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葛根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注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大葛根汤 1 拼音
dà gě gēn tāng
2 处方干葛、石膏、枳壳、大黄、广皮、甘草、知母。
3 功能主治阳明表邪未尽,大便秘结,积热上冲,头痛。阳明经表未解,里热内结,口渴便秘。
4 注意若带恶寒表热,症兼太阳者,即不可用。
5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古籍中的大葛根汤 《伤寒大白》:[卷一]头痛
加木通、滑石;大便不通,有下症者,加酒煮大黄。大葛根汤干葛石膏枳壳大黄广皮甘草知母此治阳明表邪未尽,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内痈总论)茯神(五钱)赤茯苓(五钱)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米饮送下。升麻葛根汤《外科大成》清祁
《伤寒悬解》:[卷六阳明经上编(五十章)]葛根证五(阳明十七)风者葛根汤主之营为寒伤闭束二阳卫气葛根汤葛根泄阳明之卫麻黄泄太阳之卫桂枝芍药通经络而清营血姜甘大枣和
《医学摘粹》:[伤寒证辨]项强栝蒌桂枝汤。结胸项强,背反张,有汗如柔痉之状,宜大陷胸丸。但见太阳少阳并病之项强,不可汗下,宜柴胡
《祖剂》:[卷之一葛根黄芩黄连汤]益气聪明汤葛根是吃的,广东话是叫粉葛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野葛主产于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等省;甘葛藤多为栽培,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四川、云南地区亦产。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生用,或煨用。
药性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应用
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本品甘辛性凉,轻扬升散,具有发汗解表,解肌退热之功。外感表证发热,无论风寒与风热,均可选用本品。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症,可与薄荷、菊花、蔓荆子等辛凉解表药同用。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发热重,恶寒轻,头痛无汗,目疼鼻干,口微渴,苔薄黄等症,常配伍柴胡、黄芩、白芷、羌活等药,如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本品既能辛散发表以退热,又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筋脉失养所致的颈背强痛,故风寒感冒,表实无汗,恶寒,项背强痛者,常与麻黄、桂枝等同用,如葛根汤(《伤寒论》);若表虚汗出,恶风,项背强痛者,常与枝枝、白芍等配伍,如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2.麻疹不透。本品味辛性凉,有发表散邪,解肌退热,透发麻疹之功,故可用治麻疹初起,表邪外束,疹出不畅,常与升麻、芍药、甘草等同用,如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若麻疹初起,已现麻疹,但疹出不畅,见发热咳嗽,或乍冷乍热者,可配伍牛蒡子、荆芥、蝉蜕、前胡等药,如葛根解肌汤(《麻科活人全书》)。
3.热病口渴,消渴证。本品甘凉,于清热之中,又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生津止渴之功。用治热病津伤口渴,常与芦根、天花粉、知母等同用。治疗消渴证属阴津不足者,可与天花粉、鲜地黄、麦门冬等清热养阴生津药配伍,如天花散(《仁斋直指方》);若内热消渴,口渴多饮,体瘦乏力,气阴不足者,又多配伍乌梅、天花粉、麦冬、党参、黄芪等药,如玉泉丸(《沈氏尊生书》)。
4.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本品味辛升发,能升发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奏止泻痢之效,故可用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苔黄脉数,或湿热泻痢,热重于湿者,常与黄芩、黄连、甘草同用,如葛根芩连汤(《伤寒论》)。若脾虚泄泻,常配伍人参、白术、木香等药,如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此外,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故临床常用治高血压病颈项强痛,如北京同仁堂生产的愈风宁心片即由葛根一味药组成。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2.《名医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3.《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葛根解托汤的用法用量 5 各家论述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葛根解托汤 1 拼音
gě gēn jiě tuō tāng
2 处方干葛8分,柴胡8分,前胡8分,防风6分,陈皮1钱,半夏1钱,泽泻1钱,生甘草3分,生姜、大枣。
3 功能主治正气内虚,客邪外逼,有似虚劳各症。
4 葛根解托汤的用法用量方中生姜、大枣用量原缺。
如寒气胜者,加当归7分,肉桂5分;阴气不足者,加熟地1钱;若元气大虚,正不胜邪,兼用补托之法;如头痛者,加川芎、白芷各7分;气逆多嗽者,加杏仁1钱;痞满气滞者,加白芥子57分。
5 各家论述
此症原非内虚,补之而邪益壅,托之而邪易解。盖解托之妙,妙用葛根,葛根味辛性凉,诸凉药皆滞,能遏表寒,惟葛根之凉,凉而能解;诸辛药皆燥,能发内热,惟葛根之辛,辛而能润;其用与柴胡互有短长,柴胡妙于升,能拔陷:前胡妙于降,能平气;干葛妙于横行,能托里;用二陈、姜、枣之辛甘温以和营卫。外有柴、前、防风以托出,内有泽泻以分消,解托之妙,尽于此矣。
6 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
古籍中的葛根解托汤 《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治喉痹单方
疔大。以刀针割去。吹均。服三黄凉膈化之。以千金内托托之。时时吹秘。口含水药。按此症发热恶寒。头痛身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八十一外科理例(下)]外科附方。不起发者即发,不痛者即痛,痛甚者即止,呕吐者即解,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有回生之功,乃恶证中至
《医述》:[卷十五·痘疹精华]疹麻黄证,其有不出者,是正气为热所伤,不能升举,疏托中宜兼益气,是予得心之处。○其有富贵之家,麻毒本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不可从也。且程氏所谓古本。不知何等本。恐是根据托之言也。伤寒类方曰。案此条必有误。脉浮缓。邪轻易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十八节·发伤寒本文2023-08-07 03:18: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