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书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中国古书有哪些?,第1张

1、《论语》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

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中庸》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现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子思及其弟子多人所作。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

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

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3、《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

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

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在临沂。

5、《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本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10部古籍,包括3部汉文古籍和7部藏文古籍,分属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汉文1部藏文7部)、敦煌研究院(汉文1部)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汉文1部)。

我省本批入选的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和张掖市甘州区博物馆,加上此前入选的甘肃省图书馆(第一批)、兰州大学图书馆(第二批)、拉卜楞寺藏经楼(第二批)和天水市图书馆(第三批),全省已有7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

抄本

稿本

批校本

影印本雕版印刷的出现

书册制度

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宋建本

宋蜀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元刻本 元浙本

元建本

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活字本

套印本

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影印本展开 我国古代的图书,主要是以写本和印本两种形式流传后世的。由于写刻的时代不一,地区有异,写刻者不同,以及抄写方式和刻写方式的差别等原因,古代图书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我们通常把研究这些版本的学问叫古籍版本学。

编辑本段雕版印刷的出现

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开如发明的是雕版印刷,这应是家喻户晓的事情。所谓雕版,是指用木板雕刻。木板选料有讲究,质地太松不适宜,所以一般用梨木和枣木,前人把刻印书叫做“付之枣梨”, 印书一般都用黑墨,但第一遍印时为了便于三校,有时也用蓝色或红色印,清代以到民国时刻书则多用红印,也有用蓝印,当然也可以不用红蓝试印直接用黑墨印。 雕版印刷发明的时代,明清以来有种种讲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隋文帝开皇时说和唐太宗贞观时说。雕版印刷进入五代,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即不再停留于刻民间需要的日用印刷品以及一些字书、宗教读物,而转入刻印正统的书籍。重点是刻经,这不仅因为在封建社会中经是最主要的、为人所必读的书籍,而且和唐以来推地科举制有很大关系。

编辑本段书册制度

是指书籍的形式,再具体点可以说是单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是从卷子到册叶的过渡形式。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旋风叶进一步演变就成了“蝴蝶装”。到蝴蝶装书已不用长条木板印刷而改用长方块木板印刷,成为若干单页装订起来的书籍。

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也叫“栏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侧现加一条细线叫“双边”或“双栏”。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而绝无作上下双边而左右单边的。版面用直线划分成若干“行“。版面中间一行,不刻正文(当然也不刻小注),叫“版心”,也可叫“中缝”。版心往往用花纹或横线分划成三段,花纹按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一个鱼尾,下面用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的叫“双鱼尾”。 蝴蝶装有个缺点,即由于书页的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读下去必须连翻两页,平时打开书来,也往往遇上空白的背面,不方便。于是,有人把书页的反面对后面折起来(像后来的线装书那样),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就成为“包背装”,也叫“里背装”。 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其所以出现,当是由于包背装在书背处易于破损,破损了光靠两三个纸捻不能把书脑部分压平伏,书的右上右下两角卷起来很不美观。于是在包背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即在打孔订好纸捻后,不再用整张书衣而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书衣,分置书前书后,然后在书脑处再打孔穿线订成,所以叫线装。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色)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也用混金的,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绝大多数用纸裱两至三层,也有用绫或绢裱制的。在前后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纸,有时可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也有人称之为“看页”。 明清时喜欢给线装书做“书套”,雅一点也称之为“函”。用硬纸做亲里,外面裱糊蓝布,里面裱糊白纸,把书四边包起,用两个牙签插紧,只空出书头和书根,讲究的则不用蓝布而用锦,有时还把书头和书根也包起来,叫“四合套”。四合套中讲究的更把书头、书根的两块接边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但这些书套因为用桨糊裱 ,易被鼠咬,日子外了又易散坏,因此好多人喜欢用所谓“夹板”。这是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子,把书册夹住扎牢。木板要结实,多用梓木、楠木、花梨木、枣木、樟木之类。此外,还有些文物性的善本书除了用书套或夹板外还常做精致的木匣子或小木箱子装起来,匣里或社会公德同上刻上书名、版本、册数以及收藏者姓名字号。

编辑本段宋刻本(包括辽金刻本)

宋浙本

北宋继承五代的传统,以官刻为主,官刻中又以国子监词条一即监本为主。 南宋泊本中的官刻本仍以国子监粞为主。当时礴京国子监的书版都被金人弄走了,为了满足读书的需要,新京城颐安府即杭州的国子监覆刻了北宋监本的经注和单疏,现存的《周易正义》、《春秋公羊传疏》、《尔雅疏》就都是南宋初年的监本,不过有的版片已经后来修补过。

宋建本

北宋时福建地区刊刻的书,现在留下来的只有两部佛教的《大藏经》,一部是北宋元丰三年在今福州开刻的《万寿藏》,一部是政和二年在同地开刻到南宋乾道八年才完成的《毗卢藏》。 古藉版本学上所说的宋建本,主要是指建宁府建阳县的坊刻本。因为建宁府在宋代属于福建路,而福建地区古称为闽,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闽本。北宋时的建阳坊刻本没有能流传下来,传世的都是南宋时所刻,其为数不多,几不亚于浙本官刻而大大超过杭州的陈、尹诸家坊刻。

宋蜀本

唐五代以来,今四川成都成为与杭州东西对峙的全国雕版印刷中心。北宋开宝四年中央政府专门派人到成都开刻了我国最早的一部印本佛教《大藏经》,也称《开宝藏》,是卷子本,字体颇有唐写卷子本的味道,多少夹杂点北魏字体的成分,现在还保存有一些零卷。早期的蜀本已经看不到了,保存下来的最早也只是北宋末南宋初的刻本,此外都是南宋本。

辽本和金平水本

辽的刻书技术应是从宋传过去的。刻书中心大概不会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的辽的政治中心上京,辽的南京即今北京,倒有成为刻书中心的可能,但也无明文可稽。刻本则长期以来从未有人见过。今天见到的辽刻本,是在山西应县发现的。应县有个佛宫寺,寺里有座辽清宁二年建筑的木结构的释加塔,1974年在塔第四层主像释加牟尼腹中找出六十一件辽刻本。 金初兴时虽然以武力称雄,但也颇重视文化。现存的金平水本为数极少,只有《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壬辰重改正吕太尉经进荘子全解》、《刘知远诸宫调》、《南帝内经素问》、《重编添补分门事苑撮要》、《萧间老人明秀集注》、《新修■音引证群籍玉篇》等几种,基本上都是坊刻。

编辑本段元刻本

元浙本

国子监这个名称当然取消了,但原先南宋的国子监并没有拆毁,而改成了西湖书院,元黄溍《西湖书院义田记》说:“西湖书院,宝宋之太学,规制尤甚,书所刻经史群书,有专宫以掌之,号书库官,宋亡学废,而板库具在。”据考证,其中绝大多数是南宋国子监遗留下来的,也有个别是元代浙江地区刊刻的元浙本。这些地区的家刻本,也和南宋一样还不如官刻之多。现存较有名的有在今浙江淳安的邵桂子编刻《邵氏世谱》,在今江苏松江的业曾南阜书堂刊刻《东坡乐府》,在今江西南丰的西思敬刊刻《元丰类稿》,在今江西南丰王常刊刻《王荆文公诗笔注》。

元建本

元建本上多有牌记,或曰某某书堂,或曰某某书舍,或曰某某精舍,或曰某某书院,一概都是书铺的牌号,和政府设立的书院是两回事。和南宋时一样,在元代官方有时也把书交给建阳书坊刊刻。

编辑本段明刻本

明前期即从洪武到弘治的刻本

明前期的刻本,基本上延续了元刻本的风格。除了北方的临汾人明后不再成为别具格局的刻书中心,不再有明平水本之称外,大体分成一大一小两个系统。即建阳的坊刻建本继续局守一隅成其小系统,此外全国各地几悉继承元浙本系统成为大系统。此大系统的主要特点即和元浙本同样使用赵体字,而且不论官刻、家刻、坊刻在字体以至版式上几无甚出入,仅管刻手有精粗之别。这种所谓明初本以官刻为多。官刻中包括内府本,国子监本,其他中央机构的刻本,地方官刊的所谓书帕本,以为介于官刻和家刻之间的潘府本。明前期家刻本传世的似不如官刻之多。明前期坊刻本除建本外也不算多。

明中期即从正德到隆庆的刻本

明刻本到这个时期起了一次大变化。变化的最显著之点,即字体由前此的赵体突然改换成整齐的欧体,而版式也由前此的大黑口变成了白口。这个变化始于正德,剧于嘉靖,下及隆庆,其中尤以嘉靖时所刻的数量既多,质量又高,成为明刻本以至我国版本史上的一大特色。“嘉靖本”也随之成为了版本目录上的专用词语。 大概由于这种刻书风格新鲜受欢迎,很快传播到外地,不仅影响到外地的家刻,还影响到官刻、藩府刻、坊刻。这种标准嘉靖本的风格,到隆庆时才逐渐起了变化,向后期的万历本过渡。

明后期即从万历到崇祯的刻本

从万历开始,明刻本又出现不同于标准嘉靖本的新风格。其主要特点仍在字体和版式,尤以字体的转变更为显著,即由原先虽见方板整齐但仍出于南宋浙本欧体的标准嘉靖本字体,转变成为更加方板整齐、横平竖直,而且横细竖粗、完全脱离欧字的新字体。这种新字体世称“方体字”,但也有人称之为“宋体字”。从现有资料来看,开始用这种方体字刻书是在安徽的徽州。明以来徽州人多外出经商,人称“徽商”。徽商们常到南京、扬州、杭州等地活动或定居,往往会把徽州的刻工带过去,同时徽州刻书又常请苏州的文人主持校勘,因此江浙的刻书风气很快受其影响,随之这种方体字刻本普及到全国很多地区。 万历时还出现了一种所谓“写刻本”。所谓“写刻本”,而是由于嘉靖、万历时刻书字体日益整齐规范,最终产生了完全脱离普通书写字体而专用来刻书的方体字,这时再重新用普通书写字体来刻书,就被称之为“写刻”,称其本为“写刻本”。万历时出现的写刻本仍用赵体字,但讲究的已不像所谓明初本的赵体那样笔道丰利刚健,而转趋流利生动。 天启、崇祯两朝的刻本通称为明末刻本。明末刻本中除保持了万历时的方体字和少数写刻者外,在杭州的坊刻中又使用了一种新的方体字。它不像万历时始创的方体字那么方,那么横细竖精,而变为字体稍长、笔画较瘦的方体字,可称之为长方体字,看上去颇有清朗醒目之感。

编辑本段清刻本(以及清以后的民国刻本)

清前期即从顺治到雍正的刻本

清代前期,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刻本,多数继承了明代后期的传统刻方体字本,其中以万历传下来的方体字为主,也有用天启时创制的长方体字和汲古开创制的扁方体字。这时期的方体字本有粗有精。长方体字的本子比方体字本刻得少。清前期这种方体字本以及写刻本的纸张,一般用厚一点的毛边纸或薄一点的毛太纸,而以毛太为多,早一点的也使用明末刻本常用的质地更差的竹纸,另有用一种白色的纸叫连史纸,这些都比较常见。 清代坊刻的章回小说一般也通用方体字,但多数比明后期的建本小说还要拙劣。清代前期刻本中比上述几种方体字本更具特色的是写刻本。顺治时清世祖还宠用宦官,设立十三衙门,汉经厂等依然存在,内府刻书当仍由宦官掌管。世祖死,宦官即被整肃,其首脑吴良辅处斩,十三衙门撤销,其后修书刻书当转归文职职人员办理。所以清代皇家刻书笼统地自可称为内府本,而习惯上将康熙及其后的专称“武英殿本”,还常简称为“殿本”,而顺治时刊刻的仍称之为内府本。

清中期即从乾隆到咸丰的刻本

清武英殿刻书在乾隆整六十年间可说进入了全盛时期。所刻书据统计多至三百零八种,到嘉庆时的二十九部、道光时十二部、咸丰时二部就明显地在走下坡路。进入后期同治一部、光绪二十二部、宣统二部然后清朝的统治结束。

在乾嘉学派的推动下,又一次出现了刊刻古书的高潮。这次高潮和明嘉靖时出现的不完全一样,嘉靖时刻古书重在作诗文,乾嘉时则重在讲学问,所刻古书的特点一是注重校勘,多数要写出校语,叫校勘记或考异。再是不惜工本地刻仿宋本,版式行款一依旧本不让变动。这时期不论仿宋本、写刻本、方体字本一般都有内封面,多数是正面题书名卷数,背面题刊刻者或年月,不像明万历以来坊刻本的内封面具有广告性质。

清后期到民国即从同治到宣统民国的刻本

就刻书事业来看,乾嘉的全盛时期过去之后,到这时却颇有点复苏的气象。其标志则是在好些省会正式办起了公家的刻书机构,叫书局,刻印了大量价廉而质量也不坏的书籍。前此地方官刻书全凭官们个人的喜好或需要,不曾设立过专职的刻书机构,所以这时书局的设立可说是我国出版史上一件大事。以致到民国时好多公私出版机构还承用了书局这个名称,即至今日仍有中华书局之称。 按设置地点来讲,在南京的有金陵书局,人民国幷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即今南京图书馆,有江楚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扬州的有淮南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在苏州的有江苏书局(人民国并入江苏省立第二图书馆),在杭州的有浙江书局(人民国改为浙江省立图书馆附设印行所),在南昌的江西书局,在武昌的崇文书局(人民国改湖北官书处),在长沙的有传忠书局、思贤书局,在成都的有存古书局,在济南的有皇华书局(后改山东书局),在太原的有浚文书局(后改山西书局),在福州的有福州书局,在广州的有广雅书局(人民国改为广雅版片印行所),在昆明的有云南书局,在贵阳的有贵州书局。这些书局刊刻的书,人们通称之为“局版”、“局本”。

编辑本段活字本

不用整片的木板来刻书,而改刻单个可刷印的反体字,不要印书不须雕版用这些单个字拼排就能印,印毕拆散这些单个字又可用来印别的书,灵活而不像雕版印刷那么固定死。所以当年沈括把这种用单个字拼排的书版叫“活板”,后来就称这些拼版用的单个字叫“活字”,印成的书叫“活字本”,以便和整片雕版的刻本相区别。

编辑本段套印本

不论刻本或活字本,一般都用一种颜色来刷印,其中最常用的自然是黑色,试印本或其他特殊情况有用蓝色或红色的。套印本则印一部书一页书用两种颜色,即除黑色外还用红色,而且是把这印黑色的文字和印红色的文字分别刻成两副版片,先在纸上刷印黑色的,再把红色的套上去刷印,刷印成既有黑色即墨色、又有红色即朱色的本子,人们称之为“朱墨套印本”,更常省称之为“套印本”。

编辑本段插图本

在书上配刻了图书的

,通称为“插图本”,也可称“带图本”,再由此派生的以图书为主体的书则通称为“书谱”。这些都是我国雕版印刷中固有的东西。

编辑本段抄本

抄本,过去多写作“钞本”,如今则习惯作“抄本”。这里讲的抄本是指刻本出现后派生的抄本,即绝大多数是从当时已难得的旧刻本抄录及展转抄录的本子。

编辑本段稿本

“稿本”,广义的是凡撰写的文章著作没有付印的都应叫稿本,付印了那原稿也仍是稿本。但古籍版本里的稿本,只是指总论第一章古籍范围之内的书籍的稿本。此外的近现代人著作的稿本如是名字且有价值者自宜珍藏,但不在这古籍的稿本之列。

稿本又应分为三类,即“原稿”、“清稿”和“写样待刻稿”。原稿:是作者的手稿,一般是亲笔。清稿:原稿往往要经作者涂改,涂改得多了,就由作者自己或请别人重抄一遍,叫清稿。写样待刻稿:著作要刊刻时,如第三章所说要在印好的方格纸上用刻书的字体、刻书的要求把全书腾写一遍,叫做“写样”。

编辑本段批校本

“批校本”,是一个笼统的广义词,它包括了“批本”、“校本”、以及既校又指的“批校本”。批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施加批评圈点。校本:是在刻本或抄本上用其他刻本抄本或其他古籍来校出异文,改正文字。批校本:这是狭义的批校本,即指既校又加圈点评语的本子。

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叫“过录本“的,是借到了一部名人或有价值的批本、校本或批校本,自然另找一部相同的刻本把这种批校原样过录在上面。

编辑本段影印本

这里所说的是影印本,是狭义的专指我国古籍的影印本,是把古籍的刻本以及前面讲过的活字本、套印本、插图本、抄本、稿本、批校本等摄影后制版印刷,

印成基本上保留原书面貌的本子。这种摄影和制版的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这以前要新本子保留原书面貌,只能用前面讲过的仿刻、覆刻等办法,但即使最精细的覆刻,也不如这种影印的新技术之能不走样。因为这种新技术引进后,很快地“洋为中用”用在影印古籍上面,从清后期开始,到民国时已基本上取代了前此仿刻、覆刻而成为古籍出版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国用来影印古籍的技术,大体有石印、珂罗版印、金属版印、照相胶版印几种。

最早的雁形目鸟类化石是发掘自法国下白垩纪地层的疑禽,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块中生代雁形目鸟类化石标本,疑禽标本仅为上臂骨的两片碎片。

在新生代地层,则有分别发掘自法国和美国的罗迈雁和始新鸭。

化石资料显示,在新生代渐新世雁形目鸭科已经有雁亚科和鸭亚科的分化;在中新世已经出现雁、河鸭、潜鸭和天鹅等现存属出现;在鲜新世本目绝大部分现存种都已经出现;至更新世则计有90种化石被发现。

综合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雁形目化石,共计约170余种,其中已经灭绝的占一半左右,绝大多数化石发现于欧洲和北美提示本目可能起源于古北界。

雁形目鸟类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部分种类在历史上被人类驯化成为重要的家禽。

家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个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提到“在荷马史诗中就提到过早在古希腊时代鹅就是被驯养的家禽了,而古罗马时代的神庙里人们饲养家鹅,作为奉献给神的祭品”;还有人根据古埃及笔画遗留下来的资料,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成功地驯化了家鹅。

中国古籍《庄子》中有记载:“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说明在公元前4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成熟的家鹅驯养技术了。

目前普遍认为中国家鹅和欧洲家鹅的起源不同,中国家鹅起源于鸿雁而欧洲家鹅起源于灰雁。

鸭也是重要家禽之一,目前认为驯化的家鸭起源于野生的斑嘴鸭和绿头鸭,中国战国时期的古籍有记载“野鸭为凫,家鸭为鹜”,欧洲家鸭的驯养可能起源于古埃及后经希腊传播于整个欧洲大陆。

中华古籍资源库直接搜索官网点击进入即可。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目前在线发布的古籍影像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和普通古籍、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天津图书馆藏普通古籍等,资源总量超过33万部。2016年9月28日,“中华古籍资源库”正式开通运行,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10975部;2017年2月28日,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6284部;2017年12月28日,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赵城金藏》1281部、善本古籍影像2070部; 2018年3月5日,在线发布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5317号。2018年9月28日,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370部、普通古籍影像160部、天津图书馆普通古籍影像600部;2019年1月28日,在线发布天津图书馆普通古籍影像5234部。2019年11月12日,在线发布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699部、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影像17部、云南省图书馆善本古籍影像139部、芷兰斋藏稿抄校本古籍影像8部。

点心是在中国粤菜中饮茶的主角。大多在早餐或午餐中进食。一般都是放在蒸笼的包及糕点。点心推出初期款式并不多,有大包、叉烧包、烧卖、虾饺、肠粉等。点心是区分于北方饮茶习惯的一个重大标志,今日,广东饮茶的点心种类非常多,大致分为咸点及甜点两类。大部分点心都是热吃的,亦有小部分的冷盘。

在中国广东省及中国香港等地,饮茶是最主要的茶点,以进食点心及喝茶为主。

传统点心包括了包点,饺子和肠粉。很多点心酒家同时会提供其他菜式,例如油菜、烧肉类、不同款式的粥和汤。在茶楼或酒楼中,茶通常是伴以点心,伺候顾客。

在众多烹饪方法中,点心通常是采用蒸、煎或炸的,而数量则是三至四件一碟。正因为份量少,当一群人饮茶时,人们点菜时会选择不同款式的点心,令自己可以同时点尝到不同的菜式。而惯常地,侍应会将点心放到圆桌的中间或转盘上,让大家都可以夹到食物。

点菜的方式分三种,一是服务员会在桌上放了张「点心纸」,叫食物时只需在点心项目旁写下数量,再交给侍应。第二种则常见在大型或旧式的酒家,侍应会推著「点心车」,在走廊里叫卖。第三种是在大堂中设置一个食物摊档,食客拿着结帐单,走到档前,说明要的点心名称,厨师就会在你面前煮。传统上,结帐时服务员会走到枱前点算有多少碟点心。部分较现代化的酒家会把记录列在结帐单上甚至电脑中。此举不单较整洁,同时可以防止食客收起碟子,逃过付款。部分餐厅的侍应会在单里盖上不同的印章,方便统计。

在茶楼中,饮茶跟吃点心一般重要。在众多茶中,普洱是最常见的一种,因为可以消滞,帮助消化。其他的例如香片、乌龙和绿茶都十分普遍。在一些高级食府中,菊花水亦是常见的饮料。

习惯上,广东人在为自己倒茶前会先把其他人的杯子斟满。当别人替自己斟茶后,会将食指和中指屈曲并敲枱面数次,以示感谢。相比起各自为自己斟茶,此举可以省下不少时间,尤其别人在谈话或进食中时。

清代乾隆皇跟他的侍从微服出巡,并去了饮茶。他为了不让别人怀疑是皇帝,便为自己的随从斟茶。而那些随从必须谢恩,否则便会被责罚。于是皇帝便叫他们把手指屈曲,以代表盖头、谢礼。,我要特别介绍一下这家网路团购美食TOP1的卖家

什么叫压倒性的好吃~真的没吃之前我也不相信!

我第一次吃是订购他家的年菜,但是其实他们家不只单单年菜而已

他会随着季节、特殊节日、节庆等等推出各式各样不同的美食

都超级无敌好吃的啦!!!

观看台北滨江美食介绍 adfly/mcQBV,由于对菜系的理解不同,中国到底有多少菜系,尚无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一省可算一个菜系,也有人把一省分为几个菜系。一些人将中国菜系分为八个:川、鲁、苏、粤、湘、闽、浙、徽;也有人认为有十个,即八大菜系加上京、沪。

饮食和烹饪的商业化、市场化制造了菜系,而饮食和烹饪的商业化、市场化也在泯灭菜系之间的差别,也就是说它们在消灭著菜系,特别是在大型的城市之中。因此到底有多少菜系、哪些地域的肴馔应该列入菜系之中是永远争论不完的问题。

我们选取历史渊源较深、有全国影响和自己鲜明特色的八家进行评介,以显示我国广大地区饮食烹饪的面貌,以及饮食文化的发展与地域的关系。

for more details

chiculture//frameid=/sweb0910

我们常说中国香港是个「华洋杂处」的地方,事实上,「华」与「洋」不单在中国香港碰面,而且还在互动过程中改变对方。中国香港的饮食文化不单继承了「中」与「西」的传统,还糅合了多种亚洲地区的民俗习惯。以下综合为几种特点:

一、受到传统中国相生互补、医食同源哲学的影响。

二、大众日常饮食建基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粤菜,七十年代以后经济起飞,粤菜高档化和精致化。

三、作为殖民地、转口埠和人口流动枢纽,出现了中国各地方菜系(如粤菜的客家菜、江菜),以及外来食制(如英国、印度的口味)。

四、作为国际金融、商业都市,引进了多元化的口味,如法国、日本、意大利菜等。而生活节急速,亦改变了原有的进食方式,带动美式快餐和即食食品普及化。

五、配合本地的饮食习惯,将外来食品加以本地化,成为中国香港特有的口味。

这些都显示出饮食文化与中国香港的历史发展、在地区上的位置、参与全球化的过程,是不能分割的。

点心是在中国粤菜中饮茶的主角。大多在早餐或午餐中进食。一般都是放在蒸笼的包及糕点。点心推出初期款式并不多,有大包、叉烧包、烧卖、虾饺、肠粉等。点心是区分于北方饮茶习惯的一个重大标志,今日,广东饮茶的点心种类非常多,大致分为咸点及甜点两类。大部分点心都是热吃的,亦有小部分的冷盘。

zh /wiki/%E9%BB%9E%E5%BF%83,参考: chiculture//frameid=/sweb0910,中国的点心历史悠久,不同地域便有不同风味点心。一提起中国的饮食文化,饮茶必然是首选。传统以来,中国香港人就喜欢上茶楼品茗,一盅两件,这都是大多数港人于晨曦后必到茶楼的例行事务。在中国香港饮茶的文化根深蒂固下,不论是中国茶道、港式饮茶,都有着独特的品味与文化。

中国香港开埠以来就有茶楼,早期的茶楼分有楼上雅座及楼下地厅,雅座地方宽敝,价钱当然较贵;地厅大众化,价钱则较便宜。侍应方面早期就以全男班为主,不像现今以女侍应居多。而饮茶,就不可不提及点心,点心初时只是配角形式出现,因人们到茶楼品茗时主要享受喝茶,使点心已演变成为茗茶中的主角。

点心推出初期款式并不多,有大包、叉烧包、烧卖、虾饺、蒸肠粉、盅头饭等廿多款点心。其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竞争,今时今日的点心烹调法已多样化,蒸、炒、煮、炸,样样俱全,色香味更为注重,如炸云吞、豉汁凤爪排骨、白菜鲜虾饺、灌汤鱼翅饺、煎酿三宝、碗仔翅还有很多极富创意美食,一般酒楼现有的点心已逾四十多款,吸引游客到港也一定要品尝驰名中外的港式饮茶,感受一下广东点心的滋味。

论品类繁多,用料精广而多变,首推是广州和中国香港的点心。中国香港与广州的点心乃一脉相承,上茶楼吃点心、「饮茶」对老、中、青任何一辈来说,都有份莫名的亲切感。即使随口说出各样点心的名称、味道,每样点心背后都有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例如云吞早于公元五世纪前已是极流行的食品、烧卖最初是与汤同吃、春卷于宋朝时代有祈福蚕业丰收之意,还有很多有趣典故,使人对 "千年美食" 有另一番体会。

早年的茶楼,设备简陋,卖的点心是一般大众化小食,用大竹笼盛载,由企堂捧著向客人叫卖。

直至七十年代,中国香港经济起飞,饮食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竞争逐渐激烈,点心便改放在内置火炉的点心车上,热烘烘的向客人推介。喜欢吃煎制点心,也可到即叫即煎点心大排档自行点选,点心员会即时煎制。而制造点心的师传更费尽心思,除传统的制作技巧外,更揉合中西饮食文化,创制出质素精美,格调高雅的港式「饮茶」文化,并将之推广至世界每一个角落。

茶楼特色:

传统手推点心车

每到茶市,一辆辆的手推点心车便会在你面前穿梭往来,热腾腾,香喷喷的各式精美点心,任你挑选,任你品尝。点心员则在点心咭上做记录,以备结帐时核对。点心车运作成本高昂,在温哥华已不复多见,但仍有茶楼坚决保留此文化传统,让粤式「饮茶」的热闹景象传至西方城市。

烧卖: 烧卖乃源于元朝时代之北方传统点心,一直流传多个世代,称谓亦因时而异。元代时期,烧卖被称作「稍麦」,取其以麦面做成薄片后,裹肉蒸熟混汤而吃。到了后期,则于江南一带改称作「烧麦」。北方的烧麦,皮厚馅料粗,不及南方的精致 ; 而广东烧卖则另有风味 小圆柱状和肉馅种类较多样化。

肠粉: 原称「猪肠粉」,皆因其外貌似足猪肠。早于六十多年前,已有流动摊贩在广州街头售卖。及至抗战时期,有点心师傅将其制法改良将白布铺于锅中的木架上,加入稀释米浆,待肠粉蒸熟后拉去白布,再将肠粉切成宽条。曾几何时,猪肠粉亦有「斋肠」之称,后来一家广东式茶楼以粉皮包著鲜虾、猪肉或牛肉售卖,自此起其他茶楼亦争相效法,并大受食客欢迎。

水饺: 北方人爱于新春佳节吃水饺/饺子,水饺形似金元宝,故别称「元宝」,寓意吉祥瑞意。根据记载,水饺早于隋朝已出现。当时,并无水饺、云吞之异,直到唐代,才分别演变为北方和南方人之主食,而两者之唯一不同只是水饺皮较厚而已。

小笼包: 又名「小笼」,取其于竹制笼子蒸制而成。传统的小笼包馅料分为上汤、虾肉和鲜肉三大类,精致小巧为其特色,乃江南名点之一。

春卷: 远于北宋时期,中国人以养蚕维生,并有祈福求风调雨顺之习,他们会将面作皮,然后裹馅再捏成蚕虫形状的食品,寓意蚕业丰收之好兆头。流传至今,金黄香脆的春卷依然是不少中国人的心头爱。

珍珠鸡: 乃糯米鸡之袖珍版本。将多种馅料加于糯米,再以荷叶包裹,深受广东人欢迎。广东人常嫌糯米鸡份量太多,饱吃一只后,肚内再无空间尝其他美点,故聪明的点心师傅便有珍珠鸡此伟大发明。珍珠鸡所采用之主要材料 — 糯米,因其独有黏性,磨成粉状能做糕饼、点心之外皮,亦可煮成糯米饭,故二十多年来,在云云点心用料中,一枝独秀。

馒头: 乃北方主食,等同南方之米饭,北方人喜伴菜肴共食。馒头可蒸、烤或炸,又以蒸最为普遍。炸或烤馒头较蒸的结实,故通常会与汤同吃,而且北方人较常于筵席时食用。

包点: 是南方人的小食,不属正餐主粮。中国各地最早期制造包点,是采用一种名为「老酵发面」的传统方法,因其工序繁多,故经过四百多年的中西交流,广东人已进而利用省时方便的化学膨松剂取而代之。

粥: 早于中国三千多年前,「粥」已被封为王公大臣的「六饮」之一。唐朝时代,粥更为皇帝恩赐臣属之御品,可见其超然地位。事实上,粥也有其效益。粥是中国传统食疗之一,被视为治病和延年益寿之良方,有健脾、开胃、补气、宁神、养血,清心等功效。时至今日,粥仍为中国民族喜爱之粮食,并且各有各地方特色和风味,例如︰广东人喜将米煮至稀烂,以清汤代替清水熬粥,而台湾人则偏爱浓、腻,米粒亦碎而不糊。

点心历史:

「点心」这个词语,原意是指饿时略为进食,后来演变为「略进食物」之意。点心早于 2,500 年前的《楚辞》中已有记载,从一些诗歌或历代生活纪录中得知,现今我们吃的点心不少是从古时的小吃演变而来,不过当时使用的名称并不是现代人所熟悉的。点心虽然不是广东人发明,但把它发扬光大的必定是广东人。

直至20世纪初,才是点心真正的蓬勃时期,这与满清贵族后人闲逸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贵族旗人,终日流连饮食场所,以致酒楼茶室数目激增,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大茶室及酒楼均各自推出不同的点心、糕点,令本来已是种类繁多的点心、糕点更见多变。

那时民间更出现有「标准点心馅料分配」的说法,以「虾饺」为例,原来最初的虾饺馅料份量是「三成生虾肉,两成熟虾肉,配合两成半肥猪肉粒,两成半荀丝」,配以薄皮包裹,当然还要「即蒸即食」才能称得上是上品。另一款点心「山竹牛肉」,则要用「一斤碎牛肉配二两碎肥猪肉,加入陈皮丝、生姜茸、胡椒粉、荸荠粉」,搓成牛肉球来做,要蒸熟时无汁、陈皮味浓又爽口才为佳品。不过现代人什么都要吃好的,所以虾饺早已改用原只鲜虾了。

点心和小吃都是小食品。它们包括面广,种类繁多,为平民百姓所喜爱。这类食品虽然是在饮食商业繁荣以后发展起来的,但它却始于先秦。《周礼》中提到「糗饵粉粢」,这是中原一带的点心和小吃。「糗」是炒米屑,「粉」是炒豆屑,「饵」、「粢」皆类似现在的糍粑。《楚辞‧招魂》中的「粔籹蜜饵」类似现在的油煎馓子、蜜麻花之类。

两汉魏晋南北朝期间,点心小吃有了很大的发展,原因有二:

一是饮食商业的兴起;二是面食的推广和发酵技术的普及,这样许多用发酵面粉制作的食品进入了点心的行列。西域的胡饼(类似今日的烧饼)启发了中原地区点心的制作。唐宋时期饮食行业日渐繁荣,其表现之一就是点心和小吃品种增多、花样繁复,大量涌向食品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的需要。有些节令食品也走向市场,如人日(正月初七)卖的「六一菜」、上元节卖的「油画明珠」等。

明清两代的点心与小吃与现代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几乎各地都有自己的名点和小吃,如扬州干丝、嘉兴粽子、苏州糕团等。宋元以来因为点心和小吃地域性强,它往往成为游子思乡怀土的载体。

所谓「一盅两件」便是上茶楼喝茶,一边品茗一边享用点心,中国香港人俗称「饮茶」。「一盅」是焗盅,或称盖杯,意即用盖杯泡茶,旧式茶楼「伙计」(茶楼侍应)拿着大水煲为茶客添水,现在大部份的茶楼都已改用茶壶取代盖杯,然而盖杯的设计却愈趋精巧,而且成为特色收藏。「两件」是指点心,如虾饺、烧卖等。中国香港的茶楼卖点心的方式独特有趣。以前点心员用布带缚著点心盘挂在胸前叫卖点心,后来才有满载不同种类的点心车挂著点心名称的牌子在茶楼出现。

饮食文化

人们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吃饭就不单纯是个果腹问题,而是它的意义扩展了,改变「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俗谚的传统。古时人们发现吃饭还可以满足精神上的许多需求,最简单的如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并由此出发带来的种种遐想,所以于《春秋左氏传‧昭公二十八年》说人们是「唯食忘忧」。

私有财产出现以后,吃好饭者所感受的愉快不仅仅是几个立方厘米的口腔,在精神上他也觉得比吃劣饭者高出一筹,从而会产生自满自足感。这些都是饮食意义延伸和扩展的出发点。例如用饮食可以联络感情,许多纠纷只要事主能坐在同一张桌子吃饭,杯酒联欢,那么离这个问题的解决就不是很遥远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是如此。这种做法就是建立在饮食能给人们带来精神愉悦的基础上的。点心在茶楼的出现,便是基于这理念发展的。

等级社会中关于不同等级之间饮宴上礼仪的确定,就是根据入口食物的优劣差异特别能给人以 ,从而在心理上留下刻痕。西周春秋时期有几场战争就是因为饮食打起来的,饮食甚至影响了战争的胜负。有诗人曾说「民之失德,干糇以愆」,人们要通过「礼」来制约人们的行为,所以《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于是茶楼推出各式各样的点心,款待不同等级人士的光临,使「普通百姓有力问津,贵宅大门亦不辱没」。

,参考: cactmedu/~chinese/al/1/6a01,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