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的古籍研究所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全国著名的古籍研究所都有哪些?,第1张

最好的自然是古委会直接联系的22家,但有的学校不在所里招生。\x0d\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x0d\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x0d\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x0d\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x0d\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x0d\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x0d\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x0d\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x0d\南开大学地方文献研究室\x0d\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兰州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x0d\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x0d\南开大学古籍与文化研究所\x0d\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首先是中国古典语言学。了解古代文学和经典的编排和研究。它以古代文献和经典的形式和内容,组织其校对、标点、注释、鉴定、汇编、汇编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以经典史为中心。经典成为古代文献学的中心。确定哪些异文必须注出,以示读者。从义理、考据两方面着眼,(异文)版本来源是重要方面。

其次是书籍版本。中国古籍是指1911年革命前出现的书籍。对于各种形式的古籍版本,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善本仅限于清朝乾隆60年,即古籍。1795年以前的书籍一般都是稀有书籍。现存的古籍中,有史迹、学术资料、艺术表现的,或虽不完整但只有一两本,且很少流传的,都可以算是珍本。周代末期出现的简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1930年在内蒙古发掘的居延汉简,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成册书籍。

再者中国电子文献数据库。内容包括经、史、子、藏四个部分,其中以史为主,经、字、藏为辅。如果按门类归类,又可分为宗教文献、医学文献、文献与收藏、政治书籍、阶级书籍和史料收藏。新书目),77246万字,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经典。文字周围大多围以长方形边框或图案,刻书者用以申明版权以及广告宣传的一种特殊标识。

另外可以从汉学典藏数据库中学习。是面向中国图书馆、中国文化研究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史爱好者的中国古籍全文信息检索系统。它囊括了从先秦到民国2000多年所有以汉字为载体的古籍,也囊括了清代学者对当代相关古籍研究的重要成果。数据库包括古籍精选版本,即古籍母本或现存最早的版本和精炼版本,基本涵盖了所有重要的古籍文献。

  六朝乐府与民歌 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7月版。

  乐府诗论丛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4月版。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文心雕龙探索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与杨明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

  乐府诗述论(含《六朝乐府与民歌》、《乐府诗论丛》、《乐府诗再论》3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

  《文心雕龙译注》(与周锋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论文类:

  1、《乐府前溪歌杂考》,《国文月刊》75期,1949年

  2、《离合诗考》,《国文月刊》79期,1949年

  3、《论六朝清商曲中之和送声》,《国文月刊》81期,1949年

  4、《说黄门鼓吹乐》,《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6期,1954年5月10日

  5、《吴声、西曲中的扬州》,《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1955年

  6、《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和形成》,《复旦学报》1956年第2期

  7、《论〈孔雀东南飞〉的产生时代、思想、艺术及其问题》,《语文教学》1956年第12期

  8、《从诗论看我国古代叙事诗不发达的一种原因》,《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87期,1956年1月8 日

  9、《汉代鼓吹曲考》,《复旦学报》1957年第1期

  10、《南北朝乐府中的民歌》,《语文教学》1957年第9期

  11、《释〈河岳英灵集序〉论盛唐诗歌》,《复旦学报》1957年第2期

  12、《乐府民歌和作家作品的关系》,《文汇报》1959年7月7日

  13、《蔡琰与〈胡笳十八拍〉》,《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268期,1959年7月5日

  14、《陶渊明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当时诗风的关系》,《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362期,1961年5月7日 15、《孔稚圭的〈北山移文〉》,《文汇报》1961年7月29日

  16、《萧统的文学思想和〈文选〉》,同上副刊第378期,1961年8月27日

  17、《范晔〈后汉书〉的序和论》,《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1962年

  18、《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精神》,《文汇报》1962年1月27日

  19、《〈文心雕龙〉风骨论诠释》,《学术月刊》1963年第2期

  20、《刘勰为何把〈辨骚〉列入“文之枢纽”》,《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475期,1964年8月23日

  21、《略谈严羽和他的诗歌创作》,《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520期,1965年8月15日

  22、《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比兴说》,《文艺论丛》第4辑,1978年

  23、《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

  24、《论建安文学的新面貌》,《郑州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25、《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局限及其历史原因》,《山西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收入同上书。

  26、《刘勰论文学的作用和思想政治标准》,《广西师大学报》1979年第4期。收入《文心雕龙探索》

  27、《刘勰对汉魏六朝骈体文学的评价》,《文学遗产》1980年第1期

  28、《从〈文心雕龙·风骨〉谈到建安风骨》,《文史》第9辑,1980年

  29、《钟嵘〈诗品〉陶诗源出应璩解》,《文学评论》1980年第5期

  30、《魏晋南北朝和唐代文学批评中的文质论》,《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2期

  31、《钟嵘〈诗品〉与时代风气》,《文学评论丛刊》第9辑,1981年

  32、《〈文心雕龙〉的宗旨、结构和基本思想》,《复旦学报》1981年第l期

  33、《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沧浪诗话〉》,《古典文学论丛》第2辑,齐鲁书社1981年

  34、《〈文心雕龙·原道〉和玄学思想的关系》,《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1983年

  35、《从〈乐府〉〈谐隐〉看刘勰对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态度》,《柳泉》1983年第l期

  36、《〈文心雕龙·风骨〉笺释》,《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辑

  37、《刘勰的文学历史发展观》,《文心雕龙学刊》第l辑,1983年

  38、《〈物色〉篇在〈文心雕龙〉中的位置问题》,《文史哲》1983年第2期

  39、《从〈文选〉选录史书的赞论序述谈起》,《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3年11月1日

  40、《刘勰论宋齐文风》,《复旦学报》1983年第5期

  41、《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

  42、《从文论看南朝人心目中的文学正宗》,《文学遗产》1984年第4期

  43、《谈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方法》,《复旦学报》1984年第5期

  44、《〈文心雕龙〉产生的历史条件》,《文史》第22辑,1984年

  45、《〈文心雕龙·序志〉“先哲之诰”解》,《复旦学报》1985年第l期

  46、《读〈文心雕龙·神思〉札记》,《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l期

  48、《刘勰论文学作品的范围、艺术特征和艺术标准》,《文心雕龙学刊》第3辑,1986年

  49、《钟嵘〈诗品〉论奇》,《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86年7月29日

  50、《汉魏六朝的四言体通俗韵文》,《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齐鲁书社1986年。收入《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增补本

  51、《应当重视对〈文选〉的研究》,《江海学刊》1988年第5期

  52、《〈文选〉选录作品的范围和标准》,《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

  5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体”》,《中国文艺思想史论丛》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潮1988年

  54、《刘桢评传》,《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第l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55、《谈前人对刘桢诗的评价》,《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14辑,1989年

  56、《刘勰文学理论的折中倾向》,《暨南学报》1989年第1期

  57、《刘勰对东汉文学的评价》,《文心同雕集》,成都出版社1990年

  58、《谢惠连体和<西洲曲>》,《江海学刊》1991年第1期

  59、《讽喻诗与新乐府诗的关系和区别》,《复旦学报》1991年第6期

  60、《释·‘楚艳汉侈,流弊不还”》,《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61、《相和歌、清商三调、清商曲》,《文史》第34辑,1992年

  62、《读司空图<注愍征赋述>、<注愍征赋后述>》,《中国文化》第8期,1993年

  63、《<文选>简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文选全译》前言

  64、《读汉乐府相和、杂曲札记》,《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1995年

  65、《说<文心雕龙·序志>的一段话》,《文心雕龙研究》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66、《简论唐传奇和汉魏六朝杂传的关系》,《中西学术》第2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67、《<文选>所选论文的文学性》,《古籍研究》1997年第7期

  68、《<二十四诗品>真伪问题我见》,《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9、《郭茂倩与<乐府诗集>》,《学术集林》第14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70、《古文论研究应当重视作家作品的评论》,《江海学刊》1998年第3期

  71、《谈<文心雕龙>的<风骨>、<通变>》,《文史》第49辑,1999年

  72、《读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学林漫录》1999年

  73、《研究〈文心雕龙〉应全面了解其作家作品评价》,《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学苑出版社2000年

  74、《〈文心雕龙〉为何不论述汉魏六朝小说》,《庆祝王元化教授八十岁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5、《刘宋王室与吴声、西曲的发展》,《文史》第60辑,2002年

  76、《谢庄作品简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77、《文质论与中国中古文学批评》,《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

四川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 ,是国家教育部1983年批准成立的从事中国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专门机构,著名学者徐中舒、缪钺、杨明照、赵振铎、胡昭曦、曾枣庄、刘琳等曾先后担任古籍所学术带头人和行政负责人。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机构类别 :研究所 机构地点 :四川大学 成立时间 :1983年 基本简介,建校情况, 基本简介 目前有专职研究人员1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8人。设有哲学文献、历史文献、文学文献、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室和文澜电子出版制作中心、宋代文化研究资料中心,学科包容中国儒学、古典文学、汉语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和计算机套用等专业。 建校情况 建所20年来,古籍所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九五”、“十五”规划项目、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及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等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10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奖20余项。该所同仁团结一心、协同攻关,先后完成目前规模最大的断代文章总集《全宋文》(180册)、珍稀善本丛书《宋集珍本丛刊》(108册),与哈佛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合作完成“电子版《宋会要辑稿》”等大型项目,形成了国内研究宋代文化及其文献的重镇。awj儒藏网——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目前,该所进一步整合力量,凝炼专业,秉承百年来由锦江书院及尊经书院开创的“通经致用、求实创新”精神,在川大儒学先贤廖季平、杨锐、吴之瑛、吴玉章、蒙文通等人所建树的丰厚的儒学研究基础上,集中精力进行广泛深入的儒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在国内率先进行儒学文献大型丛书《儒藏》的编纂和研究。

赵益,男,1965年2月出生,祖籍江苏南通。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出版著作8部,参编3部;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赵益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65年2月出生 祖籍 :江苏南通 主要著作,主要论文,所授课程,研究课题, 主要著作 1《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西风凋碧树:大宋帝国的衰亡》,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丘处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台湾宏文馆出版社,2002 4《王霸义利:北宋王安石改革批判》,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古典术数文献述论稿》,中华书局,2004 6《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古典研究方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六朝隋唐道教文献研究》,凤凰出版社,2012 主要论文 1唐代禅宗语录成书时间的考察及其意义,《古典文献研究》(1991-1992),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禅与诗:诗意·诗思·宗教与艺术,《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3关于唐人冶游与文学关系的再探讨,《文学研究》第四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梵呗”三释,《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4期 5《真诰》的源流与文本,《文献》,2000年第3期 6明代 中的道教角色及其性别意义,《文学评论丛刊》,第4卷第1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7三张“二十四治”与东晋南方道教“靖室”之关系,《东南文化》,2001年第4期 8东汉中平二年客星记录的文献学研究(合作),《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9《汉武帝内传》与《神仙传》关系略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1期 10天师道名实考,《古典文献研究》(第5辑),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列子·杨朱篇》的文本与时代,《中国学术与中国思想史》(《思想家》第二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12敦煌卷子中三种唐代禅宗文献考辨,载段文杰等主编《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二),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 13“转读”试解,《中国语文学》(第40辑),韩国岭南中国语文学会,2002年12月 14冥想中的诗意——《真诰》诗歌考察,《庆祝卞孝萱教授八十华诞文史论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15 IS SGR 1900+14 ASSOCIATED WITH THE 4 BCE“PO STAR”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569:L43–L45, 2002, April, 10, Yi Zhao(The third author) 16东晋南北朝古道经研究简述及分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4期 17《汉志·数术略》汇考证补,《古典文献研究》(第7、8辑),凤凰出版社,2004 18隐语、韵文经诰及人神感会之章——略论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诗歌之互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9《南朝古道经三天内解经再探》,《南京晓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0《古典文献学原理刍议》,《书目季刊》,2005年第4期 21《〈真诰〉与唐诗》,《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3期;

22《句曲洞天:公元四世纪上清道教的度灾之府》,《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3《地下主者·冢讼·酆都六天宫及鬼官——〈真诰〉冥府建构的再探讨》,《古典文献研究》第11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 24《〈管锥编〉“论易之三名”条“背出分训且同时合训”商榷》,《古典文献研究》第12辑,凤凰出版社,2009年 25《明代拟话本小说中的道教角色及其意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6《古代占星记录“赤方气”的文献学考察》,日本立教大学文学院《日本文学论丛》第十号,2010年 27《中国早期思想史研究:问题、理论、方法与事实》,《艺术与科学》第10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8《真诰与“启示录”及启示文学》,《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9《明代通俗文学的商业化编刊与世俗宗教生活》,《安徽大学学报》,36卷5期,2012年 30《天地瑞祥志若干重要问题的再探讨》(与金程宇合作),《南京大学学报》,49卷3期,2012年 31《史记三代世表“斜上”考》,《文献》,2012年第4期 所授课程 历年讲授课程有:《古代文学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概论》、《古典中国概论》、《中国文化史》、《古典文献学》、《道教与中国文化》、《道藏文献研究》;最新开设课程有:《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古典术数文献研究》、《中国文化史导论》。 研究课题 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六至十八世纪中国民间社会的宗教生活与通俗文学 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 道藏中的唐代资料研究,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

博志复旦考研为你解答:

中国古文字学通论 高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周古文字读本 刘翔 语文出版社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中国文字学 唐兰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文字学导论 唐兰 齐鲁书社

商周金文 陈絜 文物出版社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郭沫若 上海古籍出版社

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李零 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店楚简校读记 李零 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店楚简校释 刘钊 福建人民出版社

古文字构型学 刘钊 福建人民出版社

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裘锡圭 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语言学史 王力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字学概要 杨树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古文字学初阶 李学勤 中华书局

战国铭文选 汤余惠 吉林大学出版社

战国文字通论 何琳仪 江苏教育出版社

殷虚卜辞综述 陈梦家 中华书局

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校订 白于蓝 福建人民出版社

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 姚孝遂 吉林大学出版社

殷墟卜辞综类 日本 岛邦男

金文编 容庚 上海古籍出版社

大辞海语言学分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古代汉语教程 张士禄 复旦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 胡裕树 上海教育出版社

普通语言学概论 罗宾斯

申小龙 语言学纲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