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班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文言文阅读题班固,第1张

1 急求《高中文言百段阅读训练》中第89篇《班固》一文

翻译:班固,字孟坚,九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吟诵诗赋。

到他成年的时候,就已学贯古今;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观点,没有不通晓的。他没有固定的老师,读书时也不逐字逐句的考证,只是明白大意就可以了。

性情宽容能服人,不因为自己有才能就瞧不起他人,那些儒生们就很敬佩他。 他的父亲班彪去世了,班固就回到了家乡。

之后班固认为父亲写的关于前朝的史书还没有完成,于是潜心研究,想把父亲的遗作完成。可不久有人向显宗报告,诬陷班固擅自篡改国家的史书。

于是有圣旨发到了郡里,把班固关进了京兆府的监狱中,把他家的书全部抄走。在这之前,扶风人苏朗用假话妄谈图谶之事,他因此下狱而死。

班固的弟弟班超害怕班固被郡中地方官追究拷问,不能自己为自己辩白,于是快马加鞭到了宫中上书给皇上,有幸得到了皇上的召见,班超把班固写史书的意图上奏给皇帝,郡里也把班固写的史书呈给了皇上。显宗觉得很惊讶,就把班固召到宫内的校书部做官,又升任到兰台令使的职务,和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完成世祖本纪。

其后他升为侍郎,管理校对典籍藏书。班固又写了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的事迹,作列传、载记二十八篇呈给了皇上。

皇上就又让他完成他父亲所著的书。班固对他的手下人不加管教,他的手下人不遵守法度,小吏们感到很恼火。

当初,洛阳令种兢在路上行走,班固的家奴扰乱种兢的车辆马匹,小吏持椎大声向他呼喊。班固的家奴借酒醉而叫骂,种兢大怒。

只是因为畏惧窦宪而不敢发作,只好怀恨在心。到窦宪的宾客都遭到逮捕审问时,种兢因为旧恨而抓了班固并把他关了起来,班固于是死在了监狱之中。

他死的那年有六十一岁。皇上下诏谴责种兢,种兢处罚了主其事的小吏而唐塞过去了。

原文: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一]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二] [一] 九流谓道、儒、墨、名、法、阴阳、农、杂、纵横。 [二] 《谢承书》曰:“固年十三,王充见之,拊其背谓彪曰:‘此儿必记汉事。

’” 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开东合,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曰:[一] [一] 奏,进也。

记,书也。《前书》待诏郑朋奏记于萧望之,奏记自朋始也。

将军以周、邵之德,立乎本朝,承休明之策,建威灵之号,[一]昔在周公,今也将军,《诗》、《书》所载,未有三此者也。[二]传曰:“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三]固幸得生于清明之世,豫在视听之末,私以蝼螘,窃观国政,[四]诚美将军拥千载之任,蹑先圣之踪,[五]体弘懿之姿,据高明之执,博贯庶事,服膺《六艺》,白黑简心,求善无猒,[六]采择狂夫之言,不逆负薪之议。[七]窃见幕府新开,广延群俊,四方之士,颠倒衣裳。

[八]将军宜详唐、殷之举,察伊、皋之荐,[九]令远近无偏,幽隐必达,期于总览贤才,收集明智,为国得人,以宁本朝。则将军养志和神,优游庙堂,光名宣于当世,遗烈著于无穷。

[一] 号骠骑将军也。 [二] 唯苍与周公二人而已。

[三] 司马相如喻蜀之辞。 [四] 蝼螘谓细微也。

[五] 千载谓自周公至明帝时千余载也。先圣谓周公也。

[六] 《淮南子》曰:“圣人见是非,若白黑之别于目。”《左传》曰“求善不猒”也。

[七] 负薪, 也。《三略》曰“负新之诺,廊庙之言”也。

[八] 《诗》曰:“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言士争归之怱遽也。

[九] 尧举皋陶,汤举伊尹。 窃见故司空掾桓梁,宿儒盛名,冠德州里,七十从心,行不逾矩,盖清庙之光晖,当世之俊彦也。

京兆祭酒晋冯,结发修身,白首无违,好古乐道,玄默自守,古人之美行,时俗所莫及。扶风掾李育,经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阶。

京兆、扶风二郡更请,徒以家贫,数辞病去。温故知新,论议通明,廉清修絜,行能纯备,虽前世名儒,国家所器,韦、平、孔、翟,无以加焉。

宜令考绩,以参万事。京兆督邮郭基,孝行著于州里,经学称于师门,政务之绩,有绝异之效。

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凉州从事王雍,躬卞严之节,文之以术艺,凉州冠盖,未有宜先雍者也。

古者周公一举则三方怨,曰“奚为而后己”。宜及府开,以慰远方。

弘农功曹史殷肃,达学洽闻,才能绝伦,诵《诗》三百,奉使专对。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德隆当世,如蒙征纳,以辅高明,此山梁之秋,夫子所为叹也。

昔卞和献宝,以离断趾,灵均纳忠,终于沉身,而和氏之璧,千载垂光,屈子之篇,万世归善。愿将军隆照微之明,信日昊之听,少屈威神,咨嗟下问,令尘埃之中,永无荆山、汨罗之恨。

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

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

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与前睢阳令陈宗、长陵令尹敏、司隶从。

2 急求《高中文言百段阅读训练》第89篇《班固》 翻译

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著文诵诗,长大后,就博览古籍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刨根究底的(班固)没有固定的老师,不拘泥于章节字句,明白大意即可(他)性情温和宽容,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高人一等,许多儒生因此而仰慕他

班固认为汉朝兴盛,有尧帝的命运,便辅佐帝业到了第六代,史臣才开始追述历朝臣子的功德,自己写下本纪,编于皇帝的后面,位于秦始皇,项羽之列太初年以后没有了记录

于是(班固)探询前记,并将他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出>(>;)从高祖开始,直到孝平王莽被诛,(一共)十二代,二百三十年纵观他的文章,贯穿>;之意,前后顺通为>;写出志,表,记,传一共上百篇班固从永平年间开始受到任命,潜心研究二十多年,直到建初年间才完成当时学界非常重视他的著作,学者没有不吟诵的

3 《汉书班固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汉书》班固文翁,庐江舒人也。

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①。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

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②, 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 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宫弟子,为除更徭③。县邑吏民见而荣之, 数年,争欲为学宫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

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 ,自文翁为之始云。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 ,文翁之化也。

注释:①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选拔。②饬(chì) 厉:整治、激励。

③更怪:指汉代的兵役和劳役。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少好学, 通《春秋》 通: 通晓B。 亲自饬厉, 遣诣京师 诣: 派往C。

县邑吏民见而荣之 荣: 以……为荣D。 文翁之化也 化: 教化2。

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文翁欲诱进之。

(2) 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自文翁为之始云。3。

为教化蜀人,发展教育,文翁采取了哪些措施 ?4。 文翁立学宫,兴教育,蜀地前后有了怎样的变化?(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这种兴学的做法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请根据你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谈谈。

课外文段答案1。(2分)B(“诣”意为“到……去”)2。

(4分)(1)(2分) 看见蜀地边远偏僻,有蛮夷的风习,文翁就想去引导进化(或引导改进)它。(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陋”“诱”意思的各计0。

5分。)(2)(2分)就下令天下各地都设立学宫,是从文翁开始设置的。

(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立”“为”意思的各计0。 5分。)

3。(2分)文翁采取了以下措施:①选送“有材者”到京学习;②按等次重用学成归来的人;③兴建学宫,倡导学习;④免去学习者的兵役和劳役,让其安心学习。

(每点0。5分)4。

(4分)变化:前:“蜀地僻陋有蛮夷风”(1分);后:“至今巴蜀好文雅”或“由是大化”(1分)。 第二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所答内容只要扣住兴学并谈出自己的体会,且言之有理即可计2分。

不够合理酌情扣分。

4 文言文敝帚自珍的答案

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 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1)自古而然( ) (2)而固小之( )(3)鲜能备善( ) (4)斯不自见之患也(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1分)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3分)答案:1(1)这样 (2)轻视(3)少(4)害处2B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4比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是这个吗?你没有发布具体问题,所以我只好从网上搜索了如果不是,请继续追问哦~。

夫“蛮夷羌狄”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

以前

北方的化外之民叫做狄

南方的化外之民叫做蛮

东方的化外之民叫做夷

西方的化外之民叫做羌

我们居中,所以叫中国之地。其他联合起来都叫做蛮夷羌狄。

然后魏源在这里说,我们以前叫做蛮夷羌狄的人,是因为他们性情残暴,文明野蛮,是从文明文化的角度来说的。但是并不是说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即使其他国家也有教化有文明,就都叫做蛮夷羌狄。因为在别人眼里说不定我们还是所谓的“蛮夷羌狄”呢。

魏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拨人了,有感于当时中国(清朝)的落后与腐朽,西方列强的强大先进,所以撰写《海国图志》,希望国人能够对“洋人”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再以高高在上的上国天朝自居了,把洋人叫做“夷人”(因为西方列强从东边海上来,所以叫做夷人),其实只是自欺欺人,因为在你口中这些“夷人”,他们国家的教化和文明比我们还先进呢,你不要把不是自己国家的人统统叫做“蛮夷羌狄”,那些是因为我们当时文明领先世界,但是当你已经远远落后世界列强时,你还好意思把人家叫做“蛮夷羌狄”?在人家眼里,说不定我们才是所谓的蛮夷羌狄”呀!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由于古人认为这片区域地处“天下至中”,因此也被称为“中原”。在数千年前,中原地区气候宜人,雨量适中,土壤肥沃,因此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社会,生活在这里的人被称为华夏民族。而在这些地区之外,由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文明程度较低,人们多以采集狩猎为生,所以中原地区的华夏人就将周边地区的人一律称为蛮夷或四夷(东夷、南蛮、北狄、西戎)。

后来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大,蛮夷的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比如早年居住在长江以南地方的人均被视为蛮夷,但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后,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都成了纯正的华夏子孙。因此,华夏和蛮夷的概念其实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自此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历史上将这种“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政权称为大一统王朝。

从秦朝至清朝,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九个大一统王朝。其中,元朝和清朝由于其最高统治者并非是汉人,因此有一些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特意将这两个朝代划归到蛮夷这一类上。然而,正如上文中所提及的,华夏和蛮夷的概念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也曾被人视为是蛮夷。

在战国前期,秦国由于地处西部边陲,它的国家文化和位于中原地区的东方六国(赵国、魏国、韩国、楚国、燕国、齐国)有着很大的差异。当时秦国贫穷落后,所以受到六国的鄙视,六国国君都把秦国视为另类,认为秦国是那些被边缘化的华夏人和蛮夷的混合。

在战国中期以前的那些著名文献,如《左传》、《论语》、《孟子》中都很少提及秦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当时人的观念中,秦国和中原诸国不是同一类。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的《春秋公羊传》一书中更是直言不讳地写道:“秦伯卒。何以不名?秦者夷也。”

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战国策》在描写到秦国的时候用了这样的语句:“秦与戎(西戎)、翟(北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书中后面还直言:“秦,天下之仇雠也。”同属于战国七雄之一,秦国为什么会被看成是天下之仇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人认为秦国跟蛮夷无异,所以被其他国家征服那是亡国,而被秦国征服,那就成了亡天下。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写道:“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于郊祀,君子惧焉。”

从上述文献史料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战国至西汉时期,秦一直被人们看成是一个吸收了蛮夷文化,崇尚武力,见利忘义的野蛮国家。它的国家文化和那些崇尚礼义的中原各国可以说是格格不入。

然而时至今日,谁还会认为秦朝是一个蛮夷所建立的朝代呢?恐怕就算是最爱较真的人也不会去考虑这个问题。经过数千年的民族大融合,当时的华夏人和周边的蛮夷之间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华民族并非是华夏人或者汉人所特有的民族,他代表着整个中华文明共同体。无论是秦朝,还是后来的元朝、清朝。他们都继承和延续了中华文明,都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部分,因此所有在这个共同体中的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都是真正的炎黄子孙。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

B

试题分析:材料只是说明了文翁在景帝末期是蜀郡守,并未说明蜀地是在汉景帝时期开始设立郡的,因此①项错误;从材料“乃选郡县小史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可以看出②项正确;从材料“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等信息可以看出③项正确;④项材料并未体现。故选B。

在古代,蛮夷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黄河及长江流域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蛮夷。

现存最早地理著作《山海经》表明,两千多年前,一点四方的结构便已产生。这本书中,“天下”以中原为中心,被分作五个部分。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仔细地描绘出了一个以中原“天子之国”为中心,再向东南西北分别以500里、300里、200里依次延伸划出的若干个等距离层次。

从这种观念出发,历代政权皆以中原汉文化为本位,把周围四方称为“蛮夷”。中国古代王朝正统性的地理认同从夏朝开始,功劳系在禹一个人身上,平水土,辨九州,“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九州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扩展资料:

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就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四周皆为“蛮夷”,融合华夷等级世界的“天下”观,或者说是国家认同,这是早期国家建构和塑造的观念基础,从殷商时期就以东西南北方位来建构世界,将自己居中作为四方的统治者。

西周继承这个传统,以周王朝为中心,周围封建诸侯,形成周的天下。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权威失坠,中原诸侯起而尊王攘夷,成为华夏的中心,周边分布着不同于中原文明制度的“夷狄”。无论是西周的诸侯,还是春秋战国的中原霸主,都以礼制文明相高尚,作为天下的中心,在他们眼里,越往外走,文明程度越低。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由此产生具有中国的特色的天下观和华夷观念。

-蛮夷

集体记忆中的宋金冲突

说起金朝和两宋之间的冲突,公众的记忆在主体是这样的:北宋末年,金朝南征北宋,攻陷了北宋的京城开封,俘虏了徽钦二帝,自此北宋灭亡。而后经过一番周转,最终金朝占领了淮河以北的土地,并且获得了南宋的承认。

金朝是女真族的国家,因此被南宋知识分子视为蛮夷,甚至南宋的诗词里面,还有描述淮河以北充满胡虏气息的内容。这就让后世的知识分子又产生了这样的一种印象:金朝从始至终都是一群没文化的蛮夷所掌控的国家,国内文盲遍地。

而鲜为人知的是,其实金朝曾经自称“汉人”,并且称南宋为“蛮夷”,这其中原因何在?大宋:千年未有之变局

金人以汉人自居,称呼南宋为蛮夷,这一场景让很多人惊叹金人是不是拿错了剧本。但是这一幕,却是真正在历史上发生的。而这一切的原因,可谓说来话长。

近代学者认为晚清所面对的局势,号称中国历史上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宋朝面临的变局,属于千余年来中原王朝未有的变局。

虽然汉朝面对过匈奴,唐朝面对过突厥。但是不论是匈奴还是突厥,其政权形态都是松散的奴隶制部落政权,不论是在行政执行力度还是财力汲取力度,乃至战争资源整合调度方面,都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因此,鼎盛的匈奴可以打败刚诞生的汉朝,巅峰时代的突厥可以让百废待兴的大唐臣服。但是,汉唐王朝作为封建制国家,比照匈奴、突厥,具有天然的制度优越性。因此,汉朝经过六十年休养生息,终于给了匈奴致命打击:虽然西汉没能做到对匈奴犁庭扫穴,但是匈奴基本上被汉朝打残废了:最起码以往臣服于匈奴的东胡和西域,见匈奴颓败,也纷纷不给匈奴面子了。

而这一切,在唐末发生了变化。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有感于中原制度的先进性,于是在汉人谋士的辅佐下,建立了仿照大唐体制的契丹国。虽然在耶律阿保机在世的时候,契丹国的体制照比正牌子的大唐(中原王朝)的体系制度,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嫌疑,但是,对于塞外部族来说,耶律阿保机这样做,也算是开天辟地一样的大事了。

而这一套体制,经过之后契丹帝王的修补,逐渐变得完善起来。以至于到了后唐末年,耶律德光担任契丹皇帝期间,契丹已经成为称雄一方的大帝国。而就在这时期,契丹朝廷从后晋朝廷手里,得到了后晋朝廷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对于契丹来说,燕云十六州的意义在于两点:一来,这一农耕区域,可以让契丹朝廷有着充足的财政和人力资源的补给。毕竟农耕地区的资源整合和调度是最容易的,二来,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之手,也意味着契丹进入中原可以做到长驱直入。对于契丹来说,这无疑是如虎添翼的优势。

因此当北宋建立的时候,面对了前所未有的变局:一方面契丹和以往的匈奴、突厥不同,契丹是一个封建制政权;另一方面契丹是一个二元制帝国:契丹既有长城以北的优秀骑兵资源,也有农耕地区丰厚的财政补给。这一切都说明,宋朝对契丹并不具备任何优势可言。

宋太宗也对契丹十分忌惮。因此宋太宗多次对契丹发动北伐,最终落了个惨败逃亡的下场。

辽金的抉择

其实对于辽朝来说,将政权封建化让大辽实现了强大。而想让大辽建立完善的封建制度体系,则需要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来做到维持封建政权的运作。

耶律阿保机在世的时候,选择了“抄作业”:即大辽开国不久,耶律阿保机就建设孔庙,表示尊孔子的学说为大辽的官方思想。此外,耶律阿保机也深知,大辽想要长期强盛下去,还需要人才的支持。于是,耶律阿保机不断从汉人知识分子里面筛选人才。

换句话说:确立儒家的地位,以及重用汉族知识分子,是契丹皇帝所要支付的必要成本。

北宋和金朝爆发战争的时候,已经是金太宗在位时候的光景了。当时的金朝对于儒家和治国这些并没有深刻的印象。因此金朝需要伪楚和伪齐这样的伪政权来代替自身从中原搜刮财富。

这一切在金熙宗在位期间发生了变化。金熙宗在位期间,也意识到了金朝如果想要长期保持强盛、统治中原,就需要学习辽代的经验:确立尊孔制度和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因此,金朝的国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起初对金朝怀恨在心的汉族知识分子,见金朝的风向发生了变化以后,知识分子也开始出现了动摇。不过,很多有过北宋百姓记忆的人,并没有彻底接受金朝的统治,而到了金世宗在位期间,随着金朝统治下的中原汉人新生代的成长,他们与生俱来就不曾和宋朝有过交集,金朝就是他们的祖国,于是,他们开始积极为金朝政权的运营出力。由于金朝的尊孔,金朝境内的儒家知识分子,也全部尊金朝为正统。

华夷之辩

辽金本是蛮夷政权,但是接受了儒家思想以后,辽金统治者很自然接受了儒家的华夷之辩。比如早在辽代,辽代皇帝就表示:蛮夷和华夏的区别在于是否懂得礼义廉耻、圣人教化。大辽尊奉儒家,当然不能算蛮夷之辈,而是正宗的华夏。

金朝有样学样,也自称自己是华夏、汉人,并且还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光大:比如说大辽虽然自居华夏,但是却认为大辽和宋朝是南北朝的关系,而金朝则不同。金朝在自居华夏、汉人的同时,还将南宋贬低为蛮夷,甚至金朝的汉族文人还直接把南宋叫做“妖朝”,而将金朝视为尧舜治理下的理想国度。

而从金朝自称华夏、汉人,而是将南宋称之为蛮夷这点来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实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人的族群,并不是看血统,而是看其文明程度以及自我认同。

宋朝北伐契丹的时候,辽国境内的汉人认为契丹人是自己的同胞,拼死抵抗宋朝的“侵略”,金朝后期,也有很多金朝境内的汉人选择为金朝出生入死、报效金朝。

蛮夷意思: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词语:蛮夷

拼音:mán yí

一、蛮夷基本释义:

泛指华夏民族以外、九州地区以外的少数民族。

二、蛮夷引证解释:

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为降虏于蛮夷。”

白话释义: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

三、蛮夷用法示例:

1、宋代的渝州处于蛮夷环绕之下,民族冲突与斗争不断。

2、中国负有教化恩典蛮夷的责任,而蛮夷则有向慕中华,定期朝贡的义务。

扩展资料

蛮夷近义词:夷狄、戎狄

一、夷狄

词语:夷狄

拼音:yí dí

释义:古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

示例:

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二、戎狄

词语:戎狄

拼音:róng dí

释义: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示例:

华夏族受惠于中原有利的自然资源,对自己辉煌的文化感到自豪,华夏之华就有辉煌灿烂之意。他们鄙视周边的民族,称其为蛮夷戎狄。

-蛮夷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