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和隋朝用什么字体篆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六朝和隋朝用什么字体篆书,第1张

六朝和隋朝时期,社会流行的书体以真书(楷书)和行书为主,同时也出现了草书和隶属。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书体逐渐走向完善,并且出现了众多的书法名家。

在隋代,官方推行的标准字体是楷书,也叫真书。这种字体在当时被广泛使用于官方文书、科举考试等场合。同时,隶书和篆书也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得到发展和使用。

在六朝时期,书法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真书、行书、草书、隶属等书体逐渐走向成熟。同时,六朝时期也是书法理论产生的时期,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如王羲之、颜之推等人的出现,对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六朝和隋朝时期,真书和行书是最为流行的书体,同时草书和隶属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

 水书传承 翰墨名家

  水书专家陆春赏析张兆铼先生书法

      水书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水族的古文字、水族书籍的通称。“水书”是世界上至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水书还有其他的荣誉称号:比如水家人的“易经”、“百科全书”,是解读水族悠远、沧桑、苦涩历史的重要典籍。同时,水书还被誉为“华夏古文化宝库中一块珍贵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

陆春简介

     水书专家陆春,水族,水书第三代传承人,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黔南优秀科教人才,黔南州水书专家,2006年考入三都水族自治县民研所从事水书翻译研究任副译审职务。迄今翻译水书4000多万字,出版了译注《秘籍卷》《九星卷》《九喷卷》《起造卷》《贪巨卷》《降善卷》《春寅卷》《正七备要》,编著《水书常用词注解》;合作翻译《揭秘水书—水书先生访谈录》《壬辰卷》《八贪卷》和合作编写《水书先生传承人名录》《水语调查研究》《水汉双语课本》等,完成省民宗委古籍办课题《水书春寅卷解读》。在国内等报刊发表40多篇文章,主持水书习俗活动,为传承水族文化作出贡献。

      水书的制造时代极为古远,水书源头可追溯至夏代“水族古文字,绝大多数的字属于表意方块字,水书是神奇的,也是神秘的,至今,研究人员也没有完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水文名千古,书艺显性情。自古以来,书法与文化紧密衔接,难以分离。志存高远的书法家,无不将其内功的修炼,作为自己的终生功课,默默无闻,勤勉自己。

      古之大家不可胜数,其书之迹不能一二见,皆为传世之瑰宝,吾辈当尊而学之。所谓学书不可弃古, 走进古人,走出古人方可有所大成。

    学书不但要学字,其边缘艺术亦要有所学,书--乃书写之意,法--乃法度之说。艺术要有灵性,要脱胎,要有个性,要有创新,要有所表达,要有精气神。总而言之书法,乃书写之法度也。

      书法乃由笔墨为之,书之功在外道,而神出于内,启功先生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功”。笔乃外力驱使,神却要出鞘而跃然于纸上,可谓其难,不用言语加之以论。但讲字外之功,非腕熟不可一得,腕熟加之字熟,体熟加之墨熟,方可为书,出于古,加之创新,夺人之耳目方可得神,实数不易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张兆铼先生对水书的探索和追求融入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在追求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超越自我,用水族古文字书法表述着丰富多彩的水寨世界,赞美着生活、理想与向往。尽显着线条墨色变化的无穷魅力,给观赏者以遐想空间。

      书法这座奇峰是以传统文化延绵不绝的山脉为依托,张兆铼先生在传统中“厚积”“薄发”,在艺术发展历史“博观”中“约取”。张兆铼先生心性恬淡,能在喧嚣中坚守真淳,静心养性,在几十年的翰墨中寻找心灵的寄放,追步艺术的芳踪。唯有这种对艺术的痴迷,水家文化的虔诚,力促他成为古文字书法的一代名家。

      赏析张兆铼先生的水书作品,清秀中见古拙、萧散中富灵动,法度中寓逸情,平和中蕴力量。气韵高古,格调高雅,散发着一种文人气息和书卷气,给人一种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精神享受。

      石涛曾说“笔枯则秀,笔湿则俗,今云间笔墨,多有此病,总之过于文,何尝不湿,过此观者知之。”张兆铼先生独道之处善用枯笔之法,来追“太古”“鸿蒙”之境。其用笔简约,轮廓有断续,显模糊粗砺之貌,故在书写时,行笔渐滞,此法重在笔与纸的摩擦,这种摩擦适合于书写苍郁雄浑的质感。而在张兆铼先生作品中,这种摩擦被转化为至干至淡的用笔,正如善用枯笔的先驱戴本孝老先生所说“笔法能实其所虚,复能虚其所实,此亦天地自然之理” 正是因枯笔的“虚其所实”有别于水墨晕章的淋漓,而是将太古时期,那种由混沌、原始而产生的神秘感、隔离感表现出来了。张兆铼先生的水书书法如同故乡传来的几声乡音,感觉到一种久违的亲切与温暖。张兆铼先生的水书如一杯清茶,越品越入佳境,百品不倦。张兆铼先生的水书如一杯美酒,越饮越入仙境,千饮不醉。张兆铼先生以现代身躯,传递远古水书文字艺术的衣钵,古拙而生动的书体,与自己生命融合起来,传播开去,并得到了书家与受众的肯定,本身就是文化的力量,更是民族文化基因的使然。

      艺术无止境,书学无尽头。寄望张兆铼先生将“水族古文字书法艺术”视为文化信仰,构建起自己相对完整的心灵世界,用自己艺术的聪明才智,在世界书法艺术舞台上,绽放耀眼的光彩。

张兆铼先生书法赏析

  释义:静静地对着古书籍在书中寻找乐趣,闲暇时分,对着天上的云雾感悟天机。 出处:刘兴炎书法作品“静对古书寻乐趣,闲观云雾会天机。” 王卫军书法作品“静对古书寻乐趣,闲观云物会天机。” 赏析:这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在闲暇时分用书籍陶冶自己的情操,用观察大自然的现象来领会天机,得到心灵的安静。特别是在书法等艺术创作过程中保持心静的一种方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