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陵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关陵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膝阳关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关陵穴的定位 9 关陵穴的取法 10 关陵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关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关陵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关陵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关陵穴研究进展 16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关陵 1 拼音

guān líng

2 英文参考

Xīyángguān GB33 [中国针灸学词典]

xīyángguā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3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3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关陵为经穴别名,即膝阳关[1]。出《针灸大全》。

穴位 膝阳关 汉语拼音 Xiyangguan 罗马拼音 Hsiyangkuan 美国英译名 Knee Yang Pass 各

号 中国 GB33 日本 33 法

国 莫兰特氏 VB33 富耶氏 德国 G33 英国 G33 美国 GB33

膝阳关为经穴名(Xīyángguān GB33)[2][3]。出《针灸甲乙经》。原名阳关[2]。《备急千金要方》名关阳[2]。《针灸大全》名足阳关[2]。近称膝阳关[2]。别名寒府、阳陵、关陵,属足少阳胆经[3][2]。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3]。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4 膝阳关穴的别名

寒府(《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张介宾注),足阳关(《针灸大全》),关阳(《备急千金要方》),关陵(《备急千金要方》),阳陵(《针灸大全》)。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阳关,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者中。

6 穴名解

膝即膝部,阳为阴之对,指外侧,关即机关,指膝关节,此穴在膝关节外侧,故名膝阳关[3]。

阳,指人体的外侧。关,关键之处。此穴在股骨外上髁后方,当膝关节外侧,下肢之阳侧,故名膝阳关。称“膝”者,是区别于腰阳关而言。[4]

7 所属部位

膝关节[5]

8 关陵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膝阳关在膝外侧,当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6]。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3]。

膝阳关位于膝外侧,阳陵泉穴上3寸,股骨外上髁之边缘处[2]。

另说在阳陵泉穴上5寸(《千金翼方》)、2寸(《针灸资生经》);“在膝眼旁一寸”(《针灸集成》)[2]。

膝阳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肌肉)

膝阳关穴在膝关节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9 关陵穴的取法

膝阳关位于膝部,股骨外上髁后上缘,股二头肌腱与髂胫束之间的凹陷中。正坐屈膝取穴[3]。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阳陵泉直上,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处取穴。

侧卧位,在阳陵泉直上3寸,股骨外上髁的上方凹陷中取穴[7]。

10 关陵穴穴位解剖

膝阳关穴下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髂胫束、股外侧肌、股中间肌。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分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膝上外侧动、静脉。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髂胫束后缘→腓肠肌外侧头前方[3]。

皮肤→皮下组织→股二头肌→腓肠肌外侧头[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外侧皮神经和股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肌支和膝上外侧动脉分布[8]。

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和膝上外侧动、静脉[2]。

11 关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膝阳关有疏风散寒、舒筋活血的作用[3]。

膝阳关具有疏利关节,祛风化湿的功效。

膝阳关是治疗膝部肿痛的常用穴,有舒筋利节、温经散寒之功,治风痹膝痛不可屈伸,取此以通关节也[4]。

12 关陵穴主治病证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现代又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肿痛,膝关节炎,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等。

膝阳关主治膝、腿等疾患:如膝胫疼痛、屈伸不利、风寒湿痹、肌肤不仁、鹤膝风、脚气等[3]。

膝阳关穴主治膝腘肿痛挛急、小腿麻木[8]。

膝阳关穴主治经脉病:半身不遂,膝髌肿痛挛急,小腿麻木,鹤膝风,脚气。

现代又多用膝阳关治疗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3]。

膝阳关主治膝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膝关节炎,下肢瘫痪等[2]。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下肢瘫痪,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脚气;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5~1寸[2]。

直刺08~1寸[8]。

直刺1~15寸[3][7],局部有胀重感[7]。

132 灸法

可灸[3][7]。

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关陵穴的配伍

膝阳关配膝眼、阳陵泉,有利关节,通筋脉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膝阳关配内膝眼、犊鼻、阳陵泉、足三里、梁丘,治膝关节肿痛[7]。

膝阳关配委中、承山,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腘筋挛急。

膝阳关配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治腘筋挛急[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膝阳关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梁丘、曲泉、阳关主筋挛,膝不得屈伸,不可以行。

《备急千金要方》:阳关、环跳、承筋,主胫痹不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外痛不可屈伸,风痹不仁。

《类经图翼》:主治风痹不仁,股膝冷痛,不可屈伸。

16 关陵穴研究进展 161 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脾俞穴的定位 9 脾俞穴的取法 10 脾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脾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脾俞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脾俞穴研究进展 161 对胃功能的影响 162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63 对血糖的影响 164 对肝功的影响 165 治疗胃痛 166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67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8 治疗糖尿病 169 治疗腹泻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脾俞 1 拼音

pí shù

2 英文参考

Píshū BL20 [中国针灸学词典]

pí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脾俞 汉语拼音 Pishu 罗马拼音 Pishu 美国英译名 Spleen Locus 各

号 中国 BL20 日本 20 法

国 莫兰特氏 V20 富耶氏 V20 德国 B20 英国 B20 美国 BI20

脾俞为经穴名[1](Píshù[2]BL20)。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脾俞是脾的背俞穴[1]。脾即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脾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脾俞[1]。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带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腹胀,水肿,背痛,纳呆,食不化,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肾下垂,月经不调,肾炎,小儿夜盲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脾俞在十一焦(椎)之间。

5 穴名解

脾即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脾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脾俞[1]。

脾,是人体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场所和最大的淋巴器官,五脏之一。《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脾、胃…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内通脾脏,并合精气,助胃化食。此穴为脾在背之俞穴,内应脾脏,是脾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脾要穴,故名之。[3]

6 特异性

脾之背俞穴。

7 所属部位

背部[4]

8 脾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脾俞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脾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脾俞穴的取法

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卧位,第11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3个椎体,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脾俞穴[7]。

10 脾俞穴穴位解剖

脾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穴位对第十一肋间隙的结构。胸膜为一层薄而迤明的浆膜,富有神经末梢,被覆胸内筋膜的内面和肺的表面,两层相互移行形成胸膜腔。腔有少量液体,呈负压。壁胸膜的下界,在背部肩胛线上投影于第十二肋上,由该点向内作一水平线达第十二胸椎棘突;向外,在腋中线投影于第十肋骨;向前内,锁骨中线上投影在第八肋,以上各点联于第六胸肋关节既为胸膜壁下界在体表的投影。肋胸膜和膈胸膜移行处的胸膜腔为该腔的最低位,称肋膈窦。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1、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胸背神经、第11和第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相应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部为外侧支;并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

11 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脾俞穴有健脾化湿等作用[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统血,主四肢肌肉,故本穴为治疗脾胃病、妇科病、血病及四肢无力等疾病的重要腧穴[9]。

脾俞穴具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功效[9]。

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旁,与脾脏内外相应,是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之处,脾与胃相表里,故可治疗脾胃病[9]。

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于背部,脾俞穴又位于背部,故可治疗背痛[9]。

脾俞穴与脾相应,可健脾利湿、益气统血,治胀满、吐逆、痃癖、积聚、疟、黄疸、食不化、羸瘦、泻痢等症。凡关于脾者,以脾俞穴治之。[3]

脾俞穴兼取膀胱俞治脾虚,食不消。因脾阳虚则不健运,不健运则阳虚,阳愈虚,则水不化气,而多湿,故食不消。两穴并用,有助于渗湿也。譬如用药,君白术,须佐以茯苓也。[3]

内脏下垂患者,脾俞处常可出现明显的压痛或凹陷[1]。胃病患者在此穴可出现皮下组织松弛、凹陷或结节性阳性反应物,是胃病等常用的诊断穴[1]。

12 脾俞穴主治病证

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带下,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腹胀,水肿,背痛,纳呆,食不化,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肝脾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胃溃疡,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肾下垂,月经不调,肾炎,小儿夜盲等。

脾俞穴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等[1]。

脾俞穴主治脘腹胀痛,胸胁支满,呕吐噎膈,黄疸,泄泻,鼓胀,痢疾,便血,带下;以及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肝炎,糖尿病,消化不良,贫血等[5]。

脾俞穴主治腹胀、泄泻、呕吐、胃痛、消化不良、水肿、背痛、黄疸[8]。

脾俞穴主治呕吐,纳呆,食不化,腹胀,泄泻,痢疾;黄疸;背痛;水肿[6]。

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肝脾大、贫血、慢性出血性疾病、肝炎、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糖尿病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胃炎,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胃出血,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肠炎,痢疾,肝炎;

2 其它:贫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脾肿大,慢性出血性疾病,肾下垂,月经不调,糖尿病,肾炎,小儿夜盲,荨麻疹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腰部放散[6]。

直刺05~1寸[8]。

注意:脾俞穴不可深刺,以防气胸[6]。

13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脾俞穴的配伍

脾俞配章门,为俞募配穴法,有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腹胀。

脾俞配膈俞、大椎,有扶脾统血,清热止血的作用,主治吐血,便血。

脾俞配足三里、三阴交,有清热利湿,健脾养肝的作用,主治黄疸,肝炎。

脾俞配大肠俞、胃俞,治急慢性肠胃炎[6]。

脾俞配胃俞、中脘、内关、公孙,治腹痛、泄泻[6]。

脾俞配关元、归来、三阴交、隐白,治崩漏[6]。

特效 :当吃饭没胃口时,不妨按按脾俞穴,很快就会感觉有点饿了[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腹中气胀,引脊痛,食饮多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胁。大肠转气、按之如覆杯,热引胃痛,脾气寒,四肢急,烦不嗜食,脾俞主之。黄瘅善欠,胁下满欲吐,脾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虚劳,尿血,白浊,灸脾俞百壮。泄痢食不消,不作肌肤,灸脾俞,随年壮。

《针灸大成》:黄疸,善欠,不嗜食。

《医宗金鉴》:小儿慢脾风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脾俞二穴,在第十一椎下,两旁相距各一寸五分……腹胀引胸背痛,食饮倍多,身渐羸瘦,黄疸善欠,胁下满,泄利体重,四肢不收,痃癖积聚,腹痛不嗜食,痰疟寒热。

《类经图翼》:此穴主泻五脏之热。

16 脾俞穴研究进展 161 对胃功能的影响

针刺脾俞对胃功能的调整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比针刺足三里等远端腧穴对胃的调整作用明显,提示脾俞对胃功能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对胃分泌功能也有影响,可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总酸度和游离酸度趋于正常化,同时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实验发现电针脾俞对胃肠推进运动具有双向调整作用。临床上电针脾俞既能治疗腹泻,又可治疗便秘,即与此种机制有关。[6]

162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针刺脾俞可增加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针刺后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和补体C3含量测定比较,发现治疗后IgA明显升高,C3含量降低,IgM、IgA、IgD则增减不明显。从而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症状好转。[6]

163 对血糖的影响

针刺脾俞、膈俞、足三里,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下降,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作用明显。对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也有一定的影响,血沉、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有明显改变。[6]

164 对肝功的影响

针刺狗的“脾俞”,可使血中胆固醇下降,对高胆固醇者,其下降较明显,对正常机体影响不明显[6]。

165 治疗胃痛

一患者因食生冷饮食,胃脘部剧烈疼痛,肌内注射6542疼痛不减,即针双侧脾俞、胃俞,针感向上腹部放射,留针30 min,出针后在胃脘部加拔火罐10 min,疼痛消失,恢复如常[6]。

166 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取脾俞、胃俞、中脘等穴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0例,取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交替使用。结果:治愈14例,显效11例,好转21例,总有效率为92%[6]。

取脾俞等埋线治疗胃炎和溃疡病166例,有很好疗效。取脾俞、胃俞,埋线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245例,有很好疗效。

167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针刺脾俞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7例,主穴取脾俞,配穴取足三里、三阴交,常规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治2个疗程[6]。痊愈50例,占467%;好转31例,占29%;无效26例,占243%。总有效率为757%[6]。

针刺脾俞等,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7例,有一定疗效。

168 治疗糖尿病

针灸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糖尿病30例,常规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1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d,继续下一疗程治疗,经治4个疗程后,观察血糖、尿糖的变化情况。基本痊愈12例,占40%;显效10例,占33%;好转5例,占1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6]

针刺脾俞等,治疗24例,有一定疗效。

169 治疗腹泻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大椎 41 大椎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大椎穴的定位 47 大椎穴的取法 48 大椎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大椎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大椎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大椎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研究进展 415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152 对体温中枢的影响 4153 对肺功能影响 4154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4155 对甲状腺功能的调整作用 4156 对肿瘤抑制作用 4157 治疗感冒 4158 治疗荨麻疹 4159 治疗痤疮 41510 治疗发热 5 骨骼名·大椎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椎 1 拼音

dà zhuī

2 英文参考

Dàzhuī GV14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u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大椎:1经穴名;2骨骼名。

4 经穴名·大椎

穴位 大椎 汉语拼音 Dazhui 罗马拼音 Tachui 美国英译名 Big Vertebra 各

号 中国 GV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3 富耶氏 IVG13 德国 LG13 英国 Gv14 美国 Go14

大椎为经穴名(Dàzhuī GV14,DU14)[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顀。别名百劳、上杼[2]。属督脉[1]。大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的交会穴[1][2]。大即巨大,椎即椎骨,此穴在粗大的第七颈椎棘突之下,故名大椎[1]。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热病,气喘,肩背痛,腰脊强痛,发热,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小儿惊风,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等。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

41 大椎穴的别名

百劳(《针灸大全》),上杼(《循经考穴编》),大槌(《肘后备急方》)。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43 穴名解

大即巨大,椎即椎骨,此穴在粗大的第七颈椎棘突之下,故名大椎[1]。

大,与小对言。脊节之谓椎,亦作焦。张介宾注:“焦,即椎之义,指脊骨之间也,古谓之焦,亦谓之倾,后世作椎。”穴在第7颈椎下,古人排序以此椎为诸椎之长,是处脊椎较其他脊骨稍大突起。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肘后备急方》有:“大椎在项上大节高起者。”本穴在此椎骨之下,因名大椎。[3]

44 特异性

大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的交会穴[1][2]。

45 所属部位

颈胸椎[4]

46 大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5]。

大椎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平高[2]。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1]

大椎穴在督脉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1]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肌肉)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骨骼)

47 大椎穴的取法

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俯首或俯伏取穴[1]。

俯伏坐位或正坐低头,颈后隆起最高且能屈伸转动者为第7颈椎,于其下间取穴[6]。

快速取穴: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大椎穴[7]。

48 大椎穴穴位解剖

大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8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8颈神经后支和颈横动脉分布[8]。

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及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分支[2]。

49 大椎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椎穴具有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功效。

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作用[1]。

大椎穴为“诸阳之会”,阳主表,取之通阳解表,是外感病退热之要穴[9]。

督脉和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取大椎穴既可助少阳之枢,又能启太阳之闭,从而和解少阳,驱邪外出,是治疗疟疾的常用穴[9]。

大椎穴位于背部,邻心肺,可宣调肺气,治疗咳喘气逆[9]。

督脉行于项背,而大椎穴位于项部,可通调经气,治疗项强、角弓反张[9]。

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大椎穴是治疗神志病的要穴[9]。

大椎穴也是治疗骨蒸盗汗、五劳虚损等虚劳证之要穴[9]。

大椎穴位于背部极上,背为阳,本穴为阳中之阳。为督脉诸穴之在横膈以上者,调益阳气之总纲。又为督脉与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四经之会,故凡阴阳交争一方偏胜不得其平者,多取本穴以调之。[3]

410 大椎穴主治病证

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热病,气喘,肩背痛,腰脊强痛,发热,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小儿惊风,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等。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

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等[1]。

大椎穴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8]。

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1]。

大椎穴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以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2]。

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感冒,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斜刺05~1寸[1]。

直刺05~1寸[8]。

向上斜刺05~1寸[2],进针宜缓[6],勿刺太深[6],忌大幅度提插[6],其酸胀或麻电感可向脊柱下方或上方颈部传导[6]。

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6]。

注意:

(1)针感到达前胸、胁部、腰部,甚至到达上、下肢时,不要再行提插手法,针感不要重复出现,不然轻则留有热痛,上、下肢无力,尿潴留,重则全身瘫痪。如若出现针感重复并留有后遗症,则应及时消除不良反应。消除的方法:针感出现于某经,就取该经郄穴予以治疗。例如,手少阳三焦经有针感重复出现,留有热痛,活动不便,就取会宗予以治疗;下肢针感重复出现,下肢酸软无力者,取梁丘、外丘治疗,腰部取环中治疗。[6]

(2)大椎针感反应较强,对一般虚弱患者,针刺不要过深,热补凉泻手法要轻,时间要短,若患者出现心悸、头晕、出汗,应及时采用巨阙、水沟、太阳予以治疗,以消除不良反应。[6]

(3)出现全身颤颤感时,应立即拔针,不宜行施任何针刺手法及补泻手法,否则会导致尿潴留。[6]

(4)对癫痫患者,针刺方向与针感不宜向上,更不能到达头部,否则会引起癫痫频繁发作,进而恶化。[6]

4112 灸法

可灸[1][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可灸或药物天灸,强身保健用瘢痕灸[6]。

412 大椎穴的配伍

大椎穴配曲池、风池治流感[1]。

大椎穴配风门、肺俞、膻中(麦粒灸)治哮喘[1]。

大椎穴配少商放血、合谷可退热[1]。

大椎穴配足三里、曲池、三阴交、脾俞治白细胞减少症[1]。

大椎配腰俞,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

大椎配合谷、中冲,有解表泻热的作用,主治伤寒发热,头昏。

大椎配长强,有通调督脉的作用,主治脊背强痛。

大椎配曲池、鱼际、外关、合谷、太阳、风池,治外感发热头痛[6]。

大椎配脊中、腰阳关,治腰背痛[6]。

大椎配后溪、间使透支沟,灸大椎,治疟疾寒热[6]。

大椎配风池、后溪、水沟、申脉,治小儿惊风[6]。

大椎配定喘、风门、肺俞、丰隆,治咳喘[6]。

413 特效

按揉大椎穴,可治颈项疼痛,在大椎拔罐20~30分钟,可治感冒、头痛、咳嗽、气喘[7]。

414 文献摘要

《伤寒论》: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针灸甲乙经》:伤寒热盛,烦呕,大椎主之。痉,脊强互引,恶风时振栗,喉痹,大气满喘,胸中郁郁气热,䀮䀮,项强,寒热,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席,大椎主之。灸寒热之法,先取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针灸甲乙经》:三阳、督脉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疗五劳七伤,温疟,痃疟,气疰,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

《针灸大成》: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痎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

《类经图翼》:大椎主五劳七伤乏力,风劳食气,痎疟久不愈,肺胀胁满,呕吐上气,背膊拘急,项颈强不得回顾。

《类经图翼》:又治颈瘿、灸百壮,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壮。

《备急千金要方》: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

《普济方》:灸以年为壮。

《外台寿世方》:治哮吼妙法(喉内有声而气喘者是),病发先一时,用凤仙花(又名指甲草)连根带叶熬出浓汁,乘热蘸汁在背心上用力擦洗,冷则随换,以擦至极热为止。无则用生姜擦之,再用白芥子三两,轻粉、白芷各三钱,共研为末,蜂蜜调匀作饼,火上烘热,贴背心第三节骨上,贴过热痛难忍,正是拨动病根,务必极力忍耐,切勿轻易揭去,冷则将药饼取下,烘热再贴,一饼可贴二三日。无论病愈未愈,多备药饼换贴,不可间断,轻则贴一二日,重则贴三四日或五六日,永不再发……痰气结胸及咳嗽痰喘。

415 研究进展 415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刺大椎可使白细胞增多,对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有明显的左移现象。艾灸大椎能促进伤寒杆菌凝集素或溶血素的产生,而灸2壮作用较为明显,间隔不同天数测定其凝集素及溶血素效价,其平均效价较对照组高出2倍有余。6壮则作用较差,反复灸则效果更佳。用溶血空斑试验来测定艾灸对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得到了相同的效应,与抗体的增长规律相一致;艾灸或电针大椎、足三里等,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电针大鼠的“大椎”、“命门”等,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亦提高,吞噬能力最高可达568%。弱 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73%,强 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平均下降30%。其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途径是通过神经反射完成的,交感神经起增强作用,迷走神经起抑制作用。[6]

灸小白鼠大椎穴,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提高其免疫功能。

针刺人工创伤或化学性炎症的家兔或大白鼠“大椎”,有抗炎或减轻炎症渗出过程和加强增殖过程的作用。弱 针刺大椎,能增强家兔的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使调理素、凝集素、溶血素、补体等效价明显增加。强 针刺反可使其降低。[1]

4152 对体温中枢的影响

观察深刺和浅刺大椎的退热效应,发现针刺大椎无论深浅都有一定的退热效应,但深刺组较浅刺组退热快,退热幅度大且在改善微血管灌流、加快血液循环、扩张皮肤血管的作用上明显优于浅刺组(P<0001),说明深刺大椎才能起到通阳解热的作用。深刺大椎可能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下移、发汗中枢兴奋,从而使汗腺大量排泄汗液、汗腺和皮肤血管扩张而退热。[6]

4153 对肺功能影响

连续针刺大椎1周后,可出现呼吸功能增强、肺通气量增加,也可使支气管痉挛得到缓解,呼吸道阻力下降,对哮喘病有效。[6]

4154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针刺大椎对白细胞有双向调整作用,使高的下降,低的上升。因化学治疗引起白细胞减少者,针刺大椎、足三里等穴,可使白细胞上升,有效率可达80%~90%。有实验研究艾灸化学治疗后骨髓移植模型的小鼠“大椎”,能够明显增多小鼠的白细胞,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针刺大椎、内关,对血小板有调整作用,治疗切脾术后血小板过多症,可使血小板数目逐渐下降至正常,而对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症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有使血小板数目增多的功效。[6]

4155 对甲状腺功能的调整作用

有研究表明,不同手法对甲状腺功能影响也不同,如用载波射流(8000~18000 Hz) 家兔“大椎”、“水突”,对甲状腺功能呈促进作用,而电针相同腧穴则呈抑制作用。[6]

电针家兔“大椎”“水突”穴,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地降低甲状腺摄碘量,但对于滤泡扩大、上皮变低的甲状腺,针后可使滤泡缩小,上皮变高。对切断一侧迷走神经、摄碘量已升高的甲状腺,针后可显著降低摄碘量,使形态上原无明显变化的滤泡扩大,上皮变低,当切断两侧交感神经干后,电针对甲状腺即无明显影响,说明该效应与交感神经有关。[1]

4156 对肿瘤抑制作用

实验报道,米粒灸小鼠“大椎”,对小鼠实体瘤和腹水癌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延长该小鼠的存活时间,并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整体防卫免疫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

4157 治疗感冒

取大椎穴,行散刺再拔罐。另可用隔姜灸大椎3~5壮,或艾条灸20分钟,每日2~3次。

4158 治疗荨麻疹

取大椎穴,行强 ,留针5分钟。

4159 治疗痤疮

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数下,然后拔火罐,以出血为度。

41510 治疗发热

针刺或电针实验性发热家兔的“大椎”,可见发热被抑制或减弱,持续时间缩短[1]。

5 骨骼名·大椎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肾俞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肾俞穴的定位 10 肾俞穴的取法 11 肾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肾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肾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肾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182 对膀胱的影响 183 对肠功能的影响 18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85 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186 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187 增强 活力 188 治疗遗尿 189 治疗尿频 1810 治疗血尿 1811 治疗腰痛 1812 治疗肾绞痛 1813 治疗尿毒症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肾俞 1 拼音

shèn shù

2 英文参考

Shènshū BL23 [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èn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2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2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肾俞 汉语拼音 Shenshu 罗马拼音 Shenshu 美国英译名 Kidney Locus 各

号 中国 BL23 日本 23 法

国 莫兰特氏 V23 富耶氏 V23 德国 B23 英国 B23 美国 BI23

肾俞为经穴名[1](Shènshù[2]BL23)。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肾俞是肾的背俞穴[1][2]。肾即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肾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肾俞[1]。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遗精,阳痿,早泄,不育,遗尿,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喘咳少气,带下,腰痛,溺血,泄泻,目眩,虚喘,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尿路感染, 缺乏,膀胱肌麻痹,膀胱肌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哮喘,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4 肾俞的别名

少阴俞(《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肾念(《灸法残卷图》)、高盖(《针灸学》(南京))。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在十四焦(椎)之间。

6 特异性

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

7 穴名解

肾即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肾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肾俞[1]。

肾为人体的泌尿器官,五脏之一。《说文》:“肾,水脏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释名·释形体》:“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本穴系肾在背之俞穴,内应肾脏,是肾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肾疾要穴,故名之。[3]

8 所属部位

腰部[4]

9 肾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2][5]。

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肾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10 肾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

俯卧位,两髂嵴高点相平处正中再向上2个棘突,旁开15寸处取穴[6]。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肾俞穴[7]。

11 肾俞穴穴位解剖

肾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分布著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分布。肾位于腰方肌和腰大肌的前面,脊柱的两侧是腹膜后位器官。在腰背部的投影为:后正中线外侧25厘米和85厘米处各作两条垂直线,通过第十一胸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作两条水平线。在上述纵横标志线所围成的左右四边形范围内,即相当于左右两肾脏的体表投影位置。肾门在肾区内,投影在肾区的内侧半,约相对于第一腰椎体的水平。经肾门的主要结构。从后向前排列有输尿管、肾动脉和肾静脉,还有围绕其间的神经纤维、淋巴结、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1]。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8]。

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通过[5]。

12 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肾俞穴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

肾俞穴有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1]。

肾俞穴为治疗腰部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腧穴[9]。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旁,与肾脏内外相应,是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故能治疗肾脏病[9]。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肾二者主水液,司二便,故肾俞穴能治疗水液代谢失常而致的一切疾病[9]。

肾为先天之本,又为生殖发育之源,男子藏精,女子系于胞中,故肾俞穴可治疗妇科及男性病[9]。

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取肾俞穴又能治疗耳部病和腰部病[9]。

肾俞穴与肾脏相应,而为之俞,有益肾固精、清热利湿之功。凡痛之涉及于肾者,如虚劳,羸瘦、腰痛、梦遗、胸胁胀满、耳聋、目黄、溺血、浊*,以及女子带下、月经痛等,均可取此。[3]

13 肾俞穴主治病证

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遗精,阳痿,早泄,不育,遗尿,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喘咳少气,带下,腰痛,溺血,泄泻,目眩,虚喘,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尿路感染, 缺乏,膀胱肌麻痹,膀胱肌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哮喘,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等[1]。

肾俞穴主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遗尿、月经不调、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喘咳少气[8]。

肾俞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阳痿,遗精;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腰痛;水肿[6]。

肾俞穴主治遗精,阳痿,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以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5]。

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肾盂肾炎、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等[1]。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阳痿,早泄,遗精, 缺乏;

2 外科系统疾病:肾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

3 其它:月经不调,腰痛,哮喘,耳聋,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直刺05~1寸[8][6],局部有酸胀感[6],可向臀部和下肢部放散[6]。

直刺1~15寸[5]。

注意:肾俞穴不能深刺,以防刺伤肾脏[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9240。

14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艾灸肾俞是补肾最有效的方法,每次灸5~15分钟,可治肾疾导致的腰痛、腿痛[7]。

15 肾俞穴的配伍

肾俞配殷门、委中,有行气通经络的作用,主治腰膝酸痛。

肾俞配京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肾俞配听宫、翳风,有益肾气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肾俞配关元、三阴交,有壮元阳,助运化,利水湿的作用,主治肾炎,小便不利,水肿。

肾俞配三焦俞、关元,治尿频[6]。

肾俞配心俞、神门,治失眠、健忘[6]。

肾俞配耳门、听宫,治耳聋、耳鸣[6]。

肾俞配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治下肢麻木、瘫痪[6]。

16 特效

每天按揉肾俞穴50~100次,可补肾强身[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寒热、食多身羸瘦、两胁引痛……久喘咳、少气、溺浊赤,肾俞主之。骨寒热、溲难,肾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肾俞、内关,主面赤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虚劳羸瘦。

《针灸大成》:肾虚水肿。

《针灸大成》: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膜满胀急,两胁满引少腹急痛。

《医宗金鉴》:下元诸虚,精冷无子。

《太平圣惠方》:理虚劳,耳聋,肾虚及水脏胀,挛急腰痛,小便浊,阴中疼,血精出,五劳七伤,冷呕,脚膝拘急,好独卧,急肿如水。

18 肾俞穴研究进展 181 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针刺肾俞可使患者泌尿功能明显增强,酚红排出量也较针前增多,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下降,这种效应一般可维持2~3h,个别可达数日,患者水肿也减轻,甚至消失。动物实验证实给造有输尿管瘘的狗从胃内或直肠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在肾泌尿量增加的基础上,针刺“肾俞”可引起水利尿的抑制,同时伴有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功能状态不同,针刺肾俞可有不同效应。例如,健康人在水负荷下,针刺肾俞配复溜则表现为抗利尿作用。[6]

针刺肾俞穴,对正常机体的水利尿作用有抑制作用,但对肾病尿少者有利尿作用[1]。对出现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或高血压患者,可使尿蛋白减少或消失[1]。

针刺健康人肾俞,可引起肾曲小管排泄量增加,对肾小球滤过值无影响。

用毫米微波照射正常家兔和急性缺血家兔的“肾俞穴”后,肾血流量皆较前明显升高。切断肾神经后,肾血流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未切断肾神经者(P<005)。

182 对膀胱的影响

针刺肾俞对膀胱张力有一定的调整作用,针后可使紧张性膀胱松弛,松弛性膀胱紧张[6]。

针刺家兔肾俞穴,引起膀胱内压上升占1791%,下降占3486%。

183 对肠功能的影响

针刺肾俞,对肠功能障碍者可使其肠功能正常化,说明针刺肾俞有调整肠功能的作用[6]。

18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刺肾俞后RBCC3bR升高,说明受体兴奋、红细胞免疫黏附活力增强,RBCIC降低(可能与细胞加速运送和处理免疫复合物,使红细胞膜上空位C3bR受体数目增多有关),从而增强机体潜在代偿能力。[6]

185 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如在家兔或大鼠的“足三里”、“肾俞”针刺,结果发现尿中17 酮类固醇的含量明显增高,肾上腺皮质变厚,细胞体积增大,腺体重量增加。有人针刺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低下的模型大鼠的“肾俞”,发现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激活作用。有人给实验大鼠注入地塞米松,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抑制,同时血浆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保持在高水平的背景下,针大鼠双侧“肾俞”15 min,其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地塞米松对照组。因此,针刺肾俞穴可以消除地塞米松对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的反馈抑制。结果提示,对某些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需要采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辅以针刺治疗是可行的。[6]

186 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针刺“足三里”、“肾俞”,可见家兔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增强,但连续针刺7次(每日1次)反看不出明显反应。[6]

187 增强 活力

艾灸肾俞等,能使肾阳虚大鼠 活力显著增强。

188 治疗遗尿

以肾俞输穴注射治疗遗尿200例,配三阴交,药物用阿托品注射液。结果:痊愈88例,占44%;显效58例,占29%;好转40例,占20%;无效14例,占7%。总有效率为93%。[6]

取肾俞等,针灸加埋线,治疗250例,有很好疗效。

189 治疗尿频

灸肾俞、命门治疗老年性尿频症70例,用悬灸法,灸10 min后,再配神门、太溪穴,常规针刺,留针40~60 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结果:痊愈37例,显效25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6]

1810 治疗血尿

以肾俞、足三里输穴注射疗法治疗肾病血尿39例,取双侧腧穴,药物用鱼腥草注射液6 mL,板蓝根注射液6 mL,交替用药,每次注射另加磷酸川芎嗪2 mL,混合使用。每周3次治疗。结果:基本痊愈16例,好转16例,无效7例。痊愈16例中见效时间最短为半个月,平均时间为24个月。[6]

1811 治疗腰痛

以肾俞、大肠俞、委中、承山治疗腰腿痛1793例。结果:痊愈1420例,显效256例,好转46例,无效29例。[6]

1812 治疗肾绞痛

以肾俞、委中、足三里治疗肾绞痛25例,针刺根据虚实实施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留针25~40 min,期间行针加强 。结果:显效22例,占88%;好转3例,占12%。总有效率为100%[6]。

针刺患侧肾俞等,治疗85例,对疼痛有较好疗效。

1813 治疗尿毒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阴都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石宫穴的定位 10 石宫穴的取法 11 石宫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石宫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石宫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石宫穴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石宫 1 拼音

shí gōng

2 英文参考

Yīndū KI19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石宫为经穴别名,即食宫(出《针灸甲乙经》),为阴都之别名[1]。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穴位 阴都 汉语拼音 Yindu 罗马拼音 Yintu 美国英译名 YinCapital 各

号 中国 KI19 日本 19 法

国 莫兰特氏 R19 富耶氏 德国 N19 英国 K19 美国 Ki19

阴都为经穴名(Yīndū KI19)[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食宫[3]。属足少阴肾经[3][2]。阴都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2]。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2]。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泄泻,便秘,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4 阴都穴的别名

食宫(《针灸甲乙经》),食吕、石宫(《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关(《针经摘英集》)。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身寒热,阴都主之。

6 穴名解

阴为阳之对,指腹部,都即都会,此穴在腹部,为足少阴和冲脉之气会聚之处,故名阴都[2]。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阴,地气也。《左传·襄九年》:“积阴之气。”疏:“土积则为阴。”穴当上腹,胃为土气之都。都,有会聚之义。此处阴,指水谷之气与阴经。都,居、会之处。指穴处为地气之所聚,亦为阴经之所会也。《淮南子·修务》云:“阴气所聚,故名幽都。”幽,隐也,冥也。幽都,即阴都也。本穴秉少阴之气,外平中脘,内应胃弯,胃主中气,宜常充盈,故名阴都。于此处所云中气者,即脾胃之潜力也。肾脏、命门,为人身水火之元,有助于中土之气。譬如火在釜下,而功在釜上,犹大地春阳之生也。此之谓火生土,而水又在釜上,水上火下,水火交功,而万类生化,此之谓既济。由此观之,五行之土,所以居水火金木四者之中,而其为用,则在四者之间也。在人身喻脾胃为中土,又曰脾主四肢,乃深悟此理,而有此言也。道家有言“以土为釜”,乃内功之言,非用瓦器煮饭也。本穴虽属肾经,其用则多关脾、胃、中气之事。但脾胃之气不宜过散,宜阴都常满也,故以穴名暗示之,人能洞明此理,则丰都、地藏,均在自家腹内。[4]

7 特异性

阴都穴是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8 所属部位

上腹[5]

9 石宫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阴都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6]。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仰卧取穴[2]。

阴都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3]。

另说在脐上3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3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阴都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

阴都穴在上腹的位置

10 石宫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肓俞上4寸,中脘(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阴都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2]。仰卧取穴[2]。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中点,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7]。

11 石宫穴穴位解剖

阴都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鞘内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神经分布同石关。皮肤由第七、八、九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参看商曲、肓俞穴)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2]。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8肋间神经前皮支分支;深层有第8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3]。

12 石宫穴的功效与作用

阴都穴具有调理胃肠,宽胸降逆的功效。

阴都穴有和脾胃、调气机的作用[2]。

阴都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理气调胃作用[4]。

13 石宫穴主治病证

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泄泻,便秘,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结膜炎,角膜白斑等。

阴都穴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胸满气逆、胁肋胀痛、呕吐、胃痛、腹胀、肠鸣、便难、不孕、盗汗、疟疾等[2]。

阴都穴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等[3]。

阴都穴主治腹痛、腹泻、月经不调、不孕、便秘[8]。

阴都穴主治腹痛,腹胀,泄泻,便秘;不孕[7]。

现代又多用阴都穴治疗肺气肿、胸膜炎、支气管哮喘、胃炎等[2]。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2 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角膜白斑;

3 其它:胸膜炎,疟疾。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2][3]。

直刺1~15寸[7][8],局部有酸胀感[7],可扩散至胃脘部[7]。

注意:阴都穴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胃[7]。

142 灸法

可灸[2][7][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3]。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石宫穴的配伍

阴都穴配建里、足三里,有理中气,和胃肠的作用,主治腹胀,肠鸣,腹痛。

阴都配天枢、中脘、支沟、足三里,治便秘[7]。

阴都配大椎、间使、陶道、后溪,治疟疾[7]。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身寒热,阴都主之。心满气逆,阴都主之。

《针灸大成》:肺胀膨膨,气抢胁下热满痛,阴都、太渊、肺俞。

《针灸集成》:盗汗不止。

17 石宫穴研究进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