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鬼穴 5 经穴别名·鬼穴 51 风府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风府穴的定位 57 风府穴的取法 58 风府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风府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风府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风府穴研究进展 514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5142 对血压的影响 5143 调整胃功能 514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514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鬼穴 1 拼音
guǐ xué
2 英文参考thirteen evil acupoi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ēngfǔ GV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鬼穴:1.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2.经穴别名。
4 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鬼穴鬼穴是指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或指“十三鬼穴”。[1]
十三鬼穴是指治疗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出《备急千金要方》。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认为精神失常多因鬼邪作祟所致,故把能治疗这类病证的穴位称作“鬼穴”。即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窟)、上星(鬼堂)、男子的阴下缝穴或女子的玉门头穴(鬼藏)、曲池(鬼腿)、舌下中缝穴(鬼封)。但《针灸聚英》所载的《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与此有所出入,少申脉、上星、曲池、阴下缝穴和玉门头穴,增神庭、乳中、阳陵泉、行间[2]。
5 经穴别名·鬼穴鬼穴为经穴别名,即风府[1]。出《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 风府 汉语拼音 Fengfu 罗马拼音 Fengfu 美国英译名 Windy Prefectur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5 富耶氏 IVG15 德国 LG15 英国 Gv16 美国 Go16
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GV16)[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属督脉[3]。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3]。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3]。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51 风府穴的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
52 出处《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53 穴名解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3]。
54 特异性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3]。
55 所属部位后头[4]
56 风府穴的定位标准定位: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5]。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6]。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3]。
风府穴在督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肌肉)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骨骼)
57 风府穴的取法正坐,头微前倾,于后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1寸处取穴。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3]。
正坐,头微前倾,当枕外粗隆直下,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凹陷处取穴[7]。
58 风府穴穴位解剖风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3]。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
5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8]。
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6]。
5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风府穴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
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作用[3]。
风府穴是督脉、足太阳、阳维脉之交会穴,临床擅长治内风、外风。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背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疏风解表以治之。[9]
风府穴为十三鬼穴之一,名鬼枕,意谓本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宁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神明之癫狂、痫证、中风。[9]
风府穴为风邪聚结之处,又乃风邪侵袭人体之门户,故以祛风而擅长,临床可以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病证[9]。
风府穴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10]。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10]
510 风府穴主治病证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3]。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8]。
风府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鼻衄,鼻塞,聋哑,咽喉肿痛,头痛;项强,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等[7]。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6]。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性头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直刺05~1寸[6]。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8]。
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3][7],深度应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掌握[7],一旦出现肢体麻电感应立即退针[7],不可再行提插 [7]。
注意:
禁深刺[6]。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3]。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8]。
由于针尖向上深刺易入枕骨大孔,因此,针刺时以针尖朝向口与鼻尖方向较为安全。本穴深刺时一般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来自项韧带,然后是落空感,第二个阻力感是硬脊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脊膜,以防刺伤延髓。[7]
5112 灸法可灸[7]。
不灸[3]。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10]
512 风府穴的配伍风府穴配风门、风池、列缺、合谷、复溜治风寒感冒[3]。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3]。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3]。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风府配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7]。
风府配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7]。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7]。
风府配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7]。
风府配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7]。
513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514 风府穴研究进展 514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针刺风府、哑门,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经两个月治疗后,测得血凝固程度降低,纤溶时间显著缩短。说明针刺风府、哑门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脑出血部位血块的溶解、吸收。[7]
5142 对血压的影响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发现连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出现增高。[7]
5143 调整胃功能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3]。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7]。
514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10]。
514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莲花生大士预言信全文
——邬金莲师罗刹魔域之寄语
凭依三时诸佛威摄力
巧言狡诘得获他人物
不着僧衣行乐穿俗装
恶妇专于夫妻间挑拨
近亲互做种种不净行
以饮酒故护法自身高
三宝三密圣物成商品
挖毁水土源头雷雹降
无度吸烟本尊护法弃
切勿忘记业力及因果
勿忘妖魔鬼怪现行间
金龙年头罗刹伏水中
水羊无定瘟疫多发生
行猎故于肝肠疾患类
土牛年时国中战祸起
恒常向我莲师勤祈请
若能书写读诵一遍间
善士听闻既可消魔障
敬供宅中可息四大灾
村村若有莲师之寄语
恰如不离尊贵顶戴临
后世亦可得生铜色山
寄语遍处诸灾俱可消
定遭后世邪落迦底拘
今获现时刹那之欢愉
不作法财一已独占领
多有尼众无羞破戒体
父母违逆妇地门外驱
士夫身遭邪魔体内附
如此土虎罗刹侵藏地
故受神灵惩罚降诸病
砍伐灵树祸害及田禾
饮酒过量短命病多临
切勿忘记课诵及善行
时常身我莲师作祈请
洪水泛滥地陷伤人命
滥酒暴食死于罗喉疾
现时具罪众生病逝因
百姓无端遭劫丧性命
昼夜多诵班杂古汝行
此生饥痛刀兵灾可免
长寿并且既成具福体
非人违害罗刹无奈离
举国百姓安康必无疑
弥勒未降众生我救护
若有对此寄语生邪见
风调雨顺收成佛法兴
如此邬金白玛寄此语
然而所谓上师及活佛
出家众感经忏学歌舞
欺灭相续假作持毗耶
兄弟彼此内部坏教戒
迷于赌财博物呼魈魈
四面八方崇崇鬼影生
祖业家产无端流处境
偷盗抢劫必落乞丐行
如此来世薄福诸众生
切勿忘记佛法衰败时
牢记虎年雪域罗刹临
铁蛇来至罗魔隐风雷
赌博无度因此胃疾亡
木鸡年时佛陀教法微
如此轮回实难尽说矣
业业因果切勿视等闲
后世亦可得生善妙地
随身佩戴造化运气临
一户家中若有师寄语
如此善薏本尊真实语
若将寄语广布于人间
此生难脱种种三灾侵
若有阻碍宏扬圣寄语
沽名钓誉遍世众生欺
谋取诸宝悭吝离善行
不作善行勤于涂香饰
欺灭自心相续无悔意
吸纸鼻烟且今恶魔降
佛陀教法已至未法期
以此福损洪水灾繁频
痴于赌博权势亦衰灭
于今生命短暂快乐时
严守我等戒条及威仪
昼夜勤诵班杂古汝行
以此不祥如害有情类
粗言恶语诽谤喉疾毕
诸等魔鬼众皆猖狂行
若欲回遮苦集浊恶世
白玛莲师吾今此语寄
邬金白玛吾今心语寄
鬼等魑魅尽皆难入侵
村庄百姓安康必无疑
与吾无二礼当具净信
此生定然胜出魔魅魑
后世定堕无尽深渊狱
最上星宿维护心血饮
莲师土虎年六月十日 写于西南罗刹界寄语藏地众生竟沙巴玛嘎拉
喇荣五明佛学
莲花生大士,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公元八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成功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他教导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开创了在家出家的两种圣者应供轨范,如是等等,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 [1] 藏传佛教尊称他为咕汝仁波切(意为大宝上师)、邬金仁波切(乌仗那宝),宁玛派(含义即旧教)的祖师。通称贝玛迥乃(莲花生)。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邬金国王族。圣诞日:藏历六月初十。
莲花生大士(梵文 Padmasambhava)或莲花生,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印度乌仗那国人,建立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要人物,藏传佛教宁玛派祖师,无上密乘大圆满教法的传承祖师。
密乘经典记载,莲花生大士是三世诸佛的总集化现,为利益世间众生而降临娑婆世界。莲花生大士集智慧、慈悲和伏恶的力量于一身,拥有无边的法力,祈祷莲师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在末法时代,祈祷莲师非常重要,不管是为了自己修行顺利成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圆满成功,一切重大的事业均离不开莲师的加持。
古书传说的貔貅起始于:汉代,
《汉书》“西域传”上有一段记载:“乌戈山离国有桃拔、狮子、犀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日符拔,似鹿尾长,独角者称为天鹿,两角者称为辟邪。”辟邪便是貔貅。
貔貅:别称“辟邪、天禄”,是中国古书记载和汉族民间神话传说的一种凶猛的瑞兽。貔貅有嘴无肛,能吞万物而不泄,只进不出、神通特异,故有招财进宝、吸纳四方之财的寓意,同时也有赶走邪气、带来好运的作用,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此外是龙、凤、龟、麒麟),称为招财神兽。
从古至今,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极度注重收藏和佩戴貔貅,貔貅除了招财、开运、辟邪的功效之外,还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等作用。中国传统有装饰“貔貅”的习俗,貔貅寓意丰富,人们相信它能带来欢乐及好运,古时候人们常用貔貅来作为军队的称呼。
莲花生大士预言信全文
——邬金莲师罗刹魔域之寄语
凭依三时诸佛威摄力
巧言狡诘得获他人物
不着僧衣行乐穿俗装
恶妇专于夫妻间挑拨
近亲互做种种不净行
以饮酒故护法自身高
三宝三密圣物成商品
挖毁水土源头雷雹降
无度吸烟本尊护法弃
切勿忘记业力及因果
勿忘妖魔鬼怪现行间
金龙年头罗刹伏水中
水羊无定瘟疫多发生
行猎故于肝肠疾患类
土牛年时国中战祸起
恒常向我莲师勤祈请
若能书写读诵一遍间
善士听闻既可消魔障
敬供宅中可息四大灾
村村若有莲师之寄语
恰如不离尊贵顶戴临
后世亦可得生铜色山
寄语遍处诸灾俱可消
定遭后世邪落迦底拘
今获现时刹那之欢愉
不作法财一已独占领
多有尼众无羞破戒体
父母违逆妇地门外驱
士夫身遭邪魔体内附
如此土虎罗刹侵藏地
故受神灵惩罚降诸病
砍伐灵树祸害及田禾
饮酒过量短命病多临
切勿忘记课诵及善行
时常身我莲师作祈请
洪水泛滥地陷伤人命
滥酒暴食死于罗喉疾
现时具罪众生病逝因
百姓无端遭劫丧性命
昼夜多诵班杂古汝行
此生饥痛刀兵灾可免
长寿并且既成具福体
非人违害罗刹无奈离
举国百姓安康必无疑
弥勒未降众生我救护
若有对此寄语生邪见
风调雨顺收成佛法兴
如此邬金白玛寄此语
然而所谓上师及活佛
出家众感经忏学歌舞
欺灭相续假作持毗耶
兄弟彼此内部坏教戒
迷于赌财博物呼魈魈
四面八方崇崇鬼影生
祖业家产无端流处境
偷盗抢劫必落乞丐行
如此来世薄福诸众生
切勿忘记佛法衰败时
牢记虎年雪域罗刹临
铁蛇来至罗魔隐风雷
赌博无度因此胃疾亡
木鸡年时佛陀教法微
如此轮回实难尽说矣
业业因果切勿视等闲
后世亦可得生善妙地
随身佩戴造化运气临
一户家中若有师寄语
如此善薏本尊真实语
若将寄语广布于人间
此生难脱种种三灾侵
若有阻碍宏扬圣寄语
沽名钓誉遍世众生欺
谋取诸宝悭吝离善行
不作善行勤于涂香饰
欺灭自心相续无悔意
吸纸鼻烟且今恶魔降
佛陀教法已至未法期
以此福损洪水灾繁频
痴于赌博权势亦衰灭
于今生命短暂快乐时
严守我等戒条及威仪
昼夜勤诵班杂古汝行
以此不祥如害有情类
粗言恶语诽谤喉疾毕
诸等魔鬼众皆猖狂行
若欲回遮苦集浊恶世
白玛莲师吾今此语寄
邬金白玛吾今心语寄
鬼等魑魅尽皆难入侵
村庄百姓安康必无疑
与吾无二礼当具净信
此生定然胜出魔魅魑
后世定堕无尽深渊狱
最上星宿维护心血饮
莲师土虎年六月十日 写于西南罗刹界寄语藏地众生竟沙巴玛嘎拉
喇荣五明佛学
红娘子
广西人 喜食巨蟒 ,每见之,即诵“红娘子”三字,蟒辄不动,且行且诵,以藤蔓系其首於木,刺杀之。
五溪蛮
即洞蛮。遇父母死,行鼓踏歌,饮宴一月,尽产为椁,临江高山凿龛以葬,三年不食盐。
黑苗饮食
黑苗在都匀,八寨,镇远,清江,古州.每十三年,畜牡牛,祀天地祖先,曰喫枯脏.又以猪,鸡,羊,犬骨杂飞禽 ,连毛脏置甕中,俟其腐臭,曰(酉音)菜。 食少盐,以蕨灰代之。
后眼国
兀良河鞑靼曾见,不知国在何处。其衣帽与胡人同, 项后有一目。 其性狠戾,鞑靼多畏之。
狗国
其国在女真之北,乃阳消阴长之地,得天地之气,驳杂不纯。妇人与人同,穿衣,能人言; 男子狗也,不能语,其音狗嗥,不穿衣,食生肉。妇人食熟肉 。辽有商人曾至其国,犬遇绝不令归,其妻与箸十余只曰:“汝走数里,可置一枚于地,狗见必衔归家,汝方得脱为善。”狗能护爱家物之意故也。
大野人
国有大山林, 男子奶长如瓠 ,曾被鞑靼追赶至,将奶搭在手上奔走。会人言,食叶,即野人同。
小野人
在女真之北,性狠戾,不畏生死,以杀死为吉祥,病终为不利, 父子相杀,以为常焉 。种类以黥面为号。
秦镜
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镜,径丈余,照人五藏,秦皇世号为照骨宝。在无劳县境山。
萤火芝
良常山有萤火芝,其叶似草,实大如豆,紫花,夜视有光。 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窍洞彻 ,可以夜书。
鬼官
有七十五品。仙位有九太帝,二十七天君,一千二百仙官,二万四千灵司,三十二司命,三品、九品、七城(一曰域,一曰地)。九阶二十七位,七十二万之次第也。
芋羹
百越人好食虾蟆,凡有筵会,斯为上味。先于釜中置水,次下小芋烹之,候汤沸如鱼眼,即下其蛙,乃一一捧芋而熟,如此呼为抱芋羹。又或先于汤内安笋后投蛙,及进于筵上,皆执笋瞪目张口。而座客有戏之曰:“卖灯心者。”又云疥皮者最佳,掷于沸汤,即跃出,其皮自脱矣,皮既脱,乃可以修馔。时有一叟闻兹语,大以为不可,云:“切不得除此锦袄子,其味绝珍。”闻之者莫不大笑。(《太平广记》卷四八三)
PS:诸条目皆出自李唐至满清各朝各代的笔记,随意摘抄了一些。至于出自哪一本哪一卷,不一一叙说了。
出差在外,随心随意吧。
类似的问题回答过几个,对提问者多少有些帮助,
复制粘贴给你。
上古,我的理解是先秦时期
你要看玄幻小说?那一定不会是真实神话。
我推荐几本,山海经(超级经典,力荐!!!~~不看后悔!!!~~~~)
楚辞(有提到很多神话故事和人物)
庄子列子淮南子(这种子类的东西,有真相,也有为了宣传自己的学说编造,特别是庄子同学………………不过淮南子的神话还是不错的,韩非子里也小提过几次)
神异经(很神奇的书,不过不太好买到……泪目……)
述异记(性质和神异经一样)
神仙传(道教神仙有很多,后人演绎的,没意思,是传说不是神话……但作为玄幻素材还是凑合……至于他是不是列仙传,我不知道……)
搜神记(其实吧这是传说,和神话已没什么太大关系了)
绎史(本来挺正经一书,结果有很多神话碎片……)
史记(想知道炎帝皇帝他们家的事儿么?请看《三皇本纪》……)
白虎通号(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不过很多神话论述都会引用他……)
左传(有的时候君臣谈话就神叨起来了……国语也是,古人果然很信神仙啊……)
三教搜神大全(好像是元明清的书,我对宗教神话神仙没什么兴趣,不过你可以看一看)
论衡 订鬼篇(好吧其实他是很无聊的一篇论文,不过其中有几个引注绝无仅有,如书中言引用山海经的段落,山海经中并没有,怀疑是已亡俟的篇章,还是有价值的)
周书(讲那么古老的时代,不可能不提神仙灵异)
路史(我没看过,也不知道他讲的是什么,不过它有蚩尤传,还介绍了很多黄帝的事,很神奇吧)
穆天子传(就是以神话小说,挺短,讲周穆王会见王母娘娘……好囧…………)
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看过后者,里面有很多让人喷饭的传说故事)
拾遗记(里边有关于古代豢龙的传说,很牛吧~)
博物志(异闻里有很多神话传说)
竹书纪年(神话啊,个别语段有提到)
首先我觉得你的概念有点模糊,我不知道你是想看正宗的神话呢还是想看演义性质的。
正宗的神话,你还是看袁珂先生的《中国古代神话》,非常棒,是先秦时期的,从女娲盘古到周幽王,论断也很赞!!!!!如果想看学术论文,我现在看的是王小盾《中国早期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
如果你想看演义小说(即非正宗神话),看《西游记》《封神演义》,其实这类小说《聊斋志异》《搜神记》《神异经》《神仙传》……
恩,就这样~~
古籍,顾名思义,便是古代的书。除了纸质之外,还有简牍、帛书向姜觉得自己文武全才,怕他怎的,就要前去理论。向君赶忙上前拦阻。正在这时,又有人来报,说莒国使臣大怒,责问为什么还不回话。向君掉着眼泪对女儿说:"孩子,你年幼无知,不能莽撞行事。那莒国早有吞我向国之心,在边界上陈兵十万,咱们国小力弱,如何抵挡得住呢?旦莒国攻打过来,这十里封疆的子民,转眼就要遭殃。要是把你送去,为父又于心不忍。这些日子,爹爹就是为这而发愁的啊!"及金石铭刻等等。搞古籍收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收藏过程中带给人的文化乐趣。收藏古籍,就是收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本文作者龚笃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日喜好收藏古籍,所藏达六七千册之多,其中“八股文”刊本达千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
“他的运气好”、“他今天走了鸿运”是常挂在古籍收藏者嘴边的一句话。
所谓运气,即指机遇、缘分、机缘,运气是其一种通俗的说法。
古籍收藏界不少人的确信运气,这不是在搞唯心论,而是在古籍收藏过程中,对寓于必然性中之偶然性的一种通俗概括。偶然性在古籍收藏界是经常发生的。
有一回,我赶大早去了一个旧货市场,绕着密密麻麻的地摊地毯式巡视了几周,没有发现什么值得购买的古籍。天亮后,一位廖姓朋友兴冲冲地跑过来,举起一叠清代光绪年间的邸报给我看。这真是难得的好东西,忙问他是在哪儿买到的,他说是在进门的那个摊子上。那儿我是起大早扫荡过四五回的,为什么就没发现,他凭什么姗姗来迟,刚进门就买到了这么好的东西呢?这不是缘分,不是运气又是什么?
这样的事在古代笔记中屡有记载。明代有一士子酷爱书籍,可是家藏的宋版《史记》缺失一本,便出高价四处罗致,多年也没觅到踪影。有一天,他外出访友,走错了方向,跑到一家农夫的茅舍中去问路。一进门,便看见一只瓦罐上盖着一本当罐盖的书。他心中一动,走过去抓起书一看,这正是他苦苦寻觅了多年的那本《史记》,连上头所盖的藏印都不差分毫。他路也不问了,开口求售,那农夫倒痛快,竟要送给他。他千恩万谢,留下一两银子走人。这种奇遇真叫皇天不负有心人。
清初大学者、藏书家钱谦益的藏书楼绛云楼失火,家藏宋元佳椠几乎毁尽,只留得一部宋版《汉书》。劫后留存,珍爱异常,可惜缺了两卷,便四处求购,多年无音讯。一次,他拜托过的一位书商因日薄西山,临时泊船乌镇,上岸买面做晚餐。那面铺主人称好面后摸出一本旧书,撕下两页包面。书商接过一看,竟是钱谦益托觅的那两卷《汉书》,真个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立即购得,连夜送至常熟钱谦益手中,使得那部《汉书》终成全璧。
笔者也曾有过类似的好运气。十几年前,我购得两册明天启时的《兵垣四编》。闵刻,二色套印,纸白如玉,字大行疏,墨如凝漆,上面钤有十几种藏书印,真是好书。可惜的是还缺三册。这样的书虽残也有价值,价虽高了点,我也没犹豫,买下挟归。
此后我走南闯北,四处寻访,总想把它补齐,都似大海捞针,无功而返,慢慢地便死了这条心。
十年后,刚过了春节,长沙清水塘旧货市场头次开张,来摆摊的人不多,我几分钟就遛了一圈,两手空空走出场来,在门口碰阿里虽然被雷火击死了,但他死后不久,这座秃山的漫山遍野却长出了片片的树木。人们都说,这些树木,是阿里被雷火击碎了的皮肉和头发变成的。那棵神木呢?据说就是老寿星的那根龙头拐杖所变成的。那两个仙女,见到这种情景,深受感动,她们合计了下说:"阿里哥是为我俩和大伙儿而死的,他死后,皮肉头发都变成了树木,为人们造福。我们俩就变成花草,好给阿里哥做伴,也为人们造福。"见古董商廖若能。互相拜过年之后,他问我要不要书,要就到他家中去看货。
一到他家,他捧出一叠报纸包着的书,接过一翻,天啦,正是我缺失的那三册《兵垣四编》。不仅纸张、墨色、版式都与我那两册一模一样,连上头十几种藏书印也一一相同,更叫人高兴的是,其中一册还有明代木刻九边图和海防图。九边图将山海关至嘉峪关的明长城及驻兵处、关隘都刻了出来,工细绝伦,共有十几页。我强压住心头的激动,按廖若能的喊价二话不说,付钱挟书,赶回家中将书合璧。
明刊《黄眉故事》,公私目录均不见著录,却被我一个偶然的机会购得。一次到浏阳乡下去寻访古书,中午时到一个农民家中去吃饭。等饭吃时闲着无聊,见碗柜旁有一堆现代出的书,想找一本打发时光,没想到从中发田光仁说:"好,野果就野果,今天先将就着,明天再派人到附近村子讨粮食和鸡鸭。"说完,田光仁拿起个野果子,用袖子擦了擦上面的绒毛,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家看,也都拿起野果大嚼起来。现了几册线装书,急忙翻开一看有封面,上书《黄眉故事》。凭经验,知是明版,再翻一翻,中间缺了几卷。不管它,先买下阔少爷眼珠转,向管家吼道:"把她的儿子撂到河里去!"(神话叔父把桌子拍:"不读书哪行?"接着,他说起了读书多、把书读好的好处。故事)再说。回家仔细一查,并未缺,是装订时发生了错误,将后面的几卷移至前面,再查各种书目,才知这是一本稀这日,宫中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驸马张和公主大宴群臣,皇上驾坐正位,朝元老宰相和驸马张左右对坐,其余百官均列案作陪。酒过巡,宰相有意要考察驸马的才学。敬酒之后,宰相用手向上指,张即刻用手往下指;宰相用个手指正冠,张用个手指比。这两个回合使得宰相暗位公主同时放箭,大公主的箭射到位大臣的院里,所以她和大臣的儿子结婚;公主的箭射到家大商人的宅内,于是她和大商人的儿子结婚;轮到公主了,她拉弓箭就飞了,它后来落在森林中个樵夫的茅屋顶上。国王为难了,自己心爱的女儿怎么能和樵夫成亲?他让公主重新放箭,但她不香雪正色道:"我懂些药草之理,明日起我就教你,你要用心学记!"同意,坚持以前自己的诺言。国王只好允许她和樵夫成亲。自叹服,张才学不凡。遂又用手在胸前划,这时,张竟用手在自己的 上乱摸起来,再看宰相,频频点头赞叹不已。见之书,那种惊喜,真是不可言说。
到旧货摊上去淘文物,有点像旧时京城里赶“鬼市”,天不亮就人头攒动。文物贩子都是半夜入场,中午时分即收摊回家。想捡漏的阔少爷眼珠转,向管家吼道:"把她的儿子撂到河里去!"(神话故事)人便带着手电筒,早早地候在场中等候携货入场的贩子们。那些窜来窜去的身影,在夜黑和雪亮的手电光映衬下,有如幢幢鬼影,“鬼市”二字真将这种场景刻画无遗。所以想买点好东西,特别是想“捡漏”的人非得赶早不可,误了钟点别说吃肉,连汤都喝不上一口。还真有不少人在“鬼市”中捡了漏,用很少的钱买到了很好的东西。
一位朋友生性疏懒,好睡懒觉,每天不到临近上班的时间决不离开被窝。星期六、星期天更是不到中午不起床。这天他睡到12点,突然想起今天是旧货市场开市的日子,也想去看看,连脸都没洗,打的直奔市场。进得门去,已是“蜂蝶纷纷过墙去”,场中人已收摊做鸟兽散了。他心中颇为懊丧,将眼光往四周扫巡了一下,只见角落里有个贩子正把一叠书往蛇皮袋里塞,连忙抢上前去,一把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册《古今图书集成》,雍正时用白开化纸、铜活字排印的。贩子说:“要不要,早上有人出200元,我没卖,现在要散场回家了,我也懒得带回去,你若要,就按那人出的价给你。”这位朋友也是个懂书的人,二话不说,撂钱走人。回到家中一查资料,雍正殿版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连残本都存世不多,已卖到每册5000元以上。
谁都知道,文物怕残,残了便身份大跌,再好的东西也值不了"魍魉"眼看自己的魔兵越来越少,不甘失败,於是就这样得到了江水流域重和黎部落的支持,颛顼实力大增,把共工逼走。《文子》曰:"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此时共工依然强大,为了取得长久的和平,颛顼与共工还搞了联姻关系,颛顼和女禄的后代老童娶了共工大臣根水氏和竭水氏为妻。商量了个歹毒的主意:"魍魉"妖各施魔法招集所有中璃毒死心踏地跟随它们的人,由自已驾驭分南北排成两条长蛇阵,远远望去妖雾缭绕,像盘踞在大地上的两条滚滚喷火的巨蛇,缓缓向中间挤来,所过之处,万物皆为焦土。它们企图把青黄龙和已经挣脱它控制的人齐同归於尽。多少钱。同样的道理,线装古籍若缺了几册,或少了多少页,那就只能称为残本,残本便不值钱,买书的卖书的都懂这个道理。可是偏偏有买残本却买出了全本的事发生。
一次一位朋友在旧货市场看见一堆书,问了一句:“什么书,全不全?”答曰:“《水浒传》,缺一本。”他一听是残本,意趣顿失,转身便走。那贩子却连忙喊住他:“老板你莫走,残书残价,一共还从此后,家大人再也不过分宠爱何涣了,能做的事尽量让何涣自己去做,何涣读书反而更用功,终于成了金华县中第个中状元的,而"何涣卖人头"的故事也流传开来了。有九本,跳楼价20块钱一本卖给你。”一番讨价还价,以100元成交。这位朋友在路上翻检了一下,不仅是全的,还是明刊师爷止住笑,正色道:"小的怎敢取笑老爷?实在是老爷有些愚钝。您平时只在县城里呆着,实不知官场之道,这是种权术啊!巡抚大惹句话不是指老爷政绩没长进。我们那里山高皇帝远,巡抚衙门的人从未去过,知道什么?他这话实指老爷所送的银票分量太轻了。"本,著名版本学家叶德辉的旧藏,上有叶氏的题跋。这位贩子凭老经验,认为古籍一般为双数,故将燕窝鱼翅卖成了小菜钱。
上述奇遇在古籍收藏界时有耳闻,往往被视为走运的例子。确实,这类事情可遇而不可求,充满了传奇性、偶然"*贼你敢!"朱子峰忍着剧痛,小心翼翼地向向柳乘风靠近。性,故古籍收藏界很讲究缘分与运气。旧时开古玩店的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之说,搞收藏的则有“一命二运”之叹。所以,在这古玩界里混久了的人,往往会有一颗平常心。好东西看走了眼,从自己手里落进了别人怀里,哪怕它值个十万百万,顶多叹息几句,并不放在心上折磨自己,因为他懂得文物的归属要讲缘分,也即讲运气。
遇到机遇就牢牢地把握它,不让它错失,没有机遇也不去硬想它,这才是一个古籍收藏者的“运气”观。
选自《文史博览》
运气
林纾,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光绪八年(一八八二)举人,官教论。工诗古文辞,以意译外国名家小说见称於时。复肆力於画。山水初灵秀似文徵明,继而浓厚近戴熙。偶涉石涛,故其浑厚之中颇有淋漓之趣。其题画诗云:“平生不入三王派,家法微微出苦瓜,我意独饶山水味,何须攻苦学名家?”花鸟得其师陈文台之传,淡墨薄色,神致生动。晚年居北京,求者多以山水,而花鸟则不复作矣。著畏庐文集、诗集、春觉斋题画跋及小说笔记等。
林纾的学术主张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李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酒,枕籍至深。
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的古文论,以桐城派提倡的义法为核心,以左、马、班、韩之文为“天下文章之祖庭”,以为“取义于经,取材于史,多读儒先之书,留心天下之事,文字所出,自有不可磨灭之光气”。同时林纾也看到了桐城派的种种弊病,反对墨守成规,要求“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并提醒人们,“盖姚文最严净。吾人喜其严净,一沉溺其中,便成薄弱”;专于桐城派古文中揣摩声调,“亦必无精气神味”。他认为学桐城不如学左、庄、班、马,韩、柳、欧、曾。并以为在学习中应知变化,做到能入能出。“入者,师法也;出者,变化也。”
青年林纾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后来他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林纾自幼嗜书如命,五岁时在私塾当一名旁听生,受塾师薛则柯的影响,深爱中国传统文学,从此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但由于家境贫寒、且遇乱世,他不得不为生计终日奔波。闲时他也不忘苦读诗书,13岁至20岁期间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两千余卷。1882年对于林纾来说是关键而又具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江南赫赫有名的举人。在摆脱贫困窘境的同时,他广结师友、饱读诗书。爱国心切的他,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不辞辛苦,七次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原本一心报效祖国的林纾"七上春官,屡试屡败"因而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897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林纾捧着《闽中新乐府》和让洛阳"一时纸贵"的《巴黎茶花女遗事》译本开始了他迟来且丰硕的著译生涯。然而,林纾涉入译界却是极为偶然的事,他的译作如此畅销也在意料之外。当时恰逢林纾母亲去世,接踵而至又是妻子病故。魏翰、王寿昌等几位好友为帮林纾走出消沉的困境邀他一同译书。林纾起先再三推脱,最后才接受了这一请求。《巴黎茶花女遗事》得到国人相当的认可,从某种程度上激励着林纾沿着翻译文学作品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在之后短暂的27 年生命里,他不仅用一腔爱国热血挥就了百余篇针砭时弊的文章;用犀利、恰切的文笔完成了《畏庐文集》《讽喻新乐府》《巾帼阳秋》等40余部书,成功地勾勒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人生百态;而且在不谙外文的特殊情况下,与魏翰、陈家麟等曾留学海外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80余部西洋小说,其中有许多出自外国名家之手,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英国哈葛德的《天女离魂记》,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法国 森彼得的《离恨天》,英国司哥特著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符著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它们牢固地确立了林纾作为中国新文化先驱及译界之王的地位。至此,林纾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文坛的开山祖师及译界的泰斗,并留下了"译才并世数严林"的佳话。
林纾大事记
(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年),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戊戌维新前,林纾在福建每天和友人谈新政,作《闽中新乐府》50首,反映了他当时的进步思想。像《村先生》、《兴女学》等,主张改革儿童教育,兴办女子教育,宣传爱国思想:"今日国仇似海深,复仇须鼓儿童心。"(《村先生》)这种宣传爱国的精神,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更有发扬,像他所作《徐景颜传》,就表扬海军的为国牺牲。
林纾后来思想转向保守,跟他始终主张维新、忠于清光绪帝的立场有关。辛亥革命后,他在《畏庐诗存·自序》里说,"革命军起,皇帝让政。闻闻见见,均弗适于余心","惟所恋恋者故君耳"。他虽然没有在清朝做官,却十谒光绪帝的陵墓。因此,入民国后,他和桐城马其昶、姚永概相继离开北京大学,并攻击革命家章炳麟为"庸妄巨子,剽袭汉人余唾","意境义法,概置弗讲"(《与姚永概书》)为桐城派张目。五四运动中,《新青年》杂志提倡以白话代文言,发自北京大学。林纾写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从保守转到反对"五四"新文学运动。
林纾有《畏庐诗存》,却删去了《闽中新乐府》。他自称"吾诗七律专学东坡(苏轼)、简斋(陈与义);七绝学白石(姜夔)、石田(沈周),参以荆公(王安石);五古学韩(愈);其论事之诗则学杜(甫)"(《林畏庐先生手札》)。他最推重自己的古文,批评康有为赠诗称赞他的译著,而不谈他的古文,是"舍本逐末"(同前)。他自言在京与吴汝纶论《史记》为文之用心,深得吴之首肯。又推重吴汝纶评点《史记》"发神枢鬼藏之秘"(《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序》)。又称吴始见其文,赞曰:"是抑遏掩蔽,能伏其光气者。"(《赠马通伯先生序》)他标榜桐城派,其实他的古文跟桐城派并不相同。像《冷红生传》、《先妣事略》、《苍霞精舍后轩记》、《赵聋子小传》,都善于叙事抒情,写得生动而有感情,或杂以诙谐,能感动人,不像桐城派文的谨严而较平顺。他的《畏庐文集》,于闲漫细琐之处,曲曲传情,与归有光文相近。他自己也说:"六百年中,震川(归有光)外无一人敢当我者。"(《林畏庐先生手札》)晚年名高,好自矜张。或伤于蹇涩,不复如初集之清劲婉媚了。其实林纾的成就还在他的"林译小说",他的诗文和画,都为译著所掩。
林纾翻译小说始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二十五年一月在福州由畏庐刊行。这是中国介绍西洋小说的第一部,为国人见所未见,一时风行全国,备受赞扬。接着他受商务印书馆的邀请专译欧美小说,先后共译作品180 余种。介绍有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希腊、德国、日本、比利时、瑞士、挪威、西班牙的作品。单行本主要由商务印书馆刊行,未出单行本的多在《小说月报》、《小说世界》上刊载。跟林合译美英作品者有魏易、曾宗巩、陈家麟、毛文钟等,合译法国作品者有王寿昌、王庆通、王庆骥、李世中等。
林纾译得最多的是英国哈葛德,有《迦因小传》、《鬼山狼侠传》等20种;其次为英国柯南道尔,有《歇洛克奇案开场》等 7种。林译小说属于世界名作家和世界名著的,有俄国托尔斯泰的《现身说法》等 6种,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等 5种,大仲马《玉楼花劫》等2种,英国狄更斯的《贼史》等5种,莎士比亚的《凯撒遗事》等 4种,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3种,美国欧文的《拊掌录》等3种,希腊伊索的《伊索寓言》,挪威易卜生的《梅孽》,瑞士威斯的《□巢记》,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英国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菲尔丁的《洞冥记》,斯威夫特的《海外轩渠录》,斯蒂文森的《新天方夜谭》,里德的《吟边燕语》,安东尼·霍普的《西奴林娜小传》,美国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法国巴尔扎克的《哀吹录》,雨果的《双雄义死录》,日本德富健次郎的《不如归》。林纾不懂外文,选择原本之权全操于口译者之手,因而也产生了一些疵误,如把名著改编或删节的儿童读物当作名著原作,把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剧本译成小说,把易卜生的国籍误成德国等。即使这样,林纾仍然译了40余种世界名著,这在中国,到现在还不曾有过第二个。
林译小说的译笔有其独自的特色和成功处。如所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颇能保有原文的情调,人物也能传原著之神。《孝女耐儿传》中,写胖妇劝主妇之母为主妇出气以重罚其夫一段,不仅原作情调未改,有时连最难表达的幽默也能表达出来。他的译笔一般轻快明爽。
林纾译书的速度是他引以自豪的。口述者未毕其词,而纾已书在纸,能一时许译就千言,不窜一字。他是古文家,喜欢用古文义法来讲他译的小说。他赞美狄更斯"扫荡名士美人之局,专为下等社会写照",善于"刻画市井卑污龌龊之事",善叙"家常平淡之事"(《孝女耐儿传自序》),而用《史记·外戚传》写窦长君的话作比,认为《史记》中此等笔墨亦不多见。又说《红楼梦》虽亦"善于体物,终竟雅多俗寡"。通过用《史记》、《红楼梦》作比,赏识狄更斯的笔墨,为中国读者打开了眼界。他在《不如归序》里,称德富健次郎"夹叙甲午战事甚详。余译既,若不胜有冤抑之情,必欲附此一伸"。又说:"纾年已老,报国无日,故日为叫旦之鸡,冀吾同胞警醒。"这说明他翻译小说,不光要把外国小说艺术技巧介绍到中国来,更要把他的爱国热诚,通过翻译感动读者;加上他凭着自己的文学素养,用来补有些原作的不足,使他的译作竟胜过有些原作。他借助他人口译来翻译的小说,其中的成功译作至今还具有生命力。
林纾近30年的翻译生涯,以1913年译完《离恨天》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林译十之七八都很醒目,后期译笔逐渐退步,色彩枯暗,劲头松懈,使读者厌倦。
林纾的作品
林纾除翻译小说外,文有《畏庐文集》、《续集》、《三集》,诗有《畏庐诗存》、《闽中新乐府》,自著小说有《京华碧血录》、《巾帼阳秋》、《冤海灵光》、《金陵秋》等,笔记有《畏庐漫录》、《畏庐笔记》、《畏庐琐记》、《技击余闻》等,传奇有《蜀鹃啼》、《合浦珠》、《天妃庙》等。还有古文研究著作《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以及《左孟庄骚精华录》、《左传撷华》等。
林纾的评价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后来他与朋友王寿昌、魏易、王庆骥、王庆通等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曾笔述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生著译甚丰,翻译小说达二百余种,为中国近代译界所罕见,曾被人誉为“译界之王”。
本文2023-08-07 03:20: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