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宝森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姚宝森简介?,第1张

姚宝森,教授,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特需专家。

1942年12月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现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从事中医综合科临床用药研究和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中医药的传承,古籍的整理与挖掘上有着融会贯通,创新转化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始终遵循医德为先,病人至上的从医准则,坚持应用中医体质学理论辨病辩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诊治疑难杂症,尤其在中医男性疾病的诊疗上富有成效并有独特建树,虽然已年过8旬,仍坚持每周出诊,能严守行医规范,对待每一位病人热情、耐心、周到、一视同仁,深受广大患者爱戴。

学术方面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二十多项,获省部级及校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编写或参编著作6部。

擅长治疗:

中医男科疾病: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疾病、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遗精少精症,肾病等男科疑难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姚醒吾将军(1897—1988),原名姚宝森,浙江湖州菱湖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27年4月加入中国***,1929年任中共湖州中心县委交通站负责人,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师副官主任、军需处长、军供给部长、陕甘宁边区五省联军供给部长、东北军区东线兵团供给部长、中南军政委员会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南军区后勤部财务部长、后勤部第三副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66年1月离休。 1988年2月18日因病医治无效病逝于武汉,享年92岁。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这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临床必读名著,希望大家喜欢。

中医临床必读名著

  基础部分

 1、名老中医之路(精装),周凤梧、张奇文,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33140724。

 2、医学源流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徐大椿,人卫,9787117088343。

 3、冷庐医话(中医经典文库),陆以湉,中国中医药,9787800894022。

 4、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第2版),毛以林,人民军医出版社,9787509144893。

 5、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与临床心得集(增订本),彭坚,人卫,9787117185745。

  内经部分

 一、原文及校注

 1、黄帝内经素问(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225。

 2、黄帝内经素问(新版梅花本),人卫,9787117153317。

 3、黄帝内经素问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郭蔼春,人卫,9787117171175。

 4、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第二版,上下册),山东中医学院,人卫,9787117110785。

 5、灵枢经校释(第二版),河北医学院,人卫,9787117108409。

 6、灵枢经(校勘本),刘衡如,人卫,9787117170741。

 7、灵枢经(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田代华,人卫,9787117067157。

 二、古代注本

 1、类经(中医典籍丛刊),张介宾,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2517。

 2、黄帝内经太素(中医典籍丛刊),杨上善,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13170。

 3、黄帝内经素问吴注(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吴昆,学苑,9787507740752。

 4、内经知要(中医临床必读丛书),李中梓,人卫,9787117086271。

 5、素问灵枢类纂约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汪昂,中国中医药,9787513230957。

 6、素问直解(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高士宗,中国医药科技,9787506763264。

 7、灵枢注证发微(黄帝内经名家评注选刊),马莳,学苑,9787507728606。

 8、灵素节要浅注(陈修园医学丛书),陈修园,中国中医药,9787513223607。(所有陈修园相关著作,可用《陈修园医学全书》代替。)

 三、现代注解

 1、内经(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人卫,9787117072335。

 2、黄帝内经集解:素问·灵枢(套装共2册),龙伯坚,天津科学技术,9787530833919。

 3、素问三识,胡天雄、多纪元简、多纪元坚,中国中医药,9787513202732。

 4、一针疗法:《灵枢》诠用,高树中,济南出版社,9787807104261。

 5、黄帝内经类编,王新华,上海辞书,9787532637829。

 6、内经精义(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医经索微),周信有,中国中医药,9787513210270。

 四、医案及其他著作

 1、黄帝内经临证指要(藏象篇),陈明,学苑,9787507726497。

 2、王洪图黄帝内经临证发挥,翟双庆,人卫,9787117074605。

 3、难经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人卫,9787117171960。

 4、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方药中,人卫,9787117088565。

 5、五运六气三十二讲,柳少逸,中国中医药,9787513224727。

  伤寒论部分

 一、原文及校注

 1、伤寒论(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钱超尘等整理,人卫,9787117067249。

 2、伤寒论校注(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刘渡舟,人卫,9787117171021。

 3、伤寒论(医道传承丛书),邱浩重校,学苑,9787507741735。

 二、古代注本

 1、伤寒论条辨,方有执,学苑,9787507734027。

 2、尚论篇,喻嘉言,学苑,9787507733716。

 3、伤寒来苏集,柯琴,中国中医药,9787800896781。

 4、伤寒论后条辨·读伤寒论赘余,程应旄,中国中医药,9787802317581。

 5、伤寒贯珠集,尤在泾,中国中医药,9787802314573。

 6、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上册),吴谦,人卫,9787117076333。

 三、现代注解

 1、李培生医书四种,李培生,人卫,9787117117463。

 2、伤寒论译释(第四版),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科学技术,9787532399291。

 3、伤寒论(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第二版),李培生等,人卫,9787117072328。

 4、李克绍医学文集,李克绍等,山东科学技术,9787533142483。

 5、伤寒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熊曼琪等,人卫,9787117138680。

 6、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人卫,9787117096126。

 7、伤寒论求是(修订版),陈亦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47810019。

 8、伤寒新解与六经九分应用法(中医师承学堂),张再良,中国中医药,9787513211826。

 9、名老中医带教录,巫君玉,人卫,9787117165006。

 10、寒温统一论,万友生,中国中医药,9787513235846。

 11、伤寒常变论,何毅,中国中医药,9787802310063。

 12、伤寒论集解,聂惠民等,学苑,9787507718881。

 四、医案及其他著作

 1、许叔微医案集按,赵兰才,华夏出版社,9787508067230。

 2、经方实验录,曹颖甫,中国医药科技,9787506769921。

 3、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陶御风等,人卫,9787117131551。

 4、伤寒名医验案精选,陈明等,学苑,9787507712575。

 5、名医经方验案,聂惠民,人卫,9787117108430。

  金匮要略部分

 一、原文及校注

 1、金匮要略(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何任等,人卫,

 2、金匮要略校注,何任,人卫,9787117171953。

 3、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校注,梁永宣,学苑,9787507734324。

 二、古代注本

 1、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见伤寒论部分

 2、金匮要略心典,尤怡,中医中医药,9787800890161。

 3、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中国中医药,9787513223584。

 4、高注金匮要略,高学山,中医古籍出版社,9787515203409。

 三、现代注解

 1、王维川金匮心释,王渭川,中国中医药,9787513236393。

 2、金匮篇解,程门雪等,人卫,9787117155038。

 3、金匮要略(中医药学高级丛书,第二版),陈纪藩,人卫,9787117142229。

 四、医案及其他著作

 1、重订补注《南雅堂医案》,马昆等,人民军医,9787509130933。

 2、张聿青医案,张乃修,人卫,9787117076142。

 2、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陈明,学苑,9787507710595。

 3、皕一选方治验实录(上),陶御风等(同伤寒论部分)

  温病学部分

 一、古代著作

 1、温疫论,吴有性,人卫,9787117086622。

 2、温热论·湿热论,叶桂、薛雪,人卫,9787117086615。

 3、温热经纬,王孟英,人卫,9787117067218。

 4、温热条辨,吴鞠通,人卫,9787117067201。

 5、伤寒温疫条辨(市面缺货)

 6、时病论,雷丰,人卫,9787117086776。(缺货则:中国中医药,9787513203487。)

 7、六因条辨,陆廷珍,人卫,9787117095785。

 8、三订通俗伤寒论,俞根初,中医古籍,9787801740427。

 9、随息居重订霍乱论,王孟英,中国中医药,9787802315129。

 二、现代著作

 1、温病源流论,刘祖贻等,人民军医,9787509173244。

 2、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增订本),张文选,9787506788380。

 3、叶案发微,俞岳真,中国中医药,9787513220248。

 4、叶天士诊治大全(修订本),陈克正,中国中医药,9787513213974。

 三、医案及其他著作

 1、临证指南医案(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苏礼等整理,9787117076159。

 2、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何廉臣,北京科学技术,9787530468265。

 3、温病名方验案说评,陈明,学苑,9787507717822。

 4、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发微,潘华信,江苏科学技术,9787553721958。

;

检索中医药古籍主要利用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药文化:

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

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对眼的解剖生理,眼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

2、大约编著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味,其中眼科用药已达70余种,可用于治疗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以及一些全身病的眼部证候。而且不少药物至今仍为眼科所常用。

3、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该书在阐述全身性疾病时,涉及到目赤、目黯、目不识人等20佘种眼部病症。但是仲景从整体观念出发,参合全身脉症,辨证沦治,为后世治疗眼病结合全身证候辨证论治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4、隋代,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该书在目病诸候一卷内,集中收载三十八候,包括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等部疾病。此外,对于突眼、近视以及一些与全身性疾病相关的眼病也有了记载,而且对症状描述和病源探讨都比前人前进了一步。

5、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在七窍病一卷首列目病,首次明确地提出了生食五辛、夜读细书等容易引起眼病的19种因素,以及预防眼病的若干注意事项,还首次记述了老人目昏。在眼病的治疗方面,记载了神曲丸等81首内服及外用的药方,并第一次提出了食用牛、羊等动物肝脏的明目作用。此外,还介绍了熏洗、外敷、钩,割等眼病外治法和针灸、按摩疗法。所以,该书对后世眼科发展颇具影响。

6、王焘著《外台秘要》,在眼疾一卷中引印度《天竺经论眼》。在眼的解剖方面指出:眼乃轻膜裹水,外膜白睛重数有三,黑睛水膜止有一重,不可轻触:眼之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外托三光,内因神识,故有所见。在论述病源方面提出:绿翳青旨(相当于青光眼)之类眼病“皆从内肝管缺,眼孔不通所致”的独到见解。而且指出,该病初发即须速治,病成则不复可疗。在眼病论治方面,谓治脑流青盲眼(相当于白内障)“宜用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白日”。这是中医古籍有关金针拨内障的最早记载。该书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7、《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可惜原书早巳失传,仅有日本人辑录于朝鲜《医方类聚》的辑本。该书大体可分为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所述病因病机与《诸病源候论》相似,多主风热;各论所述眼病有30节。书中的眼部解剖名词比以前的文献丰富,如眼睑、眼皮等皆属首见;所涉及的眼部病,已增至60余种。治疗方面,不仅重视药物,还记载有多种手术疗法,如首次提出对胬肉攀睛使用割烙法和对“睑皮里有核(即胞生痰核)”施行手术治疗,而且对“开内障用针法”的叙述也较前人详细。

8、《刘皓眼论准的歌》是晚唐时期著成的另一部眼科专书,又称《刘皓眼论审的歌》(《宋史》)。全书为诗歌体裁,便于记颂。现存《秘传眼科龙木论》中《龙木总论》之“审的歌”,即来自该书。书中所载的“五轮歌”及将72种眼部病证按内、外障分类的方法,对以后的中医眼科影响深远。

9、宋初编成的《太平圣惠方》卷中,眼科两卷总结了宋以前的眼科成就,并有所发展。将所收载的多首处方按主治证候分类,而且对每类证候的病因病机都作了扼要的阐述。眼科五轮学说在该书首次见到运用,并以“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强调了眼与整体的密切关系。书中除对内治和外治的大量记载外,对金针拨障等手术的介绍也比较详细。

10、此后一百多年,又有《圣济总录》,全书多卷,有论有方。眼科部分在《太平圣惠方》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写成12卷,包括眼病58门,手术2门,记载眼病用方多首,内容较为丰富。至于眼科用药,见于宋代著名官方药书《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者,就有多种,其中还吸收了一些外来药物,如没药、龙脑香等。

11、元代危亦林编《世医得效方》,其中眼科一卷,首先重点阐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其次分别叙述眼科72证的证治,内容简明扼要而实用。

12、由宋元医家辑成的《秘传眼科龙木论》,是一本著名的眼科专书。全书分10卷,卷1—6主要载列眼科“七十二证方论”,每证方论以下附有“审的歌”;卷7为诸家秘要名方;卷8为针灸经;卷9—10为诸方辨论药性。书中主要内容是按内、外障分类记叙72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介绍了古代金针拨内障以及钩、割、镰、洗等手术方法,对后世很有影响。正文10卷之后,另附有《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其主要部分是“眼科七十二问”,具体内容与前面“七十二证方论”并不相同。此外,它在“五轮”之后,首次较详细地述及眼科“八廓”,虽然八廓不如五轮学说有影响,但是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3、《银海精微》为宋以后的人托名孙思邈撰成的眼科专书。该书首先叙述了五轮八廓学说和中医眼科辨证的一些基本理论,接着列叙了80余种眼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并附有眼病简图。此外,还初步介绍了按五轮检查眼病的顺序和方法。此书辨析证情比较明白,内治的不少方药也比较精简实用,外治还采用了点、洗、剧、烙、夹等法,对金针拨障(开金针)的手术方法描述尤详。

14、金元时代,医学流派主要以刘完素、张从正、李呆、朱震亨四大家为代表。刘完素强调火热为病的学说。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眼目赤肿翳膜皆属于热,主张降心火,滋肾水,用药偏重寒凉。张从正继承刘氏主火之说,并有所发展。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目不因火则不病,能治火者一句可了,治病主张以祛邪为主,善用攻下法。李呆提倡内伤学说。在眼科方面,他认为脾虚影响五脏六腑的精气不能上贯于目,则目不明,因而治眼病要理脾胃,养气血才是正理。朱震亨认为相火为元气之贼,阴虚则火动,治病重用滋阴降火之法。在眼科方面,他认为眼病不外虚实二因,眼目昏花属肾水亏虚,眼目肿痛属肝经风热,内治虚者宜滋肾阴,实者当散风热,虚实相兼者则散热滋阴。以上四家学说虽各有所长,但也离不开辨证论治的原则,后人合理运用,进一步丰富了眼科的理论和实践。

15、跨元、明两代的眼科名医倪维德著《原机启微》一书。其上卷按病因将眼病分为18类,理论联系实际,详细分析病机,辨证论治;下卷论方剂配伍,后附治疗眼病40余方,并有方义说明。这是阐述理论比较系统的一本眼科专书。

16、清朝年间,中医眼科要以山东博兴眼科名医魏儒正为代表,其著作的《眼科集要》共分四部详细记录叙述中医眼科对于各类疑难眼病的详细辩证技巧及论症法则,内容精简实用,并配以绘图加以说明,内治以脏腑经络调理为主、外治以熏、洗、点、拨为主,是一部综合性的理论解释、实用技术较强的一部眼科专著。

17、清末民初,魏氏中医眼科第二代传人魏纯讷子承父业,17岁便从父学医。由于父亲的身教言传,五、六年时间即掌握了诊治眼病的技能,并能把祖传验方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声誉渐高。

魏纯讷常说:“学贵博而能长,未有不博而能长者也。”他认为,眼虽是局部器官,但和五脏六腑紧密相关。眼科是在内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打好内科基础,是学好眼科的根基。所以,他不但主攻眼科专著,而且精心研读《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医著。因而眼科、内科俱佳。

魏纯讷行医40余载,对中医眼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把宝贵的临床经验留给后人,他将平时收集的余例疑难病例整理成《眼科临症录》,对病因、病机、辩证论证、治则、方药等都做了详细记录。他为了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父亲毕生的经验融为一体,50余岁时,着手对《眼科集要》重新整理,暂定名《重定眼科集要》。手续未完,在日军扫荡中不幸失落。年春,魏纯讷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18、建国初期,魏氏中医眼科第三代传人魏士臣原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眼科专家。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工作50余年,他不但对中医眼科有深厚的造诣,而且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任县历届政协常委,1—9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两次出席省和地区召开的眼科学术交流会,曾被邀请去滨州医学院中医班进行中医眼科学讲座。一九八五年十月出席省政协召开的各界人士交流大会。-年利用三年时间将平时积累的经验及秘方编撰而成《中医眼科集腋》一书流传于后。《中医眼科集腋》是一部中医眼科学著作,对于以后的中医眼科学发展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拯救”中医的问题。

拯救中医药,必先祛除文化“自虐”。废除中医之论,如今回望,已是百年之身。

一百多年前那些西风东渐的岁月里,比尖船利炮、舶来商品更易打动闭塞的中国的,是对急性病见效迅速的西医,那是中国人认识西学的开始;随后,西风化雨让中国的现代化意识疯长,此时最早一批被唾弃的“糟粕”里就有中医。

对于中医的认识和态度,隐含着对于与中医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的认识,隐含着我们对于人自身的认识。

不久前,由朝鲜医家在400年前根据中医名家的学说以汉文编就的《东医宝鉴》,将由韩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作为世界记忆工程的一项。被误传的“韩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好像并未特别强烈地刺激那些陷于中医存废的吵嚷声中的人们。

对于最近的中医存废之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中医“痼疾”的探讨,新华社播发的一篇报道称:拯救中医药,必先祛除文化“自虐”。

这篇稿件引述上世纪80年代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的话说:“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

□ 不仅是中医之痛

1879年,国学大师俞樾(号曲园,是章太炎、吴昌硕的老师)发表了惊世骇俗的《废医论》,旗帜鲜明地主张“废除中医”。

随后,一批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包括孙中山、胡适、梁启超、严复等人的“废医”主张,更是言辞激烈,事隔近百年,杀伤力仍在。

严复认为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将中医药归为风水、星相算命一类的方术;陈独秀说:“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梁漱溟认为,中医只是“手艺”,“没有客观的凭准”;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对中医中药的讽刺更是影响深广--“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就连曾因病受中医惠泽的胡适也说:“回头想想我们家里的阴阳五行的‘国医学’,在这个科学的医学史上能够占一个什么地位。”

民国时期有一场更大规模的中医抗争运动。1929年,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在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的主持下,提出了“废止中医案”,最终因受到社会强烈抵制而未果。

“妓女、吸毒和中医问题都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曾在民国倡导“废除中医”的余云岫,在当了政协委员之后,把中医和妓女、吸毒等问题相提并论。

这些在今天听起来仍嫌刺耳的极端之论,诞生于“天朝大国”快速坠落时强烈的危机感:中国要摆脱落后挨打,必须“脱胎换骨”,兴西学,弃旧学。到五四运动时期,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更加汹涌。就在这些意图建立“新世界”、断然弃绝旧文化的声浪中,基于文化自信的民族自信也悄然失落。

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生存的土壤越来越受到削弱,中医与自身的传统断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中医存废困境,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拯救中医,先要拯救传统文化。

长期关注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科技部专家贾谦认为,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教育使中医质量下降,是近百年来对西方文化的几乎全盘接受让中医学元气大伤。而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教授说,对于中医的误解源于整个世界传统文化的衰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下,这已不仅仅是中医之痛。

□“秀才学医,笼中抓鸡”

“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很难理解中医的。”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孔令宏教授这样说。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古时候秀才科场不利,往往转而学医,很容易上手,因为中医与儒学、道学、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甚至武术茶道、琴棋书画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这三派思想,都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博士生导师张其成教授也认为,诞生于古代中国的中医药学,其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古代其他文化的关系同根同源,本为一体。

然而一棵树即使再茂盛,当它根基下的土壤营养不足时,它也会慢慢衰败凋敝。

张其成说,从科举制度废除至今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传统文化所受到的打击接连不断,诸如废孔废经、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汉字的简化以及近一个多世纪用西方哲学来“科学阐释”改造中国古代思想等等,加上现代科学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某种程度的中断,这也对中医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日益边缘化,天文、地理、农学、算学等等也在逐渐淡出时代舞台,成为历史的陈迹。只剩下国画、京剧等寥寥可数的难兄难弟与中医同病相怜,一起被称作“国粹”,也一起经历着今天现代化科技的“洗礼”。

中医的古代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和繁体字写就,今天学习中医的人要读懂中医典籍必须有很好的古文功底,否则就要使用现代人改造与解释过的古籍。经过白话翻译的中医古籍,其间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加工,曲解在所难免,再加上很多点校古籍的人士古文功底难称人意,如此情况下,今天中医古籍整理混乱、参差不齐也就不难想象,以之指导临床,“关公战秦琼”的现象在所难免。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逐渐陌生,尤其是对原有的书面语言文言文更是缺乏必要的掌握。在大多数人看来,以文言文写就的中医药书籍无异于“天书”。这些由文言文记录的中医思想,成为了摆在现代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传统文化离中医越来越远,中医离传统文化也越来越远。”张其成不无悲哀。

□ 拯救没落的文明

为保护中医,我国近年开始酝酿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定将中医理论、诊法、疗法、方剂、中药等八项内容“打包”,向联合国申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令宏认为,中医在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中易受伤害。现代科技以西方为主导,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背景有别于西方范式,在传统文化退居次要位置的今天,中医难免会和现代科技产生冲撞。

大多数中医反对论者对于中医的最大诟病莫过于它的不科学性。孔令宏认为,科学的标准是多元的,并不能单纯以可重复性、可检验性作为标准。对于中医提出的一些问题,西医也同样会面临,比如药物的副作用反应。片面的夸大中医的害处,纯粹是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

张其成认为,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也是当前最有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并带动我国医学科技领先世界水平的古老医学技术,中国人应该珍惜,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去加以有效的总结,而不是一味地搬用西方人的逻辑分析工具去否定它、摧毁它。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应该并行不悖,如鸟之两翼,共同成为当代中医发展的推动力。”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