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保护知识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文物的保护知识有哪些?,第1张

文物保护技术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of Cultural Relics文物保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知识,包括文物制作、保护以及与防治有关的科学技术、材料性能、操作工艺和各种勘察、检测等。文物在保存过程中,经受着两种因素的破坏,即:①人为的破坏。如古建筑、石窟寺、古墓葬被战火焚毁、被拆除或维修不当失去原貌;铜铁器、书画、竹木漆器、陶瓷等因保护、搬运不当被损坏。②风、雨、雷、电、火、地震、光线、虫害、霉菌等自然因素对文物造成的破坏。

中国文物保护方面的技艺历史悠久,在唐代(618~907)就有用木楔拨正歪闪古建筑梁架的记载,另据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载,成都曾迁移三堵墙的壁画,经过 200多年仍完好如初。字画保护的揭裱技术,到唐代已相当成熟。“漆粘石头,鳔粘木”更是流传很久的修复石质文物和木质文物的传统技艺。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分子材料、物理检测技术逐渐引进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欧洲一些国家在18世纪左右,曾使用以牛奶、石灰水混合的可赛因修复壁画的传统技艺,一直流传到现在。

防护技术 文物保护应遵照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方针。不可移动文物的防潮、防漏、防火、防雷、防震等,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来解决,而防虫害、鸟害等,则主要采用工程技术与化学处理相结合的办法。

大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和含硫化合物等对文物的污染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时,应解除污染源,在国家标准许可范围内的,应绿化环境、减轻污染,同时要严格控制新添污染源。

可移动文物的防护,应首先注意博物馆库房和陈列室中的防潮、防震、防霉等防护措施,然后再对不同质地的各类文物分别进行防护,如铜铁器的防锈,砖石质地文物的防风化,丝绸纸张的防霉、防蠹、防老化等。

修复技术 木构建筑物整体歪闪,打牮拨正后,再作加固处理。构件局部残损应剔补、墩接。大构件糟朽中空的,可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灌注加固,糟朽严重的按原制更换。

砖石结构古建筑,整体歪闪,应先做定点、定期观测,经加固后稳定的,就不再做地基处理。裂缝可采用加箍和灌浆的方法加固,砌体残缺可剔补,如无法剔补可局部或全部拆除并按原样重砌。石窟寺的山体裂隙,采用喷铆加固或灌浆加固,渗水漏水处要疏导、截流。石雕、石刻等石质文物表面风化应用有机硅类的高分子材料封护。

古建筑的修复,应做到能小修的不大修,能局部拆落的不全部拆落,尽量保留原构件,以保留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对于古建筑中带有雕刻的瓦兽件、木雕、砖雕、石雕等艺术构件,要慎重处理,尽量做到不换或少换。对塑像、壁画、彩画等附属艺术品,更不能随意修补。

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可采取传统技艺与近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如铜器害锈,可用机械取除或用电解还原法取除;竹木漆器的脱水,可用自然干燥法,或用醇醚联浸、冰冻升华、高分子材料渗透聚合法;残毁的书画多采用传统的揭裱方法修复;近代书刊可用丝网加固;古代丝网绢帛可用熏蒸法杀菌;脆弱纺织品可用丝网加固或传统的装裱方法加固;陶瓷器断裂用虫胶或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粘接。

文物修复中采用的新材料、新工艺必须保证不损害文物的历史价值,包括文物的造型、材质、色泽、强度等,同时还要有可逆性。古建筑构件维修时所用的新材料还应遵守只能加强不能代替的原则。

检测技术 主要用于对文物残伤痕迹的探测、质地结构化学成分的分析和年代的测定。探伤常用 X光、超声波等;质地结构的分析常用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观测;文物的化学成分常用光谱、质谱分析;模糊不清、显示反差甚小的墨迹绘画等,可采取红外照像的方法;木材等含碳物质可用碳十四测定年代;陶瓷砖瓦等可用热释光测定年代。

石质文物保护技术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of Stone Cultural Relics石质文物因受到日照、水浸蚀、地震等自然营力作用和环境污染、小气候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粉化、变色、生霉、起甲、酥碱、劈裂、蚀空、凝浆、崩塌、倾覆等破坏形态。

石窟寺保护技术 首先应调查病害。调查工作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测绘地形图、窟区平面图、立面图、纵横剖面图等。测图方法有经纬仪导线测量、控制网测量、小平板测量。在进行立面测量、窟内石雕艺术品测绘时,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②环境质量评价。包括文物所在山体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震资料,污染源及造成的危害等。应指出文物受到的主要危害和治理措施。③地球物理勘探。为解决某个特殊目的而用,要在满足物理前提与必需的工作条件下才能收效。目前利用的物探方法有:直流电阻率法寻找渗水途径,微电极系法探测石窟表面风化层厚度,声波法测石窟风化程度,地震勘探进行窟前考古等。④稳定性分析。许多石窟位于陡立的边坡内,属于陡坡与洞室相结合的三向空间。分析其稳定性应从文物所在山体的岩性、裂隙、变形破坏过程、力学分析计算等方面进行研究,预测其变形破坏规律。对于体量较大的危险岩体还应进行结构面的分析、计算。

预防措施是指改善文物所处的环境,避免各种风化应力的继续破坏。主要措施是在石窟崖顶作防渗排水,改变并疏通地表水流的流向、位置并切断与洞窟的联系;查清裂隙走向、范围,杜绝地表水流沿裂隙渗入窟内;采用窟前地面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排除窟内潮湿结露,防止剧烈的干湿交替变化等办法,防止水对文物的侵蚀。为避免艺术品受日光、雨水、风沙的直接侵袭,还可修建窟檐进行保护。

石窟寺的加固主要为防止石窟的崩坍和艺术品风化。

措施有:①用护壁、挡墙、大型砌体或浇筑体阻止裂隙的发展,防止悬岩塌落和抵御岩体开裂。此法难以保持石窟现状,易破坏崖壁的历史遗存,在不得已情况下才使用。②喷锚加固。以不同长度的锚杆(粗钢筋)采用水平或倾斜的不同方向穿过裂隙岩体,将不稳定岩体锚固在稳定岩体上,然后将锚杆端与细钢筋网焊接,表面用高压喷 5~15厘米厚的混凝土,再用山体岩粉罩面做旧。

沿一定间距留设排水孔,使少量渗水仍能排出。此法适合已经松弛、多裂隙、洞窟密集而岩体破碎的石窟山体。

它可起到加固、支撑、防风化作用,具有很大的承载力和安全储备。缺点是会局部改变石窟外貌和掩盖一些历史遗存。③灌浆粘结。为石窟中雕刻艺术品断裂、洞窟崖壁开裂、崩坍的加固保护方法之一。目前使用的灌浆粘结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类、丙烯酸酯类及无机化学材料等。对材料性能要求接近于被加固岩石的物理力学性状,并符合粘结性好、粘度低、可灌性好、室温下可固化、耐冻融性、耐水性等要求。灌浆设备主要是用空气压缩机和特制灌浆桶。 检查时要对灌浆的深度、 范围、岩体强度、变形特性等进行检查,保证灌浆加固的质量。

露天石质文物保护技术 先从研究石雕的风化形态着手,进行风化成因分类,然后据气象要素、水害及潮湿环境的长期观测与记录,按石雕风化的深度系统取样,并进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岩石氧化物的化学分析、薄片鉴定及风化产物的差热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光谱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工作,找出石雕风化的主要病因后,采用点荷载强度试验及超声波试验,检测石雕风化的程度,再根据岩石化学成分随深度的变化,用物探电法及岩相鉴定等手段检测石雕风化深度。

一般较完整,风化不严重的露天文物,应改善保护环境。对风化严重、不进行保护,无法保存的文物,才可使用防护材料。防护材料的使用应明确主要防止哪几种风化营力,提出保护后应达到的主要指标,并要求材料无色、透明、不反光、不酥碱、化学稳定性好、渗透能力强,具有抗风化能力,有一定固结强度等。一般使用的防护材料有高分子有机聚合材料(有机硅、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类、硅酮等)及无机化学材料。

为了文物的安全,必须慎重地对石雕防护层材料的性能进行各项检测,包括:①防护层内的材料形态、充填程度及沿深度方向的变化;②物理力学性能:如孔隙率,透气性,固结强度,耐磨蚀强度等;③抵御水侵蚀的能力:如表面吸水率(毛细吸水率)、最大吸水率、憎水性、透水性等;④抗风化能力:如耐老化性能 (包括人工老化试验及自然曝晒场 ),抗冻融试验,安定性试验,干湿交替试验等;⑤化学稳定性:如耐酸性,可溶盐、中溶盐含量,抗污染能力等;⑥重涂性:为后人提供保护的可能性。

馆藏石质文物保护技术 从墓葬或由野外放入博物馆内收藏的石质文物需要表面除垢,清除内含的各种盐类或微生物。主要方法有:①清除可溶盐。一般是先在流水中较长时间浸洗,再用去离子水浸洗。体量大的石器,可用纸浆涂敷,干后揭取。②表面去垢。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快速洗除。大理石锈壳可用二甲树脂将其周围封护后用稀酸腐蚀锈处,再用机械法剔除。其他石器可用稀酸软化溶蚀污垢,最后用非离子水洗净。③粘接修复。粘接材料一般用环氧树脂类调入石粉掺少量颜料混合而成的粘合剂,也可用硝基纤维素或聚醋酸乙烯酯类粘合风化严重的石器。已相当疏松或表面有彩绘的石质文物,粘接前选用丙烯酸甲酯和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酯酸乙烯酯、环氧类、有机硅类及氢氧化钡等材料进行渗透加固。修补材料常用的有熟石膏加纤维素,丙酮和乙酸戊酯混合剂配成 10% 赛璐珞溶液再调以细石粉,聚醋酸乙烯酯乳液加入岩粉及无定形二氧化硅,将颜料调成糊状进行修补。

石窟壁画修复技术

Restoration Techniques of Grotto Paintings石窟壁画一般是在洞窟开凿后,在高低不平的石壁上先作草泥层地仗,然后作画。北魏、西魏、北周时期的壁画地仗,多抹麦草泥两层,不涂底色,直接在比较粗糙的泥壁上施彩作画。地仗的草泥层之间及颜料层与草泥层之间相互结合比较紧密,一般不产生起皮剥落的病变,但局部壁面会有细小裂纹出现。

唐宋时代壁画地仗泥层一般为3至4层,泥层种类增多,除麦草泥层外,还有麻刀、棉花、蒲绒等泥层。在施彩作画之前,先在地仗表面涂刷一层很薄的白粉。这种白粉画层受潮后会产生开裂起皮并呈鳞状小片剥落,一般称为龟裂起甲性病变。潮湿严重时,连同地仗泥层一起酥松,称为酥粉性病变。

有一些壁画地仗泥层过厚或后代在前代壁画上增修的重层壁画,因受潮湿、地震、岩体裂隙等影响,部分地仗与岩壁脱离,形成裂隙和空鼓,壁画随时有大面积脱落的危险。

五代时期有一种制作在窟外岩面上的壁画,又称露天壁画。其地仗是在岩壁上先抹草泥两层,再抹麻刀石灰膏一层,也有直接将石灰膏抹于岩壁上的,然后施彩作画。这种石灰地仗也会出现空鼓或小面积脱离岩体的病变。

以上几种病变的修复方法如下:

①壁画白粉画层龟裂起甲性病变的修复方法。先清除起甲白粉画层内外的尘土和积沙,向起甲白粉画层与泥层之间注射体积比为 4∶1的25%聚乙烯醇水溶液和1%聚醋酸乙烯乳液配制而成的混合胶粘剂,将白粉画层贴回地仗,再用外包白丝绸的棉拍压实,等注入白粉画层内部的胶粘剂中水分收定,再向壁画表面喷涂一次体积比为4∶1的15%聚乙烯醇水溶液和1%聚醋酸乙烯乳液的混合剂。如有病变遗漏处,喷后会出现鼓泡,可再注射胶粘剂修复。待喷涂剂稍干,将白丝绸铺于壁画表面,用软胶滚普遍均匀地滚压一遍即成。用此法修复后的壁画颜色无损伤、无眩光、能保持壁画原貌,药剂有可逆性,不影响再修复。中国敦煌莫高窟 1千多平方米龟裂起甲壁画就是用此法修复成功的,已经受了25年的考验,没有重新起甲。

②壁画泥层酥粉性病变的修复方法。与白粉画层龟裂起甲性病变的修复工艺基本相同,只是需根据对象向泥层深处注射不同浓度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与聚醋酸乙烯乳液的混合剂或单纯的聚醋酸乙烯乳液以及丙烯酸酯乳液,然后压实。

③壁画地仗脱离岩体和画壁空鼓的修复方法。壁画部分草泥地仗脱离岩体,先将其边沿涂刷一层聚醋酸乙烯乳液,再以15%聚醋酸乙烯乳液调粘土、砂粒、麻刀或麦草等成膏状,往地仗边沿处填塞,使画壁与岩体粘贴牢固。为了使修复处与壁画色调一致,可向泥内加添适当的颜料。

画壁大面积空鼓,可采用压力灌浆(粘合剂)粘贴或采取灌浆与铆固相结合的修复方法。

石灰地仗壁画小面积空鼓,可用浸有环氧树脂或聚醋酸乙烯乳液的纱布条从画壁破口处填入地仗与岩体间的空鼓部分,均匀地施加适当压力,使画壁与岩体贴紧,待胶粘剂干固后便可粘牢。画壁破口处用15%聚醋酸乙烯乳液调砂粒和石灰膏填补。填补前也要向画壁边缘抹一层聚醋酸乙烯乳液。这样不仅可以使其粘合得更加牢固,同时还可以避免石灰膏中的水分渗到壁画表面,留下斑迹。

古建筑古墓葬壁画保护与维修技术

Preservation and Repair Techniques of WallPaintings in Ancient Buildings and Tombs古建筑古墓葬壁画一般情况下应原地保护,特殊情况,可迁移保护。

原地保护 在加固壁画后,还需改善室内通风、防潮、防日晒等保护设施。墓葬壁画多采用加固后在自然条件下封闭保存,壁画加固方法根据损坏情况而定。

当画面严重脱胶时,用2~3%胶矾水或2~5聚乙烯醇缩丁醛等高分子材料喷涂1~2遍。画面表皮酥碱时加固药剂与脱胶处理相同,但药剂的浓度加大,喷涂次数增多。当壁画表层薄而脆,里层酥碱时,需采用打针注射的方法,药剂与脱胶处理相同。工作时需一方寸一方寸的逐片进行,注射次数依画面情况而定,所用药剂应先稀后浓。

壁画泥层空鼓时,应用干泥铆固。在无线条的画面上,每平方米内钻小孔2~3个,用白灰或砂土掺聚醋酸乙烯乳液或聚乙烯醇缩丁醛,制成干硬灰条或泥条挤入孔内,将壁画泥层与墙体粘牢;严重裂缝处,用同样的干泥材料挤入裂缝内粘牢。部分画面脱落处按原壁画泥层做法补抹平整,涂色作旧。

迁移保护 分揭取、修复、安装三个步骤进行。

揭取 将壁画与墙体完整地分离,壁画面积小的可单块揭取,面积大的要分块揭取,每块以 1~3 平方米为宜;画面高在 25米以上时需分上下两层或三层揭取。

揭取前应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主要有壁画的临摹,壁画与墙体构造的调查,绘制揭取壁画的分块编号尺寸图,分块关系尺寸图等。然后再依据分块的大小、壁画与墙体的构造情况确定揭取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拆墙揭取。先在画面用 40% 桃胶水溶液或10~20%聚乙烯醇缩丁醛满贴一层白色纱布,保护画面。干后靠画面安装前壁板和揭取台。用刀锯锯开壁板四边的边缝,缝宽5~8毫米,然后在壁画背面自上而下地分段拆除墙体砌块,每段高50~70厘米。接近底边时需迅速转动前壁板,连同壁画泥层向内推倒,平放在揭取台上。

运到修复室以待修复。

②锯取。当壁画有两层以上的泥层、厚度超过 2厘米时用锯条将泥层与墙体锯开。

③撬取。当壁画泥层有空鼓时,用平铲将壁画撬离墙体。

④震取。当壁画局部泥层与墙体牢固粘连时,用铁钻在泥层与墙体之间轻轻凿击,主要靠震动使壁画离开墙体。锯取、撬取和震取,常在同一画块的揭取中混合使用。

⑤套取。当壁画是土壁墙体时,可以采用木箱套取。

在前壁的四边钉边板成箱形,嵌入土壁内将壁画套入箱内,再锯开土壁使壁画离开墙体。

⑥粘取。当壁画直接画在砖墙或石墙上,可用胶布粘取。用涂有10~15%聚乙烯醇缩丁醛等高分子材料的白色布,贴在画面上,使壁画的颜色层粘牢在胶布上,干后揭取胶布,壁画随胶布就被揭取下来。

修复 有泥层的壁画,修复时应背面向上,用小平铲铲除壁画底部泥层,保留壁画的表面泥层,用2~5%胶矾水或聚醋酸乙烯乳液等高分子材料喷涂1~2遍加固,加固药剂不能渗透到壁画面上。干后补抹新泥层,连同表层厚度一般为15~25厘米。新泥层的材料配比与表层相同,用白灰或砂土掺虫胶或聚乙烯醇等高分子材料和制。再用环氧树脂贴一层纱布防震。背面最后用环氧树脂粘成承托壁画的底托,式样为十字格式的木柜或轻金属柜。柜子预留安装用的铁活卯眼。背面修好后,反转壁面向上,除纱布,清除残留胶液,残损处用原材料补抹齐平,待安装后统一补色。

用胶布粘取无泥层壁画时,应先按画块大小制作底托,面上钉板仿原墙体刷色作旧,然后将胶布有画的一面贴在底托平板上,再用粘取材料的稀释溶剂将胶布刷湿,轻轻揭取胶布,使壁画的颜色层留在底托平板上。

安装 博物馆陈列的小幅壁画或由数块拼合的壁画,只须在修复好的壁画背面,安装上适合参观的支架即可。

安装到原建筑物内原来位置时,应先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在墙体下肩以上安装悬挂壁画的木支架或金属支架。墙体一面有画时采用单面支架,两面有画时采用双面支架。支架是由若干立柱和横向撑杆组成,立柱需与建筑构架连接牢固,然后按编号顺序,一面墙、一面墙的进行安装。先将壁画背面底托用铁活与支架的撑杆连接,同时用壁画分块关系尺寸图,反复核对无误后,再将铁活固定。

安装时还应考虑壁画的防潮、通风,墙体底部应加防潮层。在无画的一侧砌较薄的实体外墙,外墙与支架之间要有 5~10厘米的空隙,可使壁画背面通风;重要壁画安装时,此段空隙一般不小于50厘米,以备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安全情况。

最后由美术工作者补抹各画块之间的锯缝,并依临摹品补线着色,恢复揭取前的原貌。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和应用,无疑为文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技术本身并不能保护文明。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为文明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但要实现文明的保护仍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首先,技术可以为文明的保护提供便利。比如,随着人们对安全和隐私的认识不断提高,人脸识技技术等已经大规模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这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科技的创新也大大提高了效率。例如,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对海洋、森林等资源的监控,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更为精准和高效。

其次,技术也可以帮助传承文明。文明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手段和载体,技术的发展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提供更好的条件。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呈现文化遗产,将其保护和传承。比如,数字化的古籍、博物馆的虚拟展览等都是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然而,技术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技术有时可能会加剧文明的破坏和衰退。比如,有些信息技术可能会对人类的精神和社会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如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的泛滥等,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而一些新兴技术容易被滥用,如区块链技术,可以被用于非法交易和黑客攻击。这时候,技术就不能完全保护文明了,反而需要文明的支持和引导。

综上所述,技术和文明本身虽然有所关联,但不能等同于文明的保护。文明的保护还需要更深入的人文思考和价值观引领。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我们更需要关注人的本质,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塑造优秀的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实现文明的保护。

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而制定此方案的。

里面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

一是依托现有数字平台建设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建立中医药古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平台和中医药知识服务系统,推动中医药古籍数字化挖掘,打造中医药古籍数字化服务应用产品。二是依托现有机构,改善中医药行业古籍保护条件,全面开展中医药古籍文物定级、建档、备案工作,加大濒危珍贵古籍保护修复力度,提升中医药古籍保护及利用能力。

一方制药的配方颗粒生产在药材种植全力推进可溯源GAP基地,在生产车间实现智能化和数字化控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在标本中心的入口处有一块数字化大屏,上实时显示的各药材基地即时传过来的图像,通过数据可以清晰的看到基地的空气、土壤、天气、虫害等情况。

这些实时展示的道地原料数据,与后续的饮片加工、煎煮提取、低温浓缩、制粒、颗粒包装以及成品检测等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流程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成为一方制药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数据资产,为企业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的优化提供了数据支撑。 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和载体,既有强大的地缘动力,也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当前,万物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正让中药生产环节从“制造”到“智造”,让整个产业变得更高效与安全。

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历史悠久,但不管是西方汉学家还是本土翻译学者,能通晓中医药文化并进行有效翻译的人都凤毛麟角。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中华读书报讯 据最新消息,全国现存公藏古籍超过3000万册件,其中有超过1000万册件残破严重亟待修复,而全国图书馆专业古籍修复人才极度匮乏,与当前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

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主任张志清介绍说,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比较快的工作进度,也需要近千年才能完成1000万册件古籍的修复任务。与此同时,现存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设备与科研水平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也为古籍保护、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超过90%的古籍收藏在图书馆中,与文物管理归口不同,尽管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经费达3亿元以上,而用于古籍保护的专项经费却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却从未进行过全国性的古籍普查。国家目前所掌握的古籍数量统计,是累加各馆上报数字而来,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的存在,许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细致清点和编目整理工作,也没有进行定级和破损统计,即便如此,登记在册的公藏古籍也有超过3000万册件,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这其中有超过1%3的古籍需要修复,许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进行抢救性修复。

张志清介绍说,国家图书馆在上个世纪60年代和前年对所收藏的善本古籍的纸张酸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PH值已从平均7到75降为平均66。即在过去的40年间,国图的古籍文献纸张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数值,已从弱碱性或中性转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脆化,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据实验测算,PH值在50以下的文献,纸张将全面脆化,保存年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清举例称,国图大部分善本古籍都藏在恒温恒湿并带有空气过滤装置的地下二层、三层,保护较好,而存于地上的《文津阁四库全书》,受大气污染的影响,有的纸页出现了明显的黄斑。他担心,如果现在不对古籍酸化加以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再过若干年,不但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

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重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都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在他看来,我国的古籍修复行业目前还基本停留在手工和经验传授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而国外古籍修复普遍应用电脑和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辅助修复,还通过理化和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比较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国家古籍保护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中的知识含量,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局面,张志清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即通过社会企业承揽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来稍作缓解——图书馆系统以外,社会上还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也一直在呼吁,希望政府考虑在高等院校图书馆学系或中文系中培养“古籍整理和保护”方向的本科和研究生,在高、中等专科学校培养高职和中等专业的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输送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相关部门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和断档的根源,出在培养环节和输送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类人才,引进新人名额却按各地事业单位编制办理(张志清称目前国图引进人员要求必须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方面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拟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分期开展全国古籍修复,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并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市开展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试点工作。但至今为止,只有江苏南京莫愁职业中学自2001年起开展了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迄今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先后进入南京图书馆以及几所地方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这项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启动后,我国珍贵古籍的普查摸底、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展开,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首选要详细检查有没有生虫,在确保书没问题的情况下,用聚乙烯塑料包裹好,置于温度、湿度适宜的通风环境中。一、二年移动一次,保存一百年不会有问题。一百年后,社会、环境、科技、人文都会有较大变化,到时让别的收藏者想办法吧。

于2000年成立的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机构。

国家图书馆前身是京师图书馆,1909年9月9日,清政府准奏设立京师图书馆;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51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2007年,经国务院批复,在国家图书馆成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2012年,经中编办批准,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牌子,2014年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放服务。国家图书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

建馆百余年来,国家图书馆逐步形成了面向中央国家机关、重点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全国图书馆的分层服务体系。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撷英集萃,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善本的四大专藏为世界瞩目。

国家图书馆是国内正式出版物的法定交存馆,国务院指定的学位论文收藏馆,联合国资料的托存图书馆,是全世界中文文献收藏最多的图书馆,也是国内最大的外文文献收藏馆。截至2021年底,馆藏文献总量超过4230万册件,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近2500TB。

用塑料保鲜膜裹起来,效果跟塑封差不多,包保鲜膜,放到箱子里或者书架上。这主要跟书籍用纸的酸性有关,也跟你的保管条件有关。你会发现,放在一起的书不是每本都泛黄的,就是这个道理。 用牛皮纸包书皮是个比较好的办法。实践告诉我,用牛皮纸包书皮至少可以使新闻纸的书籍封皮保持20年不泛黄,内页也相对洁白。另外就是避免放书的地方被阳光直晒,干燥、通风、少灰尘。南方的潮湿天气,是书籍存放的大敌,防潮很重要。香薰有帮助。每天拿鸡毛掸子掸掸灰,书柜和书籍之间的空隙我就用纸铺上一层,这样也可以防灰防晒,效果不错。还有就是经常翻动,给书本们搬搬家。书是拿来看的,所以不喜欢封箱。每天拿鸡毛掸子掸掸灰,书柜和书籍之间的空隙我就用纸铺上一层,这样也可以防灰防晒,效果不错。还有就是经常翻动,给书本们搬搬家。书是拿来看的,所以不喜欢封箱。隔段时间,拿出来晒太阳应该有适合你 你试下吧 应该行的

巴蜀文化·科技文化·伟大的科技成就

(1) 水利科学史上的奇迹——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岷江自峡谷进入冲击平原的交接点,在今四川都江堰市区(原灌县城)西侧,引岷江灌溉成都平原广大地区并利用渠道通航、漂木等。都江堰是我国保留到现在的最古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国并吞蜀国和巴国后,设置了蜀郡和巴郡。秦昭王三十年前后(前277年),李冰继张若之后为蜀守,他是古代一位卓越的水利工程师,在王叕(音缀)等人的协助下,主持了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建设。都江堰与当时的郑国渠和灵渠一道被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关于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史书多有记载。《史记·河渠书》曰:“蜀守冰凿离堆,辟(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华阳国志·蜀志》曰:“……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蜀郡、广汉、犍为),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都江堰古代叫“湔堋”、“湔堰”、“都安大堰”等,宋代才有人叫都江堰,取名于成都江(简称都江),指过成都的府河及锦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当时一共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首先是修建渠首分水工程。《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就是指此而言。早在春秋时代,蜀人已经在今都江堰市城南开凿了一条人工河,分引岷江水流入沱江,减轻成都平原的水患。李冰废弃了这个入水口,而在玉垒山下凿开离堆,引水注入内江的灌溉渠道,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流量,便于引水、防洪和排沙。凿离堆的工程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无疑是一伟大的创举。

其次是在离堆进水口以外,作分水堤,将江水分为内、外二江。《华阳国志·蜀志》说,李冰“壅江作堋”,就是指此而言。堋就是堰,《大平寰宇记》卷七十三说:“蜀人谓堰为堋”。李冰利用岷江左岸(东岸)的湔山控制江水,改变流向,减少流速;而在右边(即离堆西侧)修筑堤坝作为内外江的分水堤。为了观测水位,李冰还“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其标志是“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华阳国志·蜀志》)这是水则(标尺)的最早记载了。

为了灌溉和通航,李冰又“穿郫江、检江”(《华阳国志·蜀志》),《水经注·江水》则说:“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并于湔堰上穿羊摩江,“灌江西”即灌溉岷江以西的地区。渠道遍布成都平原各县、市,现在还在穿过山区丘陵向东、南、北各区发展。从此以后,成都平原水灾大为减轻,有航运灌溉之便,使整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现在看到的都江堰堰首布置结构是两千多年来整修、改进的成果,但基本技术原理古今无根本区别。它的历久不衰与它的简便合理有关。它由宝瓶口、人字堤、飞沙堰、内外金钢堤、鱼嘴和百丈堰等部分组成。最重要的是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项建筑。鱼嘴下达金钢堤,分岷江为内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内江是引水干渠,由宝瓶口控制引水流量的大小。宝瓶口左岸是玉垒山,右岩为离堆。飞沙堰是内江分洪减沙入外江的工程,堰身的高度可使汛期入内江的洪水和大量的砂石由堰顶溢入外江。水太大时,堰被冲毁,洪水沙石直接泄入外江。三个建筑物配合,一般可以保证水小时足敷灌溉之用;水大时不致冲入内江成灾。大致在江水少时,内外江分流比例是内六外四;水大时是内四外六。百丈堰的作用是导流和护岸,人字堤的作用是护岸兼溢流,可以补飞沙堰溢洪之不足。

都江堰这一宏伟的水利工程,布局缜密妥贴,治理相当科学,充分说明了两千多年前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至今许多中外水利工程专家去参观后,都惊叹神奇,认为是水利科学史上的奇迹。其工程技术原理,成为我国水利工程上的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2) 钻井术——自贡井盐

巴蜀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盐卤资源,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井盐产地。除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出产岩盐之外,四川的绝大多数地区只生产井盐。因此,四川的盐业,实际上就是井盐业。四川井盐历史悠久,尤其是以其独具的钻凿技术、采卤鬻炼工艺,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突出地位,构成我国科学技术史、四川经济史上的瑰丽篇章。

井盐的天采,是我国古老文明发展的产物。起初人们利用天然盐泉,受惠于大自然的赐与,尚未具有认识和开凿盐井的能力。当我们的祖先进入定居的农业时期,为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便开始掘凿水井,故历史上曾有过“伯益作井”等传说。到商代,甲骨文中的大量“井”字和“录”字表明,此时的水井,已备有栏棚、且使用辘轳汲水了。凿井技术的进步,为盐井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秦至蜀汉,巴蜀盐业的最大变化就是出现并普及了盐井。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巴蜀地区的盐井,创凿于李冰任蜀守期间。说李冰“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有养生之饶焉。”盐井的开凿是我国盐业史上的一大革新。秦至蜀汉,巴蜀盐井,是我国的第一批盐井,在全国井盐史上具有开先河的意义。但在秦统治期间,盐井尚未普及,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广都(今双流)县。此后,盐井的数量不断增大,产盐区由秦时的三县,达至魏晋时的十八县,隋唐时竟达数十州、县。誉满全球的盐都——今之自贡市亦开始崭露头角。

以四川盐井的外观而言,秦汉至北宋以前巴蜀各地盐井的共同特征是:大口浅井。开井前一般要经过勘探考察(当时往往是请巫师看“风水”),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冒险性。当时开一口盐井,往往需要五至七人经数年乃至更长时间的艰苦劳动,才能成功。当时凿井工具主要是锸、锄等,以此挖掘作业,故曰“掘井”。由于生产工具不精,兼之固井技术原始,以至井身结构并不完全一致,有束腰式、立桶式、坑洼式等。由秦至蜀汉,盐井井口由大到小,有一逐步发展过程。秦李冰时,“纵广三十丈”,称之为盐井诸陂池”,入西汉后,井口大幅度缩小,不再称盐井为“池”。到蜀汉时,又在广都县开凿“小井”成功。

如果开凿的盐井打到了盐卤,下一步就是从盐井中汲取卤水。汲卤的方法,各地不尽相同,有的浅井是用竹竿系上水桶,入井汲卤。多数地区则是“以牛皮为囊,数十人牵大绳以汲取之。自子至午,则泉脉渐竭,乃缒人于绳,令下井以手汲取;投之于囊,然后引绳而上”(《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五十五)。“役作甚苦”,劳动强度极大。到了唐代,部分盐井开始采用机械提卤,在井侧设大车,以人推车汲卤,用“大牛皮囊盛引水出之”(《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陵州·仁寿县》)。

北宋庆历、皇祐时期,四川井盐开凿工艺发生了巨大革新,川西南一带出现了新型的卓筒盐井。不论是深度,或是固井技术方面,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这种新型的竹筒井用“圆刃”冲击顿挫代替锸锹挖掘盐井,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的竹筒为井壁的小口井代替大口井;以装有牛皮活塞的竹筒汲卤器代替牛皮囊,“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苏轼《东坡志林》卷四),取水入灶,煎煮成盐。这种先进的凿井方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功效。“大抵深者半载,浅者月余,乃得一井成就”(《天工开物》卷五《井盐》)。故私家小户均能开凿,所以卓筒井一诞生,就象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它的兴创和推广,对四川井盐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钻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贡献。据文献记载,北宋仁宗时有各类盐井七百二十八余眼,产量达一千六百三十万斤。到南宋高宗时期有盐井四千九百余眼,产盐六千余万斤。由于井盐产量不断增加,尽管宋代四川人口不断增加,但仍改变了唐代四川井盐不能自给的状况,在宋代做到自给自足,不再仰赖外地供应食盐。

到了清代,四川盐业钻井技术获得了很大发展。钻井工具出现了多种形钻头和在钻头前后两面开凹形泥槽以及钻头加钢刃等技术,被称为“龙眼”,即在锉头上钻保险孔的技术也发明了。由于钻井技术的改进,钻井深度也大为提高,道光十五年(1835)钻出了井深为100142米的燊海井(在今自贡市内),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一口深超千米的井,燊海井的凿成,标志着清代四川钻井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在我国和世界钻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四川井盐业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标志,是19世纪末第一部采卤蒸汽机车的诞生并在富顺盐厂(自贡治区)投产。蒸汽吸卤机车的问世,标志着四川井盐业开始进入近代工业行列。

清初全川井盐产地,按生产和运输惯例,自然形成五个生产厂区:其中以富荣盐厂最为有名(在当时的富顺县和荣县境内)。据有关统计,富荣盐厂在极盛时拥有盐、火井三千至五千眼,煎锅两万余口,年产食盐二十至三十万吨,产额占全川一半以上。其运销范围,除四川四十余州县外,还畅销贵州、云南和湖北的百余个州县,民国28年(1939)将富荣盐厂所在地独立为一个行政区,即现在的自贡市,这样“盐都”便成为自贡市的誉称。建国后,自贡井盐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制盐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从地质勘探、钻井采卤、输卤制盐、综合利用、机械制造、运输销售到情报收集、质量监测、科研开发设计、教育培训等完整配套的体系,成为四川的盐业生产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井矿盐生产、科研、情报基地,全市制盐基本实现了真空化。该市盐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年原盐产量约占全国井矿盐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3) 天然气与石油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气体燃料,也是一种很好的化工原料。四川盆地,历来就有“油气之乡”的美称。早在两千二百年前,巴蜀劳动人民就在四川盆地发现了天然气,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已经钻出了天然气井。西蜀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煮盐的地区。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早在秦孝文帝时(前250),就曾派李冰太守在四川办盐、凿井、制盐养生。在钻盐井的过程中,首先发现了天然气。《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当时“取井火(即天然气)煮之,一斛水(卤水)得五斗盐”。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气的记载,早于西方国家一千余年。当时发现天然气的分布已十分广泛,如成都、华阳、双流、峨嵋、洪雅等地都有。日后许多史料证实,位于今邛崃市文井江上游的“临邛火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钻凿的天然气井。西汉扬雄《蜀王本纪》,即称“临邛有火井,深六十余丈”。西晋文学家张华《博物志》一书谈到蜀汉丞相诸葛亮曾亲临火井视察。公元557年,宇文觉建北周,特于临邛火井煮盐处设置火井镇;隋末时,升镇为火井县。明嘉靖末,张瀚入蜀记:潼川西“有火井,土人用竹筒引火气煎盐,一井可供十余锅,筒不焦,而所通盐水辄沸。”(《松窗梦语》卷二《西游记》)这说明,明代对天然气(低气压井)的利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到清代,对天然气的天发更有进一步发展,富荣盐场中的荣县更偏重火井开发,为后来富荣盐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四川盆地目前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开采基地。到1975年,全川已建成数十处天然气田,勘探查明二百多处可能含油气的地下构造。1976年所钻的井大部分都在三千至五千米深,有个别达六千多米的超深井。其中主要油气田有泸州、自贡、江油等气田。70年代末天然气产量已超过五十亿方。

四川的石油矿产并不丰富,在四川矿业史中,就储量和分布而言,远不及金、银、铜、铁、铅、煤等矿,直到1907年才在资州(今资阳)开办了规模不大的罗泉井石油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口石油竖井就诞生在四川峨嵋山下的嘉州(今乐山)。该石油竖井开凿的深度达九百米,开创了中国钻井取油的新时代。这个成就在当时居世界第一位,比北美和欧洲早三百多年。

(4) 造纸术与印刷业

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四川的造纸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两晋南北朝时期,四川的造纸业集中在成都地区。入唐以后,四川的造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益州(今成都)的造纸业最为发达,是全国著名的造纸中心。五代时,南唐李后主还特意派人“求纸工于蜀”(陈师道《后山丛谈》卷一),仿造蜀纸,著名的澄心堂纸就是在蜀工的指导下创制出来的名贵纸张。

四川是著名的麻类作物种植地区,特别是蜀麻,质量好,产量多,所以这里的造纸原料,主要是麻。直到宋代,仍然还是“蜀中多以麻为纸”(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纸谱》)。此外,四川地区也以树皮为造纸原料,最常见的是用桑科的构树皮制作皮纸,称为谷纸,亦称楮纸。在唐代,剑州、雅州、万州生产的蠲纸,也是以树皮为原料。

纸分生纸和熟纸两大类。生纸是指直接从纸浆中抄出晒干的未加工纸,熟纸是指对生纸进行过各种技术处理的加工纸。《唐国史补》卷下《叙诸州精纸》说,蜀纸有“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这些著名的蜀纸就是经过砑光(用细石碾磨生纸)、涂布(在生纸的表面先涂一层白色粉料,再砑光)、施胶(为防止纸张洇水,涂布后,施以胶矾)、染色(主要以黄蘖染纸,以防虫蠹。为了增加纸张的美观程度,也用其他染料染纸)、洒金(用金、银粉装饰纸张)、印花(在纸上印制暗花)等技术处理的加工纸,即熟纸。

四川纸张的规格,差别极大,通常分为大小两种,大纸多用于绘画、裱糊。当时的纸笺多是大幅纸。唐宪宗元和年间,寓居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剩,乃狭小之”(钱易《南部新书》卷七),从而创制出一种新样小笺,“短而狭,才容八行”(《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成都府·土贡》),同时用胭脂把笺纸染成深红色。这种红色小笺既便于写诗,又显得十分雅致,因而深受文人喜爱,成为名噪一时的佳品而风靡全国。此后,四川的其他彩笺也都按照薛涛所创制的样式,改为小笺,通称为薛涛笺。

宋代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都较唐代有了很大进步,古代的造纸技术也发展到成熟阶段,造纸的产地和品种越来越多,纸的用途越来越广。特别是竹纸的发明和大量生产,标志着进入了造纸史上的新纪元。北宋时四川尚未生产竹纸,南宋时竹纸生产也很不发达。但宋代四川的麻纸、楮皮纸和各种加工纸,在唐和五代的基础上,仍有长足的发展,不失为全国的重要造纸基地。长期的生产实践,还使人们发明了水力捣浆造纸和认识到水中杂质对造纸的不良影响。所以当时纸厂往往建于靠近清水河流的岸边和山间清泉之处。既保证造纸用水,又利用水力捣浆。成都城南百花潭、浣花溪,水清异常,造纸最佳,这一带从事造纸的达数十百家之多,是著名的造纸基地。

宋代四川加工纸中,除继续生产唐代名噪一时的“薛涛笺”外,还出现了与“薛涛笺”齐名的“谢公笺”。谢公笺是谢景初(1019—1081)在成都浣花溪出意制造的十色书画笺,比“薛涛笺更为丰富多彩,为时所重。”加工纸中的水纹纸的品种,更比唐代为多。所谓水纹纸,是指迎光看时能显出帘纹以外发亮的线纹和图案的纸,以增加纸的潜在美。它的制作方法,一是在纸帘上用线编成纹理或图案,凸起于帘面,抄纸时此处浆薄,故纹发亮而显于纸上;二是将雕有纹理或图案的木制或其他材料模子,用强力压在纸面上,使纸上隐显纹理。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证券纸和信纸等水纹纸,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宋代四川水纹纸的品种很多,有布纹、绫绮纹、人物花木纹、虫鸟纹、鼎彝纹等,变化多端,千形万态,生趣盎然,别具一格。

宋代四川蜀纸不如徽纸、池纸轻细,不便于运输。这是蜀纸的一大缺点,限制了它的销路。但蜀纸厚重坚韧、洁白而耐折叠,不易磨损的优点,又非随手便裂的早期竹纸所能替代。因此,无论是唐代或宋代,印刷用纸,特别是对纸质要求高的书画用纸,大都用麻纸和楮纸。其中纸币因流通关系,磨损厉害,两面又要印刷各种复杂的图案和暗记,对纸张要求更高,几乎为蜀纸所独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四川交子,就是“制楮为券”,用蜀纸印刷的。以后全国各地的钱引、会子等纸币,亦都用蜀纸印刷。因此,尽管四川竹纸生产较江浙落后,但由于麻纸、楮纸、加工纸生产的发展,四川仍是全国重要的造纸中心之一。

四川造纸业的发展,为印刷提供了条件,大大推动了四川雕刻印刷业的繁荣。

印刷业是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而在唐代开始形成的一个新兴手工业部门。雕版印刷是从印章、拓石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复印方法,这种印刷方法,大约在唐代初期就已经出现。中唐以后,雕版印刷逐渐在民间普及,其中长安和成都的印刷业最为繁荣。唐末,成都进一步发展成全国最主要的印刷中心,宋人朱翌说:“雕印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成都)始有墨板”(《猗觉寮杂记》卷六)。《宋国史志》也说:“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书、小学(语言、音韵学)。”虽然雕版印刷并不是始于唐末的益州,但是四川在我国雕版印刷的创造阶段,确实占有重要地位,民间大量雕印农书、历书、医书、字贴和各种各样的佛、道书籍。

五代中原战乱,衣冠之家(官绅、学人等)多避乱蜀中,大批图籍流入四川。一时文人荟萃,诗词又极盛;佛道盛行,寺观林立,高僧名道辈出,信徒众多。这一切都促进了民间印刷业的发展。前蜀武成二年(909),任知玄自出俸钱,雇佣良工,开雕印行杜光庭《道德经广义》三十卷,使人持诵(《古文旧书考》卷一)。后蜀宰相毋昭裔更是大规模刊印书籍。这就使四川的印刷业进入广泛雕印图籍的新阶段,为宋代四川印刷业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雕版印书事业较唐代有了空前的发展,成为我国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四川在唐代就经济发达,又出产印书的好材料——益州麻纸。从唐末到五代,四川一直是全国印刷中心之一,为宋代四川印刷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四川经济较唐代发达,文人学者需要阅读和出版的书籍很多。加上官府的提倡,致使官刻和私刻图书都很发达。宋人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记:“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发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质不佳。”四川和杭州、福建成为全国三大雕板印刷中心。四川印刷出版事业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唐代和五代,对当时和后代的科学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很大作用。雕版印刷广布于成都、眉山、什邡、双流、临邛(邖崃)、金堂、泸州、铜梁、潼川、遂宁、绵竹、嘉州、益昌(广元)、忠州(忠县)、资州(资阳)、夔州(奉节)等州县。而以成都、眉山雕版印刷业最为发达。

宋代的四川官刻图书,以雕印《开宝藏》《太平御览》《册府元龟》三部巨著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开宝藏》的雕印是宋代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官府出版工作。全藏五千零四十八卷,刻板十三万块,每版二十三行,每行十七字,历时十三年,从开宝四年(971)到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竣工。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开雕《大藏经》,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印行的一部佛经总集。《开宝藏》的雕刻,培养了大批雕印工人,积累了丰富的雕印经验,对推动四川和全国印刷业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此外,四川官刻图书尚有《周易》《华阳国志》《水经注》《三国志》等。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眉山漕司刻印的《宋书》一百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梁书》五十三卷、《南齐书》五十九卷、《北齐书》五十卷、《周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六卷,为版本学上有名的《眉山七史》,又称《宋蜀刻七史》。这七部史书版,历宋经元至明,曾多次修补重印,至今流传不稀,在全国很多大图书馆都藏有此类书的三朝本。

除官刻图书外,四川的私刻图书也很发达。私刻图书又分书坊、书肆和私家刻书,简称坊刻和私刻。私家刻书的目的,多是为了保存和传播文化,显名于世。坊刻图书则主要是为了赢利赚钱。特别是毋昭裔大量刻书,他的子孙在宋代以出售图书致富,更 了四川坊刻图书的发展,使私家刻书的风气大开。宋时成都辛氏,临邛韩醇、李叔廑,蒲江魏了翁,眉州(眉山)苏林,三台刘甲,都是著名刻书之家。广都(双流)费氏进修堂、裴宅、西蜀崔民书舍、眉山程舍人、眉山万卷堂、眉山书隐斋,都是著名坊刻印书之所。宋代四川私刻业主为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还在世界上首创了两项保护印刷出版单位权益的规定。一是注明印行图书的单位,防止他人假冒。现残存宋蜀刻《新编近时十便良方》十卷,书末就有“万卷堂作十三行大字刊行,庶便检用,请详鉴”字样(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六《宋刻书之牌记》)。开创了印行图书,注明出版发行单位的规例。二是开创了“版权所有,不许翻印”的禁约。现存“五松阁”仿眉山程舍人宅王偁《东都事略》,自录后就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复版”的长方牌记(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二《翻版有禁例始于宋人》)。

四川雕印的图书称蜀本、川本。宋刻蜀本同其他刻本相比有显著特点。一是宋蜀刻本数量多,流传广。“宋时蜀刻甲天下”(民国《华阳县志·艺文二》),“吾蜀文集巨细毕备”(《太平御览》蜀刻本《蒲叔献跋》)。四川是保存和刊印图书最多的地区之一。在宋代和后代,我国很多图书都是根据宋蜀刻本翻印刊行,得以继续流传和保存。二是宋蜀刻本,依据古本雕刻,精于校勘,内容可靠。宋代四川的刻书家,往往是著名的藏书家和精通古籍、长于校雠的专家。他们在雕印书籍时,尽量依据原藏善本精心校雠。所以今天人们仍然十分重视宋蜀刻本,把它作为校勘古代文献的好版本。第三,宋蜀本还有板好、字好、墨好、纸好等优点。宋代四川雕版多用梨木,纹细质优,既能长期保存,又便于雕刻。广都费氏刻印的大字本《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也称龙爪本,以及今日传世的宋蜀刻《春秋经传集解》,字大如钱,墨光如漆,闻之犹有清香之味,都一直为人们所称誉。宋人叶梦得就认为“蜀本在建本之上”(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六《宋刻书纸墨之佳》)。明人胡应麟亦说,“蜀本宋最称善”(《少室山房笔丛》卷四)。

宋代四川还印刷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套版印刷纸币,不但是印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货币史上也是一次革命。

两宋时期四川蓬勃发展起来的雕版印刷事业,在南宋末年元兵入蜀,四川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焚掠下,受到极大摧残,四川印刷业一落千丈。明末清初四川大动乱,图书文物几乎荡然无存。到了清代,随着四川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也开始恢复发展,具有悠久传统的四川刻书业得到迅速复苏,并进而发展起来。乾嘉时期,四川书坊又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外省的刻书技术和经验,随着湖广、陕西、江西、广东等省人的大量入川开垦、作工、经商以及省内外文化交流,也传到了四川,促使四川刻书业更加兴旺发达。随着四川刻书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都帮、岳池帮、重庆帮、绵竹帮四大帮口。按刻书的性质,又有官刻、学刻、寺刻、私刻和商刻等分工。在刻字印书的过程中,清代四川已在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备料、写版、画版、校对、清版、贴样、刻版、打样、校对、付印十项工艺流程。清代四川的书版除大量是整块版子雕刻而成外,活字印刷已较广泛使用。清代四川还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画版、刻字工匠,他们以自己高超的写板、刻字技艺,刻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书籍,为四川雕刻印刷业的繁荣和保存四川文化典籍做出了贡献。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