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有什么作用?可以治疗或改善什么?
基本介绍
刮痧(Skin scraping) ,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来历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疗效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痧症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明、清时代,我国有位对痧症有研究的医生叫郭志邃的,曾写过《痧胀玉衡》,就是一本介绍痧症的专门书籍。
“痧”的概念
又叫做“瘴气”等。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广义来讲,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痧象;另一方面是指痧疹的形态外貌,即皮肤小现红点如粟,它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清代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它是许多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巾,反映在体表皮肤的—种共性表现。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统称之为“痧证”,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痧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目前尚难确定。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痧惊合壁》—书就介结了40多种痧证,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盘肠痧”类似肠梗阻;“头疯痧”类似偏头痛;“缩脚痈痧”类似急性阑尾炎等。此外民问还有所谓寒痧、热痧、暑痧、风痧、暗痧、闷痧、白毛痧、冲脑痧、吊脚痧、青筋痧等,名目繁多。
从狭义来讲,痧证是特指一种疾病。古人认为,痧证主要是内风、湿、火之气相搏而为病。天有八风之邪,地有湿热之气,人有饥饱劳逸。夏秋之际,风、湿、热三气盛,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常发痧证。—年四季都布发生痧症的可能,但以夏秋季为多见。痧证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根据病情轻重,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一般表现与急重表现:1)一般表现:多表现为头昏脑胀,心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意无力.胸腹灼热。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邪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淤;遇食积痰火,结聚而不散.则皖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2)急重表现:起即心胸憋闷烦躁,胸腔大痛,或吐或泻,或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甚则卒然眩晕昏例,面唇青白,口噤不语,昏厥如尸,手足厥冷,或头额冷汗如珠,或全身无汗,青筋外露,针放无血,痧点时现时隐,唇舌青黑,均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现代医学认为,痧是皮肤或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是一种自然溶血现象,易出现在经络不通畅,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它不同于外伤淤血、肿胀。相反,刮痧可使经络通畅,淤血肿胀吸收加快,疼痛减轻或消失,所以刮痧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手法详述
古钱币是刮痧疗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经发展到专业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注意事项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常见问题解答
★在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出痧”会损害皮肤吗?红红的皮肤何时能恢复正常?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刮痧的工具有很多,使用哪一种最好呢?
如同刮痧法一样,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历史发展
中国刮痧健康法是在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刮痧工具外部构造、表面光洁度等方面更加适合人体各部位刮痧的需要,而且以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更加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之法的特点,而且亦避免了金属类器械所造成的疼痛、易伤皮肤、产生静电等不良反应,亦避免了瓷器类、生物类器械易碎、不易携带等因素,还避免了现代化学用品如塑料制品给人体皮肤可能造成的危害。
中国刮痧健康法不仅在刮痧工具上选择更为合理,而且更在刮痧手法上结合按摩、点穴、杵针等手法,使刮痧成为不直接用手的按摩、点穴疗法,不用针刺入肉的类杵针样的针灸疗法,不用拔罐器的拔罐疗法。
由于以上特点,中国刮痧健康法的治疗范围得到的扩大,已能治疗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皮肤科、伤科、眼科等十一大类400种病症。在理论方面,中国刮痧健康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比传统刮痧疗法的经验方法有系统地提高。
刮痧疗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由原采粗浅直观单一经验的治疗方法发展到今天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有完整手法和改良工具,适应病种广泛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绿色生态自然疗法。中国刮痧健康法以其易学、易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特点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十二刺的内容 31 偶刺 32 报刺 33 恢刺 34 齐刺 35 扬刺 36 直针刺 37 输刺 38 短刺 39 浮刺 310 阴刺 311 傍针刺 312 赞刺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十二节刺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十二刺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十二刺 已经自动替换为 十二节刺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shí èr jiē cì
2 概述十二节刺(elve techniques of needling)为古刺法名[1]。又称十二刺[1]。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篇。为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短刺、浮刺、傍针刺、阴刺、赞刺十二种刺法的合称[2]。
3 十二节刺的内容《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十二节刺是把针刺的方法分为十二节要,以适应治疗十二经的不同病症[1]。即:偶刺(前后配刺)、报刺(刺而再刺)、恢刺(多向刺)、齐刺(三针同刺)、扬刺(五针同刺)、直针刺(沿皮刺)、输刺(提插深刺)、短刺(近骨刺)、浮刺(肌肉斜刺)、傍针刺(正刺傍刺两针同用)、阴刺(左右配刺)、赞刺(散针出血)[1]。
31 偶刺偶刺又称阴阳刺,为十二节刺之一[3]。《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指治疗心气闭塞,如心胸痛一类疾病的针刺方法[4]。即直对病痛所在,一刺前,一刺后,于胸脘部及背部进行斜刺[5]。由于这种刺法是前后对偶,所以称为偶刺[5]。又因前胸属阴后背属阳,故名阴阳刺[4]。后世所称的前后配穴法即源于此[4]。临床脏腑病痛以胸腹部募穴和背俞穴相配同刺即属偶刺法。详见条。
32 报刺报刺为十二节刺之一[6]。是治疗游走性疼痛一类病证的针刺方法[7]。《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指对游走性的病痛,可当其痛处下针,进针后不可立即拔针,再用左手随着疼痛的所在按其痛处,然后将针拔出,重刺另一处[6]。“报”作“复”解,刺而复刺,故名报刺[6][7]。
操作方法是直刺痛处,并予留针,再以左手按其周围痛处乃出针再刺[7]。详见报刺条。
33 恢刺
恢刺为十二节刺之一[8]。又称多向刺或放射刺[9]。《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指治疗筋肉挛急痹痛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8]。其法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之傍侧,并或前或后提插运针,以舒通经络,恢复拘急[8]。恢是宽廓、扩大的意思[9]。此法因使恢廓通畅,故名恢刺[8]。恢刺为一针多用的刺法。类似近代的多向透刺法。详见恢刺条。
34 齐刺
齐刺为十二节刺之一。又称三刺[10][11]、集合刺[12]。《黄帝内经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指直刺一针,傍入二针,以治疗寒气稽留部位较小而较深的痹症[13]。因三针齐下,故名齐刺,或三刺[11]。详见齐刺条。
35 扬刺
扬刺为十二节刺之一[14]。《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指治疗痹证寒邪稽留范围较大的针刺方法[14]。其法正中刺一针,四傍各刺一针,均用浅刺法[14]。这种刺法扬散浮浅,故名扬刺[14]。近代的皮肤针疗法、梅花针叩刺法,即扬刺法的演变[14][15]。
36 直针刺
直针刺为十二节刺之一[16]。《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指治疗寒邪痹症稽留于肌表的针刺方法[16]。其法用夹持押手,将患处皮肤提起,然后将针沿皮刺入,针可直入无避,故名直针刺[16]。近代所用的沿皮刺或横刺,即源于此[16][17]。
37 输刺输刺为古刺法名[18]。十二节刺之一[18]。《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这是指采用直入直出的提插法,针数少而刺得深,以治实证[18]。本法是从阴引阳,输泻热邪的一种手法,用以泻病邪。因其输泻邪热实邪,故名输刺[18]。
38 短刺短刺为古刺法名,十二节刺之一[19]。见《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指治疗骨痹的针刺方法[20]。短是接近的意思,即深刺致骨,以治疗深部的病痛[19]。其法进针后稍许摇动针柄,逐渐深入至骨所,然后短促提插[20]。故名短刺[20]。近代皮内针法是本法的演变。浮刺和毛刺、扬刺同属浅刺法,但是毛刺为少针而浅刺,扬刺是多针而浅刺,与本法均有所不同。
39 浮刺
浮刺为古刺法名,十二节刺之一[21]。《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指治疗肌肉挛急而属于寒的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22]。浮是浮浅,当肌肉处斜向刺入,以治疗肌肉寒急等症[21]。其法斜针浅刺,故名浮刺[22]。近代临床上应用的斜刺法与此相仿[21]。近代皮内针法是本法的演变。浮刺和毛刺、扬刺同属浅刺法,但是毛刺为少针而浅刺,扬刺是多针而浅刺,与本法均有所不同。
310 阴刺
阴刺为古刺法名,十二节刺之一[23]。《黄帝内经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这是左右配穴的针刺法,如取足内踝后足少阴经的原穴太溪(左右均取),以治寒厥[23]。因其刺阴经之穴而治阴寒之病,故名阴刺[23]。 近代临床上,阴刺法的应用较为普遍。例如下肢寒厥的病证,可同时针刺左右两侧的足少阴经。
311 傍针刺
傍针刺为古刺法,十二节刺之一[12]。《针灸甲乙经》称傍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指治疗顽痹的针刺方法[24]。是在患处正中刺一针,旁边又加一针的两针同用刺法[12]。用以加强效果,治疗顽固的局部痹痛[12]。因其正傍配合而刺,故名傍针刺[12]。用以加强效果,治疗顽固的局部痹痛[12]。
312 赞刺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寒湿痹的病因病机 5 风寒湿痹的治疗 6 关于三痹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寒湿痹的穴位 2 治疗风寒湿痹的方剂 3 治疗风寒湿痹的中成药 4 风寒湿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风寒湿痹 1 拼音
fēng hán shī bì
2 英文参考windcolddampness arthralg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indcolddamp b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arthralgia caused by windcolddamp pathogen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windcoldwetness bype of arthralg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风寒湿痹(windcolddampness arthralgia[1]、windcolddamp bi[2]、arthralgia caused by windcolddamp pathogens[2])为病证名[3]。是指行(风)痹、痛(寒)痹、著(湿)痹的合称[1][2]。见《圣济总录》卷二十。
4 风寒湿痹的病因病机因风寒湿三气杂至,使气血郁滞所致的身重而痛,四肢拘挛,甚则走注疼痛,或手足麻木等[3]。
5 风寒湿痹的治疗治宜祛风、散寒、利湿[3]。用三痹汤、蠲痹汤等方[3]。
6 关于三痹三痹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种痹证[4]。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类证治裁·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非偏受一气。其风胜者为行痹。风行而不定,如走注之类。寒胜者为痛痹。寒凝则阳气不行,痛有定处,即痛风。湿胜者为著痹。重著不移,或肿痛,或不仁,湿从土化,痛发肌肉,即麻木也。……风胜脉必浮,寒胜脉必涩,湿胜脉必缓。三痹各有所胜,用药以胜者为主,而兼者佐之。治行痹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血行风自灭也,防风汤。治痛痹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辛温解凝寒也,加减五积散。治著痹利湿为主,兼去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土强可胜湿也。川芎茯苓汤加芪、术。”
7风痛是中医学上的一种风湿痹症,这种病症者都是在人体的经络受到了风寒湿热的清侵袭之后所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主要是与身体虚弱导致的正气不足有关。由于侵入人体的病因不同,所以风痛的症状就会有所不同,接下来,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临床上都有哪些风痛的症状以及风痛与通风的区别。
首先,风痛算是一种风湿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关节的肿痛,这种肿痛不仅仅是疼痛,而且在疼痛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有红肿,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这种症状是可轻可重的,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是长短不一。另外,有些人获得风痛,还会有肌肉酸痛,双手遇冷会变白、变紫,以及肌肉无力和口、眼干燥、腰痛等。有些严重的还会蔓延到足跟痛,产生发热、皮疹以及瘀斑和瘀点等,一些慢性风痛。甚至还会引起关节的畸形。
其次,风痛和痛风是有很大的区别,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念。痛风是一种由于身体内的血尿酸水平增高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以关节性肿胀、疼痛和功能受限为主,而风痛是中医的一种临床症状,大部分指的都是风湿病。但是,风痛原来并不是中医学上的专有名词,只是中医古籍上对某些特殊病写的指代,只是一种病理的状态,而并不是被教科书上公认的疾病名称,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长特别的常用。并且这种病症一般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往往在三至五天内就会康复。
最后,风痛和痛风不但在病因和病症上有非常大的不同,而且在危害和持续的时间上也有很大的差异。痛风一般是非常长期的一种病症,并且对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治疗来慢慢缓解,并且很可能不会得到根治,有随时复发的可能。但是风痛只是一种短期内的现象,在临床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如果得到一些对症的治疗,好得也非常快,对人体的损伤也是比较轻微的。
本病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和人体正气不足有关。风寒湿等邪气,在人体卫气虚弱时容易侵入人体而致病。汗出当风、坐卧湿地、涉水冒雨等,均可使风寒湿等邪气侵入机体经络,留于关节,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根据感受邪气的相对轻重,常分为行痹(风痹)、痛痹(寒痹)、着痹(湿痹)。若素体阳盛或阴虚火旺,复感风寒湿邪,邪从热化或感受热邪,留注关节,则为热痹。总之,风寒湿热之邪侵入机体,痹阻关节肌肉筋络,导致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产生本病。
1正虚
即正气不足。所谓“正气”是指人体的抗病、防御、调节、康复能力,这些能力又无不以人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及脏腑经络之功能为基础。因此,正气不足,就是人体精、气、血、津液等物不足及脏腑组织等功能低下、失调的概括,引起正虚的原因有下述三个方面:
(1)禀赋不足禀赋是痹症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人体关节器官免疫失调,关节必然因缺乏必要的“免疫保护”而造成外界炎性因子的侵入,最终导致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现在研究也证实,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
(2)劳役过度首先,劳力过度致正虚进而可致痹症。其次,劳神过度及房劳过度同样有损正气而致痹症。其三,不仅过劳易伤正气,过逸同样有所遗害。因为生命在于运动,若长期不运动、不锻炼,容易使气血运行迟缓,脾胃功能减弱而出现气短乏力,言语无力,纳呆食少,倦怠乏力等症状。
(3)大病、久病、或产后正虚作为引发痹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以引起正虚,上述诸多因素又往往相互影响,一虚俱虚,不可绝然分开。
2邪侵
(1)季节气候异常指季节气候发生异常变化,如“六气”发生太过或者不及,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春天当温而寒,冬天当寒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剧,暴寒暴暖,超过一定限度,超越了人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此时“六气”即成“六*”而致病。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者往往遇寒冷、潮湿的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而加重或者缓解,均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异常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外因。
(2)居外环境欠佳居住在高寒、潮湿地区、或长期在高温、水中、潮湿、寒冷、野外的环境中生活工作而易患痹证。
(3)起居调摄不慎日常生活不注意防护,如睡眠时不着被褥,夜间单衣外出,病后及劳后居处檐下、电风扇下,汗出入水中,冒雨涉水等。
3药物
服用某些抗炎类、激素类药物所造成的软骨损伤也是许多骨关节疾病的主要成因之一。各类骨关节疾病的发生往往始于滑膜病变、软骨受损或是变性;由于关节滑膜、软骨的损伤以及关节滑液的缺失,导致关节骨骼缺少必要的保护,以至于人体一活动,关节处的骨骼因缺乏必要的“软骨保护”直接发生剧烈硬性摩擦,而引发痹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寒痹·痛痹 41 痛痹的病因病机 42 痛痹的症状 43 痛痹的分型治疗 5 痛风·痛痹 51 痛风的病因病机 52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痛痹的方剂 2 治疗痛痹的穴位 3 治疗痛痹的中成药 4 痛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痛痹 1 拼音
tòng bì
2 英文参考arthralgia aggravated by col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ainful bi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arthralgia caused by cold pathog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痛痹:1寒痹;2痛风。
4 寒痹·痛痹
痛痹(arthralgia aggravated by cold[1]、painful bi[2]、arthralgia caused by cold pathogen[2])为病名[3]。又称寒痹,是指以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昼轻夜重,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为主要表现的痹病[2][1]。又称骨痹[4]。
41 痛痹的病因病机《黄帝内经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
《金匮翼·痹症统论》:“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42 痛痹的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证。
《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
43 痛痹的分型治疗《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痹之治,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茯苓汤、五积散等方。痛甚者,可用五灵散[4]。
5 痛风·痛痹痛痹即痛风[3]。《医学正传·痛风》:“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痛风亦称历节、白虎历节、风痹、白虎风[3]。
51 痛风的病因病机《格致余论·痛风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
《医学准绳六要》:“痛风,即《内经》痛痹……古云三气合而为痹。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风是也。”
《张氏医通·痛风》:“痛风一证,《黄帝内经灵枢》谓之贼风,《黄帝内经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方论》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多因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
52 痛风的症状及治疗《医略六书·痛风》:“轻则骨节疼痛,走注四肢,难以转侧,肢节或红或肿;甚则遍体瘰块,或肿如匏,或痛如掣,昼静夜剧……主以四物汤加秦艽、威灵仙,在上加桂枝、羌活;在下加牛膝、防己;湿痰加南星、半夏;血瘀加桃仁、红花;湿热加苍术、黄柏;气虚加人参、黄芪;血虚加阿胶、黄明胶;阴虚加生地、龟甲;阳虚加虎骨、鹿茸。”
因于寒者,亦可用乌头汤、仓公当归汤等方;化热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或《备急千金要方》犀角汤等方[3]。又因疼痛走注不定,亦有以为即风痹[3]。《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6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国标编号 4 CAS号 5 中文名称 6 英文名称 7 分子式 8 外观与性状 9 分子量 10 蒸汽压 11 闪点 12 沸点 13 溶解性 14 密度 15 稳定性 16 危险性 161 爆炸极限 162 引燃温度 163 危险标记 17 主要用途 18 健康危害 19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20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21 实验室监测方法 22 环境标准 23 泄漏应急处理 24 防护措施 25 急救措施 26 松节油药典标准 261 品名 262 来源 263 性状 2631 相对密度 2632 馏程 2633 折光率 264 鉴别 265 检查 2651 乙醇中不溶物 2652 酸值 266 含量测定 26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662 校正因子测定 2663 测定法 267 贮藏 268 版本 27 松节油药品说明书 271 适应症 272 用量用法 273 松节油的不良反应 274 规格 附: 1 用到中药松节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松节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松节油 松节油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sōng jíe yóu
2 英文参考oil of turpentin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terebinth [朗道汉英字典]
turps [朗道汉英字典]
turpentin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bies oi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oleum terebinthina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pirit of turpenti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erebenthen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erebenthinae aetherole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erebinthinae ole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erebinthinate oi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urpentine oi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国标编号33638
4 CAS号8006642
5 中文名称松节油
6 英文名称Turpenitine;Turpentine oil
7 分子式C10H16(主要)
8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淡**油状液体,具有松香气味
9 分子量13623
10 蒸汽压267kPa/514℃
11 闪点35℃
12 沸点154~170℃
13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14 密度相对密度(水1)085~087;相对密度(空气1)484
15 稳定性稳定
16 危险性松节油(属同类物质的还有:松油;松油精)为高闪点液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温、明火、氧化剂(包括硝酸)有引起燃烧危险 。
161 爆炸极限下限08%
162 引燃温度253℃
163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17 主要用途用作油漆溶剂,合成樟脑、胶粘剂、塑料增塑剂等,也用物制药、制革工业
18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 作用,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及膀胱 作用。急性中毒:引起眼及上呼吸道粘膜 症状:流泪、咳嗽等;高浓度蒸气可引起麻醉作用,出现平衡失调及四肢痉挛性抽搐、流涎、头痛、眩晕,可引起膀胱炎,有时有肾损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发生呼吸道 症状及乏力、嗜睡、头痛、眩晕、食欲减退等。对皮肤既是原发性 物,引起脱脂、干燥、发红等,又可引起过敏性皮炎。
19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5760mg/kg(大鼠经口);LC5012000mg/m3 6小时(大鼠吸入);29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人吸入42~557g/m3,眼 流泪、头痛、恶心;人经口150ml,致死;人经皮0001%,皮肤接触后干燥、发红、干裂等。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经皮240g/kg×20周,最小中毒浓度。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0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工业松节油的快速气相色谱分析[刊,英]/Ruseva NDoklBolgAkadNauk1985,38(10)1343~1346 《分析化学文摘 》198710
21 实验室监测方法香荚兰素分光光度法《水质分析大全》张宏陶等主编
香草醛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22 环境标准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 mg/m3 前西德(1977) 大气质量标准 25mg/m3 前苏联(1975) 污水中有机物最大允许浓度 20mg/L 前苏联(1975) 饮用水中有机物最大允许浓度 02mg/L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2mg/L
23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也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24 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5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26 松节油药典标准 261 品名松节油
Songjie You
TURPENTINE OIL
262 来源本品为松科松属数种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其他方法提取的挥发油。
263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微**的澄清液体;臭特异。久贮或暴露空气中,臭渐增强,色渐变黄。本品易燃,燃烧时产生浓烟。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与三氯甲烷、乙醚或冰醋酸能任意混溶,在水中不溶。
2631 相对密度应为0850~087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A)。
2632 馏程取本品,照馏程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B)测定,在154~165℃馏出的数量不得少于900%(ml/ml)。
2633 折光率应为1466~1477(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Ⅶ F)。
264 鉴别(1)取本品1g,加石油醚(30~60℃)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松节油对照提取物1g,同法制成对照提取物溶液。再取α蒎烯对照品,加石油醚(30~60℃)制成每1ml含4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丙酮(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提取物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50mg,置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5ml使溶解,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β蒎烯对照品、莰烯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以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25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40℃,以每分钟1℃的速率升温至50℃,再以每分钟3℃的速率升温至200℃;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300℃;分流进样,分流比15:1;流速为每分钟10ml。理论板数按莰烯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0。
分别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一致的色谱峰。
265 检查 2651 乙醇中不溶物取本品1ml,加90%乙醇7ml,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清。
2652 酸值应不大于05(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N)
266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26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25mm,膜厚度为025μm);柱温为程序升温:初始温度为50℃,保持4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150℃。理论板数按α蒎烯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2662 校正因子测定取正丁醇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α蒎烯对照品约70mg,精密称定,置10ml棕色量瓶中,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2663 测定法取本品约025g,精密称定,置25ml棕色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α蒎烯(C10H16)不得少于800%。
267 贮藏遮光,密封,置阴凉处。
268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7 松节油药品说明书 271 适应症本品为外用皮肤 剂,穿透力很强,能渗入深部组织而引起 ,进而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减轻风湿病、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等。
272 用量用法外用:局部涂搽,每天3-4次。
273 不良反应外用可有局部 和过敏反应。局部皮肤有溃烂时不宜使用。
274 规格搽剂(含松节油65%,软皂75%,樟脑5%)
用到中药松节油的方剂 消风止痛宁3B181394处方:山葡萄藤7575g松节油14g制法:以上二味,山葡萄藤加水煎煮二次,第
疮疖消肿膏地丁草各占36%天花粉占57%川乌南星苍术松节油各占14%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肿,止痛。主
气管炎橡胶膏片2425g樟脑2025g薄荷脑675g松节油230g水杨酸甲酯2325g制法:以上17味
外伤止痛膏B191695处方:外伤止痛浸膏120g松节油40g水杨酸甲酯55g樟脑30g薄荷脑35g冰
跌打 药膏方:樟脑77g薄荷脑43g水杨酸苯酯35g辣椒松节油提取物33g制法:以上四味,与适量经加热溶解后
更多用到中药松节油的方剂用到中药松节油的中成药 消风止痛宁
3B181394处方:山葡萄藤7575g松节油14g制法:以上二味,山葡萄藤加水煎煮二次,第
外伤止痛膏B191695处方:外伤止痛浸膏120g松节油40g水杨酸甲酯55g樟脑30g薄荷脑35g冰
气管炎橡胶膏片2425g樟脑2025g薄荷脑675g松节油230g水杨酸甲酯2325g制法:以上17味
跌打 药膏方:樟脑77g薄荷脑43g水杨酸苯酯35g辣椒松节油提取物33g制法:以上四味,与适量经加热溶解后
舒乐热熨剂3g川芎50g苍术63g薄荷油05ml松节油05ml樟脑10g制法:以上十四味,除松节
更多用到中药松节油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松节油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三节·伤寒兼痧
分解。胸痞腹痛。状似伤寒兼痧。常用酒煨大黄滴入松节油拌捣极烂。用软帛包裹。遍擦周身。其毒自解。再用
《类证治裁》:[卷之五痹症论治]痹脉案除,投以川乌头炮去脐皮、草乌头炮去皮,姜汁制、松节油,一剂,服后饮酒以助药势达病所。夜半身麻汗出,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九章·伤寒夹证]第九节·夹胀伤寒络。蝼蛄又为利水之能品。故加用之。外用蓖麻油品松节油。用药制棉浸擦膈脘腹。自上至下。日擦四五次。似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七章·伤寒本证]第五节·阴证伤寒熨斗盛炭火烫运之。以行其气血。干则和姜葱汁烧酒松节油等再熨。熨至手足温和。吐利均止者生。另用烧糟捣
《普济方》:[卷一百十二诸风门]历节风(附论)本文2023-08-07 03:32: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8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