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清代学术概论》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著)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qspf

书名:清代学术概论

作者:梁启超 著

豆瓣评分:96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份:2020-10

页数:473

内容简介:

《清代学术概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重要的代表作。该书梳理了从顾炎武、黄宗羲、胡渭、戴震,直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炳麟诸学人的思想与学术成就,将有清二百六十馀年学术发展作了全景式的勾勒,涉及清代几乎所有的学者和著作,是一部论述清代“思想界之蜕变”的学术论著,更是我们了解清代学术思想史的入门必读书。本次整理以通行的商务印书馆《共学社史学丛书》本为底本,并参校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学术概论》稿本、《改造》杂志排印本、商务印书馆1930年《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书局1936年《饮冰室合集》本诸多版本,力求准确、全面、恢复原貌。特别据稿本收入梁启超于1923年六七月间撰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概略》,此书是《清代学术概论》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中间过渡,可据以理清梁启超关于清代学术论述之发展脉络。此外,还附录《清代学术流别纲目》《清初五大师学术梗概》《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清代政治与学术之交互的影响》五篇文章,与《清代学术概论》是互为补充与发明的,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著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他退出政治舞台后,受聘成为清华国学院导师,从事学术研究,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碑帖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且以史学研究成绩最为显著。

校者:俞国林,浙江桐乡人。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中华书局总编辑助理,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兼《文史》编辑部主任。主持或参与编辑出版《全元诗》《唐五代传奇集》《孙诒让全集》《皮锡瑞全集》《南明史》《翁心存日记》《孟森著作集》《顾颉刚全集》《容庚学术著作全集》《陈梦家著作集》《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等,曾主持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指导的《学术著作出版规范》之“古籍整理出版规范”的制定。著作有《天盖遗民:吕留良传》《顾颉刚旧藏签名本图录》《吕留良诗笺释》《仰顾山房文稿》等,点校整理有《四书讲义》《吕留良全集》《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贻安堂诗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冷庐诗全集》等。

最古之史,实为方志是梁启超提出的。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曾说过:“最古之史,实为方志。”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古老的历史,其实是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

最古之史,实为方志里面的方志,其实就是记载某地的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名胜、古迹以及诗文、著作等的史志,是历史研究尤其是地方史研究的重要资料。梁启超说这句话就是说最真实的历史就是当地记录的历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简介。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原为1923年秋至1924年春夏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的讲义,成书后共分十六讲。中国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藏有题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的清华学校讲义一册,现存第一至十二讲(第十二讲未完)内容;

经过与当时听讲者回忆的对照,应即为梁启超在清华学校的讲义原本。该书部分章节,在出版单行本前,曾在报刊上发表。叙述明清以来中国学术之演变,经纬交织、层次繁复,分别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构成社会思潮史、学派史与学科史三大板块。

  《名家推荐书目》

  1.胡适开列的《中学国故丛书》目录胡适(1891~1962),早年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62年病逝于台湾。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尝试集》等。

  1920年,胡适开列了《中学国故丛书》目录,列举古籍31种,以备中学生阅读。

  《诗经》

  《战国策》

  《论语》

  《庄子》

  《荀子》

  《楚辞》

  《淮南子》

  《论衡》

  《左传》

  《老子》

  《墨子》

  《孟子》

  《韩非子》

  《元曲选》

  《史记》

  《汉书》《明曲选》

  杜甫

  白居易

  陶渊明

  李白

  韩愈

  柳宗元

  王安石

  陆游

  辛弃疾

  关汉卿

  欧阳修

  朱熹

  杨万里

  马致远

  2.胡适开列的《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有《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录图书约190种,后来根据它修订精简成《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

  书目答问/张之洞

  九种《纪事本末》

  老子/老子

  墨子闲诂/孙诒让

  元曲选一百种/臧懋循

  缀白裘/玩花主人

  西游记/吴承恩

  淮南鸿烈集解/刘安

  中国人名大辞典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

  四书韩非子/韩非

  周礼

  佛遗教经/迦叶摩腾、竺法兰等译阿弥陀经

  宋元学案/黄宗羲

  王临川集/王安石

  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

  章实斋年谱/胡适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

  诗集传

  左传/左丘明

  乐府诗集/郭茂倩

  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编论衡/王充

  法华经/鸠摩罗什译

  坛经/惠能

  明儒学案/黄宗羲

  朱子年谱/王懋竑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崔东壁遗书/崔述

  文选/萧统

  全唐诗/彭定求等

  宋六十家词/毛晋

  宋元戏曲考/王国维

  水浒传/施耐庵

  儒林外史/吴敬梓

  红楼梦/曹雪芹

  荀子集注

  3.梁启超开列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年轻时从师康有为,师徒力主变法维新,时称"康梁"。梁启超"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晚年讲学于清华学校等,曾任北平图书馆馆长。长于史学,颇多建树。著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等。

  1923年梁启超应《清华周刊》记者之约,拟就《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约160种。后来他又为"校课既繁、所治专门"的青年学生精简此书目,开列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四书

  书经(即尚书)

  礼记/戴圣

  老子/老子

  易经

  诗经

  庄子/庄子

  韩非子/韩非

  史记/司马迁

  后汉书/范晔

  荀子/荀子

  战国策

  左传/左丘明

  墨子/墨子

  汉书/班固

  三国志/陈寿

  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宋元明史纪事本末

  楚辞

  李太白全集/李白

  韩昌黎集/韩愈

  白香山集/白居易

  文选/萧统

  杜工部集/杜甫

  柳河东集/柳宗元

  4."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顾颉刚(1893~1980),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也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校任校。编著有《古史辨》、《尚书通检》等。

  1925年顾颉刚开列了一个包含有14种书的"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的目录。

  山海经

  世说新语/刘义庆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1877~1927)马可•波罗游记/(意大利)马可•波罗徐霞客游记/徐宏祖(1587~1641)西秦旅行记

  梁武石室画像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炫之

  唐人说荟

  元秘史(即蒙古秘史)

  陶庵梦忆/(清)张岱(1597~约1679)桃花扇/(清)孔尚任

  南洋旅行记

  5.鲁迅开列的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文学家。1902年留学日本,初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校。作品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著名。

  1930年,鲁迅为许世瑛开列了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列书12种。

  唐诗纪事/(宋)计有功(生卒年不详)唐才子传/(元)辛文房(生卒年不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1874~1952)历代名人年谱/(清)汪镇

  少室山房笔丛/胡应麟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阮元

  世说新语/刘义庆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

  抱朴子外篇/葛洪

  论衡/(东汉)王充

  今世说/(清)王晫(1636~?)

  6.十部中国国文源头书书目

  汪辟疆(1887~1966),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目录学家。著有《目录学研究》等。

  汪辟疆在1942年为中央大学国文系学生开列了一个包含10种图书的"最切要"的"源头书",并间或予以评注,颇多精要。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

  毛诗正义/(唐)孔颖达

  礼记正义/(唐)孔颖达

  荀子/荀子

  庄子/庄子

  汉书/班固

  资治通鉴/司马光

  楚辞

  文选/萧统

  杜诗

  7.经典常谈

  朱自清,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9月重印。

  朱自清(1898~1948),文学家、学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1931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大陆。回国后执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集《诗言志辨》等。

  本书初版于1940年代,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国重要典籍,以求能启发读者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其中辞赋、诗、文三篇因作品繁多,只叙其源流。

  说文解字

  周易

  尚书

  诗经

  三礼

  春秋三传(国语附)

  四书

  战国策

  史记汉书

  诸子

  辞赋

  诗

  文

  8."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设立"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请钱穆作了系列讲座。在讲演中钱穆指出有7部书是"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

  论语

  孟子/孟子

  老子/老子

  庄子/庄子

  六祖坛经/惠能

  近思录/朱熹,吕祖谦辑

  传习录/王守仁

  9.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人文部分)张岂之,徐葆耕主编。清华大学教务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印,1997年9月。

  本书参考清华大学校内外专家的意见,提出供清华大学本科生试用的80种书目,其中含中国文化、外国文化、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四类,每类20种。

  论语

  墨子/墨子

  孙子兵法/孙子

  孟子/孟子

  老子/老子

  庄子/庄子

  荀子/荀子

  易传•系辞

  史记选/司马迁著;王伯祥选编或来新夏选编论衡/(东汉)王充

  不真空论/僧肇

  物不迁论/(东晋)僧肇

  神灭论/范稹

  坛经/惠能

  张载集/张载

  四书集注/朱熹

  传习录/王守仁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读通鉴论/王夫之

  严复集/严复

  仁学/谭嗣同

  孙中山选集/孙中山

  诗经选/余冠英选注

  楚辞选/马茂元选注

  魏晋南北朝诗卷/丁夏选注

  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唐诗三百首/孙洙

  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

  宋诗三百首/金性尧选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

  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曹雪芹

  鲁迅选集/鲁迅

  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骆驼祥子/老舍

  围城/钱钟书

  曹禺选集/曹禺

  青春之歌/杨沫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

  艾青诗选/艾青

  理想国/柏拉图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忏悔录/圣•奥古斯丁

  思想录/帕斯卡

  新工具/培根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社会契约论/卢梭

  伦理学/斯宾诺莎

  西方哲学史/罗素

  科学史/(英国)丹皮尔

  哲学史讲演录•导言/(德国)黑格尔西方的没落/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悲剧的诞生/弗里德里希•尼采精神分析引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德国)李凯尔特人论/(德国)卡西尔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中国科学思想史/(英国)李约瑟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国)丹尼尔•贝尔从混沌到有序/普里戈金

  伊利亚特/(古希腊)荷马

  奥德修记/(古希腊)荷马

  神曲/(意大利)但丁

  堂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哈姆莱特/(英国)莎士比亚

  浮士德/(德国)歌德

  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红与黑/(法国)司汤达

  悲惨世界/(法国)雨果

  高老头/(法国)巴尔扎克

  汤姆大伯的小屋/(美国)斯托夫人安娜•卡列尼娜/(俄国)托尔斯泰玩偶之家/(挪威)易卜生

  母亲/(俄苏)高尔基

  卡夫卡短篇小说选/(奥地利)卡夫卡泰戈尔诗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雪国/(日本)川端康成

  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著;董衡巽译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10.北京大学学生应读选读书目

  本目是1998年为北大百年校庆而作。包括推荐应读书目30种,推荐选读书目30种。这个书目由北京大学校内外50多位著名教授推荐,他们是:

  丁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丰子义(北京大学教授)

  王太庆(北京大学教授)

  王永兴(北京大学教授)

  王守常(北京大学教授)

  王岳川(北京大学教授)

  王思斌(北京大学教授)

  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邓广铭(北京大学教授)

  厉以宁(北京大学教授)

  石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叶朗(北京大学教授)

  乐黛云(北京大学教授)

  朱伯昆(北京大学教授)

  朱德生(北京大学教授)

  任继愈(北京图书馆馆长)

  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汤一介(北京大学教授)

  孙小礼(北京大学教授)

  阴法鲁(北京大学教授)

  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家浩(北京大学教授)

  李慎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辛(北京大学教授)

  吴良镛(清华大学教授)

  何九盈(北京大学教授)

  何兹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芳川(北京大学教授)

  余敦康(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张世英(北京大学教授)

  张岱年(北京大学教授)

  陈启伟(北京大学教授)

  林庚(北京大学教授)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

  金克木(北京大学教授)

  周一良(北京大学教授)

  周民强(北京大学教授)

  周辅成(北京大学教授)

  庞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宝煦(北京大学教授)

  赵家祥(北京大学教授)

  赵敦华(北京大学教授)

  侯仁之(北京大学教授)

  费振纲(北京大学教授)

  袁行霈(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北京大学教授)

  唐有祺(北京大学教授)

  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楠森(北京大学教授)

  宿白(北京大学教授)

  谢冕(北京大学教授)

  楼宇烈(北京大学教授)

  裘锡圭(北京大学教授)

  戴逸(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应读书目:

  周易

  诗经

  老子/老子

  论语

  孙子兵法/孙子

  孟子/孟子

  庄子/庄子

  史记/司马迁

  坛经/惠能

  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

  唐诗三百首/孙洙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红楼梦/曹雪芹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鲁迅选集/鲁迅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瞿同祖

  理想国/柏拉图著;吴献书译

  神曲/但丁著;王维克著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著;曹未风译思想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卢梭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康德著,何兆武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傅雷译科学史/丹皮尔著,李衍译

  ***宣言/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著,张仲实译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

  (2)选读书目:

  礼记/戴圣

  荀子/荀子

  左传/左丘明

  韩非子/韩非

  论衡/王充

  三国志/陈寿

  世说新语/刘义庆

  文心雕龙/刘勰

  李太白集/李白

  资治通鉴/司马光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儒林外史/吴敬梓

  人间词话/王国维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

  国史大纲/钱穆

  圣经

  国富论/亚当•斯密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复活/列夫•托尔斯泰

  物种起源/达尔文

  城堡/卡夫卡

  飞鸟集/泰戈尔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西方哲学史/罗素

  历史研究/汤因比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哲学笔记/列

  摘自《名著的选择》

《少年中国说》是散文,它是文言文,在我们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最喜欢《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它展现了少年的强大力量,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当代青年。

每当我读完之后,心中都会有很大的触动,使我心中油然生出一种对中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有与国同运之感,仿佛与梁先生同处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未来在少年手中,少年也当有舍我其谁的锋芒,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意志,才能获得祖国的强盛与繁荣。

我心中之中国,是一个公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中国,是一个它国不敢冒犯的强大的中国。这样一个辉煌而伟大的国度,正等待着我们少年去把它建设的更好。它不允许我们懈怠,不允许我们放纵,不允许我们懦弱。我辈少年当自强,为了更加美好的中国。

选自《梁启超文集》:中国之旧史

(1902年2月8日)

于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

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

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然则,但患其国之无兹学耳,苟其有之,则国民安有不团

结,群治安有不进化者。虽然,我国兹学之盛如彼,而其现象如此,则又何也?

今请举中国史学之派别,表示之而略论之:

都为十种、二十二类。

试一翻四库之书,其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者,非史学书居十六七乎!上自太史公、

班孟坚,下至毕秋帆、赵瓯北,以史家名者不下数百,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

而陈陈相因,一邱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

何也?吾推其病源,有四端焉: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吾党常言。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其言似稍过当,然按之作史者之精神,其实际固不诬也。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

一人之天下,故其为史也,不过叙某朝以何而得之,以何而治之,以何而失之而已,舍

此则非所闻也。昔人谓《左传》为“相斫书”,岂惟《左传》,若二十四史,真可谓地

球上空前绝后之一大相斫书也。虽以司马温公之贤,其作《通鉴》,亦不过以备君王之

浏览。(其“论”语,无一非忠告群主者。)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

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其大蔽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于

是乎有所谓正统、闰统之争论,有所谓鼎革前后之笔法。如欧阳之《新五代史》、朱子

之《通鉴纲目》等,今日盗贼,明日圣神;甲也天命,乙也僭逆。正如群蛆啄矢至今不

能兴起者,数千年之史家,岂能辞其咎耶!

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

舍英雄几无历史。虽泰西良史,亦岂能不置重于人物哉!虽然,善为史者,以人物

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

附属。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

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

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

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今史家多于鲫鱼,而未闻有一人之眼光,能见及此者。此我国

民之群力、群智、群德所以永不发生,而群体终不成立也。

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凡著书贵宗旨。作史者,将为若干之陈死人作纪念

碑耶?为若干之过去事作歌舞剧耶?

殆非也。将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世之用也。故泰西之史,愈近世则记载

愈详。中国不然,非鼎革之后,则一朝之史不能出现。又不惟正史而已,邓各体莫不皆

然。故温公《通鉴》,亦起战国而终五代。果如是也,使其朝自今以往,永不易姓,则

史不其中绝乎?使如日本之数千年一系,岂不并史之为物而无之乎?太史公作《史记》,

直至《今上本纪》,且其记述,不少隐讳焉,史家之天职然也。后世专制政体日以进步,

民气学风日以腐败,其末流遂极于今日。推病根所从起,实由认历史为朝廷所专有物,

舍朝廷外无可记载故也。

不然,则虽有忌讳于朝廷,而民间之事,其可纪者不亦多多乎,何并此而无也?今

日我辈欲研究二百六十八年以来之事实,竞无一书可凭借,非官牍铺张循例之言,则口

碑影响疑似之说耳。时或借外国人之著述,窥其片鳞残甲。然甲国人论乙国之事,例固

百不得一,况吾国之向闭关不与人通者耶?

于是乎吾辈乃穷。语曰:“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沈。”夫陆沈我国民之罪,史家

实尸之矣!

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人身者,合四十余种原质而成者也,合眼、耳、鼻、

舌、手足、脏腑、皮毛、、筋络、骨节、血轮、精管而成者也。然使采集四十余种原质,

作为眼、耳、鼻、舌、手足、脏腑、皮毛、筋络、骨节、血轮、精管无一不备,若是者,

可谓之人乎?必不可。何则?无其精神也。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已。大群之中有小

群,大时代之中有小时代,而群与群之相际,时代与时代之相续,其间有消息焉,有原

理焉,作史者苟能勘破之,知其以若彼之因,故生若此之果,鉴既往之大例,示将来之

风潮,然后其书乃有益于世界。今中国之史但呆然曰: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至此

事之何以生,其远因何在,近因何在,莫能言也。其事之影响于他事或他日者若何,当

得善果,当得恶果,莫能言也。故汗牛充栋之史书,皆如蜡人院之偶像,毫无生气,读

之徒费脑力。是中国之史,非益民智之具,而耗民智之具也。

以上四者,实数千年史家学识之程度也。缘此四蔽,复生二病。

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英儒斯宾塞曰:“或有告者曰,邻家之猫,昨日产一子。

以云事实,诚事实也;然谁不知为无用之事实乎。何也?以其与他事毫无关涉,于吾人

生活上之行为,毫无影响也。然历史上之事迹,其类是者正多,能推此例以读书观万物,

则思过半矣。”此斯氏教人以作史、读史之方也。秦西旧史家,固不免之,而中国殆更

甚焉:某日日食也,某日地震也,某日册封皇子也,某日某大臣死也,某日有某诏书也。

满纸填塞,皆此等“邻猫生子”之事实,往往有读尽一卷而无一语有入脑之价值者。就

中如《通鉴》一书,属稿十九年,别择最称精善,然今日以读西史之眼读之,觉其有用

者,亦不过十之二三耳。(《通鉴》载奏议最多,盖此书专为格君而作也,吾辈今日读

之实嫌其冗。)其他更何论焉!至如《新五代史》之类,以别裁自命,实则将大事皆删

云,而惟存“邻猫生子”等语,其可厌不更甚耶?故今日欲治中国史学,真有无从下手

之慨。《二十四史》也,《九通》也,《通鉴》、《续通鉴》也,《大清会典》、《大

清通礼》也,十朝实录、十朝圣训也,此等书皆万不可不读。不读其一,则挂漏正多,

然尽此数书而读之,日读十卷,已非三四十年不为功矣!况仅读此数书,而决不能足用,

势不可不于前所列十种二十二类者一一涉猎之。(杂史、传志、札记等所载,常有有用

过于正史者何则?彼等常载民间风俗,不似正史专为帝王作家谱也。)人寿几何,何以

堪此!故吾中国史学知识之不能普及,皆由无一善别裁之良史故也。

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万事,皆取“述而不作”主义,而史学其一端也。

细数二千年来史家,其稍有创作之才者,惟六人:一曰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其

书亦常有国民思想,如项羽而列诸本纪,孔子、陈涉而列诸世家,儒林、游侠、刺客、

货殖而为之列传,皆有深意存焉。其为立传者,大率皆于时代极有关系之人也。而后世

之效颦者,则胡为也!二曰杜君卿。《通典》之作,不纪事而纪制度。制度于国民全体

之关系,有重于事焉者也。前此所无而杜创之,虽其完备不及《通考》,然创作之功,

马何敢望杜耶!三曰郑渔仲。夹漈之史识,卓绝千古,而史才不足以称之。其《通志·

二十略》,以论断为主,以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惜其为太史公范围所

困,以纪传十之七、八,填塞全书,支床叠屋,为大体玷。四曰司马温公。《通鉴》亦

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为蓝

本,而至今卒未有能逾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五曰袁枢。今日西史,大率皆纪事本末

之体也,而此体在中国,实惟袁枢创之,其功在史界者亦不少。但其著《通鉴纪事本末》

也,非有见于事与事之相联属,而欲求其原因结果也,不过为读《通鉴》之方便法门,

著此以代抄录云尔。虽为创作,实则无意识之创作,故其书不过为《通鉴》之一附庸,

不能使学者读之有特别之益也。六曰黄梨洲。黄梨洲著《明儒学案》,史家未曾有之盛

业也。中国数千年惟有政治史,而其他一无所闻。梨洲乃创为学史之格,使后人能师其

意,则中国文学史可作也,中国种族史可作也,中国财富史可作也,中国宗教史可作也。

诸类此者,其数何限!梨洲既成《明儒学案》,复为《宋元学案》,未成而卒。使假以

十年,或且有汉唐学案、周秦学案之宏著,未可料也。梨洲诚我国思想界之雄也!若夫

此六君子以外(袁枢实不能在此列。)则皆所谓“公等碌碌,因人成事。”《史记》以

后,而二十一部皆刻画《史记》;《通典》以后,而八部皆摹仿《通典》;何其奴隶性

至于此甚耶!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以故每一读辄惟恐卧,而思想所以不进也。

合此六弊,其所贻读者之恶果,厥有三端:一曰难读。浩如烟海,穷年莫殚,前既

言之矣。二曰难别择。即使有暇日,有耐性,遍读应读之书,而苟非有极敏之眼光、极

高之学识,不能别择其某条有用、某条无用,徒枉费时日脑力。三曰无感触。虽尽读全

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厉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以应今日之时势而立于万国者。

然则吾中国史学,外貌虽极发达,而不能如欧美各国民之实受其益也,职此之由。

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

科,实为无老无幼、无男无女、无智无愚、无贤无不肖所皆当从事,视之如渴饮饥食,

一刻不容缓者也。然遍览乙库中数十万卷之著录,其资格可以养吾所欲、给吾所求者,

殆无一焉。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新史学》

之著,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

你好!首先,这首诗你给的不全啊。全文是:

六鳌摇动海山倾,谁入沧溟斩巨鲸 。

括地无书思补著,倚天有剑欲长征 。

抗章北阙知无用,纳履南山恐不成 。

我欲青溪寻鬼谷,不论礼乐但论兵。

解释诗的事情,我是不擅长的。不过懂的大意就行,而要明白大意,要明白其中的典故。

首先的就是“六鳖”,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海上有仙山,并且还会动,为什么呢?因为仙山是在神龟的背上。五座仙山,六只神龟,至于怎么个驼法,咱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几只神龟的命运不太好,被一个巨人钓了去,所以五座仙山飘走了两座,只剩了三座。

类似的神话传说有女娲斩神龟四肢立天地,俗话有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所以首句应该就是说天下有灾难了,将倾了嘛。

“谁入沧溟斩巨鲸”,此句应该没有用典,因为俺没有找到。这句是说谁能去斩除为乱天下的乱臣贼子。

“括地无书思补著,倚天有剑欲长征 。”括地一句十分不解,暂且放下,意思应该是作者想做一些事情。关于倚天剑,当然不是金庸小说。李白在《临江王节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的句子。这个就能与“斩巨鲸”联系到一起了。

“抗章北阙知无用,纳履南山恐不成 。”“抗章”意思就是向皇帝上奏章,北阙就是北方了,应该是指皇帝所在地,因为古代封建皇帝都是坐北朝南的。“纳履”意思是穿鞋,俗语又有云:“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但在这里应该是第二种意思,借指辞别。“南山”,此处所指应是终南山,就是隐居之所。此句大意是,虽然知道向皇帝上书没有用,但是呢,要是辞别隐居也是不能。

“我欲青溪寻鬼谷,不论礼乐但论兵。”“鬼谷”就是春秋时在清溪隐居的纵横家鼻祖鬼谷子。鬼谷子是个神奇的人,据传弟子有著名兵家弟子:孙膑,庞涓。还有纵横家:苏秦,张仪。梁启超找鬼谷子想干什么呢?不论礼乐,要论兵。而梁任公先生,则是地道的儒家弟子,他师从康有为,康有为常自比为孔子,晚年还想创孔教为国教。梁任公先生找鬼谷子不聊礼乐,为什么要言兵呢?不知道时代背景,真的难分析。最初俺大胆胡猜是要借某些实权者之力平定动乱。经过一番乱找,幸运的发现了一段文字。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看来的这首诗,俺找来的这段文字里反正有这段诗(南环瑾讲解素书):

近世梁启超先生,治学有宗。亦以忧世感时,愤儒家之说,难济艰危,曾赋言以寄:“六鳌摇动海山倾,谁入沧溟斩巨鲸。括地无书思补着,倚天有剑欲长征。抗章北阙知无用,纳履南山恐不成。我欲青溪寻觅谷,不论礼乐但论兵。”

结合南大师的说法来看,梁任公则是个人感觉儒学不足以济世,寻求它法了。俺曾听人言,儒家的书籍可以用来修身防御,却不能用来进攻。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所以梁任公想借鉴一些兵家权谋之术也说不定。

说了这么多废话,此诗大意是:天下动荡不安,谁能来平定天下,谁能解民于倒悬,拯救天下呢(当为自问)?思来想去,办法总有那么几个。可是自己有自知之明,不受待见,方法不会被采用。想要做个隐士也不一定能成。求之不得,求之别处。也许从其他地方能得到一些帮助,也许能寻到更好地方法来平天下,定纷乱,比如诸子百家。

既然没有人解答,就听我胡言乱语一通吧。

因为当年思想是空前开放的,所以很多青年也一直在读其他的书,那么当时的文学大师就有胡适,梁启超,鲁迅等等,他们在思想方面上的观念都是比较具有先进性和领导性的。而且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不学习其他的文化的话,就会落后于整个世界。

胡适就开列了一个叫做中学国故丛书的目录里面有31种的古籍。这些分别都是《诗经》,《战国策》,论语,庄子,荀子,《楚辞》等等,而且还有非常多关于李白,杜甫,陶渊明,白居易等等这些著名诗人的作品。在1923年梁启超及搞了国学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但是当时的书目收录是有170种图书的,他又觉得这样的话对于青年来讲是比较繁杂,而且今年也不一定有这么多时间去看,所以他后来精简了很多,剩下了25种,也同样是有庄子,老子,荀子,还有诗经这一些书。

可以这样说,胡适还有梁启超都是读国学长大的,但是后来他们是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文化,但是他们还是以国学为主,所以当年就有很多争议,对于青年人是否要读国学书籍。所以鲁迅在这些讨论的浪潮之中给出的书目是避开了必读的两个字,缩小了范围,但是放宽的种数。他觉得青少年应该读书的方向是自己喜欢读的,也不要死读书。

鲁迅给出的是有时四部书目,比如说是《山海经》,《大唐西域记》,《宋元戏曲史》,这些书所涉及到的范围都是比较广阔的,可以认识到其他地方的情况等等。同时也是包含的一些兴趣文化,想要青少年在读书的时候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变法通议》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思想的主要著作,也是近代很系统的宣扬维新变法主张,在文中他论证了中国社会必须要改良变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是当时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变法通议》这一著作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受到了很多爱国人士的`追捧,也大大增强了梁启超的名望。

《变法通议》历史意义:

梁启超以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窥测到了当时中国变法的迫切性,他在《变法通议》中的变法主张,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时代的强烈呼声,因而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但是,《变法通议》之所以倡言变法,鼓吹改革的理论依据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西方进化论,这种以自然万物之进化与人类社会之发展作自然比附的思想方法无疑是形而上学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