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是怎么形成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7浏览:1收藏

避讳是怎么形成的?,第1张

  在《辞海》中这样解释“避讳”:“封建社会对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免写出或说出叫避讳。”在中国,避讳有悠久历史,《礼记·典礼》载曰:“名字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明文规定取名的避讳;后来,《左传》又加上“不以畜牲,不以器帛”的词条,正式宣言“六避”。可见,早在周代就已出现了避讳。

  不过直到战国时,避讳还没有一整套制度。秦汉以降,大一统的政局形成并得到巩固,君主之尊无以复加,儒学在上层建筑中逐渐占有统治优势,避讳制度也日臻完备。五花八门的讳禁犹如网罗,兜揽了臣民的全部言论行为,稍有触犯,轻则遭谴,重则患祸,乃至灭家灭族。于是避讳之道自然而然地发达起来,成为所有人不可不懂的一门学问。

  避讳有“国讳”、“家讳”、“圣讳”等三种形式。

  一、国讳,即当朝皇帝和其七世以内祖先的名字。如秦始皇名“嬴政”,秦历中改“正月”为“端月”。溺器以前叫“虎子”,唐代避李渊祖父“李虎”的讳,一律改叫“马子”,现在马桶之称就是由此而来。宋朝的国讳尤其厉害,皇帝的七世祖以上的祖宗名字,都得避讳。

  二、家讳,即父母祖先的名字。作为小辈,在日常言行或行文用字时要回避。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所以在《史记》里,跟他父亲名字相同的人一律改名,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

  东晋桓玄初任太子洗马时,设宴款待来客,来客因酒冷而呼侍者温酒,桓玄因此哭泣,原来桓玄父名 “温”;南朝范晔,因父名“泰”,便推辞太子詹事这一官职,因“太”与“泰”同音,犯了家讳;杜甫母名海棠,因此不作咏海棠的诗;苏轼的祖父名“序”,所以苏轼碰到写“序”的地方,改成“引”字。

  三、圣贤讳,就是圣贤的名字,主要指至圣孔子。孔子名“丘”,宋朝时读书读到“丘”字,要念成“某”字;清朝时,天下姓“丘”的,加耳字旁改姓“邱”,要读成“七”字。

  在历代古籍中,避讳字的书写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改字法,即对避讳之字不用,另择他字代替。所改名称多种多样,如:

  (一)避讳改姓。汉宣帝名“询”,荀、询同音,“荀”姓改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唐玄宗名“李隆基”,姬、基同音,“姬”姓都姓了“周”;唐武宗名“炎”,避及啖,“啖”姓改为“澹”。

  (二)避讳改名。汉光武帝名“秀”,为避秀字讳,改“秀才”为“茂才”;东晋人为避晋文帝“司马昭” 讳,把“王昭君”改名“王明君”;唐太宗名“世民”,为避讳,“世”都改为“代”,“民”都改为“人”;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本作“姮娥”,因避宋真宗 “赵恒”讳改称的。

  (三)避讳改地名。汉文帝“刘恒”,因讳将“恒山县”改为“常山县”;南京本名“建业”,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建业时,因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名“建康”。

  (四)避讳改物名。节气“惊蛰”,先秦时叫“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清初,为避康熙(玄烨)之讳,常与生地配伍的中药“玄参”改叫“元参”。

  (五)避讳改国名。秦朝时置“钱唐”县,唐时便改为“钱塘”;唐朝曾置“明州”,到明朝时改为“宁波”。

  二、空字法,即将应避讳之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或直书“讳”字。《史记孝文本纪》:“元年正月,‘子某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某”即汉景帝刘启;唐人写《隋书》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徐世绩”分别写成了“王 充”,“徐 绩”,中空一字,不懂为讳之道者,常误抄成王充、徐绩。

  三、缺笔法,即不写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或中间一笔。

  避讳还衍化出不少幽默故事,凭添了一些笑料。南宋钱良臣有一子喜爱读书,每读经史见有“良臣”两字时,因避讳就改读为“爹爹”。一次读《孟子》中“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两句,就改口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一时传为笑谈。

  古代常州每年元宵要大放花灯,太守田登因其名与“灯”字谐音,将元宵前夕的告示写成“本州岛照例放火三天”,从而留下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柄。

  因避讳闹个笑话,算不上什么,避讳有时还事关个人的前程命运,甚至是身家性命。唐代诗人李贺才华横溢,但因其父名叫李晋肃,为避父讳而断绝了仕进之途,二十七岁便郁郁而终,韩愈为此事专撰《避讳》一文以伸其怨:“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避讳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人们利用它去辨别古书、文物的真伪,或敲定书籍版本的确切年代。

  因为某个时代出版的书,没有避当代君主的圣讳或个人祖辈先人的私讳,则是伪作无疑。但署名隋朝王通的《六经》,书中避唐高祖“李渊”讳,将“戴渊”改为“戴若思”,隋人避唐人讳,显然是后人伪作;宋钦宗名“桓”,因桓、纨读音相近,宋代避“纨”字的讳。而宋代黄庭坚的书法《千字文》中的“纨”和“丸”避了讳,但黄庭坚没有活到宋钦宗时,可以肯定这就是一副品。

  本文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摘自香港《大公报》),作者:刘翠领,原题:《古往今来话“避讳”》

明朝是按辈分取名,明朝皇帝第二个字是朱元璋取好的辈分不避讳,其他朝代基本都是避讳的李世民,就避讳 “世”“民”两字赵匡胤,避讳“匡”,让弟弟 赵匡义改名赵光义清朝皇太极是满族名的汉译,那时满族没有汉化,不讲究避讳,如努尔哈赤的 2个弟弟分别叫 舒尔哈齐和雅尔哈齐顺治入关后开始汉化,学汉族避讳,康熙更是学汉族排辈分取名,所以雍正登基后兄弟中的“胤”字全都改成“允”字但是乾隆登基后,怕改名麻烦,开始规定后代辈分用字不在避讳,乾隆的兄弟们 弘时 弘昼 都不曾改名以后的嘉庆、道光、咸丰几朝都不在更改辈分用字

 1明朝皇帝的名字只要避一个字,而叶向高的高字不避讳,朱高炽的炽字要避讳

  2清朝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但是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就是天命、天聪、顺治,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名字没有避讳。

  所以清末薛福成不用避讳。

  第一代皇帝,朱元璋,不避讳;

  二代,允炆,避讳炆;

  三代,棣,避讳棣;

  四代,高炽,避炽;

  五代,瞻基,避基;

  六代,祁镇,避镇;

  七代,祁钰,避钰;

  八代,见深,避深;

  九代,佑樘,避樘;

  十代,厚照,避照;

  十一代;厚熜,避熜;

  十二代,载垢,避垢;

  十三代,翊钧,避钧;

  十四代,常洛,避洛;

  十五代,由校,避校;

  十六代,由检,避检。

  清朝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讳的,但是它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就是天命、天聪、顺治,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这三朝名字没有避讳。

  第二个阶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触了汉族的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就实行皇帝的名讳,就是牵扯到皇帝名字的时候,要避讳,读音、写字都要避讳。方法是缺末笔。

  第三个阶段就是嘉道,嘉庆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绵宁”,在这个时候,乾隆做了一个规定,他按汉族的排辈,大家知道孔子的后裔不是排辈吗!孟子的后代不也排辈吗,乾隆说爱新觉罗的后代要排辈,他就给排了,从乾隆以后“永、绵、奕、载”,“溥、毓、恒、启”是后加的,凡是乾隆儿子辈都得带“永”字,孙子辈都得带“绵”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问题就来了,那乾隆的儿子是“永”字辈,乾隆的继位人就是嘉庆,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虑一个问题,这个“永”字是经常写的,经常用,那天下所有的“永”字避讳起来这事情就比较复杂,乾隆想了个办法把这个“永”字改了,改成“颙琰”,这个字不常用,避讳起来就简单一点。但是在写的时候,还要避讳末一笔,“琰”字也要换一个写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讳的“永”字就相对来说简化了一点,这是嘉庆。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属于“绵”字辈,“永、绵、奕、载”,“绵”字辈,皇帝又说了“绵”是老百姓衣服里头必须用的字,经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绵”字都避讳的话,就比较复杂,说改一下,皇帝把这个字变通一下,变成一个不常用的字,音相近,“旻寕”这样相近。这样,天下所有的“绵”字都可以不避了,那“旻”字你写的时候也不能这样写,皇帝再要做文章、出书、考试碰到这个“旻”字的时候,这一点不写,这一点敬避,“寕”字呢,也要做一个变通,变成一横一竖,它原来是宝盖头下面一个“心”字,到这个时候,“心”字改成了一横一撇,这样来敬避一下,这是第三个时期,嘉道时期。

  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咸丰大家知道叫“奕詝”,“永、绵、奕、载”,“奕詝”,这个时候又简化了,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奕詝,第一个字不避讳了,就避讳第二个字,就避讳这个“詝”字,“詝”字怎么避讳呢?就缺末笔,最后这一笔不写了,讳缺,叫避讳,把它缺这一笔,就写成奕詝就可以了,这是比原来又简化了一点。咸丰之后就是同治,同治的名字叫载淳。我们讲了叫“永、绵、奕、载”。载淳,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只避讳第二个字,第二个字,载淳的“淳”跟“亨”字读那个音,换一个写法,载淳的“淳”这么写,这么来表示避讳。再底下就是光绪,“永、绵、奕、载”嘛,光绪是“载”字辈,光绪的载湉,也有叫载湉的,“载”字不避讳,就避讳最后这个字,这个字怎么避讳呢?就是避讳最后一笔。“口”字不封口,这要是考举人,考进士,牵扯到这个字,如果多写了一笔,肯定这进士、举人都考不上,这是光绪。宣统,宣统叫溥仪,还是第一个字不避讳,第二个字避讳。“仪”字,第二个字怎么避讳呢,叫讳缺末笔,最后这一撇不写。这是清朝皇帝名字避讳分作这么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天天顺这三朝,名字不避讳只是在《玉牒》《实录》等重要场合,上面贴上一个黄签,第二个时期就是康、雍、乾的避讳。第三个时期是嘉、道,改一个字,讳笔。第四个时期就是咸、同、光、宣,皇帝名字两个字,第一个字不避,第二个字缺最后一笔。

一般而言,古人避讳是有一定规则的,班固在《白虎通义·姓氏》中归结过“五不讳”,《讳辩》中也有三不讳的讲法,归纳来说是以下八条:

①讳名不讳姓:“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孟子·尽心下》)

②二名不偏讳。

③不讳嫌名。

④父已死,不讳祖名。

⑤君前不讳父名:“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讳辩》)

⑥己桃不讳。

⑦临书不讳。

⑧临文不讳。

在各个朝代这些规则又均有变迁。

会避讳的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

举个例子

像唐玄宗的另一称呼唐明皇,主要是清代康熙年间为了避讳康熙本人的名字玄烨,而采取用谥号来称呼的习惯

康熙即位时,共有一兄四弟,与他都不是同母所生。其中六弟厅绶(生母为庶妃唐氏)卒于康熙四年(1665年)十一月,年仅七岁,八弟永干(生母为庶妃穆克图氏),是康熙最小的弟弟,卒于康熙六年十二月,年仅八岁。比他长1岁的皇兄福全(生母为宁悫妃董鄂氏),小3岁的五弟常宁(生母为庶妃陈氏),以及小6岁的七弟隆禧(生母为庶妃钮氏)。因为名字都不一样,所以康熙继位后不存在避不避读的问题。事实上,避不避讳得看继位新君的想法,有些皇帝不一定太在乎,或者是因为避讳太麻烦,比如乾隆的弘字、咸丰的奕字、同治光绪的载字、宣统的溥字都没有避讳。

比较特殊的是康熙的五弟常宁,在康熙时没有避讳,到了道光时,因道光名字中有一个“宁”字,因此,道光帝给这位叔高祖把“宁”字改为“颖”字,算是避讳。因此,有些档案文献中也把常宁写成常颖。

这个是一定要避讳的,皇帝的名讳在古代来说是很尊贵的,如果和皇帝名讳相同,都要改名字的,就像雍正登基之后,他的名字是胤禛,他的兄弟都要避讳胤字,全部改名为允,如前太子胤礽自雍正帝继位之后,其改名为“允礽”。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我觉得你要问的应该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和兵家。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宣扬“仁政”,认为“民贵君轻”,主张“法先王”。儒家的代表人物还有荀子,他赞扬富国强兵的制度或政策,尤其赞扬秦国。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他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他主张“尚贤”,反对世卿世禄制度,要求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主张“非攻”,要求有一个安定的政治局面,反对互相侵犯;他提出“兼爱”的理论,对卑贱的人也要给予平等的地位,当然这在当时只能是一种幻想。道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一书提出了祸福相依等朴素的辩证法观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倡导“小国寡民”的理想境界。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他著有《庄子》一书。庄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叫做“道”。事物万变无常,没有什么是非标准;他还认为要想社会安定太平,除非把一切都毁灭,还说人生只是一场大梦。法家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韩非出身于韩国的贵族家庭,《韩非子》一书是他总结前期法家思想的成果。韩非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法”是根本,“术”是政治斗争的策略手段,“势”是君王的地位和权力,只有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韩非曾为秦所用,他的学说也成为秦代的官学,对秦始皇统一中国、巩固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兵家:兵家的鼻祖是春秋晚期的杰出军事家孙武,当时著名的兵书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兵家的代表有项羽龙且蒙恬章邯范增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