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神调用的什么鼓?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唱神调用的什么鼓?,第1张

关于“海盐文书”文献的综述

陈磊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沉淀着丰富的人文遗产,在有形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里面,沉淀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构造,是一个民族创造力,想象力和智慧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推动历史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封闭的自然经济格局被打破和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 “海盐文书”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对于“海盐文书”历史文献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海盐文书的起源

吴戈在《海盐腔纵谈》中认为在海盐腔的发展过程中,它对弋阳腔、昆山腔的演变起了一定的影响,在海盐骚子先生所唱海盐文书的曲调中保留了海盐腔的成分浙江瓯剧所唱昆腔的专家也认为海盐文书保存了海盐腔的余音。那么弄清了海盐腔的历史渊源,相信对认识海盐文书的起源及其音乐特点都会有所帮助

在学术界对于海盐腔的起源存在几种观点:其一为南宋说。代表人物为明代的李日华,他在《紫桃轩杂缀》中认为:“张滋,字功甫,循王之孙,豪侈而清尚,尝来吾郡海盐,作园亭自恣,令歌儿衍曲,务必新声,所谓海盐腔也。”其二为元代说。清代王士祯在《香祖笔记》中说:“《乐郊私语》云:海盐少年多善歌,盖出于澉川杨氏。其先人康惠公梓与贯云石交善,得其乐府之传。……家僮千指,皆善南北歌调,海盐遂以善歌名浙西,实发于贯酸斋,源流远矣。”《乐郊私语》的作者是元末侨居于海盐的姚桐寿,他认为海盐腔创于贯云石、杨梓两人当然有待商榷,但表明元代时浙西已流传海盐腔,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一种是浙江传媒学院文学系, 何坦野副教授在《秦始皇与海盐腔源流考》认为“海盐腔是秦时关中囚民所带来的”,1、海盐腔是秦朝始皇遣派大批关中、中原一带的“囚民”来浙北沿海挖河晒盐、筑宫造桥,完毕后一一留下的“迁民”所带来的。历经千年,一直在当地以角斗戏、高腔民歌、幻术、六合歌舞、插科打诨等形式在延续流传。故海盐腔源于南宋说与元代说的观点均谬也。2、海盐腔本体内使用的是北方中州音、以拍为节、含有高腔成份,有不少北高(曲)、采用曲牌联套体结构等,也表明它是“形南实北”的腔调,是北曲不径意散落在南方珍珠之遗音,具有北曲衍变成南曲的过渡中间站与衔连的纽带。3、南宋定都杭州,为海盐腔的第一次勃兴创造了客观外加有利条件,是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海盐腔的出现,既受到北方迁居而来的官僚之青睐,也受到浙北当地黎民之垂爱,于是自然在官府的鼓励和民间的需求刺激下在东南区域传播开来,声誉鹊起。4、降至明初,海盐腔在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从内部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进而完成了“蜕变”式裂分——昆山腔终于在“海盐腔”的母体中呱呱坠地、应运而生了。拍捱冷板、调用水磨、低腔吟哦、婉协柔音、转喉押韵,成为一种“新声”。韵致高雅、空谷传音、极受欢迎,唱遍南北,被奉为“戏祖”。

笔者在海盐当地考证,并查阅大量大量有关历史文献资料,也比较认同第三种就是何坦野副教授在《秦始皇与海盐腔源流考》中的观点:海盐腔是秦朝始皇遣派大批关中、中原一带的“囚民”来浙北沿海挖河晒盐、筑宫造桥,完毕后一一留下的“迁民”所带来的。历经千年,一直在当地以角斗戏、高腔民歌、幻术、六合歌舞、插科打诨等形式在延续流传。故海盐腔源于南宋说与元代说的观点均有谬。

二、海盐文书与海盐腔音乐特点联系

何坦野副教授在《秦始皇与海盐腔源流考》中的观点:海盐腔在历经千年,一直在当地以角斗戏、高腔民歌、幻术、六合歌舞、插科打诨等形式在延续流传。海盐腔本体内使用的是北方中州音、以拍为节、含有高腔成份,有不少北高(曲)、采用曲牌联套体结构等, 海盐腔中使用的不是当地的吴语而是北方话,当地人称“官话”准确的说是秦朝大批关中、中原一带的囚民乡音,就是关中,河南一带的语音。这就使北宋以及仍以北方人为主的南宋朝廷和文人雅士的垂爱和青睐,也正是海盐腔在那时繁盛的原因吧。海盐腔以拍为节。古时秦地以瓮、缶作为打击器具,拍打大腿作为节拍,而海盐腔可伴奏演唱,也可一人清唱。清唱时,可不用乐器,仅用拍板或拍手替代乐器,用拍为节乃秦音之遗声也。海盐腔内有不少高腔成分。古时陕西、河南一带民风古朴、关中人、中州人干活时出大力,吃饭用大碗,唱起戏来自然也用大嗓门,这样就形成了高昂激越、响遏悠长的特点。海盐腔里也保留了关中、中州一带高亢入云的高腔余迹,少有南方水乡之域柔婉轻细的特点。吴戈在《海盐腔纵谈》认为:1两者均盛行于海盐县,且海盐腔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何况在同一地方,各种艺术形式也总是相互渗透的。2两者均用于富家宴请的场合(所),唱者皆穿长衫。海盐腔服饰可参看明刊本《金瓶梅词话》中的一幅海盐子弟演剧的插图,厅堂里豪绅家中的宾客在两旁饮酒看戏,女眷在室内垂帘听戏,中间两个角色穿着古装正在表演。3“海盐文书”中也有海盐腔那样的戏曲痕迹,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海盐腔演唱时,以锣、鼓、拍板伴奏,无弦管;海盐文书一般也无丝弦伴奏,唱者常常用手暗暗打拍子掌握节奏。4两者都有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都有衬词“禄来,禄里来”的帮唱。这已在1967年上海嘉定出土的明成化年间传奇刻本《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中,找到了印证。这个戏的开头第一段唱词是:“里禄来禄禄里来来来里禄里来来禄来里来……”也有见于福建“四平调”及江西孟戏演出正本前的《调财神》。由此可见两者的联系,按照民族艺术发展的规律,一般说来应是海盐腔吸收了“海盐书”作为其曲调。

海盐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海盐腔和海盐文书的研究,专门成立了“海盐腔艺术馆”(筹),编辑、整理了内部资料24期,并于2000年6月7日至10日在风景秀丽的南北湖举行了“首届海盐腔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戏剧专家学者观摩了江西遗存的海盐腔演出的折子戏、浙江永昆的折子戏、海宁皮影戏的录像和“海盐文书”的演唱录音,并进行了论文交流。2002年5月22日,全国惟一演出海盐腔的剧团--江西抚州市汤显祖艺术实验剧团曾被邀请参加“中国·海盐南北湖旅游节”,精彩的演出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我们相信,通过大家认真、细致、艰苦、不遗余力的发掘、研究、鉴别和提炼,海盐腔,海盐文书这些古老的声腔将重新焕发光彩,流传于后世。

“海盐文书”起源及其音乐特点考略

陈磊

摘要:根据海盐有关地名传说及戏曲史资料,可论证海盐腔是秦朝始皇遣派大批关中、中原一带的“囚民”来浙北沿海挖河晒盐、筑宫造桥完毕后一一留下的“迁民”所带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海盐腔并未绝迹,通过学习研究,在海盐县尚有一种古老的文艺形式--“海盐文书”,发现它的音乐特点与海盐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海盐文书”起源、音乐特点、演唱形式作简略的考证。

关键字:海盐腔, 秦始皇 ,海盐文书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沉淀有丰富的人文遗产。在这些有形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传里面,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构造被呈现,这是一个民族创造力,想象力和智慧的体现。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封闭的自然经济格局被打破和商品经济的强烈冲击, “海盐文书”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对于海盐文书的研究,弄清海盐文书的起源及其音乐特点显得尤为紧迫与重要。

“海盐文书”的起源

宋末元初,在海盐区域形成了一种海盐腔剧种。作为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之一,海盐腔是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在明嘉靖年间曾风靡一时,流行达百年之久,并对戈阳腔,昆山腔的演变发展曾起过一定的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海盐腔如今几乎已成绝响,文字记载的材料也寥寥无几,这给现代学者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史词典》编入了[海盐腔]和[四大声腔]目。该词典称:海盐腔,“古代戏曲声腔、剧种名,宋元南戏三大声腔之一。起始于元时浙江海盐,遂以地名名之。”海盐腔,一说:认为渊源于元代流行在海盐的“南北歌调”,经杨梓(-1327年)等加工后发展而成,当时被称为“官腔”,为士大夫所喜爱。王骥德在《曲律》中说“旧凡唱南词者,皆曰海盐。”[1]根据元人姚桐寿《乐郊私语》说:海盐少年多善于唱歌,又因为元代末年杭州路总管杨梓也是海盐人,他和当时的散曲作家贯酸斋(1286-1324)很有交情,贯酸斋不但会作散曲,同时也善歌唱。杨梓得贯氏传授,教给自己的家童,后来杨梓的儿子杨国材、杨少中又和另一散曲家鲜于比较友好,而鲜于也是个歌唱能手。因此,杨氏家童千指,无一不善南北歌调者。可见海盐少年之善于歌唱,多得自杨氏家法。另一种说法为海盐腔起于宋末元初,创始祖为南宋张鎡。明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说:“张鎡,字功甫,循王之孙,豪侈而清尚,尝来吾郡海盐,作园亭自恣,令歌儿衍曲,务为新声,所谓海盐腔也。”[2]事实上,海盐腔不可能凭空突然在宋朝或元代创建出来,张滋、贯酸斋等人无非说明当时一些文人已介入海盐腔,并进而改造,成为与过去不同的“新声”。

海盐是一个小县,负海枕山,交通闭塞,人烟稀疏,却会出现一个声名遐迩的大声腔,真乃奇异! 对于海盐腔的起源,还有一种新说,浙江传媒学院的何坦野在《秦始皇与海盐腔源流考》中认为“1、海盐腔是秦朝始皇遣派大批关中、中原一带的“囚民”来浙北沿海挖河晒盐、筑宫造桥,完毕后一一留下的“迁民”所带来的。历经千年,一直在当地以角斗戏、高腔民歌、幻术、六合歌舞、插科打诨等形式在延续流传。故海盐腔源于南宋说与元代说的观点均谬也。2、海盐腔本体内使用的是北方中州音、以拍为节、含有高腔成份,有不少北高(曲)、采用曲牌联套体结构等,也表明它是“形南实北”的腔调,是北曲不径意散落在南方珍珠之遗音,具有北曲衍变成南曲的过渡中间站与衔连的纽带。3、南宋定都杭州,为海盐腔的第一次勃兴创造了客观外加有利条件,是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海盐腔的出现,既受到北方迁居而来的官僚之青睐,也受到浙北当地黎民之垂爱,于是自然在官府的鼓励和民间的需求刺激下在东南区域传播开来,声誉鹊起。4、降至明初,海盐腔在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从内部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进而完成了“蜕变”式裂分--昆山腔终于在“海盐腔”的母体中呱呱坠地、应运而生了。拍捱冷板、调用水磨、低腔吟哦、婉协柔音、转喉押韵,成为一种“新声”。韵致高雅、空谷传音、极受欢迎,唱遍南北,被奉为“戏祖”。海盐腔又在它的子体昆山腔中绵延传调、经久不绝!”[3]确实海盐与秦始皇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据笔者在海盐当地考证,秦始皇当时派了大批囚民在海盐及附近承担了以下工程:一、秦皇石桥柱、秦塘、秦皇妃墓、秦驻石碑、秦皇驰道。

海盐腔至南宋时已衍变了一千多年了,除了从地理沿革考证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海盐腔腔调本体及流变中来考证:1,海盐腔中使用的不是当地的吴语而是北方话,当地人称“官话”准确的说是秦朝大批关中、中原一带的囚民乡音,就是关中,河南一带的语音。这就使北宋以及仍以北方人为主的南宋朝廷和文人雅士的垂爱和青睐,也正是海盐腔在那时繁盛的原因吧。二、海盐腔以拍为节。古时秦地以瓮、缶作为打击器具,拍打大腿作为节拍,而海盐腔可伴奏演唱,也可一人清唱。清唱时,可不用乐器,仅用拍板或拍手替代乐器,用拍为节乃秦音之遗声也。三、海盐腔内有不少高腔成分。古时陕西、河南一带民风古朴、关中人、中州人干活时出大力,吃饭用大碗,唱起戏来自然也用大嗓门,这样就形成了高昂激越、响遏悠长的特点。海盐腔里也保留了关中、中州一带高亢入云的高腔余迹,少有南方水乡之域柔婉轻细的特点,后者至昆曲时才走上北方高腔改造本土化的历程。四,海盐腔本身包含不少的北调成分,《乐郊私语》说:海盐少年多善于唱歌,又因为元代末年杭州路总管杨梓也是海盐人,他和当时的散曲作家贯酸斋(1286-1324)很有交情,贯酸斋不但会作散曲,同时也善歌唱。杨梓得贯氏传授,教给自己的家童,后来杨梓的儿子杨国材、杨少中又和另一散曲家鲜于比较友好,而鲜于是一位北散曲作家。海盐腔的北调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实了它于中原、关中的囚民所带来的。

海盐腔以其清柔、细腻的演唱风格作为南戏“四大声腔”之一而名噪全国,对戏剧声腔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后来,由于昆山腔继承和发扬了海盐腔的清柔特色,从而发展、改造成为更细腻的“水磨调”,再配上管弦丝乐,海盐腔便逐渐被昆腔所取代。由于海盐腔既没留下曲谱(至今未找到),也没留下音响资料,因此,要对它进行研究,实非易事。在海盐县尚有一种古老的文艺形式--“奉文书”,它与海盐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我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规律,任何一个戏曲剧种中的戏曲音乐总是在当地的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因此,“海盐文书”这种说唱形式(或它的前身),肯定是形成海盐腔的因素之一。

“海盐文书”的音乐特点

“海盐文书”是海盐地区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演唱活动中所使用的抄本,整个演唱过程称“奉文书”或谓“唱神歌”。旧时,一般演唱于为东家结婚、生子、过继(认干爹干妈)、生病还愿、祝寿等喜庆之日所举行的一种叫“赕佛”的敬神祭祀活动。它形成于宋元间,盛行于民国前,历史久远。但由于种种原因,到“文革”结束时,海盐文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已基本停演,到现在会唱者所剩无几;即使能唱,也皆已古稀残年。可以说,海盐文书已快面临与海盐腔同样的命运--成为“绝唱”。面对这种情况,有识之士胡永良、顾希佳、钱建中等民间文艺工作者,从1979年就开始了抢救工作,他们挖掘、收集到近百册海盐文书的原始手抄本,为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颇有学术价值。

经考察,海盐文书有近百种之多,唱词中有十六个韵脚:如天仙、团圆、堂杏、沙花等。海盐文书按基本特点,可分为:“正书”,“汤书”两大类。

“正书”俗称“神歌书”,是代代相传或师授的手抄秘本,每部书的内容就是某个神佛或人物(当地有名之人死后亦被封为神)的传说故事。内容丰富,情节完整。无宾白的称“小轴书”,如《华光》、《蚕花》;有宾白的称“大轴书”,篇幅长,有“生”、“旦”、“净”、“末”等多种角色进行演唱,类似现在的戏剧。例子见《直年太岁》(民国五年抄本)。

正书中每首开头、结尾各唱两句为起调、落调,两句与两句之间为“夹说”(有说“隔沙”),分“单夹说”与“双夹说”。“单夹说”一般为四句,“双夹说”可以是各种曲牌,如《陈三姑娘》中的一段:“花园景致百花香,桃红柳绿倒垂杨(起调)。春景天花草争妍,蝴蝶花对对成双;百花台万紫千红,茉莉花喷鼻子香(单夹沙)。紫燕穿帘双和合,鸳鸯游湖配成双(落调)。”[4](注:《海盐腔研究》(内部资料),海盐腔艺术馆筹建小组编。第6期(98年4月)第20页。)

“汤书”的引子部分称“汤头”,后面部分为“汤书”。“汤书”的格式较为自由,可以有夹说,可以是一唱到底,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转韵。文书从曲调上分,则可分为“长腔慢曲”、“汤调”、“急板调”、“杂曲”等四类。1“长腔慢曲”一般用于“正书”,占曲本的大多数,有七、八、九、十言四种,具有抒情、悠缓的特点,字疏腔圆,由相帮叔叔帮唱“禄来,禄里来”作衬词。附“杂曲”有世代相传的,也有即兴创作的,一般为艺人在演唱过程中吸收当地流传与外来传入的曲调后逐渐演化而成,主要在正书中插入演唱。海盐文书大多为五声调式,以宫调式、羽调式为主,也有商调式和徵调式。旋律平稳,以下行为多,笔者认为这与海盐方言为下行语调有关。如“内到阿里启(你到哪里去)这句话的音调近似”“sol mi re re do”。旋律由高到低,抒情优美。多级进及小跳进,以大二度、小三度为多,偶有纯四、五度。采用五声级进,是因为级进的旋法最柔和,旋律中没有尖锐的小二度,乐句起唱位置均为顶板(强起),使之平和、流畅、上口,如长腔《北岳·游曹王》。

海盐文书中由相帮叔叔帮唱“禄来,禄里来”,这与昆曲、江西海盐腔及文史资料中记载的海盐腔极其相似,如《白兔记》,当然,它们不完全是巧合。海盐文书一般为单段体,音域不宽,很少超过八度,节奏变化少,以前倚音及上波音为装饰音的多,几乎没有变化音,有较多的变拍子,如急板腔《水仙》。休止符也甚少,偶尔用也只是放在句末一字上,用来换气或停顿,故旋律基本填满。海盐文书的音乐语言比较简洁,如果是正书中的大轴书,则综合应用各种唱腔以及诗、词、韵白等手段交待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定调常根据演唱者自身声音条件来定。演唱时侧重真假声结合,真切感人。与此同时,它也要求气沉丹田,咬字清楚,演唱与动作表演协调自如。如为正书,通常有剧情,往往一人要同时承担二、三个角色,先是自报家门,再是各角色登场,有念白,具备戏剧的特点,有别于民间小调,可见与海盐腔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笔者采访了吴关金(1925-)老先生,耳闻目睹了他的演唱,感到他气息畅通,声音有较强的穿透力(看得出是经过一定程度的专门训练才达到的),咬字吐词也十分讲究,极有韵味,而同时具备唱声、字、情、味儿、神的特点,其内容既有唐宋的五七言诗式,又有宋元词曲的长短句式,还有元明以来的各种曲牌。

“海盐文书”的演唱过程

海盐文书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小调,据老艺人介绍,“赕佛”祭祀活动时间较长,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天三夜,相传甚至有七天七夜的。无论时间多长,曲目不能重复,所以必须满腹曲调者才能演唱。而当时大凡演唱者,都会唱几十部文书。从已收集到的文书看,只有唱词没有曲谱,演唱者均为男性,被称为“骚子先生”。其得名源于演唱后需焚烧纸扎的“龙舟”或“纸人”,因此称为“烧纸”(取其谐音);又因演唱颇有难度,故很受尊重,称为“先生”。“骚子先生”一般是祖传,有代代相传或拜师学艺者,有些从五六岁时就开始了。活动常在冬春两季农闲时举行,半职业化。它是一种以当地方言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大多是叙事体,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它与海盐腔的演唱形式相同,不用丝竹伴奏,均是一唱众和的清唱形式,也不化妆。受仕绅富豪之家特邀去府上演唱的情形,仿佛当年海盐子弟去达官显贵家用海盐腔演唱文本,其所唱内容具有浓重的戏曲风味。从这一点看来,它多少显露了点海盐腔之遗音遗风。演唱者既区别于巫师,又不同于僧道。所祭之神包罗了儒、释、道诸教,由能会全套曲本以及剪、画、写、捏、扎的技艺的掌坛来主持,其余称为客师,仪式一般在东家的堂屋内举行,设列神筵,名目繁多,由八仙桌、椅子、茶几等组成。相传最多时为十三筵(需一百张八仙桌方可),各筵前插有各种用纸做的彩印神像,称“马幛”,又称“纸码”,如:玉皇、观音、土地等。桌上放着祭品,全猪、鸡、水果、等数百件,桌无空隙,整个仪式排场称“赕佛”,有款待神佛,祈求神灵保佑的意思,既庄严又虔诚。接神前,打扫厅堂、净洗门窗,杀猪宰羊,东家和族中诸男沐浴更衣,妇女回避,午夜后接神,手执檀香一股,牌子出厅(另请的乐队)用唢呐迎接,鞭炮齐鸣,异常热闹。入座后,上香敬酒,骚子先生开始不停地演唱。次日上午,开始用米粉捏制各种供品;下午结束上筵唱本,上第一汤(豆腐衣),说明豆腐衣制作过程,作汤头,所唱的即称“汤书”;午夜上第二汤(元宵),第三汤(茶叶),当时也有新编的适应时事的时政汤书,如尖锐抨击反动派的横征暴敛的和《东洋人打进来》、《澉浦城里强盗抢》等,针砭时弊,颇受喜爱。后半夜为送神(因传说中的鬼神均在夜间出没),把所扎的龙舟送到河边焚烧,一路高声吆喝,神情威严。而后,唱《交纳》,在下筵前跪诵,告诉神界,请勾销此“愿”;加唱各种曲调,非天亮不得收场;直至众人和歌“禄来,禄里来”,敬神仪式才全部结束。

“海盐文书”与海盐腔的联系

综上所述,海盐文书与海盐腔确有密切的联系,可大致概括如下:1两者均盛行于海盐县,且海盐腔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何况在同一地方,各种艺术形式也总是相互渗透的。2两者均用于富家宴请的场合(所),唱者皆穿长衫。海盐腔服饰可参看明刊本《金瓶梅词话》中的一幅海盐子弟演剧的插图,厅堂里豪绅家中的宾客在两旁饮酒看戏,女眷在室内垂帘听戏,中间两个角色穿着古装正在表演。3“海盐文书”中也有海盐腔那样的戏曲痕迹,生、旦、净、末、丑一应俱全。海盐腔演唱时,以锣、鼓、拍板伴奏,无弦管;海盐文书一般也无丝弦伴奏,唱者常常用手暗暗打拍子掌握节奏。4两者都有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都有衬词“禄来,禄里来”的帮唱。这已在1967年上海嘉定出土的明成化年间传奇刻本《新编刘知远还乡白兔记》中,找到了印证。这个戏的开头第一段唱词是:“里禄来禄禄里来来来里禄里来来禄来里来……”也有见于福建“四平调”及江西孟戏演出正本前的《调财神》。由此可见两者的联系,按照民族艺术发展的规律,一般说来应是海盐腔吸收了“海盐书”作为其曲调。5两者都用了长短句式格律及各种曲牌。6两者曲调皆显平稳、流畅,抒情柔美。明汤显祖说过这样的话:“海盐腔体局静好,婉丽妩媚。”所不同的是,海盐腔是用官话演唱的,《客座赘语》说“……海盐多官语,两京人用之”。流传于士大夫阶层,所以能传遍全国;而“海盐文书”大多用方言演唱(但笔者在听吴老先生演唱时发现有几个字不完全是海盐方言),这也正是“海盐文书”得以流传和保持的原因。

总之,海盐文书中有着海盐腔的遗音,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事实上,即使在昆山腔兴起并风靡全国之后,海盐腔也与之并行演出达200年之久。“海盐腔与其他声腔一样,既不可能突然创立起来,也不可能莫名其妙地消失,至少能找出一条衍变的线索。[5](注: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1999年11月第50页。)”我们可以设想,各种艺术在它的家乡,必然会渗透到兄弟艺术的形式之中。另据音乐理论家周大风先生所述:“海宁(海盐邻县)皮影戏来省作内部调演,……发现有称‘寿曲’的曲牌,似与昆曲‘豆叶黄’差不多,老艺人说上几代传下来的惟一的海盐腔是“祖宗牌子”。经研究,昆曲中确有两种曲牌,一是‘双调北曲’,一是‘仙吕入双调的南过曲’,都是宋元南戏的曲牌,而海盐腔也是有北有南,‘寿曲’前后两阙相连,因而很有研究价值。”

诚然,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海盐腔”并未绝迹,但进行寻找和挖掘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没有曲谱和音响资料的情况下,这种研究尤为艰难。今天我们对海盐地区现存的即将灭迹的“海盐文书”进行抢救、整理和探讨,无疑将对海盐腔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尤其要抓紧将健在老艺人的演唱录制成VCD,予以保存,也可把“赕佛”的整个仪式演习一遍,制成光盘,这将为保存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做出贡献。正因为如此,海盐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海盐腔的研究,专门成立了“海盐腔艺术馆”(筹),编辑、整理了内部资料24期,并于2000年6月7日至10日在风景秀丽的南北湖(杨梓的故里)举行了“首届海盐腔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戏剧专家学者观摩了江西遗存的海盐腔演出的折子戏、浙江永昆的折子戏、海宁皮影戏的录像和“海盐文书”的演唱录音,并进行了论文交流。2002年5月22日,全国惟一演出海盐腔的剧团--江西抚州市汤显祖艺术实验剧团曾被邀请参加“中国·海盐南北湖旅游节”,精彩的演出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我们相信,通过大家认真、细致、艰苦、不遗余力的发掘、研究、鉴别和提炼,海盐腔这个古老的声腔将重新焕发光彩,流传于后世。

注释:

[1]彭隆兴编著《中国戏曲史话》,1985年4月,第132页)

[2]王士 香祖笔记[A]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1卷

[3]何坦野 《秦始皇与海盐腔源流考》[A]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2年12月第22卷

[4]《海盐腔研究》(内部资料)[P],海盐腔艺术馆筹建小组编。第6期(98年4月)第20页。

[5]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M],1999年11月第50页。

参考文献

[1]彭隆兴编著《中国戏曲史话》,1985年4月)

[2]王士 香祖笔记[A]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

[3]何坦野 《秦始皇与海盐腔源流考》[A]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4期2002年12月

[4]《海盐腔研究》(内部资料)[P],海盐腔艺术馆筹建小组编。第6期(98年4月)

[5]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M],1999年11月

[6] 汤显祖汤显祖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 王世贞曲藻[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集[Z]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8]吴戈 戏剧艺术《海盐腔纵谈》[J]2003 年第1 期

[9]《辞海》[M]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

1 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食之也翻译

这个出自《祀记》,讲的是腊八节的起源

翻译如下:

伊耆氏始为蜡——伊耆氏(大概是一个部落吧)最先开始过腊八节

蜡也者,索也——蜡的意思,就是索取,搜索,即打猎

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食之——每年12月,人们就在万物中搜索(能吃的)并带回来做食物。

下面的注释是百度查到的:

”“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2 最早我们的祖先用鼓来干什么

原始社会,人们只知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进入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豳”字是古代的地名,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为农耕民族、汉族先民及农耕文化的发祥之地),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都用鼓舞取悦神灵。周代是农耕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从此鼓舞更加规范的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

由土鼓发展为用陶土或原木制成鼓腔,蒙上兽皮鼓面制成“革鼓”,则是鼓与鼓舞的又一次飞跃,还和当时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巫术观念有关。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温馨、万物生长的动态、音声等,都融会于“鼓”这一实物与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之说;《风俗通义》释义:“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说文解字》释意也相同。古文中,郭同廓,有扩张、延伸与成长等意,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

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夔是独脚如龙的怪兽,雷兽即雷神,用这种兽之兽皮、兽骨制成革鼓与鼓槌,其声音和威力自然是无可比拟的。源于人、神、兽三者不分的神话时代关于鼓的传说,在农耕民族心目中加深了鼓的神秘色彩。

3 龠彘黼是什么意思

yuè

〈名〉

假借为“龠”。古管乐器 [yue,short flute]

左手执龠。——《诗·邶风·简兮》

龠舞笙鼓。——《诗·小雅·宾之初筵》

苇龠,伊耆氏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迟衡山把龠、翟交与这些孩子。——《儒林外史》

又如:龠舞(文舞。吹龠而舞,舞时依照龠声为节拍);龠师(古官名)

鼓风吹火的竹器 [bamboo tube]

汉初吕后残杀了戚夫人之后,唤其“人彘”。

彘,即猪的意思。

人彘,即讽刺猪狗不如。

zhì

彘 <;名>; 汉武帝原名刘彘

(象形。小篆字形。矢声,其余象猪头、脚。本义:彘本指大猪,后泛指一般的猪)

拼音:fǔ

部首:黹,部外笔画:7,总笔画:19

五笔86:OGUY 五笔98:OISY 仓颉:TBIJB

笔顺编号:2243143252341251124 四角号码:332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EFC

基本字义

● 黼

fǔㄈㄨˇ

◎ 古代礼服上绣的半黑半白的花纹:~座(帝王的宝座)。~黻(a古代礼服所绣的花纹;b喻华丽的辞藻)。~藻(指华美的辞藻)。

4 原始乐舞分为哪几种

原始乐舞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反映部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代表特征的音乐,如“朱襄氏之乐”说的是因干旱求雨的事;“阴康氏之乐”是健身驱湿的乐舞;“伊耆氏之乐”反映出先民以“腊祭”祈求丰收的愿望;及“葛天氏之乐”勾画出先民进入农业生产阶段的生活图景等。另一类则是与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密切相关的音乐,如歌颂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和夏禹功绩的乐舞便是。

这一时期的乐舞内容,集中地体现出人类的生存行为,及求索于自然的心态。例如在“葛天氏之乐”的乐舞:“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其中提到的八首歌曲中,《载民》是歌颂承天载民的土地;《玄鸟》是崇拜氏族的图腾——一种寓意吉祥的黑色小鸟;《遂草木》祝愿茂盛的草木;《奋五谷》祈求五谷的丰收;《敬天常》歌颂上天的恩赐;《达帝功》歌颂上天的恩德;《依地德》歌颂大地的抚育;《总禽兽之极》祈祷上天多赐予鸟兽,使人民安居乐业。

5 蜡即田祭,与种谷相协,土鼓苇龠又与蒉桴土鼓相当,故熊氏云:伊耆

者,宋司城官,姓乐,名喜,字子罕。

宋亦饥,乐喜请於平公云:“邻於善,民之望。”请贷民粟,并使诸大夫亦贷之。

今不引郑罕氏而引宋乐氏者,郑罕氏施而敛之,宋乐氏施而不敛,故晋叔向闻之曰:“郑之罕,宋之乐,施而不德,乐氏加焉。”熊氏云:“礼,家施不及国,大夫不收公利,二家皆非也。”

今郑为能散者,直取一边能散之义是同,不据家施非礼之事。郑不言“是”而言“若”者,但礼与诸经事实是一,惟文字不同,郑则言“是”。

若《檀弓》云:“诸侯伐秦,曹桓公卒於会。”郑注引《春秋传》云:“曹伯庐卒於师是也。”

以其一事,故云“是”也。此礼本不为乐氏而作,但事类相似,引以为证,故云“若”也。

○“安。

6 竹字代表一个偏旁,下面好象是个寺庙,这个字是什么字呢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龠”。

yuè

〈名〉

假借为“龠”。古管乐器 [yue,short flute]

左手执龠。——《诗·邶风·简兮》

龠舞笙鼓。——《诗·小雅·宾之初筵》

苇龠,伊耆氏之乐也。——《礼记·明堂位》

管龠之音。——《孟子·梁惠王下》

迟衡山把龠、翟交与这些孩子。——《儒林外史》

又如:龠舞(文舞。吹龠而舞,舞时依照龠声为节拍);龠师(古官名)

鼓风吹火的竹器 [bamboo tube]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老子》。吴澄注:“橐龠,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子内者,龠也。”

通“钥”。锁钥 [key]

启龠见书。——《书·金滕》

诸城门吏,各入请龠,开门已,辄复上龠。——《墨子》

又如:龠牡(锁闩;锁钥)

7 鼓起源于哪个国家

中国原始社会就有了。

鼓的起源——六鼓四金

鼓的起源——原始社会,人们只知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草制成鼓槌来敲打,如《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草,伊耆氏之乐也。”之后,土鼓、苇笛等乐器和歌舞结合则是古代的“乐”,即歌、舞、乐三者融于一体的乐舞雏型。进入周代,土鼓已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按《周礼》的规定:“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东田钧。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豳”字是古代的地名,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为农耕民族、汉族先民及农耕文化的发祥之地),说明在祈求丰年和年终祭蜡中,都用鼓舞取悦神灵。周代是农耕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的制度。《周礼》“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

以和军旅,以正田役”,从此鼓舞更加规范的用于各种祭祀、军事、劳作及其他活动中。由土鼓发展为用陶土或原木制成鼓腔,蒙上兽皮鼓面制成“革鼓”,则是鼓与鼓舞的又一次飞跃,还和当时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巫术观念有关。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气候的温馨、万物生长的动态、音声等,都融会于“鼓”这一实物与概念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之说;《风俗通义》释义:“鼓者,郭也,春分之音也。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说文解字》释意也相同。古文中,郭同廓,有扩张、延伸与成长等意,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着人们从事辛勤的农事劳动。 神话与传说中也有许多鼓的记述,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百里,以威天下。”夔是独脚如龙的怪兽,雷兽即雷神,用这种兽之兽皮、兽骨制成革鼓与鼓槌,其声音和威力自然是无可比拟的。源于人、神、兽三者不分的神话时代关于鼓的传说,在农耕民族心目中加深了鼓的神秘色彩。

六鼓四金——源于《周礼》的“六鼓四金”一词,所表达的虽是三千年前周代的鼓乐形式,但它和今日中国各民族的鼓舞,却有着一定的源流关系。按《周礼》规定:“六鼓”的鼓名与用途是:雷鼓、鼓神祀,灵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飨,fen鼓、鼓军事,gao鼓、鼓役事,晋鼓、鼓金奏。“四金”是:以金绰和鼓,以金锚节鼓,以金饶止鼓,以金铎通鼓。这些古字、古义虽难读、难懂,又属于古代舞蹈史的研究范畴,但可以帮助我们对今日鼓舞源流的探索。如山东“鼓子秧歌”每年开演前要先到土地庙前表演鼓舞以祭社,要沿途撒香包、小米、纸钱。此 风习就有“鼓祭社”“鼓鬼飨”的古俗遗意。 土鼓是鼓的起源,革鼓与鼓舞代表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类型,中国西南出现的铜鼓与铜鼓舞有长江流域楚文化的色彩,用整段树干挖空制成木鼓与木鼓舞是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源于萨满教的抓鼓与抓鼓舞则是草原文化型的鼓与舞的形式。随着国内各民族之间、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交往日益频繁,鼓的造型与制作工艺,鼓舞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彩。现在流传的鼓舞中,鼓的质地有土(陶)、木、铜、铁、竹之分,并因其造型与表演形式之不同又有各种名称。如:木鼓舞(佤族等)、铜鼓舞(壮族等)、铁鼓舞(维吾尔、藏族)、陶质的蜂鼓舞(壮、瑶族)、竹筒舞(哈尼族)、象脚鼓舞(傣族等)、单鼓(汉、满、蒙族)、手鼓舞(维吾尔族)、长鼓舞(瑶

族)、猴鼓舞(苗、瑶族)等。

8 迄今的陶石乐器有哪些发现

骨笛陶埙,奏响先民天籁之声;钟鼓磬瑟,回旋三代庙堂雅乐;箫管琴 笙,飞扬两周陌野风情。

我国古典史籍中很早就记述了原始乐器的创制,《路 史》称,“庖牺灼土为埙”;伏羲、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吕氏春秋》 中记,“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及“伶伦造磬”。

《世本》称,“夷作 鼓”。笙则传说是由帝喾命锤制作。

虽然以上乐器究竟出自谁手上无法考证, 但所记载的乐器在当时确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与现代乐器不同,在新石器 时代奏响华夏天籁第一音的是陶石乐器。

主要有骨笛、陶埙、陶铃、铜铃、陶鼓、鼍鼓、特磬和陶号角等。 其他吹奏类乐器见于传说记载的有龠、管、箫、笙等,其中管可能指的就是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

箫也是 由骨哨发展而来,则用于虞舜时期的乐舞《韶》的伴奏,故又名《箫韶》,此 乐舞大约于汉末消亡。鬼魂、龠是传说中伊耆氏时的乐器,《礼记•明堂位》 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

”夏禹时的乐舞叫《大夏》,以龠 伴奏,故又名《夏龠》。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印证了远古传说和古籍的相关记载,出土了笛、鼓、磬、角等远古的陶石骨质乐器。

弦乐器见于典籍的有“瑟”,但未见实物出 土,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 笛子是我国古老的民间音乐之一。

古时称“横吹”,后又称“横笛”,现在也 有人这样叫它。笛子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常为北方梆子戏曲伴奏的梆笛, 它的声音高亢、清脆;另一种是多用来伴奏昆曲的曲笛。

它较梆笛粗且长, 声音较柔和、圆润。在我国,笛子可以追溯到约八千年前。

新石器时代舞阳 贾湖遗址出土了贾湖骨笛,距今约八千七百年,是国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吹 管乐器。 贾湖骨笛,用鹤类肢骨制成,多钻有七个按音孔,竖吹。

经测定, 具备七声音阶结构,音色明亮、古朴,原始风格浓厚。其两个八度音域内的 半音阶齐全,能够吹奏出各种旋律。

从浙江省余姚河姆渡出土的一批公元前 约五千年的古文物中,也发现了四五十只骨制的笛子。 大小差不多都如手指 般粗细和长短,横开两或三个音孔,其中有一支长约十公分的骨笛,开有一 个横吹吹孔及六个音孔,可见当时古笛已发展到具有多音的阶段。

贾湖骨笛、河姆渡骨笛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音乐乐器史,都具有特殊意义。从远古时 期的骨笛到战国时期的笛子,发展到现在的加孔、加键笛,笛子走过了几千 年的历史。

它的声音清脆、嘹亮,音量较大,技巧丰富,表现力强,且携带 方便,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还出土有一百六十 多件骨哨,也多是截取禽类动物的翅骨或腿骨制成,两头通气,一侧挖有圆 孔,吹奏时靠牵动插在骨腔中的骨棒或手指的一按一放发出不同的声音。

鼓,打击乐器类。中国鼓,起源久远。

中国与古埃及、古印度等地,同 为世界上鼓的最早发源地。中国除本土源流的鼓外,历代还吸收了许多外来 的鼓。

至今,中国传统的鼓在中原地区仍占主流。边疆少数民族的鼓既受本 土源流的影响也受外来鼓的影响,特别是与阿拉伯系和印度系的鼓有渊源关 系,中国的鼓在历史上对周边邻国曾产生过较大影响,尤其是对朝鲜和日本。

据《诗经》、《周礼》、《礼记》等大量史书记载,中原地区鼓的形制在秦 汉以前就达二十多种,从文字记载和发掘的实物来看,最早用陶土做筒,即 史载的“以瓦为框”。殷商时期已有木筒鼓。

鼓膜在原始时期已用兽皮。当时 的鼓一般都是双面蒙皮,但也不排除单面蒙皮的鼓。

用皮筋捆绑或将竹或木 钉成排钉在鼓筒口沿。鼓筒形状各异,几乎多是粗腰筒形。

先是在鼓筒侧面 安脚使鼓卧置,后来将鼓悬起于架上。《礼记•明堂位》的“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悬鼓”是个例证。

从已经发现的材料来看,赵宝沟文化中发现有 悬鼓,距今七千年。 陶鼓曾是原始社会晚期一种广泛存在和使用的陶乐器。

它一般为筒形或 接进筒形,或者是长径喇叭形,也有的腹部鼓起,上下均开日,有钮,作鼓 面的一端,口沿一周有连续若干乳钉或钩状突起,“弦沟利缚”这是蒙鼓面时 勒缚绳索用的,有的还留下了绳索摩擦的印痕。 陶鼓有泥质陶,夹砂陶,早期多半较小,晚期较大,陶鼓表面带有纹饰, 极少是彩绘和彩陶。

古代的鼓曾是练兵和打仗时发令指挥的工具,通过战鼓声声调动千军万马。原始社会的陶鼓,也应该是特殊的乐器,有过特殊的地位,也可能是当 时某种权力的象征。

在古代占卜过程中,陶鼓是作为一种通天达地的神器来使用的。 使用陶 鼓可能是为了使通天达地意愿的顺利实现;可能是为了在神秘的占卜过程中, 增加肃穆萧杀的气氛;或者是为了给巫师的舞蹈和咒语伴奏。

神鼓声声,响 彻耳边,以达到祭鬼神、礼天地的感觉效应。陶鼓在屈家岭文化和仰韶文化中都有所见。

1978年山西襄汾陶寺出土了 陶鼓和鼍鼓、石磬,印证了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陶鼓具有打击乐器的功能 和作用。 此时期的鼓面多有皮革固定,陶鼓是氏族在举行超度亡灵、祭祀礼 仪时常用的主要乐器,处于指挥和灵魂地位,它与其他乐器的组合关系,体 现了新石器时代已有的节奏乐器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进而。

9 从《伊耆氏蜡辞》说说中华文化对待天地鬼神的态度

它集中反映了原始先民面对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动物灾害、植物灾害等众多自然灾害侵袭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四句,句句既是祈求,也是命令;既是祝愿,也是诅咒。全诗既反映了原始先民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深重苦难,也反映了他们相信利用巫术咒语能够消除自然灾害的乐观心理。

这首上古歌谣《蜡辞》选自《礼记·郊特牲》,伊耆氏,就是神农氏,是掌管祭祀的官吏。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原始农业,随之而来也就有了为农业进行祝祷的宗教祭祀活动。这首《伊耆氏蜡辞》便是一个叫伊耆氏(有说即神农氏)的部落首领“腊祭”时的祝辞。“蜡辞”即“腊辞”。蜡辞:周代十二月蜡(腊)祭祝愿之辞,古人每年十二月祭祀百神,感谢众神灵一年来对农作物的福佑并为来年的丰收祈福,称作“腊祭”。由于我国社会长期停滞在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阶段,腊祭的习俗至今还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地方保留着。

这是一首古老的农事祭歌,属于中国远古时期的歌谣。《礼记·郊特牲》所载伊耆氏时代的《蜡辞》,是一首具有明显咒语性质、带有浓厚巫术色彩的祝辞。《礼记·郊特牲》中《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相传为伊耆氏时代的作品。伊耆氏,即神农氏,一说指帝尧。蜡,是古代一种祭礼的名称。周代在12月举行祭祀百神之礼,称为蜡礼,蜡礼上所用的祷辞,即称蜡辞。从这首短歌命令的口吻看,实际是对自然的“咒语”。 大水泛滥,土地被淹没,昆虫成灾,草木荒芜,眼看收获无望,在原始宗教意识的支配下,原始人企图靠着这种有韵律的语言,来指挥自然,改变自然,使它服从自己的愿望。

强烈期望自然顺逐人意的祭歌里,仍然会让我们想起早期社会中那种人和自然温情相处的景象。但是,祭歌背后的信息,告诉我们那时的人和自然也有不和谐。因为在人只能通过宗教手段,向自然发出“命令式”祈愿的时候,这间接暗示,自然力在人力面前的强大,不可控制,人改造自然手段的贫乏。那时的人们无法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干预自然环境。我相信,先人们并不是不愿意改造环境,而是他们想改造环境却没有手段,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用宗教形式来向自然祈求和谐!

兼收并蓄

公元581年,隋代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面。隋文帝为了显示自己统一国家的功绩和国力强盛,于开皇初年(公元581-585年)集中整理了南、北朝各族及部分外国乐舞,制订《七部乐》,后来发展成《九部乐》,使宫廷燕乐得到空前发展。

唐代是中国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唐代的舞蹈艺术也得到高度的发展。唐代宫廷设置的各种乐舞机构,如教坊、梨园、太常寺,集中了大批各民族的民间艺人,使唐代舞蹈、音乐成为吸收异族文化精华的载体,反映出唐人自信而又宽怀的恢宏气量。“坐部伎”和“立部伎” 这些宫廷燕乐,都是吸收了各民族乐舞而创制的新型乐舞节目,在内容上则都是歌功颂德的。

唐代的乐舞活动也渗透于社会的各阶层,上至宫廷,下至庶民百姓,在节庆和宴饮中,乐舞表演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些在一般宴会中表演的小型舞蹈,按其动作特征和风格,可分为“健舞”和“软舞”。“健舞”是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著名的有《剑器舞》、《柘枝舞》、《胡旋舞》等。“软舞”则舞姿优美柔婉,节奏舒缓,著名的有《春莺啭》和《绿腰》。

唐代的舞蹈尚有由乐器演奏、舞蹈和歌唱组成的多段体乐舞套曲──歌舞大曲,如《霓裳羽衣舞》。此外,民间还有一些带故事情节的、有人物角色的歌舞戏,如《踏谣娘》等。 隋唐宫廷燕(宴)乐,用于朝会大典。隋统一全国后,集中整理了南、北朝各族及部分外国乐舞,制订《七部乐》:一、《国伎》;二、《清商伎》;三、《高丽伎》;四、《天竺伎》;五、《安国伎》;六、《龟兹伎》;七、《文康伎》,即《礼毕》。隋大业中(公元605-608年间),增《康国伎》和《疏勒伎》,同时将《清商伎》列为首部,改《国伎》为《西凉伎》,遂成《九部乐》。

唐初宫廷乐舞继承隋制,《九部乐》保持原貌。公元637年废《礼毕》,640年将歌颂唐朝兴盛的《燕乐》列为首部,贞观十六年(642年)唐太宗宴群臣,加奏《高昌伎》,始成《十部乐》。

宫廷设置以上诸乐部的目的,是显示国力强盛,其中两部乐舞,即《燕乐》、《清商》属中原汉族风格,其馀八部均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是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乐舞。舞者服饰均为美化的民族服装。经过宫廷的整理,有一定的演出制度与规范,所有乐曲及乐工人数、服饰,所用乐器及采用何种歌曲、舞曲、解曲等,均有所规定。《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兼有礼仪性、艺术性,并且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是中国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宫廷燕乐。 《破阵乐》

歌颂唐太宗李世民的《破阵乐》,又名《七德舞》。李世民为秦王时,军中流行歌颂其武功的歌曲《秦王破阵乐》。李世民即帝位后,在宫廷大典中演奏。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用此曲编成《破阵乐》舞蹈。 舞者120人,披甲执戟而舞。舞蹈队形:左圆右方,前有战车,后有队伍。时而成横队排列的“鱼丽阵”,时而又变纵队排列的“鹅鹳阵”。中间成箕形张开,如两翼舒展。舞队屈伸交错,首尾相应。全舞分三大段,每段四次变化阵势。伴奏用大鼓,曲调有龟兹声,急、缓的击刺动作,合着雄壮的歌声。“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具有浓郁的战阵生活气息。

唐代宫廷燕(宴)乐《立部伎》、《坐部伎》中,都有人数不等的《破阵乐》。唐太宗死后又将《破阵乐》改名《神功破阵乐》,成为祭祀用的武舞。唐玄宗时曾用数百宫女舞《破阵乐》,变成供欣赏的表演性舞蹈。晚唐藩镇割据,国势日衰,各藩镇仍有舞《破阵乐》的,但规模很小,仅10人而已。

《破阵乐》随唐太宗英名远播,影响深远,名传中外。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印度戒日王和拘摩罗王都曾用钦慕的口吻谈到《破阵乐》。日本雅乐舞蹈中至今存有《秦王破阵乐》,据传是由唐朝传入日本的。 《霓裳羽衣舞》

“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相结合的多段歌舞曲。开始是一段节奏自由的乐器演奏,叫“散序”;接着是行板的歌唱(有时插入舞蹈),叫“中序”;最后是节奏急促,起伏变化的舞曲,叫“入破”。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是唐玄宗李隆基部分地吸收了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印度《婆罗门曲》编创的。作者力图描绘虚幻中的仙境。刘禹锡诗有:“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句。此外,也有唐明皇游月宫作《霓裳羽衣》的传说。

《霓裳》音乐“散序”部分,优美动听。“中序”入拍起舞。舞者扮成仙女模样,服饰典雅华丽,头戴步摇冠,上身穿羽衣、霞帔,下身着如霓虹般淡彩色裙(亦有月白色裙)。舞姿轻盈柔曼,飘逸敏捷,“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入破”以后是快节奏的舞段,舞蹈动作繁复激烈,全舞在长引一声中结束。

此舞以杨贵妃(玉环)表演最著名。她曾自夸说:“霓裳羽衣一曲,足淹前古”。《霓裳羽衣舞》的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及群舞。

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描绘了一对似仙女般美丽的舞者所作的精彩表演。她们时而点头相招聚拢,时而挥袖散开,她们的表演引人入胜,白居易曾叹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文宗时,由几百宫女组成的大型队舞,表演《霓裳曲》。舞者执幡节为舞具,着羽服,饰珠翠,飘然而舞,好似仙鹤在空中飞翔。

《霓裳羽衣》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宫廷乐舞,是唐代的保留节目,也是中国古代舞蹈中有相当影响的一部作品。后世有一些舞蹈家,依据可见的历史资料和自己的意想,新编成《霓裳羽衣舞》。 《剑器舞》

唐代著名“健舞”(指那些舞蹈动作风格健朗、豪爽的乐舞)──《剑器》,舞姿健美,气势磅礴。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描写公孙大娘在民间表演《剑器舞》的场面,使人惊心动魄:有如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又如群仙乘龙飞翔。激烈处,如雷电袭来;静止时,如江海凝波。

公孙氏被召入宫表演,其技艺之精湛,高手云集的宜春院及梨园都无人能比得上。《津阳门诗》描写节日宫中献演盛况,有“公孙剑技方神奇”句。该诗作者郑隅自注:“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为雄妙。”

公孙氏舞《剑器》,节奏鲜明,舞姿雄健,富于变化。 其浏漓顿挫之势,给草书家张旭、怀素以启示,因而草书大进。姚合《剑器词》有:“今日当场舞,应知是战人。今朝重起舞,记得战酣时”句,可知《剑器舞》是一个富于战阵生活气息的舞蹈。《剑器舞》曾传入朝鲜,朝鲜古籍《进馔仪轨》绘有《剑器舞》图。宋代宫廷队舞“小儿队”有《剑器队》,还有《剑器》大曲。

唐代的《剑器舞》是继承了前代的剑术。今日武术、戏曲、舞蹈中舞剑的各种技法,更是从古代剑舞发展而来。 胡旋舞是唐代著名健舞,原为中亚一带的民间舞。唐有“胡旋女,出康居(今中亚撒马尔罕一带)”之说。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均有《康国乐》部,“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舞蹈伴奏以鼓为主。舞蹈特点是快速连续的多圈旋转。唐诗描写该舞旋转美姿如回雪飘飖,似蓬草飞转,像羊角旋风,若奔车轮盘。纵横腾踏应弦鼓,千匝万转不停歇。旋转舞动之急速,致使观众难分背与面。

敦煌220窟唐代壁画伎乐天急转如风的舞姿图,以及宁夏盐池唐墓出土的石刻舞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胡旋舞》的风姿。

唐代盛行《胡旋舞》,白居易《胡旋女》诗:“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圈转”,由此可见,《胡旋舞》在唐代真是风靡一时。至今中亚新疆一带的民间舞,在舞至高潮时,舞者常会快节奏的连续旋转来抒发内心欢乐的激情。

唐代除专门表演《胡旋舞》的舞伎外,杨贵妃、安禄山、武延秀等均是舞《胡旋》的能手。 唐代著名健舞《胡腾舞》,是从石国(今中亚乌兹别克的塔什干一带,唐属安西都护府管辖)传来。舞者头戴尖顶帽,身穿窄袖“胡衫”,腰束带,足穿锦靴。舞蹈以跳跃和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为主。刘言史的《王中丞宅夜观舞胡腾》诗,以“跳身转毂宝带鸣,弄脚缤纷锦靴软”的诗句,描写空转和快节奏的繁复舞步。李瑞的《胡腾儿》诗有:“扬眉动目踏花毡,红汗交流珠帽偏。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弱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句,描写舞者表情生动,舞动激烈,以快速的腾踏舞步,环绕急行以及反手叉腰等各种舞姿的变化等等。

至今中国新疆和中亚一带的民族民间舞中,还有跳跃动作多,踢踏节奏复杂,技巧高难,风格豪放的男子舞蹈。

西安东郊出土唐代苏思勖墓乐舞壁画,一高鼻深目的胡人男子, 立于毯子上,扬臂吸腿,似在一激烈的腾跳后,刚刚落地的姿态。史家认为这与唐诗描写的《胡腾舞》颇有相似之处。宋代宫廷队舞的小儿队中也有《醉胡腾队》。 《柘枝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健舞”。唐卢肇《湖南观双柘枝舞赋》中,有“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句。郅支为西域古城名,在今中亚江布林一带。

《柘枝舞》原为女子独舞,身着美化的民族服装,足穿锦靴;伴奏以鼓为主,舞者在鼓声中出场。章孝标《柘枝》诗有:“柘枝初出鼓声招”,白居易《柘枝妓》有“连击三声画鼓催”。舞姿变化丰富,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俏丽。舞袖时而低垂,时而翘起,即诗中所谓“翘袖中繁鼓”、“长袖入华裀”。快速复杂的踏舞,使佩带的金铃发出清脆的响声。观者惊叹舞姿的轻盈柔软。舞蹈即将结束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唐诗中对《柘枝舞》的描述,与今日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许多相似之处。

《柘枝舞》在中原广泛流传后,出现了专门表演此舞的“柘枝伎”,并由独舞发展成双人舞,后又有两个女童先藏在莲花中,后出来起舞的软舞《屈柘枝》。其舞蹈风格、表演形式均已有很大变化。 西安唐代兴福寺残碑侧有二女脚踏莲花,相对起舞的石刻,可能与唐《屈柘枝》舞有关。 《春莺啭》是唐代著名“软舞”。据《教坊记》载,“春莺啭”是高宗早晨听到莺叫声,命乐工白明达写曲,并将这个曲子称为《春莺啭》。白明达是著名龟兹(新疆库车)音乐家,所作乐曲可能有一定龟兹风格。

唐人张佑《春莺啭》诗有:“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描写宫中技艺最高的“内人”,表演《春莺啭》柔曼婉畅的歌声舞态。《春莺啭》的音乐与舞蹈,都可能有描写鸟声、鸟形的特点。类比飞鸟的舞蹈古已有之,它们是狩猎生活的反映,也有图腾崇拜的遗迹。

《春莺啭》曾传入朝鲜,《进馔仪轨》载:“春莺啭……设单席,舞妓一个,立于席上,进退旋转,不离席上而舞。”并绘有舞蹈场面图。一女舞者立方毯上而舞。日本雅乐舞蹈也有《春莺啭》,原由唐代传入日本,男子戴鸟冠而舞。其表演形式及风格,与唐代女子软舞不同,是日本民族化的雅乐舞蹈。 第一个缠足舞人

窅娘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善舞宫嫔,“纤丽善舞”,后主为她制六尺高的金莲花台,装饰许多宝物、钿带、缨络,莲中作各色瑞莲。

窅娘以帛缠足,纤纤小脚弯成月牙状,再穿上白色的素袜,在莲花中舞蹈,回旋飘飖之姿,有凌云飞舞之态。诗曰:“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当时妇女争相仿效,足以纤弓为美,史家认为妇女缠足陋习,是由五代窅娘开始兴起的。

窅娘的缠足之舞,与后世戏曲中旦角的“跷功”,可能有继承关系。与芭蕾的足尖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方法/步骤

1

/6

非洲鼓一般分为:小8寸,标准8寸,小10寸,标准10寸,小12寸,标准12寸。

不同的尺寸对应不同的价位,但是还是要挑选与身高、手掌大小相匹配的尺寸才能将鼓发挥到最好。当然,尺寸越大,共鸣越好,低中高音更分明,所以对音色又要求的朋友可以选择最大的那款。

2

/6

小8寸,标准8寸:6岁以下的幼儿园儿童初学,比较小巧,易携带。

小10寸:6岁以上的小朋友。

标准10寸:中小学生和成人初学者。

小12寸:对音质要求高的爱好者。

标准12寸:个人演奏和追求更专业的朋友。

3

/6

区分手工鼓还是机器鼓:把非洲鼓倒过来,看里面和外边是否有手工雕凿过的痕迹,好的非洲鼓通常会有手工雕凿过的痕迹。

4

/6

看鼓皮,由于原产非洲的非洲鼓皮没有经过任何化学方法处理,所以鼓皮通常不会像中国鼓那样洁白,有的买家收到鼓反应鼓面脏脏的,其实真该给大大的好评才是。

5

/6

用手轻轻按压鼓的中间,观察是否有明显变形,好的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