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志忧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肺志忧 1 拼音
fèi zhì yōu
2 注解
肺志忧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忧虑为肺之志。过度忧虑易损伤肺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忧伤肺。”王冰注:“忧,深虑也。虽志为忧,过则损也。”
古籍中的肺志忧 《医学见能》:[卷首诊法]闻声,其声笑,其变谵语。脾志思,其声歌,其变郑声。肺志忧,其声哭,其变失音。肾志恐,其声呻,其变气短。
《难经集注》:卷之三。人之五志皆属于阴。谓肝志怒。心志喜。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今三阴已绝。五脏皆失其志。故无喜怒忧
《难经正义》:[卷二]二十四难
,人之五志,各属一脏,肝志怒,心志喜,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今三阴已绝,五脏皆失其志,故无喜怒忧
《胎产心法》:[卷之上]脏躁悲伤论妊娠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凭,数欠伸。盖肺志为悲,胎热火炎,肺不自持,故悲,属肺病燥也。胎前气血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四善悲证]悲属肺三结交为经穴别名,指关元穴。《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关元为经穴名(Guānyuán CV4,RN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交(《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次门(《针灸甲乙经》),大中极(《针灸资生经》),丹田(《针灸资生经》),关原(《灸法图残卷》),大海(《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溺水(《难经集注·六十六难》杨注),产门(《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血海(《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子宫(《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属任脉。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关即关藏,元即元气,此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关元。关元穴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少腹疼痛,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疝气,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痢疾,黎明泻,便血,肠风,脱肛,五淋,尿频,小便不利,小便涩痛,痛经,闭经,白浊,虚劳冷惫,发背,疔疮,瘰疬,眩晕,头痛,黄疸,消渴,心悸,肾虚气喘,淋浊,尿血,经闭,霍乱吐泻,黄白带下,中风脱症,下消,现代又用关元穴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晕厥,休克,尿道炎,肠炎,肠粘连,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详见百科词条:三结交 [ 最后修订于2017/2/18 20:05:44 共480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毛笋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毛笋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毛笋的用法用量 210 注意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毛笋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毛笋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毛笋 1 拼音
máo sǔn
2 《辞典》:毛笋21 出处
《纲目拾遗》
22 拼音名Máo Sǔn
23 毛笋的别名茅竹笋(赞宁《笋谱》)。
24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苗。
25 原形态毛竹,又名:猫头竹(《新安志》),江南竹(《汝南圃史》,猫竹、茅竹(《群芳谱》),孟宗竹、貍头竹、南竹。
乔木状竹类。秆高13~25米,直径10~30厘米,秆圆筒形,著枝一侧有沟槽;秆环平,箨环突起,无毛;秆箨与节间等长或较长;箨鞘厚革质,背面密生棕紫色小刺毛和棕黑色斑点;箨耳不发达,具䍁毛;箨叶狭长形,节上常具2枝条。小枝有叶2~8枚;叶鞘长17~25毫米,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鞘口有时仅顶端具数条灰白色䍁毛,易落;叶舌长圆形,直立,长1~3毫米。叶片窄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1厘米,宽5~14毫米,背面中脉基部有短柔毛,次脉3~5对,小横脉甚显著,叶缘有小锯齿或粗糙,叶柄长2~4毫米。花枝单生,不具叶,长约50厘米;小穗丛具苞片,苞片狭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6~22毫米,顶端具1直立线形的缩小叶,长7~18毫米;小穗具完全花及退化花各1枚,颖1片,长13~16毫米,外稃长22~24毫米,上部有粗糙硬毛;内稃长20~22毫米,先端双齿状,上部及二脊间有微毛,脊有小刺毛。笋期12月下旬(冬笋)至次年4月上旬(春笋)。花期8~9月。
26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分布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27 性味《纲目》:"甘,寒。"
28 功能主治①汪颖《食物本草》:"治小儿痘疹不出,煮粥食之,解毒。"
②《食物宜忌》:"消痰,滑肠,透毒,解醒,发痘疹。"
③《纲目抬遗》:"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29 毛笋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煮食。
210 注意《食物宜忌》:"小儿脾虚者,多食难化。"
211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毛笋的方剂 松毛酒
áojiǔ《松峰说疫》卷五:方名:松毛酒组成:松毛(细切,为末)。功效:可避五年瘟。用法用量:每服
参翎丸拼音:shēnlíngwán别名:参毛丸处方:纯白鹅毛(用纯白鹅1只,男用雄,女用雌,挦其毛,不可
眉毛脱落丹囊秘传》:方名:眉毛脱落丹组成:大皂角、鹿角、松毛各等分。主治:毛发脱落。用法用量:姜汁调擦,立出
汤火神验方uǒshényànfāng《广笔记》卷三:别名:毛粉散组成:猪毛(煅存性,研细末)。主治:汤火烫伤
左金地骨饮拼音:zuǒjīndìgǔyǐn《羊毛温证论》:组成:大熟地5钱,骨碎补(去毛,蜜制)3钱,钗石斛
更多用到中药毛笋的方剂用到中药毛笋的中成药 毛冬青
ntHollyRootIlexpubescens毛冬青概述:毛冬青为中药名,出自《广西中草药》。别
健心片ian标准编号:WS3B037390处方:毛冬青430g三七72g红花54g丹参54g冰片
伤湿丸73894处方:蔓九节500g骨碎补400g黄毛耳草250g制法:以上三味,取黄毛耳草75g和蔓
毛冬青注射液heye标准编号WS3B378698本品为毛冬青经加工制成的灭菌水溶液。制法取毛冬青,加注射
治伤软膏剂:每支15g;每支30g。治伤软膏的主要成份:毛冬青、矩形叶鼠刺根、朱砂根、三叶赤楠根、地龙、黄
更多用到中药毛笋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毛笋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诸蔬部]诸笋
,利膈消痰,化热爽胃,解渴利水,疗风邪,止喘嗽。毛笋即茅竹笋,笋之大者。笋谱∶毛笋为诸笋之王,其箨有
《医心方》:[卷第一]诸药和名第十(唐)泽泻〔(音昔,又扬和也反)和名奈末为。又于毛多加。〕薯蓣(和名也末都以毛。)菊花(和名加波良
《医经原旨》:[卷一]脏象上第三,故为阳中之太阳。)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诸气皆主于
《古本难经阐注》:正文曰。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 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
《难经集注》:卷之二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肺脉 1 拼音
fèi mài
2 注解
肺脉 脉学名词。 ①肺脏的经脉,即手太阴肺经。《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 ②肺脏的脉象。参肺平条。
古籍中的肺脉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诊候之二]五脏脉诊》卷四第一《经脉》下编。肝脉弦,心脉勾,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脉。(肝心脾三脉,《素问》、
《难经集注》:卷之二色白。其脉浮涩而短。吕曰。白者、肺也。浮涩而短。肺脉也。虞曰。肺部见于阙庭。两眉上也。色黑。其脉沉涩
《古本难经阐注》:正文
不周。无刻不运。谓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者。指手太阴肺脉为首而会也。譬如念佛数珠有首有尾。转动一粒。则粒
《医经原旨》:[卷二]脉色上第四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肺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其脏附背,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卷下]脉要第四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古籍中的胆邪 1 拼音
dǎn xié
2 注解
胆邪 病因学名词。客于胆腑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于小肠也。”
古籍中的胆邪 《难经集注》:[卷之一经脉诊候第一(凡二十四首)]三难画图曰。干。犹乘也。虞曰。母乘子曰虚邪。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吕曰。小肠、心之府。脉当浮大而洪。长而
《难经正义》:[卷一]十难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心脉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七卷草之六]常山、蜀漆
热,下肥气(甄权)。破血,洗去腥,与苦酸同用,导胆邪(元素)。发明曰∶蜀漆春夏用茎叶,秋冬用根。
《本草求真》:[上编卷四泻剂]泻火。连爪连珠者良。姜汁炒。(心火生用。虚火醋炒用。胆火猪胆汁炒。上焦火酒炒。中焦火姜汁炒。下焦火盐水
《本草述钩元》:[卷十毒草部]常山本文2023-08-07 01:14: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7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