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六丁六甲五方工曹是指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3收藏

谁知道六丁六甲五方工曹是指什么?,第1张

六丁

为阴神玉女 丁卯神司马卿 丁已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

为阳神玉男 甲子神王文卿 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 甲辰神孟非卿 甲寅神明文章

五方

说缘于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地理观,即天圆地方,方就有中心和四个方向,这5个方位分别与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对应,按“天干”顺序排序,得出5个方位的相应镇物,保证各方安宁。

工曹

官署名。北魏初设。《魏书·宿石传》:“(宿沓干)迁给事,兼领工曹。”其后废。北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改定开封府所属六曹,又置,掌京府工程劳作之事。大观二年(1108),天下州郡依开封府例置,长官为参军。又为明朝北京行部所属工曹清吏司的简称。

式神[1] 又识神(しきがみ,shikigami),在日本指为阴阳师 所役使的灵体,其力量与操纵的阴阳师有关。 “式神”这个名词是日本本土原生的还是由中国传去的就无从可考了。但“式”者,侍也。式神可以理解为是“侍神”的意思,就是侍奉其主的神怪或是灵体。阴阳师[2] 操控式神是阴阳术师的主要法力技能。有通过封印函定下契约书的,有通过结印阵降服方法的,有以流镝以朋友关系自愿递交,一般阴阳师佩戴流镝 配合 “染付春秋,和汉三才,修罗”3个结押 产生契约术,引导神灵成为自己式神,并将自己超脱欲念。等平时需要帮助时以剪纸而成形,可以利用“木灵御币,集古兵要,五音分金”契押和式神约定召唤咒语,只要念出约定的咒语随时控制招唤出来,连人的魂魄都可以使用,也有以活的生物为凭借做为式神。式神是日本的操偶术的一种,是以本身的灵力召唤异空间的生物。与傀儡术不同的是,他所操作的是活物。简单的说,和西方的召唤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式神的存在却是和施术者一体的。施术者精神力越强,式神所能发挥的威力也就越强大。普通人也可以和神灵缔结契约,就是需要长期才可以达到阴阳师的能力。也是因此日本的武士道传统,常常普通人也有守护家族的家族式神,和具有继承性的式神。这都是日本自身的特性。而相比较西方的召唤则简单的多,是以召唤异界的生灵、魔神为术法的基础的。

日本著作编辑

《晴明逸话》日本史学家考证仅有此书为安倍晴明亲自所写,书中就有各种详细的阴阳学资料记载如:所有生物包括人都被各种东西束缚,束缚的存在就是自然法则之一。人要面对“时间”这样的“枷锁”,身体是装着灵魂的容器。也同样束缚着灵魂。人无法摆脱束缚的枷锁,而且很多束缚的枷锁,是所有生物都有,而不是人独有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枷锁是人独有,这个枷锁的能量很强。语言就是人独有的最可怕最强的枷锁,人们一说出,就无法收回自己刚才说的,说出的不能当做没有发生。如果担心坏事可能发生在内心自言自语这样坏的事情就一定发生。因此古代人认为女士带云海石手链,男士带红竹石饰品,在结印册上添加“筌蹄胡禄、梦窗疏石、吉备丹波”结押。从而转运旺福[3]

4日本古术编辑

阴阳术在日本古代,一直都是很盛行的法术。当时的人们常常请阴阳术士来为他们祈福、除灵。像役小角和安倍晴明就是当时顶顶有名的阴阳术士。据说直到现在,在一些古刹里还能找到关于阴阳术的轴卷(也有人说,在图书馆就能找到。但是那些书上的记载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次翻版,很可能不准确了)。而在日本的当代漫画中,那些除灵师们大多也是使用阴阳术的。阴阳术在日本流传之广,可见一二了。

5起源编辑

阴阳道(日文:おんみょうどう)源自古代中国的自然哲学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传入日本后,逐渐发展成富有特色的一门自然科学与咒术系统,成为日本神道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日本法术的]代名词。

史实上的阴阳道,以“天文”“历法”“漏刻”等为正职,而并行“占卜”“追傩”等事。同时身负科学家与方技师的身份。然而在民间传说中,却往往讹传为法术的使用者。以安倍晴明‘占事略决’的“十二神将”为例,其所指的是中国六壬法中配合“黄道十二宫”十二月将所需的神将,乃是作为占卜推算之用,民间却将之讹传为晴明所使役的十二式神。时至今日,虽因梦枕貘‘阴阳师’一书的畅销,而令阴阳道为人所津津乐道,然而民众对阴阳道的正确认知却尚待加强。

而奉行阴阳道的术师,称之为阴阳师。

阴阳术发源于中国,在春秋时代,是一个总结了当时大部分前人知识形成的学科,不过这人叫什么我就无从得知了。我国的阴阳术已经不是当日我们所了解的了,因为很多的阴阳术知识都已经被划分在别的支派里,如风水、五行、占梦等。

但是最早用上阴阳术的知识的学科是中国的占侯术。简单点理解日本阴阳术的所用的占卜法在中国的占卜学上就是占候术。但是它们之间又是有所区别的。对于我们术者一派而言,占候术和阴阳术是很值得学的,因为它们之中所含有的综合术派成分十分之多。如果有些初学者把占候术简单地理解为占卜,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因为这样反而更像它原来的本意。占卜是对以后的事物通过一定得规律手法而进行认知的过程的总称。而我国所使用的占卜法绝大部分就是当日占候术的分支, 好像占梦术,占星术、先天演卦、紫薇斗数等我们常用的占卜法就是。它们就是在历史的过程中慢慢地在占候术里被划分出来独立成系的。可以说, 占候术我们所知道最早也是最根本的占卜法,它开始的年代以中国古籍里所描写,大概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之前的时代。然而整体的部分被划分出来也就预示者整体自己所有的范围变小的事实。占候术在明、清朝时已经变的十分之渺小, 在当时纪晓岚先生所编辑的《四库全书》中对占候术书籍的收录几乎是术学类之少的一派了。这也可以看出在当时去学占候的人也实在是为数不多这一事实。而且在那时候占候术的定义已经从原本的“占示万物变化之理中的隐义”转变为它的字面义“占卜气候变化的寓意”。

6传说编辑

在传说中,鬼的种类相当多--有吃人灵魂的为生的,有狐狸幻化成的,有雪山上居住的雪女,也有地狱来的邪灵甚至有一些是靠吃人类面孔为生的。至于吸血鬼,大概是后来从西洋流传而来的种族(吸血鬼的日文发音都跟英文发音很像)。总的来说,鬼大致可以分为水、火、风、暗、悍这几种。水,当然是指可以自由操控水的妖怪,这类妖怪的代表是河童,雪女,桥姬等。火系的妖怪较常见的是不知火,青鹭火,凤凰火等?风,所谓的“风师”,雾天狗,寺清手等。

暗,大多数妖怪都属于这一种,喜欢黑暗,秉性邪恶,魔法是其拿手好戏。这种妖怪的代表太多,我不说你也知道。悍,这种妖怪没有任何异能,只是单纯的身体强壮,攻击力奇大,难于伤害。外形多半是魁梧如山,狰面獠牙,脸色铁青或者赤红。这种妖怪基本来说等级很低,其他随便那一系的高等妖怪都可以很轻易地杀死它们。在这些鬼中,有很多是可以靠吞吃别的鬼来提升自身的力量的。吃法各式各样,有的只是吞吃对方的灵魂,有的连肉体一起吃掉,有的吞吃对方的妖力,让对方从9级一下子成为2、3级。有这种能力的鬼有时也会寻找灵能者吞噬,因为吃掉灵能者获得能量比吞吃妖怪获得能量要多--尤其是那种灵能没有觉醒,完全没有攻击能力的。

阴阳寮编辑

简介

阴阳寮是中务省下管辖的小寮,司管天文、历数、时刻的观察判断以及学生(特指备用阴阳师)的教育。

关于阴阳寮的人员构成,大概是下面这个排列顺序:

头(1名)→助(1名)→大允(1名)→大属(1名)→史生→使部

権助(1名) 少允(1名) 少属(1名)

阴阳师

阴阳博士(1名) → 阴阳得业生(3名)

権博士(1名) 阴阳生(10名)

天文博士(1名) → 天文得业生(2名)

権博士(1名) 天文生(10名)

暦博士(1名) → 暦得业生(2名)

権博士(1名) 暦生(10名)

漏刻博士(1名) → 守辰丁(20名)

権博士(1名)

官职名称解释

阴阳头:在风云、天文、历数发生异变的时候,用密封文书秘密奏报皇上的职事官。限员一名,也是阴阳寮的长官。

阴阳博士:负责阴阳生教学的职事官。俸田:职田4町。

阴阳师:负责卜筮以及观察土地以判断吉凶的职事官。

天文博士:是安倍(土御门)家的家业(即家学),负责学生的教学、天文的观察、异变时承报密封文书的职事官。俸田:职田4町。

历博士:负责历生的教学,历法的制作的职事官。随着时代的变化,成为贺茂(幸德井)家的家业。俸田:职田3町。

漏刻博士:管理时刻的职事官。

守辰丁:漏刻博士的下属吏职。以漏刻所示时间为准敲钟,报知时辰。

得业生:自学生中选拔的合格者。叙位任官时的进阶者。

八将神

按照阴阳道秘传书《ほき内传》(即《金乌玉兔传》ほきないでん)的记载,八将神乃是牛头天王(就是冒充东岳大帝的家伙之一)的八个儿子,一般又称为“星神”。

八将神名 对应星辰 名 本地

太岁神 岁星=木星 总光天王 药师如来

大将军 太白星=金星 魔王天王 他化自在天

太阴神 镇星=土星 俱摩罗天王 圣观自在尊

岁刑神 辰星=水星 得达神天王 坚牢地神

岁破神 镇星=土星 良侍天王 河泊大水神

岁杀神 凯惑星=火星 侍神相天王 大威德明王

黄幡神 罗侯星 宅神相天王 摩利支天王

豹尾神 计都星 蛇毒气神 三宝荒神

附:《ほき内传》:关于它有一个传说,是关于安倍晴明的:吉备真备生于695年,卒于775年,是奈良时代的学者,也是日本阴阳道的开创者。在留学唐朝的过程中,吉备接触到大量有关历法和阴阳道的知识;回到日本后,他奏请圣武天皇废除了典药寮和咒禁师,将以大衍历为基础的阴阳道作为朝廷正统的神事礼仪和历法标准。

阴阳师

作为著名的历史人物,吉备真备也成为传说典故的取材对象之一。由于吉备真备博学多识、通晓诸艺,遂引起了唐人(无具名,估计是某个与他一起学习的同窗)的嫉妒,将他关进了鬼魂出没的阁楼。然而,那个栖息于楼中的鬼怪却正是亡于唐土、思念故乡的安倍仲麻吕。在他的帮助下,吉备真备安然出得阁楼,并且携带着《ほき内传金乌玉兔集》回到了日本——这也是安倍晴明有关传说的重要内容之一。

风水学的古称

 风水学的古称,要想事业兴旺,身体健康,出入平安,风水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需要注意风水。根据风水的指引,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运气。接下来一起看看风水学的古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风水学的古称1

  "风水学"的古称是:堪舆学

 堪舆

  拼音: kān yú

  词义: 书>风水。

  造句:

 一、我堪舆已久,一块地之来龙去脉、祸福吉凶,一目了然。

 二、这里有一则关于汉代名将韩信与堪舆术数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传说韩信只知有母,不知其父。

 三、飞来寺对面的山,据说是著名堪舆家赖布衣老马失蹄之处。

 四、粗识了一点风水堪舆之术,重履点螺湖的她一眼瞧出了此地有宝,因为这样的地局正是古籍上所载的阴抱一阳局。

 五、由于卜筮、堪舆、命理、相术、占梦、择吉,都是术藏中最常见的预测吉凶的`方术,这些字眼结合在一起,难免会让叶天浮想翩翩了。

 风水只为名称,而非风与水,有人称其为环境学,元素学,软科学等,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阴阳,山水之术。古文义中所讲,堪为天道,高处,舆是地道,低处,堪舆指究其天道地道之间,以古时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将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引进艺术之中。

 风水,为历史悠久之玄学,不为学科,而为中国学问,风水为中华文化之组成部分,盛行中华文化圈,衣食住行重要因素。

 上古时期,人烟稀少禽兽众多,危机四伏环境之下,以树木为巢舍,而后加以改造,由此风水学逐步成形,得以发展,风水理论核心为人,所追求目标为人与环境和谐统一,注重天时,地利,人和间之协和自然美。

风水学的古称2

 风水学的古称叫做堪舆学。

 堪舆学,即风水学,传统五术之一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原意是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学问。风水的历史相当久远,在古代,风水盛行于中华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有许多与风水相关的文献被保留下来。由文献中可知,古代的风水多用作城镇及村落选址、还有宫殿建设,后来发展至寻找丧葬地形。

 当代堪舆学,有楼房家庭中的饰品摆放,方位选择,以及不同方位和不同人的居住,对磁场和生活的影响,会直接关系到人的运气好坏,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风水在人的性格或运气上的影响,是极大的。

1、规定:没查到

2、{{{预测及预测学}}} “最原始,最笨拙,但是也最持久不衰的方法是对一系列奇怪事件的记录。”(1976年:236)中国古史总是记录下那些古怪事情的发生过程,自然变化和其他的信息,中国古代政府机构就依此来预测远期的战略问题。现代科学也有很多就是从这些“占卜”中来的。Joseph Needham的研究认定如此。

{{{抽签}}} 这可以用木棍、骨头、石头、豆子等东西来制作。现代的棋牌类游戏就是从这些“占卜”发展而来。

探矿(用棍子占卜)。古代罗马时期的伊特鲁里亚文明中使用祭牲剖肛占卜术(实际是一种Extispicy),僧侣要检验献祭的肉类是否新鲜。

自由派占卜 没有特定方法的占卜方式,实际上是其他占卜方法的衍生。启示来自于占卜者偶然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一些基督徒和其他一些宗教使用《圣经》卦来占卜,他们问一个问题,抢夺圣书,或者用来启示去未知的地方。其他的比如说望气和新世纪的风水,像直觉和道符

最为普遍的还是占星术,一般分为吠陀星占(Jyotish),西方占星术和中国占星术,除了这三个派系,许多文明还有他们自己的占星法。

更多资料:

[摘要]宋代卜者人数增多、占卜书籍增多、占卜方式增多,占卜被社会各阶层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种政治势力还将占卜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宋代占卜盛行,具体原因虽多,但关键在于当时社会流动的趋势增大。

[关键词]宋代;占卜;科举;婚姻;政治斗争;社会流动

占卜是一种极为古老的迷信形式,源于神灵崇拜,早已成为习俗。在文明程度相当有限的古代社会,出于对天灾人祸的恐惧心理和对趋吉避凶的急切企盼,人们采用多种迷信手段,推断吉凶祸福。这些迷信手段统称前兆迷信,又称占卜。占卜作为人们的普遍行为,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包括宋代在内的古代社会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前后有所变化。然而对于宋代的占卜,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专文论述。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宋代占卜的盛行及其影响和成因作一初步探讨,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社会的面貌以及唐宋之际的社会变迁。

一、占卜的盛行

关于宋代的占卜,王曾瑜先生曾扼要指出:“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其巫卜的盛行,绝不比周边国家逊色。”[1](第255页)岂止横向比较辽、夏、金,即使纵向比较唐、五代,宋代占卜的盛行程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下列三个“增多”,即是其明证。

其一,卜者人数增多。王安石在《汴说》一文中说:卜者“抵今为尤蕃。举天下而籍之,以是自名者,盖数万不啻,而汴不与焉;举汴而籍之,盖亦以万计。”[2]( 卷32)开封这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卜者竟“以万计”,所占比例之高实属惊人。当时,巫、卜不分。宋仁宗时,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巫者“一千九百余家”;[3](卷2)宋神宗时,虔州(即今江西赣州)巫者“三千七百家”。[4](卷334《刘彝传》)可见,外地的专职或兼职卜者为数也不少。《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辟有“卜筮部名流列传”、“星命部名流列传”、“相术部名流列传”、“术数部名流列传”,唐代入传者仅20人,宋代则多达39人。这也可作为宋代卜者比唐代增多的佐证。

其二,占卜书籍增多。宋代的卜者并不都是江湖术士,特别在其所谓“名流”当中,不乏文人雅士。陈抟、种放等著名隐士、钱若水、司马光等朝廷重臣、邵雍、蔡元定等理学名家均精于所谓“占卜之学”。这些文化程度极高的上层人士参与其中,促成宋代占卜书籍明显增多。《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易类”、“天文类”、“历算类”、“五行类”中均著录了不少占卜书籍。稍加比较,即可发现,宋代这类书籍多于唐代。为适应占卜书籍增多的需要,《宋史·艺文志》新开辟了“蓍龟类”,专门著录占卜书籍35部。宋代的占卜书籍传世者较多,诸如张行成《冀玄》、司马光《潜虚》、邵雍《皇极经世》、祝泌《六壬大占》、徐子平《三命消息赋注》、杨维德《遁甲符应经》之类,不胜其举。尤其

是至今仍尽人皆知的《麻衣相书》,相传即是北宋麻衣道者所授,或陈抟所著。据记载,后来官至同知枢密院事的钱若水青年时代拟跟随陈抟学道。陈抟“初谓若水有仙风道骨,意未决”,乃请麻衣道者“观之”。麻衣道者断言:“做不得”,但又说:“急流中勇退人也。”钱若水于是“不复留”,但后来果然“年才四十致仕”,“急流中勇退去”。[5](卷2)可见,有关《麻衣相书》作者的传说,并非向壁虚构。

其三,占卜方式增多。据黄正建先生在《唐五代占卜略论》一文中归纳,唐、五代的占卜方式大约有占星、相术、禄命、卜筮、易占、占梦、测字等12种。[6]其中,占梦在北宋仍盛行,但由于其办法过于简单、直观,到南宋被淘汰。南宋人洪迈称:“今人不复留意此卜,虽市井妄术,所在如林,亦无一个以占梦自名者,其学殆绝矣。”[7] (续笔卷15《古人占梦》)除占梦而外,其它各种占卜方式,宋代一概沿用并有所发展。如三命术,其鼻祖据说是唐人李虚中,而宋人徐子平则加以发展,将推算年、月、日演变为年、月、日、时同时测算,既神秘又易于普及,很快风行于天下。此术因完成于徐子平之手,又称“子平术”,俗称“合八字”。宋人还创行了一些新的占卜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星禽,相传系北宋初司天监王处讷所创。他曾用此术为僧赞宁推命,断定“其命孤薄不佳”。[8](卷下)《宋史·艺文志五》五行类著录有《七曜气神星禽经》等书。此术以五行二十八宿与各种禽兽相配,附会人事,以占吉凶。二是揣骨,相传系宋太宗时一瞎眼相士所创。它通过揣摸人的骨骼高低、广狭、长短等,以推断人的贫富、智愚、贵贱、寿夭,又称“摸骨相”。据记载:瞎眼相士为官员王继忠摸骨相,断言:“此人可讶,半生食汉禄,半生食胡禄。”[9](卷4)王继忠后来被辽军俘获后,果然出任高官。此事显然出自后人附会。三是卦影,相传为宋仁宗时成都费孝先所创。据记载,“自至和、嘉佑已来,费孝先以术名天下,士大夫无不作卦影,而应者甚多。”[10](卷11)此术“取人生年、月、日、时成卦,系之以诗,言人之休咎”,“又画人物、鸟兽,以寓吉凶。”[11](三钞卷12)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的占卜更加平民化。如“乾道中,浮梁村落间,有术士方大年,精于禽课,邑人称为方星禽。”[12](支庚卷2《方大年星禽》)这名乡村卜者甚至用星禽术推测盗贼藏身之处,直至破案。岂止星禽而已,上述种种占卜方式均在民间广为流行。

二、占卜与社会

宋代同前代相比,占卜被社会各阶层更加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与唐宋之际的社会变迁相适应,宋代的占卜又有其不同于前代的特点。前代,人们集中地为选择所谓“黄道吉日”而运用占卜;宋代,人们更多地为预测自己的前程与命运而求助占卜。理学家程颐对此早已发觉,他敏锐而明确地指出:“古者卜筮,将以决疑也。今之卜筮则不然,计其命之穷通,校其身之达否而已矣。”[13]( 《河南程氏遗书》卷25)。占卜从注重“决疑”到侧重“计命”,足以反映唐宋之际的社会变迁。这一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宋代社会生活的以下三个领域。

其一、科举。与唐代相比,宋代科举的地位又有提高,成为朝廷选拔官员最主要的途径。司马光说:“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14]( 卷5《贡院乞逐路取人状》)人们特别看重科举,科场竞争格外激烈。宋神宗时,尚书左丞蒲宗孟指出:“举天下而计之,三年之间,率多数十万人而取三四百也。”[15]( 136《用人》)依此计算,科举录取率低至千分之一左右。当时,不仅“世人获甲科者绝少”,[16](卷12)而且偶然性极大,饱学之士名落孙山的事时有发生。参与科场竞争的士人在感叹“功名富贵真难致”[12](支丁卷6《南陵仙隐客》)之余,只得求助于所谓撋窳阌以及占卜。因此,名山大刹“每当科举岁,士人祷祈,赴之如织。”[12]( 支丁卷8《陈尧咨梦》)同时,“京师卖卜者,唯利举场时。”[17](卷73《卜者》)如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适逢省试,开封“相国寺一相士,以技显,其肆如市,大抵多举子询扣得失。”[12]( 支丁卷7《丁湜科名》) 卜者每遇这一发财良机, “举人占得失,取之各有术”。他们敛财的方式不外两种,一是一概说是,可贪近财:“有求目下之利者,凡有人问,皆曰必得,士人乐得所闻,竞往问之”;二是一律说不,可图远利:“有邀以后之利者,凡有人问,悉曰不得,下第者常过十分之七。皆以谓术精而言直,后举获倍,有因此著名,终身享利者。” [17](卷73《卜者》) 真可谓左右逢源,说是说不,都能骗钱。不少卜者趁机大敲竹杠。如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临安一相士断言汪应辰必中状元,但开下天价:“吾言不妄,当与我五万钱。” [12](支戊卷10《李汪二公卜相》)一言以蔽之,宋代的科举考试之年正是占卜之风最盛之时。

其二、婚姻。古人将婚姻视为“人伦之首”、作为撝丈泶笫聪,占卜早已运用于婚姻。其主要用途有两种,一是预测男女双方的属相是否相克,二是选择吉日,确定婚期。除上述两种而外,占卜在宋代普遍被人们运用于预测男女双方,特别是男方的未来前程,以便选择配偶,尤其是女婿。相传,仁宗初期的宰相晏殊挑选仁宗后期的宰相富弼做女婿,靠的是会看相的王青。他一看就料定,还是个穷书生的富弼“须做宰相,明年状元及第。”[18](卷上)而仁宗前期的宰相吕夷简青年时代被知福州马亮招为女婿,则是由于马亮本人“善相人”。[18](卷下)据说,南宋中期的儒将赵方早年穷愁潦倒,且捞嫘喂琶玻�塾写笮 �但卜者认为是副贵人相:“一眼大,一眼小,大者观于地,小者视四表。”岳阳(今属湖南)富人胡氏听信卜者之言,不顾妻子反对,以女“妻之”。[19](前集卷2《赵方异相》)而南宋末年的宰相陈宜中被一位商人选为女婿,则是由于这位商人本人会占卜。他“推其生时,以为当大贵,以女妻之。”[4](卷418《陈宜中传》)宋代占卜选择女婿成风表明,与前代不同,人们选择女婿,尤其注重男方本人的未来前程,不再特别看重男方家庭的现实状况。而这正是宋代“婚姻不问阀阅”的具体表现之一,其根本原因则在于典型的官僚政治已取代严格的门阀政治。[20]

其三、仕途。如果说魏晋乃至隋唐是格外崇尚阀阅的时代,那么宋代则是特别崇尚官职的社会。士人跑官成风,他们“日有奔趋,闻风即至,未尝暂息。”人们给跑官者取下了“望火马”、“日游神”等绰号。[21](卷2)宋代虽以冗官著称,其实名额不限,全国官员最高额“凡四万二千有奇”。[22](卷47《宋内外官员数》)北宋中期以后又员多阙少,有员无阙、有官无权者为数不少。何况官场争夺激烈,官员权位往往难保,以致有“朝士今日不知明日事”之说。[23](卷20《杂事》)由于仕途未知因素太多,官员们居然相信“人生皆有定分,不容少有侥幸。”[24](续集卷上《范元章梦》)于是,“士大夫无不作卦影”,卜者“出入将相权贵之门”。[25](卷5)而官员聚集之地即是卜者发财之处。如开封相国寺、临安中瓦等“士大夫必游之地,天下术士皆聚焉。凡挟术者,易得厚获之来。”[26](卷下)相国寺一术士“一命必得千”,郑绅、郑居中叔侄不惜重金,“同往议命”。据说,术士料定两人之命同为“异姓真王”,[26](卷中)后来果然不错。然而“以命术闻于京师”的僧化成却把蔡京的命算错。他一再断言:“此武官大使臣命,他时衣食不缺而已,余不可望也。”蔡京因此“大病”。[27](卷下)这实不足以为怪,奇怪的倒是政和、宣和年间,朝廷“除擢侍从以上,皆先命日者推步其五行休咎,然后出命。”难怪卜者公然炫耀:“士大夫穷达,在我可否之间。”[28](卷3《日者谈休咎》)朝廷居然如此愚昧,卜者的地位竟如此之高。

三、占卜与政治

在宋代,占卜不仅运用于社会,而且从属于政治。各种政治势力几乎无不利用占卜,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这些政治势力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历代帝王。宋太祖当年创立北宋,便利用占卜。军校苗训“号知天文”,他诳称:“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久相磨荡。”并断言:“此天命也。”[29](卷1)这即是发动陈桥兵变的主要借口之一。太宗在做晋王时,卜者马韶依据所谓“星命”,料定:“明日乃晋王利见之辰也。” [4](卷461《马韶传》)太宗次日果然即位,马韶因此入仕为官,官至太常博士。真宗在做寿王时,太宗拟立为太子,因陈抟“善相人”,令他前去相面。陈抟“及门亟还”,声称:“王门厮役皆将相也,何必见王?”于是,“建储之议遂定”。[30](卷7)徽宗登基前夕,更是利用占卜大造舆论。据说,哲宗曾就皇嗣问题,询问有“神翁”之称的卜者徐守真。徐“大书‘吉人’而二字上之,一时莫晓。”[25](卷1)过后方知,徽宗名佶,拆开即是“吉人”二字。而相国寺相士陈彦早已将徽宗的命定为“大横之兆”即“天子之命”,[28](卷6《卖卦陈》)他以后因此官至节度使。不必再举例,所有这些无非是帝王利用占卜,将其一家一姓一人的统治神化为所谓“天意”。

其二、农民起义。北宋初期,李顺即将占卜作为发动起义的工具。据记载,一相士对李顺说:“汝有异相,当为百日偏霸之主”;[31](卷9)一卜者“析顺字,谓:‘居川之傍一百八日。’”结果,“较其即位、授册之日,不差毫发。”[32](卷2)这固然也可视为统治者对农民起义的迷信解释。另据记载,北宋中期的王则“习图谶诸书”;[29](卷161)北宋末年的方腊撏凶蟮酪曰笾跀;[4](卷468《童贯传附方腊传》)南宋初年的钟相“挟左道以惑众”[33](兵10之32)。这些虽属诬蔑之语,但从中可以推测,王则等人也很可能利用占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将占卜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自在情理之中。

其三、反叛势力。其中最突出的事例,莫过于宋神宗时的赵世居案和宋宁宗时的吴曦之叛。赵世居是宋太祖的玄孙,与李世宁、李逢等人过从甚密。他们擅长“言人休咎”,[10](卷5)宣称“世居当受天命”,[34](卷16)企图利用占卜,拥立赵世居,结果被处死。[35]吴曦名将吴璘之孙、四川安抚副使,拥兵自重,早有反叛朝廷之心。据说,他夜观星相,发现“月中有一人”,“与己惟肖”,即宣称:“我当贵”,[32](卷8)并起兵。很清楚,吴曦无非是假托神奇以自欺并欺人。而一卜者则对吴曦之叛作迷信解释,他“拆曦字,谓:‘三十八日,我乃被戈。’”[32](卷2)认为吴曦虽必反无疑,但38天即覆灭。古人往往不是用历史解释迷信,而是用迷信解释历史,这又是其证。此外,如宋徽宗时的赵谂、张怀素等均利用占卜谋反。赵谂出身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相传他“梦神人授以诗”:“冕旒端拱披龙衮,天子今年二十三。由此有猖狂之念。”[36](后录卷7) 赵谂自称天子,并改元隆兴。张怀素则是个撘哉挤缢��鷶的流民,自号“落拓野人”。据说他撗匀诵菥唐难群小从之如市。敳⑸�茡金陵有王气,欲谋非常,分遣其徒,游说士大夫之有名望者。摆36](后录卷8)与吴曦不同,赵、张二人均无任何实力,一被揭发,即被处死。但由此也可看出,占卜确属宋代一切政治势力必用无疑的工具。

四、占卜盛行的原因

宋人徐度早已指出:“所谓命术者,类不可信,其有合者,皆偶中也。”[27](卷下)莫说一般江湖卜者,就连被朱熹视为“老友”、著有多种占卜书籍的理学家蔡元定,虽然号称“通术数”,但“其间吉凶不能皆验”。他被斥为“妖人”,贬死道州(即今湖南道县)后,仍有人著诗,予以冷嘲热讽:“掘尽人家好陇丘,冤魂欲诉更无由。先生若有尧夫(即邵雍)术,何不先言去道州。”[37]行文至此,人们或许会问:占卜分明是迷信,宋代科技进步,朝廷又严格禁止,何以占卜如此盛行?宋代的科技确有进步,然而岂止宋代,直到近代,科技的进步都不足以改变人们神灵崇拜的观念,扭转由来已久的占卜习俗。

至于说宋代严格禁止占卜,虽然事出有因,但并不完全是事实。的确,从北宋初年开始,朝廷即屡降禁止占卜之诏。诸如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十月降《禁天文相术六壬遁甲三命及它阴阳书诏》,[29](卷18)宋真宗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正月降《禁习天文星算相术图谶诏》,[38](卷198)又于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四月降《禁天文兵书诏》,[38] (卷199)宋神宗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四月降《禁私有图谶及私传习者诏》[29](卷18)之类,简直举不胜举。诏令斥责卜者“所习皆懵昧,无所取。盖矫言祸福,诳耀流俗,以取赀耳”,[29](卷18)实属言之凿凿。对于违犯者,处分也很重。如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十一月,“令诸州大索明知天文术数者,传送阙下,敢匿藏者弃市,募告者赏钱三十万。” [29](卷17)然而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上述诏令的发布大致均有其背景。如宋太宗严惩卜者是在其利用占卜登上皇位10余天之后,而宋神宗申严占卜之禁则是在赵世居案发之初。二是诏令并不一概禁止占卜。如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十月所下诏令,明确规定“除二宅及易筮外”,即将相宅、相墓、易占、卜筮排除在禁止范围之外。所有诏令禁止的重点都在于利用占卜谋反。三是诏令并未严格执行,否则无须不厌其烦,一再重申。

其实,与前代相比,宋代对占卜的管理反而较为宽松。唐、五代设有管理占卜的专门机构—太卜署,凡属官府管理的占卜活动即所谓“卜筮正术”,一概不许民间参与,民间不得收藏和传习有关书籍。宋代撤消了太卜署,所谓“卜筮正术”得以在民间流行。当时虽无太卜署,但通过司天监(元丰官制改革以后称太史局)培植包括卜者在内的方技之士。北宋初期的楚芝兰,即是一例。他“自言遇有道之士,教以符天、六壬、遁甲之术。属朝廷博求方技,诣阙自荐,得(司天监)录为学生。以占候有据,擢为翰林天文。”[4](卷461《楚芝兰传》)何况历代帝王无不利用占卜,并对精通所谓“占卜之学”的人士礼遇有加。如陈抟“来朝,太宗待之甚厚。”[4](卷457《陈抟传》)“真宗优礼种放,近世少比。”[39](卷5)如果说陈抟、种放毕竟是著名隐士,那么陈彦无非是个江湖卜者,宋徽宗竟将他封为节度使。最高统治者诸如此类的作为,对占卜的盛行实属推波助澜。

宋代占卜盛行,具体原因虽多,但关键在于当时社会流动的趋势增大。[40]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作为商品更多地投入市场,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频率明显加快。用宋人的话来说,即是:“如今土地一年一换家。”[41](卷1《田蛙歌》)于是,在经济上由贫而富者有之,由富而贫者也有之。“今之富民鲜有三世之久者”,[42](《上邱宪宗卿书》)正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即使富豪也不免惧怕:“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43](卷7)与此相适应,在政治上随着门阀制度的崩溃, “朝廷无世臣”, [13](《河南程氏遗书》卷17) “无百年之家”[13](《河南程氏遗书》卷15) 出现了“略观贵途,良鲜旧族”;[44]“显人魁士,皆出寒俊”[45](卷1)的局面,由贱而贵或由贵而贱的事均较为常见。加之当时政局反复、宦海沉浮,官员休想只升不降,甚至很难终身为官。难怪他们“常若逆旅人、将行者”,[46]( 卷4《志尚》)随时准备丢官还乡。由于不可预料的因素增多,未来前途的未知数增大,人们出于对由贫变富、由贱变贵的企盼和对由富而贫、由贵而贱的恐惧,难免更多地求助于占卜。在宋代,那些据说“能推人命贵贱”的卜者,“其肆如市”,“其门如织”,并“出入将相权贵之门”,完全可以理解。

还应当指出,土地所有权的转换频率的加快使土地集中的过程提速,其结果是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社会上的无业游民增多。他们急需寻找生计,做个可望“其肆如市”,“其门如织”的卜者,无疑是一条较好的出路。难怪当时不少江湖卜者出身无业流民。前面讲到的张怀素,即是一例。此外,如号称“道人吉凶雅有验”的刘快活“不知何地人”。而“时时言事多中”[25](卷5)的风僧哥、刘跛子等人均不时游荡于街头巷尾。在江湖卜者中,因卖卜而大发横财,由穷变富者大有人在。如贫苦无告、“游术江左”的蒋坚适逢“戊子科举,士人登其门如织,几获钱百五千,从此小康。”[12](支甲卷10《蒋坚食牛》)有的岂止小康,实属暴富。王安石对此有所描述:“汴之术士若挟奇而以动人者,大祀、宫庐、服舆、食饮之华,封君不如也。”[2]( 卷32《汴说》)总之,宋代买卜者与卖卜者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社会流动趋势增大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点校,1974

[3]曾敏行独醒杂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1986

[4]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77

[5]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m]四部丛刊初编[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6]黄正建唐五代占卜略论[j]国际中国学研究(汉城),1999,(2)

[7]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1978

[8]文莹湘山野录[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4

[9]文莹玉壶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4

[10]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5

[11]俞樾茶香室丛钞[m]笔记小说大观[z]上海:进步书局,1936

[12]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1

[13]程颢等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1

[14]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5

[15]黄淮等历代名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

[16]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点校,1979

[17]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1981

[18]孙升孙公谈圃[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91

[19]不著撰人湖海新闻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6

[20]张邦炜试论宋代抟橐霾晃史г臄[j]历史研究(北京),1985,(6)

[21]吴处厚青箱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5

[22]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6

[23]丁传靖宋人轶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1

[24]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8

[25]蔡 铁围山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3

[26]张端义贵耳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7]徐度却扫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28]周 清波杂志[m]北京:中华书局校注,1994

[29]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79

[30]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3

[31]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79

[32]岳珂 史 [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1

[33]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57

[34]司马光涑水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9

[35]李裕民宋神宗制造的一椿大冤案――赵世居案剖析[a]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36]王明清挥麈录[m]上海: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点校,1961

[37]庞元英谈薮[m]陶宗仪说郛[c]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86

[38]不著撰人宋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62

[39]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点校,1981

[40]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成都),1989,(2)

[41]罗椅涧谷遗集[m]豫章丛书[z]南昌: 豫章丛书编刻局,1926

[42]吕皓。云溪稿[m]续金华丛书[z]金华:胡氏梦选楼,1924

[43]朱熹近思录[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社影印,1990

[44]彭汝砺上哲宗乞详定袒免亲婚姻条贯[a]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1999

[45]赵彦卫云麓漫钞[m]文渊阁四库全书[z]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46]潘永因宋稗类钞[m]北京:书日文献出版社点校,1985

3、现在占卜在某些地区(一般是规模很小的村落,或者是文化比较蒙昧的地区)很盛行,但在大城市几乎绝迹,因为警察就喜欢抓这个。网上的占卜,包括某些心理测试(最著名的象“你适合娶什么样的老婆”)在网上很火。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