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宣抚司署属于西双版纳吗
孟连宣抚司署属于西双版纳。孟连宣抚司署,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孟连宣抚司署和其他的土司建筑大为不同,因其在清代被焚毁,直到1919年才完成重建,所以它的建筑特色融合了傣、汉风格。古老的建筑往往透出的是悠长的历史文化。在1254年,蒙古大军压境,逼迫一个地方政权勐卯(即今瑞丽)王国的臣民南迁。
孟连宣抚司署:
孟连宣抚司署坐落于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娜允古镇内。这座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融傣、汉建筑特色为一体。它所代表的傣族世袭土司的统治,自明清延续到民国时期,历经500余年。2020年2月,为感谢全国医护人员的坚守奉献,自景区恢复营业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务工作者本人及同行2位家属免票畅游景区各1次。
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每当“娜允神鱼节”举办时,万人下河捉“神鱼”,河上河下,欢呼声此起彼伏。这里就是孟连娜允镇,一个你可以“寻找到的好地方”。
到达孟连县城参加神鱼节活动,在娜允古镇感受浓郁的傣族土司文化、观看宣抚礼仪乐1舞(娜允古镇由上、中、下城佛寺等组成,是中国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傣族古镇,有着700多年历史。位于上城佛寺最高处的宣抚司署,俗称土司府,有600多年统治历史。
上城佛寺又名洼景儿(傣语,意为龙城佛寺),座落在金山上,紧靠龙树群落,与娜允傣族古城构成一道人与自然相映衬的亮丽风景线。寺内有一石洞与南垒河的龙潭相连,据传,"龙城佛寺"因龙潭中的龙经常沿此通道来佛寺听经布道,接受香火洗礼而得名。
古城背靠的这座山便是金山龙血树自然保护区,是孟连城子傣族人民心中的神山,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很好的保护。金山森林公园内有2833株小花龙血树,金山上生长的龙血树群落是国内分布最广、最集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片小花龙血树群落,堪称“全国之冠”、“孟连一绝”,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的龙血树存林。
法罕山,傣语意为“金岩”,是傣族人民心中的“神山”、“佛山”,山上有“佛迹”。传说是佛祖巡视来到孟连在法罕山休息静座时留在崖壁上的印迹,一直被国内傣族民众和东南亚一带的人们所敬仰和供奉。
孟连勐外傣族寨隶属孟连县娜允镇芒展村,勐外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风景优美。傣历854年8月8日,孟连第七代土司刀派约因病退位,选择这里做他的隐居地方,从此这里便成了土司家族的避暑山寨。
文 / 陈楚汉 郑子宁 杜修琪 图 / 小山
一个经商的和尚,一个征税的传教士,一个久远的弥赛亚传说,一个中缅边界的宗教政权,以及一个延续近百年、富庶强悍的土司家族,然后被一个隐姓埋名十余年的语言学天才逐一击破的故事。
和尚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云南大理,鸡足山。
一个身穿黄袍的和尚正在往南走。沿着澜沧江及其周边的银矿,他在云南和缅甸的山区传播自己“改良”过的大乘教。
鸡足山位于滇西北,因为从高空俯瞰形似鸡的一足三爪而得名。除了鸡足,这座山更有名之处在于,自南宋后它便是一座佛教名山。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在此交汇,大批名僧聚集于此,信徒无数。到乾隆年间,鸡足山大乘教已经发展成为跨越云南、贵州、湖南、四川、江西、江苏及运河沿线的巨大网络。
鸡足山地形图
不断蔓延的鸡足山大乘教让朝廷感到了威胁。乾隆十一年(1746),云贵总督破获鸡足山大乘教案,拘捕1500名大乘教和尚,其余僧侣被迫流亡,从小在鸡足山长大的杨德渊就是其中之一。
相比于传统佛教,杨德渊传播的鸡足山大乘教把儒、释、道“三教合一”,最典型的特点是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并以转世佛王的方式传承统治。
依靠结交上层头人和救治底层穷人,杨德渊的传教事业在拉祜族聚集的澜沧山区飞速发展,拉祜人把他称为“阿巴姑”(神仙)。勐允土司的一位头人不仅请杨来传教,还要求村民必须皈依,否则不许在管辖地居住。由于杨德渊对澜沧人心理的巨大影响,他被尊为“改心和尚”,澜沧江西岸的大片地区以上改心、下改心命名。他招收弟子三百多人,其中最著名、被认为继承了他的衣钵的,是一个汉族移民之子、俗名张辅国的武术教练。他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
铜金。
传统上,澜沧山区是拉祜族的聚居区。拉祜族是当地人口最多的民族,此外还有汉族、佤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十几种民族,而绝大多数拉祜族都生活在澜沧江以西。他们的故乡在澜沧江东岸,清朝的压榨迫使他们举族西迁。
根据《拉祜族简史》,拉祜族有“重自由,轻迁徙”的民族性格:“在遭到严重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情况下,往往举族大迁徙。”不同于文明程度较高的傣族、白族, 历史 上,拉祜族极少建立政权,极频繁地迁徙移民。他们的民族传说《牡帕密帕》中这样唱道:
有三条狗尾巴毛那么多的拉祜从东路迁徙
有三碗苏子籽种那么多的拉祜从西路迁徙
当他们渡过纳古够河之后
河水三天三夜浑浊不清
直到18世纪,拉祜人都按原始的血缘聚居,没有官员,也没有衙门。他们宁可倒退回森林,重新过刀耕火种、采集狩猎的生活,也不愿接受政府的统治。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教授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说,拉祜人是典型的“无政权民族”。
但铜金及其传播的佛教迅速改变了这一点。1790年,杨德渊在澜沧南栅村修建中心佛寺,杨死后,铜金继承了南栅佛寺的控制权。他们请来内地能工巧匠建起了有拉祜特点的佛房,在澜沧、双江建造中心佛房50多个,村寨佛房500多个。他们把佛教和拉祜族原始信仰相结合,杨德渊被称作“佛祖帕”,与拉祜族崇拜的天神厄沙齐名。同时,把农耕文化植入佛教中,每年三次的佛教节日,佛王都会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就连教义也本土化,不再是清静无为、寄托来世,而是在佛祖的领导下抵抗清朝和土司的奴役剥削。
1796年,嘉庆登基。威远一带发生饥荒,拉祜族起义,反抗清朝暴政。起义军借助铜金的宗教影响,利用村寨佛房进行军事动员。
1799年,铜金已成为澜沧江西岸山区公认的“佛王”。年底,拉祜族再度起义,铜金举行了佛教盛典仪式,组织起了一支五万余人的起义队伍。
此时,在澜沧江边,铜金建立的坝卡堡垒控制了澜沧江渡口和周围的山谷,由三层木栅和深壕沟围护,号称统领千户居民、上万人口,坝卡堡垒内有数百间草房围绕着中心佛房,周围的五十多个村寨都能听从其指挥调动。在嘉庆五年(1800)的一次动乱中,铜金和尚从佤山调来了由头人李小老率领的约六百人的战士,他们全是铜金、铜登的信徒(马健雄,2018)。从此,澜沧和拉祜人在清朝统治者眼里成为“三反之地,九反之民”,蜂起的起义让清廷头痛不已。
1800年,因为镇压不力,清廷把原云贵总督撤职查办,任命书麟为新总督,采取堵、剿、抚并用的镇压政策。起义军首领被杀,部分队伍转入山区,铜金及其信徒投降。
澜沧江西岸山区森林茂密,夏季“瘴气”横行。据记载:瘴气乃河上的红色气体,汉人粘之即死,当地人却免疫。所以,清军获胜后也无法在当地驻军,为了继续平叛、维持稳定,在嘉庆的同意下,书麟向铜金许诺:只要他三年内清除其他起义军势力,就正式委任他为地方官。
铜金高效且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他先帮官府捕获了率领山民和失业矿工到盐井抢劫的头人;又解决了蛮糯的危机。身为汉人和宗教领袖,铜金对清廷堵、剿、抚并用的镇压手段非常熟悉,因此他一直请求官府允许他还俗,颁发官印、授予官职,云南地方官员也支持他的这一请求。
与此同时,铜金也未停止扩张自己的宗教势力。1810年,澜沧江西岸已经形成多个宗教中心,包括蛮糯、坝卡、南栅、邦奈、南兴、黄草岭(需要地图)等等。在拉祜、傣族等少数民族中,他享有崇高的威望。
嘉庆五年三月十九日
此等汉僧人数众多,不独勐勐为然。其附近之孟连、车里、六困、勐班等处,遍地皆是,毋论倮黑、摆夷、蒲蛮等类,无不奉为神明,牢不可破。
——总督书麟奏折,嘉庆五年
唯一的问题是,铜金统领的大片领地名义上属于清朝正式册封的孟连宣抚司,保守的嘉庆并不愿意改变既定的边疆政策。他拒绝了云南地方官员授予铜金官职的请求,铜金被“彻底招安”的希望落空,书麟利用他瓦解起义军的计划也流产,起义又一次风起云涌。
1812年,铜金被清军“凌迟枭示”。
盐商
威远江,澜沧江的一条支流,清朝时的威远州,如今是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市区内,一座远超这座城市体量的“威远江国际大酒店”在夜间灯火辉煌,如同城堡般显眼。我们抵达的这天正是大雨,一路上山体滑坡的痕迹随处可见,215国道上不断出现落石、路面破碎和警告标志。
215国道几乎是沿着威远江而建。在艰难漫长的路途上,威远江如影随形,寸步不离,山上赤色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入江,江水凶猛而混浊。当地人告诉我们,这条江晴天清澈,雨天混浊。
穿城而过的威远江
赭红色的威远江水
但威远江重要的 历史 地位并非来源于激烈的江水,而是一种生存必需物资:盐。在威远江河谷中分布着九个盐井,早至唐朝就开发利用。景谷古称“勐卧”,在傣语中,勐是地方,卧则是盐井。
一路上我们路过的抱母村、按板镇、香盐村——两百多年前,这些村镇全都是盐井,名为案板井、抱母井、恩耕井、茂篾井、香盐井等等。其中,恩耕井直到1930年还能煎制上乘食盐,历时1200多年,有的盐井直到今天还在运作。
当铜金得到总督书麟许诺的三年之约后,他沿着威远江的河谷走到盐井,结识了威远的盐井税官,敏锐的他发现了自己崛起的新资本:每年700万斤的私盐生意。
对于威远的盐井,官方每年的定额只有200多万斤,而威远的产量能达到900万斤。多出的盐如何运输销售,成了一门巨大的生意,铜金很快察觉并加入这门生意,成为矿工、盐商的保护者和中间人。
更关键的是,拉祜族聚居的澜沧不产盐。因此,盐在拉祜人的生活中意义极其重大。多数盐都是商人从威远驮来卖,价格昂贵,堪比白银。在澜沧的许多地方,盐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火柴盒大小的盐,中间开一小口,用绳子一串串穿起来,如同铜板。一块盐可以换10-12把青菜,农民帮工一天的工钱最多也就买一块。普通山民要想吃盐,只能在吃饭时用舌头舔一舔,或者用线拴起盐来放在锅里快速涮一涮。除了食用,盐还是冶炼的重要材料。
解放后,澜沧第一届各族代表会议上代表们就提出:“有的群众长年累月吃不到盐,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要是能在一个适中的地点设立盐公司,解决群众的食盐问题就是最大的恩德了。”
威远江的盐是如此珍贵,澜沧江以西的边境山区,包括上缅甸所需食盐都来源于威远江,以至于成为澜沧江以西各土司在政治上依附明、清王朝的重要原因。缺盐问题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才得以解决,对于200年前的人来说,每年多出的700万斤盐有多宝贵,可想而知。
从1800年接受招安,到1812年被凌迟示众,这12年间,铜金所主持的,便是一门牵涉到几十万人、关乎平民生存和边境归属的重大生意,它的核心是银、盐、粮。
根据学者马健雄的研究,这一交易链的运作方式复杂:1、将卤水煮干熬盐需要消耗大量柴薪,因此山民在山上砍柴,送到盐井换盐;2、山民把盐背到江外市场或者矿山盐店出售得钱;3、再拿钱去平地买稻谷。“产粮坝区、威远江流域的盐井区和深山中的矿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物资供应体系。”其中任意一个物资供应的迟滞、中断,都可能导致整个交易链断裂。铜金和尚与威远厅的盐井课长分工合作,成为私盐运销的合伙人。盐井官员向铜金供应盐,铜金再供应到各银厂和山区村寨。
然而,清缅战争的爆发和嘉庆即位打断了这一交易链。严苛的嘉庆发现云南各地因战争累积的财政亏空惊人,下令严查,清理旧账。各级官员为了交差,强迫民众多买盐,利用盐税弥补财政赤字。结果,威远州原先多出的盐现在禁止出卖,银矿矿工和山区民众无盐可用。
明朝后期,中缅边界建立起许多银厂,数十万人在这些银矿工作、贸易,他们的生活用盐全部来源于上述几个盐井。到了嘉庆时期,银矿逐渐枯竭,嘉庆清账更是导致这数十万人生计无着,一部分失业者便逐渐聚集在铜金身边。
“三年之约”的后一年,1804年,铜金完全控制了募乃银厂,原合法的管辖者孟连土司再也收不到募乃厂的银税。铜金的统治势力还在扩张,他管辖人口多达三万,治下政权如此稳定,以至云贵总督请求嘉庆皇帝授予铜金更高级别的正式官职。支持铜金则意味着削弱孟连土司,也就是改变传统的土司制度,保守的嘉庆皇帝指示地方官员,可以给铜金颁发官服、顶戴、官印、银牌和奖金,也可以让他改名还俗,但就是不能授职。因此,铜金依然是孟连土司下的一名土官,所征税款也必须交由土司上缴。
衰弱的孟连宣抚司无力阻止铜金对土司领地的迅速蚕食,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嘉庆八年,云南地方官员试图调解两者矛盾,商议在中立方景谷永平镇谈判。铜金看到被册封朝廷正式官员的机会,欣然应允,从澜沧江西启程,准备渡江。时值盛夏季节,澜沧江洪水爆发,铜金和随行人员艰难跋涉,离开了地势高、气候凉爽的澜沧,赶到湿热难耐的澜沧江岸。高涨的江水和瘴气使得铜金等待了近一个月,才得以渡江赶赴永平。
铜金当年过河的渡口
在永平等候多时的官员对铜金印象很好,他们记录铜金“言语动作,俱报恭顺”。铜金告诉官员,并非是他有意悖逆孟连土司,实在是土司对拉祜人压榨太甚,拉祜人主动投奔铜金,并推举他代表拉祜人和孟连交涉。
相比铜金的恭顺,刚成年的第21代孟连宣抚刀派功屡请不至,让云南地方官员大失所望。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刀派功正在奔赴缅甸,以割地为条件企图借兵镇压铜金。涉世未深的刀派洪未能看出对方的诡计,夜里,“土匪”偷偷潜入刀派功的住处,杀死了他,还窃走由朝廷颁发、象征宣抚司至高权力的大印。刀派功的密谋惨淡收场,孟连宣抚司的处境更为不利。
永平的迁糯佛寺,已有300多年 历史
据此,云南地方官员上奏,请求嘉庆皇帝册封铜金官职。然而,嘉庆皇帝一再否决,他坚持认为无论铜金如何竭力为朝廷办事,始终“只可加赏,不可授职,此人终不可信用,后必为蛇足之患”。在上谕中,他说:“孟连与铜金势不两立,将来必有事故。”他天然地站到了孟连的一边。
感到不被信任的铜金,继续蚕食孟连土司的地盘,至嘉庆十年(1805)前后,澜沧江以西的山区已是铜金南栅佛房的控制范围,他建立了一套由他本人即南栅佛王——区域性的五佛爷和佛房——村寨佛房组成的三级佛王体制,被称为“五佛五经”体系。这一“佛王”政教体系被他的后代继承并稳定下来,持续到光绪十四年(1888)。
铜金死后,起义的火焰并没有就此熄灭,他的儿子和同门继承了他的统治权威,抵抗坚持了五代人之久。其中,占据西盟阿佤山的三佛祖,是新的拉祜“佛王”,他是铜金的同门师侄。三佛祖的影响极其深远,他的举措之一是把犁、锄、刀、斧和牛耕稻作的生产技术引入,同时种植鸦片,极大提升了阿佤山的生产力。
1888年,三佛祖逝世。死前,他留下遗言,指示拉祜人:“燃烧蜂蜡蜡烛和香棒,这样有一天拉祜人可能很快就会从上帝那里得到启示。”
在拉祜族的传说中,古代拉祜的先民分为兄妹两系,因分配猎物发生误会而分离。妹妹支系往南方走,哥哥支系在后追赶,追到勐缅时妹妹捎来口信:“我们是比底衣梭雅(同胞骨肉),虽然暂时分离了,但将来我们要骑着白马,驮着经书回来看你们。”
后来外国传教士搜集的版本更富深意:
[W]hen the time is fulfilled, God will search for us and will enter our homes
时机成熟,神就会寻找我们,进入我们的家。
There is a sign and when it appears, we will know that God is coming
有一个征兆,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神要来了:
The sign is that white people on white horses will bring us the Scripture of God
骑在白马上的白人给我们带来神的圣经
在镇压铜金及其追随者的战役中战功卓著的武将被分封土司,其中拉祜族石姓家族功劳尤高。石家三兄弟都被授予职位,成为拉祜族第一代土司,直接行政管理澜沧。拉祜时代结束。
校对:丁晓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土司?第1名:莫土司衙署,位于广西忻城县城关镇翠屏山北麓,始建于明万历10年(1582年),由忻城第八任土司莫镇威完成衙署主体建筑,后经历任土司先后拓建附属建筑,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土司衙署建筑群,主要由土司衙门、莫氏祠堂、土司官邸、大夫第、三界庙等主要建筑组成,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筑群,号称“壮乡故宫“。

第2名:孟连宣抚司署,坐落于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的娜允古镇内。宣抚司署,傣语称“贺罕”,意为金色的王宫,土司称为“召贺罕”,意为金色王宫之王,在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人们习惯称为土司府,这座土司府是云南最大的十八座土司府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也可称作当地傣族土司刀氏的衙门。现所见的土司府于公元1878年重建,重建用了41年的时间。

第3名:丽江木氏土司是指木氏封建领主(纳西族),他们是丽江土地森林河泽的所有者,也是政治上的统治者。木氏领主基本上通过徭役制和实物代役租的形式维系着自己的利益。丽江纳西族首领木氏自元代世袭丽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而作为王权象征的木府位于古城西南隅。

第4名:大屯土司庄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屯乡大屯村。该庄园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整个建筑分左、中、右三路主体构筑,设回廊相互贯通,部分建筑仿日本唐招堤寺所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傣族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景谷、新平、金平、元江、双江等地,现有人口1075128人。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先民汉晋时期被称为“滇越”、“掸”、“擅”、“僚”、“鸠僚”,同时其分布地区亦被称之为“乘象国”;唐宋时期被称为“茫蛮”、“金齿”、“银齿”、“白衣”等;元明时期被称为“白衣”、“百夷”等;清以后被称为“摆夷”或“摆衣”。“傣”为本民族自称。按分布地区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绷”、“傣端”等自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傣族。此外,不同地区的傣族,因其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的差异,分别被称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聚居着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唐宋时期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宋淳熙年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以景洪为中心,建立了名为“景龙金殿圆”的勐泐地方政权;元朝设车里军民总管府;明清改为车里宣慰司;民国时期设立思普沿边总局,后改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6月改为自治州,辖有景洪、勐海、勐腊三个县,总面积为19220平方公里。
相传有个叫帕雅拉吾的傣族首领,为了捉到一只金色的鹿,翻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大河,眼前现出一泓美丽的金湖,金鹿跃入金湖,刹时湖面莲花盛开,湖边林木苍翠,百鸟啼鸣。帕雅拉吾深深地爱上了这“美好而神奇的乐土”——勐巴拉纳西,这就是今日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千田”。“西双”即十二,“版纳”为一千块田。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区域划成十二个田赋单位,每个“版纳”为一份田赋额。后来,他又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十二个行政区。
西双版纳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生长着两万多种植物,仅热带高等植物就有大约5千种,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也是天然动物园,有珍禽异兽200多种。同时也是“南药之乡”、“普洱茶”的原产地。
有趣的傣语地名
类似“西双版纳”这样的傣语地名在傣族地区多不胜数,但其汉语字面意义与其实际含意相差甚远,所以对这些地名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勐龙飞龙没有龙,弄岛冰岛未见岛,姐告姐相非姐妹,南京不是石头城”的打油诗就是对这种状况的说明。傣语“龙”是大,勐龙、飞龙是“大坝子”、“大树荫”;“岛”为青苔,弄岛、冰岛是“长青苔的水塘”和“长青苔的角落”;“姐”为城,姐告、姐相是“老城”、“宝石城”;云南省镇源县有南京乡、南京街,瑞丽县有南京里,其实傣语中“南”为江河、水源、“京”为吃,“里”为好,“南京”就是有水吃的地方,“南京里”就是有好水吃的地方。
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是黎明之城的意思,“景”为城镇,“洪”为黎明。传说佛主释迦牟尼四处巡游传教,当抵达该地时,正是夜尽天晓,雄鸡啼鸣的时候,于是佛主便将此地命名为“黎明之城”。佛祖继续前行,走到今景洪庄洪路时,正值早餐时分,于是便有:“庄洪路”之称。“庄洪路”为傣汉语混用地名,“庄洪”为傣语,意为头道餐即早餐,“路”是汉语。佛主绕过勐养蹬上基诺山的曼坡时,回首眺望,发现还有一小块地方自己没有走到,于是惊呼“勐养囡!”——还剩下一小块地方!此地便有了勐养或小勐养之称。“勐”为地方,“养”为剩余,“囡”为小。以上地名来源于佛教,不难看出傣族人民对佛主的敬仰与崇拜之情。
还有一些与自然环境、物产资源有关的傣语地名。嘎栋区的曼浓罕,意为“金湖寨”。“曼”为寨,“浓”为湖,“罕”为金子。据传,此地原有一湖,常有金马鹿前来饮水,遂得此名。这便让人联想到帕雅拉吾追逐金鹿来到神奇的西双版纳的传说,也许这里就是当初金鹿跃入的金湖吧。勐海县的勐混,意思是河水倒流的地方,“勐”是地方,“混”是倒退。勐混县境内有一条河叫南混河,意思是转道而流的河。传说南混河原本从格朗河流向东南,佛祖经游此地,用神杖向西一指,河水便转道向西倒退流去。于是就有了“南混”、“勐混”之称。还有勐腊,意为产茶之地;勐仑,意为软石之地;磨黑,意为“盐井”;磨整,意为“铅井”等等。
习俗/礼仪
傣族人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等佛家圣物。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傣族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开门节,均为小乘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都和当地汉族一样。
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桌子,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人称为“去拉曼”,意思为保护神,每年要祭拜两次,栽秧前祭拜是为了祈求丰收,秋收后祭拜是为了感恩。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在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傣族每年农历三月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服饰
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其不同的装饰代表着其支系的服饰文化。尤其是新平"花腰傣"服饰和金平清代傣族服饰很有文化价值。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颇能体现出热爱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个性。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一般常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以白布、水红布或蓝布包头。
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身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各种傣族妇女服饰均能显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
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尖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节庆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开门节,均为小乘佛教节日。
傣族的天文历法
西双版纳傣族常用的算术叫“维萨算”,受汉族的影响较多,也有其它民族的影响。傣文算术书中的乘法口诀,有从汉族口诀翻译的,也有其它民族的;使用时要用本民族语言。傣族算术没有加、减、乘、除符号;计算方法是从左至右,边计算,边将已计算过的数码擦掉,最后剩下得数。善于计算又懂得历法的人,能用这种方法准确地推算出闰年、闰月和日月蚀。�
傣族把历法叫“祖腊萨哈”或“萨哈拉乍”,有很多记载和研究历法的书籍。常见的历法书有两种:一种是推算节令时间的,其中列有很多表格,把很多年历书的主要内容都排列在上面;另一种是年历。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的元年。傣历以六月为岁首,至第二年六月为一周年,由于闰年和闰月,年节在六月的哪一天不固定,有时也可能延至七月。傣历年节要过三天或四天,第一天为除夕,是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最后一天,第三天或第四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其余的一天或两天既不属旧的一年,也不属新的一年。傣历有闰年,也有闰月,平年十二个月,单数月为大月,每月三十天;双数月为小月,每月二十九天,一年共三百五十四天。每隔三至六年闰年一次,固定在八月,这年八月为三十天。闰月是两年或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固定闰九月,是三十天,这一年又称双九月。傣历的一月称登景,二月称登甘。傣历是按月亮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的。因此,每个月的日序和汉族农历的日序基本一致。傣历还把每个月的上半月的每天依次叫做月上一日,月上二日……;把下半月的每天依次叫做月下一日、月下二日……。十五日月亮圆称登柄,月末一日称登达。傣族一月为四周,每周有七天或八天的计日法。傣历和农历一样,用干支纪年和纪日;不过傣族十二地支所代表的对象和汉族不完全相同,如“子”不以表鼠而代表大象,“辰”不代表龙,而代表蛟或大蛇。�
傣族根据当地气温特点,把一年分为三个季节,傣历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实际上一年明显地只分旱季和雨季。德宏、耿马、新平、元江等地,主要使用汉族的农历。
�6�1 傣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等河谷平坝地区。人口839797人(1982年统计)。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信仰小乘佛教,同时还保留原始多神崇拜的习俗。傣族历史悠久,其先民2000年前就定居于中国西南部,以“掸”和“擅”的名称载于中国史籍。傣族音乐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包括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4类。
�6�1
�6�1 民间歌曲山歌、叙事歌、悲歌、宗教歌等。
�6�1
�6�1 山歌多由青年在田野、山林独唱或男女对唱。有的表达爱情、赞美家乡、歌颂幸福生活,有的为即兴编唱。德宏地区山歌主要有“喊嘛”与“喊同卯”两种。①芒市、盈江等地的喊嘛又分城子山歌(傣语称“喊嘛勒勐”,意为流行于城镇的山歌)、坝子山歌(傣语称“喊嘛勒姐”,意为流行于农村的山歌)两种。前者较柔和,后者较明朗。各地流行的喊嘛风格较接近,音乐的基本特点是:曲调较抒情,多用级进、小跳,宫、商、羽、徵等调式较多见,有时在结构内部出现调式交替或向下属方向的离调、转调。流行于各地的老调山歌(傣语称“喊嘛板淘”)及流行于遮放地区的说唱山歌(傣语称“旦喊嘛”),皆可归于喊嘛一类,但风格略异。下例是德宏芒市城子山歌:②喊同卯,是流传于瑞丽一带的山歌,音乐爽朗热情,多用徵调式,节奏自由,曲调中七度下行跳进及结尾连续上行跳进及上滑音,颇具特色。喊同卯用于男女对唱情歌时,称为“喊必央爽”,意为相爱歌。瑞丽还流行缅甸傣区的山歌“喊傣亮”、“喊楞挡”等,音乐别具一格。下例是德宏瑞丽的喊必央爽:
�6�1
�6�1 除以上所举各种歌舞音乐之外,傣族地区还流行多种民间舞蹈,如象脚鼓舞、孔雀舞、鱼舞、马鹿舞、铓锣舞以及其他多种鼓舞等,均用打击乐器伴奏。
�6�1
�6�1 说唱音乐主要流行在西双版纳及孟连等地。傣族人民在逢年过节、建造新房、婚嫁生育、赕佛仪式等活动时,都邀请民间歌手到场演唱助兴。这种半职业性艺人在西双版纳称“赞哈”,在孟连称“窝甘”。各地流传的曲调有“赞哈调”、“窝甘调”、“孟连调”等。由一人演唱,一人伴奏,伴奏乐器分别用筚、西玎,曲调与语言结合紧密,节奏较平稳,音乐结构基本是乐段的变化反复,唱词多押腰韵。由于唱词的结构较自由,故乐句数量及长短也不固定;乐器伴奏常与唱腔声部形成支声复调的关系。
�6�1
�6�1 戏曲音乐傣剧是在傣族民间歌曲和歌舞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借鉴了汉族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段,流传于德宏、保山、临沧等傣族聚居区。傣剧包括多种男女唱腔,男腔多用羽调式,女腔多用徵调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傣剧吸收了多种傣族民歌和舞曲,丰富了唱腔,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傣剧唱腔基本是上下句组成的乐段及其变化反复。由于唱词字数可多可少,因此唱腔乐句长短不一。过去,傣剧只用小堂鼓、锣、镲等伴奏,后逐步采用了多种民族乐器及西洋管弦乐器,组成新型的傣剧乐队。
�6�1
�6�1 傣族的民族乐器属于吹奏乐器的有筚、葫芦箫、竖笛、木叶等;弹拨乐器有玎琴、口弦等;弓弦乐器有西玎、牛角玎等;打击乐器有象脚鼓、光隆、光边、光邦、铓锣、镲等。象脚鼓、铓锣、镲的合奏是傣族器乐合奏的主要形式。
�6�1
�6�1 从50年代起,中国文艺工作者对民族音乐遗产进行了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在西双版纳成立了赞哈协会,组织民歌手的演唱、创作活动。各族音乐工作者创作、改编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其中有傣剧《娥并与桑洛》,舞剧及**音乐《孔雀公主》,舞蹈音乐《孔雀舞》、《小卜少》、《追鱼》、《送粮路上》,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我的家乡》等。
本文2023-08-07 03:33: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