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蜂蜜是不是非常贵?有多贵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2收藏

古代蜂蜜是不是非常贵?有多贵呢?,第1张

我国驯蜂养蜂的历史较久,所以价格相对来说并不会太高,令人无奈的是,现如今的蜂蜜市场鱼龙混杂,各种“科技蜜”“水蜜”充斥着市场,令消费者望而却步,挑选到一款真蜂蜜好蜂蜜成了难度不小的事情。

孙亮,是孙权的小儿子,做了吴国皇帝的天才儿童。有一次,孙亮想要吃生梅子,便派了黄门官去库房把浸过蜂蜜梅子取来,可取回来的竟然有老鼠屎,便招来库吏询问。这种事,库吏可是坚决不承认的,能动手脚的也就只有他和黄门官两人,有人提议,将两人都关起来治罪。孙亮却有了个好主意,命人将老鼠屎剖开,只见鼠屎外面是湿的,里面很干燥。

于是,答案就有了。

孙亮说,如果老鼠屎早就在蜂蜜里,那一定是里外都湿透的,而现在却是里面干外面湿,很显然是刚放进去不久,就是黄门官做的。

机关泄露了,黄门官只得服首认罪。

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表面现象往往最迷人眼,若不深入细致观察,就不回得到正确的答案。

还有袁术死的时候要喝蜂蜜水 唐代李林甫口蜜腹剑

我们都知道,蜜蜂在我国历史悠久,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养蜂场出现,不管是养殖技术还是产蜜技术都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资源。尤其是蜂蜜,在我国的应用更是历史悠久,在很多古书中都有关于蜜蜂养殖技术与蜂蜜生产以及应用的技术出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中关于蜂蜜入药的记载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很多方法直到今天也还受用,可见古人的智慧并非一般。虽然古人智慧我们不得不佩服,但是古人还是有错误的时候,比如古人吃蜂蜜的时候就只吃熟蜜,不吃生蜜,究竟是什么呢?

新鲜蜂蜜

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知道了蜂蜜高温以后营养会变差,但是在古代的时候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并不知道高温会使蜂蜜的营养成分散失,但是就算是经过高温的蜂蜜,对于古代人来说还是相当好的入药材料。那么我们是如何知道古人吃蜂蜜的时候只吃熟蜜,不吃生蜜的呢?这与我国古代一位名人有关。

我们都知道《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作品,里面的很多方子现在还在使用,但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一句话也透露出了古人吃蜂蜜的特点,那就是:“蜜为蜂液,食多则令人毒,不可不知,;炼过则无毒矣”。很多朋友受到这句话的影响至今都还将蜂蜜高温后吃,最后吃到的蜂蜜其实已经失去了蜂蜜原有的营养成分。但是这句话也充分证明了一点,古人吃蜂蜜的时候都是要将蜂蜜经过高温以后再吃的。虽然说高温后的蜂蜜营养成分不高,但是在落后的古代来说应该也算得上是上好佳品。

李时珍可是著名的古代医学家,严格说关于生蜜熟蜜的这点他会进行大量研究,不会轻易说出蜂蜜需要高温以后再吃,但是毕竟他仅仅是医学家,而不是养蜂人,自然不知道其中道理,否则可能在那个时代蜂蜜就已经只吃原蜜了。那么为什么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吃蜂蜜要先经过高温处理以后再吃呢?

其实这点我们可以从蜜蜂的特点和取蜜方式来进行推断。李时珍也是中国人,所以当时饲养的蜜蜂必然是中蜂,而且当时并没有活框养殖技术,以桶养和野外收捕为主,而取蜜的方法也不会像我们今天这样有专业的离心分离机,而是我们今天在广大农村还有很多养蜂人在用的洗干净手,拧!这样的蜂蜜自然是原生态的,按理说是非常好的,但是为什么会有毒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就连现在很多传统饲养的人在取蜜的时候都是用拧的方式来取蜜,对于边角蜜含有幼虫和幼蜂的也是一起拧,这难免会让蜂蜜中含有少量的蜂蛹以及幼蜂的体液,而古代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卫生环境,难免对蜂蜜造成污染,长期下来少量的生蜜是对人没什么影响,但是大量的蜂蜜却让人中毒。

经过大量的实践后古人发现了经过高温的蜂蜜没有毒,于是采用高温的方法来对蜂蜜进行灭菌使用,于是就形成了古人只吃熟蜜,不吃生蜜的习惯,也就有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蜜为蜂液,食多则令人毒,不可不知,;炼过则无毒矣”这句话。

战国时有蜂蜜。

战国时期有条件的人通常在夏天喝混合蜂蜜的“蜂蜜水”。直到三国时期,仍然有人爱蜂蜜水。相传袁术死前想喝一碗蜂蜜水,但军中并无蜂蜜,他只能长叹一声,咽血而终。

蜂蜜的历史和记载

关于食用蜂蜜的记录,最早记录在西班牙的一个洞穴之中,考古学家在洞穴中发现了一幅公元前7000年所作的壁画,该壁画由红石绘制,主题为“峭壁上的蜂蜜采集者”,反映了当时人们采集蜂蜜的情景。

在公元3200年的埃及,蜜蜂是法老与国王的代表是权力的象征,那个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得知,蜂群中只有一个蜂王,最不可思议的是蜂蜜的杀菌功效在古埃及就已经被运用得当,古埃及人会利用蜂蜜的杀菌功效制作木乃伊。

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蜜蜂被认为是圣洁的象征,那个时期,古希腊的妇女就已经开始将蜂蜜作为护肤品使用了,自然科学之父亚里士多德编写了最早的,关于正确养蜂和采蜜的专业书籍,古希腊人有将蜂蜜放入死者坟墓习俗,他们认为将蜜蜂放入蜂蜜可以让死者灵魂得到永生。

据史料记载,公元713年,渤海郡王给大唐上贡,贡品有人参和蜂蜜。在人工制作的砂糖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蜂蜜就显得格外的珍贵了,简直就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美味,备受皇亲国戚和各位贵族的喜爱。

古代就叫做“蜜蜂”。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在《诗经·周颂·小毖》有“莫予荓蜂”的诗句,这是“蜂”字的最早文献记载。

“蜜”字则首见于《礼记。内则》(前3世纪)。

东周时期(前770~前256),出现了现存最早的有关养蜂的文献——《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约前3世纪)。

其中,“蜂蜜”二字开始组合成双音节词并沿用至今。

该文描述了“其状如人,而二首”的原始蜂窝形状和“用一雄鸡禳而勿杀”的祭祷蜜蜂的习俗。

蜜蜂采蜜

1,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经过充分酿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质。

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

水分含量少于23%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2,中国是世界上较早驯化蜜蜂的国家之一,早在汉代已作为普遍的饮品。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袁术称帝后遭遇众人围攻惨败,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逃到寿春后,因天气炎热,

袁术找庖官要蜂蜜水喝,庖官回应找不到,只有麦稃粥。袁术大叫道:“袁术已经到了这步田地了吗?”遂吐血身亡。“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

又无蜜。坐棂床上,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床下,呕血斗馀而死。”——《三国志·袁术传》裴松之注引《吴书》。

3,蜂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称:“岩蜜”“石蜜”“石饴”“蜂糖”。《本草纲目》:“入药之功有五,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润燥也,

止痛也。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平和,故能解毒;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之痛;和可致中,故能调和百药,而与甘草同功”。

4,蜂蜜随蜜源植物种类不同,颜色差别很大。无论是单花还是混合的蜜种,都具有一定的颜色,而且,往往是颜色浅淡的蜜种,其味道和气味较好。因此,蜂蜜的颜色,既可以作为蜂蜜分类的依据,也可作为衡量蜂蜜品质的指标之一。

蜂蜜之间存在着色泽差异,将其分为水白色、特白色、白色、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及深琥珀色7个等级。

5,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蜂蜜是由单糖类的葡萄糖和果糖构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不需要酶的分解。蜂蜜比蔗糖(砂糖的主要成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含的单糖,

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保健作用,因而被称为“老人的牛奶”。

天然的含有活性酶的蜂蜜不能加热至60摄氏度以上,否则活性酶会在高温下变性失活,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蜂蜜在温开水或凉水冲泡时口感甜,用较高温度冲泡口感会变酸。

-蜂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