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泉的人物生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王星泉的人物生平,第1张

1930 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出生

1945-1949 就读四川省艺专(四川美术学院前生)

1957-1965 主办成都市美术学校 教务主任

1965-1981 成都工艺美术研究所 所长 高级工艺美术师

1981-1984 德阳市科学艺术研究所 所长 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84 四川国际实用艺术研究所 所长 教授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1986至2002年 四川现代装饰艺术公司董事长

2004年12月4日,与世长辞。

王星泉先生1949年毕业于四川省艺专,他本学西画,画的油画和国画都很出色,如果他一直做个画家也不是不可。但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艺术道路,去搞工艺美术。王星泉先生从小饱读诗书,学遍中外艺术史,在他知识渊博的头脑里有着先进的现代意识,他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知道它们的价值,他要打破轻视工艺美术的传统旧观念,身体力行地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了他心中的艺术和审美理想,他宁愿吃苦受累。做漆画、漆器,漆会伤皮肤,做木雕,铁器也会伤手,这些他全然不顾。他虚心向民间工匠学习,钻研技艺,最终成为当代杰出的漆画家和木雕大师,他制作的一批高超精美的作品,提升了漆画、木雕这些传统工艺的审美价值。

王星泉先生从小受到良好的中西文化教育,他的老师新月派诗人饶孟侃在他小时就鼓励他研究神话,使他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老师告诉他:“神话是一个民族人格的展示,心灵的表白,对待客观事物的精神准则。”从1944年到1966年王星泉先生钻研中国神话20多年。他查找古籍、文献,在民间收集传说,访问700多人。但“文革”中他记下300万字的笔记被抄没了。王先生心痛极了、悲愤极了但他没有灰心,一切从头再来,对中华文化的无比热爱使他将收集的中国神话通过回忆一个个整理出来。并且把其中45个故事刻成91幅木浮雕,每幅木浮雕1.5米×1.35米,总展线在380米,从1989年做设计和制作,他和他的几位助手整整用了9年时间完成,1998年7月,这些充满生命活力、洋溢着民族精神的精湛艺术品终于挂在中国美术馆里,后来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了王星泉先生将中国神话和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传达给世人的美好愿望。

为什么对中国神话情有独钟?王星泉先生有这样一种认识:中国神话不同于古希腊、罗马等西方神话,它是强大精神力量的体现。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体现着一种人类崇高的奉献精神。从中国神话看,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大公无私、思维峻极、境界高远的民族,有一种宽厚、和平、人道、讲信、崇礼的国风。这些神话充分展示了祖先给我们留下什么样的性格、品德、素质和灵魂。王星泉先生感到,中国现代文明远离神话,现代人不能从祖先那里感知“灵性”,这个损失太大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艺术家的良知让王星泉先生自觉承担起抢救中国神话的重任。王星泉先生告诉我他写的一本关于中国本元文化的书,最近要出版。我想,这可能是王星泉先生对中国神话研究的又一成果。

艺术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能力,王星泉先生那活跃开放的意识、年轻智慧的头脑是从祖先那里感知了“灵性”,还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晶我常想,他怎么会游刃有余地驰骋在诸多艺术领域并取得令人刮目的成绩。勤奋是他成功的因素之一。王星泉先生谦虚地说他是“笨鸟先飞不歇脚,比常人多花成倍的精力和时间”。还说:“生命不息,创造不止。”72岁的他仍在写作,搞设计,正为天水伏羲庙做四周满墙的木雕壁画。

王星泉先生没有说他这一生吃了多少苦,受了很多累。但我知道“文革”中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饱尝磨难。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他对艺术始终孜孜以求,痴情不变。这使我想到,电视剧《风雨一世情》中的徐畏为了自己心中的艺术不懈追求,历经坎坷,虽九死犹不悔,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和崇高的爱国情操。王星泉先生不也是徐畏这样的人吗他在塑造徐畏这一形象时不也寄寓着自己的理想吗风雨一世情,这也是王星泉先生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1930年12月4日,在母亲的肚子里呆了7个月的王星泉出世了,还未满月时,厄运便早早来临,一个比脑袋还大的恐怖包块在他头上出现,如心脏一般频频跳动。当时王星泉的父亲在外服役,六神无主的母亲,赶忙把他送往医院,医生对这种怪病束手无策,拒绝收治。正当母亲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老人自荐为王星泉开刀。几个小时后,血水浸透了几百张黄裱纸,婴儿得救了。后来王星泉才知道,挽救他生命的老人就是当时著名的中医孙慈。王星泉虽被救回一命,但因颅骨受损,头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坑。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来源: 中国网滨海高新 关键字:兰亭;屋漏痕;书家;书耳;楷法 作者: 2011-05-24 11:02

  此帖(官奴帖)在《淳熙秘阁续刻》,米元章所谓绝似《兰亭叙》。昔年见之南都,曾记其笔法于米帖,曰:“字字骞翥,势奇而反正,藏锋裹铁,遒劲萧远,庶几为之传神。”今为吴太学用卿所藏。顷于吴门出余,快余二十馀年积想,遂临此本云:抑余二十馀年时书此帖,兹对真迹,豁然有会,盖渐修顿证,非一朝夕。假令当时力能致之,不经苦心悬念,未必契真。怀素有言:“豁焉心胸,顿释凝滞。”今日之谓也。时戌申十月有三日,舟行朱泾道中,日书《兰亭》及此帖一过,以《官奴》笔意书《禊帖》,尤为得门而人。

  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书,而懒于拈笔。但以行草行世,亦多非作意书,第率尔酬应耳。若使当其合处,便不能追踪晋、魏,断不在唐人后乘也。

  作书与诗文同一关捩,大抵传与不传,在谈与不谈耳。极才人之致,可以无所不能而谈之,玄味必由天骨,非钻仰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人。

  转笔处,放笔处,精神血气易于放过。此正书家紧要关津,造物待是而完也。但知出笔,不知转笔、放笔,必不诣极。

  书须参(离合)二字,杨凝式非不能为欧、虞诸家之体,正为离,以取势耳。米海岳一生夸诩,独取王半山之枯淡,使不能进此一步,所谓“云花满眼,终难脱出净尽”。赵子昂则通身入此玄中,觉有朝市气味。《内景经》曰:“淡然无味天然粮”,此言可想。

  三十年前参米书在,无一实笔,自谓得诀。不能常习,今犹故吾,可愧也。米云:“以势为主。”余病其欠淡,淡乃天骨带来,非学可及,内典所谓带师智,书家谓之气韵也。

  翰墨之事,良工苦心,未尝敢以耗气应也,其尤精者,或以醉,或以梦,或以病,游戏神通,无所不可,何必神怡气王,造物乃完哉!世传张旭号草圣,饮酒数斗,以头濡墨,纵书壁上,凄风急雨,观者叹愕。王子安为文,第磨墨数升,蒙被而卧,熟睡而起,词不加点,若有鬼神,此皆得诸笔墨蹊径之外者。今观察王先生当人日,病不饮酒,莫廷韩馈以内府良药,辄据枕作诗二十余章谢之,皆风骚鼓吹也。乃与彼二子鼎足六立也矣。……

  晋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或不胜于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非能有古人之意也。然赵子昂则矫宋之弊,虽已意亦不用也,此必宋人所诃,盖为法所转也。唐人诗律与其书法颇似,皆以浓丽为主,而石法稍远矣。余每谓晋唐无态,学唐乃能入晋。晋诗如其书,虽陶元亮之古澹,阮嗣宗之后爽,在书法中无虞、褚可当,以其无门也。因为唐人诗及之。

  晋、宋人书,但以风流胜,不为无法,而妙处不在法。至唐人始专以法为蹊径,而尽态极研矣。

  总之俗欲造极处,使精神不可磨没。所谓神品,以吾神所著故也。何独书道,凡事皆尔。

  大慧禅师论参禅云:“譬如有人具百万资,吾皆籍没尽,更兴索债。”此语殊类书家关捩子。米元璋云:“如撑急水滩船,用尽气力,不离故处。”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以离者,非欧、虞、褚、薛名家伎俩,直要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那吒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晋、唐以后,惟杨凝式解此窍耳,赵吴兴未梦见在。

  余十七岁学书,二十二岁学画,今五十七八矣。有谬称许者,余自校勘,颇不似米颠作欺人语。大都画与文太史较,各有短长,文之精工具体,吾所不如。至于古雅秀润,更进一筹矣。与赵文敏较,各有短长。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弗作意,吾书往往率意;当吾作意,赵书亦输一筹。第作意者少耳。

  吾于书似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泣之气。惟不能多书,以此让吴兴一筹。画则具体而微,要亦三百年来一具眼人也。

  予学书三十年,司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处耳。过此关,即历军父子亦无奈何也。转左侧右,乃历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

  唐人书皆回腕,宛转藏锋,能留得笔住。不直率流滑,此是书家相传秘诀。微但书法,即画家用笔,亦当得此意。

  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以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细参《玉润帖》,思过半也。

  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咒也。然须结字得势,海岳自谓集古字,盖于结字最留意,比其晚年,始自出新意耳。……

  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此赵吴兴所以不大入晋、唐室也。《兰亭》非不正,其纵岩用笔处,无迹可寻。若开采模相似,转去转远。柳公权云:“笔正”,须善学柳下惠者参之。余学书三十九年,见此意耳。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浓肥,肥则大恶道矣。

  余尝谓右军父子之书,至齐、梁时风流顿尽。自唐初虞、褚辈,一变其法,乃不合而合,右军父子殆如复生。此言不大易会,盖临摹最易,神气难传也。

  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真精神流露处。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章子厚日临《兰亭》一本,东坡闻之,谓:其书必不得工。禅家有云,从门入者,非是家珍也。惟赵子昂临本甚多,世所传十七跋、十三跋是已。“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山谷语与东坡同意,正在离合之间,守法不变,即为书家奴耳。

  昔右军诸帖,半出于问病吊唁,从哀戚中结法,所谓泪渍老笔者,其书独垂至今。

  《内景经》全在笔墨畦径之外,其为六朝人得意书无疑。今人作书只信笔为波画耳。结构纵有古法,未尝真用笔也。善用笔者清劲,不善用笔者浓浊。不独连篇各体有分别,一字中亦具此两种,不可不知也。

  颜鲁公受笔法于张长史。尝有“锥画沙”、“印印泥”之喻,又谓之“屋漏痕”。然其碑帖严整,蚕头鼠尾,即不无“锥沙”、“印泥”、“屋漏痕”。未之见也。独此碑落笔与放笔处,和缓挺劲兼之,余临写之,次恍若有悟。鲁公曰:自钟、王至虞、陆,皆口决手授,以至张长史。信矣。

  锥沙三喻,皆喻藏锋,不知出锋亦有之。因出锋之尤,故成藏锋之浑,此碑是也。东坡偃笔虽形类颜,失在用笔矣。其学王僧亦然。

  《争座位帖》,宋苏、黄、米、蔡四家书皆仿之。唐时欧、虞、褚、薛诸家,虽刻画二王,不无拘于法度。惟鲁公天真烂漫,姿态横出,深得右军灵和之致,故为宋一代渊源。

  余近来临颜书,因悟所谓“折钗股”“屋漏痕”者,惟二王有之。鲁公直入山阴之室,绝去欧、褚轻媚习气,东坡云:“诗至于子美,书至于鲁公。”非虚语也。颜书惟《蔡明远序》尤为沉古,米海岳一生不能仿佛,盖亦为学唐初诸公书,稍乏骨气耳。灯下为此,都不对帖,虽不至入俗,第神采璀璨,即是不及古人处,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米老犹隔尘,敢自许逼真乎?题以志吾愧。

  余每临怀素《自叙帖》,皆以大令笔意求之,黄长睿云:米芾见阁帖书稍纵者,辄命之旭。旭、素故自二王得一家眷属也。旭虽姿性颠逸,超然不羁,而楷法精详,特为正真,学狂草者,从此进之。

  柳诚悬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面目相似。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妍,鲜能解此。余于虞、褚、欧,皆曾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趣右军也。

  杨景度书,自颜尚书、怀素得笔,而溢为奇怪,无五代衰之气。宋苏、黄、米皆宗之。《书谱》曰:“既得平正,须追险绝”景度之谓也。

  书家以险绝为奇,互窃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解也。今人眼目为吴兴所遮障。予得杨公《游仙诗》,日益习之。

  东坡先生书,世谓其学徐浩。以余观之,乃出于王僧虔耳。但坡公用其结体,而中有偃笔,又杂以颜常山法。故世人不知其所自来。即米海岳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遂有冰寒于水之奇。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

  米元章书,沉着痛快,直夺晋人之神。少壮未能立家,一一规模古帖,及钱穆父诃其刻画太甚,当徒势为主,乃大悟,脱尽尽本家笔,自出机轴,如禅悟后,拆肉还母,拆骨还父,呵佛骂祖,面目非故。虽苏、黄相见,不无气慑。晚年自言无一点右军俗气,良有以也……。

  右皆赵文敏闲窗信笔所书。锡山安氏刻于家。余素不学赵书,以其结构微有习气,至于用笔、用墨,文敏所谓“千古不易”者。不如是,何以名喧宇宙也!前人正自未可轻哉议。

  人谓倪书有《黄庭》遗意,此论未公。倪自作一种调度,如啖橄榄,时有清津绕颊耳。书家四忌:甜、邪、俗、赖。倪从画悟出,因得清丽。枝指山人书,吴中多赝本。此书律诗二十首,如绵裹铁,如印印泥,方是本色真虎,非裴将军先射诸彪也。

  本朝学素书者,鲜得宗趣。徐武功、祝京兆、张南安、莫方伯各有所人,丰考功亦得一斑,然狂怪怒张失其本矣。余谓张旭之有怀素,犹董元之有巨然,衣钵相承,无复馀恨,皆以平淡天真为旨,人目之为狂乃不狂也。

  吾松书自陆机、陆云,创于右军之前,以后遂不复继响。二沈及张南安、陆文裕、莫方伯稍振之,都不甚传世,为吴中文、祝二家所掩耳。文、祝二家,一时之标,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以空疏无实际。故余书则并去诸君子而自快,不欲争也,以待知书者品之。

  翻译

  中国明代书法、绘画理论著作。董其昌著。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董其昌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 。全书4卷 ,其中卷三 、卷四和书画无关。卷一包括论用笔 、评法书、跋自书、评古帖等节;卷二包括画诀、画源、题自画、评古画等节。该书论书主张巧用笔墨,强调结字,临帖重在领会其精神,提倡“以意背临”;论画以南北宗论为中心,提倡文人画,贬抑“行家画”。对于绘画的发展,推崇自唐而宋由“工”变“ 畅 ”,批评由宋入元某些画家的由“畅”而“佻”。主张画家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生 、秀、真为艺术境界之极诣。书中的一些绘画理论、技法都有独到见解,对以后的绘画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画论对清代“四王”画派具有极深刻的影响。

 国学大师王国维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王国维综观古今中外成功者的经历,发现他们的境况虽然千差万别,但有其共同的特征,这就是他在其著名的《人间词话》中所概括的“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句话分别引自宋代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这三首词,原意是表达思念、离愁、等待的。王国维别出心裁,对形象思维的这些句子予以逻辑概念的升华,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新意:志向、决心、意志和经历,最后达到繁花盛开、硕果累累的佳境。细想起来,的确如此。哪一位成功者的背后不书写着一部艰辛的奋斗史呢?!

  

  志向,是成功的起点,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没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雄勃志向,大业将从何谈起?不过,只有志向,而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实现志向的决心,那就只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了志向和决心,事情仅能算是有了个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也是最需要的就是为促之实现的百折不挠的意志,肯于“众里寻她千百度“,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当然,这可能是一段极其枯燥甚至令人沮丧的历程,但不经过这样的历程,又怎能获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成功喜悦你?因此,揣度思量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对有志于成才者不无启迪。人的生命似洪水奔腾,不遇岛屿与礁石,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每一个渴求成功的探索者,都要有直面挫折的心理准备,只有勇于面对挫折,不屈不挠,才有希望获得成功。

  

  无独有偶,尼采《苏鲁支语录》说:“让我告诉你们精神的三变:精神如何变成骆驼,骆驼如何化为猴子,猴子怎样变为婴儿。”刘墉认为,尼采的“精神三变”,对应了王国维的“人生三境”,两者之间有许多类似之处。

  

  有句历史名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求的就是一种抱负,自然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它是儒学的精神指向,影响了我国几千年来无数的读书人,以此塑造了知识分子的风骨,并给知识分子烙上深深地印记。《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也许就是孔老夫子的人生境界。

  

  而孟子为他心目中的“大丈夫”立了三项标准,或许也可称之为他的人生三境界,那就是“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人如果真能做到这三条,可谓无愧于天地,是具有高尚品德的真正的人了。

  

  伟人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应该是***人不可或缺的境界吧!

  

  人生之境界说很多,但似乎偏好“三境界说”。如丰子恺先生评弘一大师人生三层之说∶人生的第一层境界是喜怒哀乐,即生活;第二层境界是琴棋书画,即艺术;第三层境界是生死随意,即灵魂。

  

  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当代社会学者周国平也曾提出过“人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归简单”的人生三重境界。年幼时单纯无知,少接触社会,脑子很单纯,等到成年后,应对人情世故,处理的关系极多,要做的事也多,思想自然变得复杂了。老年后,世事皆经历,风云看淡,很多无用的东西从生活中被除去,思想回归到简单。但这种简单不是单纯无知,而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人生感悟的提升。

  

  还有人用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这也许都是因了王先生的影响,以至推崇王国维三境界论的很多,仿效“三境界”划分法的也很多:比如“知之、好之、乐之”;“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为知、为己、为人”;“理想、事业、爱情”……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人生之境界,见仁见智。

  

  时下,有一个最通俗戏谑的三境界说:“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这俗则俗矣,未免不是我们凡夫俗子最好的境界。试想,一个人吃睡不愁,还能笑得出来,这该是多少人艳慕而又不可多得的事啊!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