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常识/不鄙文丛》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6收藏

《中国文学常识/不鄙文丛》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中国文学常识/不鄙文丛》(郑振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7zn67I8bSQd-mgOdmIPWA

提取码:4zuf

书名:中国文学常识/不鄙文丛

作者:郑振铎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7-1

页数:320

内容简介:可以没知识,不能没常识。

《中国文学常识》撷取木心启蒙读物之一、《文学回忆录》之框架和灵感来源——《文学大纲》之精髓。郑振铎写的《文学大纲》,木心反复看了很多遍,以至于50年后,他到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时,基本上都还是沿袭了很多郑振铎的观点。

《中国文学常识》是一本极佳的以中国文学史为线索的文学常识入门书,是中国学术极盛期郑振铎先生写就的大师之作,集中国文学之大成。

《中国文学常识》内容上起公元前4世纪商代中叶,下迄20世纪初新文学运动,不仅涉及文学,还兼及史学、古籍、文字、绘画等,注重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用新的观点、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中国历代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脉络清晰,材料丰富。书中有郑振铎先生鲜活的口语表达,也有许多神来之笔。

《中国文学常识》是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人文修养的理想读本。

作者简介:郑振铎,中国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燕京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主编《文学季刊》《世界文库》等。

郑振铎坚持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并且较早提出和着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一贯重视民间文学和小说、戏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民间文学、戏曲等史料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关著述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文学大纲》等。

一、郑振铎的主要作品:

1、专著:

《文学大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基本建设及古文物保护工作》、《域外所藏中国古画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

2、小说:

《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佝偻集》、《欧行日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民族文话》、《蛰居散记》。

3、译著:

《沙宁》、《血痕》、《灰色马》、《飞鸟集》、《新月集》、《印度寓言》。

二、人物简介:

郑振铎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和藏书家。1898年生于浙江温州,祖籍福建长乐,笔名西谛。抗战期间,郑振铎在上海倾囊收购流散古籍,并联合张元济等知名学者在上海组织“文献保存同志会”,抢购如张氏适园、刘氏嘉业堂、邓氏群碧楼、沈氏海日楼、瞿氏铁琴铜剑楼等私藏珍本,为中华文化保存保护作出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出任文化部副部长、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凡有接收捐献或收购到的重要善本,都优先转给国家图书馆收藏。先生去世后,家属秉承遗志,将其生平藏书全部捐赠给国家图书馆,为国图善本馆藏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三、著作介绍:

1、《文学大纲》是2010年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振铎。

全书分四大卷共四十五章,对于世界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均作生平简介,而对于各种名著,既有故事梗概的简述,也对之作出简要的评论。这使得全书不仅富有较浓的文学史色彩,还兼具世界文学辞书的性质,一册在手,使得当时的中国读者,可以对世界文学史概况有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了解与认识。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史,也是20世纪20年代最杰出的世界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史巨著,是我国在世界文学史课题方面的开山之作,也是整个东半球较早出现的文学史类专著。

郑振铎首次把东西方文学史平等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明确地摒弃了一般西方学者所持的“西方中心论”,而对东方国家(地区、民族)的优秀文学遗产(尤其是中国的古代文学的伟大成绩)表现了同样的尊重和推崇。

《文学大纲》不仅涉及文学,还兼及史学、古籍、文字、绘画等诸多领域;所述上起人类开化史之初叶,下迄20世纪前期中国新文学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涉及古今中外诸多作家诗人和名篇名作。

2、《俄国文学史略》内容简介:俄国的文学,和先进的英国、德国及法国及其他各国的文学比较起来,确是一个很年轻的后进;然而她的精神却是非常老成,她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实。她的全部的繁盛的历史至今仅有一世纪,而其光芒却在天空炫耀着,几欲掩蔽一切同时代的文学之星,而使之黯然无光。

郑振铎倡导对外国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又以自己的相应的研究成果,在方法论等方面为同时代的人们初步地成功地构建了某种学术范式。且以那本《俄国文学史略》为例,从由郑振铎编纂的前十三章的内容看,可谓在中国首次完整系统地勾勒了俄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线索,或者说是对俄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风貌作了鸟瞰式的把握。

3、《中国俗文学史》是20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郑振铎。本书是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专著。

《中国俗文学史》是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专著。有学者认为该书可以与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互为补充,鼎足为三,珠联璧合,均为研究中国文学史必读的基本典籍。

作者认为,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该书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对中国历代歌谣、民歌、变文、杂剧词、鼓子词、诸宫调、散曲、宝卷、弹词、子弟书等等民间文学作了系统的梳理,从大体说来,确是关于中国俗文学的非常完善的本子,尤其是许多参考书,是为平常所不易搜求的。

4、《中国版画史图录》是2012年中国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郑振铎。本书收录了上千幅图叙述了中国版画的发展历史。

我国版画之兴起,远在世界诸国之先。欧洲之版画,为德荷二国所创,始施于博戏之纸牌上,并以刻印圣经图像,时约在公历一千四百年左右(当我国永乐初)。日本之浮世绘版昼则盛于江户时代(当我国万历至同治间)。

独我国则于晚唐已见流行。迄万历、崇祯之际而光芒万丈。歙人黄、刘诸氏所刊,流丽工致,极见意匠。十竹斋所刊昼谱、笺谱则纤妙精雅,旷古无伦,实臻彩色版画最精至美之境。其时欧西木刻昼固犹在萌芽也。世人唯知有《芥子园画谱》。

5、《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由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郑振铎。全书分为古代、中世、近代三卷,自古代文学鸟瞰至近代阮大铖与李玉,共六十四章,第章分若干小节。所收材料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同时期其他书所未论及的,如变文、戏文、诸宫调、散曲、民歌以及宝卷、弹词、鼓词等。

另外,本书还首次附入插图。在书的论述中,着重于第一个文学运动或某一种文体以及能代表那一时代的重要作家。

——郑振铎

新华网——中华文化遗产保护先驱郑振铎铜像在国图揭幕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谛,笔名有郭源新、落雪、ct等,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

郑振铎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在文学理论方面,他是文学革命初期"为人生"的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1921年6月,他进一步提出需要“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血和泪的文学》),要求进步作家创作出“带着血泪的红色的作品”(《我们的杂记》)。从那时起,他一生坚持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在社会改革中的功能,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

在文学研究方面,20年代初即提倡和从事中外古今文学综合的比较研究,较早提出和着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国文学史,特别是一贯重视民间文学和小说、戏曲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作了很多属于开拓性的工作。

扩展资料:

郑振铎人物轶事

郑振铎的初恋并不顺利,那时,他正在北京读书,北京的福建同学组织抗日联合会,经常聚会。他自然是每会必到,到则必慷慨陈词。当时,全国女子高等学府——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以战国“四公子”自许的女高师“四公子”中,就有3个是福建籍。

其中,有一个叫黄世瑛,出身于有钱人家,家里既有恒产,又代代做官,她的父亲此时正任教育部的主事,像她这样的**,居然也参加爱国活动,还担任了校学生自治会主席,而且长得很漂亮,在爱国学生运动中,郑振铎对她很有好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觉得只要几天不见黄世瑛,便仿佛定不下心来。有时,他正好有关于学生运动的事,便闯进女高师红楼去,当时,因五四运动的冲击,女高师当局已被迫放宽了原先如同监狱看守般的门卫制度。遗憾的是,由于黄世瑛的犹豫和她父母的反对,郑振铎长时间处于无可奈何的痛苦中。

—郑振铎

  1958年10月17日,由北京飞往莫斯科的一架“图—104”客机在楚瓦什苏联的卡纳什地区失事。乘客和乘务员全部牺牲。乘此飞机的有我国前往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访问的文化代表团团长郑振铎,副团长蔡树藩,团员马适安、阿不都热合满、谭丕谟、刘仲平、林立、姜燕、陈重华、锺兆榕等10人,以及对外贸易部和外交部的出国工作人员肖武、李福奎、孙瑛璞、宁开逸、陈朔、刘崇富等6人。同机遇难的还有到我国访问后回国的外国友人和离华返国的外国专家49人。

  10月26日,因飞机失事而牺牲的郑振铎、蔡树藩等16位同志的骨灰在苏联民航总局国际交通局副局长叶尔马索夫和我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张伟烈护送下,从莫斯科由专机运回北京。

  《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发表郑振铎的孩子郑尔康撰写的怀念文章《书魂——怀念父亲郑振铎》:

  “我的这些书将来都是国家的。”这是您——我亲爱的父亲——生前常对家人以及您的老朋友们讲的一句话。

  今天,当北京图书馆为纪念您诞辰90周年而举办展览时(北京图书馆主办的“纪念郑振铎诞辰90周年展览”,1988年12月8日至12月22日在该馆展览厅举行),那160来幅照片和几大玻璃厨的藏书,又使我想起了您的这句话……

  由于展厅的容量及种种原因,这次展出的书籍,在您的全部藏书中,大概只是九牛之一毛吧。那部在您离开人间后才出版的一函六册摊开着的《西谛书目》,告诉人们,在这宝库里收藏着近10万册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

  从历代诗文剧集、总集、词曲,到小说、弹词、宝卷、版画和各种政治经济史料,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无论就其质量还是数量而言,在国内其它同类宝库中,都是屈指可数的。望着《书目》,我便想到了当年家里那一排排古色古香的书架和满架满架的伴随着您一生的藏书。

  为了书,您自奉甚俭。作为一位名作家,您有相当丰厚的收入。但是,您的一生,又几曾穿过一件体面的衣服?又几曾为家里添置过一件考究的家具?直到晚年,您还睡在一张陈旧的木板床上。在许多老朋友家里都有了电视机的时候,您不为所动,说是怕影响工作。您一生粗茶淡饭,每日只需一卷书、一杯醇酒足矣!您的稿酬哪儿去了?每当您拿到稿酬就必去“访书”,日暮黄昏时,您便满载而归——拉回满满一车线装书。对此,母亲往往颇为不满,拉长了脸,而您却总是伸伸舌头一笑置之。

  您是一位赤诚的爱国者,因此您的藏书又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在漫长的“抗战八年”里,您没有和许多老友一起去“大后方”或是奔赴抗日疆场,而是留在上海,以您独特的方式进行着战斗——为国家抢救了大量珍贵文献。胜利后,这就是您交给祖国和人民的宝贵战利品,用您的话,这就叫“书生报国”。

  30年前,枫叶含丹时节,您奉命出访,意外地在异国他乡的万里长空化成一团火花,从此您离开人间,开始了永恒的太空遨游。您行色匆匆,没有给亲人留下一句遗言;但是,母亲和我,还有姐姐,牢记着您“我的这些书将来都是国家的”这句话,谢绝了所有登门以高价来收买您藏书的人;把您的全部藏书献给了国家,实现了您“书生报国”的最后一个心愿。

  书,书,书,您的一生就是离不开书。书给了您智慧和力量,而您又赋予书以新的生命。用“书魂”二字来赞美您,也许您会笑道:这是儿子在吹捧老子,但了解您的人一定都会同意,和您一起在天国的老友沈雁冰和叶圣陶等先生也一定会赞同的,我想。

落雪的简介:

落雪的原名叫做郑振铎,字西谛,落雪是他众多笔名之中的一个,1898年,落雪在浙江省的温州市出生,在1919年参加完五四运动以后便开始发表作品。

1932年的时候,他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正式出版,曾经先后担任过全国文联福利部部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全委、主席团委员,全国文协常委和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52年,落雪正式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并出版了三册《中国文学研究》,但是在1958年的10月17日,落雪因为乘坐的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享年六十岁。

扩展资料:

郑振铎嗜书成癖,但不盲目追求古本,而主要是为了阅读和研究之用,当时许多藏书家不曾经意的戏曲、小说、宝卷、弹词以及版画、外国文学译本等,都在他的视野之中。

郑振铎所关注的许多领域,如今已成为热门的学术话题,其藏书的独特价值更为突显。郑振铎对于宝卷、弹词、鼓词等讲唱文学的收集,既全且早。

比如,《三笑姻缘》《玉蜻蜓》《珍珠塔》等弹词藏本,福州本《荔枝陈三歌全传》、潮州本《双白燕》等鼓词藏本,这些民间创作,如果没有他的搜访发掘,或许早就湮没无闻了,陈红彦说。

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共约80万字,这实在是一篇呕心沥血的巨著。我认为,这不仅是中国人所写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通史。

也是整个东半球较早出现的此类专著,而且还是世上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史。对于《文学大纲》的贡献,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福康如此评价。

—落雪

1、现代学者郑振铎、胡适对毛氏的评点评价不高

2、郑振铎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猛将之一,做出了大量的新文学实绩,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个性。

3、本文着重研究郑振铎先生在敦煌学方面的成就。

4、、有山东籍学生组织的“曙光社”、由郑振铎、瞿秋白等成立的“人道社”

在长沙有周来组织的“新民学会”

在天津有周来等领导的“觉悟社”等等。

5、北大毕业之后

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

与恽代英、郑振铎、沈雁冰、胡愈之成为好友。

5、lishixinzhi是一部

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高质量的句子

6、难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鲁迅与郑振铎在北京琉璃厂遍求信笺纸300余种

辑成《北平笺谱》

可见文人对此的喜爱。

7、民国时期大文人里

鲁迅、郑振铎也是古籍大藏家

1933年两人曾一南一北

合作编印了《北平笺谱》。

8、81年前的夏天

郑振铎和冰心夫妇受时任平绥铁路局局长沈昌所邀

与雷洁琼、顾颉刚等社会名流组成“平绥沿线旅行团”。

9、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先生用宣纸重印的《十竹斋笺谱》

在卷首上赞曰:“纸墨良好

近时少见。

10、既为民间熟悉传唱

也为中外名家称赞

郑振铎先生赞之“好语如珠

即不懂粤语者

也为之神移”。

11、郑振铎先生的儿子郑尔康先生结婚时

母亲正好得了肋膜炎

父亲就带了我去参加婚礼。

12、民主人士郑振铎、许广平、吴耀宗、赵朴初、胡愈之等人也在青年会发起了“星二聚餐会”

利用聚餐的形式

讨论时局

宣讲主张。

13、鲁迅后期在紧张战斗之余

还兴趣盎然地与郑振铎一起合印古雅精美的《十竹斋笺谱》。

14、郑振铎《桂公塘》八:贾余庆在饮酒中间

装疯作傻

诋骂南朝人物无所不至

用以献媚于铁木儿。

15、写到父亲与王伯祥、沈雁冰、胡愈之、夏丏尊、朱自清、郑振铎、顾颉刚、俞平伯、丰子恺、吕叔湘等人的友谊

并无形容之语

全是一些平实的交往细节。

16、1932年

鲁迅离京6年后再次来京

他又来到同古堂

并说自己拟与郑振铎编印《北平笺谱》

父亲立即倾其所有

将店内所藏笺纸全部送给了鲁迅先生。

17、该校原有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一部

去年复购得明正统本大藏经残本若干

此书原由该校教授郑振铎经手购买。

18、译印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

因原作者死于关东大地震;与郑振铎编辑《北平笺谱》《十竹斋笺谱》

那是在抢救行将消亡的制笺艺术传统。

1922年冬就开始发表译述的《怪戒指》、《缝针》、《天真的水珊》等。1923年经郑振铎介绍,参加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并为该会员。文友仍称她为“才女”。

1924年12月,高君箴和郑振铎合作译述的童话集《天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叶圣陶在此书序言中热情称赞了他俩献身于儿童文字的精神。

自从1923年10月高君箴与郑振铎在上海结婚后,她就成为郑振铎的好帮手。新婚不久,郑振铎撰写《中国文学者生卒考》,着重介绍汉代到清代320多位著名文学家,在资料方面得到她的大力协助。此后,在郑振铎撰写《文学大纲》和《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论著时,她都做了大量资料整理工作,使这些著作早日问世。

“五卅”惨案发生后,郑振铎义愤填膺,邀请胡愈之,叶圣陶等系创办了《公理日报》揭露,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该报编辑部、发行所就设在郑家,高君箴积极热情参加该报的校对和发行工作。1927年,周恩来等发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起义成功后,郑振铎参加了临时革命政权的工作。高君箴主动配合丈夫组织里弄妇女赶制大量军鞋,慰劳进驻上海的北伐军将士。

抗日战争期间,郑振铎改名换姓离家“蛰居”,高君箴承担起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郑振铎后来用她的的名义开设了“蕴华阁”文具店(兼营古籍),以其收入补贴家用,并资助一些生活困难的文友。该店在日寇统治下,惨淡经营了四年,高君箴为维持该店的营业付出了很多心血。

新中国成立后,高君箴先后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供职。1958年10月,郑振铎在出国访问途中殉职,高君箴不胜悲痛。她代表家属遵照郑振铎的遗愿,将他一生收藏的近10万册书籍及珍贵的字画、文物、手稿等全部捐献给国家。

郑振铎殉职后,高君箴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儿童文学资料整理工作,1985年10月15日,她因呼吸衰竭病逝。

高君箴对郑振铎有深厚的、真挚的感情,1979年,她78岁高龄时还口述了《郑振铎与〈小说日报〉的变迁》、《“孤岛”时期的郑振铎》、《“五卅”期间的一张报纸》,由其子郑尔康记录整理公开发表,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学史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