续断3分,原蚕蛾3分,菟丝子,熟干地黄1两半。主治:虚劳羸损,
赵氏加味六子丸去心,酒蒸)1两3钱,山茱萸(取肉)1两3钱,原蚕蛾1两3钱,五味子1两3钱,蛇床子(酒蒸)1两6
豆蒸丸拼音:dòuzhēngwán处方:原蚕蛾28枚(全者,炒),羊靥28枚(劈开,炙干),猪靥28枚(
七子丸黑附子1两(炮,去皮脐),白茯苓半两(去皮),原蚕蛾1两(酒煮),肉苁蓉1两(酒焙干,先洗),鹿茸
玉杖丸(煨,去核),砂仁25粒,麦门冬(去心)1两,原蚕蛾1两半(去翅足,炒,系未交公者),桑螵蛸1两半
更多用到中药原蚕蛾的方剂用到中药原蚕蛾的中成药 通关散
《圣济总录》卷十五之通关散:方名:通关散组成:原蚕蛾(瓦上炒令黄)1两,白附子(炮)1两,苦参1两
蚕蛾公补片~6片,一日3次。规格:每片重023g(相当于原药材064g)贮藏:密封,置阴凉处。注:雄蚕蛾
雄狮丸的主要成份:人参、鹿茸、巴戟天、*羊藿、仙灵脾、蚕蛾、蟾酥等。雄狮丸的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中枢神经功
甜梦胶囊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规格:每粒装约04g(相当于原药材218g)贮藏:密封。
龟龄集盐4钱,丁香(用生川椒2分炒,去川椒)2钱5分,蚕蛾(去足翅)2钱,蜻蜓(去足翅)4钱,熟地6钱,苁
更多用到中药原蚕蛾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原蚕蛾 《证类本草》:[卷第二十一中品]原蚕蛾
原蚕蛾雄者,有小毒。主益精气,强 ,交接不倦,亦止精。臣禹锡等谨按阴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六妊娠诸疾门]胤嗣半两)黑附子(一两炮去皮脐)白茯苓(半两去皮)原蚕蛾(一两酒煮)肉苁蓉(一两酒焙干先洗)鹿茸(一两
《圣济总录》:[卷第十]白虎风心夜卧各一服。治白虎风昼夜游走疼痛。原蚕蛾散方原蚕蛾(炒一分)白僵蚕(炒半两)蝉蜕(炒)地龙(白色
《医学入门》:[内集·卷二本草分类]治寒门,细锉另研用。如无真者,以黄狗肾三枚可代一枚。原蚕蛾原蚕蛾咸热强阴,尿血泄精亦可寻,砂治痹风瘾疹起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七虫鱼部]白僵蚕2000多年前《尔雅》一书中提到“蠁”,晋代郭璞在为《尔雅》作注时说,“蠁”还有一个名字叫“蛹虫”。蠁为什么又叫“蛹虫”呢?我们看一下宋代陆佃《埤雅》中的记载,就清楚了。《埤雅》:“蠁,旧说:蝇于蚕身乳子,既茧化而成蛆,俗呼蠁子,入土为蝇。”这是说,蠁这种寄生蝇在蚕身上产卵,等到蚕吐丝成茧时,蝇卵便生在蚕蛹中孵化为蝇蛆虫,俗称之为蠁子,这种蝇蛆钻进土中,不久就化为蝇。明代谭贞默亲身观察,不仅验证了前人记载的正确,而且指出这种寄生蝇是在蚕体背部产卵的,所有的卵都要化为蝇蛆,吮食蚕蛹体组织,最后钻出,入土化为成虫(蝇)。
现在我们知道,古代人所说的蠁虫,实际上就是多化性的蚕蛆蝇。它的幼虫寄生于蚕体,便造成了家蚕蝇蛆病害。谭贞默曾经正确地指出,受蚕蛆蝇寄生为害的主要是夏蚕。夏蚕中有十分之七的蚕蛹有蝇蛆寄生,所以不能正常发育,只有十分之三的蚕蛹能正常发育成熟。可见其对蚕业生产为害之烈。
由此可以看出,郭璞之所以又把蠁叫做“蛹虫”,是因为这种寄生蝇是蚕的主要虫害之一,而它的幼虫(蛆)在离开蚕体之前,多半是生活在家蚕生活史中的蛹期。所以蛹虫有蛹中之虫的意思。
蚕蛆蝇
蚕小时候是什么颜色
米白色
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桑蚕是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珐先就栽桑养蚕,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发现之一。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桑蚕的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蚕小时候如何分辩是男是女
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桑蚕是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祖先就栽桑养蚕,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发现之一。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桑蚕的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养蚕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
养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种桑养蚕之法相传源于黄帝的妻子嫘祖。家蚕的祖先认为是野蚕(B.mandarina),形态上和家蚕几乎没有差别,而且与家蚕长大后能自然杂交产生后代。有称为“青白”的一家蚕品种,据说是由野蚕和家蚕杂交而来的。其它家蚕的性状明显地是从野蚕传来的也不少。
中国最早的蚕,是谁发明的
养蚕缫丝
传说黄帝战胜了凶恶的蚩尤,由小姑娘变成的蚕神便亲自手捧著两束洁白的丝,前来敬献给黄帝,向他表示祝贺,黄帝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漂亮而希罕的东西,现在一见,高兴得不行,忙吩咐皇后嫘祖,叫她用这丝来织绢。嫘祖是位心灵手巧的女人,没多久,她就织了一幅又轻又软的绢。随后,她又用绢给黄帝做了一套礼服和一顶礼帽;黄帝则把剩下的绢赐给了大臣伯余,伯余拿它做了一套衣裳。
后来,嫘祖亲自养育起蚕来,黄帝还下令让他的臣民种植桑树。就这样,蚕种不断地滋生繁衍,越来越多,遍及我们祖先居住的大地;它又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一直传到现代。
另有一则故事说:黄帝战胜了蚩尤,建立了部落联盟,大家一致推选黄帝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一天,黄帝把他的大臣还有皇后嫘祖召集到一块儿,对他们说:“以前,战争不断,咱们无力发展生产,更谈不上制作生活用品了。如今,天下太平了,咱们要种植五谷,制造工具,缝做衣裳。这种五谷、造工具的事,由我负责,这缝作衣服的事,由嫘祖操持,胡曹、伯余、于则,你们三人也帮着嫘祖多做些事情。”
嫘祖是位既聪明又能干的皇后。她听了黄帝的话,马上应道:“请夫君放心,我一定要让大家都有衣服穿!”随后,她便吩咐那辅助她做事的大臣:“胡曹,你具体负责做帽子;伯余,你具体负责做衣服;于则,你具体负责做鞋。我带着人剥树皮,纺麻网,加工皮毛,为你们提供材料。”
在嫘祖的操持下,很快,部落里的人全都穿上了合体的衣裳,戴上了漂亮的帽子,脚上也有了舒服的鞋子。可是,由于过度劳累,嫘祖却病倒了,好几天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守护在她身边的侍女,想尽各种办法,为她做了可口的饭菜,而她见了,总是摇摇头,不想吃,黄帝和大臣们见嫘祖日渐消瘦,很是着急,但也没有办法。
后来,侍女们悄悄商量说:“这里的饭菜也许是太没味道了,所以,皇后娘娘不愿意吃。咱们为什么不能上山去给她采摘点新鲜果子吃呢,也许她会喜欢吃的。”商量好了以后,第二天一早,她们留下一个在家看护嫘祖,其余的人都上了山。她们走遍了山山岭岭,跑遍了沟沟岔岔,但采摘到的野果不是苦,就是涩,没有一种觉得可口。天快黑了,侍女们很沮丧:咳,折腾了整整一天,什么果子也没找到,这可怎么是好呢?大家垂头丧气地准备往回走。忽然,一位到河沟里找水喝的侍女高声喊叫起来:“快来看哪,这小白果有多漂亮。”侍女们随着她的喊声跑了过去。她们惊异地发现,在河沟旁有一片桑树林,桑树上结满了雪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上等的果子,便欢呼著采摘起来。她们太高兴了,竟忘了品尝。等到拿回宫去用嘴一咬,才知道这小白果根本咬不动,而且什么滋味也没有。侍女们愣了,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一位名叫共鼓的大臣恰巧从这几位侍女面前走过,见此情形,忙问发生了什么事。侍女便把事情的原委向他说了一遍。共鼓一听随口说道:“咬不动有什么关系,用水煮熟了,不就能咬动了吗!”侍女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便忙拿来瓦罐,放上水,把白果倒进水里,烧着火煮起来。可是,煮了好一阵子,还是咬不动。有位侍女急了,拿起一根细木棍,便在罐里乱搅起来。搅了一阵,搅累了,她想把木棍拽出来。谁知,木棍上缠绕着许多许多像头发那样粗细的白丝线。
这新奇事被嫘祖知道了,她强撑著让人把她扶到瓦罐旁。嫘祖仔细瞅著罐里连着罐外、罐外连着木棍的白丝线,笑了,说:“姑娘们,这果子虽然不能吃,却可以派大用场。如果用这细丝织成布,那做出来的衣服准保又舒服又漂亮。”说来也怪,嫘祖见了白丝线,病竟然不治而愈了。
第二天,嫘祖便让侍女们领着来到了那片桑树林。经过观察发现,那白果子并不是树上结出来的。它是一条蠕蠕而动的虫子口中吐出的细丝
关于蚕的故事
(1)
故事发生在远古的黄帝时代。
这一年的春天,黄帝带兵和蚩尤进行最后决战去了,家里,只剩下妻子嫘祖,带领着部落里留下的人们,一边进行耕作,一边照管好老人和儿童。
在黄帝宽大的住宅旁边,种著几株粗壮的桑树。每天,都有一群孩子在树下玩耍。没有农活的时候,嫘祖很喜欢在树下看着这群活泼的孩子,心里想着远方征战的丈夫,祝福着他平安。
一片桑叶从树下落下,上面还伏著一条丑陋的虫。这对小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但是,他们依然都跑过来,围上去。
“哦,又是天虫,丑陋的天虫。”一个小男孩首先嚷道。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就是蚕。因为从天的方向掉下来,就称之为“天虫”。
“真的是呀,看,把树叶都咬破了,真丑陋!”另外的一个男孩子说。
“我们还和上次一样,把它切断,看看他的内脏,好么?”一个胖乎乎的男孩说。
“好哇,我们去找石片,谁先找到,谁来切!”男孩子们说完,都四处去找锋利的石片去了,留下两个女孩子胆怯切地看着。
女孩子,也许从与古时候就怕虫子?!男孩子们走后,她们两个都不敢靠近那片爬著虫子的桑叶了,其中一个跑到了嫘祖身边。
“娘娘!”那个时候,孩子们都跟嫘祖叫“娘娘”,“他们又要杀死那条丑陋的虫子了……”女孩对嫘祖说。
“是吗?”嫘祖爱惜地将小女孩搂在怀里,“别怕,让我们过去看看……”
(2)
桑叶上伏著的虫子,现在很悲哀。他不是因为就要被杀死而悲哀,而是因为自己被认作了丑陋而悲哀。他心里想着过去的日子里,多少的兄弟姐妹都被人们杀死了,或者是被别的动物吃掉了,而今天的自己,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也未必能逃出悲惨的命运。这样想着,他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静静地等待着。
他听到了人的脚步声,他的心里开始紧张起来。他想:“完了,我就要被杀死了……再见了,我的亲人!”这样想着,他就微微地睁开眼睛,想看看最后要杀死自己的人是谁!
他看到的是一个漂亮的女子,梳着高高的发髻,还领着两个小女孩。她们走过来,蹲在他的身边。
“没想到,这次我竟然死在漂亮的女人手里!哎,这也就值得的了……”他这样想着,就不想闭上眼睛了,而是把眼睛睁得圆圆的,仔细得看着眼前这位美丽的女人。
(3)
“哇,好丑呵!”嫘祖看到这虫子的第一眼,也不觉惊叫起来,“这是什么呀?”
“娘娘,你也怕天虫啊?”两个小女孩,不解地问。
“嗯,因为它太丑,也有一点点怕。”嫘祖这样说著,却认真地观察起来。
几个男孩手里举著石片跑回来了,一个最先跑到的喊著:“是我先找到的,由我来切断它……”
孩子们都围聚过来。那个最先跑来的孩子,举起石片,又在石头上蹭了蹭,就准备切割虫子了。这时候,嫘祖忽然想起了什么,对孩子们说:“慢,等一等!”
她想起了什么呢?她想起了黄帝走的时候,嘱咐自己的话:“要教育人们爱护周围的生灵……不要因为陌生、不熟悉就轻易杀死生灵……有许多生灵,也许会对我们人类有益!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认识马和羊,总是捕杀它们……现在我们饲养了它们,给我们帮了多大的忙啊?……”嫘祖想到这里,就对孩子们说:“先不要杀死它,我们可以先养起它来,看看他到底要做些什么,不好么?”
“养起它?”孩子们都疑惑不解了,“它吃桑叶,而且太丑了……”
“是呀,它是很丑!可是,我们并没有深入地弄清楚它呀,甚至连它叫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我想,万物生灵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就有它的道理和作用,我们为什么不研究一下呢?……”嫘祖耐心地教育著孩子们。
孩子们平时是最听嫘祖的话
养蚕历史
蚕,原是生在自然生长的桑树上的,以吃桑叶为主,所以也叫桑蚕。在桑蚕还没有被饲养之前,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利用野生的蚕茧抽丝了,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工养蚕,现在还难以确定。但是早在殷周时期,我国的蚕桑生产已经有很大发展,可见开发人工养蚕远在殷周之前。
从古老的文献中,我们看到关于养蚕的直接记载。反映夏末殷初淮河长江一带的生产情况的《夏小正》中说:“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这是说,夏历三月(阴历四月间)要修整桑树,妇女开始养蚕。
殷代甲骨文中不仅有蚕、桑、丝、帛等字,而且还有一些和蚕丝生产有关的完整卜辞。据甲骨文学家胡厚宣的研究指出,有的卜辞上记载,叫人察看蚕事,要经过九次占卜。可见蚕桑在当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事业。甲骨文中还有关于蚕神和祭礼蚕神的记载,当时人们为了养好蚕,用牛或羊等丰厚的祭品祭礼蚕神。
考古学家还不是一次在殷墓中发现有形态逼真的玉蚕,例如河南安阳墓和山东苏埠屯都出土的有商代的玉蚕。在殷商的铜器上也常发现有用蚕做装饰花纹的。这些都说明,蚕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的位置。
许多传世的殷代铜器物附着有丝织物的痕迹或绢丝断片。经研究,有些丝织品反映出当时已经有相当高级的丝织技术;并且有大量事实说明,丝织品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货物交换的中间媒介。要生产大量的丝织品,只有靠发展人工养蚕,才能提供足够的蚕丝原料。
到了周代,栽桑养蚕已经在我国南北广大地区蓬勃发展起来。丝绸已经成为当时统治阶级衣着的主要原料。养蚕织丝是妇女的主要生产活动。《诗经》中就有许多诗篇提到蚕桑。例如《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意思是:春天里一片阳光,黄莺鸟儿在欢唱。妇女们提着箩筐,络绎走在小路上,去给蚕采摘嫩桑。这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妇女们采桑养蚕的劳动情景。
周代已经大面积栽种桑树。《诗经·魏风·十亩之间》中有“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的诗句,意思是:十亩桑园绿树间啊,采桑儿多悠闲啊。这说明春秋时期桑树已经成片栽植,而且一块桑田有十亩之大。当时栽种的桑树,大概有灌木式的,也有乔木式的。现在,我们还可以在战国时期铜器上的采桑中看到古代劳动妇女提篮采桑的生动形象,也看到当时栽种的乔木式和灌木式两种桑树。
据《诗经》、《左传》、《仪礼》等古书记载,当时蚕不仅已经养在室里,而且已经有专门的蚕室和养蚕的器具。这些器具包括蚕架(“栚”或“槌”)、蚕箔(“曲”)等。由此可见,到殷周时期,我国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栽桑养蚕技术。
战国时期的《管子·山权数篇》中说:“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这是说,群众中有精通蚕桑技术、能养好蚕、使蚕不遭病害的,请他介绍经验,并给予黄金和免除兵役的奖励。的确,最有经验、最有知识的,是从事生产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中有很多蚕桑专家和能手,他们在长期的养蚕生产实践中,不断有所创造和发明,为我国和世界养蚕业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中国古代有很多记述栽桑养蚕技术的书。汉代曾经提到我国古代有《蚕法》、《蚕书》、《种树藏果相蚕》等有蚕桑著作。可惜,这些古籍都已经失传了。但是从汉代以来,两千多年中,仍然留下了不少的有关蚕桑的古籍,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秦观蚕书》、《豳风广义》、《广蚕桑说》、《蚕桑辑要》、《野蚕录》、《樗茧谱》等等,或是专讲蚕桑的,或是讲到蚕桑的。这些书记下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栽桑养蚕的丰富经验。
要发展养蚕,就必须繁殖桑树,发展桑园。远在西周,人们就利用撒树繁殖桑树。至迟到公元五世纪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原蚕沙的别名 5 来源 6 生境分布 7 性状 8 化学成份 9 性味 10 归经 11 功能主治 12 原蚕沙的用法用量 13 注意 14 附方 15 各家论述 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原蚕沙的方剂 2 古籍中的原蚕沙 3 用到中药原蚕沙的中成药 1 拼音
yuán cán shā
2 出处《纲目》
3 拼音名Yuán Cán Shā
4 原蚕沙的别名原蚕屎(《别录》),蚕沙(陶弘景),晚蚕沙(《斗门方》),马鸣肝(《东医宝鉴》),晚蚕矢(《本草备要》),二蚕沙(《江苏药材志》)。
5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6~8月收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收集后晒干,簸净泥土,除去轻粒及桑叶的碎屑。
6 生境分布
主产浙江、四川、河南、江苏、湖南、云南、广东、安徽、甘肃、湖北、山东、辽宁等地。
7 性状干燥的蚕沙,呈短圆柱形小粒,长2~5毫米,直径15~3毫米。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条明显的纵棱及3~4条横向的浅纹。两端略平坦,呈六棱形。质坚而脆,遇潮湿后易散碎。微有青草气。以干燥、色黑、坚实、均匀、无杂质者为佳。
8 化学成份蚕沙含有机物物8377~9044%,灰分956~1623%,总氮量191~360%。又含叶绿素,可用乙醇或丙酮抽提出来。据报道,第三、第四、第五龄蚕的蚕沙,顺次提出粗叶绿素16,20,24%,但其中真正的叶绿素只一小部分。例如第五龄的蚕沙的粗叶绿素只含纯叶绿素1319%,其余尚有皂化物4892%,不皂化物4445%。
蚕沙含植物醇025~029%。另含不皂化成分β谷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和廿四醇、蛇麻脂醇。从蚕沙中尚分离出β谷甾醇β葡萄糖甙。
蚕沙所含游离氨基酸,曾找出亮氨酸、组氨酸等13种氨基酸,随着蚕儿长大,粪中亮氨酸与组氨酸含量亦渐增多。
蚕沙含多量胡萝卜素。上述的粗叶绿素每克含维生素A3644国际单位。蚕沙又含多量维生素B。
蚕沙含植物生长激素杂茁长素。
蚕沙含铜,其含率至第五龄达到最高值。铜是由桑叶得来,新鲜桑叶每克含铜102~222微克。
9 性味甘辛,温。
①《别录》:"温,无毒。"
②《纲目》:"甘辛,温,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辛咸,温。"
10 归经入肝,脾经。
①《本草汇言》:"入手少阳、足太阴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脾,兼入胃。"
11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头风头痛,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腰脚冷痛,烂弦风眼。
①《别录》:"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
②《本草拾遗》:"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瘀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
③《纲目》:"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
④《本草再新》:"治风湿遏伏于脾家,筋骨疼痛,皮肤发肿,腰腿疼痛,血瘀血少,痘科浆黡不起,亦宜用之。"
⑤《泉州本草》:"治风寒感冒,偏头痛。"
12 原蚕沙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外用:炒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13 注意《本草经疏》:"瘫缓筋骨不随,由于血虚不能荣养经络,而无风湿外邪侵犯者,不宜服。"
14 附方①治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防己、杏仁、滑石各五钱,连翘、山栀各三钱,苡仁五钱,半夏三钱(醋炒),晚蚕沙三钱,赤小豆皮三钱。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加片子姜黄二钱,海桐皮三钱。(《温病条辨》宣痹汤)
②治风瘙瘾疹,遍身皆痒,搔之成疮:蚕沙一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滓,温热得所以洗之,宜避风。(《圣惠方》)
③治外感头痛:蚕沙、白芷、大黄各三钱。共研细末,调葱汤外敷。(《泉州本草》)
④治风湿痛或麻木不仁:晚蚕沙一两。煎汤,一日三回分服,临服时和入热黄酒半杯同服。(《现代实用中药》)
⑤治半身不遂:蚕沙二硕。以二袋盛之蒸熟,更互熨患处。仍以羊肚、粳米煮粥,日食一枚,十日即止。(《纲目》)
⑥治霍乱转筋,肢冷腹痛,口渴烦躁,目陷脉伏,时行急证:晚蚕沙五钱,生苡仁、大豆黄卷各四钱,陈木瓜三钱,川连(姜汁炒)三钱,制半夏、黄芩(酒炒)、通草各一钱,焦栀一钱五分,陈吴萸(泡淡)三分。地浆或阴阳水煎,稍凉徐服。(王士雄《霍乱论》蚕矢汤)
⑦治烂弦风眼:以真麻油浸蚕沙二、三宿,涂患处。(《陈氏经验方》一抹膏)
⑧治迎风流泪:蚕沙(炒)四两,巴戟(去皮,用练肉)、马蔺花(去梗)各三两。为细末。每服二钱,无灰酒,不拘时候调下。(《眼科龙木论》蚕沙汤)
⑨治男子妇人心气痛不可忍者:晚蚕沙,为末;滚汤泡过,滤清汁服之,不拘时候。(《奇效良方》蚕沙散)
⑩治遗精白浊,有湿热者:生蚕沙一两,生黄柏一钱。同研末。空心开水下三钱。(《医学从众录》蚕沙黄柏汤)
⑾治月经久闭:蚕沙四两(炒半**),无灰酒一壶。重汤煮熟,去沙,温饮一盏。(《内经拾遗方论》蚕沙酒)
15 各家论述①《纲目》:"蚕性燥,燥能胜风去湿,故蚕沙主疗风湿之病,有人病风痹用此熨法得效。按《陈氏经验方》一抹膏治烂弦风眼,其功亦在去风收湿也。又同桑柴灰淋汁,煮鳖肉作丸,治腹中症结。"
②《本草求原》:"原蚕沙,为风湿之专药,凡风湿瘫缓固宜,即血虚不能养经络者,亦宜加入滋补药中。"
16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原蚕沙的方剂 芫花粗散
ūsǎn《圣济总录》卷一四五:组成:芫花3两,原蚕沙3两,生地黄2斤,生姜4两,蜀椒(去目及闭口)
蚕沙膏拼音:cánshāgāo处方:原蚕沙2升(炒,研),麦麸3升。制法:上和匀,米醋4升煮调,瓷器盛。
椒附酒两,杜仲(去粗皮)1两,萆薢1两,五加皮1两,原蚕沙1两,羌活(去芦头)1两。功能主治:妇人半身不
天麻浸酒方当归(切焙),各一两。茄子根(切焙)、火麻仁、原蚕沙(炒),各二两。附子(炮制去皮脐),一枚。羌
天麻浸酒两,干熟地黄(焙)半两,茄子根(切,焙)2两,原蚕沙(炒)2两。主治:摊缓风,不计深浅,久在床枕。
更多用到中药原蚕沙的方剂古籍中的原蚕沙 《本草害利》:[肺部药队〔泻肺次将〕]僵蚕
妇人难产断产皆需之。原蚕蛾气热性*,固精强阳。原蚕沙甘辛温,蚕属火,其性燥,燥能胜风去湿,主疗风湿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五打扑损伤]诸伤折淋熨贴并膏药旋淋渫、立效。治伤折瘀血不散。芫花粗散熨方芫花原蚕沙(各三两)生地黄(二斤)生姜(四两)蜀椒(去目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上治法篇第二]策应败蒲席一握(切),浆水一盏,煎服。(《圣惠》)原蚕沙(一两)阴阳水煎,澄清、温服。(梦隐)案∶蚕沙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卷下药方篇第四]方剂(各三钱)石菖蒲(一钱)川连(吴萸水炒,二钱)原蚕沙地丁益母草(各五钱)生苡仁(八钱)银花(四钱)
《药症忌宜》:正文防己白术防风桑寄生蔓荆实羌活独活牛膝秦艽白藓皮原蚕沙木瓜天麻泽泻茯苓威灵仙海风藤菖蒲狗脊杜仲石斛细
更多古籍中的原蚕沙用到中药原蚕沙的中成药 史国公药酒
湿痹。方解:方中羌活、萆薢、防风、秦艽、松节、晚蚕沙、干茄根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虎胫骨、川牛膝强
史国公浸酒方湿痹。方解:方中羌活、萆薢、防风、秦艽、松节、晚蚕沙、干茄根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虎胫骨、川牛膝强
国公酒世界上种桑、养蚕、织丝绸最早的国家是我国。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栽桑养蚕的技术,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并且传播于世界各国。这是我国先民对世界人民一项卓越的贡献。
蚕桑生产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据传说,养蚕织丝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的。
建国后,我国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现有一批盛在竹篮里的丝织品,其中有绢片、丝带和丝线等。这说明,我国在4000年前就已经有比较发达的蚕桑生产了。若再往前推,我国考古工作者1926年在比钱山漾遗址年代更早的山西省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个被切割的蚕茧。
蚕原来野生在自然生长的桑树上,以吃桑叶为生,所以也叫桑蚕。早在殷周时期,我国的蚕桑生产已经有很大发展,可见,人工养蚕远在殷周之前。很多传世的殷代青铜器物,附着有丝织的痕迹或丝断片。经研究得知当时已经有相当高级的丝织技术。
从河南安阳和山东益都等地的殷墓中,都发现有形态逼真的玉蚕。在殷商的铜器上也有用蚕做装饰花纹的。这说明,蚕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
在古农书《夏小正》中称:“三月……摄桑,……妾子始蚕。”这是说,夏历三月要修整桑树,妇女开始养蚕。殷代甲骨文中有关于蚕神和祭祀蚕神的记载,说明当时人们为了养好蚕,还用牛和养等祭品祭祀蚕神。
为了供给家蚕优质桑叶食用,保证蚕虫健壮成长和蚕丝的质量,我们祖先很早就发明了修整桑树的技术,使质量优良的桑叶,在新生的枝条上产生,通过修整,剪去旧枝条,可以促使新枝条发生。新枝条因吸收了大量水分、养分,叶形肥大,叶色浓绿,既增加产量,又提高叶质,这有利于养蚕生产。这也是我国先民的独创。
日本人在19世纪后半叶根据我国古农书《齐民要术》和其他古籍的记载,把桑树培育成各种形式。
家蚕经历几代长期的饲育和选择,性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各历史时期和各地区,形成了各类型的品种。宋元时期,虽然我国北方主要还是饲育一化性的三眠蚕,但是在南方已经主要饲养一化性或二化性的四眠蚕了。三眠蚕抗病能力比四眠蚕强,容易饲养。但从蚕丝生产角度看,四眠蚕的茧丝比三眠蚕优良。经长期培育,我国南方江浙地区终于成功地养了四眠蚕,并培育出很多新的优良品种。很难饲养的四眠蚕的饲育成功和推广,是养蚕生产上的一大进步。
我国古代除了饲养春蚕外,还饲养夏蚕、秋蚕,甚至一年里养多批蚕。为了一年能养多批蚕,古人除了利用多化性蚕自然传种外,在1600多年前,还发明了低温催青制取生种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低温抑制蚕卵,使它延期孵化。因此,一种蚕就可以在一年里连续不断孵化几代,为一年里多批养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我国古代养蚕生产技术上的又一项重要创造。
我国明代蚕农,在制备夏季蚕种的生产中,发现了家蚕的杂种优势。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此一异已。”所谓“早雄配晚雌”,就是一化性的雄蚕和二化性的雌蚕杂交,结果产生了“嘉种”(优良蚕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家杂种优势利用的记载。
蚕丝,历来是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古代就有“丝绸之路”通往欧亚各国。现在蚕茧生产量仍居世界第一位,出口的蚕丝占国际市场上蚕丝贸易总量的70%左右。近几年来,蚕茧生产发展很快,1981年全国产茧698万担,比1980年增长192万担,是建国以来产量最高、增产最多的一年。从1969年起,中国的蚕丝产量超过了日本,居世界首位。1981年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6%。
世界上所有养蚕国家,最初的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我国传去的。
太详细了,可惜古文的,害怕看不明白。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三蜀志(附一蚕丛考)
蚕丛之名,始着于扬雄《蜀王本纪》,其书今佚,唯有辑本。所辑魏晋以来杂史、地书及汇书,文字小有异同,大旨若一。无非出于扬雄所传。兹于《常志》外选录数种以便参订:
《文选.蜀都赋》注:“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蒲泽、开明。是时,人萌(民)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以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p(左言,谓不同于汉语。六朝有“左郡”,谓语言不同之郡。)
《艺文类聚》卷六:“蜀王始曰蚕丛,次曰伯雍,次曰鱼凫。”
《太平御览》卷一百六十六:“蜀之先称王者曰蚕丛、柏灌,鱼易(凫)、开明。是时,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自开明以上至蚕丛凡四千岁。”p(左衽非羌氐俗。应是“左言”讹。)
又卷八百八十八:“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神化不死。其民亦随王化去。”
综合分析,以求扬雄本语,则蜀王先世最先着名者为蚕丛氏。其时与中原不同俗,无文字,无礼乐,年代荒远,连坟墓亦无有。质言之,还是原始社会的初期或中期,或说是中石器时代以前的社会。自蚕丛氏开始,乃有氏族组织。所谓“王”,乃后人加于其氏族首领之称,正如称伏羲氏、神农氏曰“帝”,非即已经有国家制度之王号也。
常璩在《序志篇》,用特笔反对扬雄所传之说云:“世俗间横有为蜀传者,言蜀王、蚕丛间周回三千岁。……按《蜀纪》,‘帝居房心,决事参伐’(参)伐,则蜀分野。言蜀在帝议政之方。帝不议政,则王气流于西。故周失纪纲而蜀先(称)王。七国皆王,蜀又称帝。此则蚕丛自王,杜宇自帝,皆周之叔世,安得三千岁?”所据《蜀纪》三语、与《三国志.秦宓传》“请为明府陈其《本纪》”文同。璩固云:“司马相如、严君平、扬子云、阳成子玄、郑伯邑、尹彭城、谯常侍、任给事等各集传记以作《本纪》。”则从前汉至魏晋,作《蜀本纪》者凡八家。扬雄仅居其一。璩与秦宓所据之《蜀本纪》,出于星象家言,非扬雄语。扬雄“怀铅握椠遍访故老”(《方言序》),传其《方言》。其记蜀王事,当亦如此。凡民族在无文字时,率有口诵其先代历史之能力。(近世彝族奴隶主,有能诵其祖先名氏至七十代以上者。)扬雄生于蜀,与故老习,记其传说如此。虽其真实性不能甚大,亦应较其他学人专恃书本、推断者为可靠。故璩所持以驳雄说者,不能成立。从而可知对《常志》相关诸语,亦当有所抉择矣。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旧籍所传关于蚕丛氏之资料,可以肯定其为原始社会最先形成一个氏族集团之首领。其至周末之时间,说三千岁,为保守数;四千岁,为近似数;估万余岁亦非甚夸。此为结论之一。
胡为称曰蚕丛?凡古籍记述原始社会之氏族名称,有录音者,有录意者。“蚕丛”为录音耶?必不取于如此繁画之两字。意必亦如“伏羲”、“神农”、“有巢”、“豕韦”之为录意;或由其饲养原蚕成功,创缫丝法,为民族兴利,故号“p蚕丛”也。宋黄休复《茅亭客话》云:“蜀有蚕市,…p…耆旧相传:古蚕丛氏为蜀主,民无定居,随蚕丛所在致市居。此其遗风也。”是蜀人相传蚕丛氏时尚无都邑,随桑林所在,聚其人,教以养蚕缫丝,故曰蚕丛。然宋去蚕丛已远,后于扬雄一千余年,既非秦汉人传说,更难信赖。窃疑蚕丛之义,谓聚蚕于一箔含养之,共簇作茧,非如原蚕之蜎蜎独生,分散作茧。是原始人类一大发明创造。故成为氏族专称也。今蜀人犹称作茧之草树为簇,语音作丛之入声。疑即蚕丛语变也。
古史相传,黄帝元妃嫘祖,教民养蚕(出《世本》)。《史记.五帝本纪》据《世本》与《大戴礼.帝系姓.五帝德》撰成,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是为帝颛顼也。”蜀山氏居于何地,暂可不论。论蜀之为字,盖即原蚕之本称也。就我国文字发展过程言,先只象形,次会意。周秦以降,谐声字乃多。蚕字,从□,朁声。其非原始之蚕字甚明。较蚕字早出者,有蜀字;古文作●,后加虫字,象形兼会意。所表者为蛾类之幼虫。蛾类幼虫与人类生活最关切者莫如蚕。故蜀字系古人专为原蚕制造。象巨目之虫。又加虫为识者,是象形末期字;更加虫,以明其非他种巨目动物。原蚕眼实微小,然有大黑斑为伪目,故其造字如此。(家蚕经人工改良变化,多失其眼斑。)我国象形文字,在渔猎经济时代开始,畜牧时代大盛。进入农业时代转衰,乃渐进入会意、谐声阶段。估计蜀字之制成,即在黄帝之世。其字,亦即为当时之蚕字。后世乃以蜀为原蚕,而于人工改良之蚕种,则造蚕字以相区别。故《淮南子》云:“p蚕与蜀似而爱憎异。”其所云“蜀”,即原蚕,今云野蚕者是也。
野蚕,今四川有桑之处皆有之。桑林岁久,即自繁生。其蛾与蚕蛾无异,产卵于桑之枝干,不甚密集。春暖自孵出,就叶芽。恒分散,鲜共叶者。蜕变四化而后成茧。体较家蚕短小,形质全同。散向桑下枯草、篱栅、墙垣间结茧,或就桑皮皴裂间。茧淡灰**,较家蚕茧小而坚硬。可煮而抽丝,与家蚕丝无异,但多颣结。性不群聚。故蜀字引伸之义为独。扬雄《方言》:“p一,蜀也。南楚谓之独。”盖蜀人古语读一为蜀,其字作●,象蚕之形,亦即古代之蚕字。我国古代传养蚕法者,初亦只呼为“蜀。”更造为蜀字。是故“蜀山氏”p,即古人加于蚕丛氏之称也。其义皆谓最先创造养蚕法之氏族。西陵氏女子嫘祖得其法,转施之于中原地区。故其子娶于蜀山氏。疑西陵氏居地与蜀山氏近,故传其术于中原独早。然则蚕丛氏在黄帝之先已养蚕矣。
蜀族在蚕丛时无文字可定。自其入居蜀地,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即不能不有文字。其字在出土文物中颇有可验证者如手纹是造作义,花蒂纹,是王之义,持刀人,是兵之义,舞蹈人,是快乐及胜利之义,惟不识其作何音。其●字,象蚕形,读蜀音,可缘《方言》定。又●字,象二蚕对望待饲,读蚕音,则可由《后汉郡国志》蚕陵县字作“八陵”而定。《前汉志》作“蚕陵”p。《后汉书》帝纪及《西南夷传》并记有安帝永初元年,桓帝永寿二年,“蜀郡夷叛,攻蚕陵”。字并作蚕。惟《郡国志》作“八陵”。故可知此●字乃蜀人习惯使用之“蚕”字。《帝纪》用汉字,作蚕,《郡国》用地方字,作●。是蜀王时已有之古蚕字,一(蜀)表单数,音如独。●(蚕)表复数,为蚕字音。蜀人已知中原称此虫为蚕,缘之读●为蚕字音也。
由文字发展的时代变化,与区域性的不同,可以证明蚕丛氏之所以着名于世,由其创始发明养蚕。是为结论之二。
蚕丛氏居住何地?《前汉.地理志》蜀郡有蚕陵县。“莽曰步昌”,叙在蜀郡十五县之末,可知其为武帝时新开县。《后汉志》作“八陵”,可知其为蜀山氏故地,亦蚕丛之故邑也。《元和志》“翼州,北至松州(今松潘)一百八十里。…p…周武帝置。本汉蚕陵县地。汉元鼎中开。梁大清中,萧纪于旧县置铁州,寻废。周天和元年,讨蚕陵羌,于七顷山下置翼州。”考地理者,皆一致定为今松潘县南百八十里之叠溪。其地当松坪河岷江会口,旧有小平原。一九三三年地震,山崩壅江,今为叠溪湖。其北山名蚕陵山,见《旧唐书.地理志》“翼州卫山县”。
县名蚕陵者,盖旧传有蚕丛王墓在此。犹楚之夷陵,巴之故陵。皆因旧墓为称。抑或谓蚕丛氏所居之丘,与“蜀山氏”之蜀山同义。要必与蚕丛氏旧居有关。汉元鼎时,去蜀王杜宇未远。武帝时蜀人必能知其先王住地所在,故立县时用此名也。
上古人类,原从牧业渐进入于农耕。方其牧业经济时,以草原为乐园,暖谷为畏途。岷江上游地区,为一丘低谷浅之大草原,北连陇西,接于河套。西连大渡河上游与雅砻江上游之康北大草原,接于析支、洮湟。如此连成一片之大草原,兼有浅谷河原,可以种植麦类与牧草,是为我国牧畜时代民族活动之中心地区。其后中原农业,与巴蜀吴楚农地次第开辟,蔚起为新的经济中心。初犹与此旧的牧业中心不能无频繁深厚之经济联系。在黄帝世,此草原与中原农区,犹是一大家庭。故黄帝“西至于空同”,而娶西陵氏女。(此西陵当指陇西某地。与楚之西陵无关。)其二子又降居江水、若水地区,与蜀山氏婚。其孙、曾之颛顼与帝喾,又次第入为中原大君。大禹亦生于此江水河谷,而入为尧舜之“p司空”。其后遂克建成夏后氏之国家,开始了我国的奴隶社会。而此牧业时代中心之大片草原,受地理条件限制,社会停顿不前。周秦汉后,差距日大,遂形成夷夏畛域之别;人有论及蚕丛为蚕丝业之发明者,则反群起疑之,以为唯嫘祖是养蚕之创造发明人也。
蜀地与华夏之原始交通,原本以岷江上游河谷为媒介。绵虒(故茂州旧名)与蚕陵,为其枢纽。蚕陵以上,大体平易。故王莽改名步昌。蚕陵以下,河谷深狭,岸道险窄,至绵虒乃略开展,多农地。故秦县止于绵虒。绵字,古为茧絮之义。亦与蚕丛文义有关。自绵虒东逾土门关(今地名),仅一浅岭(属九顶山脉凹部),循湔水(海窝子之白鹿河)而下,至瞿上(彭县北之关口,《元和志》指为天彭门),穿短峡而出山,入于成都平原之郫邑。此蜀王柏灌、鱼凫由蚕陵渐迁入蜀农业地带之道路也。别自土门关循雒水下行至绵竹,一日可达。今世犹通行。远古时,成都内海未全出土,其东北已出土部分,为郫、什邡、绵竹等地区。此地区人物之往来于中原者,恒自绵虒、蚕陵,溯江源(黄胜关),入于陇西地区,转入渭水平原。当时蜀与内地交通,只能如此。其后自宝鸡、故关入武都盆地。再循嘉陵江水至葭萌入蜀。是为殷周时代蜀与内地交通孔道。沿线多有桥梁与阪险。惟捷于草原旧路。此则必待至人民已能凿山、架桥之农业经济时代乃能开通。故知其为殷周世开。其时,蜀山氏(蚕丛氏)部落亦已转进至瞿上(海窝子)与郫矣。又后,巴蜀与中原商业发达,经济联系紧密,政治联系逐渐加强,褒斜栈道乃建成。蜀与内地交通孔道乃更东移,而以汉中为枢纽。则已在秦图统一之始。时则草原故道无复有人过问矣。秦灭蜀后,乃开湔氐道,即自今灌县龙溪出汶川娘子关之路。是为岷江上游河谷与成都平原间新开之捷径,为汉置汶山郡创立了基础。于是土门关古道亦渐废矣。又至蜀汉时,修成剑阁桥道,南栈新路成,马鸣阁旧路亦废。不知此种交通发展过程者,妄谓“三皇乘只车出谷口”(《秦宓传》文),为今之褒斜谷口。而以为蚕丛氏之入为蜀王,是循江水而出。反以疑瞿上为蜀王故治之说焉。昧于地理故也。
以此考订古代西陲交通路线的发展变化,决定蚕丛氏最先住居地点,亦合于旧籍沿革之文。当为结论之三。
蚕丛氏属于何种民族?由其居地所在,即可肯定其为氐类。氐与羌族同源,为人类最先入居于康、青、藏大草原者。由于草原辽阔,多食草兽,易猎食;又富于白石英块,成天然的犀利石器;其地干燥无雨,空气清洁,人鲜疾病;又无毒虫猛兽害敌;故原始人类乐于留处。从而较早育成卓越之牧业文化。其贡献留存于今世者为:育成驯优之旄牛与藏狗,更进而育成乳肉兼用之良种□牛,与耐寒之来麦(青稞)。来麦,为世界麦种之始祖。欧洲之黑麦至今仍用其音。我国之麦类名字,皆从来字为文。大麦、小麦、●麦、□麦,今已普种于世界各地,皆来麦之变种也。羊类、马类及玉类之为商品,莫不以羌族为最早,最多。中原文化,在牧畜经济时代,尚落后于羌族。虽已进入农业经济时代,依凭于羌族商品者仍多。“黄帝以玉为兵”(出《胡非子》),或多资于羌族之产品。后稷之“贻我来牟”(《诗.生民》),正谓开始引种青稞。《禹贡》之“织皮”,谓连毛羊皮,古人市以织褐也。《史》、《汉》之“莋马、旄牛”,秦汉世犹依赖于羌族供应。羌虽限于地文,日渐落后于中原。若言石器时代之经济文化,则或较我国他族为古老矣。
羌族的原始住区,为藏北之绛塘草原(羌塘),与康北之俄洛草原。(《禹贡》之“析支”,《汉书》曰“赐支”。赐,古读如锡。)当其极盛时,人口发展无已,分向四方延展:南入雅鲁藏布江河谷者,为播族(《西羌传》云“发羌”,隋唐时为吐蕃)。更南延展者,为喜马拉雅山南斜面尼婆罗、哲孟雄、布丹、珞巴诸族。向西延展者,为克什米尔,在唐为大小勃律与西女国。向西北越昆仑而下,入于塔里木盆地者,后为西王母,与鄯善、于阗、龟兹诸沙漠绿洲国族。向东北延展者,别为党项(秦为义渠,唐为党项,宋为西夏)与玁狁,及赤狄、白狄、长狄等族。其向东南延展于西康高原者,在汉为旄牛羌,在隋唐为附国、白兰、东女(苏毗),在元为霍尔、木雅、梭罗,在清为明正、理塘、巴塘、德格等土司部。其更早已入居于西康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间之河谷地带者,是为氐族。又有更早已远入汉水流域与大巴山区者,则于唐虞时为三苗,殷周时为楚芈,魏晋时为巴氐;皆已进入农业社会,渐与内地民族融合矣。(楚国芈姓,其字为羌之变体,而读音如米,与羌氐语呼人为米同音。盖羌族语犹存之证。)未能更向东南延展。向东扼于中原,向南后于越族故也。凡文化较高民族,恒向其四周文化落后地区作波浪式延展推进,其规律如此。
氐者,居于低地之羌也。岷江、大渡河、金沙江诸河谷,比较羌族居住之高原地方低暖,宜于种植,而交通不便。地理既异,经济生活不同,民俗随之变化,形成新的支派。自武都之白马,汶山之冉駹,汉嘉之青衣,沈黎之莋,越嶲之白狼,皆称曰氐。蚕丛,盖居岷江河谷之尤早者。蚕丛之族徙蜀,而后冉駹承居其地,是故蚕丛氏,虽蜀之先王,亦氐类也。
《殷武》之诗,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谓成汤时,住居陇蜀之氐羌民族,咸与殷商民族发生和好关系,商品市易不绝。殷墟甲骨文中,刻入羌字甚多。其字从●从人,形态甚多。有羌加石字的,它表示羌族卖石器(玉器)的商人,石器最美者以古羌族住区为多,中原古代人珍贵的玉器,大都由羌人运来出售,故加石字的羌字,仍应读为羌字的音。另还有大量的加系的字,有人解为被系虏的羌人,窃以为那是表示的卖丝的羌人。蚕丝是羌族所居温暖河谷才能生产的,岷江上游河谷生产得最早。那些河谷地区的人,中原古代把他称作“氐人”。故从羌加系的字,实际是指的“氐人”,即羌族入居温暖河谷经营农蚕业的人。
附甲骨文的三种羌字。
(据1934年哈佛燕京社出版的《甲骨文编》)p
●●●● (表示的一般羌人)p
●●●● (表示卖石器〔玉器〕的羌人)p
●●●● (表示卖丝的羌人〔氐人〕)
羌人善养马牛羊。既居河谷,不利于养牛羊,行动咸需于马,故氐族皆有宜于山道之良马及驴行销内地,是谓“莋马”。蚕丝与马,为殷、周间氐人与内地商人市易之两大商品。故秦、汉恒以蚕与马为类。《荀子.蚕赋》谓蚕神“马首”。郑玄注经,谓:“蚕与马同气,故蚕月禁杀马。”《甘石星经》谓房四星其一为“天马”,一为“天驷”。《协律辨方书》谓:“天马为丛神,为掌蚕之命神。”《唐月令注》谓“先蚕为天驷星”(并据《辞海》引)。而隋唐时以马明王为蚕神。马明王塑像,额上多一纵目,乘白马,此盖表示其神为纵目人,属白马氐类,隐指蚕丛也。宋王钦若驳天蚕为天驷之说(详《宋史》卷五十五本传),于是朝廷祀典称“先蚕”。废其燔柴,但瘗埋以祭。神亦另作翁媪持茧像,拟嫘祖。人民不愿从钦若说者,乃因马头娘故事,塑女子披马皮者为蚕神。或私祀马明王如故,但改称其庙为白马庙而已。马头娘故事者,唐人所造。谓高辛氏时,蜀人为贼掠去。其女誓于众曰:能使父还者嫁之。家有马,绝□逸去,乘其父归,父不肯以女嫁马。马咆哮嘶啼。其父怒,射杀之,曝其皮于庭。女过其处,皮蹶然起,卷女飞去,栖于桑上。女化为蚕,食桑成茧(节《太平广记》)。此明是迷信蚕马同气者所造。仍称“蜀人”。远讬于“高辛氏”时,其意犹指蜀山氏也。明清人又谓蚕神为“青衣神”(徐光启《农政全书》),谓“蚕丛氏衣青衣”。青衣,白马,皆氐族支别之称。要皆足以说明养蚕为蜀地氐人所创。是为结论之四。
近世,有西人传教士着书,谓中国蚕丝业始于山东。其人不知蜀地有蚕丛,有原蚕,但缘山东有柞蚕,有黄丝(较原始的丝色),遂言之。夫若先无天然自生之野蚕以启发远古劳动人民,即
本文2023-08-03 22:52: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