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第1张

  盘点藏书超过千万的美国大学。跟着来看看吧。

  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这些名校,一向是出国留学学子们渴望的殿堂。在异国校园中,接受着知识的熏陶、文化的浸染,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在这些校园里,还有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着我们的视线,那就是——图书馆。可以说,这些图书馆,和他们的学校一样,举世闻名。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拥有美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规模为全球第五(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的中央系统位于哈佛庭院的怀德纳图书馆(Widener Library)内,整个系统覆盖80所不同的图书馆,整体馆藏量超过1600万册,使其成为全美最大的学术图书馆网络。

 二、普林斯顿大学

 位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是全世界最好的学术项目之一。如今,学校拥有超过10个图书馆,这些图书馆为学术界创造了一些非常丰富的资源。这些图书馆中,有一些非常著名,比如孟德尔音乐图书馆、东亚图书馆等。

 此外,校艺术博物馆藏品很多,包括莫内以及其他名画家的作品。

 三、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且收藏量最丰富的图书馆之一。法学图书馆,由六个图书馆组成:D'Angelo Law Library、Eckhart Library、John Crerar Library、Joseph Regenstein Library、Soci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Library和William Rainey Harper Library。印刷品超过850万册,且每年的增长速度为15万册;42万册的地图和航空照片;还有大量的微缩资料;稀有书籍;电子图书馆为大家提供了更便捷的寻找资料的途径,通过电脑网络,可以找到所有的目录、网页、索引、电子地图、影像资料。

 图书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工作的机会,不会考虑种族、肤色、性别、国籍、年龄、是否残疾等因素,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和宗旨是:不断扩大其藏书量及藏书范围,为师生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同时也为师生提供更周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以显示它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四、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以其广泛和优秀的出版物闻名。学校坚实的学术研究根植于其卓越的图书馆系统,学生可以在学校享受到非常良好的图书资料资源。

 虽然很多学校自诩有25个门类的分支图书馆,耶鲁却有着超过50种门类的专业图书馆和大量的藏书。声名在外的馆藏包括巴比伦收藏,天文学图书馆,大屠杀视频资料档案馆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收藏等。

 耶鲁大学的拜内克古籍善本图书馆(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 Library),是 1963 年由曾获得 “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 Gordon Bunshaft 设计,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为保存珍贵书籍和手稿的建筑,位于纽黑文耶鲁校园中心的华尔街121号休伊特方庭(Hewitt Quadrangle)。建筑的外立面能让阳光穿透墙壁,照射到图书馆内。

 五、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是一所顶尖的学校,而她的图书馆自然也对得起她的名号。学生不仅可以在图书馆找到重要资源的电子信息,同样也可以欣赏到很多不拘一格的演讲。

 学校有很多极受欢迎的图书馆,比如教师学院图书馆、口述历史哥伦比亚中心、新闻图书馆和犹太教神学图书馆等。

 六、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与学术信息资源(SULAIR)收藏了九百万册书刊、二十六万册稀有书籍、一百五十万电子书档案、一百五十万视听材料、六百万微缩胶片存档及过千个其他电子文档,为全球最大及最多元化的学术图书库之一。

 斯坦福大学拥有很多不同系列的图书馆,包括数学和统计图书馆、赫伯特胡佛档案以及流行唱片档案。作为一个经常发布各种研究内容的学校,学生在此学习的好处在于,斯坦福拥有庞大的研究人员,支持学生的研究及学习。

 七、麻省理工学院

 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由五个主要的图书馆和几个所属的分馆组成。所藏图书1800万册、杂志19000种。此外,还有缩微资料、地图、乐谱等资料。

 八、杜克大学

 杜克大学的图书馆也享有很多荣誉,并且校园有两个图书馆提供24小时的服务。当然,学校还有一些“奇怪”的系列,例如哥特式的阅览室及一些杜克藏家图书馆陈列的“植物宝藏”。

 杜克的图书馆中,最著名的是皮尔斯海洋实验纪念图书馆、博斯托克图书馆以及戴维鲁宾斯坦典藏图书馆。

 九、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以其线上目录“富兰克林”为豪,富兰克林也使得学校的图书馆系统更加便利。当然,学校不仅仅只有一个系统,学校拥有很多不同特殊系统,分配在10个不同的图书馆中。

 珍贵文献图书馆、先进的犹太研究图书馆中心以及牙科医学图书馆都是学校图书馆的一员。

 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可谓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媒体研究资料库,该校的图书馆系统也反映了学校学术研究的历史。约翰·霍普金斯以谢里丹图书馆为核心,同时还有专研于音乐、地球科学和国际事务的其他分馆。

      最有智慧的古书排名

      《周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

      《菜根谭》、《幽梦影》、《小窗幽记》、《围炉夜话》《颜氏家训》、《朱氏家训》,到后来的《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再到解放前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闻一多家书》;解放后的《傅雷家书》、《沈从文家书》等 国外的如英国培根《人生论》,

      NO10 锏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 后来才有了杨家枪和杨家将的故事NO3 矛 有古书上也说矛=枪, 但从一些小说和文

中国最神秘的一部古书

      很多,例如:《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黄帝外经》37卷,据说内容也很丰富,可惜失传了 《连山》、《归藏》 周易的分支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收藏有1368年刊印的《校正删补明心宝鉴》,其善本室则藏有1553年刊印的《重刊明心宝鉴》(二卷)和1621年刊刻的标明“范立本集”《新刻音释明心宝鉴正文》(二卷),普通古籍室还收藏有《新镌校正明心宝鉴正文》,扉页上题“官板正字明心宝鉴”,“桥村庄三圣堂行”国家图书馆同时收藏有明万历皇帝《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二卷(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影印),成书于1585年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内容包括一些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和一些远古神话和传说

      十三经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中国十大旷世古书

      按古籍影响 周易、论语、诗经、史记、资治通鉴、本草纲目、伤寒论、四库全书、六艺十三经、孙子兵法 以下是按古籍年代 唐咸通九年刻本《金刚经》唐成都府BIAN家刻本《陀罗尼经咒》宋杭州猫儿桥刻本《文选五臣注》宋刻本《昌黎先生集》,《河东先生集》宋黄善夫家塾刻本《史记集解索引正义》金刻本《刘知远诸宫调》元至正五年刻本《金史》元大德三年《稼轩长短句》按古籍类别: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 总之门类繁多,不可细数

      很多,例如:《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黄帝外经》37卷,据说内容也很丰富,可惜失传了 《连山》、《归藏》 周易的分支 《明心宝鉴》大约成书于元末明初,辑录者或整理者是范立本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阅览室收藏有1368年刊印的《校正删补明心宝鉴》,其善本室则藏有1553年刊印的《重刊明心宝鉴》(二卷)和1621年刊刻的标明“范立本集”《新刻音释明心宝鉴正文》(二卷),普通古籍室还收藏有《新镌校正明心宝鉴正文》,扉页上题“官板正字明心宝鉴”,“桥村庄三圣堂行”国家图书馆同时收藏有明万历皇帝《御制重辑明心宝鉴》二卷(根据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影印),成书于1585年

      中国古书:《三字经》、《黄帝内经》、《山海经》、《资治通鉴》、《道德经》、《奇门遁甲》、《孙子兵法》《易经》、《增广贤文》、《论语》、《史记》、《汉书

中国人十大必读古书

      1、中国先秦时期的百科全书 《诗经》 孔子 2、兵家韬略之首 《孙子兵法》 孔武 3、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论语》 孔子及其弟子 4、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老子》 老子5、最爱中国人推崇的英雄传奇 《水浒》 施耐庵 6、包含处世权谋与人生智慧的杰作 《三国演义》 罗贯中 7、东方世界的《堂吉诃德》 《西游记》 吴承恩 8、成就人生事业的大学问 《菜根谭》 洪应明9、不会做诗也会吟 《唐诗三百首》 孙洙,徐兰英 10、中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红楼梦》 曹雪芹,高鹗

      如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史记》,《论语》,《孟子》,《孙子兵法》,《道德经》,《诗经》

      《太平广记》 全书按题材分为92类,又分150余细目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如 明代拟话本有的据古书记载敷演成篇,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咏菊花事,出自《

中国十大经典古籍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 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

      如下:《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史记》,《论语》,《孟子》,《孙子兵法》,《道德经》,《诗经》

      我国古籍目录数量多、种类多,内容极其丰富如果从目录编制的体例看,大致可分如下三种:第一种,部类前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解题又叫叙录或提要它的作

《藏外道书》,大型道教丛书,16开36大册,共收集《道藏》未收道教经籍和著述991种,由巴蜀书社先后于1992年和1994年编纂出版。是中国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计画项目、中国古籍整理出版“八五”计画重点项目。曾被评为1992年度四川省优秀图书,曾获1992-1993年全国古籍优秀图书奖二等奖。

《藏外道书》荟粹了明代正统和万历年间编成的《道藏》和《续道藏》未收的道书,以及自明万历以后至一九四九年以前的各种道书。更可贵的是收编了一些道书中之稀世孤本和海内珍本,如:《太清风露经》、《天罡玄秘都雷法》、《大成金书》、《玉笈金箱》等。由胡道静、陈耀庭、段文桂、林万清等主编,其分类不再依《道藏》三洞四辅十二类的传统,而分为古佚道书类、经典类、教理教义类、摄养类、戒律善书类、仪范类、传记神仙类、宫观地志类、文艺类、目录类、其他等十一类。为《正统道藏》之後编辑刊行的规模最大的一种道教丛书,其中所收,有的是海内孤本,有的是稀见本,有的从未刊行,文献价值很高。 《藏外道书》汇集的道教典籍,大致包括六类:

一、新发现的明代以前成书而《道藏》未收道书,例如,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孤本《太清风露经》,据考证是世存惟一的元代《道藏》的刊本,《道藏阙经目录》就已收录此经名,可知在明代此经已阙。马王堆考古发现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以及黄老道系的部分经典,等等;

二、明代以后产生的道教经籍,例如,清代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高道刘一明的《道书十二种》,书名十二,其实内有道书二十余种之多,此书对于清代和民国以来的道教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清代另一名高道闵小艮的《古书隐楼丛书》,内辑道书三十余种,对于清代江南道教有相当的影响;

三、明代以后只在道教内部秘传的经籍,例如,明代龙虎山高道周思德编纂的《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简称大成金书),据台湾学者研究,此书存世仅两部,收藏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台北中央图书馆,《藏外道书》编委会依靠编委的共同努力,将上海图书馆的藏本公诸于世。《广成仪制》是全真龙门派科仪经书的汇集,一向收藏于四川青城山,从未传世,原书也似未定稿。《藏外道书》得到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傅圆天大师的支持,也将《广成仪制》配齐刊出;

四、明清时期成书的大量道教宫观山志和道教文艺作品,例如,《龙虎山志》十六卷、《茅山全志》十四卷、《华岳志》八卷和《合皂山志》上下卷等,阁皂山原是道教灵宝派的祖庭,明清时期的三山符录之一,《合皂山志》世所罕见,《藏外道书》以上海图书馆藏的清同治抄本刊印,使这一“王墒孙纪念物”得以与广大读者见面。另有清代海盐道士辑录的《道家诗纪》稿本,原题四十卷,今存二十二卷,抄录自唐代以降的道家诗歌,十分珍贵。至于一些在明清和民国时期曾广泛流传的戏曲、小说和诗文集,都曾对当时的民众生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五、明清时期曾经广泛流传的一些内丹养生典籍,例如,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讼)、《仙佛合宗语录》和柳华阳的《金仙论证》以及《性命圭旨》,另外,由顾廷龙先生推荐的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稿本《玉笈金箱》也收刊在内,该书据考系明代长州词人钱希言简栖所编抄,为海内外孤本,曾经黄丕烈、章钰等著名藏书家收藏。《玉笈金箱》摘抄道教经典和内修论着至少有二百种以上,堪称是一部明代编成的道教教义和内养的类书;

六、民国以后产生的道教书籍和重要的道家研究书注,例如,陈撄宁的许多文章以及部分经注和山志等。 道教的《道藏》自古历来由官方敕命,道士编修的。不过,《藏外道书》却是由民间主办,依靠学术界、出版界、图书馆界和道教界共同努力,在不耗费国帑的前提下完成的。它既为我国道教研究者们及时提供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难以收集到的珍贵材料,也为在道教研究的国际竞争中争得了领先的地位。

1900年,随着几声炮响,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大沽口炮台,被八国联军摧毁,外敌再一次来到了北京的城墙下。

紧接着,八国联军便侵入了北京,打开了紫禁城的大门。

无数中国的奇珍异宝、文物古籍,都被这些侵略者劫掠一空,大量属于我国的宝物,流落到了海外。

时至今日,我国都在想办法收回,这些散落在外的文物。

不过世事无常,我们在想办法收回,属于自己国家流落的文物,有的人却会因为种种个人原因,将文物捐赠出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在晚年捐赠了,大量翁氏家藏的翁氏第六代继承人,翁万戈。

那么翁氏家藏,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份文物收藏,以至于翁万戈捐赠到国外,会在中国 社会 上引发一片骂声?他又为何要这么做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由爱国华侨转变为人人喊打的“卖国贼”的故事,来一探究竟。

提到“翁”这个姓氏,很多中国人都会想到那个知名的 历史 人物,“两代帝王之师”、晚清著名文臣之一的 翁同龢(hé) 。

的确,翁氏家藏就与这个晚清名臣,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事实上,如果不是翁家世代为官,普通人家怎么可能有机会,积攒出被誉为“清末九大藏书之一”的家藏呢?

翁氏家藏,缘起于 翁同龢 的父亲,翁心存。

翁心存一朝进士及第,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读同治帝,一举便将翁氏一脉的命运,给彻底改写了。

翁氏的族人,开始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发展机会。

尤其是翁心存的几个孩子,在翁心存的悉心教导之下,翁同书、翁同爵、 翁同龢 三兄弟,都先后考上进士为官。

而兄弟几人继承的,不光是父亲翁心存念书的好头脑,还有喜欢收集古书、字画鉴赏的爱好。

翁心存和翁同书两人,皆耗费大量银钱,购买倒闭的书斋,购得大量藏书精品。这样大规模的购进,也让翁氏家藏的藏书数量,急剧增多。

翁心存离世前,将家中的收藏分成了两份,分别交给了 翁同龢 和翁同书兄弟俩继承。

翁同书一脉的继承十分顺畅,但是到 翁同龢 这里,就有些坎坷了。

他一生无子,在家族里选了哥哥翁同爵的儿子翁曾翰,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原本是看中翁曾翰活泼 健康 的体魄,可没想到翁曾翰英年早逝,唯一的孩子也是体弱多病,不满一岁就夭折了。

翁同龢 一脉,再度面临绝嗣的危机。为此,他只能故技重施,采用过继的办法。

翁同龢 生前,很喜欢翁同书的后代 翁之憙 ,于是便选了他的一个孩子过继。

那个被选中,尚在襁褓的孩子,就是翁万戈。

翁万戈,名义上是 翁同龢 的后人,但实际上却是翁同书的曾孙。他和自己的亲生父亲 翁之憙 ,分别为 翁同龢 和翁同书,两脉藏书的继承人。

翁万戈,虽然获得了一笔天降之财,但是这对他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作为继承人,他从小就要接受严苛的家族教育,熟读四书五经、文书典籍,要满足家族对继承人的高要求。

可是小小的翁万戈,却连见这些收藏的机会,都没有。

其一是因为翁万戈年纪太小,按照家族规定,他要年满三十岁才能有资格接手翁氏家藏。

其二是因为时局纷乱,翁氏后人为了保全家藏,一直都在转移家藏的位置,除了少数核心的族人,根本没人知道家藏的具体位置。

翁氏家藏,在 翁同龢 过世后,一共经历了两次大型转移。

一次是从北京的宅子,转移到了江苏常熟的老家,还有一次就是,从常熟转移到了,翁氏后人居住的天津。

在翁万戈长大之前,他的那一部分家藏,一直是由他的母亲胡氏,和他的父亲 翁之憙 看管。一同被放在一处的,还有翁同书那一脉的家藏。

1948年秋天,一个在国外旅居10年的男人,带着自己的妻女远渡重洋,回到了自己东方的故乡。

他的本意。是希望自己从没见过祖国的女儿。可以回来见见故乡。

同时,自己已经年满三十岁,家里早就来信让他回国一趟,接手一份家族遗产。

这个男人正是翁万戈,他因为躲避国内的战火和完成求学,一直漂流在海外。

翁万戈,从小就知道自己将会在30岁的时候,继承一份丰厚的收藏,所以在收到信之后,他立刻就启程回国了。

虽然知道自己的责任,就是好好保护家族的收藏,但是当翁万戈来到,家族在天津置办的藏书楼时,他还是被狠狠震惊到了。

眼前浩如烟海的收藏,还不是翁氏家藏的全部。他的亲生父亲 翁之憙 ,已经将他那一脉的收藏,转移离开了,剩下的才是眼前的这些。

小的时候,他在家族故地江苏常熟,接受传统中式教育。后来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次年,也就是1938年,他为了躲避战乱去了美国。

那时的翁万戈,只带了2000美元便只身远渡重洋,也算他运气好,经人介绍考上了 以工程著称的 美国普渡大学,并获得该校机电工程硕士学位。

但是翁万戈在国内、国外四年的学习中,深感自己并不适合机电工程,于是毅然转行,改学艺术,并考取了威斯康辛大学美术系。

之后,他便一直留在美国,娶妻生子。

所以,这还是翁万戈第一次,亲眼看见自己继承的这些收藏。

翁万戈行走在书楼里,看着眼前那一份份,承载着时代岁月和 历史 文化积淀的古书字画。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知道不管是出于 历史 传承,还是家族传承,自己都必须要保护好眼前的这些收藏,哪怕是赌上余下的人生。

但准备定居,并守护收藏的翁万戈,很快在天津就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辽沈战役即将打响,这里也即将陷入战火当中。

战火无情,哪怕是只有一颗炮弹,落在书楼附近,都会轻易毁了这些收藏。

翁万戈无奈,只得放弃定居的想法,立刻开始着手转移这些收藏。

起先,翁万戈想仿照家族中的先人,将收藏从北京转移到天津的行为,想要秘密把这批收藏,从天津运往上海。

于是,他带着妻女前往上海,希望能在上海,寻找到合适的地方,收藏这批文物典籍。

但他的想法,很快就被现实狠狠戳破了。

由于战争原因,国民党占领的区域,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翁万戈后来回忆说,当时上海虽然不是战区,但是也受到影响。

物价飞涨,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每日都有人拿着大额的钞票,去哄抢物资。

翁万戈也深受通货膨胀的苦楚,他在美国的积蓄逐渐被榨干,坚持到10月,一家人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

万不得已之下,他也只能选择趁着还有机会,重返美国,而这些文物遗产,自然也跟着被全部带到了美国。

毕竟那个时候,翁氏家族的其他人,都已经自顾不暇。除了他们,翁万戈能将这些收藏,放心托付给谁呢?

1948年11月,翁万戈和自己的太太、女儿,搭乘美国的飞机,离开中国。

在离开上海之前,翁万戈托人将所有的家藏装箱。

为了应付美国人在海上的临检抽查,翁万戈只能忍痛放弃,那些容易引人注意的古董器物,只装些外国人看不懂的各类书籍和字画,以及一些中国的文房四宝。

那时的海上运输,远没有今天安全系数高,速度慢不说,还经常沉船。

但是翁万戈,此时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将一切都交给上天来决断。

他在心里向上天祈祷,如果老天愿意让翁氏家藏逃过此劫,他愿意用一生,来守护这些家族的宝物。

经过漫长的数月航行,1949年春天,翁万戈到达美国,并收到了所有的文物,基本都完好无损。

由此,翁万戈也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十年的守护任务。

而这部分的翁氏家藏,便一直流落海外,直到几十年后的1985年,才重新现世。

时代不断变化,翁氏族人面对 历史 的变迁,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守护家藏的方式。

1951年,自知已无力保护自己所继承的翁同书一脉藏品, 翁之憙 将自己拥有的五代收藏,分成五批,全部捐献给了北京博物馆。

而远在美国的翁万戈,还不知道这一切的发生。

他依旧秉承着翁氏过去低调、不显露的收藏路线,将自己的那一部分家藏,仔细地收藏了起来,连自己的妻女都不允许接触。

翁万戈再次去往国外后,就一直充当着中西文化的桥梁。

他利用自己从事摄影,**制作的工作,极力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可以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后来,翁万戈转战影视器材行业,认识了很多**制作商。

在一次商界朋友的聚会中,翁万戈结识了一位,名叫司徒慧敏的**艺术家,两个人成为了朋友。

后来没多久,司徒慧敏便回国发展,和翁万戈断了联系。

那个时候的两人,都不知道这段友谊,在日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1978年,60岁的翁万戈退休。

之后数年,翁万戈就沉浸在,整理收藏和研究收藏里。

一直到1985年,一位美国教授找上了翁万戈,他得知翁万戈的手里,有很珍贵的中国古代书籍,于是就向翁万戈提出了,借用展览的要求。

翁万戈原本不准备答应,但是考虑到,那是一场多国都会参与的大型展览,如果出借书籍,或许可以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还是将收藏的十种宋代书籍,借了出去。

正是翁万戈的这一次出借,让消失已久的翁氏家藏,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1985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善本书展”中,有翁氏藏书的出现。这一则消息,一传回国内,立刻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

很多专家学者,纷纷联系有关部门,希望国家可以购买一些翁氏的书籍,不要让这些珍贵的国家文物,流落海外。

而负责这次接洽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归国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司徒慧敏。

这一次的接触,让翁万戈被勾起了思乡之情,之后他每年都要回国一次。

每一次,翁万戈都会去往不同的省份和城市,似乎是要把自己过去几十年,没看到的故国,全部重新看一遍,好弥补自己的遗憾。

在游览期间,很少有人能发现,翁万戈的华侨身份。

因为翁万戈虽然年过半百,离开中国几十年,但他的中国话却一点都不生疏,而且从来不会混洋腔。

兴致来了,还能说几句上海话,他把自己的根,扎在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

1990年,翁万戈将自己继承的翁氏祖宅,捐赠给了故乡常熟,也就是现在的 翁同龢 纪念馆。

2000年,经过多方商谈,翁万戈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达成合作,转让自己的部分藏书。

就像当初,他将收藏悄无声息的带走一样,翁万戈和妻子,这次也悄无声息的,带着542册古书,又回到了中国。

这批翁氏藏书,顺利转让给上海图书馆。

翁万戈的古书一拿出来,很多专家都忍不住感叹,这是目前保存的最重要、最完整的中国古籍善本。被誉为“海外文物文献分量最重的一份藏书”。

可见,翁万戈在保存书籍上,下了多少的功夫。

一句“ 我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为了我的人生。 ” 道尽了他对家藏毕生的守护,也是一个收藏世家继承人,所背负的传承使命。

他戏称,自己对这些收藏,比对自己孩子还细心。这些年的整理,几乎把自己,都锻炼成了文物保护专家。

后来上海图书馆,以协商转让的方式,购入了这一批翁氏藏书,共斥资450万美元。

那时人们对这件事情颇有微词的地方在于,相比较那些捐赠的慈善家,翁万戈是采取拍卖的方式。

这不免让人觉得,他是有借自家的藏书来牟利的心思,是打着爱国的名号,行圈钱之事。

尤其是对比,翁万戈的亲生父亲 翁之憙 的做法,翁万戈的行为,不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非常理智的,认为这批藏品,是属于翁家先祖积攒下来的。

翁之憙 愿意无偿捐,是人家愿意,我们不能强逼着翁万戈,也无偿捐赠啊。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人们对于翁万戈的看法,仍然是保持着正面态度。

2008年,翁万戈曾带着一批收藏,来到中国开办了展览。这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亲眼看见,《长江万里图》这件稀世珍宝。

这是 翁同龢 生前最喜欢的藏品,为了得到这幅画,翁同龢甚至不惜花重金,挪用买房款。

国家一直想要收购这件藏品,但是翁万戈一直没有同意。对于这幅和翁家,关系匪浅的画作,翁万戈一直难以割舍。

后续的几年里,翁万戈一直在陆陆续续的向中国捐赠,一些翁氏家藏。

2010年,北京大学收到了,翁万戈捐赠的吴斌《勺园祓禊图》。

2015年12月, 上海图书馆收到了,翁万戈捐赠的包括 47册《翁同龢日记》在内的珍贵翁氏文献。

2016年,当初留在常熟的一部分翁氏藏书,被翁万戈的子侄,全数捐给了图书馆、博物馆。

南京图书馆得了7000余册,常熟图书馆1712册,部分极具 历史 价值的被收入了常熟博物馆。例如《皇家兵制考》和《笏斋日记》手稿等。

2018年,已经100岁的翁万戈,进行了人生中,最后的两次捐赠。

一次,是将明代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和清代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两件巨幅绘画珍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这一次的捐赠,翁万戈赢得了,国内媒体的一片赞誉之声。

可另一次捐赠,不但让这些赞誉烟消云散,同时还为他带去了极大的争议。

就在翁万戈结束了对中国的捐赠之后,同年 7月28日 ,他又 于自己百岁诞辰当天宣布, 将共计183 件书画藏品,无偿捐赠给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这样的捐赠,无疑在我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绝大多数的国人,都无法理解翁万戈的行为。

他们认为,作为经历过战火、经历过山河破碎的人,怎么会将中国的宝贝,交给外国人?

要知道,美国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的过去有关中国的 历史 文物,都是他们从中国这里抢来的,代表的都是中国曾经屈辱的 历史 。

当时,翁万戈的这一行为,被愤怒人们定义为“卖国”。

网上声讨他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认为翁万戈数典忘祖,不配做支持戊戌变法的 翁同龢 后代。

虽然翁万戈解释,是因为他希望这些收藏,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

但这份解释,无疑是更加激怒了网友,认为翁万戈是在内涵国内的博物馆,不如外国的博物馆,是在给自己的无耻行为找借口。

捐献文物给美国博物馆,这件事情的确是翁万戈做的不好,他没有体谅中国群众的家国情怀,没考虑 历史 因素。

但是对于翁万戈本人,我们应该以更理性的态度,去评价。

首先翁氏家藏,在中国文物古籍收藏史上,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翁万戈在时局动荡、战火硝烟中,拼尽全力将这批收藏保存完好。

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古籍收藏的一个巨大贡献。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那部分 历史 古籍和书画收藏。

其次,翁万戈在国内,也捐赠了许多的古籍,回馈了 社会 。

虽然,他没有做到像他的亲生父亲那样,完全出于家国大义和保护收藏的无私想法全部捐献。

但说他数典忘祖、“卖国”,委实有些难听和偏颇。

其实纵观翁万戈的一生,他是很矛盾的。

自小被过继,虽然是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可是到他一百岁的时候,他人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在美国度过的。

他有美国绿卡,他的子女后代,也都在美国学习生活,你很难说他究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即便他有家国情怀,不忘自己的故乡,他也必须要为自己的家庭做考虑,为孩子考虑。

我们不难发现,翁万戈这一次的捐赠,对于波士顿博物馆来讲,价值是十分巨大的。

他的子女,可以通过这一次的捐赠,在波士顿博物馆获得工作,还可以打开一条,走进美国上流 社会 的道路。

对于翁万戈这一次的捐赠,我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年迈的父亲,在竭尽全力为自己子女规划未来。

为此,他不惜牺牲自己多年以来,在中国累积的名声和自己的晚节。

在中国 历史 上,外籍华人回馈祖国捐赠文物的事件,比比皆是。

很多爱国的收藏家,也都愿意将自己有价值的收藏,捐献给国家。

他们不一定都是名人,而且大都一直默默捐赠,从不求回报。

比如23岁继承遗产的爱国华侨赵泰来,他花费20年的时间,将自己继承到的6万余件文物,全部捐赠给了国家。

而他也因此,在2008年,获得中国首届文化遗产保护“十大年度杰出人物”。

可是,我们不能强求每一个拥有文物的人,都这样无私的奉献。

翁万戈并不是不爱国,从他过往的种种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沉的感情。

只是家国情怀,最终没有抵过自己内心,对孩子未来的担忧。

逝者已矣,翁万戈先生已于2020年 12月9日,在家 辞世,享年102岁。

翁家家藏的传奇故事,也伴随着他的离逝,一起离开了时代的舞台。

翁万戈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他继承了人人羡慕的翁氏家藏,同时也背负上了保护它的使命,决不能让家藏被损毁。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家藏是属于翁万戈的,同时也是属于国家的。

翁万戈作为主人很清楚这些文物身上附加的意义,所以这些文物的归属只有两个,要么继续在翁家传承下去,要么就要回归祖国。

而翁万戈一直以来也是这么打算的,在自己100岁之前,他一直在陆续捐赠翁家家藏。

只是人老了之后难免会心软,相比较遥远的祖国,他更加看重自己的孩子。他担心自己的孩子的未来,也舍不得自己守了一辈子的收藏,离开自己太远。

一时的糊涂,便是晚节不保。

虽然翁万戈的行为,让他的子女享受到了实在的好处,但是通过出卖自己家族收藏的国家宝物,来交换这一切,也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只希望后人能引以为鉴,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可以多考虑国家大义,而非个人私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