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草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涩草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涩草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涩草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涩草的用法用量 2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涩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涩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涩草 1 拼音

sè cǎo

2 《辞典》:涩草

21 出处

《四川中药志》

22 拼音名

Sè Cǎo

23 涩草的别名

锦标草、金钱标

24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银叶委陵菜的根。

25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极租,微弯,淡**,直径约15厘米。单数羽状复叶,基生;羽轴长8~13厘米,被白色细长柔毛;小叶通常11~16对,疏密不等,互生,无柄,长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8毫米,先端钝圆,边缘有密尖锯齿,两面均被银灰色丝状毛,有光泽。花排列成不完整的伞形花序,花轴长于叶,具叶状苞片;花小,直径5毫米;花萼扩张,卵形,上面被丝状毛,5裂,裂片尖,副萼5片,介于萼片之间,线状披针形;花瓣5,倒卵形,先端钝圆,较萼片为长,**;雄蕊多数,分离;心皮多数,1室,花柱短,脱落。瘦果小,近于无毛,通常有光泽。花期5~6月。

26 生境分布

生长于高山之阳坡。分布云南、四川等地。

27 性味

性微寒,味涩、甘,无毒。

28 功能主治

治风热声哑,湿痰风邪,腹痛下痢及妇女白带。

29 涩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210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涩草的方剂 固表止汗剂

ciesforarrestingsweating)是指以收敛固涩药为主配伍组成,治疗汗证的固涩剂。

真元饮

ányǐn《石室秘录》卷一:方名:真元饮组成:熟地2钱,当归5钱,甘草1钱。主治:气喘而脉微涩者。

仙胜散

sǎn《痘疹会通》卷四:组成:人参、木通、紫草、生耆、防风、枳壳、甘草。主治:痘不能出,小便短涩。

艾煎茯苓散

,故令此处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养心,淡能渗湿;艾叶香而涩,香能利气,涩能固津。摘录《医方考》卷四

补土燥湿汤

,苍术1钱。功能主治:湿邪外中,身痛沉重,脉沉细涩。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寒湿者,加肉桂或加附

更多用到中药涩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涩草的中成药 涩肠止泻散

拼音:sèchángzhǐxièsàn英文:涩肠止泻散说明书:药品名称:涩肠止泻散药品汉语拼音:S

金锁固精丸

莲须6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具有补肾涩精之功效。主治遗精。本方是治疗肾虚精关不固的常用

安营散

3两,麦冬3两(去心)。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子淋涩痛,脉微数者。用法用量水煎3钱,去滓温服。各家论

活血生津丸

生津。主治气血瘀阻,腮腺部酸胀,口干咽燥,眼干目涩,头晕目眩,皮肤粗糙,色黯发斑,四肢关节疼痛不利

金樱子膏

即得。性状:本品为棕**稠厚的半流体,味甜、酸、涩。检查:相对密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稀释后

更多用到中药涩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涩草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内经脉候]统属诊法候病

滑而洪,女子怀孕可决。浮短浮洪,浮弦细急头痛。浮涩头运,恶寒兼而同例。浮兼三克,(三克见洪条下,余

《脉诀汇辨》:[卷三]涩脉(阴)

体象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涩者,不流利之义。《素问·三部九候篇》曰∶“参伍不调者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一章·伤寒要义]第四节·六经脉象

。浮紧浮迟。皆主表寒。浮数浮洪。皆主表热。浮而细涩。浮而软散。凡证皆虚。浮而紧数。浮而洪滑。凡证皆

《灵素节注类编》:[卷四上四诊合参总论]经解

帝曰∶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如何?岐伯曰∶心脉急甚者,为螈;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

《普济方》:[卷七十七眼目门]目涩痛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小橘皮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小橘皮汤 1 拼音

xiǎo jú pí tāng

2 处方

橘皮60克 生姜120克

3 制法

上药哎咀。

4 功能主治

治太阳中暍,手足冷而呕哕者。

5 小橘皮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四次热服,热呷之。

6 摘录

《伤寒总病论》卷三

古籍中的小橘皮汤 《仲景伤寒补亡论》:[卷十七]中六条

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庞氏曰。宜大小橘皮汤。大橘皮汤治动气在下不可发汗者。小橘皮汤主手足

《医学入门》:[外集·卷三(病机)外感]伤寒

呕,似哕不哕,愦愦无奈何者,生姜汁半夏汤,大、小橘皮汤。吐腥、吐酸,总因胃腑热寒。吐,有物无声,食入

《简明医彀》:[卷之二伤寒]伤寒方法(通计一百二十)

汤呕哕烦满。陈皮甘草人参(各二钱半)加姜煎服。小橘皮汤呕哕肢冷。陈皮(五钱)生姜(一两)上水煎服。橘

《伤寒总病论》:[卷第三湿证]证

恶寒甚;加温针,则反热甚;下之,则淋甚,宜大小橘皮汤。(大橘皮汤在不可汗证中。)小橘皮汤(主手足冷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五产后门]吃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症状 6 治疗 7 关于自汗 71 自汗的症状 72 自汗的病因 73 自汗的辨证分型 731 自汗·营卫不和证 732 自汗·邪热郁蒸证 733 自汗·肺脾气虚证 734 自汗·心肾两虚证 735 自汗·气阴两虚证 736 自汗·阴虚火旺证 74 自汗的分类 741 阳虚自汗 742 气虚自汗 743 血虚自汗 744 虚劳自汗 745 心虚自汗 746 肺虚自汗 747 脾虚自汗 748 肝热自汗 749 痰证自汗 7410 伤湿自汗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阳虚自汗的方剂 2 治疗阳虚自汗的中成药 3 阳虚自汗相关药物 4 治疗阳虚自汗的穴位 5 古籍中的阳虚自汗 1 拼音

yáng xū zì hàn

2 英文参考

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yang asthen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阳虚自汗为病证名[1]。自汗证之一[1]。见《赤水玄珠·汗门》。

4 病因病机

由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故汗液易泄[1]。

5 症状

症见畏寒,倦怠,汗出觉冷[1]。

6 治疗

治宜温阳固表[1]。可用芪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1]。

7 关于自汗

自汗(spontaneous sweating[2][3])为病证名[4]。

《中医药学名词》(2004):自汗是指以自汗为主要表现的汗证[3]。

《中医药学名词》(2010):自汗是指以不因劳累,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等因素而自然出汗为主要表现的汗证[2]。

71 自汗的症状

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4]。

72 自汗的病因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

《丹溪心法·自汗》:“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

73 自汗的辨证分型 731 自汗·营卫不和证

自汗·营卫不和证(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disharmony beeen nutrient and defense phases[2])是指卫强营弱,营卫不和,以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或微发热,头痛,或失眠,多梦,心悸,苔薄白,脉浮缓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5]。

732 自汗·邪热郁蒸证

自汗·邪热郁蒸证(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stagnation and steaming of pathogenic heat[2])是指邪热壅盛,郁蒸于里,以蒸蒸汗出,汗黏,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苔薄黄,脉象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5]。

733 自汗·肺脾气虚证

自汗·肺脾气虚证(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lung and spleen[2])是指肺脾气虚,以久病咳喘,体弱纳少,汗出恶风,动则益甚,面色萎黄无华,脉弱,舌苔薄白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5]。

734 自汗·心肾两虚证

自汗·心肾两虚证(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kidney[2])是指心肾亏虚,阳气不足,以动则心悸汗出,或身寒汗冷,汗后心悸,胸闷气短,腰酸腿软,面白唇淡,小便频数而色清,夜尿多,舌淡体胖润有齿痕,苔白,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5]。

735 自汗·气阴两虚证

自汗·气阴两虚证(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2])是指元气不足,阴津亏损,以自汗,畏寒,劳累后加重,神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干,烦渴欲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5]。

736 自汗·阴虚火旺证

自汗·阴虚火旺证(spontaneous sweating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2])是指 亏损,虚火亢旺,以头、颈、胸、背或全身出汗,心烦身热,口渴咽干,唇红,或午后潮热,颧红,便秘尿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自汗证候[5]。

74 自汗的分类

《证治汇补》卷三:“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症均有自汗[4]。

741 阳虚自汗

阳虚自汗为自汗证之一[1]。由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故汗液易泄[1]。症见畏寒,倦怠,汗出觉冷[1]。治宜温阳固表[1]。可用芪附汤、黄芪建中汤等方[1]。

742 气虚自汗

气虚自汗因气虚卫不固表所致[6]。症见自汗恶风,汗出常冷,疲乏无力,脉微而缓或虚大[6]。治宜益气固表[6]。可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方[6]。

743 血虚自汗

血虚自汗因血虚而致自汗所致,伴见心悸惊惕,形瘦烦倦等症[7]。治宜补血敛营为主,用当归建中汤、四物汤加减[7]。血虚有热者,用当归六黄汤[7]。若大失血之后,汗多不止,气随血脱者,急宜补气,用独参汤,后用补益气血之剂[7]。

744 虚劳自汗

虚劳自汗为自汗之一[8]。多由气虚所致[8]。证见自汗、怯冷、气喘、乏力等[8]。治宜补气固表,可用芍药黄芪汤、黄芪建中汤等方[8]。

745 心虚自汗

心虚自汗多由心之气血不足,心液外泄所致[9]。症见自汗,怔忡恍惚等[9]。治宜补心养血为主[9]。选用天王补心丹、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方[9]。

746 肺虚自汗

肺虚自汗为自汗证之一[10]。因肺气虚而表不固所致[10]。症见自汗,咳嗽,气喘,乏力等[10]。治宜补肺以固其皮毛,选用黄芪六一汤、玉屏风散、生脉散等方[10]。

747 脾虚自汗

脾虚自汗为自汗证之一[11]。《证治汇补·汗病章》:“脾虚自汗,倦怠少食。”《医宗必读·汗》:“脾虚者壮其中气,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

748 肝热自汗

肝热自汗为自汗证之一[12]。《证治汇补·汗病章》:“肝热自汗,口苦,多眠。”治宜清肝为主,用逍遥散加减[12]。

749 痰证自汗

痰证自汗为自汗证之一[13]。《证治汇补·汗病》:“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治宜和胃化痰,用抚芎汤、理气降痰汤,兼脾气虚弱者,宜理中降痰汤[13]。

7410 伤湿自汗

伤湿自汗为自汗证之一[14]。多由湿邪阻遏所致[14]。《证治汇补》卷三:“伤湿自汗,困倦身痛,天阴转甚,声如瓮出。”治宜健脾化湿,可用防已黄芪汤、术附汤[14]。亦有湿火熏蒸而致者[14]。《丹溪心法·自汗》:“火气上蒸胃中之湿,亦能汗,凉膈散主之。”

8

目录 1 拼音 2 方出《深师方》引赵子高方(见《外台》卷十五),名见《元和纪用经》 21 方名 22 牡蛎术散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牡蛎术散的用法用量 26 加减 27 制备方法 28 用药禁忌 29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牡蛎术散 1 拼音

mǔ lì shù sǎn

2 方出《深师方》引赵子高方(见《外台》卷十五),名见《元和纪用经》 21 方名

牡蛎术散

22 牡蛎术散的别名

防风白术散、防风白术牡蛎汤、牡蛎白术散、防风白术牡蛎散、牡蛎白术散

23 组成

防风10分,白术9分,牡蛎3分(熬)。

24 主治

汗发过多,头眩,汗未止,筋惕肉者。

25 牡蛎术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增至23匕,日3次,酒调下。

26 加减

恶风,倍防风;少气,倍术;汗出面肿,倍牡蛎。

27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8 用药禁忌

忌桃、李、雀肉、胡荽、大蒜、青鱼。

29 附注

防风白术散(《伤寒总病论》卷二),防风白术牡蛎汤(《活人书》卷十六)、牡蛎白术散(《圣济总录》卷十三)、防风白术牡蛎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三)、防术牡蛎汤(《医学入门》卷四)。《伤寒总病论》本方用法:每服二钱,每日23次,温米饮调下。

古籍中的牡蛎术散 《普济方》:[卷一百七诸风门]漏风(附论)

)石斛(去根一作石膏)菖蒲白术(一作苍术)桂(去牡蛎白术散(出圣惠方)治风虚多汗少气。汗出如洗。少者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一自汗门]药方

分)水盏半,煎八分,食远温服。忌面、蒜、姜、椒。牡蛎白术散治漏风证,饮酒中风,汗多,食则汗出如洗,久

《医方集宜》:[卷之四自汗盗汗门]治法

者宜用抚芎汤一漏风症饮酒中风多汗食则汗出如洗宜用牡蛎白术散治方玉屏风散治自汗防风黄白术白水煎服《医方

《景岳全书》:[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汗证]论外备用方

(和三十自汗益汗)防风当归汤(和二四一过汗反张)牡蛎白术散(固二酒风)牡蛎散(固一)金锁正元丹(固十

《医宗金鉴》:[卷三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当归散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复溜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复留穴的定位 10 复留穴的取法 11 复留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复留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复留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复留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复留穴研究进展 171 抑制肾脏的水利尿作用 172 加强阑尾蠕动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复留 1 拼音

fù liú

2 英文参考

Fùliū KI7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复留为经穴别名,即复溜[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

穴位 复溜 汉语拼音 Fuliu 罗马拼音 Fuliu 美国英译名 Repeating Stagnant 各

号 中国 KI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R8 富耶氏 R7 德国 N7 英国 K7 美国 Ki7

复溜为经穴名(Fùliū KI7)[1]。出《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复留[1]。别名昌阳、伏白、外命[2]。属足少阴肾经[1]。复溜是足少阴肾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金[1][3]。复同“伏”即深伏,溜通流,此穴在内躁上,为“经”穴,经气至此已深伏流行,故名复溜[1]。复溜穴主治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肿,小便不利,腹部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脓血,盗汗,自汗,伤寒无汗,目昏,嗌干痔血,赤白带下,寒湿脚气,脚踹后廉及足跗上痛,腹胀,肠鸣,泄泻,脚气,腿肿,足痿,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身热无汗,现代又多用复溜穴治疗肾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脊髓炎,下肢瘫痪,尿路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等。

4 复溜穴的别名

复留(《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伏白(《针灸甲乙经》),昌阳(《针灸甲乙经》、《西方子明堂灸经》),外命(《外台秘要》),胃阳[4],复白[4]。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为经。

6 穴名解

复同“伏”即深伏,溜通流,此穴在内躁上,为“经”穴,经气至此已深伏流行,故名复溜[1]。

复,通复,通伏,又通澓。重返为复,往来也。溜,有水急流之义。溜,顺逝也。溜,同流,是流通,同留,是留止。水以直流顺适为正。然江有回澜,海有潮汐,岂水之真性哉。但廻波溯流,不离渠道,进退消长,本乎自然。《子午流注说难》曰:“其太溪正经直上之脉,复从内踝稍后,二寸而溜于此,故以为名。”本经之脉,循内踝之后,由照海上太溪。别跟中,由大钟而水泉,以合于照海也。及其合照海之后,循经上腨内,复合其直流之正,故名“复溜”。《针灸大成》谓:“病人脉微细几于不见者,取此穴刺至骨,待脉回乃可出针,亦复溜之意也。按脉微细,乃肾气衰弱之极也。物极则反,本穴犹地雷之复也,故名之以复”,而曰复溜。[4]

7 特异性

复溜为足少阴肾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

8 所属部位

小腿部[5]

9 复留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复溜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3]。

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正坐或仰卧取穴[1]。

复溜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2寸,当跟腱前缘处[2]。

《医学入门》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后,《针灸聚英》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前,说法不一,今从前说[2]。

复溜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复溜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复溜穴在小腿部的位置(骨骼)

复溜穴在小腿部的位置(肌肉)

复溜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10 复留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之前缘处取穴。

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跟腱的前缘。正坐或仰卧取穴[1]。

正坐或仰卧位,当太溪直上2寸,跟腱之前缘处取穴[6]。

11 复留穴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长屈肌、胫骨后肌。深层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分布著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皮肤由隐神经的小腿内侧支分布。隐神经是股神经中最长的一支。该神经自股三角内下降,经其尖进入股管。在该管的下端,与膝最上动脉共同穿股收肌腱板,离开该管;继在膝内侧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穿深筋膜,伴大隐表脉下降至小腿内侧,至小腿下三分之一处,分为二支:一支继续沿胫骨内侧缘下降至内踝;另一支经内踝的前面,下降至足的内侧缘。隐神经可与腓浅神经的足背内皮神经结合。上述的趾长屈肌和胫骨后肌等由胫神经的肌支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跖肌腱和跟腱前方→踇长屈肌[1]。

皮肤→皮下组织→踇长屈肌[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隐神经分支、小腿内侧皮神经和大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胫神经肌支和胫后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深层前方有胫后动、静脉通过[2]。

12 复留穴的功效与作用

复溜穴具有补肾益阴,温阳利水的功效。

复溜穴有益肾、利水、发汗、止汗的作用[1]。

复溜穴为足少阴肾经之经穴,配五行属金,肾配五行属水,根据五行相生原则,金能生水,复溜为本经之母穴,虚则补其母,故本穴可治疗脾、肾两脏的疾病[8]。

复溜穴配五行属金,金应于肺,肺主表,外合皮毛,开腠理,故取本穴既可发汗,又可止汗,以治疗汗证,对汗证具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配以合谷则疗效更好[8]。

腰为肾之府,故取复溜穴可治疗腰病[8]。

肾经经脉循行于下肢内侧,复溜穴位于小腿的中下段,近于内踝,故取之又可治疗下肢经脉病[8]。

复溜穴为治疗汗证的常用穴。本穴又为保健常用穴,经常艾灸可预防水肿、足跟痛[8]。

复溜穴肾经之郄穴,有培补肾气之功,能通调水道,维护与恢复水液之正常流行。肾为水脏,位在下焦,通调水道,是其本职。澓流为洄流之水,水液必须在全身反复洄流,才能灌溉脏腑,泽润百骸。《金针梅花诗钞》复溜条:“止者能流流者止。”如水肿、癃闭、无汗之类,用之可使之流:遗精、多汗、盗汗之类,用之又可使其不流矣。谓脉行至此,已深伏流行,亦未为不可也。[4]

13 复留穴主治病证

复溜穴主治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肿,小便不利,腹部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脓血,盗汗,自汗,伤寒无汗,目昏,嗌干痔血,赤白带下,寒湿脚气,脚踹后廉及足跗上痛,腹胀,肠鸣,泄泻,脚气,腿肿,足痿,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身热无汗,现代又多用复溜穴治疗肾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脊髓炎,下肢瘫痪,尿路感染,小儿麻痹后遗症,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等。

复溜穴主治肾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腰痛、水肿、小便不利、腹部胀满、肠鸣泄泻、大便脓血、盗汗、自汗、伤寒无汗、目昏、嗌干痔血、赤白带下、寒湿脚气、脚踹后廉及足跗上痛等[1]。

复溜穴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2]。

复溜穴主治腹胀,肠鸣,泄泻,水肿;盗汗,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腰脊强痛,下肢痿痹[6]。

复溜穴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腿肿、足痿、盗汗、身热无汗、腰脊强痛[7]。

现代又多用复溜穴治疗肾炎、睾丸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脊髓炎、下肢瘫痪等[1]。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睾丸炎,尿路感染;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炎;

3 其它:功能性子宫出血,腹膜炎,痔疮,腰肌劳损。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6][7][2][1],局部有酸麻感[6],或有触电感向足底放散[6]。

注意:本穴深刺时,一定要避开胫后动、静脉,以防刺破血管[6]。

142 灸法

可灸[1][6][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15 复留穴的配伍

复溜配合谷,有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多汗,无汗或少汗。

复溜配肝俞、脾俞,有舒肝益肾,健脾除湿的作用,主治泄泻,水肿。

复溜配关元、足三里、肾俞、大肠俞,治肾虚泄泻[6]。

复溜配肾俞、脾俞、水分、太溪,治肾虚水肿[6]。

复溜配内关、合谷、太溪,治自汗[6]。

16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腰痛》: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

《针灸甲乙经》:鼻孔中痛,腹中常鸣,骨寒热无所安,汗出不休,复溜主之。腰痛引脊内廉,复溜主之。风逆四肢肿,复溜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足胫寒,复溜、申脉、厉兑。水肿气胀满,复溜、神阙。

《备急千金要方》:复溜、丰隆,大都主风逆四肢肿。

《针灸大成》:主肠澼,腰脊内引痛,不得俯仰起坐。

《医宗金鉴》:主治血淋,气滞腰痛。

《玉龙歌》: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杂病穴法歌》:水肿,水分与复溜。

17 复留穴研究进展 171 抑制肾脏的水利尿作用

针刺健康人的复溜穴,出现抑制肾脏的水利尿作用,排出量较正常减少[1]。

172 加强阑尾蠕动

针刺复溜穴,在X线下观察到对阑尾蠕动有加强作用,能促使阑尾腔内钡剂的排空[1]。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大汗出的方剂 2 治疗大汗出的中成药 3 大汗出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大汗出 1 拼音

dà hàn chū

2 英文参考

polyhidro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rofuse sweating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大汗出为症状名,即大量出汗之意[1]。出《黄帝内经灵枢·五禁》。有见于外感病发汗之后,汗出表解而渐愈者。有热迫津液外泄,大汗出而里热转甚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又:“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又有发汗太过而致大汗亡阳者。《景岳全书·杂证谟》:“有不当汗而妄汗,或虽当汗而汗之太过者,皆汗多亡阳之证。”治当察其虚之微甚,选用独参汤、六味回阳饮等方。《古今医鉴·自汗盗汗》以久病气血两虚,大汗如雨不止,有虚脱危险。治宜十全大补汤倍用人参、黄芪加制附子等。

汗证指汗出异常的症候。见《医学正传》。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景岳全书·杂证谟》:“汗出一证,有自汗者,有盗汗者。”由于病情不同,汗证有阴汗、阳汗之分。并有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绝汗、头汗、额汗、心汗、腋汗、手足汗、无汗、偏沮等多种[2]。

4

对!人参入阴,大黄入阳。阴金阳金之别而已!不懂阴阳者徒增分别而已!大道至简,医简而良懂么?女人们说吃西洋参睡觉香,让我买说就是吃不好也吃不坏!开始吃我就困,越吃越困她们说正常,一个参快吃完了人上午起不来了要午后人才有点力!

上午连坐的力气都没有了!感觉骨头都撑不住身子!取钱去看病往外吐钱的时间我都没力气站着!中医说我本来阴虚还补阴有力才怪,西洋参也不是人人都能补得,现在我是不敢瞎吃了。

人参是上品,是很好的滋补药,但人参也有偏性,只有对症下药,控制好药量,人参才能治病。如果你没有症状,盲目服用就有毒副作用,过多大剂量服用可以危及生命。大黄是我国的四大中药之一,又名火参、金木、破门、绵纹等。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已久,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

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用药禁忌有脾胃虚寒、气血虚弱、阴疽、产后、月经期及哺乳期均慎服,孕妇禁服。大多数人不害怕人参,但人参过多服能死人;大黄药性猛,一般人拒之千里,殊不知有些病非大黄不可。所以用药要听专业人士的,不要自己做主。

是药就有三分毒,中医讲究的是对症用药,中医学是一门全面透㩍学课,学中医的人先决条件是必须要有超强的记忆力,常用药有就有四五百种每种药的药性药理必须清楚各位药亲互相配合有各自不同的治病理论,反正补药也好泻药也罢无病不要乱吃药。无病之人别乱补,有病之人及时诊。没病的人别过度保养自己,太过反而对身体不好,有病的人要及时去找专业医生就诊,别乱买神仙药保健药。

人参有人参的优势, 大黄有大黄的长处, 而中医, 绝不会只看到人参的长处,而忽视了大黄优点。 辨证施治,并从整体上全面地看待分析问题,这是中医所特有的素质需求。古云,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其理则是虚不受补之理也,大黄救人无功,大黄本为性烈之药搭配调用识而方可救人,反之未然。

对证用药不分春夏秋冬,什么春不麻黄夏不桂,汗证禁用麻黄,当患者哮喘汗出,就是麻黄证,喘息汗止就是麻黄的适应症用药,只要症药相宜是不讲究的。通因通用就体现在大黄的特殊治疗上,夏季用姜附桂,温阳祛湿,气寒便秘用参附,在临床上大显神功。希望发布者多读中医书籍,不失中医本色!

人参有起死回生之效,常人最好不用,当人气血弱极,药不能入,用人参少量,增强脏器功能,以使药味能吸收,稍好后,当用黄歧,枸杞,地黄等滋阴,温补,调养。人参象兴奋剂,不可乱用。

中医讲的对症下方,实者泻之,虚者补之,郁者解之,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痛者不通,通者不痛,一通百通!对症下方!先通再补,活血先理气,理气要注意,适当加点元芪来提气!不是人参无用,主要是对虚证,不是大黄不用,医术高了才敢去用!

现代人对古籍所记载的内容的解读要么扭曲,要么过度,导致真实的意思已经很难去了解。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按照孔子有教无类的高尚情操,怎么可能解读成愚民之术?只能说后人为了谄媚君王,而把孔子的学说曲解成有利于封建王朝对百姓进行愚民统治。

清代有一名医曾说:人参杀人而无罪,大黄救命而无功。余曾遇一背部痈肿老人,被一庸医治疗误用人参,而发展为严重的如烙饼大的蜂窝织炎(俗称搭背)并合并严重败血症,高烧不退。经重用石膏大黄等清热解毒之药一剂,而病人烧退得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