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的蒙学读物,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往后依次应该读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8收藏

小孩的蒙学读物,从三字经千字文开始,往后依次应该读什么?,第1张

蒙学时是我给孩子定的:弟子规(据说是浓缩的论语)、三字经(天文地理数学历史的萌芽)、千字文(古时专用的识字教材)

后面的是小家伙自己安排的:《老子》、《论语》、《大学》、《孟子》、《中庸》,觉得这个顺序有铺垫并且将繁易错开,挺不错,就同意了。 而《易经》是群经之首,万经之王,我的构想是等小朋友将来学有余力之时再来读易经、诗经等。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王财贵教授所提倡的顺序是:“一开始所选用的教材是论语、老子和唐诗,一是儒家之本,一是道家之源,一是公认的文学之宝,三本都是很重要而基本的,可供采择给初学者。当然这三本都背过了,或许可以让他背孟子、诗经、易经等……”

七田真的说法是,其实不管所读的经典为何,作用都是一样的,经典就是一种可以实现大脑素质飞跃的工具。

三字经里的说法:“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史籀篇》。

拓展知识:

史籀篇,蒙学课本。

《汉书·艺文志》著录《史籀》十五篇,谓周宣王太史作,以教学童,字与孔子壁中古文异体,秦人所作《仓颉》、《爰历》、《博学》,文字多取自此篇。近人王国维著《史籀篇叙录》及《史籀篇疏证》,认为战国以前未见称述此篇,西汉末刘向校书,始予著录;因籀意为诵读,非人名,其句首盖云"太史籀书",故名。

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

原书四字一句,编成韵语,是教学童识字的课本,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汉书·艺文志》注谓"周宣王太史作"。《说文解字·叙》也以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近人王国维则认为"籀"是诵读之意,原书首句"太史籀书",便以"史籀"二字作书名。据《汉书》与《说文解字》记载,共十五篇,但未说明字数。

存于《说文解字》者223字,与秦系金文及石鼓文在字体上颇相类,王国维认为属周秦间西土文字。字体较小篆繁复,字呈正方形,笔划优美。该书已佚,若欲参考字型,此书两千多字中,《说文解字》有收录约两百字。

用字较小篆不同,如"奸"作"奸"又如"乃……"作"乃……"又如"草"作"茻"(呈四"屮"堆栈状)又如"好"作"子+女"等等。

《史籀篇》中出现的文字被称为"籀文",是"大篆"的其中一种。

唐兰、高亨、周谷城、李学勤等则据大量资料证明实有其人。其书建武时存九篇,章帝时王者加以解说,晋世,所存亦废。今据《说文》籀文考察,其字体左右布局均衡,线条匀称齐一,形体繁复,象形象意成分减少,圆转方折的线条笔划的意味浓重,很可能是经过审订、整理、规范的字体,故以编写课本。

蒙养教材启蒙教学的途径各有不同,而识字和习字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自古就有各种字书的编纂。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周时有教学童用的书——《史籀篇》。秦代李斯作《仓颉》、赵高作《爰历》、胡毋敬作《博学》。汉初乡里的教书先生将三书合在一起,编成《仓颉篇》,断60字为一章,共55章。因该书重复字多,成帝时李尚取其中的正字作《元尚篇》,平帝时扬雄又删去《仓颉篇》中的重复字,并另补充一批有用的字,续成《训纂篇》89章,东汉班固再续13章,共102章,作到无重复字,已将当时“六经”及各种典籍中所出现的字基本上包括在内。可见汉代学者在精心编纂字书方面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上述字书早已佚失,从现存《苍颉篇》残片看,编排体例是四字一句,有韵,用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汉代字书流传至今的是元帝时史游所作的《急就篇》。该书以七言韵句为主,间以三言、四言句,按文字含义的类别组句,包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和有关自然、社会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尽量减少重复字的出现,具有简练、易记和实用的特点,所以自汉至唐,一直是广泛使用的识字教材。

所谓蒙学就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在历史上,“蒙学”一词到宋代才出现,不过古代对儿童的蒙学教育早就出现了。一般来说,蒙学是古代系统教育的最初级阶段,它对人的性格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蒙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及教材。了解古代的蒙学发展,是有利于今天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家庭教育发展的。

 一,夏商周:官方垄断的小学教育

宋朝之前,并无蒙学的概念,但是有小学的概念。古人认为的小学教育阶段大概处于8岁到15岁之间。不过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年龄限制,有些儿童可能在3岁甚至2岁就开始接受蒙学教育了。早在原始社会,早期的蒙学教育就已经出现,主要是教授生活技能、道德习惯。

到了夏商周,国家形成了,文字也形成了,教育开始成为了一个较为专业的部分。贵族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就开创了学校,其中儿童的教育主要是在小学进行。《古今图书集成》说“夏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礼记》记载“殷人养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右”,郑玄认为左学就是小学,可见专门的小学学校已经出现。西周时期,中国的学校制度进入了完善阶段,对于小学教育也有相对完善的体系。

三代的小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识字、道德、礼仪、书法、算术、舞蹈、音乐、体育、军事等。在识字书法方面,史料记载西周时期出现了专门字书,以供小学教学之用。《汉书》记载周宣王时期的太史写下了《史籀篇》,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教材,可惜已经失传。在认字的同时,也要练习书写,当时练字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从天干地支开始的,《内则》说“九年教之数日”与“十年学书计”,数日就是北背诵六十甲子,学书就是能够将之写出来。这一点在殷墟出土甲骨中得到了证明。甲骨中发现了一些练字骨片,基本都是选用干支作为练习的文字。数学方面,先学习数字顺序,然后运用于甲子纪日,再学习十进位和四则运算。《周礼》记载当时有了“九数”,也就是学习“九九乘法”。

有一甲骨片,上有五行字,重复刻着从甲子到癸西十个千支,细加比较,其中有一行刻得整齐精美,其他四行则字迹歪斜不整,中间夹着二三个刻得整齐的,显得不协调。据郭沫若的分析估计,那一行整齐精美的字是教师刻的字样,另外四行是学生的练习,当中夹着那几个较整齐的则可能是教师手把手而刻得较合要求的。——《中国教育史》

甲骨文

道德教育是三代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三代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十分强调孩子的孝道。古人认为最基本的道德就是孝,教育的“教”字从“孝”,“孝”的甲骨文是“之曲伏于父”的样子,而“攵”则是手拿木棍的样子,这或许就是“黄金棍下出孝子”的来源吧。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有了孝,后代才会遵守父亲的志愿,听从父亲的命令,继承父亲的事业。教的甲以孝为基础,周人的仁、义、忠、信等道德观念也成为了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

夏商周时期的教育是贵族垄断的教育,因此对儿童也进行简单的军事教育。“六艺”中的射和御就是属于军事教育的内容。这种军事教育长期对后来的贵族、士族家庭教育有影响,如秦汉之交的项羽“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后来又学兵法。贵族的子弟有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执干戈以卫社稷”,学习军事技能,是其阶级性的表现。

二,私学启蒙教育的兴起

春秋战国以来,贵族垄断教育的情况被打破,私学兴起,民间相应的蒙学教育机构也出现了。我们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就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上有专门进行了儿童教育的私塾。百家之中,儒家是最重视教育的,他们写下了许多有关于教育的文章,如《礼记》中的《学记》《大学》《乐记》《中庸》以及《论语》《孝经》等,这些许多成为了后代蒙学教育的基本素材。关于对人性善恶的争论,以对后来的教育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秦朝时期,推行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私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那时候的儿童基本只能在官方的教育机构中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之前的识字、书法、算术之外,还增加了法律知识。秦朝统一了文字,也就是需要了新的文字教科书出现。其中李斯《仓颉篇》就成为了全国性的官方识字、书法教材。

《仓颉篇》

到了西汉时期,废除了“挟书律”,允许开办私学,于是出现了书馆、经馆等私学机构,其中书馆主要是小学阶段的私学机构。书馆的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识字和简单的算术。当时使用的识字教材有《仓颉篇》《急就篇》《凡将篇》。其中《急就篇》是当时使用最广泛的识字教材,它是汉元帝时期的黄门令史编辑,总共有2000字,其句子一般是三、五、七字,有韵律感,内容包括姓氏、器物、生活常识等。这本教材直到唐朝才被取代。第二个阶段,儿童开始接触思想教育,阅读《孝经》《论语》《尔雅》等书籍。汉代的私学教育反映了当时儒学独尊的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的兴起,私学教育主要在庄园内进行了,私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世家大族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保持优良的传统,因此形成了许多家庭教育的文章,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孙谦的《戒外孙书》、陶渊明的《命子十章》、魏收的《枕中篇》等,其中以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作为著名。在学习的内容上,打破了儒家独尊的局面,也涉及诸子百家、文史等方面的文章。在蒙学教材方面,士族开始自己撰写教材,如南朝的周兴嗣编撰了《千字文》,既是一本识字课本,也是一本儿童学习的百科全书。

三,唐宋元明清:蒙学的繁荣时期

唐朝以来,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唐朝时期的小学教育基本是依靠于私学,并且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当时的小学体系有村学、私塾、家塾、家学等。村学就是村中的小学,附近的儿童可以在其中学习;私塾是文人自己开办的小型教育机构,一般设置在老师家中。当时的城市和农村都有私塾存在;家塾就是家族创办的小学,专门培养家族内部或者亲戚的孩子,一般不接纳其他外人;家学就是贫困的家庭中,有文化的人对家中的子弟进行教育,唐代大诗人元稹小时候就只能接受家学。

到了宋元时期,蒙学教育达到了一个顶峰的状态。宋元时期有了较为完善的官学体系,其中县和县以上级别设置有小学。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1102年北宋下令“天下州县并置学,县置小学”。元朝继承了宋朝的政策,初期“令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小学,选老成之士教之,或自愿招师,或自受家学于父兄者,亦从其便”。1286年,元朝进一步推广小学的设立,下令全国各地农村每50家组成一社,每社设立学校一所。官府创办的小学在规章制度方面有完善的规定,如宋朝的《京兆府小学规》不仅规定了教师每日教授的内容,还将学生分为三等,因材施教。

明清时期,又继承了元朝建立社学的制度。1375年,朱元璋“诏天下立社学”“府州县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明朝的教育已经开始出现了强制色彩,也就是规定8岁到15岁的民间儿童必须进入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明朝吕申的《社学要略》对明朝的社学制度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清朝继续在全国各地建立社学,同时又出现了义学、井学。义学是一种特殊学校,主要接纳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孤儿以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孩子入学。井学是专门设置在云南等边疆地区的学校了。发达的官方小学和私学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十分完善的蒙学、小学网络了。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的发达还体现在了教材方面。该时期的蒙学教材的数量巨大,类别丰富,影响深远。在道德教育方面的教材有《千字文》、《劝学》、《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百科常识类的有《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诗歌方面的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神童诗》等;识字类的《开蒙要训》《百家姓》《文字蒙求》等。总体而言,这些启蒙读物基本都在宣扬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如《神童诗》说“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明显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价值观念。因此,对于古代留下来的蒙学教材,应该要进行了仔细的筛选,甚至还是去除部分章句,如此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是官学和私学相结合。蒙学教育机构的设置范围不断扩大,到达明清时期基本覆盖乡村地区。在教学的内容上,重点是识字和思想教化。中国古代长期受到宗法思想和儒家思想,因此在教材方面基本都是宣传儒家的道德观念。这些观念直到现在还在影响中国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中国古代的蒙学教育也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过于重视文化知识,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教授,忽视了艺术、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教育。

  摘 要:《三字经》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充分体现了蒙学的教育价值取向,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二是强调道德教育的地位,三是重视学习对成才的作用,四是重视科学的教学方法,五是重视知识的全面传授。

关键词:蒙学教材;《三字经》;教育价值取向

“蒙”有幼稚、暗昧之意,《易经》中《序卦》曰“蒙者,蒙止,物之稚也”。幼童于事多暗昧,因此称之童蒙。启迪童稚,消除暗昧称之启蒙,或称之发蒙。《辞海》对于蒙学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曾被列为蒙馆教学的课本,是古代蒙学教材的典范之作。历史学家周谷城曾评价“《三字经》对当时普通人所受的教育,以及他们通过教育而形成的自然观、神道观、伦理观、道德观、历史观,确实要比专属文人学士的书中,有着更加充分而鲜明的反映。”“《三字经》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价值”。《三字经》对于古代蒙学教育价值取向有着鲜明的体现,即通过采取教育的方式,培养儿童的伦理道德,激励儿童努力学习,采取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知识传授。

一、重视教育对人的作用

《三字经》重视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开篇就引用了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定下了全文的基调,即重在“习”上,并主张“教之道,贵以专”。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首先,列举了孟母三迁的例子,以此说明社会环境会对人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接着,借助孟母断机杼,窦燕山教子有方的例子论证“养不教,父之过”的观点。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的大学问家,与孟母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窦燕山的五个儿子之所以能够被世人称颂,也是与窦燕山的正确教育不可分的。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例子并不少,这均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可能真正成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教育子女的义务和责任,在孩子的一生中有着任何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明确提出“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把子女送进学校,身为教师千万不能有怠惰之过,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因此,在儿童的教育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使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对儿童教育的合力,以更好地引导儿童发展。

二、强调道德教育的地位

《三字经》明确提出“首孝悌,次见闻”。认为人生首要的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才是多观天下之事,多闻古今之理,来增长见识。全文用了大量的篇幅,训导儿童要从小学习“三纲”、“五常”、“十义”等伦理规范。提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要求在少年时,应亲近明师,交结贤友,学习礼节仪文。列举了年纪尚小的东汉人黄香和汉代人孔融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孝与礼的重要性。“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子。为人子女,应该孝敬父母,以尽为人子之道。“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就是说长幼有序,儿童应从小就懂得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由此可以看出《三字经》带有浓烈的“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

三、重视学习对于成才的作用

《三字经》充分体现了重视学习的教育思想。“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有什么用呢?这里可以看出,《三字经》不仅仅是重视学习,而且强调学习应该是从小抓起,否则,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如果不经过打磨雕琢,就和石头没什么两样,不可能成为精美的器具,同样人不经过学习,也是不可能明白礼义的,就不可能形成高尚的道德行为,不可能成才了。在文中,列举了学识渊博仍好学不止的孔子、官至中令仍不忘苦读的赵普,家庭贫穷仍自勉勤苦的路温舒、公孙弘、车胤、孙康、朱买臣、李密等一大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历史人物事例,宣扬刻苦攻读儒家经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刻苦攻读儒家经典,才能得到出仕的机会,才能成为“上致君,下泽民”的人,也才能“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四、重视科学的教学方法

蒙学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作为蒙学教材的《三字经》对于这一点有很好的体现。《三字经》强调作为引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讲究教学方法,“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强调儿童学习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指出做学问,读书求学,必须打好求学初期的基础。只有在学好了关于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及事亲敬长之义的基础知识的《小学》以后,才能学习较为深入的《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即只有通晓《孝经》,熟知《四书》之后,才能开始学习更为深奥的《六经》。“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由此可见,《三字经》要求儿童的学习按照从儒家经典到诸子百家再到史的顺序进行。

另一方面,从《三字经》的编写形式也可以看出古代蒙学教育对教学方法的重视。《三字经》注意从儿童所熟知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入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如“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三字经》采用三言韵语的形式,句子短小,语言简洁,优美精炼,整齐押韵,句与句之间衔接自然连贯,语义顺畅,浅显明白,通俗易懂,极富口语化,吟诵起来生动活泼,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富有乐感,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切合儿童多记性、少悟性的年龄特点。张志公先生在具体分析后高度赞扬到:“用简短(三四个字)而整齐的韵语,好处在于便于记忆,但是往往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写得艰深难读或者牵强硬凑,一是容易写得呆板。《三字经》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这两个缺点。拿文言的标准看,《三字经》的语言是相当通俗的,无论如何,比《千字文》通俗很多。除了个别句子之外,没有勉勉强强硬凑字数,硬押韵的毛病。从句法上看,可以说得上是灵活丰富,包罗了文言里各种基本的句式,既有训练儿童语言能力的作用,又使全书的句子显得有变化,样式多,不枯燥。”[1](P23)

五、重视知识的全面传授

蒙学教育重视知识的全面传授,蒙学教材以识字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自然、社会知识,上至天文地理,宇宙形成,下至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内容丰富多彩。

《三字经》历来为人们所极力推崇,被历代学者誉为“千古一奇书”、“袖里通鉴纲目”。[2](P197)历史学家吴晗曾说过:“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三字经》可以作为初学者阅读中国古籍的线索。”《三字经》全书虽仅仅1000余字,但有条不紊地涉及了教育、伦理、天文、地理、历史、儒家经典等方面的知识。不仅用极为简练的语言概括了三才、才光、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等基本名物,而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从伏羲、神农开始,直到清末,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帝王兴废的历史。

当然,不可否认,在封建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蒙学教材必定被打上封建时代的烙印,带有其时代发展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作为蒙学教材的《三字经》难免在全书中带有封建主义的痕迹,如渗透着封建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但是,《三字经》所宣扬的重教重学、尊敬老师、友爱兄弟、孝敬父母等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的。另一方面,《三字经》采取适合儿童身心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所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张公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2]陈汉才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蔡若莲古代识字教材之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

[4]钱加清我国古代蒙学教材特点简析[J]语文学刊,2001(4)

[5]史秀娟《三字经》对儒家教育思想的体现[J]邢台学院学报,2003(4)

[6]李良品试论古代蒙学教材的类型、特点及教育功能[J]甘肃社会科学,2004(3)

[7]蔡明英对《三字经》教育思想的研究[J]语文学刊,2006(6)

《新编对相四言》简要介绍:

《新编对相四言》是中国五年前最早出版的图文并茂的蒙学图书(就是现在的看图识字),按一汉字或者两汉字在左边对应相就的图像,易于学习。而且对于现代研究古代衣食住行器物等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书共八页(16单页),388字,308图;现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大致为1506年后刊本。

自“天、云、雷、雨”始,至“粪斗、笤箒”止,收字三百八十八个,其中单音节词二百二十四个,双音节词八十二个,均以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名物为内容,配图三百零六幅,属明代早期的一部“杂字”类识字读本。

《新编对相四言》的艺术价值和积极意义:

书中绘画简明扼要,采用版画式印刷方式,充分证明了大约南宋时代就出现了比较先进的版画工艺。这本书定义于农村或者底层百姓通俗蒙学读物,对于提高识字率具有积极意义。

在中国古代把读书做为参加科举考试为最终目的人来说,一般是从《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类最为历朝统治者和士大夫看重的蒙学读本开始学习,在掌握这些书之后,就开始读《四书五经》或者《十三经》,最终参加科举考试 。

但是对于读书只为了识字认字的人来说,也存在一种与“三百千”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另一类蒙学读本,叫“杂字”。“杂字”类蒙书很少选用经典语句、传统典故,更多选取俗字俗语,以农家子弟、市民后代为对象,识字主要不是为了科考仕进,而以日常应用为目的,因此较少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气息,反而含有鲜活的生活色彩和时代特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新编对相四言》。

《新编对相四言》的前身今世:

大约在南宋末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图、文对照的识字课本。《对相识字》就是其中的一种。 后经元、明、清的增删修改,《对相识字》曾经收录入明代杨士奇编的《文渊阁书目》(1441年)中。经过完善增删修改就形成了《新编对相四言》。

语言学家张志公也在半个世纪前,关注过这一读本。他在《试谈〈新编对相四言〉的来龙去脉》一文中写到,1960年代初,为了考查传统语文教育的情况,张志公做过许多收集、查索古代蒙学用书的工作。他听说有数种《对相识字》的明代刊本,又得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有一本《新编对相四言》,据说是1436年(明英宗正统元年)刊本。这样两个线索,只从记载中稍知鳞爪,未见全豹”。1965年,张志公又在旧书店买到一本石印复制本《新编》,“它不是原始刊本,而是一个石印复制本,纸新,石印时间当较近,版本不足珍视”。(《文物》1977年第11期)张志公始终无缘见到《新编对相四言》的原貌,却凭借这样一个石印复制本,从版本形制、文字词汇,到名物图画,进行了细致梳理,考证了它大致产生的年代、蒙书的发展流变,指出它的文献价值,以及它在传统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张志公曾和吕叔湘共同编写1954年语文课本。后出任人民教育出版社设汉语编辑室,为首任汉语编辑室主任。

《新编对相四言》剩余内容:

后记人物介绍:

祝椿年,字荫庭,河北大兴人。清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工书,书学松禅,颇有声誉,偶写山水,用笔苍古。民国后曾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