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四库全书是指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我国古代四库全书是指什么?,第1张

四库全书

丛书名。清乾隆时编纂。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四库全书的编纂历史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乾隆皇帝为了存放《四库全书》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底本的四个来

1内府藏书;

2清廷官修书;

3从各地征集的图书;

4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

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四库全书的内容

[编辑本段]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四库全书的不足之处

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

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

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

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篡改。

编纂过程

[编辑本段]

1过程

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传世界。

2《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

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库全书》(1773年)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宏扬大业的“传国之宝”。《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10类;“史部”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 15类;“子部” 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14类;“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05类。总共44类。为了保存这批精典文献,由皇帝“御批监制”,从全国征集3800多文人学士,集中在京城,历时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书七部,连同底本,共八部。建阁深藏,世人难得一见。虽然由数千人抄写,但字体风格端庄规范,笔笔不苟,如出一人。所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难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赏价值。后几经战乱,损毁过半,更使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为举世罕见的无价之宝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书3503种,79309卷,存目书籍6793种,93551卷,分装36000余册,约10亿字。相当于同时期法国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的44倍。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开创了中国书目学,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本次出版的《四库全书精编》,精选《四库全书》之精华,以便于读者诵读为宗旨,所选之文,趣味清源,神采焕发,无一语不耐人寻味,无一篇不睿人智慧,数千年道术学艺文章之精华,几尽荟萃于斯。

阁藏本毁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文源阁藏本被英法联军焚毁;文澜阁所藏亦多散失,后经补抄基本得全,然已非原书。 1948年,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往台湾,将故宫博物院的一些珍贵藏品运往台湾时,将《四库全书》中最为珍贵的藏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带到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现存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由于《四库全书》由乾隆敕编,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名为"稽古右文",实则"寓禁于征",大量搜罗、查禁、删改、销毁书籍。根据流传至今的几种禁毁书目和有关档案记载,全毁于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铲毁、烧毁书版七、八万块。同时大兴"文字狱",《四库全书》开馆后10年内竟发生了48起"文字狱"。 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其中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称为善本。 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为秘本。 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倍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贵。 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残本:在流传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如运输、转卖、转抄、争执等)而残缺不全的书本为残本。 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有所增补,加以已意而写成的书。 续书: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做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传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经部: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史部:正史类、编年类、记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 纪昀(1724-1804),字晓岚,河北献县人,著名学者。他朝夕筹划,校勘鉴别,进退百家,钩沉摘隐,与陆锡熊一起完成了《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成为我国学术考证、典籍评论及版本考核、文献钩稽的集大成之作。纪昀亦是著名藏书家,藏书之处称"阅微草常",其藏书呈献四库全书馆后,收入者达105种,1868卷,入存目41种。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戴震(1724-1777),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学问渊博,识断精审,思想邃密,是乾隆朝最著名的思想家,汉学代表人物。因博闻广识而破例允许他以举人身份供职于四库馆,担任《永乐大典》的辑校工作。《四库全书》的主要纂修官。 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耳山,上海人。《四库全书》总纂官,卓有成效,受恩赏尤多。乾隆52年,清廷发现《四库全书》中有诋毁朝廷字句的书籍,乾隆帝大怒,令陆锡熊和纪昀负责重新修正,并由他两人分摊费用。时值隆冬,陆锡熊患病,终因心力交瘁,死于重校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任上。可见朝野对《四库全书》之重视与严谨。 永(1743-1790),乾隆帝第六子,号九思主人。乾隆末年被封为质亲王。喜作诗文书画,著有《九思斋诗钞》。《四库全书》馆正式成立后,乾隆帝为了表示对该项文化工程的重视,同时也为了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监控,命永与永璇、永,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于敏中为最高执行官即总裁,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宜。 本套《四库全书精编》为豪华精装版,16开,50册,5箱,黄胶纸精印,仿红木箱装。 本书目录 经 部 《易经》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大学》 《中庸》 《孟子》 《论语》 《孝经》 《尔雅》《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史 部 《国语》 《史记》 《汉书》 《晋书》 《宋书》 《梁书》《陈书》 《魏书》 《周书》 《隋书》 《南史》 《北史》《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史通》《战国策》 《后汉书》 《三国志》 《南齐书》 《北齐书》《旧唐书》 《新唐书》 《列女传》 《越绝书》 《水经注》 《岛夷志略》《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吴越春秋》 《风俗通义》 《华阳国志》《建康实录》 《贞观政要》 《资治通鉴》 《天工开物》 《东周列国志》 子 部 儒家《荀子》 《说苑》 《帝范》 《政训》 《潜书》 《新序》 《盐铁论》 《潜夫论》 《近思录》 《郁离子》 《传习录》 《呻吟语》《孔子家语》 《温公家范》 《袁氏世范》 兵家《孙子兵法》 《吴子》 《司马法》 《尉缭子》 《孙膑兵法》 《六韬》《三略》 《握奇经》 《素书》 《将苑》 《李卫公问对》 《虎钤经》《守城录》 《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 《何博士备论》法家《管子》 《商君书》 《韩非子》农家《齐民要术》 《农桑辑要》医家《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洗冤集录》数理天文类 《周髀算经》 ………… 集 部《楚辞》 《诗品》 《曲品》 《南戏》 《花间集》 《柳永词》《晏殊词》 《东坡词》 《秦观词》 《放翁词》 《姜夔词》

《四库全书》的意义

[编辑本段]

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

但是在某些方面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

四库全书所毁书籍

清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据统计为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除了焚毁书籍,满清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其中很多已经被满清修改过)。其余估计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已经全部被销毁了。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满清还系统的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

根据韩音湖等编纂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满清在文字狱时代曾经对有关蒙古、满清的各种记录做过系统的销毁和篡改。部分被销毁的史料名册"军"字头:《军器图说》、《军中遗稿》,"经"字头:《经济录》、《经济言》、《经略复国要编》、《经略疏稿》、《经世集》、《经世契要》、《经世实用编》、《经世要略》、《经畲遗集》、《经源统宗》,"明"字头:《明百将传》、《明宝训》、《明表选》、《明兵略纂闻》、《明策衡》、《明朝官制大全》、《明朝捷录》、《明朝通纪会纂》、《明朝小史》、《明臣言行录》、《明臣奏疏》、《明初开国群雄事略》、《明大事记》、《明代帝后纪略》、《明代圣政》、《明代野史》、《明道杂志》、《明纲目》、《明馆课标奇》、《明馆课宏词》、《明馆课录》、《明光宗实录》、《明纪本末》、《明纪本末国书》、《明纪编年》、《明纪编年会纂》、《明纪编遗》、《明纪重辑》、《明纪纲鉴补》、《明纪纲目》、《明纪会纂》、《明纪甲乙事略》、《明纪鉴略》、《明纪鉴略补》、《明纪鉴鼎脔》、《明纪全载》、《明纪弹词》、《明纪要》、《明纪编年会纂》、《明记甲乙两年汇编》、《明季南略》、《明季遂志录》、《明季文杂抄》、《明季遗闻》、《明家训》、《明鉴会纂》、《明鉴易知录》、《明将略》、《明将略注》、《明将传》、《明经济名臣录》、《明经济书》、《明经济文辑》、《明论必读》、《明论表》、《明名臣经济录》、《明名臣奏牍》、《明末纪事》、《明末诏书》、《明女直志》、《明人后场论表》《明人诗抄》、《明人物考(焦竑)》、《明人物考(王世贞)》、《明神宗实录》、《明诗别裁集》、《明诗归》、《明诗善鸣集》、《明诗选(陈子龙)》、《明诗选(马士奇)》、《明诗综》、《明实纪》、《明实录》、《明史纪略》、《明史记事本末》、《明史类编》、《明史列传》、《明史略》、《明史全集辑录》、《明史通纂》、《明史野获》、《明史纂》、《明疏抄》、《明书》、《明太祖实录辨证》、《明通纪编年》、《明通纪会》、《明通纪辑录》、《明通纪辑略》、《明通纪辑要》、《明通纪捷要》、《明通纪统宗》、《明通纪摘录》、《明通纪直解》、《明通纪纂》、《明通鉴编年》、《明通纂要》、《明琬琰录》、《明文案》、《明文百家粹》、《明文宝符》、《明文初学读本》、《明文大家二编》、《明文大小题商》、《明文得》、《明文得珠》、《明文发》、《明文分类传针》、《明文录》、《明文赏奇》、《明文选》、《明文翼运》、《明文英华》、《明献帝宝训》、《明相业军功考》、《明续记》、《明宣宗宝训》、《明一统志》、《(皇)明杂录(尹直)》、《明杂录(佚名)》、《明诏制》、《明政统宗》、《明职方地图》、《(皇)明制书》、《明制稿》、《明注略》、《明状元策》、《明宗孝义》、《明奏疏(施元征)》、《明奏疏(陆澄源)》、《明奏疏(佚名)》、《明奏议》,"皇明"字头:此类字头书籍,全部销毁《嘉靖、隆庆、万历、天启四朝注略》,这本书乾隆年间被军机处奏准列入全毁书目,《嘉靖以来首辅传》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奏准禁毁,"甲申"字头此类字头,全部禁毁,《朝鲜征倭纪略》禁毁满清查禁。

但"漏网之鱼"的几种史料:《江变记略》;叙述满清八旗在江西杀戮奸*的暴行,尤其是其中叙述八旗匪徒,对妇女通宵达旦的实施轮奸;《扬州十日记》:亲历者叙述满清在扬州十天的大屠杀。

1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2珍本:珍贵的书本或资料。凡不常见和难得的文献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都称为珍本。

3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以称为善本。

4禁书本:明令禁止流通和收藏之书。如清高宗借修《四库全书》之机,采取“寓禁于征”的政策,强命各省督抚,查抄所谓“违碍”统治之书,均令解京销毁。所以,被禁之书能流传下来的,自然值得珍惜。

5进呈本:民间向朝廷敬献之本。

6底本:指著作的稿本,亦指抄本或刊印时所依据之原本。

7巾箱本:指古时开本极小可以装在巾箱里的书本。巾箱是古人装头巾用的小箧。

8初印本:一书初印,版面清晰,人以为贵。

9通行本:民间流行甚多而刻印平常的本子。

10足本:即全本。

11节本:对原书经删节后而印行的本子。故有“洁本”之称。如洁本《水浒》四十八回本。

12选本:因原本浩繁,选其精粹而成本着。如《唐诗三百首》、《宋词选》。

13配本:因本残缺,用同种本的其他版本配成全本者。以抄写补残者曰抄配本。

14百衲本: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衲,原意补缀。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的一个完整的东西。百衲本书始出于清初的宋荦,他用两种宋本,三种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记》八十卷,称为百衲本《史记》。傅增湘用几种宋本拼配了一部《资治通鉴》,称为百衲本《资治通鉴》。商务印书馆曾汇集不同版本的史书,拼配影印了一部《二十四史》,称为百衲本《二十四史》。

15丛书本:专指丛书中之零种,称某某丛书本。

16单行本:从丛书、全集中,或一书中能独立成篇的抽出付印的本子。

17三朝本:南宋官刻的各书书版,元时入西湖书院,明又转南京国子监,历经三朝,故称三朝本。

18邋遢本:宋刊九行本《七史》,版经三朝,累次修补印刷,所以版印模糊不清,时称邋遢本。

19赝本:书贾作伪假冒之本。采取挖改、染纸、伪造等手法,以假充真。但赝本并不等于劣本。

20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

21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杀身之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22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备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稀。

23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过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24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25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26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私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1关于田园的古诗诗句

关于田园风光的古诗 1、《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1、《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秋中雨田园即事》 唐·耿湋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

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

乱流发通圃,腐叶着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

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13、《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14、《淇上田园即事》 唐·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15、《归嵩山作》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6、《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山西去亦对维门》 唐·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17、《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8、《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9、《田园作》 唐·孟浩然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20、《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 唐·王维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2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22、《春中田园作》 唐·王维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23、《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24、《新晴野》一作晚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5、《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26、《青溪》 唐·王维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27、《归园田居其二》 宋·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28、《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9、《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0、《新凉》 宋·徐矶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2带有园字的古诗

两汉佚名《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宋陆游《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宋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唐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清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栏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是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这也是中国古代园林体现“天人合一”中华民族文化观念所在,是中国园林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永具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古诗文网[引用时间2018-1-16]

[引用时间2018-1-16]

3关于田园的古诗

关于田园风光的古诗

1、《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5、《归园田居其一》

宋·陶渊明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6、《田园言怀》

唐·李白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7、《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4描写圆明园的诗句

《三月初八日幸圆明园》

诗人:乾隆 朝代:清

秉时御气暮春初,灵沼灵台艳裔舒。

似毯绿茵承步辇,含胎红杏倚玫除。

下空回雁无忧弋,画水文鳞底用渔。

满眼韶光如有待,东风着意为吹嘘。

《忆圆明园 》

积云滚滚天帐旋,心胸汤汤日沉渊。

瑟风盈袖思吹起,梦回清代百年前。

今昔水法残垣破,琉璃山水皆无缘。

彻夜烈火风助孽,两千魔鬼皇都潜。

再忆当年三世血,万代精髓共和建。

江南名水皆收尽,万方永和天夙愿。

牡丹亭中观奇景,蓬岛瑶台养天年。

瑰丽雄殿依山耸,方壶胜状赞万千。

离宫道尽世人梦,亦幻亦真仍留连。

一俱焚灰终归尽,震人惊醒断心弦。

今朝许诺报国恨,心挂壮志凌轩辕。

《圆明园》

(一)

夏宫的鎏金铜狮,啊

你为何不怒吼

驱走卑伪的敌人

难道你害怕枪炮

你可知火药,曾是

中国历代中

引以为荣的发明

拿破仑眼中的猛狮,啊

你为何睡着了

让狡诈的敌人,放肆

闯入圆明园

你可知它,曾是

皇家的禁苑

皇权的象征

舍卫城尊贵的神佛,啊

你不绝如缕的钟磐声

悠然响亮了一百多年

曾为大清国祈福

曾为臣民消灾

为何福没有降临

灾却接踵而至

文源阁神圣的绿色,啊

你寓有天一生水

地之成之意

崇尚自然的绿色

为了以水克火

为何火没有克

却让圆明园化为乌有

(二)

圆明园,啊

你为什么满腔愤怒

难道是因为——

尊贵的牡丹被践踏

奇花异草被砍伐

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

心血和智慧的建筑

被滚滚的黑烟覆盖

顷刻间毁于一旦

圆明园,啊

你为什么满目惆怅

难道是因为——

珍贵的手抄本《四库全书》

珍奇的书法字画

珍藏的古籍秘本

在火的焚烧中卷曲

吞吐火舌和浓烟

瞬间化为一缕缕的尘烟

5三个字带园的古诗名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年代: 宋 作者: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一颗樱桃樊素口》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西江月·剩欲读书已懒》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

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

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

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

6田园风光的古诗大全100首

一、《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二、《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青山碧林,更显空寂。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三、《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四、《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五、《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7急

莫种树

年代:唐 作者:李贺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

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咏槿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阶侧。

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终岁长翕赩。

商洛山行怀古

年代:唐 作者:张九龄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泌泉空活活,樵臾独皤皤。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盛明今在运,吾道竟如何。

春日游苑喜雨应诏

年代:唐 作者:李峤

园楼春正归,入苑弄芳菲。密雨迎仙步,低云拂御衣。

危花沾易落,度鸟湿难飞。膏泽登千庾,欢情遍九围。

园有桃

诗经·国风·魏风

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有谁知之!有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桃,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心之忧矣,有谁知之!有谁知之!盖亦勿思!

芳树

年代:明 作者:王问

园中芳树,靓妆春驻。

拂槛临池杂俎新,佳辰常与东风遇。

树下双鬟云雾绡,湿红新巘蔷薇露。

珠箔银床独自栖,陌上才人暗相许。

只愁花信妒风多,晓来忘却啼莺处。

奉怀子循司勋二首 二

年代:明 作者:徐繗

园步携琴入,山行载笔寻。

有怀良夜永,风露满云岑。

乐圃林馆

年代:明 作者:张掞

园池虽市邑,幽僻绝尘缘。

水活元通港,荷稀不碍船。

竹阴迷灶药,雨气慢琴弦。

试检床头稿,新来益几篇。

黄山杂诗

年代:明 作者:郑善夫

园庐春欲至,岁事此伊始。

采芳入曾云,散发不及理。

蚕眠桑柘繁,土膏农务起。

龙斗未敢闻,巢父正洗耳。

桃花

年代:宋 作者:张镃

园翁能好客,折赠小春桃。

却为开花少,翻成占格高。

来年红烂漫,绕涧碧周遭。

莫忘阊门外,曾将进浊醪。

园步杂兴

年代:宋 作者:张镃

园中荒秽渐平治,老子何妨鬓有丝。

从此五行无晦气,一闲成就万篇诗。

次韩无咎途中寄陆务观

年代:宋 作者:章甫

园笋看成竹,庭榴已着花。

老来犹是客,归去亦无家。

万事大槐国,一身焦谷芽。

心闲聊默坐,红日下天涯。

题陈待制湖庄

年代:宋 作者:徐玑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行向楼高处,却如身在船。

野花春渚外,山色海云边。

一任人来往,兹怀亦浩然。

8描写园林的诗句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道家的法术书籍资料很多啊,比如比较经典的人们常知道的法术书籍 《万法归宗》 《圆光术》 《祝由术》 《鲁班书》 《符咒》

又如一些流传不广的,都可在  玄奇阁  中下载到的珍本法术符咒秘本,真的是很少见的秘本:

《中天号令三阵正法》

《书符启帝科》

《温雷袪瘟驾铁船符秘》

《先天殷雷削影符水法》

《公统三十六雷符秘》

《扫荡邪精玄都》

《清微灵宝正一登坛行道密诀》

《青灵至秘》

《先天布罩科》

《籙券玄符》

《镇宅符篆》

《北统章》

《先天袖藏密诀》

《杂项行秘》

《变坛至秘》

《梅山灵符神咒》

《秘要符章》

《青玄写检格式》

《祈雨拜诰格式》

《灵宝大斋赈济玄科》

《宴谢麻痘娘娘行科数》

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又字依吉,浙江杭州人。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地方官家庭。少时父亲希望他能科举成名,耀祖光宗。而让他的弟弟学医济世,并为他准备了不少医药典籍,还特地开辟了一个药圃。但赵学敏后来没有走父亲期望有道路。他自幼性喜读书,对医药充满兴趣。父亲为弟弟准备的东西,恰好他都用上了。他阅读过很多医药古籍,《本草纲目拾遗》引书达600多种就说明这一点。这其中不少在当时已是秘本,像《采药志》、《采药书》、《海药秘录》、《百草镜》等。他善于从民间调查采访药学知识,并在药圃中种植药用植物时常加以观察。

《本草纲目拾遗》共记载药物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没有收的716种。在全部921种药物中有植物药577种,动物药160种。在药物的分类方面,赵学敏也有所创新。他除依《本草纲目》将植物分为草、木、果、谷、蔬等部外,还另立花部和藤部。他认为《本草纲目》无藤部,以藤归蔓类不合理。木本为藤,草本为蔓,不能混淆,应立藤部。他还集中各种以花知名的植物为花部。另外,他对设立“人部”的依据说法很不以为然,故在他的著作中删掉了“人部”。

1. 古籍:指1911年以前抄写、出版的图书(需指出:上述时间是粗线条的,处于保护利用需要,民国时期出版的线装书(古人所著)通常仍当“古籍”看待)

2. 版本:由特定工艺制作的、具有特定形式和内容的图书物质形式

3. 古籍版本学:研究古籍版本源流以及古籍版本鉴定规律的一门学科

4. 版本源流:广义上:古籍制作方式的演变源流;狭义上:每种图书版本的演变源流

5. 文献考证法:把古籍版本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

6. 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版本异同,比较版本

7. 试验研究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如物理化学实验),对古籍版本进行鉴定

8. 计量分析法:通过计量分析研究版本

9. 版框:也叫边栏,指一张印纸四周的围线

10. 四周单边:四周边栏只有一条围线

11. 左右双边:左右边栏各有两条线组成的

12.四周双边:四周边栏都是两条围线的,又称文武栏

13.字栏:用 字组成的栏线

14.竹节栏:用竹节图案组成的栏线

15.博古栏:用各种乐器图案组成的栏线

16.界行:字行之间的分界线 界行和栏线有朱墨两色:红色栏线的叫朱丝栏;黑色栏线叫乌丝栏

17.版心:也叫中缝、书口、版口,指每页正中较窄的一格,格内常常刻有书名、卷次、页码、字数和刻工姓名

18.鱼尾:版心全长四分之一处的鱼尾形标志

19.单尾鱼:版心只有一个鱼尾

20.双尾鱼:版心有两个鱼尾

21.三尾鱼:版心有三个鱼尾

22.对尾鱼:两个鱼尾方向相反者

23.顺尾鱼:两个鱼尾方向相同者

24.以鱼尾虚实图案分:只有鱼尾外部轮廓的,叫白鱼尾

鱼尾轮廓用墨填写的,叫黑鱼尾

鱼尾由线条构成的,叫线鱼尾

鱼尾由图案构成的,叫花鱼尾

25.象鼻:连接鱼尾和版框的一条线。有粗细之分:粗的叫大黑口或阔黑口,细的叫小黑口、

线黑口或细黑口;没有象鼻的叫白口;白口刻有文字的叫花口

26.天头:也叫书眉,指上栏以外的空白处

27.地脚:下栏以外的空白处

28.书耳:也叫耳格或耳子,指版框外边上端的小方格,用以书写篇名、室名等

29.书衣:也叫书皮,指包在全书最外层的一张纸,较厚,有保护全书的作用

30.书签:贴在书衣左上方的一个长方形纸条或丝条,上面标有书名,书签常常请名人或师长题写

31.书名页:书衣之后题有书名的一页

32.书首:也叫书头,指书的上端

33.书根:书的下端截面

34.书脑:装订线右边的部分

35.书脊:也叫书背,装订线右侧的截面

36.副页:也叫护页、扉页,指夹在书衣和书名页之间的空白页子。其作用:保护图书,防潮防蛀

37.包角:用细绢所包订线一侧上下之角,既美观又起保护作用

38.衬纸:修补图书时,在书页内所加的白纸

39.金镶玉:修补图书时,因书品太小,不可剪裁,书页之内衬一张长于书页上下两端的白纸,由于原书旧页如金之黄,新村白纸如玉之白,故名

40.书帙:包装卷轴装书籍的外衣

41.书套:书函的一种,指保护古籍的外套

42.四合套:外露书首、书根,仅包前后左右四面的书套

43.六合套:前后左右上下六面全包起来的书套

44.木匣:书函的一种,指专门盛放珍贵图书的木制匣子

45.夹板:夹在图书上下的两块木板

46.高广:书页的长度和宽度

47.书品:两个意思,1 指书籍大小;2书籍的新旧完损程度

48.序:征文之前说明写作经过、刊刻情况、学术源流等内容的文字

49.跋:图书在流传过程中写上的有关版刻源流、流传源流的文字

50.凡例:全书编制体例的说明文字

51.卷首:正文之前独立成卷的部分

52.卷末:正文之后独立成卷的部分

53.附录:正集之后的附加部分,和卷末的情况基本相同

54.外集:正集之外的部分

55.卷端:每卷正文前两三行表示书名、著者、编纂校刊姓氏、版刻情况的文字

56.小题和大题:小题指篇名,大题 指书名(古籍卷端书名写在篇名之下者,叫做“小题在上,大题在下”)

57.牌记:刻书者用以宣传刻书情况的特殊标识

58.墨钉:正文中表示阙文的黑色方块

59.墨围:为了强调“注”、“疏”等关键字眼,在其四周围上墨线

60.阴文:笔画凹下的字,多用于“注”、“疏”等字

61.白文:只有正文、不含注疏的本子

62.行款:书页版面的行数和字数

63.藏章:也叫藏书印,是古籍在流传中钤上的印章

64.帮手:指藏章、序跋等可以帮助鉴定版本的一些东西

65.古籍版本的类别:

以刻印时间分:

宋刻本:宋朝刻的书

元刻本:元朝刻的书

明刻本:明朝刻的书

清刻本:清朝刻的书

三朝本:南宋时,国子监刻书甚多,到了元朝,其书版被运入杭州西湖书院,稍事修补,继续刷印。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又将书版运至南京国子监,再次修补印行。因为这些书版历经宋元明三朝修补刷印,故名

递修本:书版残缺,经过多次修补印成的书

旧刻本:刻印时代不详的早期刻本

初刻本:同书异本之中的最早刻本

重刻本:根据原书本重新付刻的本子 其行款n不一定与原刻本相同

翻刻本:也叫覆刻本,是指严格按照原刻本的内容、行款、版式重新付刻的本子

影刻本:按照原刻本逐页影摹刻印而成的本子

初印本:书版刻成之后初次印成的本子

后印本:初印本之外同一书版的其他版本

以刻印地点分:

浙本:即浙江刻本。

建本:又叫闽本,即福建刻本

蜀本:又叫川本,即四川刻本

江西本:即江西刻本

平阳本:即平阳刻本,平阳又叫平水,在今山西临汾一带,是金代和元代北方刻书中心

朝鲜本:即古代朝鲜用汉字刻印的书 因朝鲜古称高丽,故又称高丽本

日本本:古代日本用汉字刻的书,又叫和刻本

越南本:古代越南用汉字刻印的书

梵本:用古代印度文字书写的佛经

以刻印单位分:

官刻本:各级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所刻的书

家刻本:私人所刻的书

坊刻本:书商所刻的书

京本:即京城官本的简称

监本:国子监刻本

兴文蜀本:元代兴文署所刻的书

经厂本:明代经厂所刻的书

殿本:清代武英殿所刻的书

内府本:明清两朝宫廷内部刻印的书

藩本:明代藩王在封地藩府所刻的书

局本:清代各省地方官书局所刻的书

扬州诗局本:清康熙间扬州诗局所刻的书

书院本:各地书院所刻的书

公使库本:宋代各地公使库所刻的书

汲古阁本:汲古阁所刻的书 汲古阁主人为明末清初著名刻书家毛晋,故又叫毛刻本

陈宅书籍铺本:南宋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所刻的书

建安余氏本:宋代福建建安余氏所刻的书

以装订形式分:

写本:人工抄写而成的书

拓本:把铸刻在金石器皿上的文字图案用纸拓下来装订而成的书

刻本:雕版印刷而成的书

活字本:用活字摆印而成的书

套印本:将书中正文、评点等不同内容分别各刻一版,然后用不同的颜色一次加印在一起而成的书

钤印本:将印章直接钤盖在纸上而成的书

石印本: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再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在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

影印本:将原书逐页照相制版印成的书

饾版:这是一种彩画的印刷方q法:把画面按颜色、深浅分刻若干小版,然后刷上颜色,逐块加印在一起。据说古代有一种五色小饼,像花卉禽兽珍宝之形,以盒盛放,名叫饾饤。饾版,大抵色彩斑驳陆离,同饾饤有些相像,故名

拱花:也是一种图画的印制方法:用凸凹两版嵌合,使画面部分拱起,就像使用钢印的效果一样

以写本种类分:

写本:成书时以写本形式流传的本子

稿本:著者的原稿

手稿本:著者亲笔写成的稿子

清稿本:指用以增补、校订或付印的著作眷清本

抄本:又叫传抄本,是指根据底本传录而制成的副本

精抄本:指纸墨精良、书法工整、内容错误较少的抄本

乌丝栏抄本:用墨栏格纸所抄写的书

朱丝栏本:用红栏格纸所抄的书

影抄本: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本子

毛抄本:明末清初,毛晋所抄的书

旧抄本:时间不详的早期抄本

以活字种类区分:

泥活字本:用泥活字摆印而成的书

木活字本:用木活字摆印而成的书 清乾隆皇帝以为活字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

铜活字本:用铜活字摆印而成的书

铅活字本:用铅活字摆印而成的书

以字体、行款区分;

大字本:字体较大的本子。一般来说,大字本的行款小于半页10行、行20字

小字体:字体较小的本子。一般来说,小字本的行款大于半页10行、行20字

软体字本:用软体字(即楷体)所刻的书

硬体字本:用硬体字刻成的书 又叫宋体、匠体,是刻书工匠经常使用的字体

×行本:半页×行的本子

以纸张区分:详见第十二章第十节

以颜色区分:

朱墨本:用朱墨二色套印而成的本子

朱印本:用红色刷印的本子

蓝印本:用蓝色刷油的本子

以版式区分:

巾箱本:指那些版式较小、便于携带的本子

两节版本:书版分上下两栏的印本。或上图下文,或下栏为正文,上栏为注解或批语,多半是民间通俗读物

三节版本:书版分上中下三栏的印本

百衲本:拼凑不同书版印成一部(套)完整的书

配本:集合许多不同的书版,配合成一种完整的书

黑口本:凡书口为黑口的本子

以刻印质量区分:

邋遢本:版本模糊,极不整齐的本子

大花脸本:墨色深浅不一,字体大小不同,而用刷印模糊的本子

书帕本:明代官场作为礼品送人所刻的书

写刻本:名家手写上版刻成的书

精刻本:内容无误,写、刻俱佳的本子

以内容区分:

单刻本:只含一种书的刻本

合刻本:两种以上著作合刻在一起的本子

抽印本:抽取一种(套)书的部分内容刻印而成的书

丛书本:汇刻多种著作而成的书

增订本:增订原本内容而成的新书

删本:删节原本内容而成的书

足本:卷数完整的本子

残本:卷数残缺不全的本子

校本:经过校勘而成的本子

注本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