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干菊花泡水喝,最利于眼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哪种干菊花泡水喝,最利于眼睛?,第1张

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因此,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经常觉得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常使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

  菊花能清热解毒,如果早晨起来眼睛红肿,可以用棉花蘸菊花茶涂抹眼皮,能起到消肿的功效,还能缓解双目红肿疼痛。

  菊花的种类很多,以白菊花为主,市面上以杭菊花,滁菊花,黄山贡菊为常见的品种,都可以泡茶喝。需要注意的是,菊花性凉,虚寒体质、平时怕冷,易手脚发凉的人不宜经常饮用。

中国人对菊花的认识已经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最早的中医药典《神农本草经》就记载:白菊花“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现在,除了作药用,菊花多被老百姓用来沏茶。从中医药性理论来看,我们尤其推荐上班族多喝菊花茶,因为菊花对防干眼很有效。

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主要以头状花序供药用。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也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

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中医多用以主治目赤、咽喉肿疼、耳鸣、风热感冒、头疼、高血压、疮疗毒等病症。若长期食用,还有“利血气、轻身、延年”的功效。

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花性凉,体虚、脾虚、胃寒病者、容易腹泻者不要喝

菊花茶适合头昏脑涨、目赤肿痛、嗓子疼、肝火旺以及血压高的人群喝

菊花茶是保护「眼睛」的好饮料!菊花茶可消除眼睛浮肿及疲劳,睡前喝太多的水,第二天早上起床眼睛就会浮肿像熊猫一样,民间有一方法可以有效解除,就是用棉花沾上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很快就能消除这种浮肿现象。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中国自古就知道菊花能保护眼睛的健康,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肿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除,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菊花的种类很多,不懂门道的人会选择花朵白晰,且大朵的菊花。其实又小又丑且颜色泛黄的菊花反而是上选。菊花茶其实是不加茶叶,只将乾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就可以,冬天热饮,夏天冰饮都是很好的饮料。 菊杞茶是上好护眼饮料!

菊花茶中加入枸杞,两种都是中药护眼的药材,泡出来的茶就是有名的「菊杞茶」,尤其是学生常在澈夜温习功课之后,都出现眼睛疲劳的毛病,近视的人更是经常感到睛睛乾涩,常喝菊花茶能改善眼睛的不舒服。

每年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天高气爽,也是茶人开始准备采摘菊花制成菊花茶的最好季节。

  菊花不仅让人悦目,采摘下的菊花可制成保健茶。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产于浙江桐乡县和湖州市的杭白菊,还有产于黄山之巅的黄山贡菊被采摘下来,经过蒸气杀青之后,晒干至含水率70%以下,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时,便可备用。还有产于安徽毫州的毫菊、滁州的滁菊、产于四川中江的川菊和产于浙江德清的德菊都有很高的药效,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在这我们特别要提到的是黄山贡菊,它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采黄山之灵气,汲皖南山水之精华,它的无污染性对现代人来说,具有更高的饮用价值。

  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即可。若是饮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一小把,冲入沸水泡2-3分钟,再把茶水倒入每个人的透明玻璃杯中即可。饮菊花茶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这样喝起来味更甘。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健康的人平水也可当开水饮用。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于由菊花茶的药效,它普遍被人们喜爱。现代科学已能提取菊花中的有效成份,制成菊花晶、菊花可乐等饮品,让喜爱快捷省时的人饮用起来更为方便。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茶饮品。

  菊花茶的饮用方法很多,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①取菊花10克,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疏风清热,平肝明目,对眩晕、头痛、耳鸣有防治作用。

  ②取菊花10克,茶叶3克,一并冲泡,可防治早期高血压。

  ③取菊花、山楂、银花各10克煎水代茶饮,或研末冲水饮用,有化淤消脂、清凉降压、减肥轻身功效,适用于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病症患者食用。

  ④取菊花10克,桑叶、枇杷叶各5克,研成粗末,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可防秋澡,适于因秋燥犯肺引起的发热、咽干唇燥、咳嗽等病症后食用。本方尚有预防流感、流脑、乙脑、腮腺炎、水痘等作用。

电脑一族宜常喝菊花茶

很多人喜欢喝菊花茶,特别是常用电脑的上班族,菊花茶确实对保养眼睛有好处。

睡前喝太多的水,第二天早晨起床眼睛就会浮肿得像熊猫一样,民间有一方法:用绵花沾上菊花茶的茶汁,涂在眼睛四周,很快就能消除这种浮肿现象。

菊花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国人自古就知道菊花有保护眼睛的作用。除了涂抹眼睛可消除浮肿之外,平常就可以泡一杯菊花茶来喝,能使眼睛疲劳的症状消退,如果每天喝三到四杯的菊花茶,对恢复视力也有帮助。

菊花的种类很多,不懂门道的人会选择花朵白且大朵的菊花。其实又小又丑且颜色泛黄的菊花反而是上选。菊花茶其实是不加其它茶叶,只将干燥后的菊花泡水或煮来喝就可以,冬天热饮、夏天冰饮都是很好的饮料。

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即可。若是饮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一小把,冲入沸水泡2-3分钟,再把茶水倒入每个人的透明玻璃杯中即可。饮菊花茶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这样喝起来味更甘。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健康的人平水也可当开水饮用。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于由菊花茶的药效,它普遍被人们喜爱。现代科学已能提取菊花中的有效成份,制成菊花晶、菊花可乐等饮品,让喜爱快捷省时的人饮用起来更为方便。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茶饮品。

一朵小小的菊花,曾引出历代诗人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唐代诗僧皎然,系东晋谢灵运的世孙,一生不问政治,只留心于山水田园、茶道诗歌,他是茶圣陆羽最交心的朋友,在一次一起品茶的时候,以诗助兴道:“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晋陶渊明为官一旬即解服归田,酷爱菊花,淡泊于官场,表现的逍遥洒脱,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菊花的清雅、不施粉黛,却又极具药用的内涵,仿佛也代表着这些隐士们甘于淡泊、耕归农田,却又不忘忧国忧民的优良品质,让人肃然起敬。

��菊花不仅让人悦目,采摘下的菊花可制成保健茶。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产于浙江桐乡县和湖州市的杭白菊,还有产于黄山之巅的黄山贡菊被采摘下来,经过蒸气杀青之后,晒干至含水率70%以下,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时,便可备用。还有产于安徽毫州的毫菊、滁州的滁菊、产于四川中江的川菊和产于浙江德清的德菊都有很高的药效,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在这我们特别要提到的是黄山贡菊,它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采黄山之灵气,汲皖南山水之精华,它的无污染性对现代人来说,具有更高的饮用价值。

��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五粒,再用沸水冲泡即可。若是饮用的人多,可用透明的茶壶,每次放一小把,冲入沸水泡2-3分钟,再把茶水倒入每个人的透明玻璃杯中即可。饮菊花茶时可在茶杯中放入几颗冰糖,这样喝起来味更甘。菊花茶对口干、火旺、目涩,或由风、寒、湿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的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健康的人平水也可当开水饮用。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于由菊花茶的药效,它普遍被人们喜爱。现代科学已能提取菊花中的有效成份,制成菊花晶、菊花可乐等饮品,让喜爱快捷省时的人饮用起来更为方便。菊花茶是老少皆宜的茶饮品。

立春人们吃什么

 立春人们吃什么?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的到来也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在立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去吃一些传统的食物。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立春人们吃什么。

立春人们吃什么1

  1、五辛盘

 立春吃春饼历史悠久。据载六朝元旦吃五辛盘(五种辛荤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发五脏之气。现扬州人立春时也吃五辛:新葱、韭黄、蒜苗、萝卜、芫荽。唐初饼与生菜以盘装之,称春盘,因与五辛盘有渊源,也叫辛盘,宋时改叫春饼,现也叫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

  2、春盘面

 元《饮膳正要》“春盘面”由面条、羊肉、羊肚肺、鸡蛋煎饼、生姜、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种原料构成。明、清时在饼与生菜外兼食水萝卜,谓能去春困。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

  3、吃春卷

 春卷又名春饼、薄饼,是福州民间流行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饼演化而来。立春吃春卷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有喜迎春季、期盼丰收之意。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 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4、炒和菜

 有了春饼,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谓和菜就是用时令蔬菜,如韭黄、豆芽、香干等切成的丝,或拌或炒。拌的话就将豆芽菜用水焯熟,干粉丝煮好,用淀粉、醋、酱油勾成汁,用汁拌菜丝便成。若要炒着吃,就把肉丝、蛋皮丝、绿豆芽、豆腐干丝、粉丝、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锅中炒熟。讲究的可加海参丝、肚丝、香菇丝、火腿丝,这样就更好吃,也更营养。

  5、吃萝卜

 在许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萝卜,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明人刘若愚《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燕京岁时记》载: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却春困也。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

立春人们吃什么2

  立春吃红枣:有助养脾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立春吃蜂蜜:清肺解毒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立春吃春芽:顺应时节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等。

  立春吃韭菜:保养阳气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有天然“伟哥”之称。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立春吃春笋:顺应时节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如果是弗尔玛林里泡过的就算了吧。

  立春吃葱姜蒜:杀菌防病

 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增进食欲、助春阳,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春季是葱和蒜在一年中营养最丰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时候,此时食之可预防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北方人春天爱吃的小葱炒鸡蛋或小葱蘸酱,都是很有营养和顺应节气的最佳吃法。

立春人们吃什么3

 1、春盘:春盘又称五辛盘,是细切五种辛辣的生菜盘装而成。包括葱、蒜、韭菜、蓼蒿、芥五种食物,有助于预防流感。

 2、春饼:春饼又叫荷叶饼,早期的春饼是用面粉,烙成薄薄的饼皮,包着炒好的豆芽、韭黄、粉丝一起食用。

 3、春卷:春卷实际上是由春饼发展来的,将春饼放入油锅炸熟,外表金黄酥脆。

 4、萝卜:萝卜性寒味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民间称其为“小人参”,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

 5、春菜:立春这一天应该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有迎新之意,又能养生保健。

  立春习俗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预告立春之时。然后祭句芒神,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古时祭祀完句芒神就由郡县太守等象征性耕种,并打春牛,代表民间可以进行耕种了。

  2、游春(探春、游行)

 游春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的祭祀游行活动。队伍先是报春人打扮成公鸡样子走在队伍前,由一群人抬着巨大春牛形象,其他人打扮成牧童牵牛、大头娃娃送春桃等各种象征春天的形象。这次游春之后就是意味着可以开始踏青的信号,一直到端午之间都是游春的好时候(立春那日游春也叫探春)。

  3、咬春

 北方吃的食品是春饼,而南方则流行吃春卷。吃春饼和春卷,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值得一提的是,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咬春”的另外一种食品是萝卜。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其意义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萝卜还可以解酒、通气,具有营养、健身、祛病等功效。

  4、打春

 又叫“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因为,春牛在塑制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立春的含义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

 立春代表的寓意是什么:春季的开始立春日:古称“立春”春气始而建立,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逐渐解冻。《岁时风土记》:“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为小幡,谓之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或者是农历正月,为立春日,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立春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潮汕地区人们在立春当天,都会举行“打春牛”,“抬春色”,“吃春饼、春卷”等传统民俗活动。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就形成了24个节气。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点。

 立春,阴阳转化,阴退阳升,生气始发,万物复苏,新的一个轮回从此开始了。

 二十四节气古人通过观察星象规律,认知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在星象上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时为立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寅月的开始。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另《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

 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立春节令,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人们对“春”很重视,将有“双春”之年视为大吉年份。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大椎 41 大椎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大椎穴的定位 47 大椎穴的取法 48 大椎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大椎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大椎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大椎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研究进展 415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152 对体温中枢的影响 4153 对肺功能影响 4154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4155 对甲状腺功能的调整作用 4156 对肿瘤抑制作用 4157 治疗感冒 4158 治疗荨麻疹 4159 治疗痤疮 41510 治疗发热 5 骨骼名·大椎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椎 1 拼音

dà zhuī

2 英文参考

Dàzhuī GV14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zhuī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V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U1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大椎:1经穴名;2骨骼名。

4 经穴名·大椎

穴位 大椎 汉语拼音 Dazhui 罗马拼音 Tachui 美国英译名 Big Vertebra 各

号 中国 GV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3 富耶氏 IVG13 德国 LG13 英国 Gv14 美国 Go14

大椎为经穴名(Dàzhuī GV14,DU14)[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肘后备急方》作大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大顀。别名百劳、上杼[2]。属督脉[1]。大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的交会穴[1][2]。大即巨大,椎即椎骨,此穴在粗大的第七颈椎棘突之下,故名大椎[1]。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热病,气喘,肩背痛,腰脊强痛,发热,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小儿惊风,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等。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

41 大椎穴的别名

百劳(《针灸大全》),上杼(《循经考穴编》),大槌(《肘后备急方》)。

4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43 穴名解

大即巨大,椎即椎骨,此穴在粗大的第七颈椎棘突之下,故名大椎[1]。

大,与小对言。脊节之谓椎,亦作焦。张介宾注:“焦,即椎之义,指脊骨之间也,古谓之焦,亦谓之倾,后世作椎。”穴在第7颈椎下,古人排序以此椎为诸椎之长,是处脊椎较其他脊骨稍大突起。岐伯曰:“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肘后备急方》有:“大椎在项上大节高起者。”本穴在此椎骨之下,因名大椎。[3]

44 特异性

大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的交会穴[1][2]。

45 所属部位

颈胸椎[4]

46 大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椎棘下凹陷中[5]。

大椎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平高[2]。

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1]

大椎穴在督脉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1]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肌肉)

大椎穴在颈胸椎的位置(骨骼)

47 大椎穴的取法

俯伏或正坐低头,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俯首或俯伏取穴[1]。

俯伏坐位或正坐低头,颈后隆起最高且能屈伸转动者为第7颈椎,于其下间取穴[6]。

快速取穴: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大椎穴[7]。

48 大椎穴穴位解剖

大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棘突间皮下静脉丛。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八颈神经后支的分支。

4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4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8颈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8颈神经后支和颈横动脉分布[8]。

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及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分支[2]。

49 大椎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椎穴具有清热解表、截虐止痫的功效。

大椎穴有解表通阳,补虚宁神作用[1]。

大椎穴为“诸阳之会”,阳主表,取之通阳解表,是外感病退热之要穴[9]。

督脉和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取大椎穴既可助少阳之枢,又能启太阳之闭,从而和解少阳,驱邪外出,是治疗疟疾的常用穴[9]。

大椎穴位于背部,邻心肺,可宣调肺气,治疗咳喘气逆[9]。

督脉行于项背,而大椎穴位于项部,可通调经气,治疗项强、角弓反张[9]。

督脉“入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故大椎穴是治疗神志病的要穴[9]。

大椎穴也是治疗骨蒸盗汗、五劳虚损等虚劳证之要穴[9]。

大椎穴位于背部极上,背为阳,本穴为阳中之阳。为督脉诸穴之在横膈以上者,调益阳气之总纲。又为督脉与手太阳、手阳明、手少阳四经之会,故凡阴阳交争一方偏胜不得其平者,多取本穴以调之。[3]

410 大椎穴主治病证

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热病,气喘,肩背痛,腰脊强痛,发热,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小儿惊风,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等。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

大椎穴主要用于外感,虚劳及心神疾患等:如感冒、恶寒发热、头项强痛、疟疾、咳嗽、喘逆、胸背疼痛、支气管炎及哮喘、肺结核、骨蒸潮热、盗汗、五劳七伤、神经衰弱、癫狂痫症、中暑、呕吐、霍乱、黄疸、风疹、腰脊强、角弓反张、血液病等[1]。

大椎穴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风疹[8]。

大椎穴有强身防病作用[1]。

大椎穴主治发热,疟疾,中暑,感冒,癫狂,癫痫,骨蒸潮热,盗汗,咳喘,脊背强急,项强;以及肺结核,支气管炎等[2]。

治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肩颈疼痛,肺胀胁满,咳嗽喘急;疟疾,风疹,癫狂,小儿惊风,黄疸。颈肩部肌肉痉挛,落枕,感冒,疟疾,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舞蹈病。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斜刺05~1寸[1]。

直刺05~1寸[8]。

向上斜刺05~1寸[2],进针宜缓[6],勿刺太深[6],忌大幅度提插[6],其酸胀或麻电感可向脊柱下方或上方颈部传导[6]。

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6]。

注意:

(1)针感到达前胸、胁部、腰部,甚至到达上、下肢时,不要再行提插手法,针感不要重复出现,不然轻则留有热痛,上、下肢无力,尿潴留,重则全身瘫痪。如若出现针感重复并留有后遗症,则应及时消除不良反应。消除的方法:针感出现于某经,就取该经郄穴予以治疗。例如,手少阳三焦经有针感重复出现,留有热痛,活动不便,就取会宗予以治疗;下肢针感重复出现,下肢酸软无力者,取梁丘、外丘治疗,腰部取环中治疗。[6]

(2)大椎针感反应较强,对一般虚弱患者,针刺不要过深,热补凉泻手法要轻,时间要短,若患者出现心悸、头晕、出汗,应及时采用巨阙、水沟、太阳予以治疗,以消除不良反应。[6]

(3)出现全身颤颤感时,应立即拔针,不宜行施任何针刺手法及补泻手法,否则会导致尿潴留。[6]

(4)对癫痫患者,针刺方向与针感不宜向上,更不能到达头部,否则会引起癫痫频繁发作,进而恶化。[6]

4112 灸法

可灸[1][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2]。

可灸或药物天灸,强身保健用瘢痕灸[6]。

412 大椎穴的配伍

大椎穴配曲池、风池治流感[1]。

大椎穴配风门、肺俞、膻中(麦粒灸)治哮喘[1]。

大椎穴配少商放血、合谷可退热[1]。

大椎穴配足三里、曲池、三阴交、脾俞治白细胞减少症[1]。

大椎配腰俞,有通督行气,清热截疟的作用,主治疟疾。

大椎配合谷、中冲,有解表泻热的作用,主治伤寒发热,头昏。

大椎配长强,有通调督脉的作用,主治脊背强痛。

大椎配曲池、鱼际、外关、合谷、太阳、风池,治外感发热头痛[6]。

大椎配脊中、腰阳关,治腰背痛[6]。

大椎配后溪、间使透支沟,灸大椎,治疟疾寒热[6]。

大椎配风池、后溪、水沟、申脉,治小儿惊风[6]。

大椎配定喘、风门、肺俞、丰隆,治咳喘[6]。

413 特效

按揉大椎穴,可治颈项疼痛,在大椎拔罐20~30分钟,可治感冒、头痛、咳嗽、气喘[7]。

414 文献摘要

《伤寒论》: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针灸甲乙经》:伤寒热盛,烦呕,大椎主之。痉,脊强互引,恶风时振栗,喉痹,大气满喘,胸中郁郁气热,䀮䀮,项强,寒热,僵仆不能久立,烦满里急,身不安席,大椎主之。灸寒热之法,先取项大椎,以年为壮数。

《针灸甲乙经》:三阳、督脉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疗五劳七伤,温疟,痃疟,气疰,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

《针灸大成》:主肺胀胁满,呕吐上气,五劳七伤,乏力,温疟,痎疟,气注背膊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

《类经图翼》:大椎主五劳七伤乏力,风劳食气,痎疟久不愈,肺胀胁满,呕吐上气,背膊拘急,项颈强不得回顾。

《类经图翼》:又治颈瘿、灸百壮,及大椎两边相去各一寸半少垂下,各三十壮。

《备急千金要方》:凡灸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灸之。从头项发者,于未发前预灸大椎尖头,渐灸过时止;从腰脊发者,灸肾俞百壮;从手臂发者,灸三间。

《普济方》:灸以年为壮。

《外台寿世方》:治哮吼妙法(喉内有声而气喘者是),病发先一时,用凤仙花(又名指甲草)连根带叶熬出浓汁,乘热蘸汁在背心上用力擦洗,冷则随换,以擦至极热为止。无则用生姜擦之,再用白芥子三两,轻粉、白芷各三钱,共研为末,蜂蜜调匀作饼,火上烘热,贴背心第三节骨上,贴过热痛难忍,正是拨动病根,务必极力忍耐,切勿轻易揭去,冷则将药饼取下,烘热再贴,一饼可贴二三日。无论病愈未愈,多备药饼换贴,不可间断,轻则贴一二日,重则贴三四日或五六日,永不再发……痰气结胸及咳嗽痰喘。

415 研究进展 4151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刺大椎可使白细胞增多,对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同时有明显的左移现象。艾灸大椎能促进伤寒杆菌凝集素或溶血素的产生,而灸2壮作用较为明显,间隔不同天数测定其凝集素及溶血素效价,其平均效价较对照组高出2倍有余。6壮则作用较差,反复灸则效果更佳。用溶血空斑试验来测定艾灸对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得到了相同的效应,与抗体的增长规律相一致;艾灸或电针大椎、足三里等,可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电针大鼠的“大椎”、“命门”等,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亦提高,吞噬能力最高可达568%。弱 可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73%,强 使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平均下降30%。其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途径是通过神经反射完成的,交感神经起增强作用,迷走神经起抑制作用。[6]

灸小白鼠大椎穴,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白鼠提高其免疫功能。

针刺人工创伤或化学性炎症的家兔或大白鼠“大椎”,有抗炎或减轻炎症渗出过程和加强增殖过程的作用。弱 针刺大椎,能增强家兔的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使调理素、凝集素、溶血素、补体等效价明显增加。强 针刺反可使其降低。[1]

4152 对体温中枢的影响

观察深刺和浅刺大椎的退热效应,发现针刺大椎无论深浅都有一定的退热效应,但深刺组较浅刺组退热快,退热幅度大且在改善微血管灌流、加快血液循环、扩张皮肤血管的作用上明显优于浅刺组(P<0001),说明深刺大椎才能起到通阳解热的作用。深刺大椎可能影响了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下移、发汗中枢兴奋,从而使汗腺大量排泄汗液、汗腺和皮肤血管扩张而退热。[6]

4153 对肺功能影响

连续针刺大椎1周后,可出现呼吸功能增强、肺通气量增加,也可使支气管痉挛得到缓解,呼吸道阻力下降,对哮喘病有效。[6]

4154 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针刺大椎对白细胞有双向调整作用,使高的下降,低的上升。因化学治疗引起白细胞减少者,针刺大椎、足三里等穴,可使白细胞上升,有效率可达80%~90%。有实验研究艾灸化学治疗后骨髓移植模型的小鼠“大椎”,能够明显增多小鼠的白细胞,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提高小鼠的免疫能力。针刺大椎、内关,对血小板有调整作用,治疗切脾术后血小板过多症,可使血小板数目逐渐下降至正常,而对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症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有使血小板数目增多的功效。[6]

4155 对甲状腺功能的调整作用

有研究表明,不同手法对甲状腺功能影响也不同,如用载波射流(8000~18000 Hz) 家兔“大椎”、“水突”,对甲状腺功能呈促进作用,而电针相同腧穴则呈抑制作用。[6]

电针家兔“大椎”“水突”穴,与对照组比较,可明显地降低甲状腺摄碘量,但对于滤泡扩大、上皮变低的甲状腺,针后可使滤泡缩小,上皮变高。对切断一侧迷走神经、摄碘量已升高的甲状腺,针后可显著降低摄碘量,使形态上原无明显变化的滤泡扩大,上皮变低,当切断两侧交感神经干后,电针对甲状腺即无明显影响,说明该效应与交感神经有关。[1]

4156 对肿瘤抑制作用

实验报道,米粒灸小鼠“大椎”,对小鼠实体瘤和腹水癌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延长该小鼠的存活时间,并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整体防卫免疫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6]

4157 治疗感冒

取大椎穴,行散刺再拔罐。另可用隔姜灸大椎3~5壮,或艾条灸20分钟,每日2~3次。

4158 治疗荨麻疹

取大椎穴,行强 ,留针5分钟。

4159 治疗痤疮

用三棱针点刺或梅花针叩刺数下,然后拔火罐,以出血为度。

41510 治疗发热

针刺或电针实验性发热家兔的“大椎”,可见发热被抑制或减弱,持续时间缩短[1]。

5 骨骼名·大椎

猪流感症状与感冒类似,一般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在预防方面,现阶段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猪流感并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正确的养生方法,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饮食应以健中化湿为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至病的主因:

该病的发病率高,潜伏期为2~7天,病程1周左右。病猪发病初期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发病期治疗不及时,则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人的病死率。

美国疾控中心官员2009年4月23日指出,初步研究检测出此次流行的猪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西医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

北美和欧洲人们喜欢吃烧烤,猪肉或其产品烤制时多为7——8成熟,其细菌或病毒并未完全杀死,容易造成人员感染。而且食半生半熟的食物对肠胃不利,易滞易湿,气虚湿滞是至病的主因。

中医眼里这病明显是夹湿型的感冒刚得病,病在皮毛,医药可愈;病久之,入于膏肓则不可治也。病在皮毛的病都医不了的医生是真正的医生吗?那些医不了这病的医生是应该叫兽医了,兽医医死人不用负责任,好做哦 !只可怜那养猪的…………

传播速度快:

人体对新变异病毒没有天然抗体。

传播方式:

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

易感人群:

确诊因感染猪流感病毒而死的人大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感染病毒的患者也以青壮年为主,而非老人和儿童。

人感染猪流感的途径:

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现阶段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猪流感并无效果。中医预防的方法应以建中化湿法为主,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参考方药:(1)白豆蔻10薏仁35杏仁10党参15白术15茯苓15甘草(炙)10

( 此为成人量,用于预防,)水煎服,日三次。

个人防护措施有: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正确的养生方法,饮食应以健中化湿为主,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新型猪流感、与以前的禽流感以及普通的流感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

首先在传播途径上猪流感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而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普通流感病毒可以在人际间传播,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在生病初期的2—3天传染性最强。

在症状方面,三种流感病毒引起的症状较为类似。人类感染猪流感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

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与普通流感相比近期出现的新型猪流感病毒和近几年出现的禽流感病毒致死率要高得多。截至目前,全球人感染猪流感死亡率达到64%左右。而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高达60%。

此外,新型猪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大多为青壮年,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人禽流感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其属于易感人群。而普通流感的易感染流感人群为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以及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

据介绍,目前普通流感疫苗已经推广使用,禽流感疫苗正在加紧研制的过程中。而新近爆发的猪流感还没有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因此专家建议在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群众要通过自觉加强个人卫生,预防感染猪流感病毒

与一般流感接近,咳嗽,痰液,等途经上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另外粪便等也有可能既可以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际间相互传播

猪流感更容易传播

目前,在墨西哥暴发的猪流感已经肆虐全球,很多国家都采取了种种办法以阻止其蔓延。在墨西哥因猪流感死亡的人数超过150名,近2000名为疑似病例;在美国,确诊猪流感病例上升到65例,欧洲、新西兰和以色列、加拿大也出现了确认病例。为什么墨西哥的疫情特别严重呢?美国《时代》周刊网站28日进行了报道。

墨西哥疫情严重

目前,除墨西哥外,其他地方还没有死亡的确诊病例,入院接受治疗的人也不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执行主任理查德·贝瑟表示,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情况还比较温和。

但是,墨西哥是另外一番景象,其流感暴发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随着越来越多墨西哥病人的血液样本在实验室完成检测,疑似病例和死亡人数很可能还会上升。而目前,在墨西哥能够进行猪流感检测的实验室不多,这也会让病例的确诊数目滞后。

为防止病毒的传染和扩散,首都墨西哥城关闭了所有餐厅、酒吧、影院、体育场和部分政府办公大楼,所有学校也停课至5月6日,一切公共活动都被取消。政府向公众免费提供口罩,航空公司也要求所有乘客在安检时戴上口罩,许多国家的机场对来自墨西哥的乘客采取了隔离措施。古巴延迟了所有飞往墨西哥的航班。

传播途径可能是主因

为什么猪流感病毒对墨西哥的影响如此之大?世界卫生组织临时主管卫生安全和环境的助理总干事福田敬二说:“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

首先要找到病毒的源头。此前,有流行病学家认为,此次猪流感疫情的罪魁祸首可能来自墨西哥海湾城市维拉克鲁斯州的一个大的养猪场,类似流感的病例在四月初就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直到4月13日才确认了首例病例。但是,即使这个病毒就是猪流感病毒(A/H1N1),研究人员也不能确定A/H1N1病毒产自于猪,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墨西哥,也没有证据表明猪患上了猪流感,专家也强调,吃猪肉并不会染病。

猪流感病毒其实来源于野鸟,这些野鸟能够将传染病传染给家禽和人类(类似于2003年大规模暴发的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然后传播给猪。猪能够被鸟类、猪和人类的病毒传染,猪也提供了一个环境让病毒交换基因,制造出新的病毒菌种,这个过程叫基因重整,A/H1N1猪流感病毒就是这种情况。

A/H1N1病毒包含来自于鸟类、猪以及人类的流感病毒。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主席、新兴疾病专家皮特·达斯扎克说,在养猪场、人、鸟类和家禽混居的地方,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维拉克鲁斯州的养猪场就如此。

猪流感的传播方式也与禽流感和非典不同。禽流感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非典可以通过唾液传播;而猪流感病毒则可以在人之间传播,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

自从H5N1禽流感病毒第一次出现以来的6年内,卫生官员经常将关注重点放在亚洲,达斯扎克指出,猪和家禽杂居情况相当严重的墨西哥被很多科学家忽略。

既然猪流感病毒似乎能很好地寄居于人体内,控制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减慢传播的速度可能是更好地应对病毒的方式。

有人认为,墨西哥和美国流感病毒疫情程度的不同可能也表明,两个国家的病毒不同。福田敬二说,研究人员对墨西哥和美国的猪流感病毒进行了排序,没有看到基因差异。即使存在基因差异,也并不能说明什么,科学家仍然不清楚什么基因影响猪流感病毒。

病毒的危险性在传播中减弱

也有专家认为,在墨西哥,病毒出现的时间要比美国早几个星期,也可能开始于墨西哥的A/H1N1病毒起初非常凶猛、致命,但当这些病毒从墨西哥蔓延到其他国家时,在进化过程中,其危险性已大大减弱。这种情况在进化过程中也经常出现,因为,如果病毒的杀伤力太强,在找到其他传播扩散渠道之前将自己的宿主杀死,那么病毒自身也不能存活。

ViraCor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病毒学家斯蒂芬·克雷伯克说:“在流行病中,病毒会在造成致命的死亡和传播扩散能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可能在人际传播中,A/H1N1病毒减弱了自身的致命能力,在其变得更容易传播时,也减低了其危险性。

然而,世界卫生组织说,到目前为止,病毒在传播链中的表现相当稳定,病毒并不可能改变太多。但病毒目前的软弱状态并不能保证它随后不会变得更致命,就如1918年暴发、夺去了全球至少5000万人生命的流感。

另外,随着北半球流感季节即将结束,美国的流感病毒的威力会逐渐减弱。但流感菌株可能持续在正处于流感季节的南半球循环,接着,下一个冬天又回到北半球。

任何结论都还不成熟,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目前对猪流感病毒的了解太少,所以,这注定是一场艰难持久的拉锯战。贝瑟指出,对抗猪流感病毒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我们还没有开始。

为您的健康加厚防护墙

猪流感(SwineInfluenza)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这种病在猪中经常发生,很少导致猪的死亡(猪的病死率为1-4%)。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但也发现一些人类感染猪流感的病例,大多数是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人感染猪流感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一)传染源。

主要为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也被证实可以传播病毒。感染这种病毒的动物均可传播。

(二)传播途径。

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或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某些毒株如H1N1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其传染途径与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等。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患者多数年龄在25岁至45岁之间,目前报道以青壮年为主,应注意老人和儿童。

(四)高危人群。

从事养猪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养猪、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接触猪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为高危人群。

人感染猪流感常发生在冬春季节,猪感染猪流感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

另外顺便说一下,我给大家推荐的淘宝重点美食类(强烈推荐):

http://cc825lingdnet/article-2430967-1html

殿堂级营养美味零食铺 ^0^好东东姐妹们齐分享~

痢疾的读音是:lìji。

痢疾的拼音是:lìji。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ㄌ一_ㄐ一_。结构是:痢(半包围结构)疾(半包围结构)。

痢疾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痢疾lìji。(1)以严重腹泻、粘液血便并常有肠道溃疡及毒血症、腹痛以及里急后重为特征的一种往往是流行性或地方性的疾病,一般由于致病菌或原生动物所引起,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

二、引证解释

⒈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引唐权德舆《贾相公陈乞表》:“近染痢疾,绵_旬时。”《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疟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老舍《骆驼祥子》十九:“痢疾虽然已好,他的肚子可时时的还疼一阵。”

三、国语词典

病名。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感染的肠道发炎的疾病。症状包括强烈腹痛、大便频繁且带血及黏液,并伴随著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而导致严重虚脱。词语翻译英语dysentery德语Ruhr(S,Med)_法语dysenterie

四、网络解释

痢疾痢疾,中医病证名。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暴痢多实证,久痢多虚证。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对具传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应重在预防,控制传染。

关于痢疾的成语

手疾眼快妒贤疾能高材疾足膏肓之疾伤心疾首寡人之疾奋笔疾书

关于痢疾的词语

疾言遽色寡人之疾手疾眼快高材疾足疾雨暴风膏肓之疾伤心疾首疾足先得妒贤疾能疾言怒色

关于痢疾的造句

1、主治痢疾,便血,水肿,淋病,痈肿,溃疡,脾胃虚弱,糖尿病,气管炎,哮喘以及乳汁缺少等症。

2、马齿苋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中医古籍记载它有治“赤白痢疾、赤白带下、肠炎”的功效,对治疗湿热型痢疾特别适合。

3、本实验采用碱变性的方法制备痢疾杆菌大质粒。在制备中观察了碱、温度、时间及几个因素对质粒纯度的影响。

4、根据对发病情况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志贺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菌痢。

5、秋分天凉防疾病,痢疾病患不可忽。防治流感莫大意,常吃大葱大蒜头。杀菌防病效率高,饮食保健是高招。愿你秋分好身体,工作事业展宏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痢疾的详细信息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如下: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

《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