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什么地方的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老子是什么地方的人?,第1张

老子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扩展资料:

关于的老子出生地有多种说法,包括河南鹿邑说、安徽涡阳说。

1、《史记·正义》明确说苦县与“彭城相近”,同时引《括地志》云:“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亳州谷阳县在哪里,在鹿邑吗,谷阳必与谷水有关,鹿邑没有谷水,谷水入涡处在今涡阳。

2、河南鹿邑说,老子是河南鹿邑人,这种说法在一九九零年之前争议并不多。直到一九九零年之后安徽对老子是哪里人提出异议以后,关于老子到底是哪里人才有了争议。

-老子

郁新:明初大臣,临淮(今安徽省凤阳东)人,字敦本,洪武年间官户部度支主事,明太祖和明成祖时官至户部尚书。长于综理,精于计算,所作规划,都很完备。前后执掌户部13年,精通业务,事事条理清楚,制度严密而不繁琐,很受朝廷器重。

  

郁采:明正德年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迁任裕州同知,时遇战乱灾荒,盗贼四起攻打裕州,他率领州民抵抗,连战数日后城陷,巷战而死。

  郁浩:明朝学士,举为进士后做官,他的政令简单易行而有效,但也要求严格执行,手下人都觉得他领导有方。

  

郁继善:宋朝的名医,对医学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研究,熟读古代医书,结合实践加以了精深的思考,取得很好疗效。

  

郁文博:明代藏书家。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官湖广副使,酷爱藏书校书,筑有“万卷楼”;致仕后,潜心于楼中校书,陶宗仪所编《说郛》,就是他校勘的。

 

 郁文名:清朝的画家,做人有骨气,常画山水花鸟。

  

郁松年:字万枝,号泰丰,清道光间人,购书数十万卷,精选宋元珍本,刊为《宜稼堂丛书》,抢救、保存了不少珍稀古籍,如宋代大数学家秦九韶、杨辉的算书,宋单常和元郝经的两种《续后汉书》。

  

郁永河:字沧浪,清浙江仁和县人,曾考取秀才,好远游。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福建省福州火药库爆炸,典守者被责求偿还,派人到台湾地方淡水采集硫黄。永河是幕客,自告奋勇。次年正月起程,二月廿五日抵台南府备办用具。四月初七北上,经各个台湾少数民族部落,抵甘答门(今台湾地方关渡)。最终,完成炼硫任务,十月初七离台。沿途以诗文记录见闻,写就《稗海纪游》。详细记载台湾地方的地理气候、风俗民情、产物历史,文笔细腻,是最早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一本台湾地方游记文献。

 

 郁锡麒:清末出色的园林专家,贯通中西园林之长,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就是他设计的。

  

郁慕侠:民国年间著名记者。他的《上海麟爪》,有声有色地描绘了沪上海滩方方面面的众生相。

  郁达夫:名文(1896-1945),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县城,是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国内外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和诗人。1913年秋,青少年时期的郁达夫,随兄长郁曼陀东渡日本留学,他与郭沫若和成仿吾组建了“创造社”。他所创作的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金秋桂花迟》闻名海内外。1945年9月,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牺牲时仅49岁。他一生留下了50多篇小说,200多篇散文和1000多首诗词。中国人民解放军郁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郁文(1919-1975),江苏省海门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宣传部干事,第115师直属政治部教育股股长,新四军3师7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7旅20团政治处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6纵16师47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3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海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海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国防部第5研究院3分院政治委员,第七机械工业部3院党委书记,空军第6研究院党组第一副组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75年逝世,终年56岁。

  

发不过来,自己看吧

http://baikebaiducom/view/185574htm#5

总书记

国学大师胡适之

抗倭名将胡宗宪

制墨巨匠胡开文

红顶商人胡雪岩

著名茶商胡允源

战斗英雄许家朋

湖畔诗人汪静之

胡适

胡适(1891—1962),行名洪,字适之。绩溪上庄人。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白话文学运动的领袖。幼读私塾,后赴上海梅溪、澄衷学堂。宣统二年(1910)考取清华庚款留美官费生,先后入康乃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农、哲、文等科。师从实验主义者的杜威。1917年起先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专职。为五四新文化运动“首举义旗的急先锋,提倡白话文的主将”。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9年曾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1957年起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毕生除短期从政外,主要从事教学与学术研究。由于学贯中西,先后获35个博士学位。一生著作丰富。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等。

胡宗宪

胡宗宪(1512—1565),字汝员,号梅林,绩溪大坑口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山东益都令,屡决悬案,平反冤狱,获朝廷嘉奖,晋3级。后任杭州知府,修西湖,扩岳坟。三十四年,任浙江巡按御史、总督。时因海盗作乱5岛,倭寇骚扰沿海,宗宪总制七省军务,转战江浙,弭平倭患,以战功获殊荣,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并加少保。四十一年,因被劾为“严党”,入狱后瘐故。隆庆六年(1572)得以昭雪,并录平倭功勋。戎马倥偬中着有《筹海图编》。

胡开文

胡天注(1742—1808),字柱臣,号在丰,绩溪上庄人。清代我国四大制墨名家之一,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天注自少从业于休城汪启义墨店,由于办事勤敏,精于店务,乾隆三十年(1765)禀承其店业,重立门面,首创胡开文宝号。后裔继承其遗志,创著名商标“苍室”。开文墨店良工辈出,墨品精良,堪称瑰宝。1915年其创制的“地球墨”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胡开文声名更振,店业扩展至国内外十余省市,以至海外。胡开文墨业也享誉至今。

胡雪岩

胡光墉(1823—1885),幼名顺官,字雪岩,绩溪湖里人,杭州胡庆余堂国药号创始人,为晚清的红顶商人。幼时家贫,后去杭城学商,任过跑街。咸丰十年(1860)得肆主之助,创设并自营阜康钱庄。十一年,因以粮米济清军,得左崇棠赏识。由于辅左有功,授江西侯补道。后鼎力襄助左开办企业,获大量回佣。除经营布匹及阜康钱庄20余处,还兼营米业与丝、茶出口。至1872年其产业资金已达白银2000万两,良田万亩。同治十三年(1862),始创饮誉中外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于杭城吴山脚下。光绪间,不甘外商对国内丝业贸易的垄断,据力竞争,终由官僚与外商的沆瀣勾结而失利。

胡允源

胡允源(1831—1914),绩溪大坑口人。出身寒门。少时,由父母托人送其去江苏东台茶店习商。后任水客,专事进山采购徽州名茶。咸丰间,以店东酬金及个人积累首创胡源泰茶号于泰兴。不久,又陆续将其茶号发展到泰县、泰州、靖江、上海等地。所营茶叶品种多,质量优,深得三泰地区顾客的青睐。其祖孙四代,历百余年商海沧桑,历尽艰辛,坎坷与劫难,不甘沉沦,力挽商机,先后开设茶庄、茶栈12片。为徽州茶商在“三泰”地区开辟了一方天地。

许家朋

许家朋(1932—1953) 战斗英雄,坎头村人。家境贫寒,11岁就随父母开荒种山,卖柴度日。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7月6日在石岘洞对美军第七师的反击战中,任突击排战士,在接近主峰时,遭暗堡火力堵截,战友一个个倒下,家朋从负伤战友孙球伦手中夺过炸药包,冲向暗堡,两腿负重伤,仍坚持匍匐至美军暗堡,因炸药包受潮爆炸未成,即纵身扑向暗堡射孔,以胸膛堵住机枪火力点,掩护突击排和后续部队冲锋,炸毁暗堡,攻战主峰,歼敌3500余名。家朋壮烈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为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中共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国***党员、模范共青团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汪静之

汪静之,男,生于1902年,原籍绩溪县上庄乡余村。他是“五四”时期全国142位著名作家之一。汪静之早年求学于屯溪茶务学校,1921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由于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是年下半年,与潘漠华发起成立了有柔石、魏金枝、冯雷峰等参加的,由叶圣陶、朱自清为顾问的“晨光文学社”。1922年3月,与潘漠华、应修人、冯雷峰等组织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团——湖畔诗社。1926年秋在芜湖一所中学执教,10月,经郭沫若介绍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编纂,次年任《革命军报》特刊编辑兼武汉国民政府劳工部《劳工月刊》编辑;1928年至1936年在上海、南京、安庆、汕头、杭州、青岛任中学 文教员及建设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8月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调北京人民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部任编辑;1955年调中国作协,其后,一直担任湖畔诗社社长。汪静之同志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他的作品有《蕙的风》、《耶苏的吩咐》、《翠黄及其夫的故事》、《鬻命》、《寂寞的国》、《人肉》、《父与子》、《作家的条件》、《诗歌的原理》、《李杜研究》、《爱国诗选》、《爱国文选》、《诗廿一首》,并民表过大量文章,其中诗集《蕙的风》1922年初版,在全国掀起巨大反响。鲁迅很赏识他的诗作,并对其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曾亲自为他修改作品,多次给他教诲和鼓励。“《蕙的风》的内容对于当时封建礼教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它的出版,无疑是向旧社会道德投下了一颗猛烈无比的炸弹,在我国文艺界引起了一场‘文艺与道德’的论战”。还发表了当时歌颂中国***诞生第一首新诗《天亮之前》。为“新的太阳升起”而欢欣鼓舞,尽情讴歌。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