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右都御史宋仕生平综述
宋仕,明隆庆五年进士,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平原历史名人。2018年5月初,应宋仕后裔宋守春同志之邀,着手整理宋仕史料。现就仕公生平综合陈述如下。
祖世军籍 乔居平原
宋仕(1538~1618),字原学,号可泉。先邯郸人。元末避地始。始祖宋忠隐居于平原县城东四十里的地方,修有土围子,遂名宋家寨。宋氏祖茔碑文记载:“明故处士宋公讳忠暨配匡孙氏合葬墓,万历癸卯(万历三十一年,1603)四月吉日,六代孙,宋仕立”。“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碑文说明,宋忠为平原宋家寨宋氏始祖,立碑祭祀。今残碑仍存。
宋仕曾祖,锡,工部营膳所丞;仕祖,台,怀庆府知事;仕父,以方,赵藩引礼,累赠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见宋仕《墓志铭》),仕母,杨氏,赠恭人。宋仕生于宋家寨。年十二,随祖父台,肄业覃怀宦邸。“覃怀”,古地名,即怀庆(在今河南沁阳市);读《易》能理解基本含义。郡守朱奇之,请与其子一起研讨同学。第二年,仕公欲岁试童生,郡守未令就试。年二十,冠束,归,试,复第一,为平原学宫附学生,军籍。
廷试三甲任知县 行四事超迁御史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仕公20岁,为平原县学宫附学生,相当于贡生。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领乡荐,为举人,乡试第二十一名,仕公24岁;越十年,隆庆五年辛未(1571)进士,廷试三甲二百七十六名,治易经,仕公34岁;授直隶衡水县知县。万历元年癸酉(1573)调遵化,“行四事于遵化,民得衽席,为政成绩高等。”“行四事”,语出佛教《阿难陀目怯尼阿离陀经》,主要内容:1身常谨;2言常至诚;3意常柔顺;4善权方便。“衽席”,指太平安居的生活。仕公引用佛经警句,严于律己,为官谨慎,是一名好官。
万历五年丁丑(1577),七月乙未,考选中书舍人刘致中、胡之彦;行人方学孟;国子监博士刘光裕、陈希美;推官谢思启、朱鸿谟;知县尹良任、宋仕、安九域、胡时化……孟一脉、杨际熙,各试御史。良任、仕浙江道;九域、时化江西道……一脉南京狭西道;际熙南京云南道;希美南京贵州道(《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擢浙江道监察御史(从五品),仕公40岁。万历六年戊寅(1578),仕公父殁,回籍守孝,时间三年(实际上27个月)。万历八年庚辰(1580),十月戊午,复补原官,仍为浙江道御史。(《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
出按四川文为蜀 严法规吏治彬彬
万历九年辛巳(1581),作《重修蜀志·序》,又作《订刻太史升庵文集·序》,文采过人,载入史册,仕公手笔保留至今,百度“国学大师——万历四川总志”,可见翰墨。 是年,仕公“出按四川,蜀藩戚某横恣,执而寘诸法,按亩均赋,奏蠲盐井浮课九千有奇。”“按”指按察使。唐初仿汉刺史设立,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元代改称肃政廉访使。明初复用原名。为各省提刑按察使的长官,主管一省的司法,为正三品官。“出按四川”,意思是,出任四川按察使。“寘”(zhì),同“置”,指安置;设立;指制定法规。“浮”,空虚不实;“课”,指课税,亦称“征税”。仕公,严行法规,按亩均赋,奏请免除浮课盐井九千多。十年壬午(1582),出任四川省会试主考官,所得多名士。
宋仕《墓志铭》记载:“兴革十二事于东吴吏,至今奉为准绳。”“十二事”,语出武则天“建言十二事”施政纲领。唐上元元年(674),武则天提出治理国家“建言十二事”。(见宋仕《墓志铭》“十二事”注)“东吴”,苏州的别称。“东吴吏”,苏州的官吏。仕公效仿武则天“建言十二事”,结合东吴官吏的实际情况,制定东吴官吏十二条准则,长期沿用,奉为准绳。又“画十二事于畿南,一时吏治彬彬”,仕公立法规,定制度,所属官员“吏治彬彬”,是了不起的举措。
公在朝则疏“蠲恤当议,权政当革,贪墨弊政当湔,肯臣在累当原,疏大僚当补,考选当下。”“湔”(jiān):洗。“贪墨弊政当湔”一句意思是,贪官污吏、有害的政治措施应当清洗。“蠲恤当议”这段话,是仕公奏疏万历帝的政治主张,在皇上面前,慷慨陈辞,建言献策,拥有忠孝仁义品质的忠臣形象。
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二月壬申,浙江道御史宋仕为顺天府丞。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六月丁卯,顺天府丞宋仕升大理寺右少卿;十月戊子,升大理寺右少卿宋仕左少卿;十一月甲寅,升大理少卿宋仕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提督紫荆等关。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九月丁卯,以巡抚保定佥都御史宋仕,任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九月己丑,以协理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宋仕,任巡抚(从二品)应天(今南京)都御史。一路连升,仕途无量。
连遭弹劾 上命回籍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刚正不阿的仕公,连遭弹劾。万历十九年辛卯(1591),十一月甲戌,云南道御史顾际明,劾协理戎政尚书张国彦,身居京兆职司提调,而三子并中高等,是何奥援?副都御史宋仕,曾与巡按同论林茂桂,复以王锡爵之门生,致贻揭荐,以媚抚臣,是何反覆?江西佥事王遵训嗜利,则假故尚书宋纁之名,以马□匡人脱害,则介史继书之仆,以通政府是何?禾□岁鄙并宜罢斥,以肃官。箴得旨,张国彦照旧供职,宋仕另行议覆;王遵训着冠带闲住。十一月丙戌,保定巡抚宋仕、山东巡抚宋应昌,各以王德完论劾,奏辩,乞罢,不许。仕公躲过一劫。
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四月庚戌,升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宋应昌为大理寺卿,巡抚应天,右副都御史宋仕为南京大理寺卿;十一月壬午,先是山西道御史钱梦得,疏参南京大理寺卿宋仕、南京通政使杨廷相,谓:仕昔(过去),按吴中,阿附相门,至抚,真定受馈,遗克粮饷,廷相作令,黩货物,议沸腾,为谏垣保辅臣保冢宰,借察害正招,权通贿吏部。覆称:二臣曾被人言,已经剖白,前后请告,志在决去,乃台臣复有此论,当出风闻之误,然,义不可留矣。上命:宋仕、杨廷相俱回籍(《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仕公55岁。
万历二十一年癸巳(1593),二月癸丑,南京、河南等道,考察拾遗得旨,留王弘诲,免李长春、宋仕、刘希孟,调王敬民南京别衙门,卢维祯等已有旨。仕公回乡隐居。朝廷不派员调查,不核实案情,先是上命回籍,后又下旨免职;将一位“卿贰”高官养起来,二十余年不过问,是仕公的悲哀,国家的损失,也是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的真实写照。
回家乡以史为文 营别业筑绎幕园
仕公,热爱家乡,读史为文。万历十八年,为《平原县志》作序。在家隐居期间,又写《平原县学田记》《重修碧霞行宫记》《重修平原县城记》《平原旧令定宇刘公思诚谥祠堂碑》等文,俱载“旧绪志”(指现存的明朝《平原县志》)。仕公,是研究平原历史的专家,对平原历史、平原县古城、平原学宫、东岳庙均有详细考察,写出层次分明、有理有据的论文,歌颂平原;他怀念平原旧令刘思诚,为刘思诚谥祠堂撰写碑文,详述其政绩,歌颂古人,启迪后人。仕公遗文,至今仍为研究平原历史的重要资料。
仕公的诗作,保存下来的不多。《旧绪志·八景赓诗》仅载仕公诗二首,而他的《重修碧霞行宫记》一文载有民歌性质的乐府诗曰:“东郊之阳巍一宫兮,金碧绚烂秀气钟兮……五岳效灵兹其东兮,刻石记事垂无穷兮。”又《平原旧令定宇刘公思诚谥祠堂碑》楚词一章曰:“公何归兮,不返望绎幕兮;日晚思我公兮,无言云车驾兮……故土坎坎兮,击鼓蹲蹲兮;醉言舞公归来兮,爰得我所。”诗词感情丰富、朗朗上口。“绎幕”,指平原县城,“公何”二句意思是,(思诚)公何时归来呀,怎么不回平原看看啊!
仕公别墅绎幕园,在城西郊,门东向。“公之园,邑负郭,命之绎幕,盖平原在汉为绎幕云”(《绎幕园记》明礼部尚书 李维桢)。园内十二个景点:1小隐堂;2白云楼;3容膝轩;4白衣庵;5岁寒亭;6问月亭;7锦云窝;8闻籁亭;9钓矶;10亦兰亭;11不如轩;12揽辉台。“绎幕园,在西郊毛家庙南,明宋宫保仕别墅,有亭、榭、松、竹之胜,久废。白衣庵尚其故址也”(乾隆《平原县志·古迹》)。今城区毛庄小区南,是绎幕园故地。
仕公重民俗,建两桥。东郊建颊川桥,“颊川桥,在东关官道,有颊川代筏石坊,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邑绅宋仕建,闻旧制,桥上有楼,旁有石栏,今废。” 颊川桥为迎春用。“立春先一日,邑官僚,迎春东郊闾里,集通衢游览”(乾隆《平原县志·风俗》)。“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指官道。立春前一天傍晚,县官率官属,到颊川桥登桥东望迎春,见一围黑头巾、穿黑衣的男童从东方走来,县官说“春来了”,率官属折返;也是民众迎春游览之地。“鬲津桥,在西关外,旧有鬲水飞虹石坊,制与颊川桥等,亦明邑绅宋仕建,今废”(乾隆《平原县志·桥梁》)。仕公,关心教育事业,“邑黉宫,形家言后阶不利,公捐五十缗为筑高楼于后。”
讲公德,依法行事,保护人民权益。“南宫进士张庚,误殪(yì)妻,上下其状,两台理依,违久不决。”“张君之平生,动以古人自负,而卒负匡章之衅命也,何尤?一进士未服一日官,且非狂恣不检之流,情实可凉。”仕公“参校情法(类似后来的婚姻法),为雪其枉。”临邑进士邢侗《与宋中丞可泉》一文,赞宋可泉“一大功德也”。仕公“在家,事继母如母,事两叔不翅严父,成孝闻”(宋仕《墓志铭》)。
忧国陈述肝胆苦 忧愤脾病卒于官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应召进京,入朝贺。仕公79岁。仕以“将营别墅绎幕园,为怡老计就家。”疏辞,奉旨恳留。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二月癸丑,南京兵部尚书黄克缵、右侍郎卫一凤、刑部右侍郎宋仕、太仆寺卿刘汝康,俱引例自陈。上并命供职(《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四)。四月庚戌,升南京刑部侍郎宋仕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六)。六月丙辰,南京刑部右侍郎宋仕、应天巡抚王应麟、原任大同巡抚汪可受,俱上疏辞任。上令,俱遵旨供职,不允辞(《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八)。仕公,性格耿直,上三命供职,仕二辞一自陈。心情焦虑。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1618),仕公81岁。三月丙子,宋仕言,旧规南台御史额设二十九员,每次考选少亦不下十四五员或八九名。今见在止三人,即人兼数道,日亦不足,况屯田、屯马、京营、京仓及凤阳仓,例差御史各一人,今率以一官而兼数职;其余如:巡视九库、查点十三门、清查黄册、掣盐等项亦不下十数差,至于上下两江、东西绵亘,例该差御史各一员,以资弹压,今止一员,巡视下江而上江暂行代摄,傥有乘间,窃发仓卒,安能遥制。乞念故都重地,立命考选候命诸臣充补庶重地,无虞不报(《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七)。“宋仕言”,“言”,疏言,上疏奏折,“今率以一官而兼数职”,请求“立命考选候命诸臣充补庶重地。”“虞”,忧虑;“无虞不报”意思是,(上命考选诸臣充实故都重地)我没有忧虑,就不上报陈述了。仕公,心系国家,肝胆相照,依规题奏,合法合情。然而,奏疏无果。八十老人,忧愤病倒,坚强不屈!
四十六年九月乙未,南京都察院宋仕、礼部右侍郎孙如游,以病辞职。上各优旨,留之令在任调理(《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七十四)。“其年,秋仲,病脾,九月五日,卒”(宋仕《墓志铭》)。享年81岁(周岁80)。仕公,不顾自身安危,与上抗争不果,含泪卒于官。古人云:“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汉文学家刘劭《人物志·英雄》)。仕公,胆力过人,可歌可涕。
万历四十七年(1619),四月癸酉,予原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宋仕祭葬,赠太子少保(正二品)。荫一子。万历四十七年己未(1619),葬于平原县城东三里杨家庄东,有万历四十七年谕祭碑,暨公配王恭人袝葬。 天启元年岁辛酉(1621),季冬之吉,立石墓志。
仕公,子一,开春,荫历户部河南司主事(正六品)。女五:长,王恭人出;次,侧室孙氏出;三,侧室姚氏出;四、五,俱侧室王氏出。孙八:宋炳,庠生,行一;宋灿,廪生,行二;宋炌,庠生,行三;宋煐,武职,行四。国朝,抚标守备;宋炫,庠生,行五;宋炜,仕孙,行六。康熙同丙午科,武举;宋炤,字暗如。仕孙,行七。顺治丁酉(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举人;宋爣,庠生,行八。
宋仕,知识渊博,为官谨慎,治理有方,由知县(正七品)超千御史(从五品),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他热爱国家,在朝慷慨陈辞,建言献策;在乡读史为文,关心公益事业。仕孝友和,易自奉俭,素而好周人之急,嫉邪扶正。仕公的一生,依法行事,立规吏治,一身正气,自强不息,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著有《绎幕园集》《存笥集》《奏议摘藁》。(原载 宋寿春、宋新泉主编《明右都御史宋仕》略有修改)
王玉杰
2021年7月
万历平原县志 光绪平原县乡土志
出版说明
平原“古城”,名平原邑,在今平原县城西南二十五里。秦王嬴政二十六(公元前221)年置平原县,治所在平原邑。汉置平原郡,平原倚郡为县。北齐时,县治迁来今地。明朝万历十六年,知县刘思诚始修《平原县志》,十八(1590)年梓行。后人称“旧志”。“旧志”刊发20年后,平原知县周汝观、黄景章等人,尝其版稍续之,谓“旧续志”,今国家图书馆有“旧续志”藏本。1997年10月7日,由国家财政部干部挂职平原县委副书记傅东和县史志办主任孙树群自北京图书馆联系复制并带回平原县,为现存最早的县志。
万历《平原县志》即“旧续志”是四百多年前的古籍,字画刓缺,丛芜漫漶,缺目少页,整理殊难,致使多年无人问津。2014 年夏,笔者到县史志办请缨研究明朝《平原县志》,复印“旧续志”为底本,开始点校。因清朝《平原县志》是依据“旧续志”重修的,保留有大量的“旧续志”遗迹。在整理过程中,参照乾隆《平原县志》复印本与底本相互印证,查漏补缺,找回了大部漫漶缺字及缺页。又在读懂原著的基础上,填补了少量代替字。卷之上“贞烈”底本缺两张,依据乾隆《平原县志•烈女》补记贞烈条目,953字。卷之下《颜鲁公文集》韩一清序文,底本序次错乱,乾隆县志无此文,校对难以进行。笔者的朋友曲阜市孔鲁借出发之机,从安徽省图书馆找到韩一清序文原件,拍下四张照片,通过自媒体发来,助力解决了一大难题。凡有订正,均不出校记,多数将查漏补缺的字,加方括号;底本中的疑衍字,原样照搬加圆括号排出,订疑字加方括号,以示区别。底本个别断续模糊片段,引用乾隆《平原县志》复印本同题文字径直填补。
万历《平原县志》记载了诸多重要史料。如:万历《平原县志•舆地图》将张官店村东标作“古城”。“古城”,指战国时的“平原邑”城。卷之下《职官志》记述:“平原邑为郡治所,汉以下因之书之。”“平原邑”,指战国时齐国西部的古城。“郡治所”,指平原邑是地方行政组织所在地。将筑平原古城的时间前推至战国时代。而乾隆《平原县志•县境全图》将张官店村东标作“汉平原郡城”。又卷之上《学校志•庙学》:“棂星门左右为“德配天地”、“道贯古今”二坊,东有起龙桥,桥东为水门。稍西为射圃厅,前作泮池。”明代庙学棂星门附近的“起龙桥”“水门”“泮池”都是学宫的附属景点。《风俗志•岁时》:“立春先一日,邑官寮,迎春东郊闾里,集通衢游观。元宵,官弛禁,纵民偕乐,街市悬灯,箫鼓歌讴之,声喧哄彻夜,竟毕日乃已。”《文学•宋炤》:“顺治丁酉(1657)年,县署行宾兴礼,例有两妓双引出至龙门,以次簪花毕,尚馀一花,妓笑簪其首。三花相亚,璀璨可观,人以为异彩,榜发果中式。”本志上、下两卷,46万字。历经六年的时间,万历《平原县志》终于刊行。本书仍有3处16字空缺,记“□”以示,难以补全。敬请读者斧正,修改完善。
光绪《平原县乡土志》,清光绪年辑稿。清末,随着科举制度废除和新式学堂的兴起,晚清政府普及小学教育,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鼓励各地自行编纂出版一批乡土教材。光绪三十一(1905)年,清学部在兴办新学的同时,通令各地纂修乡土志,做为初等小学堂课本。这部志书的发现,是2014年春,济南甲骨古籍精装印刷厂经理提供的《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上看到的;由朋友、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刘圣华相助,通过自媒体发来。笔者以电子版为底本,进行整理。
乡土志底本,作者佚名。原题:“山东济南府平原县乡土志辑稿”,题下有“平原县印”矜记,可见当时平原县知县对辑录乡土志的慎重。是志内无序跋,篇目三:一是历史:“封爵:战国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陆乡,后为陆氏。”记述平原历史永久,战国时有平原邑。此后,名宦、政绩、乡贤、孝义等,详列诸多平原历史名人。另有户口、氏族、宗教、实业等。“实业”,详列“士、农、工、商”四民人数,这是此前方志所没有的。二是舆地:有星野、沿革、疆里、川泽等。其中不少篇目所记,可补乾隆之后之缺载,户口篇,内载本地户数外,并分别记其男女、大小人口数。全面记述平原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三是商务:详列本境所产之物、本境所制之品,外销物品及数量。计3篇31目。共26万字。乡土志是晚清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也是我县乡土教科书式的特殊文献。
两部志书都是稀见方志,今合为一册。在整理过程中,按现代横写格式,篇目均依原著。对原版内容进行全部断句标点,并依照规范简化字排印,在文字简化过程中,易与原版文字产生歧义者不予简化。异体字则参照国家颁发的整理表加以统一。本书有影印版,便于读者对照底本,加深研究。
在两部方志即将出版之际,谨向为本书整理作出贡献的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开发利用旧志文献,提供地情资讯,服务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略有修改)
王玉杰
51
身在长安的太子李治将媚娘巧绘于九扇屏风上,画中人姿态各异,但笔笔都透出李治对媚娘的深情。高阳公主观看屏风上的画,李治说画中人是擅舞的萧良娣来遮掩心思,高阳却一眼看出画中人是媚娘。李治提醒高阳公主不要和她的心上人闹得满城风雨。长孙无忌为李世民还朝的事求见太子,李治担心长孙无忌看见屏风,高阳公主看出哥哥心思,帮忙拖延长孙无忌,但还是被长孙无忌窥到了画。长孙无忌提醒李治,李世民此次归来一定会考核他,让他在处理政事上作风再硬朗一些。
瑞安在媚娘离开这几年一直帮媚娘打扫宫室,小心做人,但尽管如此,瑞安还是受尽欺负。已是贤妃的徐慧听闻皇帝回朝,十分高兴,她特意穿上当年出席琉璃宴时穿的裙裳接驾。养尊处优的徐慧尽显清雅气质,绝代风华。
李世民伤口恶化,余毒入体,太医建议李世民服食麻沸散,剖开伤口拔除余毒,李世民却怕民心不稳,坚持要按原计划赶路。李世民为媚娘考虑周全,为免媚娘出现在军中被人诟病后宫干政,李世民要媚娘对她上战场的事三缄其口。
李治来接李世民,仿佛见到媚娘。李世民强撑病体接受百姓的朝拜,与此同时,媚娘被悄悄送入宫。瑞安时隔多年再见媚娘,恍如隔世,不觉泪流满面。
李世民回宫后就陷入昏迷,徐慧探望李世民,李世民却不要徐慧陪伴,只是让她晚间再来。
瑞安告诉媚娘这些年徐慧的变化,徐慧整治宫人手段狠厉,比当年韦妃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害怕。
李世民回宫当夜宣召徐慧,宫人纷纷奉承徐慧,徐慧满怀期待来到甘露殿,竟然见到了媚娘,徐慧难以置信。媚娘看到徐慧激动不已,徐慧只能拥抱媚娘来掩饰自己愤恨的表情。
武媚娘传奇52集剧情介绍
媚娘看到徐慧宫中摆放的菊花,徐慧说这是自己睹物思人,媚娘感动于徐慧的记挂。媚娘亲眼见到徐慧整治宫女的手段,发现徐慧真的变了……
李治得知媚娘真的回宫了,难耐相思,跑到媚娘旧时居所。
瑞安仍旧在查当年丢失的烛台,依旧没有头绪。
媚娘的回归让徐慧颇为忌惮,连带着也让平静的后宫再起涟漪。李世民授意徐慧上奏,请封媚娘为淑妃,徐慧表面答应,心里暗恨不已。徐慧让宫女去找瑞安的亲笔信,她已经想到了新的对付媚娘的计划。
媚娘在御书房帮李世民批奏折,二人看到了参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奏折,李世民为免高阳公主闹得太难看,决定给高阳公主选一个驸马。
李世民颁旨把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次子房遗爱,高阳公主不愿出嫁,来找李治商量对策,李治对此却无能为力。
媚娘让瑞安把她带回来的辽东雪参送给徐慧补身体,瑞安告诉媚娘锦乐宫的宫女阿离被徐慧杖毙,媚娘想到徐慧的改变,心里烦乱。
徐慧仿瑞安的字迹写了密函发给朝中大臣,密函上写了媚娘随军的事。大臣们接到密函,聚集到长孙无忌的密室里商议,众臣看出李世民这是在为媚娘留后路,按照宫规,皇帝过世,只有皇后和四妃才有资格留居宫中。长孙无忌想到李淳风的预言,坚决不许媚娘留在宫中。李淳风的师父袁天罡每年都会来长安祭奠他,长孙无忌决定去见袁天罡。
高阳公主不满皇帝的赐婚,想用投湖的方法逼皇帝出来相见,媚娘出现,遣走宫人,连骗带吓的让高阳公主从湖里走了出来。
武媚娘传奇53集剧情介绍
高阳以为媚娘是来做皇帝的说客的,不料媚娘却说出了高阳嫁人后依然可以与辩机来往的大胆言论,高阳以为媚娘是个妙人,对于两人才认识不久就要分离的状况很惋惜。
袁天罡给李淳风扫墓,见到了等候在此的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以李淳风的家人要挟袁天罡进宫为媚娘卜卦。
瑞安送雪参给徐慧,徐慧想在瑞安面前扮好人,故意提及汶娘,说出自己也在查找汶娘死亡的原因。宫女得知袁天罡与长孙无忌会面的消息,赶来报告给徐慧,瑞安在徐慧殿中发现了自己久寻不见的那只烛台,瑞安顿时明白了徐慧就是杀害汶娘的真凶。
李世民向房玄龄、长孙无忌询问李治监国的情况,两人都认为李治仁爱就是不够果断,李世民适时提起要给媚娘封妃的事情,长孙无忌却在此时给李世民引荐了袁天罡。
以房玄龄、长孙无忌为代表的世族为了抵制媚娘封妃,在李世民殿前长跪不起,坚持要让袁天罡为媚娘卜卦,李世民大动肝火却也无可奈何。
李治看到这一切,急急赶去通知媚娘。
武媚娘传奇54集剧情介绍
瑞安哭着找到媚娘,把徐慧杀害汶娘的事告诉了媚娘。瑞安要去杀了徐慧为汶娘报仇,媚娘却要先确认这件事的真实性。
李治闯入媚娘居所,把朝臣的情况告诉了媚娘。李治想为媚娘出头,媚娘不同意。
媚娘打听到李义府在朝臣中是个被世族嫌弃的寒门子弟,派瑞安找到李义府。媚娘希望李义府帮自己度过难关,李义府却觉得媚娘没有利用价值,不愿追随。媚娘抓住李义府的心理,先将他想做一番大事成为人上人的渴望勾出来,又许以他利益,李义府心动,但担心媚娘如今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媚娘表示有办法从目前的困局中脱身。
媚娘去见李世民,自请贬为高阳公主的陪嫁,离开皇宫。李世民再三权衡,同意媚娘的办法。李世民把决定告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并命令房玄龄好好照顾媚娘,房玄龄认为媚娘不在宫中即可,也愿意让步。媚娘与李世民分别在即,两人约定凭借取水马车的铃声传递相思。
媚娘走前,邀徐慧相见,与此同时,瑞安告诉李世民,这宫里一直有一个人想害媚娘。
王者荣耀伽罗语音台词大全
1、哼,无知是恶
2、千窟唯佑,太平无忧
3、既归依文明 绝不轻易另其破灭
4、书本,是转瞬即逝的东西,唯有文明,才能长存不灭
5、你血管里流淌着的,就是黑火药吧
6、不学无术的悲哀
7、真正的真理不会让你因执着而狂热
8、当学问走过漫漫古道,凿刻入千窟
9、心,也从愚昧中苏醒
10、读过六道的文字,才能安心抵达彼岸净土
11、做不到自律就等于自我放弃
12、典籍记载着血脉中的故里,忘不掉,抹不去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若学会文字,机关也会拥有人性吧
15、千窟唯佑,万代千秋
16、不知古道上的风从何处起,可它去往的是故里
17、你我的姓名,将湮灭于野火,家乡的魂灵,随原上草木而复苏
18、消散愚昧
19、寻回典籍是我的责任,就像寻回长城是你的责任
20、瓣鳞花凋零又盛开,有人却一去不再来
21、何不执笔写下菜谱,千百年后,人们仍然会热爱你的味道
22、古道石树,典籍和学问,就是树上的繁花
23、卿一生羌笛,在长城远眺瓣鳞花,没有比这更美好的风景
24、若你的心需要安放,去把它刻在长城上吧
25、多多读书,你的偶像才会欣赏你呢
26、也想走马看一次长安的花,要为我引路吗
27、学识告诉你,何为不可触碰
28、胡乱的狂热,需要罚抄一百遍经文来冷静呢
29、想挽留的,渐行渐远,犹如被抛弃的故土,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走向自己的归乡路
30、长安路远,遥望的恐怕不过旧梦一场
十里桃林
“墨渊,你连七香车都搬出来了。”
白浅惊喜地打量着七香车:“师父,我在古籍中读到过,这是当年轩辕帝的战车?”
“不错,七香车无需推引,欲东则东,欲西则西,皆由心控。十七,你腿伤不便,可以借它四处行动。”
白浅欢喜道:“真是因祸得福,没想到可以坐坐轩辕帝的战车。”
白真抢先一步,坐了上去:“小五,这车且让我先试试。”
白真心念前行,七香车缓缓前行。
白浅孩子气地对白真做了个鬼脸,墨渊笑了笑,端着悉心熬好的药:“十七,先把药喝了。这趟回昆仑虚把花蜜带来了,喝完药再吃点蜜就没有那么苦了。”
白浅接过一碗黑黝黝的汤药,面色青了青,紧闭眼,猛地灌下去,墨渊顺着背:“慢点,不要呛到了。”
这药着实太苦了!白浅眉头拧成了一团,就着墨渊喂的蜜,半晌才缓过来。
“还是师父对十七最好。老凤凰,你这药下了什么,委实太苦了。”
折颜钓着鱼回头道:“你个小没良心的,要不是我送你去昆仑虚学艺,你哪还能有机会嫁墨渊,过河拆桥,过河拆桥啊。”
夜华到十里桃林的时候听见“嫁墨渊”三个字,面色沉了又沉。
折颜看到夜华和连宋,说了句:“你们来了。”
夜华和连宋行礼道:“折颜上神,墨渊上神。”
墨渊微微颔首。他与夜华始终都是客气有余,亲近不足。
白真见夜华来了,失了兴致,驶着七香车缓缓停在白浅身边,走了下来。气氛一时有些安静。
连宋展开扇子,说道:“听闻白浅尊神受伤,特来看望,说到底都是父君失德,连累苍生。”
“尊神?”
“帝君感尊神几次为保天下,与擎苍大战,封为尊神,此等功德已昭告天下。”
白浅蹙眉好笑道:“老身这是又老了几分的感觉。”
夜华默了默,关切地问道:“浅浅,你的伤重不重?”
“不打紧,养上个一个月也就好了。”
“我刚从灵宝天尊那儿回来,见到团子,他很想念你。”
“团子学艺怎样?”
夜华瞅了眼墨渊上神,低沉道:“浅浅,我想与你私下谈谈。”
白浅略略有些迟疑。
墨渊将她抱到七香车上,淡淡一笑:“去吧。”
七香车载着白浅缓缓地驶向桃林,夜华跟在一旁慢慢地走着,淡默无声,只听得到轮子碾过桃枝的声音。
半晌,夜华才开口道:“浅浅,你的腿……”
“无妨,被方天画戟伤了,好的有些慢而已,折颜说养上三个月就能痊愈。”
“那便好。”夜华笑得温温淡淡,却掩不住眼眸中的失落。
夜华望着漫天的桃花,灿若烟霞,眼中几番明灭:“我曾允诺过,为你种一片十里桃林……终究墨渊会为你做到的。”
“你与他的婚期定在什么时候?”
“七月初六。”白浅顿了顿,又说:“喜帖会下一份,来不来皆看你,不强求的。”
“也好,你若嫁给旁人,我是不服的。墨渊很好,会比我好。”这话说得真诚,却透着淡淡的哀伤。
“可是,浅浅,如果有一日他对不起你,请你给我一个机会,他能给的,我也会做的到。”
“没有这样的如果,师父永不会负我。”
她的语气笃定,不容置疑。
夜华泛起两行清泪,喉头苦涩,哽了两哽方说:“阿离那边我会去说的。”
“谢谢。”
“我推你回去吧。”
“嗯。”
夜华抚着七香车,慢慢地推着白浅,很慢很慢,慢到想用一生走完回去的路。
浅浅,或许这是我最后一次与你在桃花雨下漫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正在与白真下棋的连宋抬眸便见夜华缓缓归来,眸中掩藏不住的悲凉与不舍,他徐徐放下棋子,心底不住地喟叹。
连宋拱手道:“叨扰多时,告辞了。”
夜华淡淡行礼后,走了几步,停下来没有回头:“墨渊,你务必要护她周全,不然我定不会放过你。”
墨渊握着白浅的手,沉声道:“她是我的妻子,自然对她百般疼爱,夜华你无须挂心。”
一旁钓鱼的折颜不知是叹是悯,转过头来却看到夜华一身玄衣,早已淹没在纷纷扰扰的桃花下,只有一头乌发在花雨下微微翻卷,似是无限留恋。
过了几日,白浅的伤好了六七成,墨渊招来一朵五彩云,抱着她回了昆仑虚。
走前还能听到折颜的抱怨:“你不晓得这桃花有多难种,下三日的桃花雨,要费多少的桃花。”
“你娶媳妇,兄长是支持的,可别折腾我这辛苦种的桃花啊!”
“哎,跟你说呢,你听见没?墨渊,别走啊,我没同意啊!哎!回来啊!”
昆仑虚
墨渊抱着白浅回来的时候,腾云落至大殿门口,十四个弟子垂着双手肃穆立在娑罗双树下,十来步开外列出的阵仗却将她唬了一跳。
“师父,师娘!”气势斐然直达天际,惊得几只仙鹤一阵扑凌凌乱飞。
白浅脸红得通透,小声说道:“师父,放我下来吧,师兄们都看着呢。”
墨渊淡淡一笑,幻出七香车把她慢慢地放在七香车上,顺了顺她有些乱飞的头发。
叠风先开口道:“听闻十七又去封印擎苍,受了重伤,不知伤势如何?”
白浅道:“我身上的伤好的差不多了,就是腿伤好的慢了些,不碍事。”
“师父,师娘,不,十七,那日师父急匆匆地去了若水河,命我守着昆仑虚……是弟子无用……还以为十七……”成毅激动地有些语无伦次,生生地哭了出来。
长衫笑骂道:“好端端的哭什么,马上就有喜事了,是吧,师父。”
墨渊笑道:“不错,七月初六为师与十七在昆仑虚成亲。”
众弟子欢呼雀跃不已。
成毅说道:“师父,这几日我与大师兄逐一商议了三书六礼,还有很多细节需师父定夺。另外,昆仑虚大致布置了些,若有不妥的,还有它处的布置请师父明示。”
墨渊看着白浅说道:“看十七的喜欢什么就布置成什么样子。”
白浅摇头笑道:“我没什么要求,大致像个样子就成的。”
墨渊笑了笑,说道:“十七有些累了,我先推她进去休息。叠风,成毅稍后来书房。”
“是的,师父。”
不过半月未回,白浅觉得昆仑虚上下透着喜气,平常素净的绸布一一换成了正红色的绸缎,轻柔绚丽,仙鹤的屏风也换成了桃花式样,往昔清冷肃穆的影子半点寻不到,恍惚间觉得这是昆仑虚,又不是昆仑虚。
不过,左右都是家的样子。
墨渊缓缓地推着白浅进了房间,门槛改得宽敞了些,七香车出入平顺无碍。
墨渊将她抱起落于席榻,旁边案几的一壶桃花,花气袭人,沁人心脾。
他搂着她,嗓音低低沉沉:“十七,累不累?”
她低眉软声道:“十七腿脚不便,出入都只能靠师父抱着,要说累也是师父累”
“你这身量着实太轻了,若是这样都能累着,我这战神的名头是纸糊的。有什么想吃的,晚上我做些饭食,你可要吃胖些。”
她诧异:“师父,会做饭?”
“少时父神和母神无暇顾我和折颜,折颜饭量大,总是吵着饿,我就只能为他做些饭食,后来我发现他喝酒就不会吵着饿,就学着酿酒,也教于他,才有现在的桃花醉。”
她扑哧笑道:“这个老凤凰,还哥哥呢,一点都不靠谱。”
“十七,有什么想吃的?”
“只要是师父做的,十七都爱吃。”
他笑着亲昵抵着她的额头,与她说起大婚当日的布置,她温婉地笑着左右不过什么都好。
墨渊是极少走神的,瞧着怀中的她,含笑含俏,忽然在想没有她的数十万年是如何渡过的。四处征战,闭关清修,亦或是传道授业,心绪不曾乱过一份,动过一刻,直至她的出现,悠悠清冷的岁月方染上了色彩,亦如后山常年花开不败的桃花。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师父?”
他回过神来,紧了紧他的怀抱,柔声道:“都按你的意思办。十七,看你有些疲累,先睡一会,晚膳前叫你。”
她打了个哈欠,点点头“嗯”了一声。
他轻拍着她慢慢入睡,理了理她额间的碎发,温润地笑着,去了书房。
本文2023-08-07 03:43: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8972.html