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对雪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4收藏

李商隐《对雪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第1张

对雪二首原文: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对雪二首注释

1原注:「时欲之东。」之东:指东赴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幕,时在大中三年冬。二首借咏雪而抒别妻之情。2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玉女窥窗而下视。」玉女扉,借指闺室的窗户。寒:全 唐诗 校:「一作爽。」3《白帖》:诸曹郎署曰粉署。4《白帖》:「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此状雪下如梅花竞发。5章台:章台:古台名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 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另有战国时秦国王宫地名和西汉长安城街名。 在诗词中用章台和灞岸来代指柳。此状雪花如柳絮飞舞。6曹植有《白马篇》,曹植马即白马。7《宋书·符瑞志》:「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 8旋:漫。9桂魄:指月。十梅妆:即梅花妆。⑾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雅。」此以陆郎自喻。 诗词作品: 对雪二首 诗词作者: 唐代 李商隐 诗词归类: 冬天、离别、写雪、组诗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宋代·黄庭坚《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端午节 , 送别劝慰 注释 玉女:对他人之女的美称。

闻道:“闻”听说,在这里引申为“得到”,明白事物发展的规律,或者是懂得道理。

画不成:一种惋惜之情。

翦裁:原指裁制衣服,后常比喻大自然对景物的安排。

萱草:属于一种植物。 赏析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诗,在端午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送别友人,或是还乡,或是感慨于时光的流逝,总是别样的日子别样的情啊。

整首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对友人离别时的劝慰,同时也对自己的一种安慰。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 骚屑西风弄晚寒,翠袖倚阑干。 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一夜东风,吹散柳梢残雪。御楼烟暖,正鳌山对结。箫鼓向晚,凤辇初归宫阙。千门灯火,九街风月。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宋代·晁冲之《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一夜东风,吹散柳梢残雪。御楼烟暖,正鳌山对结。箫鼓向晚,凤辇初归宫阙。千门灯火,九街风月。

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捻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晁冲之,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晁冲之

金叶犹温香未歇。尘定歌初彻。暖透薄罗衣,一霎清风,人映团团月。持杯试听留春阕。此个情肠别。分付与莺莺,劝取东君,停待芳菲节。——宋代·毛滂《醉花阴》

醉花阴

金叶犹温香未歇。尘定歌初彻。暖透薄罗衣,一霎清风,人映团团月。

持杯试听留春阕。此个情肠别。分付与莺莺,劝取东君,停待芳菲节。问道春来相识否,岭头昨夜开花。水村烟坞寄生涯。月寒疏影淡,整整复斜斜。素面玉妃嫌粉污,晨妆洗尽铅华。香肌应只饭胡麻。年年如许瘦,知是阿谁家。——宋代·王庭《临江仙(梅)》

临江仙(梅)

问道春来相识否,岭头昨夜开花。水村烟坞寄生涯。月寒疏影淡,整整复斜斜。

素面玉妃嫌粉污,晨妆洗尽铅华。香肌应只饭胡麻。年年如许瘦,知是阿谁家。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放怀纵心。念聚星高宴,围红盛集,如何著得,华发陈人。勉意追随,强颜陪奉,费力劳神恐未真。君休怪,近频辞雅会,不是无情。岩扃。旧菊犹存。更松偃、梅疏新种成。爱静窗明几,焚香宴坐,闲调绿绮,默诵黄庭。莲社轻舆,雪溪小棹,有兴何妨寻弟兄。如今且,趓花迷酒困,心迹双清。——宋代·朱敦儒《沁园春》

沁园春

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放怀纵心。念聚星高宴,围红盛集,如何著得,华发陈人。勉意追随,强颜陪奉,费力劳神恐未真。君休怪,近频辞雅会,不是无情。

岩扃。旧菊犹存。更松偃、梅疏新种成。爱静窗明几,焚香宴坐,闲调绿绮,默诵黄庭。莲社轻舆,雪溪小棹,有兴何妨寻弟兄。如今且,趓花迷酒困,心迹双清。

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宋代·吴文英《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 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 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 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秋天 , 祈祷写雨 注释 ①沈:即“沉”。

②梅:一本作“海”。 鉴赏

《烛影摇红》,《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王都尉(诜)有《忆故人》词,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府(徽宗所置音乐研究创作机关)别撰腔。周美成(邦彦)增损其词,而以句首为名,谓之《烛影摇红》云。”王词原为小令,五十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周邦彦演为慢曲,《梦窗词集》入“大石调”。九十六字,前后片各九句五仄韵。

“秋入”两句,点“雨”。此言秋夜中室内灯影幢幢;室外檐水嘀嗒,恰如琵琶单调的咚咚哀鸣声。“越娥”两句。此言越地多水泊,如今那些水泊也都被雨水盛得满满的,像一面面镜子般任由姑娘们挑选,去照影梳洗红妆。山色沾雨,青黛如洗,这景致也可与少女弯月般的黛眉一比高低。“相间”两句,言田野上黄绿相间,正当秋收时节,遥望城郊的西北面,是词人春天时曾经去游玩过的一处景点。“晚舂”三句承上。此言临近黄昏,捣米声此起彼伏,炊烟袅袅穿林缥缈,到处都散发出一阵阵新米煮成的米饭香味。“新稻炊香”句,也可知此词作于晚稻收获之后。上片给人们描绘了一幅越地秋雨图。

“清磐”两句,祈祷雨止。“炷”,即灯芯也。此言从清风中传来了一阵祈祷雨止的磬、鼓声,祈雨止的荷花灯也在雨中的积水处滋滋地燃烧着。“阿香”两句,引神话传说追究“霖雨”之因。“阿香”,传说中雷部推车女。据《后搜神记》云:“永和中,义兴人姓周,出都日暮;道边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门,周求寄宿。一更中,闻外有小儿唤阿香声,云:‘官唤汝推雷车。’女乃辞去,夜遂大雷雨。向晓,周看所宿处,止见一新冢。”“玉女”,华山女神名。此处是说:秋雨绵绵不止,这可能是雷部那位推雷车的阿香姑娘,秋夜从梦中惊醒而啼哭不止的缘故吧?而华山女神却因为这“霖雨”不止,也在为人世间犯愁呢。“人驾”两句承上,引“宝莲灯”神话传说,道出“玉女幽素”之由。因为女神的夫君还在人间远游,受此“霖雨”之阻,不能及时返回华山。所以在梧桐落叶,秋尽冬将至,夫君还没有归来之时,“玉女”只好无聊地把为他精心准备的宴食拿来独自享用。“采菱”三句,默祷雨止。此处是说:什么时候能够去绍兴的蓬莱阁中欢唱起江南水乡的《采菱》古曲,庆贺秋雨停止呢?“采菱”,应候晴天,所以词人选它作雨止的庆贺曲。下片重在祈祷雨止。

创作背景 “越”,指绍兴。“霖雨”,即多雨也。由词题“越上霖雨应祷”句看来,此词作于公元1246年(即宋理宗淳祐六年,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词人四十七岁)以后,他往来于杭、越之间的时候。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吴文英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槐阴别院宜清昼,入座春风秀。美人图子阿谁留。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玉女舞霓裳原文: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千回赴节填词处,娇眼如波入鬓流。

玉女舞霓裳翻译

女子的舞姿随风散开又收起婀娜身影翩翩起舞,歌声如乐器一样铿锵有力既富有韵律又十分悠扬。她翩翩起舞以目传情,发鬓之间的那对娇眼,如水波一样清澈让人神魂颠倒。 诗词作品: 玉女舞霓裳 诗词作者: 唐代 李太玄 诗词归类: 女子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①。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②。

〔注〕 ①紫茸:指紫色的菖蒲花。茸,形容花娇嫩美好。此二句亦作“君行到此峰,餐霞驻衰容”。 ②骑白龙:飞升成仙的意思。

这首诗写作于天宝初年。杨山人大约是李白早年“访道”嵩山时结识的朋友。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一诗云:“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唯有君。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在朱紫盈门的境遇里,与之言行契合的只有这位杨山人,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如今这位道合者就要离去,诗人抚今忆昔,感慨倍增。

全诗分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嵩山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嵩山以及对昔日遁迹山林、寻仙访道生活的眷念之情。

首联写峰峦,起句豪迈。一个“我”字颇有“万物皆备于我”的气概。“万古宅”似即指嵩阳县境内的玉女峰。李白当年访道嵩山,未必就栖身于此。这里选用“玉女”的峰名,是为了与上句的“万古宅”相对应。“玉女”为天上的仙女,“万古宅”就暗含仙人居所的意思,使神异的气氛更加浓厚,也更加令人向往。

三、四句展示的境界更加美丽神奇。月不可留,而要“长留”,并且使它处在最恰当、最美好的位置上。晶莹的月亮悬挂在苍翠挺拔的松树之上,下面是长流不断的溪水。它不只生动地显现了嵩山秀丽的景色,而且寄托着隐居者高洁的情怀。

五、六句为第二层,写杨山人归山后的活动。诗人想象杨山人归去后将采摘仙草,而嵩山玉女峰一带就散布着开满紫花的菖蒲。这种菖蒲“一寸九节,服之长生”(晋葛洪《神仙传》),正可满足他求仙的欲望。这联上句写人,下句写山。人之于山,犹鱼之于水,显然有“得其所哉”的寓意。“尔”字又和前面的“我”字呼应,渲染出浓郁的别离气氛。

末二句为第三层,诗人向好友表示“岁晚或相访”,要和他一起去过求仙访道、啸傲山林的生活。结句把这种思想情绪化为具体的形象:仿佛在湛蓝的天空中,一条白龙在向前蜿蜒游动,龙身上骑坐着风度潇洒的诗人,他那仙风道骨与“青天”、“白龙”相表里,构成了美丽和谐的意境。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从头至尾不写离愁别恨。写景的部分清幽高远,写杨山人归山后的生活,恬静安适。结尾骑龙相访的神奇画面,又显得豪放飘逸。通篇紧扣诗题,通过色彩鲜明的画面,把送别之意、惜别之情表达出来。借用前人的话说,就是用景语代替情语。它所写的“景”,既为外在的景物,也为内在的感情,是“情与景偕,思与境共”的统一体。例如描绘嵩山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它的爱慕之情,就寓有怀念杨山人和向往栖隐生活的思想感情在内。三者叠合在一起,惜别的情意,就显得十分浓烈。惜别而不感伤,一往情深,而又表现得超奇旷达,这样的送别诗是非常罕见的。它构思新奇,如镜花水月,亦真亦幻,不受通常的时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常人的思想感情所左右,更不因袭模仿,落入前人的窠臼,表现了诗作者惊人的创造力。

李白写诗还常常运用夸张的艺术手腕使描绘的对象理想化、神奇化,以引起读者想象与思慕的情趣。例如,“宅”为常见事物,并无新奇之处,可是在前面加上“万古”二字,就变得神奇、空灵而耐人寻味了。又如,一轮明月挂在溪边的松树上,景物固然迷人,但若仅仅如此,诗味并不很多;诗人别出心裁,在前面冠以“长留”二字,突出意志的力量,这样人和物都发生了“超凡入圣”的变化,涂上一层神奇瑰丽的色彩,从而引人遐想,逗人情思。唐人张碧曾用“天与俱高,青且无际”(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评价李白的诗,这八个字形象地表现了李白诗歌神奇超迈而又质朴自然的特色,确乎是知音者的评判。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