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受的是什么刑罚?
受的是宫刑,是因为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的李陵事件。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
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然后投降,司马迁为其说情,被判宫刑。
扩展资料:
事情经过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
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
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
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
司马迁对汉武帝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
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
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
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贰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
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
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官小家贫,当然拿不出这么多钱赎罪。
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
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
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
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
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李陵事件
春节俗称“年节”、“过年”,是我国民间隆重而又富有特色的古老节日,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春节的来历吗?让我们大家一起看看吧!
春节的来历:腊祭说
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虔诚奉上各式祭品,答谢祖宗与家神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康宁。腊祭这种中国民俗最早始于周代。不论官宦之家还是平民百姓家,年底都要举行一次“岁终之祭”,规模之盛大隆重为一年中之最,这次祭祀活动的名称就称作“腊”,有多种古籍为证:《玉烛宝典》:“腊,一岁之大祭。”《独断》:“腊者,岁终大祭。”《荆楚岁时记》:“孔子所以预于腊宾,一岁之中盛于此节。”古人逢腊月就要围猎,以捕获的禽兽作“牺牲”祭祖宗。
在先秦时就有一个祭祀的礼叫做“蜡祭”。“蜡祭”在《礼记·郊特牲》等文献里有记载,它是年终的一次酬神大祭,以感谢天地诸神带来农业丰收,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春天许愿,岁末谢神。蜡祭的对象称之“八神”,包括农业的创始神、河渠神、堤坝神、昆虫神等。甚至包括猫神和虎神,因为它们帮助消灭了破坏庄稼的田鼠和野猪。
据《风俗通》记载:“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狎猎大祭以报功也。”由此可以看出,“腊”就是打猎,用打来的野兽或自家养的家禽进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牛、羊肉,称为“腊肉”。
《诗经》中描写豳地的老百姓在冬季来临后,要酿酒、生火、用烟熏走老鼠、清扫垃圾准备腊祭,这和现代人们年前的备办年货,打扫卫生何其相似。到腊祭时,人们又“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和我们过年的气氛又何其相似啊。春秋末,子贡曾目睹腊祭盛况,他感慨地说:“一国之人皆若狂。”
古籍中了解到上古时期也有岁首祭祀和议政、宣政的仪式。《尚书·舜典》(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中说:月正元日帝舜到太庙中祭祀帝尧,和四方君长共议国政,并大开明堂四门,向百姓颁布政令。我想这可能就是后世君臣新年朝贺拜年的滥觞吧。腊祭和岁首祭祀时间接近,尾首相连,所以秦汉时期把这两祭并称为“正腊”,以后两祭又演变为包括年前和岁后为期近一个月的广义上的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春节的来历很少人了解,那么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春节的来历吧。
导语:
只说董超、薛霸将金子分受入已,送回家中,取了行李包裹,拿了水火棍,便来使臣房里取了林冲,监押上路。……董超道:“你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余的路,你这样般走,几时得到。”
在《水浒传》第八回中,讲述了林教头因中了高俅设下的陷阱,带刀误入白虎节堂,开封府会审,被刺配流放到沧州道的故事。而“流放”作为一种刑罚,则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放”之刑在我国历史上,很早便出现了。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记载,传说舜帝曾与周边部落氏族大战,战争胜利以后“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分别把共工、驩兜、三苗、鲧这些周边部落的首领,流放到幽州、崇山、三危、羽山等地,在处罚流放了他们几人之后,其他部落氏族都害怕而臣服于舜。
虽然古籍的真实性难以考究,但是至少证明了“流放”一刑起源很早,而经过秦汉南北朝的发展,隋唐时期“流放”正式成为“笞、杖、徒、流、死”五刑制中最重要的中心部分。从此流传到清朝末年,影响了古代刑法几千年。
一般何罪会被判处流放
“不忍刑杀,流之远方”,流放同样也是刑杀大罪。从我国古代刑法制度的发展不难看出,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处罚手段也在不断进步。秦汉甚至更早以前,刑罚多意味着流血,如果在那时候走在街上你会见到脸上有纹身的人,还能见到没有鼻子,没有脚趾头的坏人。因为当时的刑罚主要以“”墨(黥面刺字);劓(割掉鼻子);剕(斩脚趾头);宫(阉割男性);大辟(斩首砍头)”为主,最著名的受刑者,便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先生。
到了魏晋隋唐时期,社会进步至使砍头越来越少,而“流放”作为一种即能保证处罚力度,又能体现儒家仁爱思想的刑罚方式被广泛采用。
“流”在五刑之中,地位仅次于“死”,就意味着“流放”同样不是简单的小罪。从处罚效果来看,古代人们多是以宗族为依托,个体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当一个人被剥夺社会关系,被发配到环境恶劣,物资缺乏的新环境时,往往是很难生存的。
我们重新看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这林冲本是京城禁军教头,类似于现在的驻京部队教官,因为妻子之事得罪了高衙内。高衙内与杜虞候设计,假以高太尉之名写信传唤林冲,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拿下。白虎堂对于不了解宋史的朋友来说可能比较陌生,白虎象征战争,白虎堂为古代军机重地,相当于现代的军备司令部。对外作战,一级机密。
“林冲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着:“白虎节堂。”林冲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急待回身,只听得靴履响,脚步鸣,一个人从外面入来。”
中了圈套的林冲被关押在开封府,按理应被判处斩,幸亏开封府尹清正,但又不敢得罪高俅,这才判了林冲“杀威棒”+“刺面金印”+“流放沧州”大罪三件套。
一般流放都会发配到何地
在唐朝,流放会以罪行的程度被分为三等,分别是以首都长安为起点分为流放三千里、两千五百里与两千里三个级别。而地点则以云贵,剑南(四川),岭南(广东广西)三个地方为主,究其原因在那时候,南方被称为蛮夷之地,潮湿、瘴气条件可以说十分恶劣。例如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宠臣李义府晚年失宠,被流放到巂州(四川西昌),他的儿子李湛则被流放到廷州(今属广西)。
“流放”刑罚的高潮,应该算是在宋朝,宋朝用兵较多,流放多为充军。所以在各驻军所在之地都建有府牢,充斥被充军发配之人。在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被发配到的沧州道,宋江被发配到江州,卢俊义被发配的沙门岛等。《水浒传》是以宋仁宗至宋徽宗这段时间为背景,当时的沧州道正是宋辽国境交界的地方,宋太宗年间,人们熟知的杨六郎驻扎于此。由此可见,水浒传中的沧州应该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沧州市旧城西北处。
明清时期,流放之度趋于平常。由于对北方的控制力度较小,明朝多流放罪人到南方一带;而因为清朝原为女真族根基在关外,则多流放罪人东北一带。最著名的网红流放地“宁古塔”,在清宫剧中耳熟能详。例如《甄嬛传》里面女主角甄嬛的父亲甄远道,就是因为被人诬陷而被流放宁古塔,这宁古塔是黑龙江治下的一个地区。
一般都是哪些人被流放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三闾大夫屈原称得上是,除共工等上古被流放人物以外,被流放的第一名人了。因为政见不同,屈原曾两次被流放,可见在古代流放的大多是为官之人。
而文人骚客,作为官员的主要来源,再加上多有个性,逐渐成为了唐宋“流放大军”的中坚力量。没被流放过,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个文化人。北宋的诗人王巩因乌台诗案贬宾州(今广西宾阳);唐朝时宋之问被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赐死桂州;北宋的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流放广西;还有北宋秦观因新旧党争被流放横州(今广西横县)……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宋史》
能够有如此高的赞誉,这个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还是美食家。他出身名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苏轼早年参加科举考试,凭借一篇文章得到了欧阳修的大加赞赏,一时明噪京城。可是好景不长,因为站在了王安石变法的对立面而被排挤,被贬离京。
在苏轼四十三岁那年,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那就是“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苏轼被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的他写了一封信给宋神宗。苏轼是个文人,给皇上上奏写文章也不忘带点诗人色彩。可能是诗中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字太多,于是被王安石的新党抓住了把柄。新党众人上书神宗,参奏苏轼讽刺政府,愚弄圣上,文字中暗藏讽刺之意。
三个月后,“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流放黄州,受牵连者达数十人。但是正是这被流放的日子里,苏轼创作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句。
十九年后,已经六十二岁的苏轼再次被流放到荒凉无比的儋州(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当时流放儋州,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重罪。
为什么流放途中鲜有人逃跑?
上文已经说了,流放可以说是仅次于砍头的重罪,一是路途遥远,一路上说不定就性命不保;再一个是到了目的地还要做苦力,不是开荒种菜,就是战场杀敌。那么就会有人问了,那些一路上为啥不选择逃跑呢?说到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先讨论讨论其他的。
第一,到底能不能跑?在古代流放可不是开卷考试,不是说靠你的自觉程度,流放犯人无论多少,那肯定是有衙役或者士兵看守的。再加上流放不是徒步旅行,一般犯人都会加上枷锁,甚至会带上脚镣。几十斤重的东西,敢问你如何跑的掉呢?
第二,能跑到哪去?一般的流放之人,脸上都会加上烙印,这就像脸上写上了坏人两个字。再加上古代基层户籍管理还是蛮严厉的,你跑到哪里都躲不过基层“朝阳群众”的眼睛。
第三,有没有后顾之忧?古代一般的流放,大部分都是必须带家眷的,拖家带口一大队人,你说有人愿意舍弃妻儿跑路吗?再说古代是宗族社会,还有门生制度,一个人跑路,一帮人等着一起受罚。所以,没有愿意牵连他人。
再加上古代君臣纲常思想超前盛行,那都是认罪愿罚的好汉爷。例如豹子头林冲,他身为八百万禁军棍棒教头,武功高强。两个看守自然不在话下,甚至一路上两个看守还多次想置他于死地,他却都没有逃跑。一路上老老实实,来到了发配之地沧州,也都是这个原因。
结语:
流放作为一种刑法制度,既解决了边远地区戍边将士少和荒废土地开发问题,有是刑法变得不再那么血腥,虽是流放但是遇上大赦天下或者平反戡乱,还能有个东山再起的机会。是社会进步、法治进步的一大体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文学领域的发展,毕竟那么多经典诗句都是作者被贬、流放之时所写所作。
另外、据说八仙过海的故事也与流放有关哦。
《孔丛子》三卷,二十一篇,旧题孔鲋撰。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书末又附缀孔臧所著之赋和书上下两篇,而别名为《连丛》。到宋仁宗嘉祐时,宋咸曾为该书作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孔丛子 书籍 :《孔丛子》 国家 :中国 作者 :王钧林 定价 :1800 元 开本 :16开 ISBN :9787101070088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古籍内容,四库提要记载,托名由来,真伪说及整理,图书内容,图书目录, 古籍内容 现传《孔丛子》七卷,除卷七为《连丛子》上下篇外,其本书六卷之《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主要记孔子言行,《杂训》、《居卫》、《巡守》、《公仪》、《抗志》主要记子思言行,《小尔雅》为训诂字书,《公孙龙》、《儒服》、《对魏王》主要记子高(孔穿)言行,《陈士义》、《论势》、《执节》主要记子顺言行,《诘墨》、《独治》、《问军礼》、《答问》主要记子鱼(孔鲋)言行。 四库提要记载 《孔丛子》·三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曰孔鲋撰。所载仲尼而下子上、子高、子顺之言行,凡二十一篇,又以孔臧所著赋与书上下二篇附缀于末,别名曰《连丛》。 鲋字子鱼,孔子八世孙。仕陈涉为博士。臧,高祖功臣孔藂之子,嗣爵蓼侯。武帝时官太常。其书《文献通考》作七卷。今本三卷,不知何人所并。 晁公武《读书志》云:《汉志》无《孔丛子》,儒家有《孔臧》十篇,杂家有孔甲《盘盂书》二十六篇,其独治篇,鲋或称孔甲。意者,《孔丛子》即孔甲《盘盂》,《连丛》即孔臧书。案《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谓孔甲黄帝之史,或云夏后孔甲,似皆非。则《孔丛》非《盘盂》。又志于儒家《孔臧》十篇外,诗赋家别出《孔臧赋》二十篇。今《连丛》有赋,则亦非儒家之孔臧。公武未免附会。 《朱子语类》谓:《孔丛子》文气软弱,不似西汉文字,盖其后人集先世遗文而成之者。 陈振孙《书录解题》亦谓:案孔光传,孔子八世孙鲋,魏相顺之子,为陈涉博士,死陈下。则固不得为汉人。而其书记鲋之没,则又安得以为鲋撰?其说当矣。 《隋书·经籍志·论语家》有《孔丛》七卷。注曰:陈胜博士孔鲋撰。其序录称《孔丛》、《家语》并孔氏所传仲尼之旨,则其书出于唐以前。然《家语》出王肃依托,《隋志》既误以为真,则所云《孔丛》出孔氏所传者,亦未为确证。 朱子所疑,盖非无见。即如舜典禋于六宗何谓也,子曰:所宗者六,皆洁祀之也。埋少牢于泰昭,所以祭时也。祖迎于坎坛,所以祭寒暑也。主于郊宫,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禜,所以祭星也。雩禜,所以祭水旱也。禋六宗,此之谓也。其说与伪《孔传》伪《家语》并同。是亦晚出之明证也。其中第十一篇即世所传《小尔雅》,注疏家往往引之。然皆在晋、宋以后。惟《公羊传疏》所引贾逵之说,谓俗儒以六两为锊,正出此书。然谓之俗儒,则非《汉·艺文志》之《小尔雅》矣。 又《水经注》引《孔丛子》曰:夫子墓茔方一里,在鲁城北六里泗水上。诸孔氏封五十余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有铭碑三所,兽碣具存云云。今本无此文,似非完帙。然其文与全书不类,且不似孔氏子孙语。或郦道元误证,抑或传写有讹,以他书误题孔丛欤? 托名由来 《孔丛子》的成书时间及其作者问题,一直是学界的一大疑案,其书之真伪也必然成为历代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为了便于对《孔丛子》的真伪问题有个全面的了解,我们有必要对历代学者的《孔丛子》真伪观进行综合的梳理与分析。 关于该书的真伪,历代学者多有考索。旧题该书为孔鲋所撰,实不足信。按孔鲋为孔子八世孙,秦朝末年曾出任陈胜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博士,不久即死于陈县(今河南淮阳),他似乎没有可能坐下来撰写此书。尤其是该书记述了孔鲋死亡的情形,更显而易见该书决非孔鲋所撰。 《孔丛子》于目录书中的着录,始见于《隋书·经籍志》,题“陈胜博士孔鲋撰”,其序录称“《孔丛》、《家语》并孔氏所传仲尼之旨”。《汉书·艺文志》曾着录《孔子家语》,注云“非今所有《家语》”,但对《孔从子》并无着录。故二书真伪即成为学界争论热点。由《隋书·经籍志》着录《孔丛子》称孔鲋撰来看,证明当时编辑史书者并未对其真伪产生疑问,此亦证此书在唐以前人是视《孔丛子》为托名之书的。 《太平御览》曾引《孔丛子》一百余条,证明当时编辑此书者尚未对《孔丛子》一书的真伪问题产生疑问。其后,宋咸于嘉祐三年注《孔丛子》以献,始疑《孔丛子》有后人增益的内容,故其删削旧本并增加自己的注释。《孔丛子》一书内容颇杂,其记人自孔子始,下历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迄东汉孔子二十代孙季彦,因此,此书决非出自一人之手。宋咸即疑至汉桓帝、灵帝时孔氏子孙又有补益,然犹信《孔丛子》实当成于孔氏之手。宋咸于嘉祐三年进《孔丛子》时,虽然怀疑《孔丛子》有后人附益成分,但尤以此书为孔氏遗作。大概与其同时之人亦多信此书为真,如司马光在编辑《资治通鉴》时多采《孔丛子》内容即证。 新旧《唐书》着录《孔丛子》,同《隋书》皆归于《论语》类,可见当时皆以此书为孔氏言行记载。《宋史》着录《孔丛子》,已归于“儒家子类”,并引朱熹言云此书为伪书。《崇文总目》以《孔丛子》为杂家,私家目录书着录《孔丛子》,有的亦从此说,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可见宋人对(孔丛子》一书的性质已产生歧义,对《孔丛子》一书真伪的辩诘即应首发端于北宋之末,而人们多断此书为伪则是朱熹之后的事情。 故由宋至今,持“《孔丛子》伪书论”者历代不乏其人。其中虽偶有异声,亦属林中微响,不足与伪书论相抗衡。又况古无实据、今无新证,真书论仅属猜测,绝无科学的说服力,因此宋明许多学者也只能含糊地认为此书可能真伪参半。 真伪说及整理 有宋以降,视《孔丛子》为真书者鲜有其人,捡掇《孔丛子》之鄙陋以刺其伪者反而比比皆是。多数学者视《孔丛子》为伪书的最直接原因,在于《汉书·艺文志》不见其载,而《隋书,经籍志》突然出现。枚乘《与吴王濞书》有与《孔丛子·嘉言》相同的材料,而《汉书》注诸家皆未引证,惟李善注《文选》有之,因此洪迈怀疑,《汉书·艺文志》既未载《孔丛子》,可能刘向父子未见此书。他进一步从文章的“气骨”分析,认为《孔丛子》毫无楚汉间气骨,可能是齐梁以来好事者所为。晃公武等人亦疑《汉志》未载《孔丛子》事,但他们又怀疑《孔丛子》可能是《汉书·艺文志》中的异名书之流传。明胡应麟也有相似观点。高似孙认为,如果晁氏等人所说为是,则《汉书》中之异名书非今所见之《孔丛子》。同时他由子思与孔子问答事时间之谬推断,“此又出于后人缀集之言”。可见高氏亦疑《孔丛子》非真书。朱骏声云“《孔丛》一书,不载前史”,因此他认为将《小尔雅》依托摭取入《孔丛子》当是魏晋人所为。 朱熹亦从文章“气骨”推定《孔丛子》非真本,如他说《孔丛子》“文气软弱,全不似西汉文字”。但朱熹对此书之由来也无定论,如他怀疑此书是“所注之人伪作”,但又疑或者“此书必是后汉时人撰者”。这可能是朱熹针对《孔丛子》中不同的材料所发的评论。明宋濂亦发此论:“嘉祐中,宋咸为之注。虽然,此伪书也。伪之者其宋咸钦?”然当时胡应麟即指出:“体不甚类宋人,或未必然也。”宋人多有以《孔丛子》为孔氏季彦辈蒐集先世遗言佚行之说为书者,如陈振孙即主此说,其《直斋书录解题》云:“孔氏子孙杂记其先世系言行之书也。”他人如李熑亦谓“或子丰、季彦辈集先世遗文而成之”,然正如陈振孙所疑,《连丛》所记“迄于延光三年季彦之卒”,季彦恐无能力为此事,或季彦卒后他人为之。胡应麟亦同此说,但他又认为《孔丛子》的成书比较复杂。他认为《孔丛子》非孔鲋撰,乃孔氏子孙杂记先世言行,间有魏晋手笔;或者为孔季彦一辈蒐集孔氏先人遗言佚行而成,至宋又增宋人润饰。至于《连丛子》,他又进一步怀疑是宋咸取《汉志》之《孔臧集》中杂记孔氏先代者,“傅以六经诸子所载厥宗言行,缀集而成此书”。 《孔丛子》可能的作伪者,最有影响的说法,当然也是最大的怀疑对象,是魏晋人王肃。如臧琳以为《孔丛子》像《孔子家语》一样,都属王肃伪造,是王肃“恐后人并以《家语》为己之私,故又著之《孔丛子》以证之”。其考证说:“《孔丛子·书论》云:‘祖迎于坎坛,所以祭寒暑也。’皆与伪孔及王肃合。”因此他怀疑《孔子家语》、《书传》、《孔丛子》皆出于王肃之手,故“其文往往互相祖述”。此三书皆为王肃之罪案。《四库提要》引朱熹说“《舜典》‘禋于六宗’,何谓也?子曰:‘所宗者六’”云云,因此其证《孔丛子》有些说法“与伪《孔传》、伪《家语》并同,是亦晚出之明证也”。顾实《重考古今伪书考》云:“《孔丛子》、《孔子家语》二书并出王肃依托。”近人罗根泽《(孔丛子)探源》亦张此说。由此可见,对《孔丛子》一书真伪的怀疑,自宋代以至今天,一直绵延未断。 《隋书·经籍志》与新旧《唐书》着录《孔丛子》,称孔鲋撰,证明唐宋编辑史书者皆视《孔丛子》为真书。宋咸注《孔丛子》,以为前六卷二十一篇为孔鲋撰,《连丛子》上下篇一卷为汉武朝孔臧附益。但他又以为其中“有语浅固,弗拯于道,疑后人增疑,乃悉诛去”。个中原因,宋咸以为或者“盖著非一时”之故。《连丛子》之《叙世》篇,叙事至东汉孔子二十代孙季彦,而汉献帝后之孔氏子孙却毫无记载,因此,宋咸以为孔氏子孙必与汉桓、灵之际对此书有续修之举。宋咸之“鲋撰臧附”说,颇得有些学者认同。宋明以降,诸私家目录书载《孔丛子》,即多题“孔鲋撰”,且有的序录中称“《连丛子》孔臧附”,如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即主此说。但他又怀疑,《孔丛子》即为《汉志》中的孔甲《盘盂书》,而亡六篇;《连丛子》即《汉志》中的《孔臧书》,而其子孙又有续修。王应麟《玉海》着录《孔丛子》,即直书“一名《盘盂子》”。然明宋濂、李熑以为孔鲋著《盘盂》毫无证信,清姚际恒也认为《盘盂》与孔鲋毫不相干。《四库全书总目》据《汉志》颜师古注,以为《孔丛子》非《盘盂》,《连丛子》非儒家之孔臧。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亦疑晁氏之说,他认为《连丛子》下篇既然载汉元和间孔僖,延光间长彦、季彦事,则《连丛子》决非孔臧所撰。同时,他又认为《孔丛子》有记孔鲋将没之事,则《孔丛子》又决非孔鲋所撰。但他又在详细分析《孔丛子》篇章结构的基础上,认为此书实为东汉孔氏子孙所蒐集而未著名氏,但非古书。张之洞《书目答问》虽称《孔丛子》“不尽伪”,但无详考。另外,《水经注》以及隋唐宋的类书引《孔丛子》多有不见于今本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怀疑《水经注》所引此佚文或为误引。但《水经注》卷六又引《孔丛子》猗顿事却见于今本,因此证明《水经注》所见《孔丛子》应该不同于今本。 对《孔丛子》一书真伪的重新考订是近二十年的事情。李学勤先生在其《〈孔子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中以为,晋皇甫谧之《帝王世纪》既已引《孔丛子》,证明《孔丛子》成书必久。他推测此书“很可能出于孔季彦以下一代”孔氏子孙之手;且《孔丛子》“很可能陆续成于孔安国、孔僖、孔季彦、孔猛等孔氏学者之手,有着很长的编纂、改动、增补的过程”。同时,李学勤先生在将《孔丛子》中的《尚书》资料与今本《孔传》本比较时,发现二书篇目相合,因而他断定《孔丛子》所说孔氏世传的古文《尚书》,就是《孔传》本《尚书》。另外,李学勤先生认为《孔丛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可称为“孔氏家学的学案”。今人黄怀信先生按照周中孚的分析以及李学勤先生的思路,结合史书,考证《孔丛子》材料实有孔鲋手笔,但又有后人最后之编订。他的《〈孔丛子〉的时代与作者》考证其书材料来源,分别来自汉以前的零星材料荟萃、子思书、子高《谰言》、子顺书等。至于此书作者,他认为当是孔鲋与其弟孔子襄。至于全书最后的编订者,他认为孔仲渊即孔扶是“今七卷二十三篇本《孔丛子》的最后编订者”,且其将最终编订时间“推定在西汉桓帝永康元年(167)至灵帝建宁元年(168)之间”。此文材料翔实,考证丝丝入扣,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材料逐渐面世后,为研究《孔丛子》的真伪提供了新的资料。李存山根据上博简中的《孔子诗论》与《孔丛子·记义》中孔子论诗的材料,通过比勘认为,《孔丛子》六卷当出自汉魏孔氏家学,其前三卷可能是先秦孔氏遗文。并且作者认为,《孔丛子》中的孔子诗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有内在关系,二者可以纳入同一个体系。付亚庶的《(孔丛子)伪书辨》则从传统的伪书说中剔出几种代表说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判伪的材料进行了辨析与反驳,从而证明《孔丛子》一书中的确有可靠的先秦资料。 图书内容 《孔丛子》是一部相当于“孔家杂记”的书,主要记述从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近六百年,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对于了解汉以前孔子世家的发展、演变以及一些著名人物的嘉言懿行、家学传授等等,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图书目录 卷一嘉言第一 论书第二 记义第三 卷二 刑论第四 记问第五 杂训第六 居卫第七 卷三 巡守第八 公仪第九 抗志第十 卷四 公孙龙第十二 儒服第十三 对魏王第十四 卷五 陈士义第十五 论势第十六 执节第十七 卷六 诘墨第十八 独治第十九 问军礼第二十 答问第二十一 卷七 《连丛子上》第二十二 《连丛子下》第二十三 ……
北京的历史名称大致算起来有二十多个别称: 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
扩展资料
一、蓟城
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人于蓟,封召公爽于燕。另一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国并入蓟国,蓟国以蓟城为国都,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后,设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二、幽州
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是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位置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三、燕都
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
四、幽都
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代曾设幽都府,所治在今北京一带。
五、燕京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取消燕京。北京的正式命名多有变动,可燕京这个名称广泛使用。
六、京城
长安成为国都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后来国都就指京城。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称京城。
刘备字玄德,释玄德为:“指潜蓄而不着于外的德性。 ”此正暗合《三国志·先主传》所谓“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然而,“玄德”和“备”是什么关系呢?读清人桂馥学术笔记《札朴》卷三“蜀先主名字”条,才终于找到答案。原来,“备”是一种五彩的绸缎。 《周礼·考工记》 :“画绘之事,五采备谓之绣。 ”备就是绣,就是在丝织品上绘画和刺绣设色而五彩俱备。
上古本无棉花,衣服除皮毛外只有丝、麻,富贵者穿丝织品。许多达官贵人的衣服不但质料精美,而且还要加上文采。在复杂的织造技巧与刺绣工艺还没有出现以前,制衣的丝帛要染,或在上面绘上图案。
《周礼·考工记》 :“画绘之事,杂五色。 ”五色,就是青黄赤白黑,五色至黑乃备。“黑”和“玄”又是同义词,所以刘备字玄德。
刘备的父亲刘弘为儿子取名,就是希望他日后能大展鸿图而享受荣华富贵罢了。
刘备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1《太甲》
[左]欲败度,纵败礼。
[孟]徯我后,后来其无罚!
[孟]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礼]厥辟不辟,忝厥祖。
[礼]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
[礼]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
[礼]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
[礼]顾諟天之明命。
2《盘庚》
[左]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
[左]其有颠越不共,则劓殄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邑。
[国]国之臧,则惟女众。国之不臧,则惟余一人,是有逸罚。
3《仲虺之诰》
[左]乱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国之利也。
[墨]我闻于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龚丧厥师。
[墨]我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式是恶,用阙师。
[墨]我闻有夏人,矫天命于下,帝式是增,用爽厥师。
[孟]徯我后,后来其苏。
[孟]葛伯仇饷。
[吕]诸侯之德,能自为取师者王,能自取友者存,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
4《说命》
[左]圣作则。
[孟]若药不瞑眩,厥疾不廖。
[墨]唯口出好兴戎。
[礼]惟口起羞,惟甲胄起兵,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
[礼]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
[礼]念终始典于学。
[礼]学学半。
[礼]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
5《舜典》
[左]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左]慎徽五典,五典克従;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
6《大禹谟》
[左]皋陶迈种德,德乃降。
[左]地平天成。
[左]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勿使坏。
[左]成允成功。
[左]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左]与其杀不幸,宁失不经。
[左]昏、墨、贼,杀。
[左]官占,唯能蔽志,昆命于元龟。
[国]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墨]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惟小子,敢行称乱,蠢此有苗,用天之罚,若予既率而群对诸群,以征有苗。
[孟]降水儆予。
[孟]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
[吕]天子之德广运,乃神,乃武乃文。
7《甘誓》
[墨]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左不共于左,右不共于右,若不共命,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命。
8《汤诰》
[国]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墨]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墨]惟予小子履,敢用玄牡。告于上天后曰:今天大旱,即当朕身屦,未知得罪于上下。有善不敢蔽,有罪不敢赦,简在帝心。万方有罪,即当朕身,朕身有罪,无及万方。
9《伊训》
[墨]鸣呼!古者有夏,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虫,允及飞鸟,莫不比方。矧隹人面,胡敢异心?山川鬼神,亦莫敢不宁。若能共允,隹天下之合,下土之葆。
[墨]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似二伯。黄径乃言曰:呜乎!舞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降之百□(殃),其家必坏丧。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也。武观曰:启乃*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大,天用弗式。
[孟]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10《五子之歌》
[左]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左]有穷后羿。
[左]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
[国]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国]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国]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11《虞人之箴》
[左]芒芒禹迹,尽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
12《胤征》
[左]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
[左]圣有谟勋,明征定保。
[左]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
[荀]先时者杀无赦,不逮时者杀无赦。
13《蔡仲之命》
[左]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左]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国]天道无亲,唯德是授。
14《君陈》
[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国]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郭]未见圣,如其弗克见,我既见,我弗迪圣。
[郭]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
[论]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礼]尔有嘉谋嘉猷,入告尔君于内,女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惟我君之德。于乎!是惟良显哉。
[礼]未见圣,若己弗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
[礼]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
15《旅獒》
[左]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16《康诰》
[左]乃大明服。
[左]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
[左]殪戎殷。
[左]庸庸祗祗。
[左]明德慎罚。
[左]不敢侮鳏寡。
[左]肆汝小子封。惟命不于常,汝念哉!
[左]惠不惠,茂不茂。
[左]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国]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荀]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
[荀]乃大明服,惟民其力懋,和而有疾。
[荀]惟文王敬忌,一人以择。
[荀]义刑义杀;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
[荀]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曰:未有顺事。
[荀]克明明德。
[荀]凡人自得罪。
[郭]敬明乃罚。
[郭]不还大暊,文王作罚,刑兹亡。
[孟]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礼]敬明乃罚。
[礼]克明德。
[礼]作新民。
[礼]如保赤子。
[礼]惟命不于常!
[韩]毋彝酒者。
17《洪范》
[左]沈潜刚克;高明柔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左]三人占,従二人。
[左]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荀]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
[吕]惟天阴骘下民。
[吕]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
18《泰誓》
[左]商兆民离,周十人同。
[左]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左]民之所欲,天必従之。
[国]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国]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
[墨]小人见奸巧乃闻,不言也,发罪钧。
[墨]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于四方于西土。
[墨]纣越厥夷居,不肯事上帝,弃厥先神只不祀,乃曰吾有命,无廖其务。天下。天亦纵弃纣而不葆。
[墨]福不可请,祸不可讳,敬无益,暴无伤者乎?
[墨]纣夷处,不肯事上帝鬼神,祸厥先神不祀,乃曰吾民有命,无廖排漏,天亦纵弃之而弗葆。
[墨]纣夷之居,而不肯事上帝,弃阙其先神而不祀也,曰:『我民有命,毋戮其务。』天不亦弃纵而不葆。
[墨]恶乎君子,天有显德,其行甚章,为监不远,在彼殷王。谓人有命,谓敬不可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上帝不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祝降其丧,惟我有周,受之大帝。
[荀]独夫纣。
[孟]天将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何敢有越厥志。
[孟]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孟]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礼]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19《武成》
[左]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
[孟]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篚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
20《无逸》
[国]文王至于日中昃,不皇暇食。惠於小民,唯政之恭。
[论]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礼]三年其惟不言,言乃讙。
21《吕刑》
[左]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国]重、黎寔使天地不通。
[墨]皇帝清问下民,有辞有苗,曰群后之肆在下,明明不常,鳏寡不盖,德威维威,德明维明。乃名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哲民维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隆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维假于民。
[墨]王曰:于!来!有国有土,告女讼刑,在今而安百姓,女何择?言人何敬不刑?何度不及?
[墨]苗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
[荀]维齐非齐。
[荀]刑罚世轻世重。
[郭]非用臸,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郭]播刑之迪。
[郭]一人有庆,万民赖之。
[礼]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
[礼]德威惟威,德明惟明。
[礼]苗民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是以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也。
[礼]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礼]播刑之不迪。
22《尹诰》
[郭]惟伊尹及汤咸有一德。
[礼]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
[礼]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
[吕]五世之庙,可以观怪。万夫之长,可以生谋。
23《君牙》
[郭]日傛雨,小民惟曰;晋冬耆沧,小民亦惟曰。
[孟]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吕]若临深渊,若履薄冰。
[礼]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资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
24《君奭》
[郭]昔在上帝,割绅观文王德,其集大命于厥身。
[郭]唯冒丕单称德。
[郭]襄我二人,毋有合才音。
[礼]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
25《汤征》
[孟]汤一征,自葛始。
26《洛诰》
[孟]享多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
27《汤誓》
[孟]时日害丧,予及女皆亡。
28《尧典》
[孟]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
[礼]克明峻德。
29《秦誓》
[礼]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30 逸句
[墨]禹七年水。
[墨]汤五年旱。
[墨]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
[墨]允不着,惟天民不而葆,既防凶心,天加之咎,不慎厥德,天命焉葆?
[荀]从命而不拂,微谏而不倦,为上则明,为下则逊。
31《周志》
[左]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
32《郑书》
[左]安定国家,必大焉先。
[左]恶直丑正,实蕃有徒。
33《军志》
[左]允当则归。
[左]知难而退。
[左]有德不可敌。
[左]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34《前志》
[左]敌惠敌怨,不在后嗣。
[左]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35《志》
[左]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左]多行无礼,必自及也。
[左]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左]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
[左]能敬无灾。
[左]敬逆来者,天所福也。
[左]圣人不烦卜筮。
36《谗鼎之铭》
[左]昧旦丕显,后世犹怠。
37《正考父鼎铭》
[左]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是,鬻于是,以糊余口。
38《象魏》
[左]旧章不可亡也。
39《道经》
[荀]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40《聘礼志》
[荀]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
41 仅存书名
[左]《九刑》、《禹刑》、《汤刑》、《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伯禽》、《竹刑》。
分类: 文化/艺术 >> 历史话题
解析:
古代的宫刑
古代有些刑法和性有一定的关系,如作为“五刑”(墨、劓、剕、宫、大辟)
之一的宫刑就是这样。
一、什么是宫刑
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就是 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
能的一种肉刑。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
刑罚的残酷。所谓蚕室,据唐人颜师古的解释:“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
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这
就是说,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苟全一命,须留在似蚕
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蹲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宫刑又称腐
刑,这是因为,对受害者来说,不但肉体痛苦,而且心灵受辱,从此像一株腐朽之
木,有杆但不能结实。宫刑又称阴刑,是指对男子或女子的阴处施加刑罚。把宫刑
称为椓刑,见于《尚书·吕刑篇》,“椓”据《说文》释是以棍击伐之意,据马国
翰《同耕帖》载,古有椓窍之法,谓用木棍敲击女性上身,以破坏其生育机能。
二、宫刑的由来
宫刑的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在《尚书》中有几处提到了五刑和宫刑,
例如《尧典》中就有“五刑有服”语。
今出土的周鼎金文字中有“仲宦父鼎”,文曰:“中宦父作宝鼎,子子孙孙永
宝用。”《尚书·吕刑篇》中有“宫辟疑赥,吕刑篇罚六百锾,阅实其罪”语;又
云:“爰始*,为劓、刖,椓(即宫)、黥。”又云:“舜典五刑,有宫。”《慎
子》一书有:“虞五诛,以艾毕当宫。”《周礼》则云:“夏宫辟五百。”
从以上记载看来,后世一般认为宫刑至少在夏禹以前就已出现。周朝时将受了
宫刑的男子称为“寺人”。“寺”字为“士”与“寸”二字构成,在古代,“士”
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字,史书所称“士人”即男人,“士女”即男女;“寸”像一
只手拿着一把小刀,“士”与“寸”合在一起就是用刀割去男性生殖器。
男子受宫刑,一般理解是将 连根割去,但据古籍记载,也有破坏阴囊与睾
丸者。如《韵会》一书云:“外肾为势,宫刑男子割势。。外肾是指阴囊和睾丸,
破坏了它,人的性腺即不再发育, 不能勃起,从而丧失了性能力。
古代的宫刑也适用于女性,对女子的性刑罚,称为“幽闭”。鲁迅在《病后杂
谈》一文中说:“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但总决非将她关起来,或者将她缝起
来。近时好象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
使我不得不吃惊。”关于“幽闭”,古书很少作注,我们只能从史书的片言只语中
知其大概,例如“牝剔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心消灭”。“用木槌击妇人胸
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止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是幽闭之说也。今妇有
患阴颓病者,亦有物闭之,甚则露于外,谓之颓葫芦,终身与夫异榻。”用今天的
话来说,“幽闭”就是人为地造成的子宫脱垂,这是古代残暴的统治阶级或是从病
人身上,或是从制服牲口之中受到“启发”而“发明创造”出来的。“幽闭”最早
的记载也是见于《尚书》。与对男子的宫刑一样,死于“幽闭”的妇女是无法统计
的。此外,还有私刑中的“幽闭”,据褚人获《坚瓠集》记载,有不少官绅家中的
妒妇虐刑婢媪,“捣蒜纳妾阴中,而以绳缝之”,或“以锥钻其阴而锁之,弃钥匙
于井”等等。可见,这一类的酷刑不但在朝廷中用,官绅之家也用,肆虐面很广。
三、施宫刑的目的
据考证,宫刑最初的作用是为了惩罚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即“女子*,
执置宫中不得出;丈夫*,割其势也”。《伏生书》传更云:“男女不以义交者,
其刑宫。”由此可以推见,宫刑是在一夫一妻制出现后的事,否则就不可能存在什
么对不正当的男女性关系的惩罚了。而且,再从五刑的排列来看,宫刑是肉刑中最
重的,仅次于大辟(斩首),显然当时人们思想中还残留着原始时代的初民对生殖
器崇拜的影响,生殖器的价值仅次于头颅。传说中的尧舜,大致是中国的父系氏族
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一夫一妻制逐渐确立,所以宫刑在那时开始出现是完
全可能的。
宫刑的最初作用,只限于惩罚不正当的男女性关系,这在人类的婚姻制度刚刚
跨入文明门槛的当时是现实的。但是,在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者残暴的统治下,
宫刑的施刑范围扩大了,扩大到与初意完全不相干的地步,成为滥施惩罚、压平民
众的一种严酷手段。这种扩大始于何时,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至迟到周穆王时,
已规定“宫罪五百”,西周时受宫刑的罪名已相当多,而且受刑对象是广大奴隶和
一般平民,至于奴隶主贵族是“公族无宫刑,不剪其类也”。“不剪其类”就是不
绝他们的后代,奴隶主贵族即使犯了当宫之罪,也只服椓刑,即将犯人剃光头发,
锁住颈项服劳役,“而髡者,必王之同族不宫者”。可见,古代的刑罚带有多么鲜
明的阶级性。宫刑施用的范围到了后世越来越大,如到了战国时期,《列子·说符
篇》载有人曾劝秦王以仁义治国,秦王处以宫刑,罪名是“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
亡之道”,这说明封建统治者已经用危害国家的罪名处人以宫刑了。《史记·秦始
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造阿房宫筑骊山时竟发隐宫刑徒70余万人服劳役,这里的
“隐宫”是指宫刑,这70余万人中已受过宫刑的人肯定是不少的。
四、宫刑的发展
秦朝是由于残暴统治而迅速覆亡的,继之而起的汉王朝从本质上看也好不了多
少。宫刑在汉朝更为普遍。汉景帝时,就虽规定某些死刑可由宫刑代替,汉武帝生
性残酷,在他的统治时期,正史上有记载的大臣受宫刑的就有司马迁、张贺、李延
年等人。司马迁因为汉武帝询问看法时说了真话,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了几句,
“上以迁为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这就是被处以宫刑;张贺因
幸于卫太子,太子败,张贺也受了宫刑。东汉昭帝也曾下诏:“大逆无道殊死者,
一切募下蚕室”,从法令上又扩大了宫刑的范围。大臣、官吏稍微违背了最高统治
者的意志就要受此酷刑,平民百姓受这种酷刑蹂躏的人肯定更多了。
到了南北朝,宫刑仍在不断实施。特别是北魏对宫刑的施行更有明确规定,据
《通志》卷十六载,北魏凡犯“大逆不道要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所
以在北魏时宫刑一般多用于被认为是谋反大逆者的子孙。例如《魏书》卷九十四载
平季被处宫刑,就是因为他的父亲与和尚一起企图谋反而被牵连的。受宫刑者的罪
略次于死刑,即使对他们赦免也被作为奴隶送交官府,例如北齐后主曾发恩一次,
把原来当受宫刑的人,普免作为官奴。
从以上历史看来,宫刑的施行范围虽然扩大了,虽然不仅仅是惩罚被认为是男
女不正当的性关系而作为镇压反抗者的一种残酷手段,但仍与性有一定的联系,就
是使受刑者丧失性能力,从而断子绝孙。这在十分重视子嗣和后世香火的封建社会,
确实是十分严酷的惩罚。此外,宫刑还有摧残受刑者的身体与精神的目的,使受刑
者终生受辱,生不如死。司马迁是个意志坚强、胸怀大志的人,可是他每当想起自
己受宫刑这一耻辱,都仍然要发汗沾背,想“引决自裁”,就是不想再活下去了。
施用这种酷刑,不能不引起历史上一些正直人士的反对。著名的如东汉时的陈
忠、孔融,三国时魏国的王朗等,他们都力主废除宫刑以及其它一些残酷的肉刑。
但是,也有一些人秉承最高统治者的旨意,死抱住宫刑不放,如和孔融、王朗同时
代的钟繇、陈群就是如此。到了隋朝开皇时虽然正式废除了宫刑,在以后历代的刑
制上不见这一条了,但有些皇帝及一些豪贵仍凭自己的旨意任意施加,直到明、清。
例如,唐朝的安禄山曾阉一个叫猪儿的人,血流数升,差点致死;后来,安禄
山也被猪儿切腹而死。
初,猪儿出妻丹部落,十数岁事(安)禄山,甚慧黠。禄山持刃尽去其势,血
流数升,欲死,禄山以灰火傅之,尽日而苏。因为阉人,禄山颇宠之,最见信用。
禄山壮大(肥重三百三十斤),每着衣带,三四人助之,两人抬起肚,猪儿以头戴
之,始取裙裤带及系腰带。玄宗宠禄山,赐华清宫汤浴,皆许猪儿等入助解着衣服。
然终见刳,猪儿也。
又如明太祖泉朱元璋在他的《大诰》中就规定了许多严刑峻法,其中就有
为奴的内容。在明洪武九年,南京皇宫营建勤身殿,只因有关官员把中等工匠误奏
为上等工匠,朱元璋大怒,竟然要把这2000多个工匠全部 ,幸亏有人竭力
谏止,才使这些工匠免遭惨祸。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封建统治者施用宫刑是多么任
意、随便。在明朝,不仅朝廷用宫刑,某些高级将领也滥施 ,据《万历野获记》
记载,明英宗时,靖远伯王媪在征战某地时,竟将民间幼童 为奴,明英宗知道
后并不干预,可见这种做法在当时是被允许的。到了清朝,有所谓“闰刑”,即一
些在刑制上没有明确列出条目的酷刑,其中也难免没有宫刑了。
本文2023-08-07 01:21: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7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