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海经中大多珍奇异兽都写了吃了或者带上它的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为什么山海经中大多珍奇异兽都写了吃了或者带上它的作用?,第1张

所以中国人对于任何奇怪,但是有特殊用途的食物,都报有吃掉的习惯。

随便翻去《山海经》中关于吃怪物的段落:

1、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即使它厉害到能吃人,可终究还是野兽,被人抓住了也难逃被吃掉的下场。

2、凡南次三山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稰用稌。

意思是说,抓到要恭恭敬敬去祭祀的,虽然长着龙身子,但你说吃点龙肝凤髓,你说会不会大补?

此外,古人实际上对于妖怪并没有多少恐惧,即使是真的成精了的妖怪,在古人眼里也不过是“变异了的野兽”而已,只要最后现出原形了,那就跟普通的动物没任何区别,那这么大一块肉,不吃白不吃了。

中国古代的民间崇拜都是比较实用主义的,所以即使有神兽也要有实际用途,而捕猎食用是人类,至少是中国人眼中动物最实用的功能吧。

我觉得《山海经》就是一个很朴素的古代的,告诫后人哪些是危险的物种,哪些是有利用价值的物种。由于古人对一些事物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了对一些物种的描述比较偏神话色彩。

写《山海经》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曾经存在过的动物,

至于现在灭绝了,大概就是被吃没的吧······

ps: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美食怎么吃,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这本书——《山海经怪物食用指南》。

吃”的说法的本字是“喫”,《广韵》苦击切 “喫”可能来自於“”(毄)”“”,《广韵》苦击切:“攻也,《汉书》云‘攻苦淡’”“攻苦淡”见於《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传》和《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今本皆作“攻苦食啖”《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裴骃《史记集解》:“徐广曰:攻,犹今人言击也啖,一作淡骃案:如淳曰:‘食无菜茹为啖’”“攻”,《说文》:“击也”毄,《说文》:“相击中也”“攻苦淡”裏“攻”、“”二字都表示饮食的行为,可能是由“击打”之义衍生而来明代焦竑《俗书刊误》卷五“毄”下云:“《汉书》‘攻苦毄淡’,俗作‘喫’杜诗‘楼头喫酒楼上卧’,皆当作‘毄’”焦竑已认为“毄”即“喫”“喫”另一个较早的用例是刘义庆《世说新语》:“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喫”表“吃东西”到唐代以後开始迅速发展,普遍使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裏都用“喫” 也有人认为“喫”跟“齧”相关齧,《集韵》倪结切,说有文噬也;又讫结切,噬也中古之时,讫结切和苦击切祇有韵尾的不同,前者是 -t ,後者是 -k 《大唐新语》有则记录:“侯思止出自皂隶,言音不正,以告变授御史时属断屠思止谓同列曰:‘今断屠宰,(鸡云)圭(猪云)株(鱼云)虞(驴云平)缕,(俱云)居不得(喫云)诘 空(喫)诘(米云)弭(麫)泥去(如)儒何得不饥!’侍御崔献可笑之思止以闻,则天怒谓献可曰:‘我知思止不识字,我已用之,卿何笑也’献可俱以鸡猪之事对,则天大笑,释献可”这个侯思止因为不识字,语音不正,混淆了许多区别,而遭人耻笑他将“喫”读为“诘”,将 -k 尾混入了 -t 尾喫,苦击切,中古本收 -k 尾,是个四等字;诘,去吉切,收 -t 尾,是个重纽四等字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吃东西。与“喝”形成对照

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故冒求前耳。——《世说新语·任诞》

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又如:吃面包;吃喝;吃用(泛指吃、穿等生活资料和用费);吃相(吃喝时的姿态、样子)

饮;喝。比如:吃血(饮血酒);吃茶(喝茶)

吸;吸收。比如:这种纸是不吃墨的

忍受;遭受。比如:吃辛吃苦(忍受辛苦);吃比(受到处罚);吃受(忍受)

表示被动,用法同“被”。如:吃惊受怕(受惊骇);吃孽(遭殃);吃板子(挨板子);吃拳(被拳打);吃笑(被耻笑)

指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比如:吃食堂

指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比如:吃荤饭(靠包揽词讼和敲勒索为生);吃野食(偷情);吃门户饭(旧指靠妓院生活);吃生意饭(靠经商为生);吃自在饭(吃现成饭)

用;费。如:吃力(费力,用力;累;疲倦)

歼灭或摧毁一大部分。如:又吃掉敌军一个师

犹跌。如:吃交(跌交);吃乔(吃交;跌交);吃蹶(跌倒;摔倒)

欺压。如:吃人(比喻旧社会剥削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穷人)

浸入水中。如:吃载(船只的载重量。吃:吃水,船身入水的深度);吃水十二尺深的船

说起吃怎么能没有大吃货苏轼!

1吃蛤!

土人顿顿食薯芋,

荐以薰鼠烧蝙蝠。

初闻蜜唧尝呕吐,

稍近蛤蟆缘习俗。

苏轼刚到海南岛,木有肉吃,

他就学当地人搞来了好多蝙蝠、小老鼠、蛤蟆什么来吃……

看到了吗!苏轼馋了连蛤都敢吃!

2大家都背过的,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翻译一下,

春天真美好呀!竹笋能吃了!鸭子能吃了!河豚能吃了!好开心!

3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翻译一下就是,

罗浮山这个地方真是好,橘子杨梅轮着翻的熟,啥时候都有好吃的!

每天吃上好几百个荔枝真是爽爆了,被贬到岭南,洒家这辈子值了!

4《老饕赋》

这篇赋是苏轼写给自己的,“饕”就是饕餮,龙生九子里最能吃的一个。

所以《老饕赋》的意思就是,《老吃货の日常》。

原文: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这次老吃货同学吃的非常精致。

庖丁、易牙都是顶级的厨子,起码得是国宴级别的名厨。

总之厨艺各种叼,食材各种好。

这还不算完,还有美女伴舞,还有乐队奏乐,还有顶级高档葡萄酒,哎呀这一顿吃的真的是,爽的一比。

5《菜羹赋》

这篇的别名叫,《我是如何做野菜的》

原文

      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乃为之赋,辞曰:

   嗟余生之褊迫,如脱兔其何因。殷诗肠之转雷,聊御饿而食陈。无刍豢以适口,荷邻蔬之见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叶与琼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汤蒙蒙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覆陶瓯之穹崇,谢搅触之烦勤。屏醯酱之厚味,却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壮而力均。滃嘈杂而麋溃,信净美而甘分。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于玉池,与吾鼎其齐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说而策勋。沮彭尸之爽惑,调灶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乐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计余食之几何,固无患于长贫。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窃比予于谁欤?葛天氏之遗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