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六味地黄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7收藏

古籍中的六味地黄丸简介,第1张

六味地黄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4首。常用方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滋补肝肾,并补脾阴的著名补阴方剂。

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但实质上出自崔氏八味丸,比张仲景要早一些,因记载于《金匮要略方论》中,多被称为金匮肾气丸。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偏于补阳的药物桂枝附子,形成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苓泽丹皮三,为经典组方及用量的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六味地黄丸处方组成为: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和泽泻60g,粉碎成细粉,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六味地黄丸 [ 最后修订于2017/5/1 19:25:50 共164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经水断绝的方剂 2 古籍中的经水断绝 1 拼音

jīng shuǐ duàn jué

2 注解

经水断绝 病证名。又名经断、经绝。 ①指妇女到五十岁左右,由于肾气已衰,天癸已竭,冲任胞脉均虚,以致月经断绝,是生理现象,并非疾病。 ②指病理性月经停止,即经闭。《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参见经闭条。

治疗经水断绝的方剂 和经汤

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治妇人四十二三岁,经水断绝五十岁后复至,乃阴阳相交,血气妄行,其经水无定

椒仁丸

,小便不利,四肢瘦削,其脉自沉,大便利则逆。因经水断绝后致四肢面目浮肿,小便不通,名曰血分,水化为血

加减莪术散

功能主治:散瘀血,温调血脉。主妇人3839,经水断绝,腹中有块疼痛,头晕眼花,饮食不思。用法用量:

泽兰补虚丸

本来虚寒,或产后血脉虚竭,四肢羸弱,饮食减少,经水断绝,血脉不通,虚实交错。用法用量:每服2030

防已饮

皮(锉)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妇人因经水断绝,水病浮肿。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

更多治疗经水断绝的方剂

古籍中的经水断绝 《普济方》:[卷三百三十五妇人诸疾门]血分水分肿满

为度。如利。即减丸数。防己饮治妇人水病浮肿。因经水断绝。名曰水分。防己(一两)葶苈(隔纸炒)赤茯苓(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五十三妇人经血暴下兼带下]妇人水分

取利为度,如水利即减丸数。治妇人水分肿满不消,经水断绝。大腹皮丸方连皮大腹(一两半)防己泽泻木香蓬莪

《玉机微义》:[卷四十九妇人门]论经闭不行

贲者死不治东垣曰妇人脾胃久虚或形羸气血俱衰而致经水断绝不行或病中消胃热善食渐瘦津液不生夫经者血脉津液

《济阴纲目》:[卷之二经闭门]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包络脉洪数,躁作时见大便秘涩,小便虽清不利,而经水闭绝不行,此乃血海干枯,宜调血脉,除包络中火邪,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五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一首、脉证合十四条、方十四首

大定风珠记载于《温病条辨》卷三,其组成为鸡子黄2个、阿胶9g、生白芍18g、生龟板12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生牡蛎12g、麦冬18g、鳖甲12g、炙甘草12g,具有滋阴熄风之功效,滋阴养液,柔肝熄风。主治阴虚动风证。本方是治疗温病后期阴虚动风证的常用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乙型脑炎等热性病后期的抽搐症、锌缺乏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放疗后舌萎缩等属于阴虚动风者。

大定风珠为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方。

该方剂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功能、代谢功能、免疫功能以及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对温病后期“脉气虚弱,时时欲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对各种重症传染病并发脑功能障碍、心脏及循环功能障碍,特别是脱水、电解质紊乱,各种休克应当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是各种温病后期病情均较重,所以结合现代医学方法特别是强心、抗休克、纠正脱水酸中毒、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热量等抢救是十分必要的;本方剂应用时还应结合有效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

详见百科词条:大定风珠 [ 最后修订于2018/12/26 11:11:44 共892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