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的作者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女娲补天的作者是谁,第1张

作者是西汉刘安。

《女娲补天》出于《淮南子》,是西汉初叶淮南王刘安命手下宾客集体编撰的一部著作。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长之子。汉文帝八年(前172年), 封为阜陵侯。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封为淮南王。

女娲补天简介:远古时代,四根擎天大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无法承载万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

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鳌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天柱,杀死黑龙来拯救冀州,用芦灰堆积起来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鸟兽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

女娲背靠大地、怀抱青天,让春天温暖,夏天炽热,秋天肃杀,冬天寒冷。她头枕着方尺、身躺着准绳,当阴阳之气阻塞不通时,便给予疏理贯通;当逆气伤物危害百姓积聚财物时,便给予禁止消除。从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扩展资料

刘安好读书鼓琴,辩博善为文辞,不喜欢嬉游打猎, 很注意抚慰百姓,流誉天下。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其中有苏非、李尚、左吴、陈由、雷被、毛周、伍被、晋昌及大山、小山等等,在其主持下编写《鸿烈》(后来称《淮南鸿烈》,也称《淮南子》)。

当时汉武帝喜好文学,对父辈刘安较为尊重。每次给予书信,常召司马相如等文士看过草稿才发出。刘安入朝献上新作,往往为汉武帝喜爱而秘藏。曾受命写《离骚传》,早上受诏,日食时就献上。又献《颂德》及《长安都国颂》。每次宴见,谈说政治及方技赋颂,直到黄昏才罢休。

刘安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的巨著《淮南子》。 

《淮南子》又被称为《淮南鸿烈》或《鸿烈》,是刘安在做淮南王时,“招致宾客方士数千人”撰写而成的。刘安作为主编,《淮南子》也反映出了他本人的思想。 

《淮南子》原有“内书”21篇、“外书”33篇和“中书”8卷,全书以道家思想为主轴,内容涉及到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文学、经济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农业水利、医学养生等多个领域,是汉代道家学说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

不过流传至今的《淮南子》只剩下“内书”21篇。 《淮南子》吸取了《老子》、《庄子》,特别是《黄老帛书》的思想资料,成为集黄老学说之大成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对“道”、“天人”、“形神”等问题提出了独特见解。

同时又在继承春秋时的“气”说与战国中期稷下黄老之学的“精气”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元气论”的概念和系统的宇宙生成论。《淮南子》蕴含丰富的史学研究价值和精神智慧。

-刘安

方仙道,还是一种宗教神话,不是一种独立的宗教。方仙道的出现是黄老道学向宗教演变的征兆。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都是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战国时,燕齐一带的方士将其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道家、邹衍的阴阳五行说揉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其法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企图长生求仙。其所谓「方」指治道之方,所谓「仙」指长生不死的得道神仙。黄老学说起于齐国稷下道家,他们同时尊奉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道家创始人。齐田崇尚稷下黄老,治黄老之学者蜂起。黄老思想包含很多神秘主义的因素;加以治黄老之学的学者中,本来就有许多方士,他们以神仙长生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这些因素作出宗教性的解释,使黄老之学向神仙方术的方向发展。至东汉,进一步将黄帝、老子神秘化,又由着重尊崇黄帝,转而推崇神化后的老子,逐渐形成奉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成为道教的前身,当时道教的一个主要派别太平道,其创始人张角,最初就是属于黄老道的信徒。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方仙道 派别 :道教 出处 :《史记·封禅书》 地域 :战国燕齐一带 时期 :春秋战国 来源,简介,代表人物, 来源 道教将黄帝与老子同尊祖师的根源也是从庄子的文章里宣传出来的。在《庄子·大宗师》就说黄帝得道,升天成仙了;《在宥》篇中有广成子向黄帝传授“至道”。将黄帝尊为祖师的是道家的另一派神仙方士与黄老术士以及神仙方技家。这样,将原来老庄学派以恢复事物的自然本性为终极目的的学说,转变成为黄老学说以利用事物的自然本性为我所用。这给神仙信仰及道教以后的内丹术理论的出现埋下了伏笔。在道家系统中,老子的思想发展到战国时代,形成了两个主要学派,即黄老之学和庄学。两者都继承了老子的道论,但又加以不同的发展。就黄老之学来说,它使老子的道论向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出了一系列社会政治准则;而庄学则把道演化成了一种人生境界。由帛书《黄帝四经》的发现,我们对老子思想发展的这两种倾向看得更为清楚,同时,如前段所说,黄老之学本身的发展线索及显学地位也更加明显。不过这时让庄子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就有一些后学拿着他的“真人”主张,发展出了一个新的流派,那个流派叫做神仙家。 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武帝时,神仙家与帝王相与鼓动,掀起中国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的事件。齐威、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之药,其规模越来越大,但都毫无结果。故方仙道的兴盛期为战国后期到汉武帝时,其代表人物有宋毋忌、正伯侨、徐福、卢生、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等。 古时的"方术"指关于治道的方法。《庄子》:"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古代把治方术的人称作"方士",他们是"神人"的化身。 神仙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是形如常人而能长生不死,二是逍遥自在,神通广大。"方士"后来发展成"道士"即道教人士,他们以神仙崇拜为独有特点。神仙传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一出自荆楚文化,一出自燕齐文化。《庄子》书中关于神人、至人、真人、圣人的文字,是对神仙形象最初的生动描述。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这种神人、圣人不食人间烟火,不怕水火侵害,腾云驾雾,来去自由。《楚辞》中也有生动浪漫的神游故事。《离骚》想像自己升天,"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凰飞腾兮,又继之以日夜。"《九章》吟道:"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既有这种神仙幻境,必有认真的追求者,而关键是如何突破生死大限,实现个体永生,于是有"不死"之方出现。 古代关于方术的记载很多。《战国策》记载有人献不死之药于荆王。 《韩非子》也提到"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神仙传说流行较广,而神仙方术的热衷者主要是诸侯王,两者同时盛行的地方是北方燕齐一带。燕齐地临大海,海天的明灭变幻,海岛的迷茫隐约,航海的艰险神奇,都引发出人们丰富的联想遐思。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在战国时期人才荟萃,百家争鸣,黄老思想十分活跃"黄老之学在历史上有过重大影响,并逐渐演变为一种信仰,还从中发展出早期的道教之一太平道,后虽被镇压,但齐东信道之风长期不衰"其次,胶东半岛三面环海,群山环抱"海天明灭,变幻无穷"海岛迷茫隐约,引人入胜,航海艰险神奇富有 ,海产丰富多彩,招人喜爱"特别是神奇的海市!山市,更易引起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遐思"这里自古以来就有着浓厚的神仙传说气氛,是中国神话两大来源之一的燕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子·汤问》说,渤海之东有大壑,名“归墟”,中有岱舆、员娇、方壶、流洲、蓬莱五仙山,“其上台观皆金玉,禽兽皆纯编,珠纤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长生不老。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据《史记》之《封禅书》、《孝武本记》、《秦始皇记》等记载,春秋战国之时,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始皇等皆派人入海寻求长生之药。 据《史记》载,神仙方术自秦汉以后发展更烈。秦始皇并有天下后,多次东巡沿海,冀有所得,派遣徐福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仙药。徐福又称徐巿,秦时方士,为迎合始皇的迷信长生,上书说海上有三座神山,请得童男童女数千人,乘楼船入海,结果一去不返。秦始皇还派过韩终、侯公、石生等求仙人仙药,结果用费甚巨而一无所得。虽然"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史记》又说,这种方术"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有人还说"黄金可成,而河汉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方士们编造出黄帝铸鼎、骑龙升天的神话,引得帝王大发感慨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帝王一人好之,上下万人趋之,"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自此之后,方士言神祠者弥众"。《史记》说与邹衍同时,"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皆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神仙方术与贵族永享荣华的奢望相吻合,故多流行于权贵之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神仙传说还是一种宗教神话,不是一种独立的宗教。方仙道的出现是黄老道学向宗教演变的征兆。 简介 (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著道家学派的形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老子)之前即有汤相(伊尹)和纣臣(辛甲)为道家书,还有齐国的(太公)237篇、 (谋)81篇、 (言)71篇、(兵)85篇、(管子)86篇,楚国的(窜子)86篇。(老子);之后则有(文子)、( 子八)、(关尹子八)、(庄子)、(列子)、(田子)、(老菜子)、(鸦冠子)、(黄帝四经)(即今长沙马王推出土之黄老帛书)、(黄帝铭)、 (黄帝君臣)、(杂黄帝)等书。(汉书·艺文志)载道书37家,993篇,可见先秦时期道家学派是很庞大的。(汉书·艺文志)云: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可见道家之源出自史官,为“君入南面之术”,即君主治国的学说。同时史载自黄帝时设立史官,因此,道家学说的起源,当远溯黄帝。 战国后期,齐国首先成为中国文化的学术中心,学者们聚于齐国都城稷下,“受上大夫之禄,不任职而论国事。”(见(盐铁论·论儒》)因而以道家为宗的第一次学术大综合。就发生在这里。当时齐威王“高祖黄帝”,学者们遂将黄老联称,共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产生了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成为道家的代名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旨意。 (史记·太史公自序)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云: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动多。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司马谈所描述的,正是道家在稷下综合诸家学术变为黄老之学的主要特征。除了君人南面之学,黄老学说还有“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汉书·艺文志)神仙十家之中,黄帝著述即占去四家,共61卷之多。阴阳家21家中有(黄帝泰素)20篇,又阴阳家16家中有(黄帝)16篇,此外还有风后、力牧、鬼容区等人,他们都是黄帝的臣子。老子的学说,与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本有共通之处。(老子)说:“深根固蒂,是谓长生久视之道,”又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是老子学说亦包括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在内。 西汉初年,由于暴秦之后,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当时的统治者顺应历史要求,以黄老清静之术治理天下,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于是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蔚然大兴,盛极一时。当时以研究黄老之学而著名的人物有陈平、田叔、黄生、邓章、郑当时、司马谈等人。此时的方士们也喜欢研究黄老,如司马季主、严君平等,都是以方士身份而研究黄老之学的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说:“(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依老子、庄周之旨著书十万余言。”他们不但研究黄老,还以老庄之书教人,这是方士们和黄老之学相结合的开始。不过此时的道家及黄老之学,基本上仍是一种社会政治和学术思潮,从这时的《黄老帛书)、(淮南子)、(老子指归)、(论衡)之中可以证明。西汉政权巩固之后,黄老之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不再为统治者所用,汉武帝改为“独尊儒术”,但是黄老之学此时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力。此时的汉武帝既崇尚儒术,又崇尚神仙。这时的治黄老学者转向从事道家学术和神仙方术的研究,以维护其发展。这时儒家有神化孔子的趋向,谶讳学说也随之兴起。黄老学者与方仙道的方士结合,开始神话黄帝,宣扬神仙之学。从此之后,讲神仙之名皆托于黄帝,而老子仍属道家。 到了东汉,黄老之学演变成为黄老崇拜、(后汉书·楚王英传):“英晚节更喜佛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给他沼书说:“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词,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此时的黄老,己经近于宗教信仰,与西汉的黄老之学大不相同。东汉桓帝延熹八年中(158一166),桓帝事“黄老道”,(后汉书·王涣传)又说桓帝为相信黄老道的缘故“悉毁诸房祠”,黄老道的名称始见于此时,黄老之学也在此时正式发展,成为黄老道,(后汉书·祭祀志)中说: 桓帝即位十八年,好神仙事,延熹八年初使中常侍之陈国苦县祠老子。九年,亲祠老子于濯龙,文周为坛,饰淳金知器,设华盖之座,用郊天乐也。 (隶释)卷三有延熹八年(165)的(边韶老子铭),其中说当时信道的人附会了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不自生也”和“谷神不死,是谓玄化”的话,说老子“离合于混浊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设,降升斗星,随日九变,与时讯息。规矩三光,四灵在傍,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度世,自羲农以来,世为圣者作师。”(御览)第一也引后汉王阜(老子圣母碑)说: 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具。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 更将老子说成了是“道”的化身。当时的黄老道是己经将老子作为他们的教主了。此时的黄老道,没有什么组织,也没有什么更多的宗教色彩,只是在崇奉黄老的基础之上公认老子是他们理想的教主,老庄之书便是他们的经典。他们就是这样在当时的社会中自然形成了一个信仰集团,东汉末年所兴起的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是它的流派。据(后汉书·皇甫嵩传):“初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证明早期道教组织太平遭系由黄老道演化而来。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将老子奉为“太上老君”,为道教教祖,以《老子想尔注》作为早期道教经典。 道教兼重黄老,试图以黄老的源流证明道家为中国上古文化传系之正统,以与当时刚刚传入中国的佛教相对抗。但是为何不将黄帝奉为道教的教祖,而将老子捧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一方面黄帝为儒家“三皇五帝”之中的一位先祖,儒家已被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若将黄帝立为道教教主,势必与“敬天法祖”的儒家发生冲突。另一方面,史载孔子“问礼于老子”,也可以说孔子是老子的学生。又史载老子“最知其所终”②, (后汉书·襄楷传)中襄楷上桓帝书说:“最言老子入夷而胡”。因此,只有将老子奉为道教教祖。而将黄帝搁置一边,才不会与儒家发生冲突。又因为孔子曾向老子问礼,也可说明道教地位不在儒教之下;同时又以老子化身而为佛陀的传说,说明佛教亦为道家的分支。这样,就能在儒、释、道三教的斗争之中,借道家始祖老子的身份,而为道教争取相对有利的地位。老子被神化之后,黄帝的地位虽相对减弱,但仍为道家宗祖。道经之中托名黄帝的著作仍旧保存不少,比较重要的是中医方面的著作。由于传说(素问)、(灵枢)为黄帝所留,因而为(道藏)收入。据统计,有关中医的道经在(道藏)之 有14种。 所以,黄老之学发展成为黄老道,黄老道又演变成为道教,可是道教并没有将黄老道视为自己的母体,而将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视为自己的母体,“老子之道”成为道教“最高信仰”;道教除了以神仙信仰为特征之外,同时还信仰老子之道,因此道教的信仰似乎是一种交叉信仰,这一点是道教与其它宗教的不同之处。在道教历史上,道教对道家的承袭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之中。汉末道教以神化(老子)为主,汉代以后又神化(庄子)。至唐代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为(南华其经)、(列子)为(冲虚其经)、(文子)为(通玄其经)、(庚桑子)为(洞虚其经)。宋代以后编纂(道藏),几乎把先秦以来的道家著作网罗无遗,统统纳为道教经典,而将(老子)始终奉于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且历代注解和诠择(老大(庄)等道家经典的著作,亦一概纳入道经的范畴之中。在此意义上,也可以说道教文化是道家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个分支。因此老庄之“道”家学说,为道经之中道学的来源之一。 秦时最有名的方士是徐福,他是最早以“求仙药”名义东渡日本,将先秦文化,特别是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及百工技艺带到了日本,成为最早开创中日友好的历史,促进了日本、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发展。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封禅书》等材料推断,这些人都是秦以前的人,大概是战国末年人。由此可以推断,方仙道的出现是在邹子之后秦以前的战国后期。所谓 方 ,是指长生不死的仙方,所谓 仙 ,《说文解字》说仙是 长生迁去 ,《释名·释老幼》也说: 老而不死曰仙。 是对不死的探求。所谓方仙道即是由方士们将其服食长生术与邹衍阴阳五行说糅合起来的一种神仙理论。 追求成仙、长生不老的思想由来已久。《庄子》一书即有充满了对仙人仙境的种种描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以追求神仙不死为目的的方士集团。从现存古籍中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一个方士,就是《史记·封禅书》上所记的苌弘,他 以方事周灵王。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依物怪欲以致诸侯。诸侯不从,而晋人执杀苌弘。 就是说,苌弘用 致物怪 方术,把不来朝周的诸侯一一扎成草人形,用箭去射它,致使他们遭灾招病,不得不来朝周。战国时,方士们活跃于社会上,但由于只有 术 ,而没有理论,与诸子百家相比较,显然黯淡失色。战国中期,齐国的邹衍创造了阴阳五行说,用于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界的种种现象,邹衍因此而得显于诸侯,从而也启发了其他方士。方士们将阴阳五行说吸收过来,使之与自己的方术相结合,将神仙方术染上了理论色彩。为了迎合统治者心理,方士们大力鼓吹神仙长生。从战国中期到汉武帝时,方士们与帝王相与鼓动,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三次有名的方士入海求仙药的浪潮。一次是齐威、宣王和燕昭王时,一次是秦始皇时,一次是汉武帝时。这三次到海上蓬莱、方丈、瀛州三神山寻求神仙和长生不死药,其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但都毫无结果。 汉武帝时期,是方仙道达到 的时期。汉武帝继续求仙,在他身边,围集著一大批著名的方士,如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等人。《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李少君劝说汉武帝要成仙,就要祠灶、封禅和化丹砂为黄金,黄帝成仙就是这样的,汉武帝果然就这样去做。公孙卿上书说黄帝铸鼎而成仙,宝鼎已出,只要封禅、炼丹即可成仙。武帝叹道: 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履耳。 ①在汉武帝仰求神仙气氛的感染下,武帝的叔父,淮南王刘安 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 ②。这个言神仙黄白之术 的 《中篇》八卷 ,显然是总结神仙方术的书。汉武帝时,修炼方术有了增多。李少君化丹砂为黄金,即炼不死药,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少翁会致鬼物,使武帝看见他已死的王夫人的灵魂。栾大会祠祭下神等等。直到武帝晚年,他才认识到天下并无神仙。 方仙道所信仰的神仙说,也就是以后道教最基本的信仰,方士们所行之术,为以后道教所继承和发展。方仙道为道教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代表人物 先秦方仙道代表还有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羕门以及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两汉有李少君、李少翁、西门君惠、栾大、公孙卿、甘忠可、于吉、宫崇等。均是当时有名方士,这些方士们均是为帝王求长生不死,或为之找寻神仙、或为之采药、炼丹,宣传神仙可学、可求,这些活动一直延续到汉末仍很活跃。

《先秦散文·荀子·尧问》原文鉴赏

尧问于舜曰:“我欲致天下①,为之奈何”对曰:“执一无失②,行微无怠③,忠信无倦,而天下自来。执一如天地④,行微如日月⑤,忠信盛于内⑥,贲于外⑦,形于四海⑧,天下其在一隅邪⑨,夫有何足致也”

魏武侯谋事而当⑩,群臣莫能逮(11),退朝而有喜色。吴起进曰(12):“亦尝有以楚庄王之语闻于左右者乎(13)”武侯曰:“楚庄王之语何如”吴起对曰:“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问曰(14):‘王朝而有忧色,何也’庄王曰:‘不谷谋事而当(15),群臣莫能逮,是以忧也。其在中蘬之言也(16),曰:“诸侯自为得师者王(17),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群臣莫吾逮,吾国几于亡乎!是以忧也。’楚庄王以忧,而君以喜!”武侯逡巡再拜(18),曰:“天使夫子振寡人之过也!”

伯禽归将于鲁(19),周公谓伯禽之傅曰(20):“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21)”对曰:“其为人宽,好自用以慎(22)。此三者,其美德己。”周公曰:“呜呼!以人恶为美德乎君子好以道德(23),故其民归道。彼其宽也,出无辨矣(24),女又美之!彼其好自用也,是所以篓小也(25)。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知如士,不与士争知。彼争者,均者之气也(26),女又美之!彼其慎也,是其所以浅也。闻之曰:无越日不见士(27)。见士,问曰:‘无乃不察乎’不闻(28),即物少至(29),少至则浅。彼浅者, 之道也,女又美之!吾语女:我,文王之为子(30),武王之为弟,成王之为叔父(31),吾于天下不贱矣。然而吾所执赞而见者十人,(32)还贽而相见者三十人(33),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34),欲言而请毕事者千有余人(35)。于是吾仅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吾所以得三士者,亡于十人与三十人中(36),乃在百人与千人之中。故上士吾薄为之貌(37),下士吾厚为之貌。人人皆以我为越逾好士,然故士至(38),士至而后见物,见物然后知其是非之所在。戒之哉!女以鲁国骄人(39),几矣(40)!夫仰禄士犹可骄也(41),正身之士不可骄也。彼正身之士,舍贵而为贱,舍富而为贫,舍佚而为劳,颜色黎黑而不失其所(42)。是以天下之纪不息,文章不废也。”

语曰:缯丘之封人见楚相孙叔敖曰(43):“吾闻之也:处官久者士妒之,禄厚者民怨之,位尊者君恨之。今相国有此三者,而不得罪楚之士民,何也”孙叔敖曰:“吾三相楚而心愈卑(44),每益禄而施愈博,位滋尊而礼愈恭,是以不得罪于楚之士民也。”

子贡问于孔子曰:(45)“赐为人下而未知也。”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46),树之而五谷蕃焉,草木殖焉,禽兽育焉;生则立焉,死则入焉;多其功而不德(47)。为人下者其犹土也。”

昔虞不用宫之奇而晋并之(48),莱不用子马而齐并之(49),纣刳王子比干而武王得之(50)。不亲贤用知,故身死国亡也。

为说者曰(51):“孙卿不及孔子(52)。”是不然。孙卿迫于乱世,鰌于严刑(53);上无贤主,下遇暴秦;礼义不行,教化不成;仁者绌(54),天下冥冥;行全刺之,诸侯大倾。当是时也,知者不得虑,能者不得治,贤者不得使。故君上蔽而无睹,贤人距而不受(55)。然则孙卿怀将圣之心(56),蒙佯狂之色,视天下以愚(57)。《诗》曰:(58)“既明且哲(59),以保其身。”此之谓也。是其所以名声不白,徒与不众(60)。光辉不博也。今之学者得孙卿之遗言余教,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61)。所存者神(62),所过者化(63)。观其善行,孔子弗过,世不详察,云非圣人,奈何!天下不治,孙卿不遇时也。德若尧禹,世少知之;方术不用,为人所疑;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为纪纲。呜呼!贤哉!宜为帝王。天地不知,善桀纣,杀贤良;比干剖心,孔子拘匡(64),接舆避世(65),箕子佯狂(66),田常为乱(67),阖闾擅强(68);为恶得福,善者有殃。今为说者又不察其实,乃信其名;时世不同,誉何由生不得为政,功安能成志修德厚,孰谓不贤乎

注释 ①致:取得。 ②执一:专心 ③微:细微的事情。 ④天地:天地永恒存在。 ⑤日月:无所不照。 ⑥信:原作“诚”。 ⑦贲(fen,音奋):通“奋”,发挥。 ⑧形:表现。 ⑨隅:墙角。 L魏武侯:战国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之子。 (11)逮:及。 (12)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13)楚庄王:春秋时楚国国君。(14)申公巫臣:楚国申邑大夫。 (15)不谷:国君谦称自己。谷,善。(16)中蘬(hui,音毁):汤的左相。仲蘬之语即《尚书·仲蘬之诰》。 (17)“自为”二字似为衍文。 (18)逡(qun)巡:倒退。 (19)伯禽:周公之子。成王封伯禽为鲁侯。 (20)傅:师傅。 (21)盍:何不。志,陈述。而,你。子,相当于“君”。 (22)自用:自行己意。以,而。 (23)以:遵循,行。 (24)出:与上句“宽”相对,宽指内心,出指行为,此指治国的行为。辨,治。 (25)窭(ju,音句)狭小。 (26)均者:势均力敌的人。 (27)越日:超过一天。 (28)闻:问。 (29)物:事,指所知之事。 (30)为文王之子。 (31)成王:周武王之子,名诵。 (32)贽(zhi,音制):见面礼。 (33)还贽:被求见的人表示地位相等,不敢当,归还见面礼。 (34)貌执:礼貌接待。 (35)请毕事:请他把话说完。此指地位卑贱的士人。 (36)亡:通“无”。 (37)薄为之貌:礼貌的程度稍差 (38)然故:这个原因。 (39)骄人:对人骄傲。 (40)几:危。 ( 4 1 ) 仰禄:仰求俸禄。 (42)黎:通“黧”,黑中带黄。 (43)缯:即鄫国。封人,掌疆界的官员。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蔿氏,名敖,字孙叔。 (44)愈:更加。 (45)子贡:孔的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 (46)抇(hu,音胡):掘。 (47)德:原作“息”。 (48)虞:春秋时国名,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宫之奇,虞大夫。 (49)莱,春秋时国名,姜姓。今山东黄县有莱子城。子马:不详。 (50)刳(ku,音哭):剖,比干,纣的叔伯父(一说为庶兄),纣 ,比干犯颜强谏,纣怒而剖其心, (51)“为说者曰”以下是苟子的弟子之语。 (52)孙卿:即荀子 (53)鰌(qiu,音秋):迫。 (54)绌:(chu,音触):通“黜”,黜退。 (55)距:被拒。 (56)将:大。 (57)视:通“示”。 (58)见《诗经·大雅》。(59)哲:智。 (60)徒与:门徒和同党。 (61)式:榜样表仪,准则,标准。 (62)神:治。 (63)过:经过,化,受影响。 (64)孔子拘匡:孔子由卫去陈,经过匡(卫地),被匡人拘留五天。 (65)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曾作《凤兮歌》讽孔子,并拒绝与孔子交谈。 (66)箕子:纣的叔父,官至太师。 (67)田常:一名田恒,即田成子,或陈成子,春秋时齐人,齐简公四年,田常杀简公,拥立平公,自任齐相,齐国之政尽归田氏。(68)阖闾:春秋末吴公子,名光,使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为吴王。

今译 尧向舜问道:“我想取得天下,这应该怎么做呢”舜回答说:“专心一志而不违失,做细微的事情也不懈怠,忠信待人而不疲倦,这样天下就自动来到。专心一志象天地永存一样,做细微的事情象日月无所不照亮一样,忠信在内心充实,在外体发挥,在普天下表现,天下就象放在房间的墙角一样,这有什么值得去取得它呢。”

魏武侯谋画政事得当,群臣们都不及他,他退朝后面有喜色。吴起前来对他说:“您也曾在左右之中听说过楚庄王的话吗”武侯说:“楚庄王的话怎么样呢”吴起回答说:“楚庄王谋画政事得当,群臣们都不及他,他退朝后面有忧色。申公巫臣前来问道:‘大王上朝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庄王说:‘寡人谋画政事得当,群臣们都不能及我,因此而担忧。在仲蘬的话里这样说:“诸侯得到老师的就能成王业,得到朋友的就能成霸业,得到解决疑惑者就能存在;自己谋画而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就会灭亡。”现在以寡人的不才,而群臣们没有谁赶得上我,我们的国家快要灭亡了啊!所以担忧啊。’楚庄王因为这个担忧,而君王您因为这个而喜悦!”武侯倒退几步拜了两拜,说:“这是上天指使先生来救止寡人的过失啊!”

伯禽将要回鲁国去,周公对伯禽的师傅说:“你将要走了,何不说说你的主公的美德呢”回答说:“他的为人,宽宏大量,喜欢自行己意,而且行事谨慎。这三件,就是他的美德了。”周公说:“唉呀!你是把别人的过恶当作美德吗君子喜欢行道德,所以他的人民都归于道。他内心宽宏大度,表现在实际上却没有致治的办法,你还赞美他!他喜欢自行己意,就是局促、眼界不宽的原因,。君子的力气象牛一样,但不同牛较量力气;奔跑象马一样,但不同马较量奔跑;智慧象士一样,但不同士较量智慧。那种较量,是势均力敌者的意气,你还赞美他!他行事谨慎,是他浅薄的表现。我听说过:不要超过一天不见士。见到士,问道:‘我是不是不明察呢’不问,事情就懂得少,懂得少就浅薄。浅薄,是 之道,你还赞美他!我告诉你:我,是文王的儿子,是武王的弟弟,是成王的叔叔,我在天下不算卑贱了。然而我拿着见面礼求见的有十个人,人家拿见面礼来求见需要把礼还给人家的有三十个人,用礼貌接待的有一百多人。愿意向我进言我就请他把话说完的有一千多人。在这里面我只得到三个士,靠他们来端正我的身心,靠他们来平定天下。我得到的这三个士,不在十个人和三十个人中间,而是在一百多人和一千多人中间。所以地位高的士我对他们略微表示礼貌,地位低的士我对他们隆重表示礼貌。人人都认为我破格地喜欢士,所以士都到我这来。士来到这里,事情就看得清楚;事情看得清楚,然后懂得事情的是非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警戒呀!你凭借鲁国对人骄傲,那是很危险的!那些仰求俸禄的士,还可以对他们骄傲;身心端正的士,就不可以对他们骄傲。那身心端正的士,舍弃尊贵而宁愿卑贱,舍弃富有而宁愿贫困,舍弃安逸而宁愿劳苦,面色漆黑而不放弃原则。所以天下的纪纲从不绝息,礼乐法度从不废止。”

有这样的话说:缯丘管理疆界的官员见到楚国的宰相孙叔敖说:“我听说过:当官时间长的人,士就嫉妒他;俸禄优厚的人,老百姓怨恨他;地位尊贵的人,国君就忿恨他。现在相国您有这三种情况,可是您没有得罪楚国的士民,这是什么原因呢”孙叔敖说:“我三次做楚国的宰相,而我的心气更加低;每次增加俸禄,我的布施就更广泛;地位越尊贵,我的礼节就越谦恭。所以我没有得罪楚国的士民。”

子贡向孔子问道:“我对于为人谦下,还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孔子说:“为人谦下嘛,就如同土地一样,深掘它就得到甘泉,种植它就五谷丰盛,草木繁殖,禽兽滋育。活着的就站立在它上面,死了的就埋入它中间。它有很多功勋但不图报答。为人谦下就如同土地一样。”

从前,虞国不用宫之奇,因而晋国兼并了它;莱国不用子马,因而齐国兼并了它;纣挖了王子比干的心,因而武王擒获了他。不亲近贤人,任用智者,所以自己死了,国家灭亡。

有这种说法的人说:“苟卿不如孔子。”这不对,荀卿被乱世钳制,被严刑逼迫;在上没有贤明的君主,在下遭遇暴虐的秦国;礼义不能施行,教化不能完成;仁者被退黜约束,天下昏昏暗暗,行为纯全反受讥刺,诸侯之间大肆倾轧。在这样的时侯,智者不能谋虑,能者不能治理,贤者得不到任用。所以君上蒙蔽而看不见,贤人被拒而不接受。然而荀卿怀抱着大圣的心思,表面上装出狂颠的神色,向天下显示愚暗。《诗经》说:“既明又智,用来保全自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他名声不显著,门徒党与不多,光辉不广博的原因。现在的学者得到荀卿的遗言遗教,就足可以作天下的榜样和标准。保存他遗言遗教的地方都得到治理,他到过的地方都受到他的影响。看他的善行,孔子也不能超过他,世人不详察,说他不是圣人,有什么办法!天下不平治,荀卿生不逢时啊。他的德行象尧和禹一样,世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方法道术不能通行,被人怀疑;他的智虑极其明白,遵循正道端正行止,足以作为纲纪。唉呀!贤明啊!应该做帝王。天地不明,以桀、纣为良,杀害贤良之人;比干被剖心,孔子被拘在匡;接舆避世隐居,箕子假装颠狂;田常作乱,阖闾自己强大;做坏事反而得福,好人反而有祸殃。现在有这种说法的人又不详察实情,而相信虚名;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称誉从何产生不能从事政治,他的功业怎么能成就志意善美德行敦厚,谁说他不贤呢

集评 明·何孟春:“通章俱是妙品。”

明·许国:“大抵难文字须教他无可逃避。此等难他都无辞了。”

明·霍韬:“此段是明目张膳,说甚舒畅,最有神采。”

明·顾鼎臣:“起伏操纵错落可观。”(以上见四条《二十九子品汇释评·荀子》)

明·陶石蒉:“超然之才,绝伦之识,潇洒出尘如骥足之逐遗风。”(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荀子》)

明·陈深《诸子品节·荀子》:“执贽还贽等语,王荆公已有辩,然亦不可不知,终是名言。”

民国·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荀子》:“明是面斥其不肖,而闻者不怒。此谏有五而所以莫善于讽。”

总案 这篇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五位名人立身处世之事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行为准则,五个故事恰好构成一个整体,相互辉映,通篇皆妙。而第二部分是荀子的弟子对荀子的评价。认为荀子“宜为帝王”,但由于他际遇不佳,所以,“怀将圣之心,蒙佯狂之色,视(示)天下以愚”。总之,说荀子这位“孔子弗过”,“志修德厚”的贤者因为迫于时世不能实现政治抱负,这一评价是公允的,而认为他“宜为帝王”则只能看作是他的弟子们的主观愿望。

这篇文章把两个内容完全不同的部分合在一起,显得极不协调。第一部分用对话的形式,显得生动活泼,不似荀子其他文章那样长篇大论,独具特色。后一部分是誉美之词,没有荀子文章的深刻,但在句法上明显受荀子的影响,多用排比句,骈散兼施。且多为韵语,使文章音节铿锵,易于上口。

道教:追求仙境、仙人以及成仙之术的方术之士,先秦已有。古代传说中的方士有彭祖、容成、素女等。《史记·封禅书》记载了周灵王时的方士苌弘,以方术奉事周灵王,这是现在史籍中记载最早的方士。战国末,燕齐沿海一带的神仙方士十分活跃,形解销化,依鬼神之事,成为方仙道。秦始皇时,派遣方士徐福去海上为之寻求仙人和仙药。得到汉武帝宠幸的方士有李少君、栾大、公孙卿等,他们或者祠灶、化丹砂为黄金,或者以方术致鬼神,或者求不死之药、寻找仙人。以后神仙方术为道教所继承,神仙方士也逐渐衍化为道士。

战国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说广为流行,被秦汉道家、儒家和神仙方士以及后世道教所吸取。调阴阳、顺四时、序五行、以政令配月令的思想,成为汉代人普遍的看法。早期道教经典中也充满了阴阳五行思想。《太平经》之言「以阴阳五行为家」,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认为天地之性是由阴阳所构成的。《老子想尔注》讲阴阳之道,主张「和五行,令各安其位」。《参同契》以《周易》卦爻配阴阳五行,用以说明修仙炼丹。《黄庭经》以五脏配五行,用阴阳之气炼形养身。阴阳五行学说成为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依据。道教教义也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义理并大量采用阴阳五行学的名词术语。

「神」的观念充满了先秦古籍,为一种超自然的存在,具有神秘的主宰力。「仙」是种长生不死的信念,《说文解字》说仙是「长生迁去」,《释名》也说老而不死叫仙。神仙连用是后世道教术语,但神仙思想早已萌发。《庄子·逍遥游》描绘藐姑射山的神人不食五谷,乘云御龙,游于四海之外。《庄子》中多处对神人、至人、真人等神仙的生活与法术作了形容。《山海经》记载有「不死之国」、「不死之药」和「不死树」、「不死民」等等。古代又有许多长寿不死的神仙人物的传说,如说彭祖在世八百馀岁,广成子修身二千馀岁而形不衰。古代神仙思想在燕齐沿海地区较为流行,在荆楚一带神仙传说也较多,可以说春秋战国时的燕齐文化和荆楚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神仙思想。特别是燕齐位临大海,海市蜃楼的幻景激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幻想海上有神仙,居住著不死的仙人。於是燕齐兴起了宣传神仙不死和播弄神仙方术的神仙家,燕昭王尤其督信。这些先秦的神仙思想到秦汉时由於统治者的热衷而盛行不衰,秦皇汉武掀起大规模的求仙浪潮。道教产生后继承发展了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使之成为道教最基本的信仰,这是道教不同於世界上其他宗教的显著特点。

焚书坑儒事件简介

焚书坑儒是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第二年,两个术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

“焚书坑”及“坑儒谷”遗址坑杀。此即为“坑儒”。两件事合成“焚书坑儒”。[编辑本段]焚书

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前221年)由于社会逐渐进入青铜时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平民百姓逐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面对纷乱的社会状况,希望通过思索和钻研前人治世理念寻找到一条可以使社会安定,百姓不再流离失所的救世之路。于是产生了诸多的学派学说,并撰写出无数著作,史称诸子百家。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秦朝建立。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13年秦丞相李斯进言,说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于是,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于当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诗》《书》,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需要特加注意的是,从李斯的上书可知,当时帝国所有的书籍,包括明令烧毁的在内,在政府中都留有完整的备份。朱熹也云:秦焚书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旧留得;如说“非秦记及博士所掌者,尽焚之”,则六经之类,他依旧留得,但天下人无有。

隋朝牛弘提出“五厄”之说,论中国历代图书被焚毁,首当其冲即为秦始皇焚书,二是西汉末赤眉起义军入关,三是董卓移都,四是刘石乱华,五是魏师入郢。而刘大魁作《焚书辨》,毫不客气地指出:书之焚,非李斯之罪,实项羽之罪也。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帝国的珍贵藏书,就此付之一炬。可怜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最终只化为若干焦耳的热量而已。[编辑本段]坑儒

而在焚书开始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在当时秦首都咸阳将四百六十余名术士坑杀,即为所谓的“坑儒”。

这件事是由两个术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原来,秦始皇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以为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求得长生不老之药。他甚至宣称:“吾慕真人, 自谓‘真人’,不称‘朕’。”而一些方士,如侯生、卢生之徒,也投其所好,极力诳称自己与神相通,可得奇药妙方。但时间一长,他们的许诺和种种奇谈总是毫无效验,骗局即将戳穿。而秦法规定:“不得兼方,不验,辄死。”因此,侯生、卢生密谋逃亡,在逃亡之前,《史记》记载的侯生、卢生非议始皇的话来看,,诸如:“始皇为人……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上乐以刑杀为威”,明显是用儒家口吻批评偏重法家的秦始皇。未可为之求仙药。始皇知道后大怒道:“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是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遂下令拷问咸阳400多名书生,欲寻侯生、卢生。事后,将相关460名书生全部坑杀。此一事件,后世往往和焚书并列,合称为焚书坑儒。但究其原委,所谓坑儒,本只是对方士的一次坑杀而已。当然不能说被杀的四百六十余人中没有儒生,而全是方士,但是由其代表人物可推知,被杀的主体应该是方士,但被杀者也有儒生。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也有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故秦始皇主要坑杀乃方士术士,并非儒生。

除了坑杀在咸阳的四百六十余人外。同时还谪迁了一批人至北方边地。事情发生后,始皇长子扶苏进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不仅怒而不听,还使扶苏离开咸阳,北监蒙恬于上郡。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